CN113562087B -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2087B
CN113562087B CN202110947511.4A CN202110947511A CN113562087B CN 113562087 B CN113562087 B CN 113562087B CN 202110947511 A CN202110947511 A CN 202110947511A CN 113562087 B CN113562087 B CN 113562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rawler
track
mounting
gau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75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2087A (zh
Inventor
丁美莲
纪志刚
周春辉
潘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21109475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2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2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2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6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without groun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084Endless-track units or carriages mounted separably, adjustably or extensibly on vehicles, e.g. portable track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Bogies;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履带底盘装置包括:车架,用于与车体连接;两个连接梁,可选择地安装于车架,每个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部;两个履带部件,包括履带架和履带,两个履带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履带架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安装部和一组第三安装部,两个第二安装部沿第一方向分别设在一组第三安装部的外侧;在第一轨距下,两个连接梁安装于车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每个连接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两端超出车架,并通过两端的第一安装部分别与两侧履带架的第二安装部连接实现与两侧履带架可拆卸连接;在小于第一轨距的第二轨距下,车架与两组第三安装部连接实现与两侧履带架可拆卸连接。

Description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背景技术
履带起重机作为一种起重设备,具有起重量大、可带载行走的特点。千吨及以上级别履带起重机,整机结构复杂,拆装麻烦,且整机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在大型工程施工中,往往仅能用来吊装超大型件,整机利用率极低,运营经济性太差。为提高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利用率,就需要其能够通过拆除部分部件,形成一个体积小、起重量低的小型履带起重机,以满足更多的实际吊装性能需求小一些,作业空间窄一些的工况需求。
相应地,对于履带底盘,就需要其轨距可变,从满足超大吨位性能吊装时的大轨距,变为满足拆装为小起重性能时的小轨距。相关技术中,两个履带架上分别设有铰耳,并使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铰耳,通过调整连接梁的长度来改变两侧履带架的距离,从而实现底盘整体轨距的调整。
此种履带底盘在大轨距和小轨距之间转换时,需要调整两个铰耳的距离和连接梁的长度,就需要准备两种不同长度的连接梁满足轨距变化的要求,无法实现连接梁的通用,造成整机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运输、使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不利于产品性能的扩展。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能够更加灵活方便地改变履带底盘装置的轨距。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包括:
车架,被配置为与车体连接;
两个连接梁,可选择地安装于车架,每个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部;和
两个履带部件,均包括履带架和包围在履带架外的履带,每个履带架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两个履带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每个履带架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安装部和一组第三安装部,两个第二安装部沿第一方向分别设在一组第三安装部的外侧;
其中,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时,两个连接梁安装于车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且每个连接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两端超出车架,每个连接梁通过两端的第一安装部分别与两侧履带架的第二安装部连接实现与两侧履带架的可拆卸连接;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小于第一轨距的第二轨距时,车架与两组第三安装部连接实现与两侧履带架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在相对的两端设有两组第四安装部,两个连接梁的侧部分别设有一组第五安装部,每组第五安装部均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五安装部;
其中,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时,两组第四安装部分别与两组第五安装部连接,以实现车架与两个连接梁的可拆卸连接;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二轨距时,两组第四安装部分别与两组第三安装部连接,以实现车架与两侧履带架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和第二轨距时,车架的安装位置在水平面内相差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履带架的一组第三安装部均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三安装部,车架在每端设置的一组第四安装部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四安装部,每个连接梁上设置的一组第五安装部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五安装部;
其中,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时,车架在每端的两个第四安装部分别与同侧连接梁上的两个第五安装部对应连接;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二轨距时,车架在每端的两个第四安装部分别与同侧履带架上的两个第三安装部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和第五安装部均为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铰接孔,铰接孔内穿设销轴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其中,履带底盘装置还包括液压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销轴运动以实现插入或脱出铰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铰接座均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铰接孔,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上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方向一致;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时,第四安装部和第五安装部上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二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位于两个履带部件之间的中间位置,每个履带架上的一组第三安装部与中心平面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二安装部与中心平面的距离,中心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于履带架;或者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焊接于履带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履带起重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履带底盘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的履带底盘装置,通过在履带架上同时设置两个第二安装部和一组第三安装部,根据需求在第一轨距下使连接梁与履带架连接,在第二轨距下使车架与履带架连接,在不增加附属安装件和改变部件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履带底盘装置轨距的变化,以满足履带车辆在不同工作性能需求下对于履带底盘装置轨距的需求,提升了履带底盘装置的通用性,提高了整机利用率。而且,轨距变换的结构简单,通过部件之间的重新装配实现轨距变换,装配方便,可提高轨距变换效率,灵活地适应不同工作性能需求,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履带底盘装置中履带部件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履带底盘装置中连接梁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公开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公开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时连接梁与车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二轨距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公开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二轨距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履带部件;11、履带架;12、履带;13、第二安装部;131、铰接孔;14、第三安装部;2、车架;21、第四安装部;3、连接梁;31、第一安装部;32、第五安装部;4、销轴;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L1、第一轨距;L2、第二轨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车架2、两个连接梁3和两个履带部件1。
车架2被配置为与车体连接,车体位于车架2上方,车架2可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且在中心区域设有供车体安装的接口。
两个连接梁3可选择地安装于车架2,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L1时,连接梁3安装于车架2与履带架11连接,在履带底盘专职处于第二轨距L2时,车架2直接与履带架11连接,取消安装连接梁3。如图2所示,每个连接梁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部31。
例如,连接梁3的中间长度段用于与车架2连接,连接梁3两端超出车架2的部分的宽度从中间向端部渐缩,例如在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都设置为渐缩结构,既能保证连接梁3与车架2的连接强度,又能为连接梁3减重从而降低履带底盘装置的整体重量,还便于在第一轨距L1下与履带架11连接,并与后续提到的一组第三安装部14在结构上相互避让。
两个履带部件1均包括履带架11和包围在履带架11外的履带12,每个履带架11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两个履带架1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如图1所示,每个履带架11均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安装部13和一组第三安装部14,两个第二安装部13沿第一方向X分别设在一组第三安装部14的外侧,即一组第三安装部14位于两个第二安装部13之间。
其中,如图3和图4,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L1时,两个连接梁3安装于车架2沿第一方向X的两端,且每个连接梁3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两端超出车架2,每个连接梁3通过两端的第一安装部31分别与两侧履带架11的第二安装部13连接实现与两侧履带架11的可拆卸连接。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小于第一轨距L1的第二轨距L2时,车架2与两组第三安装部14连接实现与两侧履带架11的可拆卸连接。其中,轨距是履带车辆在工作状态时,两个履带架各自沿第一方向X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该实施例通过在履带架11上同时设置两个第二安装部13和一组第三安装部14,根据需求在第一轨距下使连接梁3与履带架11连接,在第二轨距下使车架2与履带架11连接,由此,在不增加附属安装件和改变部件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履带底盘装置轨距的变化,在第一轨距下,大轨距能够满足超大吨位吊装需求,上车载荷首先传递至车架2,接着通过与车架2连接的连接梁3传递至履带架11,然后传递至地面。并在第二轨距下,小轨距能够满足小吨位吊装需求,上车载荷直接通过车架2传递至履带架11,然后传递至地面。由此,可满足履带车辆在不同工作性能需求下对于履带底盘装置轨距的需求,提升了履带底盘装置的通用性,提高了整机利用率。
而且,实现轨距变换的结构简单,通过部件之间的重新装配实现轨距变换,装配方便,可提高轨距变换效率,灵活地适应不同工作性能需求,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车架2在相对的两端设有两组第四安装部21,两个连接梁3的侧部分别设有一组第五安装部32,每组第五安装部32均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五安装部32。
其中,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L1时,两组第四安装部21沿第一方向X位于车架2的两端,且分别与两组第五安装部32连接,以实现车架2与两个连接梁3的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车架2可位于两个履带部件1的中间位置。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二轨距L2时,两组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两组第三安装部14连接,以实现车架2与两侧履带架11的可拆卸连接。
该实施例在车架2上设置第四安装部21,通过在车架2上设置同一安装接口,既能在第一轨距L1时与连接梁3形成可拆卸连接,又能在第二轨距L2时与履带架11形成可拆卸连接,可实现安装接口在不同轨距下的复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L1和第二轨距L2时,车架2的安装位置在水平面内相差90°。
该实施例当需要将履带底盘装置从第一轨距L1切换为第二轨距L2时,可以取消连接梁3的装配,并将车架2旋转90°,使第四安装部21随之换向,以便车架2沿第二方向Y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同侧履带架11上的两个第三安装部14连接,新成果小轨距的履带底盘装置,满足小车底盘工作所需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履带架11的一组第三安装部14均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三安装部14,车架2在每端设置的一组第四安装部21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四安装部21,每个连接梁3上设置的一组第五安装部32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五安装部32。
其中,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L1时,车架2在沿第一方向X位于每端的两个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同侧连接梁3上的两个第五安装部32对应连接。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二轨距L2时,车架2在每端的两个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同侧履带架11上的两个第三安装部14对应连接。
该实施例对每一组第三安装部14、第四安装部21和第五安装部32均间隔设置两个安装部,能够提高在第一轨距L1时车架2与连接梁3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在第二轨距L2时车架2与履带架11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履带底盘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13、第三安装部14、第四安装部21和第五安装部32均为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铰接孔131,铰接孔131内穿设销轴4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履带底盘装置还包括液压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销轴4运动以实现插入或脱出铰接孔131。
该实施例能够通过液压驱动部件驱动销轴4插入或脱出铰接孔131,以自动地实现各部件之间的组装与拆卸,能够使履带底盘装装置方便地在第一轨距L1和第二轨距L2之间切换,提升了履带底盘装置的通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铰接座均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两个铰接孔131,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形成的平面。该实施例通过增加连接梁3与履带架11之间、车架2与履带架11之间、车架2与连接梁3之间在第三方向Z上的连接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履带底盘装置中各部件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履带底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13和第三安装部14上铰接孔131的轴线与第一方向X一致;在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L1时,第四安装部21和第五安装部32上铰接孔131的轴线与第二方向Y一致。该实施例能够满足在不同轨距切换时,车架2与连接梁3以及履带架11之间的铰接需求,而且操作空间易于穿设销轴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架2位于两个履带部件1之间的中间位置,每个履带架11上的一组第三安装部14与中心平面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二安装部13与中心平面的距离,中心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X。
该实施例在第一轨距L1时,连接梁3与履带架11连接,即使第二安装部13在第二方向X上位于履带12覆盖的区域内,也易于将连接梁3的端部与履带架11连接,而且通过增大两个第二安装部13与中心平面的距离,能够使两个连接梁3与两个履带架11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在第二轨距L2时,车架2直接与履带架11连接,车架2呈长方体结构,使第三安装部14在第二方向X上伸出履带12覆盖的区域,便于与车架2连接,而且由于车架2尺寸较小,通过减小第三安装部14与中心平面的距离能够防止轨距过小导致底盘装置稳定性较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3和第三安装部14可拆卸地安装于履带架11,此种结构通过选择性地安装第二安装部13或第三安装部14,能够使履带底盘装置形成第一轨距L1或第二轨距L2的底盘,或者也可同时安装第二安装部13和第三安装部14,以使履带底盘装置在第一轨距L1和第二轨距L2之间可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3和第三安装部14焊接于履带架11,此种结构能够使第二安装部13和第三安装部14更牢固地安装于履带架11。
其次,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履带起重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履带底盘装置。履带起重机是把起重作业部分装设在履带底盘专职上,行走依靠履带底盘装置的起重机。
由于履带底盘装置可根据需求在第一轨距下使连接梁3与履带架11连接,在第二轨距下使车架2与履带架11连接,由此,在不增加附属安装件和改变部件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履带底盘装置轨距的变化,在第一轨距下,大轨距能够满足履带起重机超大吨位吊装需求,满足吊装时的稳定性要求;并在第二轨距下,小轨距能够满足履带起重机小吨位吊装需求,可满足履带起重机在不同吊重需求下对于履带底盘装置轨距的需求,提升了履带底盘装置的通用性,提高了整机利用率。
而且,实现轨距变换的结构简单,通过部件之间的重新装配实现轨距变换,装配方便,可提高轨距变换效率,灵活地适应不同工作性能需求,降低成本。此种履带起重机通过在第一轨距和第二轨距之间灵活切换,既能满足大起重性能时的承载需求,又能满足经济性更高的小起重性能时的承载需求,是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发展新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2),被配置为与车体连接;
两个连接梁(3),可选择地安装于车架(2),每个所述连接梁(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部(31);和
两个履带部件(1),均包括履带架(11)和包围在所述履带架(11)外的履带(12),每个所述履带架(11)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两个所述履带架(1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每个所述履带架(11)均沿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安装部(13)和一组第三安装部(14),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13)沿所述第一方向(X)分别设在所述一组第三安装部(14)的外侧;
其中,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第一轨距(L1)时,所述两个连接梁(3)安装于所述车架(2)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端,且每个所述连接梁(3)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两端超出所述车架(2),每个所述连接梁(3)通过两端的所述第一安装部(31)分别与两侧所述履带架(11)的所述第二安装部(13)连接实现与两侧所述履带架(11)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小于所述第一轨距(L1)的第二轨距(L2)时,所述车架(2)与两组所述第三安装部(14)连接实现与两侧所述履带架(11)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在相对的两端设有两组第四安装部(21),两个所述连接梁(3)的侧部分别设有一组第五安装部(32),每组所述第五安装部(32)均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五安装部(32);
其中,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轨距(L1)时,两组所述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五安装部(32)连接,以实现所述车架(2)与两个所述连接梁(3)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所述第二轨距(L2)时,两组所述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两组第三安装部(14)连接,以实现所述车架(2)与两侧所述履带架(11)的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轨距(L1)和所述第二轨距(L2)时,所述车架(2)的安装位置在水平面内相差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履带架(11)的一组第三安装部(14)均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部(14),所述车架(2)在每端设置的一组第四安装部(21)均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部(21),每个连接梁(3)上设置的一组第五安装部(32)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五安装部(32);
其中,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轨距(L1)时,所述车架(2)在每端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同侧连接梁(3)上的两个所述第五安装部(32)对应连接;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所述第二轨距(L2)时,所述车架(2)在每端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部(21)分别与同侧履带架(11)上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部(14)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所述第二安装部(13)、所述第三安装部(14)、所述第四安装部(21)和所述第五安装部(32)均为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设有铰接孔(131),所述铰接孔(131)内穿设销轴(4)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履带底盘装置还包括液压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销轴(4)运动以实现插入或脱出所述铰接孔(1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铰接座均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铰接孔(131),所述第三方向(Z)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形成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所述第二安装部(13)和所述第三安装部(14)上所述铰接孔(13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X)一致;在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轨距(L1)时,所述第四安装部(21)和所述第五安装部(32)上所述铰接孔(13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方向(Y)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位于所述两个履带部件(1)之间的中间位置,每个所述履带架(11)上的一组所述第三安装部(14)与中心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13)与所述中心平面的距离,所述中心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3)和所述第三安装部(1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履带架(11);或者所述第二安装部(13)和所述第三安装部(14)焊接于所述履带架(11)。
10.一种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履带底盘装置。
CN202110947511.4A 2021-08-18 2021-08-18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Active CN113562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7511.4A CN113562087B (zh) 2021-08-18 2021-08-18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7511.4A CN113562087B (zh) 2021-08-18 2021-08-18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087A CN113562087A (zh) 2021-10-29
CN113562087B true CN113562087B (zh) 2022-10-28

Family

ID=7817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7511.4A Active CN113562087B (zh) 2021-08-18 2021-08-18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2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3040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湖南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有限公司 伸缩式履带起重机
CN115303376B (zh) * 2022-08-24 2024-04-09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挖钻机用组合式履带底盘及旋挖钻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50349B1 (fr) * 2003-01-29 2006-03-10 Bernard Coeuret Vehicule a chenilles
CN101607574A (zh) * 2009-07-20 2009-12-23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履带式底盘及具有该底盘的工程机械
JP5633481B2 (ja) * 2011-07-19 2014-12-0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ローラ式作業機械の下部走行体
CN203372310U (zh) * 2013-06-08 2014-01-0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结构
CN104386153B (zh) * 2014-11-12 2017-04-05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底座、行走装置和履带起重机
CN104477267A (zh) * 2014-12-18 2015-04-01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底座、行走装置和履带起重机
CN111332377A (zh) * 2019-10-10 2020-06-26 徐州鑫宇源工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履带底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087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2087B (zh)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US4151920A (en) Vehicle main frame
CN107471944B (zh) 模块化独立悬架和桥的集成安装支架
CN205151548U (zh) 起重机平衡梁以及起重机
CN104340279A (zh)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组件
EP0993530B1 (en) Frame assembly for a construction machine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rame assembly
CN108502038B (zh) 三角履带拆装设备及其与三角履带的组合
CN113216310A (zh) 底盘系统和挖掘机
CN102501835A (zh) 一种支撑结构及工程机械
US4086974A (en) Chassis for vehicle
CN102505852B (zh) 泵车
CN201525412U (zh) 工程机械驱动桥支承架
CN201031114Y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片式标准节
CN213676900U (zh) 一种模块化多连杆连接支座及大吨位轻型矿车
CN203020432U (zh) 下车架及具有其的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CN219129505U (zh) 一种移动破碎站履带梁支撑座
CN218088682U (zh) 转换座及塔式起重机
CN215971736U (zh) 矿用自卸车
CN204323521U (zh) 底座、行走装置和履带起重机
CN213035892U (zh) 一种摆动桥加固结构、底盘总成及工程车
CN203079597U (zh) 一种铰接固定支腿及设有该支腿的起重机
CN215752630U (zh) 一种多功能工程车辆整体式车架结构
CN216105732U (zh)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CN204323485U (zh) 底盘车架及汽车起重机
WO2022259673A1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下部走行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