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72310U - 一种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72310U
CN203372310U CN201320330928.7U CN201320330928U CN203372310U CN 203372310 U CN203372310 U CN 203372310U CN 201320330928 U CN201320330928 U CN 201320330928U CN 203372310 U CN203372310 U CN 203372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tive
frame structure
body frame
leg
trombone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309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琢
李龙
曾华军
丁美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3203309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72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72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723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其包括“一”字型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分别具有方腿;每一侧的所述方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连接在车架结构两侧的履带架结构之间距离的轨距调节机构;两个所述方腿之间的所述横梁之间还设置有工作装置;所述横梁的宽度不超过2.5米。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最紧凑的结构尺寸下,同时具有承受大载荷、履带架与车架可以分离运输以及可变轨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溜尾机,尤其涉及一种溜尾机上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履带底盘是一种能实现承受大载荷,并能够在恶劣地面环境中行走的底盘。所以出现越来越多以履带底盘作为底盘来支撑上部结构实现各种工作功能的机器。有时受工作场地及运输要求的限制,需要以紧凑的结构形式实现大载荷。
目前,履带底盘中的车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车架与履带架焊接成一个整体;2、车架与履带架通过紧固螺栓连接;3、车架与履带架通过方洞与支腿连接(如图1所示);4、车架与履带架通过销轴连接(如图2所示)。
车架是一种连接两边履带架以及承受上部载荷并将该载荷传递至履带架的部件。车架需要具备为上部其它各种工作装置提供接口,这些接口可能是与回转支承相连的螺纹孔、也可以是与上部结构相连的销轴孔、或者直接与上部结构焊接在一起成一个整体。与车架相连的部件主要是回转支承,然后通过回转支承与转台相连,所以车架上布置螺纹孔与回转支承相连。有时也会出现转台(工作装置)直接通过销轴或者螺纹孔与车架相连的情况。
对于与履带架直接焊接在一起的车架结构,首先履带底盘无法变轨距,场地适应性降低。同时车架与履带架无法分离,所以设计尺寸受限制(太大将无法运输),目前中小型挖机采用了该种结构形式的车架。
对于和履带架通过螺栓紧固件相连的车架结构,也存在无法变轨的缺陷,同时紧固件的拆卸不方便。这种车架实现了车架与履带架的可分离运输,所以一些大挖掘机和旋挖机采用了该种结构形式的车架。
对于与履带架通过“井”字型腿与方洞连接的车架结构,可以实现变轨,同时可以实现履带架与车架分离运输。但是,这种结构形式的车架结构也具有无法承受过大的载荷的缺点。如果载荷过大,设计尺寸也需要相应的变大,因此,目前该种结构形式的车架使用在小吨位履带起重机上。
对于与履带架同时销轴相连的车架结构,尽管具有承受大载荷同时履带架余车架可以分离运输的优势,但是还是存在无法变轨距这个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架结构,其在最紧凑的结构尺寸下,同时具有承受大载荷、履带架与车架可以分离运输以及可变轨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架结构,其包括“一”字型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分别具有方腿;每一侧的所述方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连接在车架结构两侧的履带架结构之间距离的轨距调节机构;两个所述方腿之间的所述横梁之间还设置有工作装置;所述横梁的宽度不超过2.5米。
进一步地,所述轨距调节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开设的至少两个销轴孔;每一个所述销轴孔沿所述方腿的宽度方向进行开设;所述销轴孔通过销轴与履带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垂直度调节机构,其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在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之间,使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之间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度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其中:所述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均设置有内螺纹,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左端和右端;所述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销轴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方腿与履带架高度方向间隙的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设置在所述方腿与履带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垫片具有倾斜端面和用来调节所述倾斜端面进入所述履带架的距离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与所述方腿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装置为滑轮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后车销轴连接用的耳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车架的横梁设置成“一”字型结构,只要保证宽度不超过2.5米即可,因此,相比于现有的“井”字型或其他结构形式的车架相比,其宽度更宽,因此承载能力更强;由于横梁的两侧具有方腿,而且方腿上还设置有轨距调节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变轨以及履带架与车架可以分离运输的优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将工作装置设置在两个方腿之间的横梁上,因此将车架的结构进一步减小,体现了结构紧凑的优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和图2均为现有技术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的履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与履带架相连接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中垂直度调节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与履带架结构相连接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叙述方便,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垂直、水平”和“左、右”通常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在正常情况下定义等,并且也与参考附图所示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3-5所示,与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的车架形状不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包括“一”字型横梁1,受运输限制,横梁1的宽度不能超过2.5米。横梁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具有一个方腿11,从图3中可以看出,方腿11的宽度与横梁1几乎一致,与图1和图2中示出的车架结构的两侧具有两个方腿相比,一个方腿的宽度肯定大于两个方腿的总宽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能力更强。
每一侧的方腿11上均设置有轨距调节机构2,通过轨距调节机构2可以调节连接在车架两侧的履带架之间距离。
作为轨距调节机构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轨距调节机构2可以包括沿长度方向开设的至少两个销轴孔,并且每一个销轴孔沿方腿11的宽度方向进行开设。利用销轴,便可以将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连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图4示出的是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相匹配的履带架结构,履带架结构的侧面具有一个方孔3和定位销轴孔4,用于插入方腿11,使用时,履带架通常是通过吊车套入方腿11,再将车架结构上的销轴孔和履带架结构上的定位销轴孔3相对齐,利用销轴穿入两个销轴孔即可。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轨距调节机构2采用的是销轴孔,每一个位置的销轴孔对应一个固定的轨距,本实施例中一共有6m,7.5m,8.7m三个轨距,因此,对应图3中的3个销轴孔。当对应每个轨距到位后,通过履带架结构的定位销轴孔4和车架结构的销轴孔用定位销轴定位、穿入,便可以将履带架结构和车架结构组装在一起。
两个方腿11之间的横梁1之间还设置有工作装置,例如图3中示出的滑轮架5,也可以是其他的工作装置,或多种工作装置的组合形式。与现有技术中的车架结构需要通过回转支承来连接工作装置所带来的结构偏大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工作装置直接设置在横梁1上,结构更为紧凑,从而所需要的工作空间更小,进而可以满足更多工作场地及运输的要求,适应于更多的工况。
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还可以包括垂直度调节机构6,其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在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之间,使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从而保证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之间的垂直度,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提高了履带底盘的刚度。
作为垂直度调节机构6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垂直度调节机构6可以包括螺杆61、左旋拉管62、右旋拉管63和销轴64,其中:左旋拉管62和右旋拉管63均设置有内螺纹,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61的左端和右端。左旋拉管62和右旋拉管63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通过销轴64相连接。通过转动螺杆61就可以调节整个垂直度调节机构6的长度,从而微调车架结构与履带架结构的相对位置,保证车架结构与履带架结构的垂直度。
如图7、图8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还可以包括调节垫片7,调节垫片7设置在车架与履带架高度方向的间隙中,用于减小车架结构的方腿11与履带架的方孔3上、下面之间的间隙,提高二者的连接刚度。调节垫片7的数量和位置与轨距调节机构2相对应,为了能够固定调节垫片7,方腿11上间隔开设有3排螺纹孔8,通过螺栓便可以将调节垫片7固定在方腿11上。
本实施例中,调节垫片7的数量是3个,通常是根据调节好的轨距来确定所使用的螺纹孔8的位置。
调节垫片7具有倾斜端面和长圆孔9,长圆孔9与车架的方腿11上对应的螺纹孔8通过螺栓相连接,长圆孔9用来调节倾斜端面进入履带架方孔3的距离。
当然,调节垫片7可以根据厚度的不同设置成不同的规格,可供不同工况使用。
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架结构还可以包括耳板10,用于与后车进行销轴连接。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字型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分别具有方腿;
每一侧的所述方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连接在车架结构两侧的履带架结构之间距离的轨距调节机构;
两个所述方腿之间的所述横梁之间还设置有工作装置;
所述横梁的宽度不超过2.5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距调节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开设的至少两个销轴孔;
每一个所述销轴孔沿所述方腿的宽度方向进行开设;
所述销轴孔通过销轴与履带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垂直度调节机构,其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在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之间,使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之间的夹角为9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度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其中:
所述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均设置有内螺纹,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左端和右端;
所述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架结构和履带架结构销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方腿与履带架高度方向间隙的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设置在所述方腿与履带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垫片具有倾斜端面和用来调节所述倾斜端面进入所述履带架的距离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与所述方腿螺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装置为滑轮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后车销轴连接用的耳板。
CN201320330928.7U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车架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72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30928.7U CN203372310U (zh)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30928.7U CN203372310U (zh)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72310U true CN203372310U (zh) 2014-01-01

Family

ID=4983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30928.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72310U (zh)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723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3973A (zh) * 2013-06-08 2013-09-0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结构
CN104176139A (zh) * 2014-09-05 2014-12-0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起重机及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
CN113562087A (zh) * 2021-08-18 2021-10-2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3973A (zh) * 2013-06-08 2013-09-0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结构
CN103273973B (zh) * 2013-06-08 2016-02-2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结构
CN104176139A (zh) * 2014-09-05 2014-12-0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起重机及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
CN113562087A (zh) * 2021-08-18 2021-10-2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3973B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203372310U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102518646B (zh) 销轴的安装结构、工程机械的臂架结构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CN101607574A (zh) 履带式底盘及具有该底盘的工程机械
CN107991072A (zh) 一种固体发动机扩张段静力载荷试验装置
CN109131581B (zh) 一种半挂车大梁及具有该半挂车大梁的车底架
CN201716169U (zh) 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
CN203372311U (zh) 履带底盘结构
CN202923710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转向系统
CN203307727U (zh) 大吨位缆索起重机转向索鞍
CN103205924B (zh) 一种连续梁拱组合结构
CN104386153B (zh) 底座、行走装置和履带起重机
CN201882825U (zh) 一种起重机支腿及其水平调节装置
CN102501794B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CN206722840U (zh) 一种用于隧道掘进机的皮带机架及台车
CN208830122U (zh) 一种水平桁架与正交异性钢桥面组合的铁路桥面系
CN106379109A (zh) 重型卡车前桥工字梁结构
CN203391588U (zh) 一种用于重卡汽车的推力杆支座结构
CN209177470U (zh) 多跨度门式移动尾车
CN207712068U (zh) 一系悬挂装置
CN104228512B (zh) 一种x型推力杆、后悬架总成及车辆
CN103331606A (zh) 大型横梁安装方法
CN204398951U (zh) 一种非开挖式铺管运输车
CN207072347U (zh) 一种车厢裙板及车厢
CN103410806B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悬架装置、悬挂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uo

Inventor after: Li Long

Inventor after: Zeng Huajun

Inventor after: Ding Meilian

Inventor after: Sun Jichan

Inventor after: Ma Y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uo

Inventor before: Li Long

Inventor before: Zeng Huajun

Inventor before: Ding Meili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NG ZHUO LI LONG CENG HUAJUN DING MEILIAN TO: ZHANG ZHUO LI LONG CENG HUAJUN DING MEILIAN SUN JICHAN MA YIN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