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5732U -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5732U
CN216105732U CN202122502904.2U CN202122502904U CN216105732U CN 216105732 U CN216105732 U CN 216105732U CN 202122502904 U CN202122502904 U CN 202122502904U CN 216105732 U CN216105732 U CN 216105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platform
connecting rod
split
configuratio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29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丹丹
侯文礼
章琢
张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21225029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5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5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5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属于起重机配置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底部的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以及连接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的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具有定位同时可拆卸功能的结构控制两组分体式配置平台的相对位置,使采用轮式结构的小车能够灵活地进行短距离转场,装配简单,成本低廉,同时也能达到跟随起重位置的变化而灵敏、高效、精确地调整配重整机所能覆盖的需配重位置,使其适用多种复杂工况。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属于起重机配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带有超起平衡重装置的中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一般把平衡重设备放置在整机后方,平衡重设备放置在配重小车上从而达到活动配重的目的,用于履带起重机整机回转或转场时带超起平衡重行走,现有的配重小车一般有履带式,履带式结构质量重导致装配不便,适用工况单一且在采用该结构的配重小车在整体短距离转场时调整困难,尤其是在起重机适用复杂工况下履带式配重位置移动速度慢,进而无法及时短距离转场最终导致配置整体无法灵敏且高效率的随起重位置的变化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通过采用具有定位同时可拆卸功能的结构控制两组分体式配置平台的相对位置,使采用轮式结构的小车能够灵活地进行短距离转场,装配简单,成本低廉,同时也能达到跟随起重位置的变化而灵敏、高效、精确地调整配重整机所能覆盖的需配重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底部的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以及连接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的定位机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还设有对称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之间的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所述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之间一侧边上设有若干个连接耳板,所述若干个连接耳板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之间为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通过销轴与第一铰接座第一连接杆,通过销轴与第二铰接座第二连接杆,通过销轴与第三铰接座第三连接杆,以及通过销轴与第四铰接座第四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远离铰接座一端的X形铰接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X形铰接结构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上下重叠的两组连接块,以及沿两组连接块对角线方向延展的四组加强筋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两组连接块为圆形,所述连接块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加强筋板与连接块为一体化连接,加强筋板与连接块连接处为一侧边设有连接块圆形相切的弧形段,所述加强筋板与连接块连接处为另一侧边设有连接块圆形相切的直线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与连接耳板的连接处均采用定位销组件进行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底部的车轮安装架,以及转动安装在车轮安装架上的轮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具有定位同时可拆卸功能的结构控制两组分体式配置平台的相对位置,使采用轮式结构的小车能够灵活地进行短距离转场,装配简单,成本低廉,同时也能达到跟随起重位置的变化而灵敏、高效、精确地调整配重整机所能覆盖的需配重位置,使其适用多种复杂工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走机构的实施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实施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俯视图、侧视图以及仰视图。
图中:第一配置平台10、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二配置平台11、第三铰接座110、第四铰接座111、连接耳板12、第一行走机构20、第二行走机构21、车轮安装架23、轮胎24、定位机构3、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32、第四连接杆33、X形铰接结构34、连接块340、加强筋板341、定位销组件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包括:第一配置平台10、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二配置平台11、第三铰接座110、第四铰接座111、连接耳板12、第一行走机构20、第二行走机构21、车轮安装架23、轮胎24、定位机构3、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32、第四连接杆33、X形铰接结构34、连接块340、加强筋板341、以及定位销组件35。
其中,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均包括:行走底盘和位于行走底盘上的配重托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超起平衡重设备放置在配重托盘上,通过平衡重设备与配置平台小车的装配从而可使起重机适用于多种复杂的工况;
第一行走机构20和第二行走机构21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的底部,第一行走机构20和第二行走机构21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底部的车轮安装架23,以及转动安装在车轮安装架23上的轮胎24;为平衡重设备与配置平台小车的装配增加活动配重的功能;
定位机构3连接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的中间对分体式的配重小扩大超起平衡重设备配重适用范围,同时使该分体式移动结构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增加稳定定位功能。
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还设有对称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之间的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所述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之间一侧边上设有若干个连接耳板12,所述若干个连接耳板12与所述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连接处的销轴均为定位销组件35,从而在装配和运输过程中根据适用场景调整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相对位置,使定位机构3在装配时为展开状态,运输时为折叠状态。
定位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32、第四连接杆33、以及X形铰接结构34。
其中,第一铰接座101与第一连接杆30,第二铰接座102与第二连接杆31,第三铰接座110与第三连接杆32,以及第四铰接座111与第四连接杆33的连接处均采用固定连接, X形铰接结构34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0、第二连接杆31、第三连接杆32、以及第四连接杆33远离铰接座的一端;所述固定连接包括焊接以及螺接等多种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4所示的X形铰接结构34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上下重叠的两组连接块340,以及沿两组连接块340对角线方向延展的四组加强筋板341。
两组连接块340为圆形,所述连接块340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加强筋板341与连接块340为一体化连接,加强筋板341与连接块340连接处为一侧边设有连接块340圆形相切的弧形段,所述加强筋板341与连接块340连接处为另一侧边设有连接块340圆形相切的直线段。弧形段能够对X形铰接结构34中心所承受的剪切应力进行过渡作用,避免剪切应力导致的加强筋板341的变形。
工作原理:
平衡重在装配时,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之间需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整机配置的精确性,因此将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分别对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之间在对角线上的连接耳板12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通过与定位机构3固定后,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之间各形成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定位的稳定性。
平衡重在配重小车运输时过程中考虑到定位机构3容易受剪切应力影响变形,所以将定位机构3折叠重合,因此将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分别对第一配置平台10和第二配置平台11之间在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两两连接耳板12进行固定连接,使定位机构3,将第一铰接座101、第二铰接座102、第三铰接座110、以及第四铰接座111分别位于两条直线上避免剪切应力导致的加强筋板341的变形同时增加短距离转场时的灵活性以及节省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具有定位同时可拆卸功能的结构控制两组分体式配置平台的相对位置,使采用轮式结构的小车能够灵活地进行短距离转场,装配简单,成本低廉,同时也能达到跟随起重位置的变化而灵敏、高效、精确地调整配重整机所能覆盖的需配重位置,使其适用多种复杂工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底部的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以及连接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的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还设有对称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之间的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所述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之间一侧边上设有若干个连接耳板,所述若干个连接耳板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通过销轴与第一铰接座第一连接杆,通过销轴与第二铰接座第二连接杆,通过销轴与第三铰接座第三连接杆,以及通过销轴与第四铰接座第四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远离铰接座一端的X形铰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形铰接结构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上下重叠的两组连接块,以及沿两组连接块对角线方向延展的四组加强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连接块为圆形,所述连接块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加强筋板与连接块为一体化连接,加强筋板与连接块连接处为一侧边设有连接块圆形相切的弧形段,所述加强筋板与连接块连接处为另一侧边设有连接块圆形相切的直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与连接耳板的连接处均采用定位销组件进行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配置平台和第二配置平台底部的车轮安装架,以及转动安装在车轮安装架上的轮胎。
CN202122502904.2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Active CN216105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2904.2U CN216105732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2904.2U CN216105732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5732U true CN21610573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3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2904.2U Active CN216105732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5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8835B2 (en) Travel unit for mobile machines
CN101811644B (zh) 起重机的回转驱动系统
KR910008173B1 (ko) 차상(車上)저자세 자주식 고가 작업대
CN113562087B (zh) 履带底盘装置及履带起重机
CN103132548A (zh) 具有吊臂的器械及用于该器械的底部单元和/或吊臂
CN216105732U (zh) 一种分体式平衡重底盘装置
CN102491192A (zh) 塔机引进平台结构
CN205151548U (zh) 起重机平衡梁以及起重机
CN113216310B (zh) 底盘系统和挖掘机
CN202609833U (zh) 组合式转台以及起重机
CN103112499B (zh) 一种多箱式倒梯形起重机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起重机
CN202322121U (zh) 支腿承载结构及具有其的轮式起重机
CN111605643A (zh)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N211564962U (zh) 一种滑移装载机车架点焊工装
CN114655864A (zh) 超起装置及作业机械
CN103420276A (zh) 组合式转台以及起重机
CN103508331B (zh) 一种快速拆装型海上起重机
CN206088828U (zh) 随车起重机底座结构及底座连接结构
CN110631896A (zh) 公路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
CN112897368B (zh) 一种起重机转台及起重机
CN218876957U (zh) 换电设备及换电站
CN203079597U (zh) 一种铰接固定支腿及设有该支腿的起重机
CN216069504U (zh) 行走底盘、过渡安装座及高空作业平台
CN215798108U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配重变位机构及汽车起重机
CN220364291U (zh) 一种组合式附加平衡重变幅系统及履带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