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5474A -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5474A
CN113545474A CN202010319410.8A CN202010319410A CN113545474A CN 113545474 A CN113545474 A CN 113545474A CN 202010319410 A CN202010319410 A CN 202010319410A CN 113545474 A CN113545474 A CN 113545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mach
component
food
thickening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94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华
晋湘宜
唐平平
柯之璇
方尚玲
钟浩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194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5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5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5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2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13/00Finished or partly finished bakery products
    • A21D13/06Products with modified nutritive value, e.g. with modified starch cont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13/00Finished or partly finished bakery products
    • A21D13/80Pastr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cakes, biscuits or cook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1/00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G1/30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G1/32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增稠的组份,所述食品由有增稠作用组份、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以及其他组份组成,其他组份至少包括使所述食品各组份成型的组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食品的用途。本发明食品入胃1~1.5小时后,会充分膨胀、增稠,使胃容物体积和粘度大幅增加,在撑开胃/肠的同时在胃壁和/或小肠壁上形成粘稠层,从而降低了酒中乙醇进入血液的可能性,预防醉酒。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制成面包、饼干或者巧克力块等易于下咽的食品,产品食用量少,使用方便,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尤其适用于新郎等明确知道一定时间后需要超量饮酒的人群。

Description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背景技术
很多食品含有增稠作用的组份,这些组份在食品中或起胶粘、包胶、成膜作用;或起脱模、润滑作用;或起膨松、膨化作用;或起结晶控制作用;或起稳定、悬浮作用等等。常用的具有增稠作用的组份有:明胶、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罗望子多糖胶、田菁胶、海藻酸钠(褐藻酸钠、藻胶)、卡拉胶、果胶、黄原胶、β-环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淀粉磷酸酯钠(磷酸淀粉钠)、羧甲基淀粉钠和藻酸丙二醇酯(PGA)等等。
有增稠作用的组份也有用于解酒产品的报道,例如,《一种解酒方法及解酒制品》(申请号200710098866.0)利用成胶物质果胶和成胶促进剂的相互作用,使胃内的乙醇与其结合成复合凝胶状物,从而减少乙醇的体内吸收。《一种离子释放型凝胶化的解酒和抑制食物成分吸收的方法和制品》(申请号200810056451.1)利用酸性红酒或胃酸的作用,使肠胃内的乙醇或食物成分与成胶物质果胶或海藻酸盐和钙离子结合形成复合凝胶,从而减少乙醇的体内吸收。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上述果胶或海藻酸盐在解酒的使用环境都是形成了凝胶而并不是起到增稠作用,它们在该使用环境中通常不能称之为增稠剂,换言之,本申请所说的具有增稠作用的组份是指其在使用环境中具有增稠作用。
目前市售的解酒产品有很多,功能各异,功能主要可以分为提神醒脑、护肝功能或者加速乙醇代谢,有的产品号称同时具有多种功能,但以通过提高乙醇脱氢酶等酶的活性,加速乙醇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乙醇(简称“血醇”)含量,降低醉感,降低乙醇对身体的伤害的解酒产品为多。这类解酒产品是在乙醇进入血液后才发挥作用,此时乙醇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的不良影响已经开始了,其降低的是乙醇对身体的伤害后果。
民间也有在喝酒之前先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肘子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的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保护胃部,以防止乙醇渗透胃壁,从而达到解酒的说法,但事实上,上述方法仅能部分降低上头的感觉而并不能明显降低血醇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具有预防醉酒功能的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食用该食品1~1.5小时后饮酒,相对于未食用该食品而饮同样量的酒时,血醇含量明显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使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增稠的组份,所述食品由有增稠作用组份、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以及其他组份组成,所述其他组份至少包括使所述食品各组份成型的组份。
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葡萄糖,普鲁兰多糖,阿拉伯胶,α-环状糊精,γ-环状糊精,瓜尔胶,海藻酸钾,海藻酸钠,槐豆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达瓦树胶。尽管以上这些物质入胃后也可以吸液膨胀,但是其主要功能在于增稠。
所述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包括以下物质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脱水蔬菜,脱水瓜果,可以食用的脱水花瓣,玉米淀粉或者马铃薯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黑木耳,白木耳,腐竹,香菇,虾米,海蜇,海参,茶叶,琼脂,微晶纤维素,可以食用的海藻,以及药食同源的动物性或植物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小茴香,小蓟,山药,玉竹,甘草,白芷,决明子,肉豆蔻,余甘子,佛手,沙棘,芡实,花椒,阿胶,麦芽,昆布,罗汉果,栀子,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桑叶,桔红,桔梗,荷叶,莱菔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槐米,榧子,鲜白茅根,鲜芦根,橘皮,薄荷,薤白,覆盆子,鸡内金。本领域的人员公知,上述组份在所述食品中只有呈干燥状态,入胃后才可以起膨胀的作用,因此,上述组份在使用时,可根据固态成型食品的加工工艺情况,选择使用干态或湿态,只要保证其在最终产品中为干燥状态即可。优选地是先将各组份干燥。本发明所说的干燥或干燥状态是指水分含量为16%以下。尽管上述组份的某几种入胃后也可以增稠,但是其主要功能在于膨胀。
所述食品中,按重量计,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8~45%,所述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为1~25%,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和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之和为10~63%。优选地,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15~30%,所述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为5~20%。
所述食品包括但不限于饼干型产品、面包型产品或巧克力型产品。
所述食品为饼干型产品,其他组份只要含有使所述食品各组份成型的组份,能够保证较好地成型为含有本发明的有增稠作用组份和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的饼干即可。其他组份可以根据营养、感官或口味的需要另行添加相应的组份而没有另外特殊的限制。例如,其他组份可以为鸡蛋黄、糖、小麦低筋面粉、蛋清粉和小苏打,其中鸡蛋黄为使所述食品各组份成型的组份。
所述食品为巧克力型产品,所述巧克力型产品为含有可可脂或代可可脂的产品,即所述食品的其他组份至少含有可可脂或代可可脂。
所述食品的水含量为16%以下。
本发明的食品可用于降低饮酒形成血醇的含量,从而预防醉酒。在用于预防醉酒时,饮酒前1~1.5小时食用所述食品,这样,才能使食品在胃液中充分溶胀并使胃液变得粘稠。
发明人偶然发现,在食用较多的糯米稀饭或贵州黄粑后,再饮白酒时竟然没有出现平时的醉感。深入思考后,发明人认为是大量的糯米稀饭、贵州黄粑等入胃后,使胃容物粘度大幅度增加,同时因为胃容物粘稠并且量大,可以在撑开胃/肠壁的同时,在胃/肠壁形成粘稠层,降低了酒中乙醇被吸收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血醇含量,减少了乙醇对身体的伤害。也就是说,食用大量的粘稠食物,可以预防醉酒。但是需要食用糯米稀饭、贵州黄粑的量太大(500g以上),因此用来预防醉酒的实用性不高。发明人基于以上实践和思考,以糯米稀饭或者贵州黄粑为改进对象,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了具有预防醉酒功能的食品。这种食品入胃1~1.5小时后,会充分膨胀、增稠,使胃容物体积和粘度大幅度增加,在撑开胃/肠的同时可以在胃壁和/或小肠壁上形成粘稠层,从而降低了酒中乙醇进入血液的可能性,预防醉酒。与现有技术或者产品相比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制成面包、饼干或者巧克力块等易于下咽的食品,产品食用量少,即可从源头上降低血醇形成的含量,因此,使用方便,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尤其适用于新郎等明确知道一定时间后需要超量饮酒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黑木耳刚放入13℃水中时的状态。
图2为黑木耳放入13℃水中60分钟时的状态。
图3为使用粘度计转子搅拌并测量含有阿拉伯胶和蛋清粉的人工胃液的粘度实验图。
图4为图3实验停止后倒入另一容器观测粘度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每个配方,由5名志愿者进行评价。具体的方法为:
1)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志愿者喝下42%vol某品牌的白酒100mL,从最后一口酒后15分钟起,每隔15分钟用呼气酒精检测仪(该型仪器显示的最大值为100mg/100mL)测量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同时记录体感,这些数据将作为比较的基础;
2)志愿者吃下含有增稠组分的食品一段时间后,再在正常饮食(菜品与主食均与步骤1)相同,但基于志愿者已经吃过含有增稠组份的食品,这时吃的量相对于步骤1)会少些,以使感觉和步骤1)一样都为刚好饱)的情况下,喝下42%vol某品牌的白酒100mL,从最后一口酒后15分钟起,每隔15分钟用呼气酒精检测仪测量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同时记录体感。并且将得到的数据与步骤1)的基础数据按对应的测量时间进行比较,分别得到不同测量时间的降幅(即任一志愿者在15分钟时间的降幅,30分钟时间的降幅,……)。
3)当至少4名志愿者在不同测量时间的血醇含量的平均降幅(对于王某某,其乙醇代谢能力非常差,血醇测量值超过仪器范围,如果其在步骤2)的某一时间的血醇测量值高于100mg/mL,则计算王某某的血醇含量平均降幅时不使用该时间的血醇含量的降幅并相应地不计量该次数;如果其在步骤2)的15、30、……、105分钟的某一时间的血醇测量值低于100mg/mL,则将其步骤1)相应的时间血醇含量测量值视为100mg/mL来计算其该时间的血醇含量的降幅。每名志愿者的不同时间的血醇含量的平均降幅=该志愿者不同时间的血醇含量的降幅之和/该志愿者能够计算血醇含量降幅的时间总次数。很显然,任一志愿者在步骤1)所测血醇含量已经为零起的时间不能计入该志愿者能够计算血醇含量降幅的时间总次数,任一志愿者在步骤2)所测血醇含量已经为零起的时间,其血醇含量的降幅都为100%,也规定不计入该志愿者能够计算血醇含量降幅的时间总次数,因此,通常情况下,能够计算血醇含量降幅的时间总次数的时间,是指该志愿者在步骤2)所测血醇含量为零之前的时间)都超过25%时,这样才能评定某配方的“血醇含量明显下降”,否则评定为“血醇含量下降不明显”。尽管血醇含量与醉感并不等同(例如有的人血醇不高但是醉感很明显),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血醇含量降低时,其醉感也会同时降低。
五名志愿者的基础数据(即无解酒措施情况下饮酒数据)如下。饮用的是100mL42%vol的某品牌白酒;第一口酒到最后一口酒的时间为30~40分钟,最后一口酒后15分钟开始测量血醇值。
虽然对“血醇含量明显下降”做了如上规定,但在以下被判定为“血醇含量明显下降”的实施例中,王某某吃了本发明的食品后饮酒,其15分钟血醇含量测量数值就已低于60mg/mL。
表1五名志愿者饮酒的基础数据
Figure BDA0002460796990000071
实施例1:木耳的吸水膨胀实验
将干燥木耳放入室温水(实测温度为13℃)中,让其在水中充分吸水溶胀,观察其膨胀情况。
从图1和图2中可以清楚看到,木耳吸水60分钟后膨胀了至少5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在37℃水温(体温)时,膨胀会更快更大。
实施例2:体外模拟实验
将含有2g阿拉伯胶、3g蛋清粉和0.1g木耳(干燥、粉碎)的粉末状混合物,加入到15mL水和50mL人工胃液的混合溶液中,恒温37℃(人体体温),通过粘度计转子不断搅拌,持续监测粘度及体积变化,模拟产品入胃后的增稠和膨胀过程。
从图3、图4的实验可以看出,粉末状混合物进入人工胃液后,人工胃液体积增加,粘度增大。以此,可以模拟得到本发明产品进入胃内后与胃内物质作用的基本情况。
实施例3:饼干型产品的制作及使用。
将2只鸡蛋的蛋黄、蛋清分离,在蛋黄液中加入20g海藻糖,搅打至发白,得到含糖蛋黄液,备用;将80g小麦低筋面粉用100目的筛子筛出均匀的粉末,加入4.5g干荷叶以及20g聚丙烯酸钠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粉末物;将混合粉末加入糖蛋黄液,再加入1.4g小苏打,搅拌均匀并且揉成面团状;将面团加入裱花袋当中,在锡箔纸上挤出一系列的小面团,放入烤箱当中,170℃加热15分钟,得到饼干型产品,其含水率为6%。
五名志愿者食用该饼干型产品90g,1.5小时后正常吃喝(指与平常一样喝酒、吃菜及吃饭,也即正常饮食下喝酒,下同),与无解酒措施(即饮酒前1.5小时未食用任何东西,饮酒时与平常一样喝酒、吃菜及吃饭,下同)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阿拉伯胶,得到含有阿拉伯胶的饼干型产品,其含水率为6%。五名志愿者食用该饼干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5:一种巧克力型产品的制作及使用。
将15g可可脂与25g某品牌代可可脂巧克力混合,在70℃水浴锅中将其熔融成黏稠液;将30g糯米粉、20g聚丙烯酸钠(粉末)和1.0g干荷叶混合均匀,得到粉末状混合物;将粉末状混合物加入可可脂和代可可脂巧克力的黏稠液中,搅拌,使黏稠液将粉末完全包裹,成一巧克力色黏稠流体;将这些黏稠流体倒入模具当中,放入冰箱中冷却定型,得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0%。
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6:一种巧克力型产品的制作及使用。
将15g可可脂与25g某品牌巧克力混合,在70℃水浴锅中将其熔融成黏稠液;将30g蛋清粉、20g阿拉伯胶(粉末)和5g白木耳(本身是干燥的,预先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粉末状混合物;将粉末状混合物加入可可脂和巧克力的黏稠液中,搅拌,使黏稠液将粉末完全包裹,成一巧克力色黏稠流体;将这些黏稠流体倒入模具当中,放入冰箱中冷却定型,得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2%。
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7
将实施例5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黄原胶,得到含有黄原胶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1%。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8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加入5g鸡内金(使用前干燥、粉碎),得到含有聚丙烯酸钠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2%。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9
将实施例8中的鸡内金换成等量的海带(干海带,粉碎),得到含有聚丙烯酸钠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2%。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瓜尔胶,鸡内金换成等量的胖大海(干燥、粉碎),得到含有瓜尔胶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0%。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槐豆胶,鸡内金换成等量的干燥山楂粉末,得到含有槐豆胶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2%。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海藻酸钠,鸡内金换成等量的脱水芹菜,得到含有海藻酸钠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1%。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α-环状糊精,鸡内金换成3g的黑木耳,得到含有α-环状糊精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0%。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γ-环状糊精,鸡内金换成等量的茶叶,得到含有γ-环状糊精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1%。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鸡内金换成等量的微晶纤维素,得到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0%。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鸡内金换成羟丙基淀粉,得到含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0%。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7
将实施例8中的20g聚丙烯酸钠换成聚葡萄糖和聚乙二醇(分子量超过4000)各10克,鸡内金换成等量的香菇(粉碎、干燥),得到含有聚葡萄糖和聚乙二醇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8%。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8
将实施例8中的聚丙烯酸钠换成等量的α-环状糊精,鸡内金换成等量的葡萄干,得到含有α-环状糊精的巧克力型产品,含水率为10%。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明显下降。
对比例1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该巧克力型产品食用量增为150g而不是90g,1小时后正常吃喝,五名志愿者都基本没有醉酒感觉,血醇测量值都一直低于20mg/100mL。
对比例2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2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
对比例3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五名志愿者食用该巧克力型产品90g,30分钟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
对比例4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五名志愿者食用的不是实施例6的90g产品,而是吃的白米饭并正常吃菜、喝水至感觉较饱,1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
对比例5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5名志愿者食用的不是实施例6的90g产品,而是吃的500g贵州黄粑,吃菜,喝水,感觉很饱,饭后15分钟后开始喝酒(只喝酒,不吃饭菜),血醇测量值一直低于20mg/100mL。
间隔一周后再将5名志愿者食用的贵州黄粑量降低到300g,与不吃贵州黄粑相比,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表明贵州黄粑的食用量应该达到感觉很饱,即胃必须被粘稠胃溶物充分撑开才能达到预防醉酒的效果。
对比例6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5名志愿者食用的不是实施例6的90g产品,而是吃的500g绿豆稀饭(熬制前,绿豆:大米:糯米:水的重量比为50:60:30:1000),吃菜,喝水,感觉很饱,饭后15分钟喝酒,基本无醉感,血醇测量值一直低于20mg/100mL。
间隔一周后再将5名志愿者食用绿豆稀饭与喝酒的间隔时间改为1.5小时而不是15分钟,与不吃绿豆稀饭相比,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表明绿豆稀饭的食用量应该达到感觉很饱,即胃必须被粘稠胃容物充分撑开才能达到预防醉酒的效果。
对比例7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5名志愿者食用的不是实施例6的90g产品,而是吃的一罐360g的八宝粥,尽管比较粘稠,但是饭后15分钟喝酒,与不吃八宝粥相比,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
实际上,发明人正是受到这些现象的启发,才认识到具有一定体积的膨胀/增稠食品,才是降低血醇、预防醉酒的关键。
对比例8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5名志愿者食用的不是实施例6的90g产品,而是喝的400mL的纯牛奶,喝完牛奶后15分钟喝酒,与不喝牛奶相比,醉感有所降低,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
对比例9
直接食用4.5g干荷叶以及20g聚丙烯酸钠的粉粹混合物,几乎粘在牙齿和口腔中,无法有效进入胃内。
对比例10
将2只鸡蛋的蛋黄、蛋清分离,在蛋黄液中加入20g海藻糖,搅打至发白,得到含糖蛋黄液,备用;将84.5g小麦低筋面粉用100目的筛子筛出均匀的粉末,加入20g聚丙烯酸钠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粉末物;将混合粉末加入糖蛋黄液,再加入1.4g小苏打,搅拌均匀并且揉成面团状;将面团加入裱花袋当中,在锡箔纸上挤出一系列的小面团,放入烤箱当中,170℃加热15分钟,得到饼干型产品,含水率为6%。
五名志愿者食用该饼干型产品90g,1.5小时后正常吃喝,与无解酒措施时相比,饮用同样品牌、度数、体积的白酒后,血醇含量降低不明显。

Claims (10)

1.一种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增稠的组份,所述食品由有增稠作用组份、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以及其他组份组成,其他组份至少包括使所述食品各组份成型的组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以下物质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葡萄糖,普鲁兰多糖,阿拉伯胶,α-环状糊精,γ-环状糊精,瓜尔胶,海藻酸钾,海藻酸钠,槐豆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达瓦树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物质为以下物质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脱水蔬菜,脱水瓜果,可以食用的脱水花瓣,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或者马铃薯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黑木耳,白木耳,腐竹,香菇,虾米,海蜇,海参,茶叶,琼脂,可以食用的海藻,药食同源的动物性或植物性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食同源的动物性或植物性物质为以下物质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小茴香,小蓟,山药,玉竹,甘草,白芷,决明子,肉豆蔻,余甘子,佛手,沙棘,芡实,花椒,阿胶,麦芽,昆布,罗汉果,栀子,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桑叶,桔红,桔梗,荷叶,莱菔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槐米,榧子,鲜白茅根,鲜芦根,橘皮,薄荷,薤白,覆盆子,鸡内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中,按重量计,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8~45%,所述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为1~25%,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和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之和为10~6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中,按重量计,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8~45%,所述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为1~25%,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和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之和为10~6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饼干型产品、面包型产品或巧克力型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的含水量为16%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增稠作用组份为15~30%,所述入胃后与胃内物质作用可以膨胀的组份为5~20%。
10.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食品在降低饮酒后形成血醇含量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饮酒前1~1.5小时食用所述食品。
CN202010319410.8A 2020-04-21 2020-04-21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Pending CN113545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9410.8A CN113545474A (zh) 2020-04-21 2020-04-21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9410.8A CN113545474A (zh) 2020-04-21 2020-04-21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5474A true CN113545474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2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9410.8A Pending CN113545474A (zh) 2020-04-21 2020-04-21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54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1432A (zh) * 2019-11-18 2020-01-31 青岛锦慧盛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藻益生元护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3470A (zh) * 2003-06-12 2004-07-21 强 王 一种解酒醒酒的保健食品
CN104970069A (zh) * 2015-07-22 2015-10-14 郑州荣利达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复水性饼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6103544A1 (ja) * 2014-12-22 2016-06-30 アサヒ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食物繊維含有飲食品
TW201742551A (zh) * 2016-06-01 2017-12-16 辛紹祺 降低食品/飲料消化率/吸收率或減少消化液之方法及組合物
CN108379500A (zh) * 2018-05-04 2018-08-10 重庆安盛富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肝解酒醒酒防口臭的麦苗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090585A (zh) * 2018-08-13 2018-12-28 万光瑞 一种解酒、护胃、护肝、护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47914A1 (en) * 2018-01-29 2019-08-01 Fisher Joseph M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laying and reducing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CN110269119A (zh) * 2019-07-30 2019-09-24 福建福派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3470A (zh) * 2003-06-12 2004-07-21 强 王 一种解酒醒酒的保健食品
WO2016103544A1 (ja) * 2014-12-22 2016-06-30 アサヒ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食物繊維含有飲食品
CN104970069A (zh) * 2015-07-22 2015-10-14 郑州荣利达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复水性饼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1742551A (zh) * 2016-06-01 2017-12-16 辛紹祺 降低食品/飲料消化率/吸收率或減少消化液之方法及組合物
WO2019147914A1 (en) * 2018-01-29 2019-08-01 Fisher Joseph M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laying and reducing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CN108379500A (zh) * 2018-05-04 2018-08-10 重庆安盛富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肝解酒醒酒防口臭的麦苗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090585A (zh) * 2018-08-13 2018-12-28 万光瑞 一种解酒、护胃、护肝、护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69119A (zh) * 2019-07-30 2019-09-24 福建福派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日本朝日对降低血中酒精浓度相关新发现", 食品与机械, no. 0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1432A (zh) * 2019-11-18 2020-01-31 青岛锦慧盛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藻益生元护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n Applications of bioactive seaweed substances in functional food products
CN100546501C (zh) 益智粽
KR101834659B1 (ko) 두리안 밀크잼
CN105249130A (zh) 一种豆腐柴观音豆腐固体饮料
JP2009517060A (ja) 食品及び飼料製造用の基礎原料
CN103960566A (zh) 一种黑芸豆风味粉丝
CN103535572A (zh) 一种能有效降脂减肥的杂果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2255A (zh) 一种缓释膨化米粉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5915A (zh) 红薯豆沙馅月饼
CN104095013A (zh) 一种益生元抹茶口味肉松饼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5474A (zh) 含有增稠作用组份的固态成型食品及用途
KR20170017954A (ko) 냉동 유통 참마 보리빵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440380A (zh) 一种抹茶保健汤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5916A (zh) 红薯山药馅月饼
CN104012624A (zh) 一种l-阿拉伯糖功能饼干的制作方法
CN102258073A (zh) 红薯五仁馅月饼
CN109645450A (zh)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新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966105B1 (ko) 팽화 현미를 포함하는 가식성이 개선된 즉석죽 조성물
JP2009100667A (ja) ゲル状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1227094A (zh) 苦荞山楂沙琪玛牛轧糖及其制作方法
KR101145327B1 (ko) 야콘과 헛개나무 추출액을 이용한 즉석 쌀국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06775A (zh)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紫薯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A3130607A1 (en) Granular food ingredient comprising a mucilaginous hydrocolloid, a mannan-based hydrocolloid, egg white and insoluble fibre
KR20100128792A (ko) 피쉬 콜라겐을 함유하는 젤리형 드레싱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054660B2 (ja) パームオイル食物繊維粉末及びその含有食品と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