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6365A -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6365A
CN113526365A CN202110867649.3A CN202110867649A CN113526365A CN 113526365 A CN113526365 A CN 113526365A CN 202110867649 A CN202110867649 A CN 202110867649A CN 113526365 A CN113526365 A CN 113526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anchor beam
cable wind
wind ancho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76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6365B (zh
Inventor
郭照辉
雷建华
王先锋
杨鑫
杨世湘
杨永高
龙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nan Bridge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nan Bridge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nan Bridge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nan Bridge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76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6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6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6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6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6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1/00Cable cranes, i.e. comprising hoisting devices running on aerial cable-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5/00Safety gea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包括缆风锚梁和缆风锚梁底座。缆风锚梁设置在缆风锚梁底座上,缆风锚梁的两端分别设置缆风连接器及连接起重索、牵引索的连接装置;缆风锚梁与缆风锚梁底座之间设置滑移结构,缆风锚梁可在缆风锚梁底座上进行滑移;起重索及牵引索在工作过程中随着受力的变化,与缆风产生的不对称水平力合力也在不断变化,缆风锚梁在不对称水平力合力作用下发生滑动,而滑动后的缆风锚梁两侧的水平力将接近相等且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平衡状态。因此通过缆风锚梁在缆风锚梁底座上滑移使得缆索吊主塔的水平受力平衡,减小牵引索及起重索对缆索吊主塔偏位的影响,提高了缆索吊主塔在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吊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缆索吊机塔架安装在主塔塔顶上,用于牵引起重小车的牵引索和用于起吊的起重索均与塔顶连接,起重小车进行吊装作业时,当牵引索和起重索的受力时,牵引索和起重索均将力传递至主塔上,然而主塔在受到水平力时,容易倾覆。
相关技术中,通常在主塔上设置缆风,将缆风一端与塔架顶部相连,另一端与地面相连,且缆风设置在主塔背离牵引索和起重索的一侧,以此对主塔进行牵拉而限制主塔倾覆。
但是,缆索吊机在空载或吊装工况时,起重小车位于不同的位置时,缆索吊机塔架受到的水平合力的大小不同,且水平合力的变化范围很大。而固定设置的缆风仅能承受某一特定的水平合力范围,无法适用于缆索吊机塔架水平合力的变化范围,导致缆索吊机塔架的平衡性能差,防倾覆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缆索吊主塔及缆索吊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缆风难以适应性调节施加给缆索吊主塔的水平力,缆索吊主塔平衡性能差,防倾覆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用于维持缆索吊主塔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缆风锚梁底座,其设于所述缆索吊主塔上;
缆风锚梁,设置于所述缆风锚梁底座上,所述缆风锚梁用于连接牵引索和起重索,所述牵引索和所述起重索通过所述缆风锚梁给所述缆索吊主塔施加水平力;
缆风,所述缆风用于连接缆风锚梁和地面,所述缆风通过所述缆风锚梁给所述缆索吊主塔施加水平力;
所述牵引索、所述起重索与所述缆风的初始水平力不相等,所述缆风锚梁在不平衡力下产生滑动,产生滑动后的所述牵引索、所述起重索与所述缆风的水平力发生变化,当所述缆风锚梁滑动停止后,所述起重索与所述缆风的水平力达到平衡。
一些实施例中,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缆风锚梁脱离所述缆风锚梁底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缆风锚梁从纵向脱离所述缆风锚梁底座。
一些实施例中,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还包括滑移结构,所述缆风锚梁通过所述滑移结构在所述缆风锚梁底座上滑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结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所述缆风锚梁和所述缆风锚梁底座之间通过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接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面设于所述缆风锚梁的底面,所述第二滑动面设于所述缆风锚梁底座的顶面。
一些实施例中,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于所述缆风锚梁上,以连接所述牵引索、所述起重索及所述缆风。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由于在缆索吊主塔上设有缆风锚梁底座和缆风锚梁,当牵引索和起重索上的受力变化时,例如起重小车起吊物体或起重小车在牵引索的带动而移动时,使得牵引索和起重索的受力大小和受力位置不同,牵引索和起重索通过缆风锚梁对缆索吊主塔施加的水平力发生变化,此时牵引索、起重索和缆风之间产生不平衡水平力。带动缆风锚梁在缆风锚梁底座上滑动,牵引索、起重索和缆风的水平力发生变化,牵引索、起重索和缆风的水平力的合力平衡后,缆风锚梁的滑动停止,因此无论牵引索和起重索的的受力如何变化,通过缆风锚梁的滑动,均可维持缆索吊主塔在水平上受力的平衡,提高了缆索吊主塔的防倾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缆索吊主塔、缆风、牵引索和起重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状态下的缆索吊主塔、缆风、牵引索和起重索的示意图
图中:1、缆风锚梁底座;101、限位条;2、缆风锚梁;3、缆索吊主塔;4、牵引索;5、起重索;6、缆风;701、第一夹角;702、第二夹角;801、第一限位块、802、第二限位块;803、第三限位块;9、第一滑移面;10、第二滑移面;1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缆风难以适应性调节施加给缆索吊主塔的水平力,缆索吊主塔平衡性能差,防倾覆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用于维持缆索吊主塔3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缆风锚梁底座1,其设于缆索吊主塔3上;
缆风锚梁2,设置于缆风锚梁底座1上,缆风锚梁2用于连接牵引索4和起重索5,牵引索4和起重索5通过缆风锚梁2给缆索吊主塔3施加水平力;
缆风6,缆风6用于连接缆风锚梁2和地面,缆风6通过缆风锚梁2给缆索吊主塔3施加水平力;
牵引索4、起重索5与缆风6的初始水平力不相等,缆风锚梁2在不平衡力下产生滑动,产生滑动后的牵引索4、起重索5与缆风6的水平力发生变化,当缆风锚梁2滑动停止后,起重索5与缆风6的水平力达到平衡。
参照图1和图2,其中,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设置在缆索吊主塔3上,本实施例中,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设置在缆索吊主塔3的顶端面上,以维持缆索吊主塔3水平受力的平衡。其包括缆风锚梁底座1和缆风锚梁2。缆风锚梁底座1安装在缆索吊主塔3的顶端,以供缆风锚梁2滑动,缆风锚梁2滑动设置于缆风锚梁底座1上,且缆风锚梁2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中Y轴方向,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第一方向为两个缆索吊主塔3的连线方向,即纵向。
参照图1和图3,缆风锚梁2用于连接牵引索4和起重索5,牵引索4用于带动起重小车在相邻缆索吊主塔3之间行走,且起重索5用于吊起重物。由于牵引索4和起重索5自身的重量,且起重小车和所吊挂重物的重量,均容易使得牵引索4和起重索5呈垂吊状态,因而牵引索4和起重索5与缆索吊主塔3之间形成第一夹角701。牵引索4和起重索5对缆索吊主塔3施加的力,由于第一夹角701的存在,形成第一水平力和第一竖直力,其中第一竖直力经由缆索吊主塔3传递至地面,而不对缆索吊主塔3产生影响,而第一水平力朝向第一方向的正方向,以此容易造成缆索吊主塔3的倾覆。
参照图1和图3,因此在缆风锚梁2上还设置有缆风6,缆风6可由麻绳或钢丝绳或尼龙绳等绳索制成。缆风6一端与缆风锚梁2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连接,且缆风6呈拉紧状态。缆风6与缆索吊主塔3形成第二夹角702,当牵引索4和起重索5对缆风锚梁2施加力时,此时缆风6被进一步拉紧而缆风锚梁2施加力,缆风6对缆索吊主塔3施加的力由于第二夹角702的存在,而形成第二水平力和第二竖直力,第二竖直力经过缆索吊主塔3传递至地面,第二水平力的方向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设置,以此第二水平力与第一水平力方向相反,而限制第一水平力带动缆索吊主塔3倾覆。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当起重小车起吊重物和起重小车移动时,牵引索4和起重索5的受力位置和受力大小均发生改变,以此牵引索4和起重索5与缆索吊主塔3之间的形成的第一夹角701发生改变。同时牵引索4和起重索5带动缆风锚梁2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带动缆风6与缆索吊主塔3连接的一端滑动,此时缆风6被进一步拉紧,且由于缆风6的与地面连接的位置未发生改变,因此缆风6与缆索吊主塔3之间的第二夹角702也相应发生改变,可以理解的是,随着缆风锚梁2的移动,第二夹角702被带动而变化至等于第一夹角701。因此第二水平力等于第一水平力,使得缆索吊主塔3的水平受力处于平衡状态。
这样设置,由于在缆索吊主塔3上设有缆风锚梁底座1和缆风锚梁2,其中缆风锚梁2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缆风锚梁底座1上,且牵引索4和起重索5均与缆风锚梁2连接,同时缆风锚梁2通过缆风6与地面连接,当牵引索4和起重索5上的受力变化时,例如起重小车起吊物体或起重小车在牵引索4的带动而移动时,使得牵引索4和起重索5的受力大小和受力位置不同,均使得第一夹角701发生变化,因而牵引索4和起重索5对缆索吊主塔3产生的第一水平力发生变化,第一水平力带动缆风锚梁2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带动缆风6与缆索吊主塔3的连接位置发生移动,但缆风6与地面的连接位置并未改变,因此改变了缆风6与缆索吊主塔3之间的第二夹角702,调节第二夹角702使其等于第一夹角701,因而缆风6对缆索吊主塔3产生的第二水平力等于牵引索4和起重索5对缆索吊主塔3产生的第一水平力,随着第一水平力的改变,在缆风锚梁2的滑动下,仍维持了第二夹角702等于第一夹角701,且第二水平力等于第一水平力,因此无论牵引索4和起重索5的的受力如何变化,均可维持缆索吊主塔3在水平上受力的平衡,提高了缆索吊主塔3的防倾覆能力。
例如,当起重小车逐渐远离缆索吊主塔3时,牵引索4和起重索5与缆索吊主塔3之间的第一夹角701变大,参照图3所示状态至图4所示状态,因此牵引索4和起重索5施加给缆索吊主塔3的第一水平力变大,此时缆风锚梁2被带动沿第一方向正方向滑动,使得缆风6与缆索吊主塔3之间第二夹角702变大,而调节第二夹角702等于第一夹角701,便于使得第二水平力等于第一水平力,维持了缆索吊主塔3水平方向的受力平衡,减小了缆索吊主塔3倾覆的可能。
可选地,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限制缆风锚梁2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
可选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801,第一限位块801设于缆风锚梁底座1靠近端部的侧面,第一限位块801通过与缆风锚梁2抵接,以限制缆风锚梁2从第一方向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
参照图1和图2,其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801,第一限位块801设于缆风锚梁底座1的侧面,且第一限位块801设置在缆风锚梁底座1的上侧面。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80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限位块801分别靠近缆风锚梁底座1的两端设置。缆风锚梁底座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缆风锚梁2沿缆风锚梁底座1的长度方向滑动。当缆风锚梁2滑动至靠近缆风锚梁底座1的端部时,缆风锚梁2与缆风锚梁底座1上的第一限位块801抵接,而限制了缆风锚梁2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缆风锚梁2从纵向脱离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
可选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块802,两个第二限位块802分别设于缆风锚梁2的相对两侧面,两个第二限位块802相互朝向的侧面分别与缆风锚梁底座1的相对两侧面抵触,以限制缆风锚梁2从第二方向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
可选地,第二限位块802与缆风锚梁2的侧面连接,第二限位块802随缆风锚梁2滑动设置于缆风锚梁底座1,以限制缆风锚梁2从第二方向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
参照图1和图2,其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第二限位块802,两个第二限位块802沿第二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缆风锚梁底座1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与第一方向设置,且第二方向为图中的X轴方向,即横向。两个第二限位块802分别设置在缆风锚梁2的相对两侧面,且第二限位块802与缆风锚梁的侧面连接,第二限位块802的底面低于缆风锚梁2的底面。两个第二限位块802相互朝向的侧面分别与缆风锚梁底座1的相对两侧面抵触。当缆风锚梁2在缆风锚梁底座1上滑动时,第二限位块802在缆风锚梁底座1的侧面滑动,第二限位块802限制了缆风锚梁2从第二方向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即限制了缆风锚梁2从缆风锚梁底座1的宽度方向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缆风锚梁2被限制在缆风锚梁底座1上滑动,而使得缆风锚梁2滑动过程更稳定,不易出现脱轨的情况。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可设由多组,优选为两组。
可选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块803,第三限位块803与第二限位块802的底面连接,缆风锚梁底座1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限位条101,第三限位块803的上侧面与限位条101的下侧面抵触,以限制缆风锚梁2从竖直方向脱离缆风锚梁2。
参照图1和图2,其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块803。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限位块802的数量而对应设置第三限位块803的数量。第三限位块803与第二限位块802的下侧面连接。缆风锚梁底座1的相对两侧面设有均设置有限位条101,限位条101的长度方向与缆风锚梁底座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限位块802通过与限位条101抵触而与缆风锚梁底座1的侧面抵触,同时第三限位块803的上侧面与限位条101的下侧面接触,缆风锚梁2滑动时,第三限位块803与限位条101接触,限位条101和第三限位块803抵接,限制了缆风锚梁2从竖直方向脱离缆风锚梁底座1。
可选地,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还包括滑移结构,缆风锚梁2通过滑移结构在缆风锚梁底座1上滑动。
可选地,滑移结构第一滑动面9和第二滑动面10,缆风锚梁2和缆风锚梁底座1之间通过第一滑动面9和第二滑动面10接触。
可选地,第一滑动面9设于缆风锚梁2的底面,所述第二滑动面(10)设于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的顶面。
参照图1和图2,其中,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还包括第一滑移面9和第二滑移面10,其中第一滑移面9与缆风锚梁2的底面连接,第二滑移面10与缆风锚梁底座1的顶面连接,本实施例中,缆风锚梁底座1和缆风锚梁2之间通过第一滑移面9和第二滑移面10接触,缆风锚梁2在缆风锚梁底座1上滑动时,第一滑移面9在第二滑移面10上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移面9包括不锈钢板,第二滑移面10包括四氟板。通过第一滑移面9和第二滑移面10的接触而代替缆风锚梁2和缆风锚梁底座1之间直接接触,提高了缆风锚梁2与缆风锚梁底座1的接触面的耐磨性能,且减小了滑动摩擦力,缆风锚梁2在缆风锚梁底座1上滑动更流畅。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设有第一滑移面9或者第二滑移面10,第一滑移面9和第二滑移面10的安装位置可互换。
可选地,该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还包括连接装置11,连接装置11设于缆风锚梁2上,以连接牵引索4、起重索5及缆风6。
参照图1和图2,其中,连接装置包括滑轮组,滑轮组包括多个转动安装在在缆风锚梁2上的滑轮,多个滑轮供牵引索4和起重索5绕设,以此便于牵引索4和起重索5与缆风锚梁2之间的连接。连接装置还包括缆风连接器,缆风连接器与连接装置11分别与缆风锚梁的两端连接,且缆风6通过缆风连接器固定在缆风锚梁2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右方,相应地,“X”的反向代表左方;“Y”的正向代表前方,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后方;“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用于维持缆索吊主塔(3)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缆风锚梁底座(1),其设于所述缆索吊主塔(3)上;
缆风锚梁(2),设置于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上,所述缆风锚梁(2)用于连接牵引索(4)和起重索(5),所述牵引索(4)和所述起重索(5)通过所述缆风锚梁(2)给所述缆索吊主塔(3)施加水平力;
缆风(6),所述缆风(6)用于连接缆风锚梁(2)和地面,所述缆风(6)通过所述缆风锚梁(2)给所述缆索吊主塔(3)施加水平力;
所述牵引索(4)、所述起重索(5)与所述缆风(6)的初始水平力不相等,所述缆风锚梁(2)在不平衡力下产生滑动,产生滑动后的所述牵引索(4)、所述起重索(5)与所述缆风(6)的水平力发生变化,当所述缆风锚梁(2)滑动停止后,所述起重索(5)与所述缆风(6)的水平力达到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缆风锚梁(2)脱离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缆风锚梁(2)从纵向脱离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移结构,所述缆风锚梁(2)通过所述滑移结构在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结构第一滑动面(9)和第二滑动面(10),所述缆风锚梁(2)和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之间通过第一滑动面(9)和所述第二滑动面(10)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面(9)设于所述缆风锚梁(2)的底面,所述第二滑动面(10)设于所述缆风锚梁底座(1)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装置(11),所述连接装置(11)设于所述缆风锚梁(2)上,以连接所述牵引索(4)、所述起重索(5)及所述缆风(6)。
CN202110867649.3A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Active CN113526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7649.3A CN113526365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7649.3A CN113526365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6365A true CN113526365A (zh) 2021-10-22
CN113526365B CN113526365B (zh) 2024-02-27

Family

ID=78089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7649.3A Active CN113526365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63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559A (zh) * 2021-07-27 2021-12-10 中南大学 一种缆索吊机索鞍自适应调节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6734A (zh) * 2003-12-10 2005-06-15 上海市机械施工公司 桥面结构顶推施工的立柱体系受力自平衡及纠偏装置
JP2005206355A (ja) * 2004-01-26 2005-08-04 Kajima Corp ケーブルクレーン
CN101259940A (zh) * 2007-03-07 2008-09-10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大吨位桅杆多根缆风绳同时预紧或放松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65176A (zh) * 2016-02-03 2016-05-11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塔不对称缆索吊机
CN108639968A (zh) * 2018-06-27 2018-10-12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整体横移式缆索吊机
CN209081290U (zh) * 2018-10-26 2019-07-09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可横移的贝雷桁架塔架及分散式地锚缆索吊装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6734A (zh) * 2003-12-10 2005-06-15 上海市机械施工公司 桥面结构顶推施工的立柱体系受力自平衡及纠偏装置
JP2005206355A (ja) * 2004-01-26 2005-08-04 Kajima Corp ケーブルクレーン
CN101259940A (zh) * 2007-03-07 2008-09-10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大吨位桅杆多根缆风绳同时预紧或放松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65176A (zh) * 2016-02-03 2016-05-11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塔不对称缆索吊机
CN108639968A (zh) * 2018-06-27 2018-10-12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整体横移式缆索吊机
CN209081290U (zh) * 2018-10-26 2019-07-09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可横移的贝雷桁架塔架及分散式地锚缆索吊装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559A (zh) * 2021-07-27 2021-12-10 中南大学 一种缆索吊机索鞍自适应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6365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4487B2 (ja) 引張り部材用の終端装置
EP2694427B1 (en) Tensioning device
EP0365672B1 (en) Deepwater extended hook travel attachment
CN113526365A (zh) 一种缆索吊机起重索及牵引索塔顶自平衡系统
CN100567129C (zh) 一种吊机起升装置
CN201746270U (zh) 一种起重机起升机构
CN201268536Y (zh) 带式曳引绳头组合
CN101863423B (zh) 一种悬索桥施工用的钢箱梁缆载吊机
CN201713229U (zh) 一种悬索桥施工用的钢箱梁缆载吊机
CN103950852A (zh) 排绳辅助装置和起重机
CN113772559B (zh) 一种缆索吊机索鞍自适应调节系统
CN105645275B (zh) 缆索吊起重机及其施工方法
CN104828680A (zh) 配重平衡电梯
CN101927955A (zh) 桥式、门式起重机主梁制造工艺
CN114524358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吊装夹持装置
CN212621363U (zh) 一种冲击试验台及其锁紧释放装置
CN212832512U (zh) 一种双卷筒驱动的液压绞车
CN201099586Y (zh) 一种吊机起升装置
CN213059939U (zh) 一种固定梁免航车起吊装置
CN214653242U (zh) 一种卷扬式提升装置
CN107840240B (zh) 吊梁
CN217947427U (zh) 一种矿用单轨吊及其起吊梁
CN218950777U (zh) 一种用于井筒吊装专用抱杆的吊装装置和吊装系统
CN219909902U (zh) 一种高空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4031441U (zh) 一种适用于多行车、非对称平衡载荷的吊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