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0423B - 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0423B
CN113520423B CN202110400513.1A CN202110400513A CN113520423B CN 113520423 B CN113520423 B CN 113520423B CN 202110400513 A CN202110400513 A CN 202110400513A CN 113520423 B CN113520423 B CN 113520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tact
bed
ray
contac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05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0423A (zh
Inventor
小林美辉
粥川阳介
菅原圭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2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0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7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input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1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dul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87Motor-assisted positio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5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or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attached to robotic 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6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or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mounted to cei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botic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关于X射线诊断装置,在防止操作者意图之外的动作的同时提高操作性。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诊视床、摄像部、操作部、判断部和控制部。诊视床包括载放被检体的顶板。摄像部包括向所述被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以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操作部具有供所述操作者抓捏的把手部,该把手部具备检测操作者的接触的多个接触检测部。操作部通过该把手部的动作,受理用于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判断部基于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控制部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和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Description

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相关申请的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享受2020年4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073711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引用至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主要涉及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X射线诊断装置中有控制台,该控制台用于进行支承X射线管的臂、诊视床、与线源图像接收面间距离(Source Image Distance:以下称为SID)相关的X射线检测器的前后移动等的操作。在循环器官用的X射线诊断装置中,控制台设置于诊视床的基台或操作室等。另外,在X射线TV用的X射线诊断装置中,控制台设置于操作室等。上述操作通过控制台上配置的操纵杆等手柄来进行。操纵杆有单动作方式和双动作方式。在单动作方式中,仅通过操纵杆的倾倒就能够进行操作。在双动作方式中,通过操纵杆上设置的触发开关的按下和操纵杆的倾倒而能够进行操作。单动作方式和双动作方式分别存在如下课题。
(单动作方式)
在采用单动作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中,在被进行了非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有如下可能性:如果是循环器官用的X射线诊断装置,则由于手术者或者检查室内或操作室内的技师的身体、被检体的手脚等碰到操纵杆,或者如果是X射线TV用的X射线诊断装置,则由于技师、医师的身体碰到操纵杆,由此造成操纵杆倾倒,X射线诊断装置进行了手术者等操作者意图之外的动作。因此,对重视安全性的用户而言,单动作方式存在安心感不足的问题。
(双动作方式)
由于需要同时操作触发开关和操纵杆,因此操作更加费事,有时会对流畅的手法或摄影等造成妨碍。因此,在双动作方式中,存在操作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诊视床、摄像部、操作部和处理电路。诊视床包括载放被检体的顶板。摄像部包括向所述被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以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操作部具有供所述操作者抓捏的把手部,该把手部具备检测操作者的接触的多个接触传感器。操作部通过该把手部的动作,受理用于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处理电路基于所述多个接触传感器的多个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处理电路根据判断结果和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涉及实施方式且表示落地式的保持装置和诊视床的一例的图。
图3是涉及实施方式且表示吊顶式的保持装置和诊视床的一例的图。
图4是涉及实施方式且表示设置于诊视床的侧面上的操作部的一例的图。
图5是涉及实施方式且将把手部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pattern)一并表示的图。
图6是涉及实施方式且将把手部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
图7是涉及实施方式且将把手部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
图8是涉及实施方式且将在底部具有伞状的防滴构造的把手部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
图9是涉及实施方式且将在侧面具有2个开关的把手部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
图10是涉及实施方式且将具有3棱柱的形状的把手部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
图11是涉及实施方式且将具有缩颈部的把手部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
图12是涉及实施方式且表示驱动控制处理的次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涉及实施方式且表示分离检测部对接触的检测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应用例所涉及的X射线TV装置的外观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附加同一参照标记的部分设为进行同样的动作,而适宜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诊视床、摄像部、操作部和处理电路。诊视床包括载放被检体的顶板。摄像部包括向所述被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以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操作部具有供所述操作者抓捏的把手部,该把手部具备检测操作者的接触的多个接触传感器。操作部通过该把手部的动作,受理用于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处理电路基于所述多个接触传感器的多个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处理电路根据判断结果和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构成的一例的图。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具有保持装置19中的支承臂的、循环器官用的X射线诊断装置1。支承臂支承X射线管13和X射线检测器17。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例如也可以是对应于消化器官诊断的X射线TV装置。此时,支承臂支承X射线管13,X射线检测器17搭载于诊视床。即,X射线诊断装置1中的支承臂支承X射线管13和X射线检测器17之中的至少X射线管13。关于X射线TV装置,在应用例中加以说明。
X射线诊断装置1具备摄像部3、诊视床5、驱动部7、操作部9、X射线高压装置11、处理电路21、存储电路23、显示部25和输入接口27。摄像部3包括向被检体P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13以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17,还具备X射线光阑15和保持装置19。即,摄像部3还具备支承臂。在诊视床5,设置有用于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动作的操作部9。驱动摄像部3及诊视床5的驱动部7具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和顶板移动驱动部73。
X射线高压装置11具有变压器(transformer)及整流器等电气电路、高压产生装置、以及X射线控制装置。高压产生装置具有产生向X射线管13施加的高压以及向X射线管13供给的灯丝电流的功能。X射线控制装置进行与X射线管13所照射的X射线相应的输出电压的控制。高压产生装置既可以是变压器方式,也可以是逆变器方式。此外,X射线高压装置11也可以被设置于保持装置19。
X射线管13是通过从X射线高压装置11施加高压以及供给灯丝电流,而从阴极(灯丝)朝向阳极(靶)照射热电子从而产生X射线的真空管。通过热电子与靶碰撞,从而产生X射线。X射线管13例如有通过向旋转的阳极照射热电子从而产生X射线的旋转阳极型的X射线管。此外,X射线管13的式样不限定于旋转阳极型,能够适用任意的式样的X射线管。
X射线光阑15被设置于X射线管13中的X射线辐射窗的前面。X射线光阑15例如具有由铅等的金属板构成的4片光阑叶片。光阑叶片与操作者经由操作部9、输入接口27输入的感兴趣区域相应地被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X射线光阑15通过由驱动装置使这些光阑叶片滑动,从而将X射线被屏蔽的区域调节为任意的大小。通过调整后的光阑叶片,X射线光阑15屏蔽开口区域外的X射线。由此,X射线光阑15将X射线管13所产生的X射线缩减为照射被检体P的感兴趣区域。
X射线检测器17检测由X射线管13产生的X射线。X射线检测器17例如是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以下称为FPD)。FPD具有多个半导体检测元件。半导体检测元件有将X射线直接转换为电信号的直接转换型、以及利用荧光体将X射线转换为光并将该光转换为电信号的间接转换型。在FPD中可以使用任一个方式。伴随着X射线的入射而由多个半导体检测元件产生的电信号向未图示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以下称为A/D转换器)输出。A/D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A/D转换器将数字数据向处理电路21输出。此外,作为X射线检测器17也可以使用影像增强器(Image Intensifier)。
以下,说明落地式的保持装置19和诊视床5的结构、以及构成保持装置19和诊视床5的各单元的移动或者转动。图2是表示落地式的保持装置19、以及包括载放了被检体P的顶板51的诊视床5的一例的图。保持装置19具有相当于支承臂的C形臂191、臂支架193、立架195和地板回转臂197。诊视床5具有顶板51和基台53。在图2中,为了易于进行以下的说明,将诊视床5的长度方向作为y轴,将铅垂方向作为z轴,将与y轴及z轴正交的方向作为x轴。
此外,图2所示的保持装置19和诊视床5的结构是一例,不限定于此。支承臂不限定于如图2所示是落地的C形臂191,例如也可以是吊顶的Ω形臂。另外,循环器官用的X射线诊断装置1也可以具有C形臂191和Ω形臂。
驱动部7具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和顶板移动驱动部73。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基于处理电路21中的控制功能211的控制,为了使X射线管13及X射线检测器17等摄像系统向期望的方向移动而驱动摄像部3。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例如按支承作为移动对象的多个构成要素的多个支承部件(C形臂191、臂支架193、立架195和地板回转臂197)中的每个支承部件设置于保持装置19。顶板移动驱动部73基于控制功能211的控制,为了使顶板51向期望的方向移动而驱动诊视床5。顶板移动驱动部73例如设置于诊视床5。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及顶板移动驱动部73由马达或者致动器等实现。
C形臂191在两端支承X射线管13、X射线光阑15和X射线检测器17。换言之,X射线管13与X射线检测器17相互对置地安装于C形臂191的端部。C形臂191以连结X射线管13中产生X射线的焦点与X射线检测器17中的中心部而成的直线作为旋转轴z1,对X射线光阑15和X射线检测器17以使其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C形臂191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使X射线光阑15和X射线检测器17围绕旋转轴z1如箭头a所示进行转动(以下称为检测器旋转)。
C形臂191以能够变更相当于X射线管13与X射线检测器17之间的距离的线源图像接收面间距离(Source Image Distance:以下称为SID)的方式支承X射线检测器17。即,C形臂191对X射线检测器17以使其沿着箭头b滑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C形臂191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使X射线检测器17沿着箭头b滑动(以下称为SID变更)。
臂支架193以经过等角点ISC且与包含C形臂191的面垂直的方向作为旋转轴z2,对C形臂191以使其滑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臂支架193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使C形臂191围绕旋转轴z2如箭头c所示进行滑动(以下称为C形臂滑动)。臂支架193被立架195支承。
立架195以经过等角点ISC且与旋转轴z1和旋转轴z2垂直的方向作为旋转轴z3,对臂支架193以使其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立架195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使臂支架193围绕旋转轴z3如箭头d所示进行转动(以下称为主旋转)。立架195被地板回转臂197支承。
地板回转臂197以经过立架195与地板回转臂197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铅垂方向作为旋转轴z4,对立架195以使其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地板回转臂197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使立架195围绕旋转轴z4如箭头e所示进行转动(以下称为支柱旋转)。地板回转臂197以经过地板回转臂197与地面199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铅垂方向作为旋转轴z5,转动自如被设置于地面199。地板回转臂197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围绕旋转轴z5如箭头f所示进行转动(以下称为地板旋转)。
此外,关于保持装置19以吊顶式构成的情况,使用图3简单地说明与图2的差异。图3是将吊顶式的保持装置19的一例与诊视床5一并表示的图。此外,在图3中,显示器251等适宜省略。如图3所示,图2所示的地板回转臂197作为天花板回转臂201,以能够围绕旋转轴z5转动的方式被基体203支承。天花板回转臂201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围绕旋转轴z5进行转动(以下称为天花板旋转)。基体203以能够沿着与设置于检查室的天花板的导轨(以下称为天花板导轨)205平行的方向(以下称为导轨方向(在图3中为x方向))及与导轨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导轨正交方向(在图3中为y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被天花板导轨205支承。基体203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动作,沿着导轨方向或者导轨正交方向平行移动(以下称为天花板滑动)。
保持装置19通过如上的构成,能够使X射线管13及X射线检测器17相对于被检体P移动到操作者所期望的任意的位置。此外,保持装置19不限定于具有图2所示的旋转轴z1至z5的情况,能够任意构成。保持装置19通过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基于操作者经由操作部9的指示而进行的动作,使X射线管13及X射线检测器17移动。
基台53对顶板51以使其能够沿着z轴平行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基台53通过顶板移动驱动部73的动作,使顶板51沿着z轴如箭头g所示平行移动(以下称为顶板上下移动)。基台53对顶板51以使其能够沿着顶板51的长轴方向平行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基台53通过顶板移动驱动部73的动作,使顶板51沿着顶板51的长轴方向如箭头h所示平行移动(以下称为顶板滑动)。
基台53以顶板51的长轴方向作为旋转轴z6,对顶板51以使其能够倾斜的方式进行支承。基台53通过顶板移动驱动部73的动作,使顶板51围绕旋转轴z6如箭头j所示倾斜。基台53以顶板51的短轴方向作为旋转轴z7,对顶板51以使其能够倾斜的方式进行支承。基台53通过顶板移动驱动部73的动作,使顶板51围绕旋转轴z7如箭头k所示倾斜。以下,将与顶板51的倾斜相关的动作称为顶板倾斜。
图4是表示被设置于诊视床5的侧面上的操作部9的一例的图。操作部9相当于在X射线诊断装置1的操作中使用的操作台。操作部9具有供操作者抓捏的把手部91、以及各种开关93。把手部91例如供操作者的大拇指(拇指)、食指和中指抓捏。此外,把手部91也可以由操作者的其他手指抓捏,也可以由操作者的手指抓握。另外,把手部91也可以由操作者的手握持。把手部91如图3所示,是操纵杆。操作部9通过把手部91的动作,受理用于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即,操作部9相当于受理用于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的控制台。操作部9将与把手部91的动作相关的动作信号向处理电路21输出。
把手部91具备检测操作者对把手部91的接触的多个接触检测部。即,在把手部91组装有多个接触检测部。接触检测部能够利用各种接触传感器。为了防止由于手术用盖布(drape)引起的误检测,接触传感器优选使用例如对该接触所引起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对该接触所引起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之中的至少一个。这是因为,盖布的接触与操作者的抓捏所引起的接触相比其压力较小,因此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对两种接触进行区别,另外,操作者的手指具有比盖布高的温度,因此通过温度传感器也能够对两种接触进行区别。多个接触检测部例如设置于把手部91的侧面中的多个分区和把手部91的前端部分之中的至少2个位置。例如,多个接触检测部包括第1接触检测部及第2接触检测部,第2接触检测部配置于在操作者以接触第1接触检测部的方式仅从1个方向接触了把手部91的情况下不能检测出接触的位置。接触检测部将与该接触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号向处理电路21输出。检测信号相当于表示有无接触的检测结果。
以下,使用图5至图11说明把手部91的形状及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的例子。此外,图5至图11所示的把手部91的形状及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不过是一例,只要是在操作者从1个方向接触了把手部91的情况下不能检测出接触的位置配置的配置模式即可,能够任意设定。
图5是将把手部91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E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配置于把手部91的侧面中的4个分区。另外,如图5所示,把手部91的前端具有使得操作者的手指易于放置的凹部RE。接触检测部E设置于凹部RE中的把手部91的前端部分。此外,在把手部91中,能够省略凹部RE。
图6是将把手部91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A、B、C、E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图6所示的把手部91在圆筒形的把手部91侧面中具有切缺部分的平面N。即,把手部91的侧面的一部分具有平面。在图6所示的把手部91中,接触检测部A、C设置于把手部91的侧面,接触检测部E设置于把手部91的前端部分。而且,接触检测部B被设置于切缺部分的平面N。此外,图6所示的在侧面配置的接触检测部不限定于2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例如,操作者的大拇指放在切缺部分的平面N。此时,图6所示的把手部91的侧面由操作者的食指、中指保持。
图7是将把手部91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A、B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图7所示的把手部91的侧面具有平行的2个平面。在该情况下,设想为例如通过抓捏该2个平面来操作把手部91。因此,在图7所示的把手部91中,在对置的2个平面配置接触检测部A、B。
图8是将在底部具有伞状的防滴构造DP的把手部91的一例与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E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图8所示的把手部91通过避开防滴构造DP或者在防滴构造DP上载放操作者的手指而被操作。因此,在图8所示的把手部91中,在比防滴构造DP靠上部,配置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E。图8中的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的配置模式与图5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图8中的接触检测部E配置于把手部91的前端部分的平面。
图9是将在侧面具有2个开关SW1、SW2的把手部91与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E、F、G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图9与图5的差异在于,在夹着开关SW1的上部和下部配置接触检测部A和接触检测部F,在夹着开关SW2的上部和下部配置接触检测部C和接触检测部G。图9中的接触检测部B和接触检测部D的配置模式与图5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图9中的接触检测部E配置于把手部91的前端部分的平面。
图10是将具有3棱柱的形状的把手部91与多个接触检测部A、B、C、E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如图10所示,多个接触检测部A、B、C分别配置于把手部91的3个侧面。图10所示的接触检测部E配置于把手部91中的前端部分的平面。图10表示了具有3棱柱的形状的把手部91作为一例,但把手部91的形状也可以是多棱柱。此时,在多棱柱中的多个侧面和前端部分的平面,配置多个接触检测部。
图11是将具有缩颈部NP的把手部91与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E的配置模式一并表示的图。如图11所示,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夹着把手部91中的缩颈部分NP配置在缩颈部分NP的附近。图11所示的接触检测部E配置于把手部91中的前端部分的平面。例如,如图5、图6、图8至图11所示,多个接触检测部具有位于分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以下称为分离检测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
处理电路21按照从操作部9或者输入接口27输出的输入操作的电信号,控制X射线诊断装置1整体的动作。例如,处理电路21作为硬件资源,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MPU(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GPU(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以及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存储器。
在处理电路21中执行的各种处理功能以能够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方式被存储至存储电路23。处理电路21是通过从存储电路23读出并执行程序从而实现与各程序对应的功能的处理器。换言之,读出了各程序的状态的各电路具有与所读出的程序对应的功能。
在处理电路21中,由执行存储器中展开的程序的处理器,执行控制功能211、判断功能212及图像生成功能213。分别执行控制功能211、判断功能212及图像生成功能213的处理电路21相当于控制部、判断部、图像生成部。此外,控制功能211、判断功能212及图像生成功能213不限于由单一的处理电路实现的情况。也可以将多个独立的处理器组合来构成处理电路,通过各处理器执行程序从而实现控制功能211、判断功能212及图像生成功能213。
另外,处理电路21也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其他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简单可编程逻辑设备(Simp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PLD)等处理器实现。
处理电路21通过控制功能211,基于从操作者经由操作部9或者输入接口27受理的输入操作,对驱动部7、X射线高压装置11、X射线光阑15、存储电路23、显示部25、图像生成功能213等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功能211读出存储电路23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并将其在处理电路21内的存储器上展开,依照展开的控制程序对X射线诊断装置1的各部分进行控制。基于经由操作部9受理的输入信号对驱动部7进行控制的处理(以下称为驱动控制处理)留待后述。
处理电路21通过判断功能212,基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使摄像部3及所述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具体而言,处理电路21如果在检测信号的接收状态下被输入动作信号,则判断为能够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驱动控制处理的次序中的基于判断功能212的处理留待后述。
处理电路21通过图像生成功能213,基于来自X射线检测器17的输出,生成图像数据。具体而言,处理电路21基于来自X射线检测器17的输出,生成投影数据。接下来,处理电路21接受来自操作部9或者输入接口27的输入信号,针对投影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等图像处理并生成图像数据。图像数据相当于包含与被检体P相关的透视图像、摄影图像在内的医用图像的数据。处理电路21使用图像数据进行合成处理、相减(subtraction)处理等。处理电路21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向存储电路23、显示部25输出。
存储电路(存储器)23是存储各种信息的HDD(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SSD(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集成电路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存储电路23例如存储投影数据、图像数据、供处理电路21读出并执行的与各种功能对应的程序。存储电路23除了HDD、SSD等以外,也可以是与CD(紧凑盘(Compact Disc))、DVD(数字通用盘(DigitalVersatile Disc))、闪存等可移动性存储介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器元件等之间读写各种信息的驱动装置。另外,存储电路23的保存区域也可以处于由网络连接的外部存储装置内。
显示部25包括显示医用图像g1等的显示器251、向显示器251供给显示用的信号的内部电路、将显示器251与内部电路相连的连接器、线缆等周边电路。内部电路在图像数据上重叠被检体信息、投影数据生成条件等附带信息来生成显示数据。接下来,内部电路针对得到的显示数据进行D/A转换和TV格式转换。内部电路将执行了这些转换后的显示数据作为医用图像g1显示在显示器251上。除此之外,显示部25还将用于从操作者受理各种操作的G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等显示在显示区域g2上。
作为显示器251,例如能够适宜地使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CRT(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OELD:OrganicElectro Luminescence Display)、等离子体显示器或者其他任意的显示器。另外,显示器251既可以是桌面型,也可以由能够与处理电路21进行无线通信的平板电脑终端等构成。
输入接口27受理来自操作者的各种输入操作,将受理的输入操作转换为电信号并向处理电路21输出。例如,输入接口27从操作者受理用于使摄像部3和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的操作、与X射线的产生相关的X射线条件、与通过图像生成功能213执行的图像处理相关的条件等。作为输入接口27,例如能够适宜地使用鼠标、键盘、轨迹球、开关、按钮、操纵杆、脚控开关、触摸板及触摸屏显示器等。输入接口27例如搭载于被设置在与检查室不同的操作室中的控制台装置。此时,作为输入接口27实现的操纵杆也可以具有如图5至图11所示的构造。另外,输入接口27也可以设置于保持装置1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接口27不限于具备鼠标、键盘、轨迹球、开关、按钮、操纵杆、触摸板及触摸屏显示器等物理性的操作部件。例如,从与装置分体设置的外部的输入设备接受与输入操作对应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向处理电路21输出的、电信号的处理电路,也包含在输入接口27的例子中。此外,输入接口27也可以由能够与处理电路21进行无线通信的平板电脑终端等构成。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整体结构。基于该结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执行驱动控制处理。驱动控制处理是如下处理:通过判断功能212,基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即有无接触),判断是否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通过控制功能211,响应于与接触的检测相伴的把手部91的操作,使支承臂191的移动、支承臂191的外形的变化和顶板51的移动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支承臂191的移动例如是支承臂191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主旋转、支柱旋转、地板旋转、天花板旋转)、以及支承臂191的滑动(C形臂滑动)、以及支承支承臂191的支承位置的平移(天花板滑动)之中的至少一个。另外,支承臂191的外形的变化是X射线管13与X射线检测器17之间的距离(SID)的变更(SID变更)、以及X射线检测器17相对于X射线管13的旋转(检测器旋转)之中的至少一个。顶板51的移动是沿着铅垂方向的平移(顶板上下移动)、相当于诊视床5的滑动(顶板滑动)、以及顶板5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顶板倾斜)之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而言,处理电路21通过判断功能212,如果在检测信号的接收状态下被输入动作信号,则判断为能够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接下来,处理电路21通过控制功能211,如果在检测信号的接收状态下被输入动作信号,则与动作信号相应地向驱动部7输出用于驱动摄像部3或者诊视床5的驱动信号。更详细而言,处理电路21通过控制功能211,在多个接触检测部之中的分离检测部的任一个检测出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把手部91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将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驱动信号,向使与把手部91的动作对应的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驱动的驱动部7输出。
以下,参照图12说明驱动控制处理的次序。图12是表示驱动控制处理的次序的一例的流程图。为了使说明具体,把手部91的形状及多个接触检测部的配置模式设为如图5所示。
(驱动控制处理)
操作者接触把手部91。此外,操作者也可以在接触把手部91前,通过操作部9中的开关93选择通过把手部91的操作而移动的对象或者移动的动作。移动的对象例如是X射线检测器17、SID、C形臂191、臂支架193、立架195、地板回转臂197、Ω形臂、天花板回转臂201、基体203、顶板51等。移动的动作是指基于上述移动的对象的组合的联动内容(例如,C形臂191的横向移动(X射线检测器17沿着x方向的平行移动)、C形臂191的纵长移动(X射线检测器17沿着y方向的平行移动)等)。
(步骤S121)
多个接触检测部A、B、C、D、E之中的至少一个检测操作者的接触。接触检测部将基于该接触的检测信号向处理电路21输出。处理电路21通过控制功能211,判断在多个接触检测部之中的哪一个分离检测部中检测出接触。图13是表示分离检测部对接触的检测的一例的图。图13中的(AC)为:在接触检测部A和接触检测部C中检测出接触,由接触检测部A和接触检测部C构成的分离检测部检测出接触。另外,图13中的(DE)为:在接触检测部D和接触检测部E中检测出接触,由接触检测部D和接触检测部E构成的分离检测部检测出接触。另外,图13中的(BCDE)为:在接触检测部B、接触检测部C、接触检测部D和接触检测部E中检测出接触,由接触检测部B及接触检测部D构成的分离检测部、由接触检测部B及接触检测部E构成的分离检测部、由接触检测部C及接触检测部E构成的分离检测部以及由接触检测部D及接触检测部E构成的分离检测部分别检测出接触。
在任一个分离检测部中都未检测出接触的情况下(步骤S121:否),处理电路21成为等待接收从分离检测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待机状态。此时,即使把手部91进行了动作,处理电路21也不将驱动信号向驱动部7输出。即,处理电路21通过控制功能211,在分离检测部未检测出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把手部91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不将驱动信号向驱动部7输出。在某个分离检测部中检测出接触的情况下(步骤S121:是),执行步骤S122的处理。
此外,在本步骤执行后,显示部25也可以基于判断功能212的判断结果,显示能否通过把手部91进行摄像部3及诊视床5的动作。例如,在分离检测部中检测出接触的情况下,显示器251在显示区域g2上显示能够通过把手部91进行摄像部3及诊视床5的动作。另外,如果在分离检测部中未检测出接触,则显示器251在显示区域g2上显示不能通过把手部91进行摄像部3及诊视床5的动作。
(步骤S122)
如果在分离检测部中检测出接触的状态下把手部91被操作(步骤S122:是),则执行步骤S123的处理。如果在分离检测部中检测出接触的状态下把手部91未被操作(步骤S122:否),则执行步骤S121的处理。
(步骤S123)
处理电路21通过控制功能211,基于动作信号,将用于使驱动部7动作的驱动信号向驱动部7输出。例如,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检测器旋转或者SID变更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C形臂191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C形臂滑动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臂支架193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主旋转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立架195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支柱旋转或者地板旋转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地板回转臂197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
另外,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天花板旋转或者天花板滑动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基体203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顶板上下移动、顶板滑动或者顶板倾斜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基台53的顶板移动驱动部73输出驱动信号。
另外,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联动内容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与联动内容相关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例如,在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C形臂191的横向移动或者C形臂191的纵长移动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地板回转臂197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以及搭载于C形臂191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
(步骤S124)
驱动部7依照驱动信号,对摄像部3或者诊视床5进行驱动。例如,在与检测器旋转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C形臂191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C形臂191执行检测器旋转。在与SID变更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C形臂191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C形臂191执行SID变更。另外,在与C形臂滑动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臂支架193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臂支架193执行C形臂滑动。在与主旋转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立架195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立架195执行主旋转。在与支柱旋转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地板回转臂197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地板回转臂197执行支柱旋转。在与地板旋转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地板回转臂197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地板回转臂197执行地板旋转。
另外,在与天花板旋转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基体203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基体203执行天花板旋转。在与天花板滑动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搭载于基体203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基体203执行天花板滑动。在与联动内容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保持装置19执行联动内容。例如,在与C形臂191的横向移动或者C形臂191的纵长移动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的情况下,地板回转臂197执行地板旋转和支柱旋转,而且C形臂191执行检测器旋转。
在与顶板上下移动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顶板移动驱动部73的情况下,基台53执行顶板上下移动。在与顶板滑动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顶板移动驱动部73的情况下,基台53执行顶板滑动。在与顶板倾斜相关的驱动信号被输出至顶板移动驱动部73的情况下,基台53执行顶板倾斜。
(步骤S125)
如果针对被检体P的检查结束(步骤S125:是),则驱动控制处理结束。如果针对被检体P的检查未结束(步骤S125:否),则反复进行步骤S121至步骤S125的处理。
根据以上叙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通过具备检测操作者的接触的多个接触检测部,并且通过供操作者抓捏的把手部91的动作,受理用于使包括载放被检体P的顶板51在内的诊视床5、以及包括向被检体P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13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17在内的摄像部3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基于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与该操作和该判断结果相应地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多个接触检测部包括第1接触检测部及第2接触检测部,第2接触检测部配置于在操作者以接触第1接触检测部的方式仅从1个方向接触了把手部91的情况下不能检测出接触的位置,多个接触检测部例如配置于把手部91的侧面中的多个分区和把手部91的前端部分之中的至少2个位置。
由此,根据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在多个接触检测部之中的位于分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分离检测部)检测出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把手部91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将使摄像部3及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驱动信号,输出到使与把手部91的动作对应的摄像部3及所述诊视床5之中的至少一方驱动的驱动部7。而且,根据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在分离检测部未检测出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把手部91进行了动作的情况、或者在把手部91的动作过程中由分离检测部不再检测出接触的情况下,不将驱动信号向驱动部7输出。由此,根据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防止由于从一个方向接触相当于把手部91的操纵杆而引起的错误动作,能够在防止由于被检体P的手脚或手术者的腹部的接触等导致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错误动作的情况(手术者意图之外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动作)的同时,使得在操作操纵杆时不会感受到除了使操纵杆倾倒以外的费事或麻烦。根据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确保与手柄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的安心感的同时,提高X射线诊断装置1的操作性。
(第1变形例)
本变形例为:在分离检测部检测出接触的状态下把手部91进行动作,而在把手部91的动作中从分离检测部不再检测出接触的情况下(以下称为动作中未检测),如果把手部91在动作中,则使摄像部3或者诊视床5动作。本变形例中的驱动控制处理的次序为:在图12中,在步骤S125为否之后,执行步骤S122的处理。处理电路21即使是动作中未检测,如果把手部91在动作中,则通过控制功能211将驱动信号向驱动部7输出。由此,根据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例如即使在把手部91的动作中操作者的手指从分离检测部离开,也能够使摄像部3或者诊视床5驱动。根据以上,根据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在确保与手柄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的安心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X射线诊断装置1的操作性。其他驱动控制处理的内容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第2变形例)
本变形例为:操作部9对在分离检测部中是否检测出接触进行判断。操作部9还具有执行判断功能212的处理器(判断部)。该处理器通过判断功能212,在由分离检测部输入了检测信号时,判断为能够使摄像部3或者诊视床5动作。操作部9在判断为能够使摄像部3或者诊视床5动作、而且把手部91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将与把手部91中的动作相关的动作信号向处理电路21输出。处理电路21通过控制功能211,将基于动作信号的驱动信号向驱动部7输出。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在任意的X射线诊断装置中将诊视床5所附带的控制台置换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9,能够在任意的X射线诊断装置中实现本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其他驱动控制处理的内容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应用例)
本应用例为:在X射线TV装置中执行驱动控制处理。此外,作为实现X射线TV装置中的接触检测部的接触传感器,也可以使用静电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图14是表示X射线TV装置2的外观的一例的图。如图14所示,诊视床5搭载X射线检测器17。另外,支承臂192搭载X射线管13。另外,支承臂192与诊视床5连接。在由分离检测部检测出接触,而且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支承臂192的旋转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支承臂192的摄像系统移动驱动部71输出驱动信号。另外,在由分离检测部检测出接触,而且通过把手部91输入了与诊视床5的移动(直立或放平、旋转等)相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处理电路21向搭载于诊视床5的顶板移动驱动部73输出驱动信号。本应用例中的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具有C形臂191的X射线TV装置,与实施方式中的说明和本应用例中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说明。
在由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操作部9)实现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供操作者抓捏,以受理用于使包括载放被检体P的顶板51在内的诊视床5、以及包括向被检体P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13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17在内的摄像部3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在设置于把手部91的多处且分离的多处检测操作者的接触,将与接触相关的多个检测结果向具有摄像部3和诊视床5的X射线诊断装置1输出。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的效果与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实施方式、变形例及应用例等,关于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在防止操作者意图之外的动作的同时提高操作性。
以上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来提示,其意图不在于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与被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同样,都被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关于以上的实施方式,作为发明的一个侧面及选择性的特征公开以下的附记。
(附记1)
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
诊视床,包括载放被检体的顶板;
摄像部,包括向所述被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以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
操作部,具有把手部,该把手部供所述操作者抓捏而且具备检测操作者的接触的多个接触检测部,所述操作部通过该把手部的动作,受理用于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
判断部,基于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以及
控制部,与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以及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相应地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附记2)
所述摄像部也可以还具有:支承臂,支承所述X射线管和所述X射线检测器之中的至少所述X射线管,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响应于与所述接触的检测相伴的所述把手部的操作,使所述支承臂的移动、所述支承臂的外形的变化和所述顶板的移动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附记3)
所述支承臂的移动也可以是所述支承臂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所述支承臂的滑动、以及支承所述支承臂的支承位置的平移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外形的变化也可以是所述X射线管与所述X射线检测器之间的距离的变更、以及所述X射线检测器相对于所述X射线管的旋转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顶板的移动也可以是沿着铅垂方向的平移、相对于所述诊视床的滑动、以及所述顶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之中的至少一个。
(附记4)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之中的位于分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把手部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将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驱动信号,输出到使与所述把手部的动作对应的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驱动的驱动部。
(附记5)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所述2个接触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把手部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不将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驱动部输出。
(附记6)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包括第1接触检测部及第2接触检测部,
所述第2接触检测部也可以配置在所述操作者以接触所述第1接触检测部的方式仅从1个方向接触了所述把手部的情况下不能检测出所述接触的位置。
(附记7)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也可以配置在所述把手部的侧面中的多个分区和所述把手部的前端部分之中的至少2个位置。
(附记8)
所述接触检测部也可以将与所述接触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号向所述判断部输出,
所述操作部也可以将与所述把手部的动作相关的动作信号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所述判断部也可以是,在所述检测信号的接收状态下被输入了所述动作信号时,判断为能够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附记9)
也可以还具备:驱动部,对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进行驱动,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是,在所述检测信号的接收状态下被输入了所述动作信号时,与所述动作信号相应地将驱动所述摄像部或者所述诊视床的驱动信号向所述驱动部输出。
(附记10)
所述操作部也可以还具有所述判断部,
所述接触检测部也可以将与所述接触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号向所述判断部输出,
所述判断部也可以是,在被输入了所述检测信号时,判断为能够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所述操作部也可以在判断为能够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情况下,将与所述把手部的动作相关的动作信号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依照所述动作信号,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附记11)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也可以是检测所述接触所引起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所述接触所引起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把手部也可以是操纵杆。
(附记12)
也可以还具备:显示部,显示通过来自所述摄像部的输出而生成的医用图像,
所述显示部也可以基于所述判断结果,显示能否进行基于所述把手部的、所述摄像部或者所述诊视床的动作。
(附记13)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也可以具有:位于分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
(附记14)
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具备:
把手部,供操作者抓捏而受理用于使诊视床以及摄像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所述诊视床包括载放被检体的顶板,所述摄像部包括向所述被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以及
多个接触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把手部,且检测所述操作者的接触,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将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向具有所述诊视床和所述摄像部的X射线诊断装置输出。

Claims (14)

1.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具备:
诊视床,包括载放被检体的顶板;
摄像部,包括向所述被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以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
操作部,具有供操作者抓捏的把手部,该把手部具备检测所述操作者的接触的多个接触检测部,所述操作部通过该把手部的动作,受理用于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
判断部,基于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以及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部还具有:支承臂,支承所述X射线管和所述X射线检测器之中的至少所述X射线管,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与所述接触的检测相伴的所述把手部的操作,使所述支承臂的移动、所述支承臂的外形的变化和所述顶板的移动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臂的移动是所述支承臂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所述支承臂的滑动、以及支承所述支承臂的支承位置的平移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外形的变化是所述X射线管与所述X射线检测器之间的距离的变更、以及所述X射线检测器相对于所述X射线管的旋转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顶板的移动是沿着铅垂方向的平移、相对于所述诊视床的滑动、以及所述顶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之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之中的位于分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把手部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将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驱动信号,输出到使与所述把手部的动作对应的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驱动的驱动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2个接触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操作者的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把手部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不将所述驱动信号向所述驱动部输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包括第1接触检测部及第2接触检测部,
所述第2接触检测部配置在所述操作者以接触所述第1接触检测部的方式仅从1个方向接触了所述把手部的情况下不能检测出所述接触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配置在所述把手部的侧面中的多个分区和所述把手部的前端部分之中的至少2个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检测部将与所述接触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号向所述判断部输出,
所述操作部将与所述把手部的动作相关的动作信号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所述判断部在所述检测信号的接收状态下被输入了所述动作信号时,判断为能够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还具备:
驱动部,对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进行驱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检测信号的接收状态下被输入了所述动作信号时,与所述动作信号相应地将驱动所述摄像部或者所述诊视床的驱动信号向所述驱动部输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还具有所述判断部,
所述接触检测部将与所述接触的检测相关的检测信号向所述判断部输出,
所述判断部在被输入了所述检测信号时,判断为能够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所述操作部在判断为能够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情况下,将与所述把手部的动作相关的动作信号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所述控制部依照所述动作信号,使所述摄像部及所述诊视床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是检测所述接触所引起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所述接触所引起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把手部是操纵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还具备:
显示部,显示通过来自所述摄像部的输出而生成的医用图像,
所述显示部基于所述判断结果,显示能否进行基于所述把手部的、所述摄像部或者所述诊视床的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具有:位于分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位置的2个接触检测部。
14.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其中,具备:
把手部,供操作者抓捏而受理用于使诊视床以及摄像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的操作,所述诊视床包括载放被检体的顶板,所述摄像部包括向所述被检体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及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以及
多个接触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把手部,且检测所述操作者的接触,
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将所述多个接触检测部的多个检测结果向具有所述诊视床和所述摄像部的X射线诊断装置输出。
CN202110400513.1A 2020-04-16 2021-04-14 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Active CN113520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3711A JP7451276B2 (ja) 2020-04-16 2020-04-16 X線診断装置およびx線診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JP2020-073711 2020-04-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423A CN113520423A (zh) 2021-10-22
CN113520423B true CN113520423B (zh) 2024-04-09

Family

ID=7808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0513.1A Active CN113520423B (zh) 2020-04-16 2021-04-14 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0795B2 (zh)
JP (1) JP7451276B2 (zh)
CN (1) CN11352042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577A (zh) * 2000-08-07 2002-02-27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平面型射线检测器单元及x线摄像装置
JP2003169795A (ja) * 2001-12-05 2003-06-17 Toshiba Corp 医療用x線装置
JP2004073578A (ja) * 2002-08-20 2004-03-11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撮影支援装置
JP2004209018A (ja) * 2003-01-06 2004-07-29 Toshiba Corp X線画像診断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JP2006192217A (ja) * 2004-12-15 2006-07-27 Toshiba Corp Cアーム保持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
JP2007252715A (ja) * 2006-03-24 2007-10-04 Toshiba Corp X線画像診断装置
WO2009116111A1 (en) * 2008-03-20 2009-09-24 Italray S.R.L. A multi-purpose radiological apparatus
CN104135939A (zh) * 2012-09-06 2014-11-05 株式会社东芝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影像投影装置
JP2017113083A (ja) * 2015-12-21 2017-06-29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5936A (ja) 1995-04-04 1996-10-22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撮影装置
JP6218372B2 (ja) * 2012-11-25 2017-10-25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診断用のジェスチャー検知支援システム、x線診断用のジェスチャー検知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x線診断装置
JP5758467B2 (ja) 2013-10-21 2015-08-05 株式会社東芝 X線診断装置
JP6548451B2 (ja) * 2014-07-07 2019-07-2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JP6578797B2 (ja) 2015-08-06 2019-09-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およびx線撮影ユニット
JP6786266B2 (ja) 2016-06-06 2020-11-18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診断装置
JP2018089061A (ja) 2016-12-01 2018-06-1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放射線撮影装置
JP2018187124A (ja) 2017-05-08 2018-11-29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寝台装置
WO2018212587A1 (en) 2017-05-18 2018-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input apparatus, x-ray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x-ray input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577A (zh) * 2000-08-07 2002-02-27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平面型射线检测器单元及x线摄像装置
JP2003169795A (ja) * 2001-12-05 2003-06-17 Toshiba Corp 医療用x線装置
JP2004073578A (ja) * 2002-08-20 2004-03-11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撮影支援装置
JP2004209018A (ja) * 2003-01-06 2004-07-29 Toshiba Corp X線画像診断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JP2006192217A (ja) * 2004-12-15 2006-07-27 Toshiba Corp Cアーム保持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
JP2007252715A (ja) * 2006-03-24 2007-10-04 Toshiba Corp X線画像診断装置
WO2009116111A1 (en) * 2008-03-20 2009-09-24 Italray S.R.L. A multi-purpose radiological apparatus
CN104135939A (zh) * 2012-09-06 2014-11-05 株式会社东芝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影像投影装置
JP2017113083A (ja) * 2015-12-21 2017-06-29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21965A1 (en) 2021-10-21
JP2021168827A (ja) 2021-10-28
CN113520423A (zh) 2021-10-22
JP7451276B2 (ja) 2024-03-18
US11540795B2 (en)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71428B2 (ja) X線診断装置
CN113520423B (zh) X射线诊断装置及x射线诊断装置用操作装置
JP6687036B2 (ja) X線撮影装置
JP6540401B2 (ja) X線撮影システム、x線撮影装置、およびx線検出器
JP2006192217A (ja) Cアーム保持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
US20210059621A1 (en) X-ray image diagnostic apparatus
JP2019005346A (ja) X線診断装置
US10922897B2 (en) Med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X-ray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09291531A (ja) X線診断装置
CN112890837B (zh)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JP2015062541A (ja) X線撮影装置
JP2023073627A (ja) X線診断装置およびx線画像収集方法
JP6968855B2 (ja) X線診断装置
JP7395385B2 (ja) アンギオct装置
JP2022092149A (ja) X線診断装置
JP7250563B2 (ja) X線診断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82005B2 (ja) X線診断装置及びc形アーム保持装置
EP4335374A1 (en)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x-ray diagnostic method
JP7267727B2 (ja) X線診断装置
JP5627185B2 (ja) X線診断装置
JP2023172338A (ja) X線検出器、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検出器の展開状態を通知する方法
JP4490982B2 (ja) X線診断装置
JP4489086B2 (ja) X線診断装置
JP2024070616A (ja) 医用寝台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
JP6923287B2 (ja) X線透視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