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9925B -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9925B
CN113519925B CN202110682911.7A CN202110682911A CN113519925B CN 113519925 B CN113519925 B CN 113519925B CN 202110682911 A CN202110682911 A CN 202110682911A CN 113519925 B CN113519925 B CN 113519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cutting
sleeve
clamping piece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29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9925A (zh
Inventor
方顺波
赵章辛
方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29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9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9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9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9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9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2Handl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e.g. feeding, piling, separating or rever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2Handl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e.g. feeding, piling, separating or reversing
    • A41H43/025Folding, unfolding or turning over
    • A41H43/0257Fo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其加工步骤如下:A、放卷;B、对折,卷料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对齐并形成对折;C、衣袖和肩部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纵向衣袖熔接线,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横向肩部熔接线;D、切衣袖、领口及肩部,沿衣袖熔接线进行切割形成衣袖,并且将多余衣袖切除,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领口,最后沿肩部熔接线切割,并与卷料分离形成成品。本发明采用卷料加工,在卷料上直接加工防护服的衣袖和主体,减省了衣袖与主体的拼接步骤以及衣袖与主体加工后搬运、转移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卫生安全隐患,而且衣袖与主体一体设计,衣袖与主体无缝连接,外形更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无纺布医用防护服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医用防护服是进行手术、试验、科研穿戴的无菌隔离服,用于隔离病菌以及其他因素诱发的感染,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主要用于医疗手术操作、病院处理、公共场所防疫检查、病毒污染区内消毒等。防护服包括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传统防护服的加工采用人工缝纫,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分开缝纫,最后再拼接在一起,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考虑到卫生安全,现有的防护服的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改为机械加工,最后再将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拼接,实现了半自动的生产,但是,仍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防护服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加工后,还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搬运、转移及拼接,因此仍然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的防护服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种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如下:
A、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加工;
B、对折,卷料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对齐并形成对折,卷料的两侧端在中心部分的上方,为前衣襟,中心部分在下方为后衣襟;
C、衣袖和肩部成型,
衣袖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纵向衣袖熔接线,衣袖熔接线的长度从前衣襟和后衣襟的端部至腋下,衣袖熔接线具有左、右两条,且分别为左熔接线和右熔接线,所述左熔接线至左侧边形成左衣袖筒,右熔接线至右侧边形成右衣袖筒,左熔接线至右熔接线为主体,
肩部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横向肩部熔接线,肩部熔接线的两端延伸至对折后的卷料的左侧边和右侧边;
D、切衣袖、领口及肩部
切衣袖,沿衣袖熔接线进行模切形成衣袖,并且将多余衣袖切除,使衣袖长度适中,
切领口,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领口,且领口与肩部熔接线连接,
切肩部,沿肩部熔接线切割,并与卷料分离形成成品。
本发明采用卷料加工,在卷料上直接加工防护服的衣袖和主体,相对于背景技术中衣袖和主体分开加工,本发明减省了衣袖与主体的拼接步骤以及衣袖与主体加工后搬运、转移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搬运、转移物料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而且衣袖与主体一体设计,衣袖与主体无缝连接,外形更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肩部熔接线倾斜设置且端部为圆弧形,肩部和领口同时模切,并且切除肩部多余废料,使卷料的始端平整。肩部设计与人体肩部更贴合,穿着效果更好,因肩部为不规则形状,模切时将多余废料切除,使得卷料的始端平整,一步到位,无需额外对卷料的始端进行裁切,提高效率。
作为优选,在步骤A和B之间设有步骤E、熔接束衣带,束衣带分为左衣带和右衣带,将一定长度的左衣带和右衣带熔接在两片前衣襟上。
作为优选,束衣带的加工步骤如下:
a、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二;
b、定长剪切,第一夹持件夹持卷料二的前端,使卷料二的始端穿过剪切工位并由第二夹持件夹持,第一夹持件松开,第二夹持件将卷料二向前牵引至定长工位,第一夹持件再次夹住卷料二,剪切工位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且靠近第一夹持件,卷料二被剪断形成一定长度的束衣带;
c、熔接,束衣带的始端被第二夹持件送至束衣带熔接工位,束衣带与卷料熔接。
作为优选,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设有步骤d、束衣带对折,卷料二纵向对折并熔接形成双层料带。
束衣带也采用卷料加工,第二夹持件通过定长输送,控制束衣带的长度,剪切后的束衣带被送至熔接工位与对折前的卷料熔接,束衣带熔接在前衣襟,成型后的防护服通过束衣带系紧。
作为优选,衣袖和肩部成型的衣袖熔接线和肩部熔接线为圆压圆或圆压平熔接;切衣袖、切领口及肩部均为圆压圆或圆压平模切。相对于平压平的间歇式运行,滚压式的连续熔接及连续模切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在步骤c中,第二夹持件将束衣带从定长工位送至熔接工位的过程中进行转向,使束衣带的始端从竖向设置转变为横向设置。这样束衣带与防护服的熔接部位与防护服相垂直,左、右前襟上的束衣带系紧后,防护服则更加平整。
作为优选,束衣带与前衣襟的熔接工位在定长工位的下前方,在步骤c中,第二夹持件前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所述卷料二输送与卷料输送的高度错开,避免二者相互干扰,束衣带剪切后,第二夹持件带着束衣带下移,使束衣带的始端进入熔接工位与防护服熔接。
作为优选,步骤D中切领口分为切后领口和切前领口;
切后领口设置在步骤A和B之间,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后领口;
切前领口设置在步骤D中,在前衣襟与后领口对应部位切出前领口。
根据加工需求,若前领口和后领口的大小不同时,且后领口大于前领口时,则在卷料对折前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先切出圆弧形后领口,在切肩部同时再切前领口。
作为优选,束衣带设有至少两组,均包括有左衣带和右衣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工步骤图一。
图3为本发明加工步骤图二。
图4为本发明防护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束衣带加工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输送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肩部模切部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衣袖模切形状。
图9为本发明肩部模切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图2和图3为本发明加工步骤图,二者区别在于衣服的朝向不同,图2朝前,图3朝后。该种防护服生产方法,其加工步骤如下:
A、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1加工;
B、对折,卷料1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50对齐并形成对折,卷料的两侧端覆在中心部分的上方,卷料的两侧端为前衣襟,中心部分在下方为后衣襟;
C、衣袖和肩部成型,衣袖和肩部成型不分先后,
衣袖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纵向衣袖熔接线48,衣袖熔接线的长度从前衣襟和后衣襟的端部至腋下,衣袖熔接线具有左、右两条,且分别为左熔接线和右熔接线,所述左熔接线至左侧边形成左衣袖筒,右熔接线至右侧边形成右衣袖筒,左熔接线至右熔接线为主体,
肩部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横向肩部熔接线49,肩部熔接线的两端延伸至对折后的卷料的左侧边58和右侧边59,所述衣袖熔接线48与肩部熔接线49之间具有供用户手臂穿入的空隙,因肩部熔接线的中间位置需要切出领口,肩部熔接线49可以采用左右对称的两条不相连的熔接线,也可以采用连在一起的熔接线;
D、切衣袖、领口及肩部,
切衣袖,沿衣袖熔接线切割形成衣袖,并且将多余衣袖切除,使衣袖41长度适中,
切领口,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领口,且领口与肩部熔接线连接,领口为圆弧形最佳,
切肩部,沿肩部熔接线切割,并与卷料1分离形成成品。
本发明采用卷料加工,在卷料上直接加工防护服的衣袖和主体,相对于背景技术中衣袖和主体分开加工,本发明减省了衣袖与主体的拼接步骤以及衣袖与主体加工后搬运、转移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消除搬运、转移物料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而且衣袖与主体一体设计,衣袖与主体无缝连接,外形更美观。
本发明可以采用专用设备加工,实现自动生产,下面结合防护服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具体描述:一种防护服生产设备包括有防护服成型机构,所述防护服成型机构包括有第一卷料架57、对折装置52、衣袖和肩部成型装置53、54及衣袖、领口及肩部裁切装置55、56;防护服采用卷料1,卷料筒置于第一卷料架57上,所述对折装置52包括有对折板,卷料1沿对折板的侧边折叠,使卷料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50对齐形成对折,卷料的两侧端覆在中心部分的上方,卷料的两侧为前衣襟,中心部分在下方为后衣襟;所述衣袖和肩部成型装置包括有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纵向衣袖熔接线48的衣袖熔接部件53以及在前衣襟和后衣襟形成横向肩部熔接线49的肩部熔接部件54,肩部熔接线的两端延伸至对折后的卷料的左侧边58和右侧边59,因肩部熔接线的中间位置需要切出领口,肩部熔接线49可以采用左右对称的两条不相连的熔接线,也可以采用连在一起的熔接线;所述衣袖熔接线48的长度从前衣襟和后衣襟的端部至腋下,即衣袖熔接线48与肩部熔接线49之间具有供用户手臂穿入的空隙,所述衣袖熔接线设置有两条,分别为左熔接线和右熔接线,所述左熔接线至对折后的卷料的左侧边形成左衣袖筒,右熔接线至右侧边形成右衣袖筒,左熔接线至右熔接线则为主体;所述衣袖、领口及肩部裁切装置包括有沿衣袖熔接线48模切形成衣袖41并将多余衣袖切除的衣袖模切部件55和沿肩部熔接线49模切并在肩部熔接线的纵向中间位置切领口46的肩部模切部件56,通过肩部模切部件使肩部和领口同时模切;见附图8,所述衣袖模切部件的模切形状为T型或倒T型,纵向刀38与衣袖熔接线48吻合,横向刀37则将多余长度的衣袖切除,从而形成长度适中的左衣袖和右衣袖。若肩部熔接线49为一横向设置的直线,所述肩部模切机构的模切形状与肩部熔接线一致,并且在肩部熔接线的中间位置还设有圆弧形凹槽40,该圆弧形凹槽即形成领口,经肩部模切机构模切与卷料分离,形成防护服,并且卷料的始端的模切边平整,没有废料产生;人体肩部向下倾斜,为使防护服与人体更加贴合,穿着更为舒适、美观,所述肩部熔接线倾斜设置且端部为圆弧形,可以采用两种手段,其一,所述肩部模切机构的模切形状肩部熔接线一致并增加圆弧形的凹槽,同样能使防护服与卷料分离,但是卷料的始端的模切边不平整,此时需要增加一道工序,将不平整卷料切除,使卷料的始端平整;其二,所述肩部模切机构的模切形状由两部分组成,见附图9,一端为竖直线31,另一端39则与肩部熔接线吻合且具有圆弧形凹槽40,这样既形成的肩部与身体更为贴合,同时将卷料的始端模切平整,一步到位,效率更高,而且圆弧形凹槽40的端部与竖直线31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材料浪费,只是将肩部多余废料切除。
若防护服采用塑料材质,熔接部件可以采用加热熔接,若防护服采用无纺布,熔接部件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熔接部件可以采用平压平或圆压圆或圆压平熔接,平压平即熔接版和压合件均平板状,采用上下移动的方式实现压合,间歇性输送和熔接作业,效率较低;圆压圆即熔接版和压合件均为辊筒,二者滚压,在输送过程中进行熔接,为连续性输送及熔接作业,效率较高;圆压平即熔接版为平板状,压合件为辊筒,二者滚压,也能构实现连续性输送及熔接作业,同样的模切部件也可以采用平压平或圆压圆或圆压平模切,因此,熔接部件和模切部件采用圆压圆或圆压平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本实施例中,所述衣袖熔接部件和肩部熔接部件采用圆压平的结构,所述衣袖模切部件和肩部模切部件为圆压圆结构,见附图7,肩部模切部件包括有上辊35和下辊36,所述上辊套设有模切套34,所述模切套与下辊压合,二者滚动压合实现模切,模切形状或尺寸规格发生变化时,只需要更换模切套34即可。根据加工需求,若前领口46和后领口47的大小不同时,前领口模切和后领口模切分开加工,防护服的后领口要大于前领口,所述防护服成型机构还包括有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后领口的后领口模切部件60,沿物料输送方向,所述后领口模切部件设置在卷料架57和对折装置52之间,即在卷料对折前通过后领口模切部件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后领口47,前领口46则由肩部模切部件56进行模切。
防护服的两片前襟可以采用束衣带系紧,也可以采用纽扣或魔术贴粘合等,本发明采用束衣带,在卷料对折之前,增加步骤E、熔接束衣带,束衣带分为左衣带和右衣带,将一定长度的左衣带和右衣带熔接在两片前衣襟上。所述防护服生产设备还包括有束衣带加工机构,其包括有束衣带输送装置、束衣带剪切装置及束衣带熔接装置,束衣带的加工步骤分为a、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二;b、定长剪切,第一夹持件夹持卷料二的前端,使卷料二的始端穿过剪切工位并由第二夹持件夹持,第一夹持件松开,第二夹持件将卷料二向前牵引至定长工位,第一夹持件再次夹住卷料二,剪切工位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且靠近第一夹持件,卷料二被剪断形成一定长度的束衣带;束衣带的始端被第二夹持件送至束衣带熔接工位,束衣带与卷料熔接,熔接位置即防护服的前衣襟。所述束衣带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二卷料架15、转送部件及输送部件,束衣带也采用卷料,卷料筒二置于第二卷料架15上;所述转送部件包括有纵向移动的第一夹持件4,所述第一夹持件在夹料工位与剪切工位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可以采用气缸、丝杠机构等驱动,因第一夹持件纵向移动的行程较短,可以省却导轨,当然,为了提高稳定性,也可以加设纵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夹持件4沿第一导轨纵向移动;所述输送部件包括有纵向移动的第二夹持件6及纵向设置的第二导轨7,所述第二夹持件在剪切工位与熔接工位之间移动,所述第二夹持件6纵向移动的行程较长,第二导轨起到导向作用,提高移动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纵向移动同样可以采用气缸、丝杠机构等动力驱动,见附图,本实施例中,采用传动带输送,第二夹持件6与传动带10连接,传动带设置在传动轮上,传动轮与电机连接,传动带带动第二夹持件6在第二导轨7上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可以采用气动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有上夹板19、下夹板20、中空支杆32及气缸24,下夹板安装在支杆的下端,气缸的活塞杆插入中空支杆内与上夹板19连接,所述气缸驱动上夹板下移,则上夹板与下夹板20压合将束衣带夹持,反之,上夹板上移,则松开束衣带。所述束衣带剪切装置包括有剪具5,所述剪具设置在剪切工位,且设置在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6之间,所述剪具可以采用剪切刀,下刀与上刀铰接,上刀向上摆动,则剪具张开,下刀向下摆动并下刀咬合则实现剪切,也可以采用切刀,上刀相对下刀上下移动,上刀上移时,则剪具打开,上刀下移与下刀咬合则将卷料切断。所述束衣带熔接装置设置在熔接工位,所述熔接工位设置在第一卷料架57与对折装置52之间,在卷料对折之前,束衣带42与卷料1熔接,所述束衣带熔接装置包括有熔接头11以及与熔接头间歇压合的压块12;同样,所述束衣带为无纺布,熔接装置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所述束衣带为塑料材质,熔接装置可以采用加热熔接,本实施例以无纺布为例,所述压块12与熔接头11压合时,束衣带42与卷料1进行熔接作业,压块与熔接头分离,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则卷料从二者之间穿过;所述压块可以采用上下移动与熔接头间歇压合,但是在熔接时需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卷料为间歇式输送,即熔接时暂停,熔接后再向前输送,为提高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块12偏心转动,即压块与驱动其偏心转动的电机连接,所述压块与熔接头压合面为圆弧面30,圆弧表面为凸点,电机驱动压块转动,当圆弧表面30与熔接头11压合时则进行熔接作业,当圆弧表面离开熔接头,则压块与熔接头之间具有间隙,卷料1则从二者的间隙穿过,如此,可以进行连续加工,即卷料在输送过程中与束衣带42实现熔接。
束衣带采用卷料二加工,为提高束衣带的强度,可以将卷料二进行纵向对折,在定长剪切前设置步骤d、束衣带对折,卷料二纵向对折并熔接形成双层料带,即增加对折装置,所述对折装置包括有小对折板14及封合部件13,所述卷料二经过对折板14,其两侧边沿对折板对折后进入封合部件13,无纺布采用超声波焊接,将对折的卷料二熔接在一起,形成双层布料。而后进入夹料工位,所述第一夹持件4将卷料二的前端夹持,此时剪具5张开,第一夹持件向前移动至剪切工位,卷料二的始端穿过剪具并被第二夹持件6夹持,所述第二夹持件离卷料二的端部有一定长度,预留部分用于后续束衣带与卷料的熔接,而后,第一夹持件松开卷料二后退,回到夹料工位,所述第二夹持件在第二导轨上前移至设定位置,即定长工位,用户根据束衣带的长度设定定长工位的位置,若束衣带的长度至熔接工位,则熔接工位等同于定长工位,一般情况下,要预留足够的行程,定长工位设置在剪切工位与熔接工位之间,所述第二夹持件到定长工位后,所述第一夹持件再次闭合将卷料二夹持,这样不仅利于后续的剪切作业,而且剪切完成后,第一夹持件夹持着卷料二的前端,便可进行下一次的输送作业。所述卷料二被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6固定后,所述剪具闭合,将卷料二剪断形成单元束衣带,束衣带42的始端则由第二夹持件夹持,并由第二夹持件将其送至熔接工位,熔接头和压块压合使束衣带的始端与卷料熔接在一起。完成熔接后,第二夹持件退回到剪切工位,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着卷料二的前端,再次前移,使卷料二的始端穿过剪具,由第二夹持件夹持,再次进行定长输送、剪切及熔接;因卷料二较为柔软,卷料二的前端会下垂现象,为保证卷料二的始端能穿过剪具并由第二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一夹持件4、剪具5及第二夹持件6的由上之下依次设置,形成落差,使卷料二始端成功进入第二夹持件。防护服的左、右前襟上均设有束衣带,所述束衣带加工机构分为左、右两组,分别为左加工机构和右加工机构,分别用于加工左束衣带和右束衣带,防护服为长度较长,至少设置两组束衣带,特别是胸口位置、腰部位置,所述左加工机构和右加工机构设置有至少两套。
所述卷料二和卷料1均为纵向输送,二者在熔接工位也均为纵向设置,此时直接熔接,熔接处45和束衣带42为纵向设置,左、右束衣带相系后,导致防护服的前襟不平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夹持件将束衣带从定长工位送至熔接工位的过程中进行转向,使束衣带的始端从竖向设置转变为横向设置;所述束衣带输送装置还包括有驱动第二夹持件转向的转向部件,所述转向部件使夹持有束衣带的第二夹持件6转向,使束衣带的始端从纵向转为横向设置,这样熔接处2及束衣带相对防护服为横向设置,左、右前襟上的束衣带系紧后则十分平整。所述转向部件可以采用旋转气缸或电机直接驱动第二夹持件转动,为了节约成本,减少驱动部件,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部件包括有转向导轨9及与转向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26,所述转动导轨可以采用导杆,第一滑块采用套设在导杆外的导套,二者配合,或者转向导轨采用具有导槽的导轨,第一滑块则可以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设置在导槽内,并与导槽滑动配合,这样的配合方式较多,不再一一列举。所述第一滑块26安装在安装座33上,所述安装座与第二夹持件6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安装在滑座16上,可以采用轴承18与滑座16转动连接,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7上,所述滑座与传动带10连接,即传动带驱动滑座16沿第二导轨7直线移动,转向导轨9则带动安装座33及与安装座连接的第二夹持件6转向。所述剪切工位和熔接工位之间设有定长工位,第二夹持件6从剪切工位至定长工位进行定长输送,定长输送即根据所需的束衣带的长度设定定长工位的位置,从定长工位至熔接工位(熔接工位)的输送过程中进行转向,所述转向导轨依次分为第一段23、第二段27和第三段29,三者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三段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段27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三段连接,第二夹持件经过第一段23和第三段29时不转动,在经过倾斜设置的第二段27时,第一滑块26带着安装座33移动,迫使与安装座连接第二夹持件6进行转向。
因束衣带卷料二输送与卷料输送均为纵向输送,为避免二者相互干扰,所述束衣带输送与卷料输送的高度要错开设置,束衣带与前衣襟的熔接工位在定长工位的下前方,第二夹持件前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所述束衣带输送装置还包括有驱动第二夹持件在定长工位与熔接工位之间升降的升降部件。束衣带剪切后,升降部件驱动第二夹持件6下移,使束衣带的始端进入熔接工位并与卷料熔接。所述升降部件可以采用气缸驱动,同样,为了降低成本,所述升降部件包括有升降导轨8及与升降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升降座17上,所述滑座16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升降座17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第二夹持件6则转动安装在升降座17上。同样,升降导轨8使第二夹持件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升降,使束衣带42的始端顺利进入熔接工位,而且滑座16在第二导轨7上移动时,第二夹持件6通过转向导轨9及升降导轨8进行升降及转向,二者互不干扰,可以同时进行,一个动力即可实现,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设备成本更低。所述升降导轨8依次分为段一21、段二25及段三28,三者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段一和段三纵向平行设置,所述段二25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段二两端分别与段一和段三连接。同样,第二夹持件6经过段一24和段三28时不升降,经过向下倾斜的段二25时,第二滑块22带着升降座17向上或向下移动,迫使第二夹持件6上移或下移。
本机设置两套束衣带熔接机构,第一卷料架57放卷,卷料1被送至第一熔接工位,卷料二的前端被第一夹持件4夹持,第一夹持件前移至剪切工位,卷料二的始端穿过剪具5被第二夹持件6夹持,所述第一夹持件张开,并后退至夹料工位,所述第二夹持件前移至定长工位,所述第一夹持件4闭合将卷料二夹持,所述剪具5将卷料二剪断,所述第二夹持件6继续前移,所述第一滑块26进入转向导轨的第二段27时,倾斜设置的导轨使安装座33及与安装座连接的第二夹持件6转动90度,使束衣带的始端从纵向设置变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块22进入升降导轨的段二25时,相向倾斜的导轨使升降座17及与升降座连接的第二夹持件6向下移动,直至束衣带的始端被送至熔接工位,所述束衣带置于卷料的上方,所述压块12的圆弧表面30转动至下方与熔接头11压合,将束衣带42与卷料1熔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夹持件6松开,并后退复位至剪切工位,卷料进入第二熔接工位,第二组束衣带与卷料熔接,而后,卷料进入后领口模切工位,后领口模切部件60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形成后领口47,而后卷料进入对折工位,卷料沿对折板的侧边折叠,使卷料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对齐形成对折,卷料的两侧端在中心部分的上方,两侧端为前衣襟,中心部分在下方为后衣襟,而后进入衣袖和肩部成型工位,衣袖成型和肩部成型不分先后,所述衣袖熔接部件和肩部熔接部件分别在卷料上形成衣袖熔接线48和肩部熔接线49,接着进入衣袖模切工位,衣袖模切部件沿衣袖熔接线模切,并将多余衣袖切除,形成长度适中的衣袖41,最后进入肩部模切工位,肩部模切部件则沿肩部熔接线模切,并在肩部熔接线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前领口46,如此形成防护服,并与卷料1分离。

Claims (7)

1.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如下:
S1、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加工;
S2、对折,卷料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对齐并形成对折,卷料的两侧端在中心部分的上方,为前衣襟,中心部分在下方为后衣襟;
S3、熔接束衣带,束衣带分为左衣带和右衣带,将一定长度的左衣带和右衣带熔接在两片前衣襟上,所述束衣带的加工步骤如下:
a、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二,
b、定长剪切,第一夹持件夹持卷料二的前端,使卷料二的始端穿过剪切工位并由第二夹持件夹持,第一夹持件松开,第二夹持件将卷料二向前牵引至定长工位,第一夹持件再次夹住卷料二,剪切工位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且靠近第一夹持件,卷料二被剪断形成一定长度的束衣带,
c、熔接,束衣带的始端被第二夹持件送至束衣带熔接工位,束衣带与卷料熔接,所述第二夹持件将束衣带从定长工位送至熔接工位的过程中进行转向,使束衣带的始端从竖向设置转变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在第二导轨上纵向移动,并且第二夹持件由转向部件驱动其转向,所述转向部件包括有转向导轨及与转向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转向导轨依次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三者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段与第三段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段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段和第三段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与第二夹持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安装在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S4、衣袖和肩部成型,
衣袖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纵向衣袖熔接线,衣袖熔接线的长度从前衣襟和后衣襟的端部至腋下,衣袖熔接线具有左、右两条,且分别为左熔接线和右熔接线,所述左熔接线至左侧边形成左衣袖筒,右熔接线至右侧边形成右衣袖筒,左熔接线至右熔接线为主体,
肩部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横向肩部熔接线,肩部熔接线的两端延伸至对折后的卷料的左侧边和右侧边;
S5、切衣袖、领口及肩部,
切衣袖,沿衣袖熔接线进行切割形成衣袖,并且将多余衣袖切除,使衣袖长度适中,
切领口,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领口,且领口与肩部熔接线连接,
切肩部,沿肩部熔接线切割,并与卷料分离形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熔接线倾斜设置且端部为圆弧形,肩部和领口同时模切,并且切除肩部多余废料,使卷料的始端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设有步骤d、束衣带对折,卷料二纵向对折并熔接形成双层料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衣袖和肩部成型的衣袖熔接线和肩部熔接线为圆压圆或圆压平熔接;切衣袖、切领口及肩部均为圆压圆或圆压平模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束衣带与前衣襟的熔接工位在定长工位的下前方,在步骤c中,第二夹持件前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切领口分为切后领口和切前领口;
切后领口设置在步骤S1和S2之间,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后领口;
切前领口设置在步骤S5中,在前衣襟与后领口对应部位切出前领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束衣带设有至少两组,均包括有左衣带和右衣带。
CN202110682911.7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Active CN113519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2911.7A CN113519925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2911.7A CN113519925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9925A CN113519925A (zh) 2021-10-22
CN113519925B true CN113519925B (zh) 2023-08-22

Family

ID=7812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2911.7A Active CN113519925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992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7576A (en) * 1950-12-26 1953-09-23 Artzt W Shirts and like garments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H06240504A (ja) * 1993-02-18 1994-08-30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簡易衣料とその製造法
JPH09294668A (ja) * 1996-05-08 1997-11-18 Sankyo Kagaku Kk 被服カバ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装置
TWM321791U (en) * 2007-03-12 2007-11-11 Hung-He Chen Automatic welding machine of elastic band for industrial filtering-type dust-prevention mask
CN101653295A (zh) * 2008-03-26 2010-02-24 刘岗 改良的衣衫及其裁剪
CN102493131A (zh) * 2011-12-03 2012-06-13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钉襻机的送料装置
CN103352330A (zh) * 2013-07-02 2013-10-16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筋机
CN107139513A (zh) * 2017-04-21 2017-09-08 中山市北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橡筋机
CN110897234A (zh) * 2019-11-30 2020-03-24 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防护服生产方法
CN112026186A (zh) * 2020-08-24 2020-12-04 梁继东 一种平面口罩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212288821U (zh) * 2020-03-23 2021-01-05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口罩机
CN213035331U (zh) * 2020-08-28 2021-04-23 苏州捷之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耳带机拉伸定长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7967B2 (en) * 2005-03-31 2010-09-21 Seiren Co., Ltd. Warp knitting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7576A (en) * 1950-12-26 1953-09-23 Artzt W Shirts and like garments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H06240504A (ja) * 1993-02-18 1994-08-30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簡易衣料とその製造法
JPH09294668A (ja) * 1996-05-08 1997-11-18 Sankyo Kagaku Kk 被服カバ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装置
TWM321791U (en) * 2007-03-12 2007-11-11 Hung-He Chen Automatic welding machine of elastic band for industrial filtering-type dust-prevention mask
CN101653295A (zh) * 2008-03-26 2010-02-24 刘岗 改良的衣衫及其裁剪
CN102493131A (zh) * 2011-12-03 2012-06-13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钉襻机的送料装置
CN103352330A (zh) * 2013-07-02 2013-10-16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筋机
CN107139513A (zh) * 2017-04-21 2017-09-08 中山市北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橡筋机
CN110897234A (zh) * 2019-11-30 2020-03-24 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防护服生产方法
CN212288821U (zh) * 2020-03-23 2021-01-05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口罩机
CN112026186A (zh) * 2020-08-24 2020-12-04 梁继东 一种平面口罩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213035331U (zh) * 2020-08-28 2021-04-23 苏州捷之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耳带机拉伸定长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9925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00620A1 (en) Disposable garment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US415771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sealing and cutting, and tabs produced thereby
CN210492739U (zh) 一种口罩机
CN113519924B (zh) 一种防护服生产设备
CN113519925B (zh) 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
CN110448409B (zh) 一种医用腹部片的制备设备及方法
CN112155273A (zh) 一种口罩点耳机
GB1409577A (en) Apparatus for cutting sewing and folding fabric webs
CN215366484U (zh) 一种防护服束衣带加工机构
CN110130007B (zh) 一种医用腹部片在线缝制医带的设备及方法
US5596939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tubular collars
CN210812012U (zh) 一种医用腹部片的制备设备
CN218790766U (zh) 防护衣加工设备
CN206026546U (zh) 一种提拉裤生产线
CN114771030A (zh) 可断带式保温立体制袋机
CN115316742A (zh) 防护衣加工设备
CN210194285U (zh) 一种螺纹袖口翻折分切机
CN207792267U (zh) 一种纱布双向折叠机
CN110053305B (zh) 一种全自动环保型购物袋生产方法
CN209405099U (zh) 一种新型拉拉裤腰围成型装置
CN209382331U (zh) 一种海绵床垫卷装用覆膜机
CN109171072B (zh) 一种手术服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18457406U (zh) 隔离服生产设备
CN218430038U (zh) 防护衣口袋加工装置
CN214759223U (zh) 一种一次性短裤自动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