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7317A -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7317A
CN113517317A CN202110325847.7A CN202110325847A CN113517317A CN 113517317 A CN113517317 A CN 113517317A CN 202110325847 A CN202110325847 A CN 202110325847A CN 113517317 A CN113517317 A CN 113517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display panel
power suppl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5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仙花
田武经
金亨锡
朴京淳
徐荣完
郑京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1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5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透光率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具有相比所述第一透光率高的第二透光率的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像素,提供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多个第二像素,提供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连接,并提供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连接,并提供第二电源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具有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不同的电压电平。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更加详细地,涉及显示区域的显示质量被改善的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可以为由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感应外部输入的输入感应单元以及电子模块之类多种电子器件构成的装置。电子器件可以通过多样排列的信号线而彼此电连接。显示面板包括生成光的发光元件。
输入感应单元可以包括用于感应外部输入的感应电极。电子模块可以包括摄像头、红外线感应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电子模块可以配置在显示面板下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配置有电子模块的显示区域的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透光率第一显示区域以及具有相比所述第一透光率高的第二透光率的第二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像素,提供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多个第二像素,提供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连接,并提供第一电源电压;以及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连接,并提供第二电源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具有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不同的电压电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具有相比所述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显示区域,并且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公共阴极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公共阴极电极;以及电子模块,配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下方。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源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一公共阴极电极电连接,并提供第一源极电源电压;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二公共阴极电极电连接,并提供第二源极电源电压。其中,所述第一源极电源电压具有与所述第二源极电源电压不同的电压电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改善具有第一透光率的第一显示区域和具有相比第一透光率高的第二透光率的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清晰度差异,可以将向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像素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像素供应的电源电压的大小彼此不同。其结果,在相同的输入信号下,相比从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亮度,提高从第二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亮度,从而改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清晰度差异,其结果,可以提高整体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a是放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b是放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c是放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
图7a是沿着图6中示出的截取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7b是沿着图6中示出的截取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
图9a是沿着图8中示出的截取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9b是沿着图8中示出的截取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1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1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
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DD:显示装置
210:显示面板
DA1:第一显示区域
DA2:第二显示区域
PXAA:像素区域
OA:开口区域
500:电子模块
PG1:第一像素群
PG2:第二像素群
EVSL1:第一源极电源线
EVSL2:第二源极电源线
EVDL:驱动电源线
BE1:第一桥接电极
BE2:第二桥接电极
CCE1:第一公共阴极电极
CCE2:第二公共阴极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及某构成要件(或区域、层、部分等)“在”另外构成要件“之上”、“连接于”或“结合于”时,表示某构成要件可以直接配置/连接/结合于另外构成要件,或它们之间也可配置有第三构成要件。
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的构成要件。另外,在附图中,构成要件的厚度、比例及尺寸是为了有效说明技术内容而放大的。
术语“及/或”包括相关的构成所能定义的一个以上的组合的全部。
第一、第二等术语可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件,但上述构成要件并不被上述术语所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件与另外构成要件区分。例如,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件可命名为第二构成要件,类似地,第二构成要件也可命名为第一构成要件。除了在文脉上明确表示其它含义以外,单数表达包括复数表达。
另外,“下方”、“下侧”、“上方”、“上侧”等术语是用于说明附图中示出的各个构成的关联关系。上述术语是相对的概念,以附图中所示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另外,与通常使用的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相同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在相关技术上的脉络上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解释为理想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可在此明确定义。
应理解为“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件、部件或它们组合的存在,应理解为并不是预先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它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件、零部件或它们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1a至图2,显示装置DD可以为根据电信号激活的装置。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多种实施例。例如,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或者电视等。在本实施例中,将智能电话作为示例来示出显示装置DD。
显示装置DD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R1以及第二方向DR2各自平行的显示面FS朝向第三方向DR3显示图像IM。显示图像IM的显示面FS可以与显示装置DD的前面(front surface)相对应,可以与窗口100的前面FS相对应。以下,显示装置DD的显示面、前面以及窗口100的前面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FS。图像IM可以包括动态图像或者静态图像。图1a中,作为图像IM的一例,示出时间窗以及应用程序图标。
在本实施例中,以显示图像IM的方向为基准,定义各个部件的前面(或上面)和背面(或下面)。可以是前面和背面在第三方向DR3上彼此相对(opposing),前面和背面各自的法线方向与第三方向DR3平行。一方面,第一至第三方向DR1、DR2、DR3所指示的方向作为相对性的概念,可以转换为其它方向。
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窗口100、显示模块200、驱动电路部300、外壳400以及电子模块500。在本实施例中,窗口100和外壳400可以结合而构成显示装置DD的外观。
窗口100可以包括光学上透明的绝缘物质。例如,窗口100可以包括玻璃或者塑胶。窗口100可以具有多层结构或者单层结构。例如,窗口100可以包括用粘合剂结合的多个塑胶膜,或者用粘合剂结合的玻璃基板和塑胶膜。
在平面上,窗口100可以区分为透过区域TA以及边框区域BZA。在本说明书中,“在平面上”的含义可以意指从第三方向DR3上观察的情况。另外,“厚度方向”可以意指第三方向DR3。
透过区域TA可以为光学上透明的区域。边框区域BZA可以为相比透过区域TA透光率相对低的区域。边框区域BZA可以定义透过区域TA的形状。边框区域BZA可以与透过区域TA邻接,并环绕透过区域TA。
边框区域BZA可以具有预定的颜色。边框区域BZA可以覆盖显示模块200的周边区域NAA,阻止从外部视觉识别周边区域NAA。一方面,这是作为示例示出的,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窗口100中,边框区域BZA也可以省略。
显示模块200可以配置在窗口100下方。在本说明书中,“下方”可以意指显示模块200提供图像IM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显示模块200可以显示图像IM并感应用户的输入TC。显示模块200包括前面IS,前面IS包括有源区域AA以及周边区域NAA。有源区域AA可以为根据电信号激活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有源区域AA为显示图像IM的区域,同时可以为感应用户的输入TC的区域。透过区域TA至少与有源区域AA重叠。例如,透过区域TA与有源区域AA的前面或者至少一部分重叠。由此,用户可以通过透过区域TA视觉识别图像IM,或者通过透过区域TA提供用户的输入TC。
周边区域NAA可以为由边框区域BZA覆盖的区域。周边区域NAA与有源区域AA邻接。周边区域NAA可以环绕有源区域AA。在周边区域NAA中可以配置有用于驱动有源区域AA的驱动电路或者驱动布线等。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0以有源区域AA以及周边区域NAA朝向窗口100的平坦的状态进行组装。然而,这是作为示例示出的,周边区域NAA的一部分可以弯曲。此时,周边区域NAA中的一部分可以朝向显示装置DD的背面,从而减少显示装置DD前面FS中的边框区域BZA的面积。或者,显示模块200也可以以有源区域AA的一部分也弯曲的状态进行组装。或者,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200中,周边区域NAA也可以省略。
显示模块200的有源区域AA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区域。多个显示区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透光率。作为本发明的一例,显示模块200的有源区域AA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2。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具有相比第一显示区域DA1的透光率高的透光率。
驱动电路部300可以与显示模块200电连接。驱动电路部300可以包括主电路板MB以及柔性膜CF。
柔性膜CF与显示模块200电连接。柔性膜CF可以与配置在周边区域NAA的显示模块200的焊盘PD接通。柔性膜CF向显示模块200提供用于驱动显示模块200的电信号。电信号可以是在柔性膜CF中生成或者在主电路板MB中生成。主电路板MB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显示模块200的各种驱动电路或者用于供应电源的连接器等。
电子模块500可以包括第一电子模块501以及第二电子模块502。在平面上,第一以及第二电子模块501、502可以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重叠。第一以及第二电子模块501、502可以配置在显示模块200下方。第一以及第二电子模块501、502可以接收通过第二显示区域DA2传输的外部输入,或者通过第二显示区域DA2输出信号。即,由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相比第一显示区域DA1透光率高,因此,电子模块500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区域DA2容易传输及/或接收信号。
外壳400与窗口100结合。外壳400与窗口100结合而提供内部空间。显示模块200以及电子模块500可以容纳在内部空间。
外壳400可以包括具有相对高的刚性的物质。例如,外壳400可以包括玻璃、塑胶或者金属,或者由它们的组合构成的多个框架及/或板。外壳400可以稳定保护容纳在内部空间的显示装置DD的结构免受外部冲击。
参考图2,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模块200、电源供应模块PM、第三电子模块EM1以及第四电子模块EM2。显示模块200、电源供应模块PM、第三电子模块EM1以及第四电子模块EM2可以彼此电连接。
显示模块2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10以及输入感应部220。
显示面板210可以为实质上生成图像IM的结构。显示面板210生成的图像IM显示在前面IS,通过透过区域TA供用户在外部视觉识别。
输入感应部220感应从外部施加的用户的输入TC。例如,输入感应部220可以感应向窗口100提供的用户的输入TC。用户的输入TC包括用户身体的一部分、光、热、笔或者压力等多种形态的输入。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的输入TC以向前面FS施加的用户的手示出。然而,这是作为示例示出的,如上所述,用户的输入TC可以以多种形态提供,另外,也可以根据显示装置DD的结构,感应向显示装置DD的侧面或者背面施加的用户的输入TC,不限定于任一个实施例。
电源供应模块PM供应显示装置DD的整体动作中所需的电源。电源供应模块PM可以包括一般的电池模块。
第三电子模块EM1以及第四电子模块EM2可以包括用于使显示装置DD动作的多种功能性模块。
第三电子模块EM1可以直接安装在与显示模块200电连接的主板,或者安装在单独的基板而通过连接器(未示出)等与主板电连接。
第三电子模块EM1可以包括控制模块CM、无线通信模块TM、图像输入模块IIM、音频输入模块AIM、存储器MM以及外部接口IF。所述模块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不安装在主板,而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电连接。
控制模块CM控制显示装置DD的整体动作。控制模块CM可以为微处理器。例如,控制模块CM使显示模块200激活或者不激活。控制模块CM可以基于从显示模块200接收的触摸信号来控制图像输入模块IIM或者音频输入模块AIM等其它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TM可以利用蓝牙或者WIFI线路与其它终端接收/发送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模块TM可以利用一般通信线路来接收/发送语音信号。无线通信模块TM可以包括调制要发送的信号进行发送的发送部TM1和解调接收的信号的接收部TM2。
图像输入模块IIM处理图像信号并转换为可在显示模块200显示的图像数据。音频输入模块AIM在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中通过麦克风(Microphone)输入得到外部的音频信号并转换为电气语音数据。
外部接口IF可以起到与外部充电器、有/无线数据端口、卡座(例如,记忆卡(Memory card)、SIM/UIM卡)等连接的接口作用。
第四电子模块EM2可以包括音频输出模块AOM、发光模块LM、受光模块LRM以及摄像头模块CMM等。所述构成可以直接安装在主板,或者安装在其它的基板而通过连接器(未示出)等与显示模块200电连接,或者与第三电子模块EM1电连接。
音频输出模块AOM将从无线通信模块TM接收的音频数据或者存储在存储器MM中的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并向外部输出。
发光模块LM生成光并进行输出。发光模块LM可以输出红外线。发光模块LM可以包括LED元件。受光模块LRM可以感应红外线。受光模块LRM可以在感应到预定等级以上的红外线时被激活。受光模块LRM可以包括CMOS传感器。可以是在发光模块LM中生成的红外光被输出之后,被外部物体(例如,用户手指或者脸)反射,经反射的红外光入射到受光模块LRM。摄像头模块CMM可以拍摄外部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以及第二电子模块501、502各自可以包括第三电子模块EM1以及第四电子模块EM2的构成中的至少任一个。例如,第一以及第二电子模块501、502各自可以包括音频输出模块AOM、发光模块LM、受光模块LRM、摄像头模块CMM、热感应模块中的至少任一个。第一以及第二电子模块501、502可以感应通过第二显示区域DA2(图1b中示出)接收的外部被摄体,或者通过第二显示区域DA2向外部提供语音等的声音信号或者红外光等的光。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参考图1b以及图3a,在显示面板210可以定义第一显示区域DA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2。第一显示区域DA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与显示模块200的有源区域AA相对应。
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DA2下方配置电子模块500。第二显示区域DA2的透光率可以高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透光率。因此,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区域DA2容易向电子模块500传输及/或接收信号。为了提高透光率,可以省略第二显示区域DA2的一部分构成。例如,可以去除配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像素中的一部分。
第一显示区域DA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彼此邻接。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具有四边形形状,定义第二显示区域DA2的至少一边可以与第一显示区域DA1邻接。图3a中,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示出三个边与第一显示区域DA1直接邻接,剩余的一个边与周边区域NAA直接邻接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例,从平面上观察时,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定义在显示面板210的上部。
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DA1配置第一像素PX1,在第二显示区域DA2配置第二像素PX2。第一像素PX1以及第二像素PX2可以为生成光的像素。相同面积内的第一像素PX1的数量和第二像素PX2的数量可以彼此不同。例如,第二像素PX2的数量可以少于第一像素PX1的数量。因此,第二显示区域DA2的透光率可以相对高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透光率。另外,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分辨率可以低于第一显示区域DA1的分辨率。
第一以及第二像素PX1、PX2可以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对于第一以及第二像素PX1、PX2,以后参考附图进行说明。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在对图3b的说明中,对于图3a中说明的构成要件,标记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1b以及图3b,可以在显示面板210定义第一显示区域DA1a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2a。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DA2a下方配置电子模块500。第二显示区域DA2a可以被第一显示区域DA1a包围。
图3a以及图3b中举出第二显示区域DA2、DA2a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进行示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作为本发明的一例,可以提供两个以上的第二显示区域DA2、DA2a。该情况下,两个以上的第二显示区域DA2、DA2a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透光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多个第二显示区域DA2、DA2a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透光率。
图4a是放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4b是放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参考图3a以及图4a,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DA1配置多个第一像素PX1。第一像素PX1可以向第一方向DR1以及第二方向DR2彼此隔开配置。
第一像素PX1可以包括多个红色像素PX_R1、多个绿色像素PX_G1、PX_G2以及多个蓝色像素PX_B1。第一像素PX1可以分组为多个第一像素群PG1。例如,第一像素群PG1可以包括一个第一红色像素PX_R1、两个第一绿色像素PX_G1、PX_G2以及一个第一蓝色像素PX_B1。各自配置有第一像素群PG1的多个第一像素PX1的像素区域PXA各自可以包括发光区域EA以及非发光区域NEA。作为本发明的一例,发光区域EA可以具有四边形形状,然而不限于此。可以是在发光区域EA配置第一发光元件LD1(图5a中示出),在非发光区域NEA配置用于驱动第一发光元件LD1的晶体管T1-T7(图5a中示出)。
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第一区域A1配置多个第一像素群PG1。第一区域A1可以意指单位面积。例如,第一区域A1的宽度可以为1inch(英寸)X 1inch(英寸)。
在第一区域A1中,第一像素群PG1可以配置为矩阵形状。例如,多个第一像素群PG1可以向第一方向DR1以及第二方向DR2彼此隔开配置。
示出在第一区域A1配置有18个第一像素群PG1的情况,然而这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作为示例示出的,不限于此。配置在第一区域A1的第一像素群PG1的数量可以多于18个第一像素群PG1。
参考图3a以及图4b,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第二区域A2配置多个第二像素PX2。第二区域A2可以包括各自配置有多个第二像素PX2的像素区域PXA以及开口区域OA1。在开口区域OA1可以实质上不配置像素。即,开口区域OA1可以为第二像素PX2中的一部分构成(例如,第二发光元件LD2)被去除的区域。因此,在单位面积中,第一显示区域DA1的分辨率可以高于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分辨率。
第二像素PX2可以具有与第一像素PX1相同的结构。第二像素PX2可以分组为多个第二像素群PG2。例如,第二像素群PG2可以包括一个第二红色像素PX_R2、两个第二绿色像素PX_G3、PX_G4以及一个第二蓝色像素PX_B2。各个像素区域PXA可以包括发光区域EA以及非发光区域NEA。作为本发明的一例,发光区域EA可以具有四边形形状,然而不限于此。可以是在发光区域EA配置第二发光元件LD2(图5b中示出),在非发光区域NEA配置用于驱动第二发光元件LD2的晶体管T1-T7(图5b中示出)。
第二区域A2可以与第一区域A1相同,用单位面积进行定义。即,第二区域A2和第一区域A1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面积。
可以在第二区域A2配置两个第二像素群PG2。在第二区域A2中,除了配置有第二像素群PG2的像素区域PXA之外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开口区域OA1。开口区域OA1可以使从外部提供的光透过。由此,配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传感器可以识别通过开口区域OA1透过的光来感应用户的输入信息。
在第二区域A2中,像素区域PXA的整体面积可以小于开口区域OA1的整体面积。
参考图4c,可以在第二区域A2配置两个第二像素群PG2。在第二区域A2中,除了配置有第二像素群PG2的像素区域PXA之外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开口区域OA2。图4c中示出的第二区域A2的开口区域OA2可以具有相比图4b中示出的第二区域A2的开口区域OA1大的面积。由此,可以提高配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传感器的光识别率以及传感灵敏度等。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参考图5a,第一红色像素PX_R1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T7(例如,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电容器CP以及第一发光元件LD1。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以及电容器CP可以响应于数据信号以及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发光元件LD1中流动的电流量。
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各自可以包括输入电极(或者,源极电极)、输出电极(或者,漏极电极)以及控制电极(或者,栅极电极)。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可以将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中的任一个称为第一电极,另一个称为第二电极。
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可以经由第五晶体管T5与驱动电源线EVDL连接。驱动电源线EVDL可以为提供驱动电源电压ELVDD的布线。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经由第六晶体管T6与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接通。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对应于向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施加的电压,控制第一发光元件LD1中流动的电流量。
第二晶体管T2接通在数据线DL1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然后,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电极与第二扫描线SLW1接通。向第二扫描线SLW1提供第二扫描信号时,第二晶体管T2被开启,从而将数据线DL1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电性接通。
第三晶体管T3接通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电极与第二扫描线SLW1接通。向第二扫描线SLW1提供第二扫描信号时,第三晶体管T3被开启,从而将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电性接通。因此,第三晶体管T3被开启时,第一晶体管T1以二极管形态接通。
第四晶体管T4接通在节点ND和初始化电压线VIL之间。然后,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电极与第一扫描线SLI1接通。节点ND可以为第四晶体管T4和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接通的节点。向第一扫描线SLI1提供第一扫描信号时,第四晶体管T4被开启,从而向节点ND提供初始化电压Vint。其中,第一扫描信号可以为相比第二扫描信号先产生的信号。例如,第一扫描信号可以为与向前一行像素的第二扫描线SLW1施加的信号相同的信号。
第五晶体管T5接通在驱动电源线EVDL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第六晶体管T6接通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之间。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电极和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电极与第一发光控制布线EL1接通。
第七晶体管T7接通在初始化电压线VIL和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与第三扫描线SLB1接通。向第三扫描线SLB1提供第三扫描信号时,第七晶体管T7被开启,向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提供初始化电压Vint。例如,第三扫描信号可以为与向下一行像素的第一扫描线SLI1施加的信号相同的信号。
进一步地,图5a中示出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与第三扫描线SLB1接通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可以与第二扫描线SLW1接通。
图5a中以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为PMOS晶体管的情况为基准进行了示出,然而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由NMOS晶体管构成。
电容器CP配置在驱动电源线EVDL和节点ND之间。电容器CP存储与数据信号相对应的电压。当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被开启时,可以根据存储在电容器CP的电压来决定第一晶体管T1中流动的电流量。
第一发光元件LD1可以与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电连接。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与第六晶体管T6连接,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与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连接。在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可以施加第一源极电源电压ELVSS1。第一源极电源电压ELVSS1具有相比驱动电源电压ELVDD低的电平。因此,第一发光元件LD1可以根据与通过第六晶体管T6传输的信号和第一源极电源电压ELVSS1之间的差异相对应的电压进行发光。
在本发明中,第一红色像素PX_R1的结构不限于图5a中示出的结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红色像素PX_R1可以以用于使第一发光元件LD1发光的多种形态实现。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在对图5b的说明中,对于图5a中说明的构成要件,标记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5b,第二红色像素PX_R2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T7(例如,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电容器CP以及第二发光元件LD2。多个晶体管T1-T7以及电容器CP可以响应于数据信号以及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发光元件LD2中流动的电流量。
尤其,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阴极电极可以与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不同而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连接,从而接收第二源极电源电压ELVSS2。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二源极电源电压ELVSS2可以具有相比第一源极电源电压ELVSS1的电压电平低的电压电平。例如,当第一源极电源电压ELVSS1为-3.3V时,第二源极电源电压ELVSS2可以为-5V至-6V的电压。
因此,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根据与通过第六晶体管T6传输的信号和第二源极电源电压ELVSS2之间的差异相对应的电压进行发光。即,即便向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阳极电极传输与向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输入的信号相同大小的信号,第二发光元件LD2的驱动电流也会增加第二源极电源电压ELVSS2和第一源极电源电压ELVSS1的差异程度。因此,在相同输入信号下,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输出相比于第一发光元件LD1高亮度的光,其结果,可以改善第二显示区域DA2的清晰度。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图7a是沿着图6中示出的截取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7b是沿着图6中示出的截取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6,可以是,显示面板210的有源区域AA为显示图像的区域,周边区域NAA为配置有驱动电路或者驱动布线等的区域。在图6中,显示面板210的有源区域AA包括第一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1、DA2。在第一显示区域DA1配置有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在第二显示区域DA2配置有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第一以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1、CCE2可以彼此隔开配置而电绝缘。
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定义为在图3a以及图5a中示出的第一像素PX1具备的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共同连接而形成的电极。即,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可以一体形成,从而以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之类的一个电极形态提供。
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定义为在图3a以及图5b中示出的第二像素PX2具备的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阴极电极共同连接而成的电极。即,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阴极电极可以一体形成,从而以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之类的一个电极形态提供。
在周边区域NAA配置有与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电连接的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以及与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电连接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可以配置为围绕有源区域AA的三个边。在配置有显示面板210的焊盘PD(图1b中示出)的周边区域NAA可以配置有从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的两端延伸的焊盘。
如图6所示,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可以相比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配置在内侧。即,其中,配置在内侧意指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相比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与有源区域AA邻接配置。
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通过第一桥接电极BE1与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电连接,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通过第二桥接电极BE2与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电连接。第一桥接电极BE1可以沿着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形成。第一桥接电极BE1可以包括以第二显示区域DA2为基准分离的左侧桥接电极BE11以及右侧桥接电极BE12。
从平面观察时,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与第一桥接电极BE1部分重叠,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与第一桥接电极BE1部分重叠。如图6所示,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延伸至周边区域NAA。因此,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在周边区域NAA与第一桥接电极BE1重叠。
在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邻接的左侧桥接电极BE11的末端和右侧桥接电极BE12的末端之间配置有第二桥接电极BE2。第二桥接电极BE2与左侧桥接电极BE11以及右侧桥接电极BE12隔开配置,并且电绝缘。
从平面观察时,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与第二桥接电极BE2部分重叠,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与第二桥接电极BE2部分重叠。第二桥接电极BE2在与第二显示区域DA2邻接的区域也可以与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部分重叠。
如图6所示,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延伸至周边区域NAA。因此,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在周边区域NAA与第二桥接电极BE2重叠。
参考图7a以及图7b,显示面板210包括基底层BS、电路元件层DP-CL、发光元件层DP-EDL以及薄膜封装层TFE。在一实施例中,基底层BS、电路元件层DP-CL、发光元件层DP-EDL以及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向第三方向DR3依次层叠。
基底层BS可以是提供配置有电路元件层DP-CL的基底面的部件。基底层BS可以为玻璃基板、金属基板、塑胶基板等。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基底层BS可以为无机层、有机层或者复合材料层。
在基底层BS上配置电路元件层DP-CL。电路元件层DP-CL可以包括晶体管T1-T7(参考图5a以及图5b)以及电容器CP(参考图5a以及图5b)。在图7a以及图7b中,为了方便说明,仅示出一个晶体管PX-TR(以下,称为像素晶体管)。其中,像素晶体管PX-TR可以为图5a以及图5b中说明的第六晶体管T6。
电路元件层DP-CL还包括向第三方向DR3层叠的第一至第六绝缘层10、20、30、40、50、60。第一绝缘层10配置在基底层BS上。第一绝缘层10可以包括阻挡层11以及缓冲层12。
阻挡层11可以包括无机物。阻挡层11可以防止通过基底层BS流入的氧气或者水分向第一以及第二像素PX1、PX2(参考图3a)渗透。缓冲层12可以包括无机物。缓冲层12可以向第一以及第二像素PX1、PX2提供相比基底层BS的表面能低的表面能,以使第一以及第二像素PX1、PX2稳定地形成在基底层BS上。图7a以及图7b中示出阻挡层11以及缓冲层12各自为单一的层。然而,这是作为示例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阻挡层11以及缓冲层12也可以提供为多个,从而彼此交替层叠。或者,阻挡层11以及缓冲层12中的至少任一个也可以提供为多个,也可以省略。
在第一绝缘层10上方可以配置像素晶体管PX-TR。像素晶体管PX-TR包括半导体图案SP以及控制电极CE。半导体图案SP配置在第一绝缘层10上方。半导体图案SP可以包括半导体物质。半导体图案SP可以包括沟道部CHA、源极部SSA以及漏极部DDA。可以是半导体图案SP被第二绝缘层20覆盖,在第二绝缘层20上配置有控制电极CE。控制电极CE对应于半导体图案SP的沟道部CHA并配置在第二绝缘层20上。即,控制电极CE和半导体图案SP的沟道部CHA由第二绝缘层20隔开,控制电极CE在第三方向DR3上与沟道部CHA重叠。控制电极CE可以与电容器CP的一电极连接。
半导体图案SP的源极部SSA以及漏极部DDA可以将沟道部CHA置于中间而彼此隔开。可以是半导体图案SP的源极部SSA活用为像素晶体管PX-TR的输入电极,半导体图案SP的漏极部DDA活用为像素晶体管PX-TR的输出电极。
第三绝缘层30配置在控制电极CE以及第二绝缘层20上。在第二以及第三绝缘层20、30可以提供用于使半导体图案SP的漏极部DDA暴露的接触孔。在第三绝缘层30上方可以配置有通过接触孔与漏极部DDA接通的第一连接电极CNE1。作为本发明的其它一例,在图7a中,像素晶体管PX-TR可以还包括与半导体图案SP的源极部SSA以及漏极部DDA各自连接的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
第四绝缘层40配置在第三绝缘层30上。第四绝缘层40可以包括有机物及/或无机物,可以具有单层或者层叠结构。
在第四绝缘层40上方可以配置有第二连接电极CNE2。第四绝缘层40包括接触孔。第二连接电极CNE2可以通过第四绝缘层40的接触孔与第一连接电极CNE1接通。在第二连接电极CNE2上方可以配置有第五绝缘层50。第五绝缘层50包括接触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像素晶体管PX-TR可以由多种结构形成,不限定于图7a以及图7b中示出的实施例。
在电路元件层DP-CL上配置有发光元件层DP-EDL。发光元件层DP-EDL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元件。
第一发光元件LD1配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第一发光元件LD1可以包括第一阳极电极AE1、发光层EL以及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第一阳极电极AE1可以贯穿第五绝缘层50的接触孔,并通过第二连接电极CNE2与像素晶体管PX-TR电连接。
第六绝缘层60可以配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可以是在第六绝缘层60定义像素开口部PX_OP,像素开口部PX_OP使第一阳极电极AE1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第六绝缘层60可以为像素界定膜。
发光层EL可以配置在由定义在第六绝缘层60的像素开口部PX_OP暴露的第一阳极电极AE1上。发光层EL可以包括发光物质。例如,发光层EL可以由发出红色、绿色或者青色的光的物质中的至少任一种物质构成。发光层EL可以包括荧光物质或者磷光物质。发光层EL可以包括有机发光物质或者无机发光物质。发光层EL可以响应于第一阳极电极AE1以及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之间的电位差而发出光。
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配置在发光层EL上。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共同提供在多个第一像素PX1。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具有与第一显示区域DA1相对应的形状。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与配置在周边区域NAA的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和第一连接电极CNE1配置在同一层上。当像素晶体管PX-TR包括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时,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与像素晶体管PX-TR的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配置在同一层上。在第四以及第五绝缘层40、50各自提供有用于使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暴露的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可以定义为对应于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而第四以及第五绝缘层40、50被开放的区域。
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暴露的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上配置有第一桥接电极BE1。图7a中示出左侧桥接电极BE11,然而右侧桥接电极BE12具有与左侧桥接电极BE11类似的结构。左侧桥接电极BE11包括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以及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
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配置在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以及第四绝缘层40上。即,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和第二连接电极CNE2可以从同一层形成。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与通过第一接触部41暴露的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直接接触。
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配置在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以及第五绝缘层50上。即,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和第一阳极电极AE1可以从同一层形成。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可以与通过第二接触部51暴露的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直接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一例,第五绝缘层50可以省略。在省略第五绝缘层50的结构中,左侧桥接电极BE11可以仅包括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该情况下,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可以与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直接接触。
在第六绝缘层60提供用于使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暴露的第三接触部61。配置在第六绝缘层60上的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通过第三接触部61与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直接接触。
第二发光元件LD2配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包括第二阳极电极AE2、发光层EL以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第二阳极电极AE2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电极CNE2与像素晶体管PX-TR电连接。发光层EL可以响应于第二阳极电极AE2以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之间的电位差而发出光。
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配置在发光层EL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共同提供在多个第二像素PX2。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具有与第二显示区域DA2相对应的形状。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与配置在周边区域NAA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和第一连接电极CNE1配置在同一层上。在第四以及第五绝缘层40、50各自提供用于使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暴露的第四以及第五接触部42、52。所述第四以及第五接触部42、52可以定义为对应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而第四以及第五绝缘层40、50被开放的区域。
在通过第四以及第五接触部42、52暴露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上配置有第二桥接电极BE2。第二桥接电极BE2包括第三子桥接电极BE2_1以及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
第三子桥接电极BE2_1配置在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以及第四绝缘层40上。第三子桥接电极BE2_1和第二连接电极CNE2可以从同一层形成。第三子桥接电极BE2_1与通过第四接触部42暴露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直接接触。
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配置在第三子桥接电极BE2_1以及第五绝缘层50上。即,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和第二阳极电极AE2可以从同一层形成。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可以与通过第五接触部52暴露的第三子桥接电极BE2_1直接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一例,第五绝缘层50可以省略。在省略第五绝缘层50的结构中,第二桥接电极BE2可以仅包括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该情况下,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可以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直接接触。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一桥接电极BE1和第二桥接电极BE2可以配置在同一层上并彼此不重叠。
在第六绝缘层60提供用于使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暴露的第六接触部62。配置在第六绝缘层60上的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通过第六接触部62与第四子桥接电极BE2_2直接接触。
如图7a所示,在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和第一显示区域DA1之间可以配置有与第一以及第二像素PX1、PX2的第一至第三扫描线SLI1、SLW1、SLB1(参考图5a以及图5b)连接的扫描驱动器GDC。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可以相比扫描驱动器GDC配置在外侧。其中,配置在外侧意指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相比扫描驱动器GDC从有源区域AA远离配置。扫描驱动器GDC可以包括信号布线GDC-SL以及驱动用晶体管GDC-TR。
如图7b所示,可以在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和第二显示区域DA2之间不配置扫描驱动器GDC。
另外,如图4b以及图7b所示,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开口区域OA1不配置像素晶体管PX-TR以及第二发光元件LD2。在开口区域OA1可以仅存在基底层BS、第一至第六绝缘层10~60。在开口区域OA1中,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去除或者残留。
参考图7a以及图7b,薄膜封装层TFE可以配置在发光元件层DP-EDL上而封装第一以及第二发光元件LD1、LD2。薄膜封装层TFE可以覆盖有源区域AA。薄膜封装层TFE可以覆盖周边区域NAA的一部分区域。
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包括沿着第三方向DR3依次层叠的第一无机层71、有机层72以及第二无机层73。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第一无机层71、有机层72以及第二无机层73各自为单一的层。然而,这是作为示例示出的,第一无机层71、有机层72以及第二无机层73中的至少任一个也可以提供为多个或者省略,不限定于任一个实施例。
第一无机层71可以覆盖第一以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1、CCE2。第一无机层71可以防止外部水分或者氧气渗透到第一以及第二发光元件LD1、LD2。例如,第一无机层71可以包括硅氮化物、硅氧化物或者由它们组合的化合物。第一无机层71可以通过蒸镀工艺形成。
有机层72可以配置在第一无机层71上并与第一无机层71接触。有机层72可以在第一无机层71上提供平坦面。
在第一无机层71上面形成的弯曲或者在第一无机层71上存在的颗粒(particle)等可以被有机层72覆盖,从而阻止第一无机层71的上面的表面状态对形成在有机层72上的结构的影响。另外,有机层72可以缓和接触的层之间的应力。有机层72可以包括有机物,可以通过旋转涂布、狭缝涂布、喷墨工艺之类的溶液工艺形成。
第二无机层73配置在有机层72上并覆盖有机层72。第二无机层73可以相比配置在第一无机层71上稳定地形成在相对平坦的面。第二无机层73封装从有机层72释放的水分而防止向外部流入。第二无机层73可以包括硅氮化物、硅氧化物或者由它们组合的化合物。第二无机层73可以通过蒸镀工艺形成。
显示面板210可以还包括配置在周边区域NAA的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可以具有多层结构。第二坝体部DMP2可以相比第一坝体部DMP1配置在外侧。第一坝体部DMP1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下部坝体DM1-L、第一中间坝体DM1-M以及第一上部坝体DM1-U。第二坝体部DMP2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下部坝体DM2-L、第二中间坝体DM2-M以及第二上部坝体DM2-U。
第一以及第二下部坝体DM1-L、DM2-L可以与第五绝缘层50同时形成。第一以及第二中间坝体DM1-M、DM2-M各自提供在第一以及第二下部坝体DM1-L、DM2-L上。第一以及第二中间坝体DM1-M、DM2-M可以与第六绝缘层60同时形成。第一以及第二上部坝体DM1-U、DM2-U各自提供在第一以及第二中间坝体DM1-M、DM2-M上。
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可以以闭环形状提供在周边区域NAA使得围绕有源区域AA。因此,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防止在形成薄膜封装层TFE的有机层72的过程中,液状的有机物质向外侧展开。有机层72是通过喷墨方式向第一无机层71上涂布液状的有机物质来形成,此时,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可以设定配置有液状的有机物质的区域的边界。
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一坝体部DMP1可以与第一源极电源线EVLS1部分重叠。图7a以及图7b中示出具备两个坝体部DMP1、DMP2的结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显示面板210可以仅具备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中的一个坝体部。另外,图7a以及图7b中示出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隔开配置的结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可以彼此连接。另外,示出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各自具有三重膜结构的结构,然而,第一以及第二坝体部DMP1、DMP2各自也可以具有双重膜结构。
图6至图7b中示出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在平面上彼此不重叠的结构。即,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配置在同一层上,在平面上彼此隔开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可以是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配置在彼此不同层上,配置为在平面上彼此重叠。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图9a是沿着图8中示出的截取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9b是沿着图8中示出的截取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在对图8至图9b的说明中,对于图6至图7b中说明的构成要件,标记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8至图9b,在第四以及第五绝缘层40、50各自提供用于使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暴露的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可以定义为对应于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而第四以及第五绝缘层40、50被开放的区域。
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暴露的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上配置有第一桥接电极BE1。图9a中示出左侧桥接电极BE11,然而右侧桥接电极BE12具有与左侧桥接电极BE11类似的结构。左侧桥接电极BE11包括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以及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
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配置在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以及第四绝缘层40上。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和第二连接电极CNE2可以从同一层形成。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与通过第一接触部41暴露的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直接接触。
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配置在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以及第五绝缘层50上。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和第一阳极电极AE1可以从同一层形成。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可以与通过第二接触部51暴露的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直接接触。
在第六绝缘层60提供用于使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暴露的第三接触部61。配置在第六绝缘层60上的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在第三接触部61与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2直接接触。
第二发光元件LD2配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包括第二阳极电极AE2、发光层EL以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第二阳极电极AE2可以贯穿第五绝缘层50,并通过第二连接电极CNE2与像素晶体管PX-TR电连接。发光层EL可以响应于第二阳极电极AE2以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之间的电位差而发出光。
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配置在发光层EL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共同提供在多个第二像素PX2。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具有与第二显示区域DA2相对应的形状。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与配置在周边区域NAA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与第二连接电极CNE2以及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从同一层形成。即,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可以与第二连接电极CNE2以及第一子桥接电极BE11_1同时形成。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彼此可以配置在不同层上。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可以彼此重叠。
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具有相比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大的宽度。其中,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可以提供在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不重叠的部分。即,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41、51可以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不重叠。
另外,第一桥接电极BE1可以在平面上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彼此不重叠。尤其,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配置在同一层上的第二子桥接电极BE11_1可以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隔开配置使得电绝缘。
在第五绝缘层50提供用于使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暴露的第五接触部52。所述第五接触部52可以定义为对应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而第五绝缘层50被开放的区域。
在通过第五接触部52暴露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上配置有第二桥接电极BE2。第二桥接电极BE2可以具有单层结构。即,第二桥接电极BE2可以与第二阳极电极AE2相同地配置在第五绝缘层50上。第二桥接电极BE2可以与通过第五接触部52暴露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直接接触。
在第六绝缘层60提供用于使第二桥接电极BE2暴露的第六接触部62。配置在第六绝缘层60上的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在第六接触部62与第二桥接电极BE2直接接触。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在对图10的说明中,对于图6中说明的构成要件,标记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10,可以是显示面板210的有源区域AA为显示图像的区域,周边区域NAA为配置有驱动电路或者驱动布线等的区域。在图10中,显示面板210的有源区域AA包括第一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1a、DA2a。在第一显示区域DA1a配置有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在第二显示区域DA2a配置有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第一以及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1、CCE2可以彼此隔开配置而彼此电绝缘。
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可以定义为在图3a以及图5a中示出的第一像素PX1具备的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共同连接而形成的电极。即,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可以一体形成,从而以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之类的一个电极形态提供。
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可以定义为在图3a以及图5b中示出的第二像素PX2具备的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阴极电极共同连接而形成的电极。即,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阴极电极可以一体形成,从而以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之类的一个电极形态提供。
在周边区域NAA配置有与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电连接的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以及与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电连接的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可以配置为围绕有源区域AA的三个边。在配置有显示面板210的焊盘PD(图1b中示出)的周边区域NAA可以配置有从第一以及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1、EVSL2的两端延伸的焊盘。
如图10所示,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可以相比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配置在内侧。
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通过第一桥接电极BE1与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电连接,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通过桥接线BL以及第二桥接电极BE2与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电连接。第一桥接电极BE1可以沿着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形成。
第一源极电源线EVSL1可以包括以第二显示区域DA2a为基准分离的第一子源极电源线EVSL1_1以及第二子源极电源线EVSL1_2。另外,第一桥接电极BE1可以包括以第二显示区域DA2a为基准分离的左侧桥接电极BE11以及右侧桥接电极BE12。
左侧桥接电极BE11将第一子源极电源线EVSL1_1以及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电连接,右侧桥接电极BE12将第二子源极电源线EVSL1_2以及第一公共阴极电极CCE1电连接。
第二显示区域DA2a被第一显示区域DA1a包围。桥接线BL可以从第二源极电源线EVSL2分支而向第二显示区域DA2a侧延伸。桥接线BL可以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子源极电源线EVSL1_1、EVSL1_2之间。
在第二显示区域DA2a内,从平面观察时,向第二显示区域DA2a侧延伸的桥接线BL可以与第二桥接电极BE2部分重叠。另外,在第二显示区域DA2a内,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与第二桥接电极BE2部分重叠。第二桥接电极BE2将桥接线BL和第二公共阴极电极CCE2电连接。
虽未示出,第二桥接电极BE2以及桥接线BL可以配置为与配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a内的黑色矩阵层重叠。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1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红色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在对图11a以及图11b的说明中,对于图5a以及图5b中说明的构成要件,标记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11a,第一红色像素PX_R1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T7(例如,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电容器CP以及第一发光元件LD1。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以及电容器CP可以响应于数据信号以及扫描信号,控制第一发光元件LD1中流动的电流量。
第一至第七晶体管T1-T7各自可以包括输入电极(或者,源极电极)、输出电极(或者,漏极电极)以及控制电极(或者,栅极电极)。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可以将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中的任一个称为第一电极,另一个称为第二电极。
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可以经由第五晶体管T5与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连接。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可以为提供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的布线。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经由第六晶体管T6与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接通。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对应于向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施加的电压,控制第一发光元件LD1中流动的电流量。
电容器CP配置在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和节点ND之间。电容器CP存储与数据信号相对应的电压。当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被开启时,可以根据存储在电容器CP的电压来决定第一晶体管T1中流动的电流量。
第一发光元件LD1可以与第六晶体管T6和源极电源线EVSL电连接。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与第六晶体管T6连接,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与源极电源线EVSL连接。在源极电源线EVSL可以施加源极电源电压ELVSS。源极电源电压ELVSS具有相比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低的电平。因此,第一发光元件LD1可以根据与通过第六晶体管T6传输的信号和源极电源电压ELVSS之间的差异相对应的电压进行发光。
参考图11b,第二红色像素PX_R2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T7、电容器CP以及第二发光元件LD2。多个晶体管T1-T7以及电容器CP可以响应于数据信号以及扫描信号,控制第二发光元件LD2中流动的电流量。
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可以经由第五晶体管T5与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连接。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可以为提供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的布线。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经由第六晶体管T6与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阳极电极接通。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可以具有相比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高的电压电平。例如,当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为4.6V时,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可以为5.6V。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对应于向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施加的电压,控制第二发光元件LD2中流动的电流量。
电容器CP配置在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和节点ND之间。电容器CP存储与数据信号相对应的电压。当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被开启时,可以根据存储在电容器CP的电压来决定第一晶体管T1中流动的电流量。
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与第六晶体管T6和源极电源线EVSL电连接。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阳极电极与第六晶体管T6连接,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阴极电极与源极电源线EVSL连接。在源极电源线EVSL可以施加源极电源电压ELVSS。源极电源电压ELVSS具有相比第一以及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1、ELVDD2低的电平。因此,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根据与通过第六晶体管T6传输的信号和源极电源电压ELVSS之间的差异相对应的电压进行发光。
尤其,第二红色像素PX_R2的第一晶体管T1以及电容器CP可以与第一红色像素PX_R1的第一晶体管T1以及电容器CP不同,与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连接而接收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可以具有相比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高的电压电平。例如,当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为4.6V至5.6V的电压时,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可以为5.6V至7.6V的电压。
因此,在相同输入信号下,相比向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阳极电极施加的电压和源极电源电压ELVSS之间的电位差,可以增加向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阳极电极施加的电压和源极电源电压ELVSS之间的电位差。由此,在相同输入信号下,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输出相比于第一发光元件LD1高亮度的光。
图1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
参考图12a,可以是显示面板210的有源区域AA为显示图像的区域,周边区域NAA为配置有驱动电路或者驱动布线等的区域。在图12a中,显示面板210的有源区域AA包括第一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1、DA2。在第一以及第二显示区域DA1、DA2配置有公共阴极电极CCE。
公共阴极电极CCE可以是在图3a以及图5a中示出的第一像素PX1具备的第一发光元件LD1的第一阴极电极以及在图3a以及图5b中示出的第二像素PX2具备的第二发光元件LD2的第二阴极电极一体形成,从而以一个电极形态提供。
在周边区域NAA配置有与公共阴极电极CCE电连接的源极电源线EVSL。源极电源线EVSL可以配置为围绕有源区域AA的三个边。在配置有显示面板210的焊盘PD(图1b中示出)的周边区域NAA可以配置有从源极电源线EVSL的两端延伸的焊盘。
在周边区域NAA中,可以在源极电源线EVSL的两端之间配置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可以位于有源区域AA的一侧边。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可以与配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多个第一水平电源线HVL1以及多个第一垂直电源线VVL1电连接。多个第一水平电源线HVL1以及多个第一垂直电源线VVL1可以彼此交叉而配置为网格形态。
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可以在周边区域NAA中相比源极电源线EVSL配置在内侧。即,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相比源极电源线EVSL与有源区域AA邻接配置。
源极电源线EVSL通过桥接电极BE与公共阴极电极CCE电连接。桥接电极BE可以沿着源极电源线EVSL形成。从平面上观察时,源极电源线EVSL可以与桥接电极BE部分重叠。
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可以配置为沿着源极电源线EVSL围绕有源区域AA的三个边。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可以与配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的多个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多个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电连接。多个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多个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可以彼此交叉而配置为网格形态。
多个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多个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可以与多个第一水平电源线HVL1以及多个第一垂直电源线VVL1电绝缘。
因此,如图11a至图12a所示,第一红色像素PX_R1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第一水平电源线HVL1以及第一垂直电源线VVL1来接收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第二红色像素PX_R2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来接收具有相比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高的电压电平的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
因此,在相同输入信号下,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输出相比于第一发光元件LD1高亮度的光,其结果,可以改善第二显示区域DA2的清晰度。
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布线布局的俯视图。在对图12b的说明中,对于图12a中说明的构成要件,标记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12b,第二显示区域DA2a被第一显示区域DA1a包围。
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可以配置为沿着源极电源线EVSL围绕有源区域AA的三个边。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可以与配置在第二显示区域DA2a的多个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多个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电连接。多个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多个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可以彼此交叉而配置为网格形态。
多个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多个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可以与多个第一水平电源线HVL1以及多个第一垂直电源线VVL1电绝缘。
因此,如图11a、图11b以及图12b所示,第一红色像素PX_R1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源线EVDL1、第一水平电源线HVL1以及第一垂直电源线VVL1,接收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第二红色像素PX_R2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电源线EVDL2、第二水平电源线HVL2以及第二垂直电源线VVL2,接收具有相比第一驱动电源电压ELVDD1高的电压电平的第二驱动电源电压ELVDD2。
因此,在相同输入信号下,第二发光元件LD2可以输出相比于第一发光元件LD1高亮度的光,其结果,可以改善第二显示区域DA2a的清晰度。
以上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是本技术领域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或者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就应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以及技术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以及变更。因此,应明确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说明书的详细说明中记载的内容,而应由权利要求书进行定义。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透光率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具有相比所述第一透光率高的第二透光率的第二显示区域,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像素,提供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
多个第二像素,提供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连接,并提供第一电源电压;以及
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连接,并提供第二电源电压,
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具有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的电压电平不同的电压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像素各自包括第一发光元件,
所述多个第二像素各自包括第二发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阴极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阴极电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具有相比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的电压电平低的电压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像素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所述多个第二像素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电源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阳极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阳极电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周边区域,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域,
所述第一电源线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线配置在所述周边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桥接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阴极电极;以及
第二桥接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阴极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配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彼此不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包括由所述第二桥接电极分离的左侧桥接电极以及右侧桥接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线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线配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彼此不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线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线配置在彼此不同层上,并且彼此部分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被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桥接线,从所述第二电源线分支而向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侧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桥接线通过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阴极电极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线包括由所述桥接线分离的第一子电源线以及第二子电源线,
所述第一子电源线以及所述第二子电源线彼此不重叠。
16.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第一分辨率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具有相比所述第一分辨率低的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显示区域,并且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公共阴极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公共阴极电极;以及
电子模块,配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下方,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源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一公共阴极电极电连接,并提供第一源极电源电压;以及
第二源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二公共阴极电极电连接,并提供第二源极电源电压,
所述第一源极电源电压具有与所述第二源极电源电压的电压电平不同的电压电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公共阴极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公共阴极电极彼此电绝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源极电源电压具有相比所述第一源极电源电压的电压电平低的电压电平。
CN202110325847.7A 2020-04-10 2021-03-26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5173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44287A KR20210126838A (ko) 2020-04-10 2020-04-10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10-2020-0044287 2020-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317A true CN113517317A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0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5847.7A Pending CN113517317A (zh) 2020-04-10 2021-03-26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6467B2 (zh)
KR (1) KR20210126838A (zh)
CN (1) CN1135173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388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51328B2 (ja) * 2020-07-06 2024-03-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12133730B (zh) * 2020-09-25 2022-10-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220057900A (ko) * 2020-10-30 2022-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7344B2 (ja) 2015-11-18 2019-09-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672841B2 (en) 2016-11-18 2020-06-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ransmission and emission area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192759B (zh) * 2018-08-29 2021-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KR102651651B1 (ko) * 2018-11-09 2024-03-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KR20200136549A (ko) 2019-05-27 2020-1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388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26838A (ko) 2021-10-21
US20210320164A1 (en) 2021-10-14
US11626467B2 (en)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8444B (zh) 电子面板和包括该电子面板的电子装置
KR102528266B1 (ko) 전자 장치
US11487382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input detection unit
CN113517317A (zh)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KR20200065161A (ko) 표시 장치
KR20200066471A (ko)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US11329070B2 (en) Electronic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EP3758068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505625B1 (ko) 전자 장치
US1140289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3032015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310167A (zh) 电子设备
KR20230169910A (ko) 전자 장치
CN114063831A (zh) 输入感测面板和具有该输入感测面板的电子设备
KR20230033059A (ko) 표시장치
KR20210128554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20190121690A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014244A (ko) 표시 장치
CN111435201A (zh) 显示装置
KR20230100790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10003355A (ko) 표시장치
KR20230006720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2527141A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KR20220099180A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028807A (ko) 입력 감지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