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6955A - 电池外壳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外壳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6955A
CN113506955A CN202110788580.5A CN202110788580A CN113506955A CN 113506955 A CN113506955 A CN 113506955A CN 202110788580 A CN202110788580 A CN 202110788580A CN 113506955 A CN113506955 A CN 113506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ell
welding
tab
seal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85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峰
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85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6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6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9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of button or coin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和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转接极耳在焊接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之间的绝缘胶熔化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密封盖和转接极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密封盖密封盖合所述注液孔;所述转接极耳与所述密封盖焊接连接。本发明的电池外壳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壳体上,有利于保证壳体上的绝缘胶不会熔化,以保证绝缘胶的粘接强度和绝缘作用,从而有利保证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池外壳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和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两类,其中,化学电池应用最为普遍,主要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电池根据外形可以分为纽扣电池、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和异形电池。
以纽扣电池为例,纽扣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外壳通常包括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之间通过绝缘胶相互连接在一起,并围合形成容置腔。电芯容置于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围合形成的容置腔内,且电芯的正极与正极壳体电连接,电芯的负极与负极壳体电连接。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将电池和外部元器件导通,会在电池的外壳上焊接转接极耳。
然而,相关技术中,转接极耳在焊接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之间的绝缘胶熔化,失去绝缘作用且粘接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和电池,本发明的电池外壳上的转接极耳在焊接的过程中不会导致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之间的绝缘胶熔化,从而有利于保证绝缘胶的粘接强度和绝缘作用,进而有利保证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密封盖和转接极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密封盖密封盖合所述注液孔;所述转接极耳与所述密封盖焊接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密封盖和转接极耳。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用于向壳体内注入电解液。密封盖密封盖合注液孔,以保证电池封装完成后注液孔处的密封性。通过将转接极耳与密封盖焊接连接,从而在转接极耳焊接的过程中,焊接产生的热量首先会传递至密封盖上,而不会直接传递至壳体上,即,密封盖可以在转接极耳和壳体之间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壳体上,进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经由壳体大量传递至绝缘胶上。有利于保证壳体上的绝缘胶不会熔化,以保证绝缘胶的粘接强度和绝缘作用,进而有利保证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密封盖包括封堵区和环绕在封堵区周围的搭接区,所述封堵区与所述注液孔相对,所述搭接区搭接在所述注液孔的边缘;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一端与所述搭接区焊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注液孔的边缘焊接连接并形成环形焊印,所述环形焊印环绕所述注液孔一周;所述转接极耳焊接连接在所述环形焊印与所述密封盖的外缘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一端与所述搭接区焊接连接并形成两排焊印,两排所述焊印分别位于所述注液孔的相对两侧,且每排所述焊印沿所述转接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每排所述焊印包括至少两个焊点,至少两个所述焊点沿所述转接极耳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焊点呈现螺旋状、环状或圆点状。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焊点的外径在300μm至800μm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焊点的深度在0.05mm至0.15mm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焊点之间的间距在100μm至500μm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转接极耳的厚度在0.05mm至0.15mm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转接极耳为纯镍件、不锈钢件或铜镀镍件。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厚度在0.1mm至0.2mm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用于容置电芯的容置腔;所述注液孔设置在所述盖板组件上,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盖板组件电连接;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二端设置有绝缘胶层,至少部分所述绝缘胶层夹设在所述转接极耳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可选的,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顶盖和导电件,所述顶盖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电件封盖在所述通孔上,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胶;所述注液孔设置在所述导电件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如上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池外壳,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电芯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电池外壳的密封盖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电池外壳的壳体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括电芯和电池外壳,电芯容置于电池外壳内,电芯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密封盖电连接,第二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壳体电连接。电池外壳一方面可以对电芯进行密封和保护,另一方面,电芯可以通过电池外壳与外部导通,以向外部的电子元器件供电,或,由外部的充电设备向电芯充电。
其中,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密封盖和转接极耳。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用于向壳体内注入电解液。密封盖密封盖合注液孔,以保证电池封装完成后注液孔处的密封性。通过将转接极耳与密封盖焊接连接,从而在转接极耳焊接的过程中,焊接产生的热量首先会传递至密封盖上,而不会直接传递至壳体上,即,密封盖可以在转接极耳和壳体之间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壳体上,进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经由壳体大量传递至绝缘胶上。有利于保证壳体上的绝缘胶不会熔化,以保证绝缘胶的粘接强度和绝缘作用,进而有利保证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产品主体和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产品主体上,并与所述产品主体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产品包括产品主体和电池,电池安装在产品主体上,并与产品主体电连接,以向产品主体提供电能,从而使产品主体可以发挥正常的功能。
由于本发明的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电池,电池包括上述电池外壳,因此,上述电池外壳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子产品同样具有,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可参照上文的描述。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外壳和电池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爆炸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爆炸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盖板组件;111-注液孔;112-顶盖;113-导电件;12-下壳体;20-密封盖;21-封堵区;22-搭接区;221-环形焊印;30-转接极耳;31-焊点;32-绝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子产品的使用离不开电池,电池通常容置在电子产品的内腔中。电池包括电芯和外壳,外壳包括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通过绝缘胶绝缘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腔,电芯容置在容置腔内,且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电连接,以使电芯可以通过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向外部输出电能,或,使外部的电能通过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传输给电芯。
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将电池的外壳与电子产品的用电元器件电连接,会在电池的外壳上焊接转接极耳。由于转接极耳直接焊接在电池的外壳上,因此,在转接极耳焊接的过程中,焊接产生的热量会直接通过外壳传递至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之间的绝缘胶上,从而容易导致绝缘胶融化,并失去绝缘作用,而且,绝缘胶的粘接强度降低,会影响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密封盖和转接极耳。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用于向壳体内注入电解液。密封盖密封盖合注液孔,以保证电池封装完成后注液孔处的密封性。通过将转接极耳与密封盖焊接连接,从而在转接极耳焊接的过程中,焊接产生的热量首先会传递至密封盖上,而不会直接传递至壳体上,即,密封盖可以在转接极耳和壳体之间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壳体上,进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经由壳体大量传递至绝缘胶上。有利于保证壳体上的绝缘胶不会熔化,以保证绝缘胶的粘接强度和绝缘作用,进而有利保证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爆炸图一;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爆炸图二。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外壳。本实施例的电池外壳可以是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是柱状电池的外壳,也可以是方形电池的外壳,还可以是其他异形电池的外壳。本实施例以纽扣电池的外壳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池外壳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对柱状电池的外壳、方形电池的外壳和其他异形电池的外壳同样适用。
本实施例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10、密封盖20和转接极耳30。示例性的,壳体10可以是不锈钢件,也可以是其他满足强度要求和导电性能要求的金属件。密封盖20可以是铝件,也可以是其他满足强度要求和导电性能要求的金属件。转接极耳30可以是镍件、镍合金件,也可以是其他满足导电性能要求的金属件。
具体的,壳体10上设置有注液孔111,注液孔111用于在电芯封装入壳体10内之后,向壳体10内注入电解液,以使电解液充分浸润电芯。示例性的,壳体10可以包括相互绝缘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绝缘密封胶密封连接并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电芯和电解液的容置腔,同时,两部分之间相互绝缘,以便分别与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电连接。绝缘密封胶例如可以是聚丙烯材质。
密封盖20密封盖合注液孔111,即在电解液注入完成并进行化成操作之后,将密封盖20密封盖合在注液孔111上以完成电池外壳最后的密封,示例性的,密封盖2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并盖合注液孔111。
转接极耳30与密封盖20焊接连接,示例性的,转接极耳30的第一端与密封盖20焊接连接,转接极耳30的第二端向外延伸以便与外部的电子元器件电连接,从而可以向外部的电子元器件输送电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10、密封盖20和转接极耳30。壳体10上设置有注液孔111,注液孔111用于向壳体10内注入电解液。密封盖20密封盖合注液孔111,以保证电池封装完成后注液孔111处的密封性。
同时,通过将转接极耳30与密封盖20焊接连接,从而在转接极耳30焊接的过程中,焊接产生的热量首先会传递至密封盖20上,而不会直接传递至壳体10上,即,密封盖20可以在转接极耳30和壳体10之间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壳体10上,进而可以避免焊接产生的热量经由壳体10大量传递至壳体的绝缘密封胶上。有利于保证壳体10上的绝缘胶不会熔化,以保证绝缘密封胶的粘接强度和绝缘作用,进而有利保证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可选的,密封盖20包括封堵区21和环绕在封堵区21周围的搭接区22,封堵区21与注液孔111相对,搭接区22搭接在注液孔111的边缘。
示例性的,注液孔111可以为圆形孔,密封盖20可以为圆形盖,且密封盖20的直径大于注液孔111的直径,将密封盖20盖合在注液孔111上,密封盖20的中间区域与注液孔111相对并形成封堵区21,密封盖20的边缘搭接在注液孔111的边缘并形成搭接区22。当然,注液孔111也可以为圆形以外的形状,密封盖20也可以为圆形以外的形状,只要使密封盖20的尺寸大于注液孔111的尺寸,以使密封盖20盖合在注液孔111上时,密封盖20的边缘可以搭接在注液孔111的边缘即可。从而有利于保证密封盖20盖合注液孔111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转接极耳30的第一端与搭接区22焊接连接,一方面,使搭接区22可以在转接极耳30和壳体10之间起到隔热的作用,以避免热量过多的传导至壳体10的绝缘密封胶,从而有利于保证绝缘密封胶的密封效果和绝缘性能,进而有利于保证电池外壳的可靠性和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转接极耳30与密封盖20的焊接区域位于密封盖20的搭接区22,以避免焊接区域影响密封盖20对注液孔111的密封效果,从而有利于保证密封盖20密封注液孔111的效果和密封盖的承压能力。
可选的,密封盖20与注液孔111的边缘焊接连接并形成环形焊印221,环形焊印221环绕注液孔111一周,示例性的,环形焊印22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圈、两圈或多圈,两圈或者多圈环形焊印221可以自注液孔111向外依次间隔排布,从而有利于提高密封盖20盖合注液孔111的密封性。转接极耳30焊接连接在环形焊印221与密封盖20的外缘之间,从而不仅有利于保证密封盖20对注液孔111的密封效果,而且有利于避免转接极耳30和密封盖20的焊接区域与密封盖20和注液孔111的焊接区域相互干涉,从而有利于保证转接极耳30和密封盖20的焊接效果,以及密封盖20和注液孔111的焊接效果不受影响。
可选的,转接极耳30的第一端与搭接区22焊接连接并形成两排焊印,两排焊印分别位于注液孔111的相对两侧,且每排焊印沿转接极耳30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有利于保证转接极耳30与密封盖20之间焊接连接的强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每排焊印包括至少两个焊点31,至少两个焊点31沿转接极耳3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示例性的,每排焊印可以包括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焊点31,且至少两个焊点31可以沿转接极耳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或,至少两个焊点31可以沿转接极耳的宽度方向不等间隔排布。
可选的,焊点31可以呈现螺旋状、环状或圆点状。
可选的,焊点31的外径在300μm至800μm之间。示例性的,焊点31的外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或者300μm至800μm之间的任意值,从而不仅有利于保证焊点31的焊接强度,而且有利于避免焊点31占用过多的空间。
可选的,焊点31的深度在0.05mm至0.15mm之间。示例性的,焊点31的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0.05mm、0.07mm、0.09mm、0.11mm、0.13mm、0.15mm或者0.05mm至0.15mm之间的任意值,从而不仅有利于保证焊点31的焊接强度,而且有利于避免焊点31过深,影响壳体10的强度。
可选的,相邻两个焊点31之间的间距在100μm至500μm之间。示例性的,相邻两个焊点3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或者100μm至500μm之间的任意值,从而不仅有利于保证至少两个焊点31的焊接强度,而且有利于避免相邻两个焊点31之间的间距过小相互影响焊接强度。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每排焊印可以包括至少一条沿着转接极耳3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焊印,或,每排焊印还可以包括其他形状的焊点或焊印,只要能够将转接极耳30牢固的焊接在密封盖20上即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可选的,转接极耳30的厚度在0.05mm至0.15mm之间。示例性的,转接极耳3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0.05mm、0.07mm、0.09mm、0.11mm、0.13mm、0.15mm或者0.05mm至0.15mm之间的任意值,从而不仅可以避免转接极耳30太薄影响焊接强度,而且可以避免转接极耳30太厚增加电池的整体高度。
可选的,转接极耳30为纯镍件、不锈钢件或铜镀镍件。当然,转接极耳30的材质并不限于这几种,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满足要求的材质。
可选的,密封盖20的厚度在0.1mm至0.2mm。示例性的,密封盖20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0.1mm、0.13mm、0.15mm、0.17mm、0.2或者0.1mm至0.2mm之间的任意值,从而不仅可以避免密封盖20太厚,导致密封盖20焊接在注液孔111上时焊接热输入增大,激光能量大量传递到绝缘密封层,而导致绝缘密封层熔化的风险增加;而且可以避免密封盖20太薄,导致密封盖20焊接在注液孔111上时出现密封盖20变形的问题。
可选的,壳体10可以包括下壳体12和盖板组件11,盖板组件11盖合在下壳体12上,并与下壳体12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电芯和电解液的容置腔。注液孔111可以设置在盖板组件11上,转接极耳30的第一端通过盖合在注液孔111上的密封盖20与盖板组件11电连接。
可选的,转接极耳30的第二端设置有绝缘胶层32,至少部分绝缘胶层32夹设在转接极耳30和下壳体12之间。示例性的,转接极耳30的第二端可以设置两个绝缘胶层32,一个绝缘胶层32夹设在转接极耳30和下壳体12之间,以使转接极耳30与下壳体12之间相互绝缘,避免短路;另一个绝缘胶层32覆盖在转接极耳30的背离下壳体12的一面,以使转接极耳30与其他外部器件之间相互绝缘。
进一步的,盖板组件可以包括顶盖112和导电件113,顶盖112连接在下壳体12的顶部,示例性的,顶盖112的外边缘可以焊接连接在下壳体12的顶部。顶盖112上设置有通孔,导电件113封盖在通孔上,且导电件113与顶盖112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胶(图中未示出),以使导电件113与顶盖112之间相互绝缘。注液孔111设置在导电件113上,密封盖20焊接密封注液孔111,转接极耳30焊接在密封盖20上。
此时,电池外壳包括相互绝缘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下壳体12和顶盖112,第二部分包括导电件113、密封盖20和转接极耳30。电池外壳的相互绝缘的两部分分别用于与容置在电池外壳内的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电连接。
具体实现时,如图1至图3所示,纽扣电池的外壳包括下壳体12、盖板组件11、密封盖20和转接极耳30。盖板组件11的中间设置有注液孔111,注液后将密封盖20焊接在盖板组件11中间,形成环绕注液孔111一周的环形焊印221,以实现密封作用。
纽扣电池为了和外部连接,需在正负极各焊接转接极耳。本实施例将转接极耳30焊接在密封盖20外圈和环形焊印221组成的区域之间,以实现纽扣电池与外部的连接;为了保证更大的焊接强度,可以分别在注液孔111的两侧各焊接一排焊印。转接极耳30的远离注液孔111的一端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绝缘胶层32,以防止正负极导通导致短路。
焊接所用激光器可以为500W连续激光器、准连续光纤激光器或者红外纳秒激光器,均需配置振镜头,光纤芯径需小于等于20μm。焊接轨迹可以采用螺旋焊点,每排螺旋焊点数需大于等于2个,螺旋焊点的直径在300μm至800μm之间,螺旋焊点的间距在100μm至500μm,螺旋焊点的焊接熔深在0.05-0.15mm之间,这种参数的设置可以提升焊接强度以及保证焊接稳定性。同时,因为焊接位置距离绝缘密封胶的位置比较远,因此,即使焊接能量输入大也不会导致绝缘密封胶熔化,出现绝缘密封胶的绝缘强度和粘接强度下降的问题。
焊接完成后需进行180°拉拔力测试,拉力最小值应大于等于10N,测试后每个螺旋焊点均有焊点残留;焊接后撕开导电件和顶盖之间之间的绝缘密封胶,不会出现绝缘密封胶熔化的情况。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电芯和电池外壳,电芯容置于电池外壳内,电芯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示例性的,第一极耳为正极耳,第二极耳为负极耳;或,第一极耳为负极耳,第二极耳为正极耳。第一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密封盖电连接,第二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壳体电连接。
示例性的,电池外壳的壳体包括下壳体和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可下壳体共同围成用于容置电芯和电解液的容置腔。盖板组件包括顶盖和导电件,顶盖焊接在下壳体的顶部,顶盖上设置有通孔,导电件封盖在通孔上,且导电件与顶盖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胶,以使导电件与顶盖之间相互绝缘。注液孔设置在导电件上,密封盖焊接密封注液孔,转接极耳焊接在密封盖上。此时,电池外壳包括相互绝缘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下壳体和顶盖,第二部分包括导电件、密封盖和转接极耳。
电芯容置在电池外壳内时,第一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密封盖电连接,第二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壳体电连接。具体实现时,第一极耳可以和导电件的内壁焊接连接,第二极耳可以和下壳体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电芯和电池外壳,电芯容置于电池外壳内,电芯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密封盖电连接,第二极耳和电池外壳的壳体电连接。电池外壳一方面可以对电芯进行密封和保护,另一方面,电芯可以通过电池外壳与外部导通,以向外部的电子元器件供电,或,由外部的充电设备向电芯充电。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外壳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外壳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电芯可以包括卷绕式电芯和叠片式电芯。其中,卷绕式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并从一端卷绕至另一端以形成卷绕式电芯。正极片上焊接有正极耳,负极片上焊接有负极耳,正极耳与密封盖电连接,负极耳与电池外壳的下壳体电连接,以使卷绕式电芯可以通过电池外壳向外部输出电能,或,通过电池外壳接收外部输入的电能。
叠片式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按照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的顺序……依次层叠以形成叠片式电芯,正极片上焊接有正极耳,负极片上焊接有负极耳,正极耳与密封盖电连接,负极耳与电池外壳的下壳体电连接,以使卷绕式电芯可以通过电池外壳向外部输出电能,或,通过电池外壳接收外部输入的电能。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包括产品主体和电池,电池安装在产品主体上,并与产品主体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包括产品主体和电池,电池安装在产品主体上,并与产品主体电连接,以向产品主体提供电能,从而使产品主体可以发挥正常的功能。示例性的,手机中装入电池,电池可以向手机提供电能,以使手机可以实现接打电话、上网、拍照、导航、听音乐以及看视频等手机自身所有的各种功能。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池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均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和测量精度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如果存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密封盖和转接极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密封盖密封盖合所述注液孔;所述转接极耳与所述密封盖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包括封堵区和环绕在封堵区周围的搭接区,所述封堵区与所述注液孔相对,所述搭接区搭接在所述注液孔的边缘;
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一端与所述搭接区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注液孔的边缘焊接连接并形成环形焊印,所述环形焊印环绕所述注液孔一周;
所述转接极耳焊接连接在所述环形焊印与所述密封盖的外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一端与所述搭接区焊接连接并形成两排焊印,两排所述焊印分别位于所述注液孔的相对两侧,且每排所述焊印沿所述转接极耳的宽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焊印包括至少两个焊点,至少两个所述焊点沿所述转接极耳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点呈现螺旋状、环状或圆点状;和/或,
所述焊点的外径在300μm至800μm之间;和/或,
所述焊点的深度在0.05mm至0.15mm之间;和/或,
相邻两个所述焊点之间的间距在100μm至500μ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极耳的厚度在0.05mm至0.15mm之间;和/或,
所述转接极耳为纯镍件、不锈钢件或铜镀镍件;和/或,
所述密封盖的厚度在0.1mm至0.2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容置腔;
所述注液孔设置在所述盖板组件上,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盖板组件电连接;所述转接极耳的第二端设置有绝缘胶层,至少部分所述绝缘胶层夹设在所述转接极耳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顶盖和导电件,所述顶盖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
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电件封盖在所述通孔上,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胶;
所述注液孔设置在所述导电件上。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外壳,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电芯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电池外壳的密封盖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电池外壳的壳体电连接。
CN202110788580.5A 2021-07-13 2021-07-13 电池外壳和电池 Pending CN113506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8580.5A CN113506955A (zh) 2021-07-13 2021-07-13 电池外壳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8580.5A CN113506955A (zh) 2021-07-13 2021-07-13 电池外壳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6955A true CN113506955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8580.5A Pending CN113506955A (zh) 2021-07-13 2021-07-13 电池外壳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69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7436A (zh) * 2021-11-29 2022-01-14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外壳和电池
WO2023116077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和车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2203A (ja) * 1995-02-13 1996-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端子付電池および接続端子
JPH0982309A (ja) * 1995-09-14 1997-03-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用接続端子の製造法
US20020150817A1 (en) * 2001-04-13 2002-10-17 Grubb Kenneth L. Low profile battery termination
CN101447557A (zh) * 2007-11-26 2009-06-03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密封电池及使用该密封电池的电池组以及电子设备
JP2009301828A (ja) * 2008-06-12 2009-12-24 Hitachi Maxell Ltd 密閉型電池
CN204885277U (zh) * 2015-08-19 2015-12-16 罗晶晶 扣式碰焊电池防短路保护结构
CN211376797U (zh) * 2019-11-21 2020-08-28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爆结构的电池
CN111613739A (zh) * 2020-06-03 2020-09-0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扣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212571255U (zh) * 2020-03-31 2021-02-19 惠州市恒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钢片结构的纽扣电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2203A (ja) * 1995-02-13 1996-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端子付電池および接続端子
JPH0982309A (ja) * 1995-09-14 1997-03-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用接続端子の製造法
US20020150817A1 (en) * 2001-04-13 2002-10-17 Grubb Kenneth L. Low profile battery termination
CN101447557A (zh) * 2007-11-26 2009-06-03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密封电池及使用该密封电池的电池组以及电子设备
JP2009301828A (ja) * 2008-06-12 2009-12-24 Hitachi Maxell Ltd 密閉型電池
CN204885277U (zh) * 2015-08-19 2015-12-16 罗晶晶 扣式碰焊电池防短路保护结构
CN211376797U (zh) * 2019-11-21 2020-08-28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爆结构的电池
CN212571255U (zh) * 2020-03-31 2021-02-19 惠州市恒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钢片结构的纽扣电池
CN111613739A (zh) * 2020-06-03 2020-09-0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扣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7436A (zh) * 2021-11-29 2022-01-14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外壳和电池
WO2023116077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37410B (zh) 扣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7697265B2 (e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with a sealing plate fitted inside a container
EP1659651B1 (en) Can-typ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959870B1 (ko) 보호회로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WO2003003485A1 (en) Cell and cell pack
JP2005285761A (ja) 二次電池
JP2005039256A (ja) 電気化学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06955A (zh) 电池外壳和电池
WO2021244618A1 (zh) 扣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US20100310929A1 (en) Sealed battery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for
CN214203912U (zh) 电池
CN217009372U (zh) 电池
JP2007165328A (ja) 電池
JP2003162987A (ja) 基板一体化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CN112234282A (zh) 电池壳体组件、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3097661A (zh) 电池
JP4154456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を備えた電池装置
CN215644579U (zh) 一种电池
CN217334361U (zh) 电池
CN113013524B (zh) 电池外壳及电池
JP2019029642A (ja) 電気化学セル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化学セル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KR20220007519A (ko) 이차 전지
KR100994954B1 (ko) 보호회로기판이 접속되는 이차전지
JP4865219B2 (ja) 電気化学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18700B1 (ko) 이차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