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2409B -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2409B
CN113472409B CN202110545080.9A CN202110545080A CN113472409B CN 113472409 B CN113472409 B CN 113472409B CN 202110545080 A CN202110545080 A CN 202110545080A CN 113472409 B CN113472409 B CN 113472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preco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hybrid precoding
sub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50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2409A (zh
Inventor
徐友云
周笑
蒋锐
李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1105450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2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2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2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属于电通信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中,首先对总的可达到速率进行简化,分解成一系列的子速率优化问题,并利用SIC思想依次最大化每个子速率。在每个子速率优化过程中,利用PAST算法估计每个子速率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最后根据估计出的结果计算约束下混合预编码矩阵。该方法在HC系统结构中可以获得与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几乎相同的性能,并且随着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该方法的复杂度和耗时远低于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可以满足算法实时处理需求。同时,该方法在FC、SC、HC三种系统结构中均可适用,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Description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具体涉及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ProjectionApproximation Subspace Tracking,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属于电通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MIMO系统中,使用全数字预编码结构可以达到理想的系统性能,但是如果将全数字预编码应用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会导致很高的能量消耗和实现成本。因此采用由低维的数字预编码和高维的模拟预编码组成的混合预编码可以大大降低RF链的数量和能量消耗。
一般来说,混合预编码的系统结构分成全连接结构(Fully-Connected,FC)和子连接结构(Sub-Connected,SC)。FC系统结构可以实现较高频谱效率,但是由于大规模MIMO的应用,所需的移相器也会大幅度增长,这依然会使能量消耗和硬件复杂度增高。SC结构需要较少的移相器数量,但是相对于FC结构,其频谱效率较低。因此,为了平衡FC和SC结构的频谱效率、能量消耗和硬件复杂度,采用混合连接(Hybrid-Connected,HC)系统结构。在HC系统结构中,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利用SVD来计算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然后根据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和约束条件得到最终的混合预编码矩阵,该混合预编码方案实现的频谱效率接近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方案。但是,随着发送端天线的增多,需要进行SVD的矩阵的维度也变大,这使得SVD的复杂度和耗时大幅度增加。
本发明旨在通过一种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克服HC系统架构中SVD计算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复杂度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通过PAST算法估计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最大化系统可达到速率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复杂度,解决在HC系统架构中采用SVD计算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复杂度高的技术问题,实现在HC系统中获得与基于SVD混合预编码算法几乎相同性能的发明目的,以及随着发射天线数目增加的复杂度及耗时远低于基于SVD混合预编码算法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对混合连接HC系统,采用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包括分解优化问题和利用PAST算法求解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两大步骤。
1)优化问题的分解
在混合连接HC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总的可以达到的速率R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21
式(1)中,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22
代表一个Nr×Nr的单位矩阵,Nr表示接收端天线数;ρ表示平均接收功率;Ns表示数据流;σ2是噪声的功率;H表示信道矩阵,上标H表示H为Hermitian矩阵;F代表混合预编码矩阵,上标H表示F为Hermitian矩阵。
混合预编码矩阵F是模拟预编码矩阵和数字预编码矩阵组合而成的,其维度为Nt×Ns。Nt是发送端天线数,NRF是RF链数量。将发送端的天线和RF链分成D个子阵,在每个子阵中有K(NRF/D)根RF链通过移相器与T(Nt/D)根天线和连接。根据HC的系统结构,整个模拟预编码器分成了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阵,所以FRF是一个块对角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23
式(2)中,每个子阵对应的模拟预编码矩阵维度为T×K。在第i个子阵中,FRF,i=[ai,1,ai,2,…,ai,K],第l根RF链对应的模拟预编码向量ai,l的维度为T×1。每个子阵的模拟预编码矩阵中所有的非零元素都应该满足恒等幅度约束,但相位不同,即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24
同时,假设数字预编码矩阵FBB也是块对角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31
假设NRF=Ns,每个子阵对应的数字预编码矩阵维度为K×K。其中,FBB,i=[bi,1;bi,2;…;bi,K]且第i个子阵中第l根RF链对应的数字预编码向量bi,l的维度为1×K。因此,混合预编码矩阵也是块对角矩阵,为了满足总传输功率约束,混合预编码器满足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32
优化目标是通过设计混合预编码矩阵F使可达速率最大化,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33
但是混合预编码器需要满足总传输功率约束,并且模拟预编码矩阵中所有的非零元素均须满足恒等幅度约束。考虑混合预编码矩阵F是块对角矩阵:
F=FRFFBB=diag{FRF,1FBB,1,…,FRF,DFBB,D} (5)。
此时,总的可达速率可分解成多个子速率优化问题,并通过最大化每个子阵对应的子速率获得式(4)所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根据混合预编码矩阵的结构,把混合预编码矩阵F分成D个子矩阵,F=[f1,f2,…,fD],进一步表示为F=[FD-1fD],其中,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34
表示前D-1个子矩阵,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35
表示第D个子矩阵。因此,根据以上混合预编码的表示,公式(1)中总的可达速率进行如下推导: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41
首先定义辅助矩阵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42
并根据|AB|=|A|·|B|,可以得到等式(a)右侧的结果。由于log2(|QD-1|)与公式(1)有相同的形式,按照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解矩阵QD-1,直到总的可达速率公式被完全分解,得到等式(b)右侧的结果。最后,根据原理|I+AB|=|I+BA|,定义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43
对公式的形式进行改变,得到(c)右侧的结果,其中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44
Q0=IK,IK代表一个K×K的单位矩阵。首先对第一个子阵的子速率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个子阵对应的混合预编码矩阵f1,然后用这个矩阵来更新辅助矩阵Q1。接着,利用上一步更新的Q1对第二个子阵的子速率进行优化,得到第二个子阵对应的混合预编码矩阵f2,以此类推,直到获得最后一个子阵的混合预编码矩阵fD
子速率优化问题可表示成: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45
Pi-1是从矩阵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46
的((i-1)T+1)行到第iT行,((i-1)T+1)列到第iT列上截取的子矩阵。对Pi-1进行奇异值分解Pi-1=VΣVH,公式(7)计算求得的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51
就是Pi-1的右奇异矩阵V的前K列,表示成VK,i
2)利用PAST算法求解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
在求解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fi时,要对辅助矩阵Pi-1进行SVD,并且选择右奇异矩阵的前K列作为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fi。然而,矩阵Pi-1的维度会随着发射天线的增多逐渐增大,对Pi-1进行SVD会有较高的复杂度和时间消耗。因此,利用PAST算法,只估计需要的右奇异矩阵的部分主要的列向量,避免了通过SVD计算整个右奇异矩阵的过程,并且PAST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在PAST算法中,我们将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52
作为数据样本矩阵,取数据样本矩阵的一行作为数据样本向量x。当输入的数据样本向量为xj时,求矩阵Pi-1最主要的奇异向量(对应Pi-1的右奇异矩阵V的前K列向量)的估计值Wj(:,k),估计的所有奇异向量构成奇异向量矩阵WT,Wj(:,k)表示根据数据样本矩阵第j行向量估算的奇异向量矩阵WT的第k列,PAST算法可以简化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53
式(8)中,Wj-1(:,k)为根据数据样本矩阵第j-1行向量估算的奇异向量矩阵W的第k列,dj(k)表示根据数据样本矩阵第j行向量估算奇异向量矩阵W第k列的步长,dj(k)=dj-1(k)+|y|2,步长dj(k)用于自我校正,dj-1(k)表示根据数据样本矩阵第j-1行向量估算奇异向量矩阵WT第k列的步长,y为估算过程的中间变量,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54
y*表示共轭,可以看到PAST算法是一种梯度的算法。
输入当前数据样本向量xj,初始j的值为1,利用公式(8)估计最主要的奇异向量(对应Pi-1的右奇异矩阵V前K列向量的第1列)Wj(:,1),将当前数据样本向量xj在Wj(:,1)上的投影从xj本身中移除,即,xj=xj-Wj(:,1)y,此时,第二个主要的奇异向量(对应Pi-1的右奇异矩阵V前K列向量的第2列)Wj(:,2)在待更新的估计向量中占主导的地位,可以像第一个奇异向量Wj(:,1)一样进行估计并提取,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的主要奇异向量都按顺序估计出来;然后,继续输入数据样本向量xj+1,联合上一过程求得的所有奇异向量的估计值,更新最主要的奇异向量Wj+1(:,1),将当前数据样本向量xj+1在Wj+1(:,1)上的投影从xj+1本身中移除,即,xj+1=xj+1-Wj+1(:,1)y,按顺序更新所有的奇异向量Wj+1;重复输入一行数据样本向量后估算所有奇异向量的过程,直到所有的数据样本向量都参与估计。由于PAST算法最终估计结果WT的列之间会产生正交性的损失,所以在算法的最后需要对WT进行正交化处理。
但是由于公式(4)中的约束条件,我们需要从约束下的可行集中获得每个子阵对应的混合预编码矩阵。
式(7)所示子速率优化问题可以等价于下面的公式: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61
式(9)中,VK,i的取值为PAST算法的最终估计结果WT
利用相位提取的方法来优化模拟预编码矩阵,以满足恒等幅度约束: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62
当子阵的RF链只有一个时,即K=1,数字预编码和最终求得的混合预编码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63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64
当子阵的RF链大于一时,即K>1,数字预编码的求解用的是最小二乘法,最终求得的预编码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65
fi=FRF,iFBB,i (14)。
然后根据求得的子阵混合预编码矩阵fi对P进行更新,将更新的结果作为下个子阵混合预编码求解的输入。当所有的子阵混合预编码矩阵都被计算出,输出整个系统的混合预编码矩阵F。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PAST算法预估混合连接毫米波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PAST算法估计子速率优化问题构建的用于估计混合预编码的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并结合PAST算法的估计结果转换子速率优化问题为PAST估计结果与子块混合预编码的距离问题,再在混合预编码优化问题求解的约束条件下确定实际混合预编码矩阵,极大地简化了优化问题的复杂度,该方法在HC系统结构中可以获得与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几乎相同的性能,并且随着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该方法的复杂度和耗时远低于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可以满足算法实时处理需求;同时,该方法在FC、SC、HC三种系统结构中均可适用,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合连接结构的混合预编码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混合预编码算法与其它混合预编码算法频谱效率的对比图。
图3为本发明混合预编码算法时间消耗随发射天线数目变化趋势与其它混合预编码算法时间消耗随发射天线数目变化趋势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对总的可达到速率进行简化,分解成一系列的子速率优化问题,并利用SIC思想依次最大化每个子速率。利用PAST算法估计出每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根据估计出的结果计算约束下混合预编码矩阵。
如图1所示,在HC结构的混合预编码系统中发送端配备Nt根天线和NRF根RF链,将发送端的天线和RF链分成D个子阵,在每个子阵中有K(NRF/D)根RF链通过移相器与T(Nt/D)根天线和连接。Ns数据流在数字预编码器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71
进行预编码后通过RF链,然后模拟预编码器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72
对从RF链出来的信号进行模拟预编码,最后传送到发送端天线,其中,射频链数满足Ns≤NRF≤Nt。在接收端配备Nr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73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74
式(15)中,ρ表示平均接受功率;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81
表示信道矩阵;s是维度为Ns×1信号矢量,且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82
其中E[·]代表数学期望,IN代表一个N×N的单位矩阵;n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矢量,且服从n∈CN(0,σ2)。
混合预编码矩阵F是模拟和数字预编码矩阵组合而成的,其维度为Nt×Ns。根据HC的系统结构,整个模拟预编码器分成了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阵,所以FRF是一个块对角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83
式(16)中,每个子阵对应的模拟预编码矩阵维度为T×K。在第i个子阵中,FRF,i=[ai,1,ai,2,…,ai,K],第l根RF链对应的模拟预编码向量aj,l的维度为T×1。每个子阵的模拟预编码矩阵中所有的非零元素都应该满足恒等幅度约束,但相位不同,即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84
同时,假设数字预编码矩阵FBB也是块对角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85
假设NRF=Ns,每个子阵对应的数字预编码矩阵维度为K×K。其中FBB,i=[bi,1;bi,2;…;bi,K]且第i个子阵中第l根RF链对应的数字预编码向量bi,l的维度为1×K。因此,混合预编码矩阵也是块对角矩阵,为了满足总传输功率约束,混合预编码器满足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86
表示FRFFBB范式距离的平方。
由于毫米波信道具有有限的散射,使得传统的MIMO分析中使用的信道建模方法不适用于毫米波信道模型。因此,我们采用扩展的Saleh-Valenzuela分簇信道模型,信道矩阵H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1
式(18)中,Ncl表示毫米波信道中散射簇的数量;Nray表示每个散射簇所包含的传播路径数量;αij表示第i散射簇中第j条传播路径上的增益,且独立同分布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2
在第i散射簇中第j条传播路径上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3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4
分别表示基站发射端的离开方位角和仰角,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5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6
分别表示接收端的到达方位角和仰角;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7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8
是接收端和发送端归一化的阵列响应向量。当收发端的天线阵列为均匀平面阵列时,归一化的阵列响应向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9
式(19)中,Nr/t表示接收端或者发送端的天线数;d是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λ是波长;M和N满足Nr/t=M·N,并且0≤m<M,0≤n<N。
在HC系统结构中,首先把总的可达速率的优化问题分解成多个子速率优化问题,并利用SIC思想对子速率依次优化。然后基于PAST算法估计每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最终获得具有约束的混合预编码矩阵。
A、优化问题的分解
在混合连接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总的可以达到的速率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10
优化目标是通过设计混合预编码矩阵F使可达速率最大化,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0911
由公式(21)可知,混合预编码器需要满足总传输功率约束,并且模拟预编码矩阵中所有的非零元素均须满足恒等幅度约束,这些非凸约束使得式(21)所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难以解决。考虑混合预编码矩阵F是块对角矩阵,其中,每个子阵的预编码是相互独立的,则有:
F=FRFFBB=diag{FRF,1FBB,1,…,FRF,DFBB,D} (22),
此时,总的可达速率可分解成多个子速率优化问题,并通过最大化每个子阵对应的子速率获得式(21)所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根据混合预编码矩阵的结构,把矩阵F分成D个子矩阵F=[f1,f2,...,fD],进一步表示为F=[FD-1fD],其中,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01
表示前D-1个子矩阵,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02
表示第D个子矩阵。因此,根据以上混合预编码的表示,公式(20)中总的可达速率可以重新写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03
首先定义辅助矩阵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04
并根据矩阵乘积的行列式等于矩阵行列式的乘积|AB|=|A|·|B|,可以得到等式(a)右侧的结果。由于log2(|QD-1|)与公式(6)有相同的形式,按照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解矩阵QD-1,直到总的可达速率公式被完全分解,得到等式(b)右侧的结果。最后,根据原理|I+AB|=|I+BA|,定义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11
对公式的形式进行改变,得到(c)右侧的结果,其中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12
Q0=IK
从公式(23)可以看到,总的可达速率的优化问题最终被分解成多个子速率优化问题。根据SIC思想,对第一个子阵的子速率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个子阵对应的混合预编码矩阵,然后用这个矩阵来更新辅助矩阵Q1。接着,利用上一步更新的Q1对第二个子阵的子速率进行优化,得到第二个子阵对应的混合预编码矩阵,以此类推,直到获得最后一个子阵对应的混合预编码矩阵。
B、具有约束的混合预编码矩阵的设计
根据公式(23),第i个子阵对应的子速率优化问题可以表示成: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13
式(24)中,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14
是满足公式(21)中约束条件的所有混合预编码矩阵的可行集,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15
是Nt×Nt的Hermitian矩阵。由公式(22)可知,HC结构的混合预编码矩阵是块对角矩阵,在矩阵F的第i个子预编码矩阵fi中第((i-1)T+1)行到第iT行是非零元素。因此公式(24)中的子速率优化问题可以进一步表示成: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16
同样,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17
是维度为T×K的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集,Pi-1是从矩阵Pi-1的((i-1)T+1)行到第iT行,((i-1)T+1)列到第iT列上截取的子矩阵,且是Hermitian矩阵,维度为T×T。
对Pi-1进行奇异值分解Pi-1=V∑VH,其中,∑是T×T的对角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是Pi-1的奇异值并且是从大到小排列的,V是T×T的酉矩阵。公式(25)中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就是Pi-1的右奇异矩阵V的前K列,表示成VK,i,即: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21
然后根据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VK,i更新Pi,再用同样的奇异值分解的方法获得第i+1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最后可以求出总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Fopt。但是由于公式(21)中的约束条件,Fopt不并能作为公式(21)中使可达速率最大化的最终混合预编码矩阵。所以,我们需要从约束下的可行集中获得每个子阵对应的混合预编码矩阵。
优化问题(25)可以等价于下面的公式: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22
通过最小化混合预编码矩阵与最优无约束预编码矩阵之间的欧氏距离,找到实际的接近最优无约束的混合预编码矩阵。
利用相位提取的方法来优化模拟预编码矩阵,以满足恒等幅度约束: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23
当子阵的RF链只有一个时,即K=1,数字预编码和最终求得的混合预编码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24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25
当子阵的RF链大于一时,即K>1,数字预编码的求解用的是最小二乘法,最终求得的预编码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26
fi=FRF,iFBB,i (32),
利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所有的子速率优化问题,最终获得满足约束的混合预编码矩阵。
C、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
在求解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时,要对辅助矩阵Pi-1进行SVD,并且选择右奇异矩阵的前K列作为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然而,随着天线的增多矩阵Pi-1的维度会逐渐增大,对Pi-1进行SVD会有较高的复杂度和时间消耗。因此,利用PAST算法,只估计需要的右奇异矩阵的部分主要的列向量,避免了通过SVD计算整个右奇异矩阵的过程,并且PAST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在PAST算法中,我们将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31
作为数据样本矩阵,取数据样本矩阵的一行作为数据样本向量x。当输入的数据样本向量为xj时,求矩阵Pi-1最主要的奇异向量的估计值Wj(:,k),Wj(:,k)表示矩阵W的第k列,PAST算法可以简化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32
式(33)中,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33
dj(k)=dj-1(k)+|y|2,y*表示共轭,可以看到PAST算法是一种梯度的算法,其步长dj用于自我校正。当j=1时,最主要的奇异向量Wj(:,1)被估计之后,将当前数据样本向量xj在Wj(:,1)上的投影从xj本身中移除。此时,第二个主要的奇异向量矩阵V前K列的第2列在待更新的估计向量中占主导的地位,
可以像第一个奇异向量Wj(:,1)一样进行估计并提取。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的奇异向量Wj都按顺序估计出来。然后继续输入数据样本向量xj+1,联合上一过程求得的奇异向量的估计值Wj,利用公式(33),按顺序更新所有的奇异向量Wj+1,直到所有的数据样本向量都参与估计。由于PAST算法最终估计结果WT的列之间会产生正交性的损失,所以在算法的最后需要对WT进行正交化处理。对辅助矩阵Pi-1的奇异向量估计的过程如算法1所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34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41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算法首先根据算法1计算出辅助矩阵P右奇异矩阵的前K列的估计值VK,再根据VK计算约束下的模拟预编码矩阵、数字预编码矩阵和混合预编码矩阵f。在求解数字预编码矩阵时,子阵的射频链数不同求解的方式也不同。然后将子阵的混合预编码矩阵以对角的形式组成整个系统的混合预编码矩阵F。最后根据求得的子阵混合预编码矩阵对P进行更新,将更新的结果作为下个子阵混合预编码求解的输入。当所有的子阵混合预编码矩阵都被计算出,输出整个系统的块对角形式的混合预编码矩阵F。具体算法流程如算法2所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42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1
通过数值仿真来评估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实验中将FC系统结构下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FC-OPT、正交匹配追踪算法FC-OMP、功率迭代(Power Iteration,PI)算法SC-PI和FC、HC、SC三种连接方式下的SVD算法作为对比。在仿真中,设置信道矩阵中散射簇的数量Ncl=5;每个散射簇所包含的传播路径数量Nray=10;假设基站发射端的离开方位角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2
和仰角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3
分别均匀分布在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4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5
中,接收端的到达方位角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6
和仰角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7
分别均匀分布在[-π,π]和[0,π]中;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8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定义为
Figure BDA0003073310060000159
仿真实验中,发送端天线数目Nt=144,接收端天线数目Nr=36,数据流Ns等于RF链的数目NRF,HC系统分为两个子阵D=2。
图2显示了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不同混合预编码算法频谱效率的对比,其中,Ns=NRF=4。可以看出,随着信噪比的增加不同混合预编码算法的频谱效率也在增加,本文提出的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在FC、SC、HC三种系统结构中均可适用,且不论在哪种连接方式下本文算法在频谱效率上均接近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甚至在SC结构下几乎可以达到和SVD一样的性能。同时,在FC结构中PAST算法实现的频谱效率接近OMP算法,在SC结构中PAST算法实现的频谱效率高于PI算法。
图3显示了在信噪比SNR=0dB时SVD和PAST算法时间消耗的对比。图3可以看出,当Nt≤256时,HC-PAST算法消耗的时间略高于HC-SVD,但在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当Nt>256时,不论是HC-SVD还是SVD消耗的时间都要比HC-PAST和PAST算法高很多,并且随着Nt的增多,SVD消耗的时间几乎是PAST算法的2倍。用SVD计算一个m×n矩阵的右奇异矩阵复杂度为mn2+O(n3),用PAST算法估计一个m×n矩阵的右奇异矩阵的前K列的复杂度为n3+6mnK+O(K)。本文中m=n,当发射天线Nt增多时,SVD的计算复杂度以n3增加,高于PAST算法的复杂度。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可以实现的频谱效率接近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并且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少的时间消耗。
上述实施例仅以混合连接方式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为例阐述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用于全连接结构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或子连接结构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对所提技术方案所做的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可达速率最大化的优化问题分解为各子阵速率的优化问题,各子阵速率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1
其中,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2
为第i个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fi为第i个子阵的实际混合预编码矩阵,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3
为fi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集,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4
的维度为T×K,K为每个子块的RF链数,IK为一个K×K的单位矩阵,Pi-1为从矩阵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5
的第((i-1)T+1)行到第iT行第((i-1)T+1)列到第iT列上截取的辅助矩阵,Qi-1为辅助矩阵的分解矩阵,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6
Fi-1为前i-1个子阵的混合预编码矩阵;
采用PAST算法估计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具体方法为:取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7
作为估计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的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的数据样本矩阵,从数据样本矩阵的第j行数据样本向量xj中移除xj在根据第j行数据样本向量估计的第k列奇异向量Wj(:,k)上的投影,根据每一行数据样本向量估计各列奇异向量,按序排列根据各行数据样本向量估计得到的各列奇异向量构建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WT,从数据样本矩阵的第j行数据样本向量xj中移除xj在根据第j行数据样本向量估计的第k列奇异向量Wj(:,k)上的投影的数学表达式为:xj=xj-Wj(:,k)y,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8
Wj(:,k)为根据第j行数据样本向量估算的第k列奇异向量,Wj-1(:,k)为根据第j-1行数据样本向量估算的第k列奇异向量,dj(k)为根据第j行数据样本向量估算第k列奇异向量的步长,dj(k)=dj-1(k)+|y|2,dj-1(k)表示根据第j-1行数据样本向量估算第k列奇异向量的步长,y为估算过程的中间变量,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19
y*为y的共轭矩阵;
将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转化为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与当前子阵混合预编码距离最小的优化问题;
根据当前子阵的RF链数求解转化后的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得到当前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由当前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更新下一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的辅助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可达速率最大化的优化问题,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可达速率为优化目标,以混合预编码满足总传输功率约束且每个子阵模拟预编码矩阵中所有非零元素幅度恒等为约束求解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可达速率最大化的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21
其中,Fopt为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最优混合预编码,F为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22
为一个Nr×Nr的单位矩阵,Nr为接收端天线数,ρ为平均接收功率,Ns为数据流,σ2为噪声功率,H为信道矩阵,FRF为模拟预编码,FBB为数字预编码,T为每个子阵连接的发射天线数,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23
表示每个子阵模拟预编码矩阵中所有非零元素幅度恒等,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24
表示混合预编码满足总传输功率约束,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25
表示范式距离的平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与当前子阵混合预编码的距离最小的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26
VK,i为第i个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即采用PAST算法估计得到的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中辅助矩阵的右奇异矩阵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子阵的RF链数求解转化后的当前子阵速率优化问题得到当前子阵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矩阵的具体方法为:
第i个子阵的RF链只有一个时,即K=1,第i个子阵的数字预编码FBB,i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31
第i个子阵的实际混合预编码矩阵fi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32
||VK,i||1为VK,i的L1范数;
第i个子阵的RF链大于一时,即K>1,第i个子阵的数字预编码为
Figure FDA0003663550830000033
第i个子阵的实际混合预编码矩阵fi为fi=FRF,iFBB,i
CN202110545080.9A 2021-05-19 2021-05-19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Active CN113472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5080.9A CN113472409B (zh) 2021-05-19 2021-05-19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5080.9A CN113472409B (zh) 2021-05-19 2021-05-19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409A CN113472409A (zh) 2021-10-01
CN113472409B true CN113472409B (zh) 2022-07-15

Family

ID=77870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5080.9A Active CN113472409B (zh) 2021-05-19 2021-05-19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24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525B (zh) * 2021-12-29 2023-05-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针对具有子连接结构的mimo vlc系统的sic预编码方法
CN116155329B (zh) * 2023-04-23 2023-07-2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元启发算法的mMIMO-NOMA系统的用户分簇和功率分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440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数据发射方法及装置
CN105656530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提高mimo安全通信系统的安全速率的方法和系统
WO2019220188A1 (en) * 2018-05-16 2019-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down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 precoding using uplink signal subspace tracking for active antenna systems (aas)
CN112737647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连接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04843B1 (en) * 2017-05-17 2022-12-07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enabling both analog and digital beamform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440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数据发射方法及装置
CN105656530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提高mimo安全通信系统的安全速率的方法和系统
WO2019220188A1 (en) * 2018-05-16 2019-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down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 precoding using uplink signal subspace tracking for active antenna systems (aas)
CN112737647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连接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nergy-Efficient Hybrid Analog and Digital Precoding for MmWave MIMO Systems With Large Antenna Arrays;Xinyu Gao 等;《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60331;第34卷(第4期);全文 *
Millimeter-Wave Massive MIMO Systems Relying on Generalized Sub-Array-Connected Hybrid Precoding;Yun Chen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190723;第68卷(第9期);全文 *
PASTd-based CSI Tracking in Massive MIMO Systems;Wen-Kuang Yang 等;《2018 IEE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20190204;摘要 *
毫米波MIMO中混合预编码技术的研究;于彦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90115;正文第4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409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2224B (zh) 用于大规模mimo的混合波束赋形算法
CN112737647B (zh) 一种基于混合连接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
CN111049557B (zh) 基于统计信道信息的毫米波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0557177A (zh)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3472409B (zh)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0224730B (zh) 一种毫米波通信的混合预编码结构、混合合并结构及方法
CN110661555B (zh) 用于大规模mimo的部分连接的移相器网络的混合预编码算法
CN112653496B (zh) 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0138427B (zh) 基于部分连接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混合波束赋形算法
CN109787671B (zh) 一种混合波束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10365388B (zh) 一种低复杂度毫米波多播波束成形方法
CN112039565A (zh) 基于分布式部分连接的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0138425B (zh) 低复杂度阵列天线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混合预编码算法
CN111147113A (zh) 一种能效保障的多波束卫星通信鲁棒预编码方法
CN110943768A (zh) 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码本联合设计方法
CN111953393A (zh) 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器及匹配关系
CN112468202A (zh) 低复杂度毫米波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3824478A (zh) 离散透镜天线阵列辅助的宽带毫米波多用户大规模mimo上行频谱效率优化方法
CN113572503B (zh) 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gp的改进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CN114726687A (zh)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12398513A (zh) 一种massive MIMO系统的波束赋形方法
CN110719127B (zh) 一种具有恒模约束的毫米波mimo系统波束成形方法
CN110071751B (zh) 模拟域波束赋形参数非恒模的部分连接混合波束赋形方法
CN114039638B (zh) 一种混合波束成形器与模数转换器联合设计方法
CN115426013A (zh)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ris辅助通信系统预编码与相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