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9966A - 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9966A
CN113459966A CN202110325807.2A CN202110325807A CN113459966A CN 113459966 A CN113459966 A CN 113459966A CN 202110325807 A CN202110325807 A CN 202110325807A CN 113459966 A CN113459966 A CN 113459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heating
vehicle
disposed
hea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58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宽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59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9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62Other vehicle fittings for cleaning
    • B60S1/66Other vehicle fittings for cleaning for cleaning vehicle exteri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在将从车载的雷达(10)发送的电波的发送方向的前侧设为前侧时,徽标(20)具有:基材(21);以及加热部(30),其设置于基材(21)的前侧,通过通电而发热,且能够从前侧目视确认。加热部(30)包含:第1加热线(32a);以及第2加热线(32b),其相对于第1加热线(32a)电性地并联连接。第1加热线(32a)在基材(21)配置于与雷达(10)的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另一方面,未配置于与雷达(10)的副检测区域(R2)重叠的第2部分P2。第2加热线(32b)配置于第2部分(P2),另一方面,未配置于第1部分(P1)。

Description

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装饰部件。
该装饰部件在车辆中安装于从毫米波雷达装置发送的毫米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对该车辆进行装饰,且具有毫米波透过性。装饰部件具有:有色基材,其由树脂材料形成;透明部件,其由树脂材料形成、且配置于上述发送方向上的基材的前侧;以及装饰层,其形成于有色基材与透明部件之间。
透明部件分割为前透明部件、以及在前透明部件的后侧配置的后透明部件。加热片材的主要部分以与上述透明部件重叠的状态配置于前透明部件与后透明部件之间。
加热片材具有:树脂片材;以及加热线,其形成于树脂片材、且因通电而发热。
在这种装饰部件中,在雪等附着于装饰部件的前表面时,通过对加热线通电而使得加热线发热。由此,使得附着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由此,能够抑制毫米波雷达装置的系统因附着的雪而无法工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52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饰部件中,对1根加热线以折返多次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为了使规定大小的电流流通以确保发热性能,需要以某种程度增大加热线的线径。其结果,加热线有可能变得显眼而导致外观受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改善外观、且抑制雷达的误检测的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车辆用装饰件是在从车载的雷达发送的电波的发送方向上设置为比所述雷达靠前方、且所述电波能够透过的装饰件,其中,在将所述发送方向的前侧设为前侧时,具有:基材;以及加热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前侧,因通电而发热,且能够从前侧目视确认,所述加热部包含:第1加热线;以及第2加热线,其相对于所述第1加热线而电性地并联连接,所述第1加热线在所述基材配置于与所述雷达的主检测区域重叠的第1部分,另一方面,未配置于与所述雷达的副检测区域重叠的第2部分,所述第2加热线配置于所述第2部分,另一方面,未配置于所述第1部分。
根据该结构,构成加热部的第1加热线和第2加热线电性地并联连接,因此与串联连接的结构相比,在使得相同大小的电流流通以确保相同的发热性能的基础上,能够使各加热线的线径缩细。由此,不易看到加热线。
但是,在只有第1加热线断线的情况下,附着的雪未融化而残留于装饰件中与雷达的主检测区域重叠的第1部分。另一方面,在装饰件中与雷达的副检测区域重叠的第2部分,因第2加热线发热使得附着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此时,雷达自动地检测到无法进行通过主检测区域的电波的收发而使得系统的工作停止。
另外,在只有第2加热线断线的情况下,在装饰件中与雷达的主检测区域重叠的第1部分,附着的雪融化而被去除。另一方面,附着的雪未融化而残留于装饰件中与副检测区域重叠的第2部分。此时,雷达无法进行通过副检测区域的电波的收发,但能够进行通过主检测区域的电波的收发,因此仅使用主检测区域而使得系统持续工作。
因此,能够改善外观、且抑制雷达的误检测。
关于上述车辆用装饰件,优选所述第1加热线在所述第1部分具有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第1加热线设置于第1部分的广阔的范围,因此能够通过向第1加热线通电而有效地将第1部分加热。
关于上述车辆用装饰件,优选所述第2加热线在所述第2部分具有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第2加热线设置于第2部分的广阔的范围,因此能够通过向第2加热线通电而有效地将第2部分加热。
关于上述车辆用装饰件,优选地,一对所述第2部分设置为与所述第1部分的两侧相邻,所述第2加热线配置于一对所述第2部分这两者。
在雷达中,副检测区域设置为与主检测区域的两侧相邻。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附着于装饰件中分别与两个副检测区域重叠的部分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
关于上述车辆用装饰件,优选地,所述第2加热线具有:一对主部,它们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2部分;以及连结部,其在所述基材设置于除了所述第1部分以及所述第2部分以外的部分,将一对所述主部彼此连结。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一根第2加热线使附着于装饰件中分别与两个副检测区域重叠的部分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因此,能够减少第2加热线的数量,能够使加热部的结构、甚至装饰件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车辆用雷达装置具有:雷达,其收发电波;以及上述装饰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与上述电波透过罩相同的作用效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改善外观、且抑制雷达的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车辆用雷达装置的车辆用装饰件及雷达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车辆用装饰件的加热部的主视图。
图4是从背面侧表示车辆用雷达装置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车辆用雷达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对比例的车辆用装饰件的加热部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对比例的车辆用装饰件的加热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7对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车辆用雷达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其中,下面,仅将车辆的前后方向L的前方及后方作为前方及后方而进行说明。另外,仅将从车辆的后方观察前方时的车辆的宽度方向W的左侧及右侧作为左侧及右侧而进行说明。另外,仅将车辆位于水平面上时的车辆的上下方向H的上方及下方作为上方及下方而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车辆的前部设置有车辆用雷达装置。车辆用雷达装置具有:雷达10,其收发电波;以及徽标20,其在电波的发送方向上安装于雷达10的前侧。此外,电波的发送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L一致。
<雷达10>
如图2所示,雷达10设置于在车辆的前部配置的前格栅与散热器(均省略图示)之间。
雷达10作为对车辆前方的对象物与该车辆的距离、相对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而起作用。具体而言,雷达10朝向车辆的前方发送进行了调制的电波、且接收由对象物反射的电波。而且,雷达10基于发送的电波和接收到的电波而测定相对于对象物的距离、相对速度。这里,电波是波长为1~10mm、频率为30~300GHz的所谓毫米波。
如图4所示,雷达10的电波的照射范围分割为主检测区域R1及副检测区域R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检测区域R1是进行前方检测的区域,副检测区域R2是进行侧方检测的区域。
更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主检测区域R1是雷达10的照射角度α(雷达10的中心轴C与电波的发送方向所成的角度)在左右方向上小于或等于15度的区域、且是在上下方向上小于或等于15度的区域。另外,副检测区域R2是雷达10的照射角度β(雷达10的中心轴C与电波的发送方向所成的角度)在左右方向上大于15度的区域、且是在上下方向上小于或等于15度的区域。照射角度β的上限例如为30度。此外,图5中为了方便而仅示出了雷达10的左右方向的照射角度α、β。
<徽标20>
如图1及图2所示,徽标20例如安装于前格栅(省略图示)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位置,具有基材21、以及在基材21的前侧设置的加热部30。此外,徽标20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装饰件。
如图1所示,徽标20配置为比雷达10更靠前方而对车辆进行装饰,并且具有使得难以从前侧看到雷达10的功能。
基材21形成为具有毫米波透过性的多层构造,包含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有色的基材主体、在基材主体的前侧配置的透明的树脂层、以及形成于基材主体与透明的树脂层之间且使得徽标20具有外观美观性的装饰层(均省略图示)等。
<加热部30>
如图3所示,加热部30具有树脂片材31、以及在树脂片材31上形成的加热线32。
如图1~图3所示,加热部30在安装于基材21的状态时,在图3所示的虚线部分向后方弯曲,弯曲的部分的端部延伸至基材21的后侧的端缘。加热部30配置于车辆的前端,因此能够从前侧目视确认。
如图3所示,加热线32包含:第1加热线32a;以及第2加热线32b,其相对于第1加热线32a电性地并联连接。
如图4所示,第1加热线32a在基材21配置于与雷达10的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另一方面,未配置于与雷达10的副检测区域R2重叠的第2部分P2。
第1加热线32a具有:并列部33,其在第1部分P1彼此并列配置;以及折返部34,其由第1加热线32a在比第1部分P1靠上方及下方的部分折返而成。
并列部33沿上下方向H延伸且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并列部33彼此由折返部34连结。更详细而言,6个并列部33由上方的3个折返部34和下方的2个折返部34连结而形成为一体。
并列部33中的位于左右两端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且与通电装置(省略图示)连接。
如图4所示,第2加热线32b配置于第2部分P2,另一方面,并未配置于第1部分P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2部分P2设置为与第1部分P1的左右两侧相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加热线32b配置于一对第2部分P2这两者。
此外,下面,以配置于左右的第2部分P2的第2加热线32b中的配置于左侧的第2加热线32b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第2加热线32b具有:并列部35,其在第2部分P2彼此并列配置;以及折返部36,其由第2加热线32b在比第2部分P2靠下方的部分折返而成。
并列部35沿上下方向H延伸、且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并列部35彼此由折返部36连结。更详细而言,2个并列部35由设置于下方的1个折返部36连结而形成为一体。
并列部35中的位于左侧的并列部朝向上方延伸且折返,然后在比第2部分P2靠左侧的部分朝向下方延伸而与通电装置(省略图示)连接。
如图4所示,第2加热线32b具有:一对主部37,它们分别设置于一对第2部分P2;以及连结部38,其在基材21设置于除了第1部分P1及第2部分P2以外的部分,将一对主部37彼此连结。
主部37由2个并列部35构成。
连结部38在比第1部分P1靠上方的部分、且在比上方的折返部34靠上方的部分沿宽度方向W延伸。连结部38的左右的两端分别与构成主部37的并列部35中的第1部分P1侧的端部连结。
下面,与对比例的作用对比而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图6及图7所示的对比例的徽标,雪不均匀地残留于与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对比例的徽标的结构中的与本实施方式的徽标20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或相应的结构,标注对本实施方式的各标号“**”加上“100”或“200”后的标号“1**”或“2**”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6所示,关于第1对比例的徽标的加热部130,第2加热线132b在比第1加热线132a靠外侧的部分与第1加热线132a隔开恒定的间隔而沿第1加热线132a延伸。另外,第1加热线132a以及第2加热线132b具有在第1部分P1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133、135。
根据这样的第1对比例的徽标,在第1加热线132a或第2加热线132b的任一者断线的情况下,附着的雪中的与断线的加热线重叠的部分未融化而残留于徽标中与雷达10的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此时,雷达10能够在局部进行通过主检测区域R1的电波的收发,因此使得系统持续工作。其结果,有可能因附着于P1的雪而使得雷达10的检测角度产生偏差。
另外,如图7所示,关于第2对比例的徽标的加热部230,第1加热线232a和第2加热线232b配置为左右对称。另外,第1加热线232a以及第2加热线232b分别具有在第1部分P1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233、235。
根据这样的第2对比例的徽标,在第1加热线232a或第2加热线232b中的任一者断线的情况下,附着的雪中的与断线的加热线重叠的部分未融化而残留于徽标中与雷达10的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即,附着于与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中的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中的任一者的雪未融化而是残留下来。此时,雷达10能够在其他区域进行通过主检测区域R1的电波的收发,因此使得系统持续工作。其结果,有可能因附着于P1的雪而使得雷达10的检测角度产生偏差。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徽标20,在只有第1加热线32a断线的情况下,附着的雪未融化而残留于徽标20中与雷达10的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另一方面,在徽标20中与雷达10的副检测区域R2重叠的第2部分P2,因第2加热线32b发热使得附着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此时,雷达10自动地检测到无法进行通过主检测区域R1的电波的收发而停止系统的工作。
另外,在只有第2加热线32b断线的情况下,在徽标20中与雷达10的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使得附着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另一方面,附着的雪未融化而残留于徽标20中与副检测区域R2重叠的第2部分P2。此时,雷达10无法进行通过副检测区域R2的电波的收发,但能够进行通过主检测区域R1的电波的收发,因此仅使用主检测区域R1而使得系统持续工作。其结果,不易引起雷达10的检测角度的偏差(以上为作用1)。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第1加热线32a在基材21配置于与雷达10的主检测区域R1重叠的第1部分P1,另一方面,未配置于与雷达10的副检测区域R2重叠的第2部分P2,第2加热线32b配置于第2部分P2,另一方面,未配置于第1部分P1。
根据这种结构,构成加热部30的第1加热线32a和第2加热线32b电性地并联连接,因此与串联连接的结构相比,使得需要确保相同的发热性能的相同大小的电流流通,在此基础上,能够使各加热线32a、32b的线径缩细。由此,不易看到加热线32。另外,能实现上述作用1。
因此,能够改善外观、且抑制雷达10的误检测。
(2)第1加热线32a具有在第1部分P1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33。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第1加热线32a设置于第1部分P1的广阔的范围,因此能够通过向第1加热线32a通电而有效地将第1部分P1加热。
(3)第2加热线32b具有在第2部分P2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35。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第2加热线32b设置于第2部分P2的广阔的范围,因此能够通过向第2加热线32b通电而有效地将第2部分P2加热。
(4)一对第2部分P2设置为与第1部分P1的两侧相邻,第2加热线32b配置于一对第2部分P2这两者。在雷达10,副检测区域R2设置为与主检测区域R1的两侧相邻。
根据上述结构,一对第2部分P2设置为与第1部分P1的两侧相邻,第2加热线32b配置于一对第2部分P2这两者,能够使附着于徽标20中与两个副检测区域R2分别重叠的部分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
(5)第2加热线32b具有:一对主部37,它们分别设置于一对第2部分P2;以及连结部38,其在基材21设置于除了第1部分P1以及第2部分P2以外的部分,将一对主部37彼此连结。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一根第2加热线32b使附着于徽标20中分别与两个副检测区域R2重叠的部分的雪融化而将其去除。因此,能够减少第2加热线32b的数量,能够使加热部30的结构、进而徽标20的结构变得简单。
<变更例>
可以以下面的方式变更实施本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彼此组合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下面的变更例。
·可以省略连结部38。即,2根第2加热线32b可以分别具有一个分别与一对第2部分P2独立的主部37。
·加热部30可以具有多根第1加热线32a或第2加热线32b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可以以彼此隔开恒定间隔地布设的方式设置多根第1加热线32a。
·第2加热线32b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那样在第2部分P2具有沿上下方向H延伸且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并列部35的结构,例如,可以具有沿宽度方向W延伸且在上下方向H上排列的并列部35。另外,还可以省略并列部35。
·第1加热线32a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那样在第1部分P1具有沿上下方向H延伸且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并列部33的结构,例如,可以具有沿宽度方向W延伸且在上下方向H上排列的并列部33。另外,还可以省略并列部33。
标号的说明
L…前后方向
W…宽度方向
H…上下方向
C…中心轴
α…照射角度
β…照射角度
R1…主检测区域
R2…副检测区域
P1…第1部分
P2…第2部分
10…雷达
20…徽标
21…基材
30…加热部
31…树脂片材
32…加热线
32a…第1加热线
32b…第2加热线
33…并列部
34…折返部
35…并列部
36…折返部
37…主部
38…连结部
130…加热部
132a…第1加热线
132b…第2加热线
133…并列部
135…并列部
230…加热部
232a…第1加热线
232b…第2加热线
233…并列部
235…并列部。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装饰件,其是在从车载的雷达发送的电波的发送方向上设置为比所述雷达靠前方且所述电波能够透过的装饰件,其中,
在将所述发送方向的前侧设为前侧时,具有:
基材;以及
加热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前侧,因通电而发热,且能够从前侧目视确认,
所述加热部包含:第1加热线;以及第2加热线,其相对于所述第1加热线而电性地并联连接,
所述第1加热线在所述基材上配置于与所述雷达的主检测区域重叠的第1部分,另一方面,未配置于与所述雷达的副检测区域重叠的第2部分,
所述第2加热线配置于所述第2部分,另一方面,未配置于所述第1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装饰件,其中,
所述第1加热线在所述第1部分具有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装饰件,其中,
所述第2加热线在所述第2部分具有彼此并列配置的并列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装饰件,其中,
一对所述第2部分设置为与所述第1部分的两侧相邻,
所述第2加热线配置于一对所述第2部分这两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装饰件,其中,
所述第2加热线具有:一对主部,它们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2部分;以及连结部,其在所述基材设置于除了所述第1部分以及所述第2部分以外的部分,将一对所述主部彼此连结。
6.一种车辆用雷达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雷达装置具有:
雷达,其收发电波;以及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件。
CN202110325807.2A 2020-03-30 2021-03-26 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Pending CN1134599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0413 2020-03-30
JP2020060413A JP2021156857A (ja) 2020-03-30 2020-03-30 車両用ガーニッシュ及び車両用レー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9966A true CN113459966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68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5807.2A Pending CN113459966A (zh) 2020-03-30 2021-03-26 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56857A (zh)
CN (1) CN11345996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1355A (ja) * 2015-02-05 2016-08-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波透過カバー
JP2017215243A (ja) * 2016-06-01 2017-12-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装飾部品
WO2019035296A1 (ja) * 2017-08-16 2019-02-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電波透過カバー
CN111758043A (zh) * 2018-06-26 2020-10-09 Nissha株式会社 电磁波穿透性罩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49148A1 (de) * 2004-10-07 2006-04-13 Rehau Ag + Co Heizungselement auf einer polymeren Innenoberfläche eines Frontmoduls/Stoßfängers eines Kraftfahrzeuges in Wirkverbindung mit einer Radarsende- und - empfangseinheit
KR102265237B1 (ko) * 2014-06-25 2021-06-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JP2019166888A (ja) * 2018-03-22 2019-10-0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装飾部品
CN110635240B (zh) * 2019-09-11 2024-05-17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加热雷达罩结构及其生产方法
CN110828963A (zh) * 2019-11-08 2020-02-21 唐付君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雷达天线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1355A (ja) * 2015-02-05 2016-08-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波透過カバー
JP2017215243A (ja) * 2016-06-01 2017-12-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装飾部品
WO2019035296A1 (ja) * 2017-08-16 2019-02-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電波透過カバー
CN111758043A (zh) * 2018-06-26 2020-10-09 Nissha株式会社 电磁波穿透性罩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6857A (ja)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17399A1 (en) Electrically heatable windscreen antenna,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H10297362A (ja) 外部リヤビューミラー装置
JP2006168728A (ja) 電気加熱窓
US8530792B2 (en) Heated side window glass
EP4030870B1 (en) Vehicle exterior part
CN113715744B (zh) 车辆外部部件
KR19990072954A (ko) 합판유리로만들어지는가열식리어스크린
CN111976615B (zh) 车辆装饰组件
WO2020175111A1 (ja) 車載レーダー装置用レドーム
JP2003165336A (ja) 合成樹脂製ドアパネル
CN113459966A (zh) 车辆用装饰件以及车辆用雷达装置
WO2021220859A1 (ja) ヒータシート及び車載センサカバー
US20230118635A1 (en) Vehicle exterior part
JP2005260659A (ja) アンテナ付き車両用ウィンドシールド
EP3912227B1 (en) Cover for an antenna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uch a cover
CN220595010U (zh) 一种方向盘功能垫
JP2010028669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2001053524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
JP2023046849A (ja) 車両外装品
JP2020152132A (ja) 車両用部品
JP2014159224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の端子取付部構造
JP7265180B2 (ja) 車両用ガーニッシュ
JPH0755169Y2 (ja) 車両用デフォッガの構造
KR101588185B1 (ko) 차량, 차량용 글래스 배선 장치, 및 차랑용 글래스 배선 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16513073A (zh) 车辆用外饰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