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958A - 线缆布置构造 - Google Patents

线缆布置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958A
CN113453958A CN202080014164.3A CN202080014164A CN113453958A CN 113453958 A CN113453958 A CN 113453958A CN 202080014164 A CN202080014164 A CN 202080014164A CN 113453958 A CN113453958 A CN 113453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flat
cable
wall portion
cable arrangemen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41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3958B (zh
Inventor
奥村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53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3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紧凑的构造对滑动座椅供电的线缆布置构造。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对滑动座椅布置线缆布置体(5),该滑动座椅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前后方向(L)进退,在该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中,该线缆布置体(5)布置于在宽度方向(W)的两侧设置的、由上部底面部、侧壁部、上表面部以及内壁部构成的包围空间(24、25)中的包围空间(24)的内部,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的比滑块(3)靠后退方向(Lb)的位置,在线缆布置体(5)中形成有折返的U形回转部(56)。

Description

线缆布置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对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的滑动座椅进行布置并供电的线缆布置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多个用于对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的滑动座椅供电的供电装置。作为这种供电装置之一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座椅用供电装置构成为,将一端侧与滑动座椅侧连接的线束收纳在线束收纳部中,在线束收纳部内以U形回转状收纳的线束的U形回转部随着滑动座椅的滑动而移动,从而线束能够追随滑动座椅的滑动。
然而,由于这样的被收纳成U形回转状的线束的U形回转部随着滑动座椅的滑动而移动,因此需要在轨道侧确保U形回转部能够随着滑动座椅的滑动而移动的空间,无法使滑动座椅的供电装置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2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紧凑的构造对滑动座椅供电的线缆布置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线缆布置构造,其对滑动座椅布置柔性扁平线缆,该滑动座椅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其特征在于,该线缆布置构造具有:所述固定轨道,其固定于所述车体;移动体,其将所述滑动座椅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该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以及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其一端侧固定于所述移动体,另一端侧固定于所述固定轨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侧,所述固定轨道具有:底部;外侧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竖立设置;上壁部,其从所述外侧壁部的上部向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设置;以及内壁部,其从所述上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朝向所述底部延伸设置,由所述底部、所述外侧壁部、所述上壁部以及所述内壁部构成的包围部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布置于在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中的第1包围部的内部,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对于所述移动体的另一侧,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中形成有折返的U形回转部。
上述柔性扁平线缆可以是一条柔性扁平线缆,也可以层叠有多条柔性扁平线缆。此外,也可以与被称为虚设线缆的不具有导体的柔性扁平线缆层叠,还可以与不同于柔性扁平线缆的带状的部件层叠。
另外,也可以为,固定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是该布置构造中的固定轨道内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比它们先延伸。
固定于上述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一般为车体前后方向,因此所述进退方向一般为车体前后方向。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紧凑的构造对滑动座椅供电。
详细而言,在固定于所述车体的固定轨道上,由底部、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竖立设置的外侧壁部、从所述外侧壁部的上部向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上壁部以及从所述上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朝向所述底部延伸设置的内壁部构成的包围部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布置于在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中的第1包围部的内部,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对于所述移动体的另一侧,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中形成有折返的U形回转部,因此U形回转部通过伴随着所述移动体的移动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移动而移动,在第1包围部的内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不会松弛,能够追随所述移动体的移动。
另外,在日本特开2010-172116号公报中也公开了将相当于本发明的柔性扁平线缆的扁平电线束配置在轨道内的线束卷绕式供电装置。但是,在该线束卷绕式供电装置中,只不过在上部开口的轨道的底部配置扁平电线束,扁平电线束经由配置在轨道内部的开口而露出,不能充分地保护扁平电线束。
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发明,由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布置于在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中的第1包围部的内部,因此柔性扁平线缆不会露出到轨道外部,能够保护柔性扁平线缆。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
上述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是指,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主面与所述外侧壁部以对置的方式大致平行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在第1包围部的内部,能够在不扭转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情况下使U形回转部移动,从而能够使所述柔性扁平线缆追随所述移动体的移动。
此外,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由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也就是说,由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最远离轨道上部的开口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柔性扁平线缆的保护性。
另外,当如上所述在轨道底部上配置有柔性扁平线缆时,对所述滑动座椅进行滑动支承的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性有可能降低,但由于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因此能够防止移动体的移动性降低。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移动体上设置有位置靠近部,该位置靠近部使所述柔性扁平线缆靠近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以使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将固定于移动体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布置于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所述位置靠近部朝向所述外侧壁部设置有沿着所述U形回转部的折返方向的曲面。
根据本发明,以曲面方式与通过位置靠近部靠近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抵接,因此能够通过位置靠近部防止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损伤。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位置靠近部的所述折返方向的后方侧设置有返回部,该返回部具有朝向所述内壁部侧的面。
所述U形回转部的折返圆弧部分为前方侧,上述的所述折返方向的后方侧是指其后方侧。
根据本发明,在与靠近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抵接的位置靠近部的所述折返方向的后方侧设置有朝向所述内壁部侧的面,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与位置靠近部抵接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损伤。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所述位置靠近部形成为比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高度高。
根据本发明,即使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在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也能够使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可靠地靠近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具有弹性力的带状的薄片部件相对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以重叠的方式设置,所述薄片部件相对于所述U形回转部中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配置于折返方向的内侧。
上述具有弹性力的带状的薄片部件包括不易生锈的不锈钢弹簧钢等具有规定的弹性的金属制的薄片部件、具有规定的弹性的树脂制的薄片部件。另外,从耐久性和弹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金属制的薄片部件。
根据本发明,伴随着所述移动体的移动,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重叠的薄片部件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一起在所述第1包围部内使U形回转部移动,从而使所述柔性扁平线缆追随所述移动体的移动,但伴随着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弯曲的所述U形回转部的移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能够通过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重叠的薄片部件的弹性力而复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中的布置有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所述第1包围部以比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的另一方的第2包围部宽的宽度形成。
根据本发明,在以比第2包围部宽的宽度形成的第1包围部的内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不会松弛,能够追随所述移动体的移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所述另一端侧固定于设置在所述固定轨道的端部的接头部,并且该接头部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与其他电气设备电连接或物理连接。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可以为,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所述一端侧在所述移动体中固定于形成有所述U形回转部的一侧。
在上述的所述移动体中,形成有所述U形回转部的一侧是指形成有由一端侧固定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折返而成的U形回转部的一侧,成为与上述的相对于所述移动体的另一侧相同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通过所述U形回转部折返,能够形成沿宽度方向排列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排列部分和所述移动体在宽度方向上不重叠的构造。因此,能够防止沿着所述固定轨道移动的所述移动体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重叠部分产生障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以紧凑的构造对滑动座椅供电的线缆布置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座椅滑动构造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基于扁平线缆布置构造的俯视图来说明的说明图。
图3是图2的(b)的A-A向视剖视图。
图4是滑块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图1示出座椅滑动构造1的概略立体图,图2示出基于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的俯视图来说明的说明图,图3示出图2的(b)的A-A向视剖视图,图4示出滑块3的概略立体图。
详细而言,图2的(a)示出滑块3向后方移动的状态的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的俯视图,图2的(b)示出滑块3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的俯视图。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固定轨道2的图示,以透视状态图示了线缆布置体5。
另外,将固定轨道2的长度方向即滑块3的进退方向设为前后方向L,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后方向L中的近前侧(图1中的左近前侧)设为前进方向Lf,将里侧(图1中的右里侧)设为后退方向Lb。另外,将在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L垂直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W。
此外,将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两根固定轨道2(2a、2b)彼此对置的方向设为对置方向内侧Wi,将其相反侧设为对置方向外侧Wo。另外,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设为高度方向H,将高度方向H中的向上方向设为上方向Hu,将向下方向设为下方向Hd。
如图1所示,座椅滑动构造1构成为能够在车辆的车室内使滑动座椅(省略图示)沿前后方向L滑动,具有:在前后方向L上较长的两根固定轨道2(2a、2b),它们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固定于车室地板4的下方的底板41(图3);滑块3,其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各固定轨道2在前后方向L上滑动;以及滑动座椅(省略图示),其被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滑块3滑动支承。另外,车室地板4配置于在图3中用虚线图示的高度方向H的位置。
另外,将在前后方向L上较长的两根固定轨道2中的一根作为布置线缆布置体5并对滑动座椅供电的供电轨道2a,将另一根仅作为将滑块3滑动支承为沿前后方向L进退自如的一般的固定轨道2b。
如图3所示,这样构成座椅滑动构造1的固定轨道2由截面槽状的轨道主体20(20a、20b)和固定夹具22构成,其中,该轨道主体20配置于比车室地板4靠下方的位置,该固定夹具22安装于轨道主体20的轨道底面部201,将轨道主体20固定于车室地板4的下方的底板41。也可以设置对轨道主体20的截面形状进行保持的形状保持部件。
轨道主体20由截面倒帽状的轨道底面部201、设置在轨道底面部201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侧壁部202、从各侧壁部202的上端向对置的方向延伸的上表面部203、从上表面部203的对置的内侧端部向下方向Hd延伸的内壁部204形成截面槽形状。
另外,内壁部204彼此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跨过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上表面部203而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截面槽形状的轨道主体20的内部的轨道嵌条。另外,轨道嵌条是可变形的片材料,在宽度方向W的中央设置有沿前后方向L的缝。
此外,将倒帽状的轨道底面部201中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部分设为上部底面部201a,将在宽度方向W的中央比上部底面部201a低的部分设为中央底面部201b。另外,中央底面部201b的宽度形成为比在上方向Hu沿宽度方向W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内壁部204彼此的间隔宽。
另外,如图3所示,在轨道底面部201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由轨道底面部201的上部底面部201a、侧壁部202、上表面部203以及内壁部204构成在截面方向上大致矩形状的包围空间24、25,并且将包围空间24、25以在轨道底面部201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对置的朝向设置。
另外,如图1所示,两根固定轨道2中的一般固定轨道2b的配置于轨道底面部201的两侧的包围空间24、25呈对称形状,但在供电轨道2a中,如图3所示,在内部布置有线缆布置体5的包围空间24形成为在宽度方向W上比包围空间25宽。
固定夹具22贯穿截面槽形状的轨道主体20中的轨道底面部201的中央底面部201b而固定于底板41,插入固定部222以在下表面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另外,固定夹具22在前后方向L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
以能够沿前后方向L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这样构成的固定轨道2的滑块3由上部支承部31、内部行进部32以及线缆固定部33构成,其中,该上部支承部31从固定轨道2的轨道主体20的上表面部203向上方向Hu突出并对滑动座椅(省略图示)进行支承,该内部行进部32配置在轨道主体20的内部,该线缆固定部33配置在内部行进部32的后退方向Lb上,对线缆布置体5的一端侧进行固定支承。
上部支承部31比轨道主体20的轨道底面部201向上方向Hu突出,能够经由省略图示的安装配件来安装滑动座椅(省略图示)。
内部行进部32配置于轨道主体20中的包围空间24、25,在宽度方向W的两侧具有在高度方向H被上表面部203和上部底面部201a限制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L滚动的辊321。
在这样构成的座椅滑动构造1中,在沿着前后方向L配置的固定轨道2的轨道主体20的内部,通过辊321在前后方向L上滚动,滑块3能够相对于固定轨道2在前后方向L上滑动。因此,被滑块3的上部支承部31支承的滑动座椅(省略图示)能够相对于固定轨道2在前后方向L上滑动。
在座椅滑动构造1中,作为用于对能够相对于固定轨道2在前后方向L上滑动的滑动座椅(省略图示)供电的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具有线缆布置体5,该线缆布置体5相对于座椅滑动构造1中的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的两根固定轨道2中的供电轨道2a沿着前后方向L布置。
线缆布置体5由多张柔性扁平线缆51(以下称为FLFC 51)和比FLFC 51硬且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薄片部件52构成,其中,该柔性扁平线缆51是利用绝缘性的层压片夹持多个扁平导体而成的薄板状的带状导电体。
薄片部件52是不易生锈的不锈钢制弹簧钢材,如后所述,为了能够与FLFC 51一起作为线缆布置体5构成U形回转部56,构成为0.2mm以下的厚度。
另外,薄片部件52层叠在多个层叠起来的FLFC 51的一侧。另外,由FLFC 51和薄片部件52构成的线缆布置体5形成为比固定轨道2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长。
将FLFC 51和薄片部件52层叠起来并布置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的线缆布置体5的前方端部如后所述固定于与固定轨道2的前进方向Lf的端部嵌合的嵌合固定部55,后方端部54固定于滑块3。
线缆布置体5将FLFC 51和薄片部件52层叠起来并布置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并且前方端部(省略图示)固定于与固定轨道2的前进方向Lf的端部嵌合的嵌合固定部55,后方端部54固定于滑块3,该线缆布置体5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从前进方向Lf的前方端部朝向后退方向Lb延伸,折返成U形回转状而形成U形回转部56,并朝向滑块3在前进方向Lf上延伸。
另外,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从前进方向Lf的前方端部朝向后退方向Lb延伸的线缆布置体5沿着侧壁部202配置,折返成U形回转状并朝向滑块3在前进方向Lf上延伸的线缆布置体5配置于内壁部204侧。将折返成U形回转状的部分设为U形回转部56,在U形回转部56中,将线缆布置体5以薄片部件52成为折返方向内侧的朝向配置。
另外,如上所述,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从前进方向Lf的前方端部朝向后退方向Lb延伸并且通过U形回转部56折返而向前进方向Lf延伸的线缆布置体5在比滑块3靠后退方向Lb的位置到U形回转部56之间形成有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排列部5a(参照图2的(b))。
从嵌合固定部55延伸出与车体侧的供电连接器嵌合连接的车体侧连接器57,在嵌合固定部55的内部,构成线缆布置体5的FLFC 51和车体侧连接器57以能够导电的方式连接。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固定有布置于包围空间24的线缆布置体5的后方端部54的滑块3上,在内部行进部32的后退方向Lb上设置有固定后方端部54的线缆固定部33。
另外,在线缆固定部33的后退方向Lb上设置有位置靠近部34和纵壁部35,该位置靠近部34进行限制以使线缆布置体5在包围空间24的宽度方向侧方以与侧壁部202对置的朝向布置,该纵壁部35使后方端部朝向上方向Hu。
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限制线缆布置体5的后方端部54的线缆固定部33在配置于轨道主体20的内部的滑块3的内部行进部32的后退方向Lb上以向后退方向Lb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其前端设置有具有俯视时为圆弧状的侧面的位置靠近部34。
位置靠近部34具有:俯视时为半圆弧状的半圆弧状部分34a,其从内壁部204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向侧壁部202侧且后退方向Lb侧突出;以及返回部34b,其是从半圆弧状部分34a的前端(即最接近侧壁部202的一侧)朝向前进方向Lf且内壁部204侧(即朝向对置方向外侧Wo)的1/4圆弧状的面,在高度方向H上形成为比线缆布置体5的宽度高的高度。
另外,位置靠近部34不仅可以形成为圆弧状,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弧状、曲率变化的弯曲状等各种弧状。
在这样构成的线缆固定部33中,后方端部54沿着纵壁部35向上方向Hu延伸,在纵壁部35的上方向Hu连接有座椅侧连接器39,能够经由座椅侧连接器39而更可靠地与设置于滑动的滑动座椅(省略图示)的电气设备电连接。
后方端部54被如上所述构成的滑块3支承且前方端部固定于与固定轨道2的前进方向Lf的端部嵌合的嵌合固定部55的线缆布置体5如图2的(a)所示在包围空间24中通过线缆固定部33使线缆布置体5成为主面与侧壁部202对置的朝向,并且通过位置靠近部34使线缆布置体5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靠近宽度方向外侧,并沿着侧壁部202布置。
然后,当滑块3向前进方向Lf移动时,U形回转部56一边从位置靠近部34逐渐远离一边向前进方向Lf移动,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线缆布置体5靠近宽度方向外侧,沿着侧壁部202的长度变短。
如上所述,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对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2的前后方向L进退的滑动座椅布置线缆布置体5,具有:固定轨道2,其固定于车体;滑块3,其将滑动座椅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固定轨道2的前后方向L进退;以及线缆布置体5,其后方端部54固定于滑块3,前方端部固定于固定轨道2的一方的端部侧,固定轨道2具有:上部底面部201a;侧壁部202,其从上部底面部201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竖立设置;上表面部203,其从侧壁部202的上部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设置;以及内壁部204,其从上表面部203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朝向上部底面部201a延伸设置,由上部底面部201a、侧壁部202、上表面部203以及内壁部204构成的包围空间24、25设置于上部底面部201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线缆布置体5布置于在固定轨道2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设置的包围空间24、25中的包围空间24的内部,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的比滑块3靠后退方向Lb的位置,在线缆布置体5中形成有折返的U形回转部56,由此能够以紧凑的构造对滑动座椅供电。
详细而言,在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2上,由上部底面部201a、从上部底面部201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竖立设置的侧壁部202、从侧壁部202的上部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设置的上表面部203以及从上表面部203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朝向上部底面部201a延伸设置的内壁部204构成的包围空间24、25设置于上部底面部201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线缆布置体5布置于在固定轨道2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设置的包围空间24、25中的包围空间24的内部,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的比滑块3靠后退方向Lb的位置,在线缆布置体5中形成有折返的U形回转部56,因此,U形回转部56通过伴随着滑块3的移动的线缆布置体5的移动而移动,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线缆布置体5不会松弛,能够追随滑块3的移动。
另外,由于FLFC 51布置于包围空间24的内部,因此FLFC 51不会露出到轨道主体20的外部,能够保护FLFC 51。
另外,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线缆布置体5沿着侧壁部202并行地配置,由此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能够在不扭转线缆布置体5的情况下使U形回转部56移动,能够使线缆布置体5追随滑块3的移动。
此外,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由于FLFC 51沿着侧壁部202并行地配置,也就是说,由于FLFC 51配置于在宽度方向W上最远离轨道主体20的上部的开口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FLFC 51的保护性。
另外,当如上所述在轨道底面部201上配置FLFC 51时,对滑动座椅进行滑动支承的滑块3的移动性有可能降低,但由于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FLFC 51沿着侧壁部202并行地配置,因此能够防止滑块3的移动性降低。
另外,在滑块3上设置有使线缆布置体5靠近宽度方向W的外侧位置以使线缆布置体5沿着侧壁部202的位置靠近部34,由此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将固定于滑块3的线缆布置体5布置于包围空间24的内部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位置。
另外,位置靠近部34朝向侧壁部202设置有沿着U形回转部56的折返方向的曲面,从而以曲面方式与通过位置靠近部34靠近包围空间24的内部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位置的线缆布置体5抵接,因此能够通过位置靠近部34防止线缆布置体5损伤。
另外,在位置靠近部34的折返方向的后方侧设置有朝向内壁部204、即朝向对置方向外侧Wo的面即返回部34b,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与位置靠近部34抵接的线缆布置体5损伤。
另外,位置靠近部34形成为比沿着侧壁部202并行地配置的线缆布置体5的高度高,由此即使线缆布置体5在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也能够使线缆布置体5可靠地靠近包围空间24的内部的宽度方向W的侧位置。
另外,通过具有弹性力的带状的薄片部件52相对于构成线缆布置体5的FLFC 51以重叠的方式设置,薄片部件52相对于U形回转部56中的FLFC 51配置于折返方向的内侧,伴随着滑块3的移动,与FLFC 51重叠的薄片部件52与FLFC 51一起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使U形回转部56移动,从而使FLFC 51追随滑块3的移动,但伴随着FLFC 51弯曲的U形回转部56的移动,FLFC 51能够通过与FLFC 51重叠的薄片部件52的弹性力而复原。
另外,在固定轨道2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设置的包围空间24、25中的布置有线缆布置体5的包围空间24以比另一方的包围空间25宽的宽度形成,由此在以比包围空间25宽的宽度形成的包围空间24的内部,线缆布置体5不会松弛,能够追随滑块3的移动。
另外,线缆布置体5的前方端部固定于设置在固定轨道2的端部的车体侧连接器57,并且该车体侧连接器57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由此能够使线缆布置体5与其他电气设备电连接或物理连接。
另外,由于线缆布置体5的前方端部在滑块3中固定于形成有U形回转部56的一侧,因此在包围空间24的内部,通过U形回转部56折返,能够形成线缆布置体5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排列部5a和滑块3在宽度方向W上不重叠的构造。因此,能够防止沿着轨道主体20移动的滑块3与线缆布置体5的排列部5a产生障碍。
在本发明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中,本发明的固定轨道对应于固定轨道2,
以下,同样地,
长度方向对应于前后方向L,
柔性扁平线缆对应于FLFC 51,
线缆布置构造对应于扁平线缆布置构造10,
移动体对应于滑块3,
底部对应于上部底面部201a,
宽度方向对应于宽度方向W,
外侧壁部对应于侧壁部202,
上壁部对应于上表面部203,
内壁部对应于内壁部204,
一端侧对应于前方端部,
另一端侧对应于后方端部54,
包围部对应于包围空间24、25,
第1包围部对应于包围空间24,
薄片部件对应于薄片部件52,
U形回转部对应于固定轨道2,
位置靠近部对应于位置靠近部34,
返回部对应于返回部34b,
第2包围部对应于包围空间25,
接头部对应于车体侧连接器57,
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得到多个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说明中,薄片部件52是不易生锈的不锈钢制弹簧钢等具有规定的弹性的金属制的,但也可以是具有规定的弹性的树脂制的。
另外,将FLFC 51和薄片部件52层叠而构成线缆布置体5,但也可以在FLFC 51的两侧配置薄片部件52而构成线缆布置体5,也可以仅由FLFC 51构成线缆布置体5。此外,也可以将不具有导体的虚设线缆与FLFC 51层叠来代替薄片部件52。
标号说明
2:固定轨道;3:滑块;5:线缆布置体;10:扁平线缆布置构造;24、25:包围空间;34:位置靠近部;34b:返回部;51:FLFC;52:薄片部件;53:前方端部;54:后方端部;56:U形回转部;201a:上部底面部;202:侧壁部;203:上表面部;204:内壁部;L:前后方向;W:宽度方向。

Claims (10)

1.一种线缆布置构造,其对滑动座椅布置柔性扁平线缆,该滑动座椅被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固定于车体的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其中,
该线缆布置构造具有:
所述固定轨道,其固定于所述车体;
移动体,其将所述滑动座椅滑动支承为能够沿着该固定轨道的长度方向进退;以及
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其一端侧固定于所述移动体,另一端侧固定于所述固定轨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侧,
所述固定轨道具有:
底部;
外侧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竖立设置;
上壁部,其从所述外侧壁部的上部向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设置;以及
内壁部,其从所述上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朝向所述底部延伸设置,
由所述底部、所述外侧壁部、所述上壁部以及所述内壁部构成的包围部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宽度方向两侧,
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布置于在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中的第1包围部的内部,
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对于所述移动体的另一侧,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中形成有折返的U形回转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在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所述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在所述移动体上设置有位置靠近部,该位置靠近部使所述柔性扁平线缆靠近所述第1包围部的内部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以使柔性扁平线缆沿着所述外侧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所述位置靠近部朝向所述外侧壁部设置有沿着所述U形回转部的折返方向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在所述位置靠近部的所述折返方向的后方侧设置有返回部,该返回部具有朝向所述内壁部侧的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所述位置靠近部形成为比沿着所述外侧壁部并行地配置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高度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具有弹性力的带状的薄片部件相对于所述柔性扁平线缆以重叠的方式设置,
所述薄片部件相对于所述U形回转部中的所述柔性扁平线缆配置于折返方向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在所述固定轨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中的布置有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所述第1包围部以比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所述包围部的另一方的第2包围部宽的宽度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所述另一端侧固定于设置在所述固定轨道的端部的接头部,并且该接头部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布置构造,其中,
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的所述一端侧在所述移动体中固定于形成有所述U形回转部的一侧。
CN202080014164.3A 2019-03-28 2020-03-27 线缆布置构造 Active CN113453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2684 2019-03-28
JP2019-062684 2019-03-28
PCT/JP2020/014154 WO2020196861A1 (ja) 2019-03-28 2020-03-27 ケーブル配索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958A true CN113453958A (zh) 2021-09-28
CN113453958B CN113453958B (zh) 2024-04-30

Family

ID=72608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4164.3A Active CN113453958B (zh) 2019-03-28 2020-03-27 线缆布置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07798B2 (zh)
CN (1) CN113453958B (zh)
WO (1) WO202019686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2922A (ja) * 1996-10-02 1998-04-28 Yazaki Corp ハーネス収納構造
JP2012257344A (ja) * 2011-06-07 2012-12-27 Yazaki Corp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配索構造
CN104602958A (zh) * 2012-08-31 2015-05-0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
JP2016220518A (ja) * 2015-05-21 2016-12-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給電装置の異物除去構造
JP2019022413A (ja) * 2017-07-21 2019-02-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体とプロテクタ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0841A (ja) * 2004-08-06 2006-02-16 Yazaki Corp ロングスライド用給電装置
JP2008220150A (ja) * 2007-02-06 2008-09-18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2922A (ja) * 1996-10-02 1998-04-28 Yazaki Corp ハーネス収納構造
JP2012257344A (ja) * 2011-06-07 2012-12-27 Yazaki Corp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配索構造
CN104602958A (zh) * 2012-08-31 2015-05-0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
JP2016220518A (ja) * 2015-05-21 2016-12-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給電装置の異物除去構造
JP2019022413A (ja) * 2017-07-21 2019-02-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体とプロテクタ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958B (zh) 2024-04-30
JPWO2020196861A1 (zh) 2020-10-01
WO2020196861A1 (ja) 2020-10-01
JP7407798B2 (ja)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3786B2 (en) Cable winding device and flat cable routing structure for sliding seat
EP1935707B1 (en) Power feeding apparatus and harness wiring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CN110574250B (zh) 线束布线装置
WO2010103904A1 (ja) 給電装置
JP2020078169A (ja) 配索構造
CN113315054B (zh) 线束布设装置
CN109094431B (zh) 供电轨道
CN113423611B (zh) 线缆布置构造
CN113453958A (zh) 线缆布置构造
US10717399B2 (en) Wire harness
JP5929845B2 (ja)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CN113423613B (zh) 线缆布置构造
JP2021097452A (ja) 充電装置
JP6225936B2 (ja)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2022152941A (ja) 電線配索構造
JP2022152943A (ja) 配線体の配索構造、及びレールユニット
JP6052064B2 (ja)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2006151267A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の給電装置
JP2007230493A (ja) 給電装置
JP2004248431A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給電構造
JP2015219961A (ja) 給電レール
JP2007230494A (ja) 給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