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931A -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53931A CN113453931A CN202080014522.0A CN202080014522A CN113453931A CN 113453931 A CN113453931 A CN 113453931A CN 202080014522 A CN202080014522 A CN 202080014522A CN 113453931 A CN113453931 A CN 1134539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end surface
- vehicle
- surface portion
- motor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motor or generator with the drive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38—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moving together with the wheel ax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61—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axle being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具备:具有从车轴(轴线O)向车辆前后方向偏置配置的电动机旋转轴(22)的电动机部(21);以及收容电动机部及减速部的壳体(10),壳体(10)具有在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时与电动机部的位置重叠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一端面部(91)及位于比第一端面部靠车轴侧的位置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二端面部(92)。第二端面部在沿径向观察时位于比第一端面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在第二端面部设有将从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传感器(80)延伸的信号线(76a)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76b)连接的连接器构件(8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特别是涉及将从配置在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壳体内部的传感器延伸的信号线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连接器构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搭载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车辆中,在将车身与车轮连结的路径上,配置有用于从车身侧向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供给电力的动力线以及用于将配置在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壳体内部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向车身侧发送的信号线。
在日本特开2017-18586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将动力线和信号线与形成于壳体的不同的端子箱连接。由此,能够使各端子箱小型化,并且极力避免信号线受到从动力线产生的噪声的影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58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信号线端子箱在从宽度方向内侧观察时与电动机部的位置重叠,且从将电动机部从车宽方向内侧覆盖的大致平板状的壁部(以下称为“电动机端面部”)沿车轴方向突出设置。在专利文献1中,在信号线端子箱内收容有配置在比电动机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的旋转变压器(旋转角传感器),将从旋转变压器延伸的信号线从信号线端子箱沿径向取出。即,设为将信号线的连接器构件(套筒)安装于信号线端子箱的筒状的突出壁的结构。通过设为这样的安装结构,能抑制信号线端子箱从电动机端面部的突出尺寸。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信号线的连接器构件配置在比电动机端面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担心飞来物等引起的连接器的损伤。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或抑制信号线的连接器构件的损伤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具有从车轴向车辆前后方向偏置配置的电动机旋转轴的电动机部;对电动机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部;以及收容电动机部及减速部的壳体。壳体具有在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时与电动机部的位置重叠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一端面部及位于比第一端面部靠车轴侧的位置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二端面部。第二端面部在沿径向观察时位于比第一端面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在第二端面部设有将从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传感器延伸的信号线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连接器构件。
优选的是,传感器包括配置在比电动机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并探测电动机旋转轴的旋转的旋转传感器。
优选的是,连接器构件与车轴平行地延伸,连接器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径向观察时与电动机部的位置重叠。
优选的是,连接器构件由与从传感器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构成。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在壳体的外部连接。
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具有贯通第二端面部地沿车轴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沿径向突出的凸缘部,凸缘部在比主体部靠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及比主体部靠车辆后方侧的部位这两方的部位处被固定。
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以能够沿车轴方向装拆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是,连接器构件中的向外部露出的部分配置于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与下臂或减振器重叠的位置。
另外,连接器构件中的向外部露出的部分可以由罩构件覆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或抑制将从配置于壳体内部的传感器延伸的信号线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连接器构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及其周边结构的状态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从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及其周边结构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基本构成例的展开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减速部的内部构成例的剖视图,示意性地表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的状态。
图5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后罩(壳体罩)的主视图,示意性地表示传感器室的盖部拆下的状态。
图6的(A)、(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构件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图7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从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罩构件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图7的X-X线剖切的局部剖视图,是示意性地表示罩构件的内部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关于基本结构)
首先,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基本结构及其周边结构。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及其周边结构的状态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从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及其周边结构的状态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基本构成例的展开剖视图。图4是表示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减速部31的内部构成例的剖视图,示意性地表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由图3表示的规定的平面是将图4所示的包含轴线M及轴线N的平面与包含轴线N及轴线O的平面按此顺序连接的展开平面。图3中,纸面左侧表示车宽方向外侧(外部侧),纸面右侧表示车宽方向内侧(内部侧)。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配置于车轮轮子W的内空区域,对于由车轮轮子W及轮胎T构成的车轮进行驱动。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经由悬架装置70连结于车身(未图示)。悬架装置70例如是撑杆式悬架装置,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下臂71和配置在比下臂71靠上方的位置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减振器72。
下臂71是配置在比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轴线O(车轴的中心线)靠下方的位置的悬架构件。下臂71在车宽方向外侧端经由球窝接头73连结于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而且,下臂71在车宽方向内侧端连结于未图示的车身侧构件。
减振器72是能够沿上下方向伸缩的悬架构件。减振器72配置在比车轮轮子W及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减振器72的下端与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结合,减振器72的上端在比车轮轮子W靠上方的位置与车身连结。
将下臂7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与减振器72的上端连结的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而构成转向轴线K。转向轴线K基本上沿上下方向延伸,但是也可以向车宽方向及/或车辆前后方向稍倾斜。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具备设置于车轮轮子W的中心的轮毂轴承部11、对车轮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部21、将电动机部21的旋转减速而向轮毂轴承部11传递的减速部31。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具备形成其外廓的壳体10,在壳体10内收容电动机部21及减速部31。壳体10由后述的电动机壳体29及减速器壳体39构成。
电动机部21及减速部31从轮毂轴承部11的轴线O偏置配置。轴线O沿车宽方向延伸,与车轴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轴线O方向的一侧为车宽方向外侧,轴线O方向的另一侧为车宽方向内侧。
就轴线O方向上的位置而言,轮毂轴承部11配置在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电动机部21配置在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减速部31配置在比电动机部21靠轴线方向的一侧(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减速部31的轴线方向位置与轮毂轴承部11的轴线方向位置重叠。
轮毂轴承部11设为例如旋转内圈/固定外圈,具有与轮子W结合的作为动圈(轮毂圈)的内圈12、在内圈12的外径侧同轴地配置的作为静圈的外圈13、配置于内圈12与外圈13之间的环状空间内的多个滚动体14。内圈12的旋转中心与通过轮毂轴承部11的中心的轴线O一致。
外圈13贯通减速器壳体39的正面部分39f,并连结固定于该正面部分39f。正面部分39f是将减速器壳体39中的减速部31的轴线O方向的一端覆盖的壁部。
内圈12是比外圈13长的筒状体,穿过外圈13的中心孔。在从外圈13向外部(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内圈12的轴线O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结合部12f。结合部12f为凸缘,构成与制动盘及车轮同轴地结合用的结合部。内圈12通过结合部12f与轮子W结合,与车轮一体旋转。
内圈12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外周面构成滚动体14的内侧滚道面。滚动体14可以配置成为多列。向内圈12的轴线O方向的另一端的中心孔插入减速部31的输出轴38并进行花键嵌合或锯齿嵌合。
电动机部21具有电动机旋转轴22、转子23及定子24,并按该顺序从电动机部21的轴线M向外径侧依次配置。电动机部21收容于电动机壳体29。成为电动机旋转轴22及转子23的旋转中心的轴线M配置在比车轮的中心轴线、即轮毂轴承部11的轴线O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电动机壳体29的筒状部包围定子24的外周。电动机壳体29的筒状部的轴线M方向的一端与减速器壳体39的背面部分39b结合。背面部分39b是减速器壳体39中的覆盖减速部31的轴线M方向(轴线O方向)的另一端的壁部,作为将减速部31的内部空间(减速室S3)及电动机部21的内部空间(电动机室S1)分隔的隔壁来发挥功能。
电动机壳体29的筒状部的轴线M方向的另一端由后罩29v密封。后罩29v是构成壳体10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面的壁部。这样,在减速器壳体39的背面部分39b与后罩29v之间形成电动机室S1。
电动机旋转轴22的两端部经由滚动轴承27、28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减速器壳体39的背面部分39b和后罩29v。滚动轴承27嵌入在减速器壳体39的背面部分39b设置的轴承嵌合部61。滚动轴承28嵌入在后罩29v设置的轴承嵌合部63。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动机室S1配置转子23、定子24及电动机旋转轴22中的轴线方向中央部(位于一对滚动轴承27、28之间的部分)。
在电动机旋转轴22的轴线M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旋转变压器80。旋转变压器80是用于检测电动机旋转轴22(转子23)的旋转的旋转传感器。旋转变压器80以与滚动轴承28相邻的方式嵌入在后罩29v设置的筒状部62。即,筒状部62包括供滚动轴承28嵌入的轴承嵌合部63和供旋转变压器80嵌入的传感器嵌合部65。
旋转变压器80收容在比后罩29v的电动机端面部(相当于后述的第一端面部91)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设置的传感器箱99内。具体而言,传感器箱99由从电动机端面部突出的筒状的突出壁93和将突出壁93的开口覆盖的盖部94形成。盖部94被螺纹固定于突出壁93的端面。盖部94从传感器嵌合部65分离配置,在盖部94与传感器嵌合部65之间设有空间S2。
减速部31例如包括具有相互平行地延伸的轴线O、N、M的三轴的平行轴齿轮减速器来作为对电动机旋转轴22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具体而言,减速部31具有:与电动机旋转轴22同轴地结合的输入轴32;在输入轴32的外周面同轴地设置的输入齿轮33;多个中间齿轮34、36、与这些中间齿轮34、36的中心结合的中间轴35、与轮毂轴承部11的内圈12同轴地结合的输出轴38、在输出轴38的外周面同轴地设置的输出齿轮37。减速部31收容于减速器壳体39。
输入轴32在输入齿轮33的两端侧经由滚动轴承32a、32b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减速器壳体39的正面部分39f及背面部分39b。成为中间轴35的旋转中心的轴线N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中间轴35的两端经由轴承35a、35b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减速器壳体39的正面部分39f及背面部分39b。第一中间齿轮34及第二中间齿轮36与中间轴35的轴线N同轴地设置于中间轴35的中央部。第一中间齿轮34的直径比第二中间齿轮36的直径大。大径的第一中间齿轮34配置在比第二中间齿轮36靠轴线N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并与小径的输入齿轮33啮合。小径的第二中间齿轮36配置在比第一中间齿轮34靠轴线N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并与大径的输出齿轮37啮合。
如图4所示,中间轴35的轴线N配置在比轴线O及轴线M靠上方的位置。而且,中间轴35的轴线N配置在比轴线O靠车辆前方且比轴线M靠车辆后方的位置。
输出齿轮37同轴地设置于输出轴38的中央部。输出轴38沿轴线O延伸。输出轴38的轴线O方向的一端部插入内圈12的中心孔并嵌合成无法相对旋转。上述嵌合是花键嵌合或锯齿嵌合。输出轴38的轴线O方向的中央部(一端侧)经由滚动轴承38a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减速器壳体39的正面部分39f。输出轴38的轴线O方向的另一端部(另一端侧)经由滚动轴承38b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减速器壳体39的背面部分39b。
减速部31通过小径的驱动齿轮与大径的从动齿轮的啮合、即输入齿轮33与第一中间齿轮34的啮合以及第二中间齿轮36与输出齿轮37的啮合,将输入轴32的旋转减速而向输出轴38传递。减速部31的从输入轴32至输出轴38的旋转要素构成将电动机部21的旋转向内圈12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输入轴32、中间轴35、输出轴38由上述的滚动轴承进行双支承。这些滚动轴承32a、35a、38a、32b、35b、38b为径向轴承。
减速器壳体39包括筒状部分和将该筒状部分的两端覆盖的平板状的正面部分39f及背面部分39b。筒状部分以将相互平行地延伸的轴线O、N、M包围的方式覆盖减速部31的内部部件。正面部分39f从轴线方向的一侧覆盖减速部31的内部部件,背面部分39b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覆盖减速部31的内部部件。
当从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外部经由动力线74向电动机部21的定子24供给电力时,电动机部21的转子23旋转,从电动机旋转轴22向减速部31输出旋转。减速部31将从电动机部21向输入轴32输入的旋转减速而从输出轴38向轮毂轴承部11输出。轮毂轴承部11的内圈12以与输出轴38相同的转速旋转,对安装固定于内圈12的车轮进行驱动。
在此,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与车身(未图示)之间配设动力线74及信号线76。
动力线74从设置于电动机壳体29的上部(比电动机部21靠上方的位置)的端子箱75朝向车辆后方侧(车轴侧)沿径向引出。信号线76从与端子箱75不同的部位引出。信号线76不经由端子箱75,从后罩29v直接向车宽方向内侧引出。
具体而言,将从旋转变压器80延伸的信号线76a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76b连接的连接器构件82安装于后罩29v。由此,能够实现端子箱75的小型化,能够极力避免信号线76受到从动力线74产生的噪声的影响。
(关于连接器构件的安装结构)
再参照图5及图6,详细说明连接器构件82的安装结构。图5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后罩29v的主视图,示意性地表示将传感器箱99的盖部94拆下的状态。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连接器构件82的构成例的剖视图,相当于将图3的VI部分放大的剖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车轴平行地延伸的方向、即沿着轴线M、N、O的方向适当称为轴向或车轴方向。
如上所述,电动机旋转轴22的轴线M位于比轮毂轴承部11的轴线O靠车辆前方的位置,电动机旋转轴22从车轴向车辆前方偏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部21整体配置于比输出轴38的轴线O靠车辆前方侧的位置。
参照图1及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壳体29的内部设置位于电动机部21的径向外侧且后方的配线收容室S4,后罩29v以从车宽方向内侧覆盖电动机室S1及配线收容室S4这两方的方式与电动机壳体29的筒状部连结。电动机室S1及配线收容室S4都形成于减速器壳体39的背面部分39b与后罩29v之间。
即,后罩29v具有在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时与电动机部21的位置重叠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一端面部91、位于比第一端面部91靠车辆后方侧(车轴侧)的位置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二端面部92。第一端面部91构成上述的电动机端面部,传感器箱99从第一端面部91突出设置。上述的轴承嵌合部63从第一端面部91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设置,传感器嵌合部65从第一端面部91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设置。
第二端面部92位于比电动机部21的外周面(定子24的外周面)的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覆盖配线收容室S4的至少一部分。如图1所示,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时,第二端面部92与转向轴线K重叠。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电动机壳体29内,电动机室S1与配线收容室S4由与定子24的外周面接触的圆弧状的交界壁部97在径向上分隔。交界壁部97从后罩29v分离配置。
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一端面部91与第二端面部92之间设置高低差,第二端面部92在沿径向观察时位于比第一端面部91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即,第二端面部92比第一端面部91凹陷。具体而言,第一端面部91位于电动机部21的定子24的轴向范围D1外,相对于此,第二端面部92位于该范围D1内。可以在第一端面部91的表面(车宽方向内侧端面)设置多个散热片91a。在第二端面部92未设置散热片91a。
信号线76的连接器构件82设置于后罩29v的第二端面部92。具体而言,连接器构件82以与车轴平行地延伸并将第二端面部92沿轴向贯通的方式设置。因此,连接器构件8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电动机部21的定子24的轴向范围D1内。即,连接器构件82的至少一部分在沿径向观察时(从与车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与电动机部21的位置重叠。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线76从比第一端面部91凹陷的第二端面部92沿轴向引出。因此,即使将连接器构件82沿轴向设置,也能够防止或抑制连接器构件82从第一端面部91的表面的轴向位置(以下,称为“电动机端面位置”)L1突出。而且,与在传感器箱99的突出壁93设置连接器构件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传感器箱99的突出尺寸,因此能够缩短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轴向尺寸。
优选的是,连接器构件82整体配置在比电动机端面位置L1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这样,在连接器构件82从电动机端面位置L1未突出地配置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或抑制飞来物等对连接器构件82的损伤。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器构件82在壳体10的外部配置于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与下臂71或减振器72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构件82中的向外部露出的部分(后述的第二连接器84整体及第一连接器83的凸缘部83b)配置于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与下臂71及减振器72这两方重叠的位置。
在连接器构件82的轴向位置及车辆前后方向位置与下臂71重叠的情况下,连接器构件82不易受到来自车辆下方的飞来物的影响。在连接器构件82的轴向位置及车辆前后方向位置与减振器72重叠的情况下,连接器构件82不易受到来自车辆上方的飞来物的影响。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连接器构件82的损伤。
另外,连接器构件82在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时位于转向轴线K附近,例如,设置在比轴线O稍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在转向时防止连接器构件82及信号线76的(76b)的振摆回转。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及图2所示,从连接器构件82向车宽方向内侧引出的信号线76b沿着后罩29v的第二端面部92的表面(车宽方向内侧端面)向上方弯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器构件82设置于第二端面部92,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飞来物对连接器构件82的损伤。由此,能够防止连接器构件82的脱落及信号线76的断线。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封入到壳体10内部的润滑油的漏出、杂质向壳体10内部的混入,因此能够防止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故障。
另一方面,优选以即使假设连接器构件82损伤也能够容易修复或更换损伤部分的方式安装连接器构件82。即,连接器构件82优选从外部固定于第二端面部92。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构件82通过螺栓(紧固构件)87固定于第二端面部92的表面。
而且,如图3及图6所示,连接器构件82优选由与从旋转变压器80延伸的信号线76a连接的第一连接器83和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76b连接的第二连接器84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A)示出将第一连接器83与第二连接器84连接的状态,图6的(B)示出第二连接器84从第一连接器83脱离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从旋转变压器80延伸的信号线76a从传感器箱99内的空间S2经由电动机室S1向配线收容室S4配设。具体而言,如图5及图6所示,信号线76a经由设置于第一端面部91的开口部95,从传感器箱99内的空间S2被引入电动机室S1,经由交界壁部97与第一端面部91之间的间隙,从电动机室S1被引入配线收容室S4。
在该情况下,第一连接器83穿过第二端面部92,第一连接器83与第二连接器84在壳体10的外部被连接。即,第一连接器83具有:嵌入在第二端面部92设置的插通孔96中的主体部83a;从主体部83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固定于第二端面部92的凸缘部83b。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器84的一部分(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可以比后罩29v的电动机端面位置L1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参照图5,在后罩29v的第二端面部92的表面设有内螺纹孔98。螺栓87的轴部穿过设置于凸缘部83b的贯通孔(未图示)而与内螺纹孔98螺合,由此将第一连接器83从外部固定于第二端面部92。需要说明的是,在主体部83a的外周面中的与第二端面部92嵌合的嵌合部(与插通孔96的内周面嵌合的嵌合部)设置环状的密封构件83c。由此,配线收容室S4相对于外部空间成为密封状态。
第一连接器83在至少两点处螺纹固定于第二端面部92。由此,抑制振动引起的螺栓87的松缓。优选的是,第一连接器83的凸缘部83b在比主体部83a靠车辆前方侧及后方侧这两方的部位处固定于第二端面部92。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在第二端面部92中,在插通孔96的车辆前方侧及后方侧这两方设置内螺纹孔98。凸缘部83b在比主体部83a靠车辆前方侧及后方侧这两方的部位具有贯通孔,两根螺栓87分别穿过凸缘部83b的贯通孔而与第二端面部92的内螺纹孔98螺合。
这样,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点处将连接器构件82支承于壳体10的情况下,即使飞来物从车辆前方或后方碰撞连接器构件82,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器构件82(第一连接器83)从壳体10(第二端面部92)的脱落。
另外,优选第一连接器83与第二连接器84以能够沿车轴方向装拆的方式连接。第二连接器84由于其整体从第二端面部92沿车轴方向突出配置,因此比第一连接器83更容易受到飞来物的影响。通过将第二连接器84能够装拆地连接于第一连接器83,由此即使假设第二连接器84损伤,也能够容易更换第二连接器84。
第一连接器83及第二连接器84分别具有在内部具有导线的主体部83a、84a,主体部83a、84a彼此沿轴向紧贴地接触,由此内部的信号线76a及外部的信号线76b成为导通状态。
连接器构件82具备用于维持主体部83a、84a彼此的接触状态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一例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83具有比主体部83a及凸缘部83b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而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或方筒状的筒部85a。第二连接器84具有位于主体部84a的周围且供筒部85a嵌入的圆环状或框状的槽部85b。槽部85b朝向轴向外侧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85a的外周面设置作为被卡止部的凸部86a,在槽部85b的内部设置前端(车宽方向外侧端)具有作为卡止部的爪部86c的弹性构件86b。在爪部86c弹性地卡挂于凸部86a的状态下,筒部85a与槽部85b嵌合,由此维持(锁定)主体部83a、84a彼此的接触状态。在该情况下,筒部85a与槽部85b以松散状态嵌合。即,如图6的(A)所示,在将第一连接器83与第二连接器84连接的状态下,在筒部85a的外周面与弹性构件86b的根部之间夹有间隙85c。
在连接器构件82设有这样的锁定机构的情况下,如果用手从第二连接器84的外侧按压弹性构件86b的根部的位置,则爪部86c从凸部86a脱离,因此能够容易解除主体部83a、84a彼此的接触状态(锁定状态)。因此,能够将第二连接器84相对于第一连接器83沿轴向容易插拔。因此,在假设第二连接器84损伤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进行第二连接器84的更换。
(变形例)
如图7~图10所示,连接器构件82中的向外部露出的部分、即第二连接器84整体及第一连接器83的凸缘部83b可以由罩构件77覆盖。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A还具备将连接器构件82覆盖的罩构件77。图7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A的主视图。图8是从车宽方向内侧且车辆后方观察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A的立体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罩构件77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沿图7的X-X线剖切的局部剖视图,是示意性地表示罩构件77的内部结构的图。
罩构件77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帽状,将连接器构件82的露出部整体收容于内部。罩构件77固定于后罩29v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面(表面)。具体而言,罩构件77具有:将连接器构件82的露出部整体覆盖的帽部78;从帽部78向径向外侧突出且通过螺栓(紧固构件)89固定于后罩29v的多个舌部79。
如图9所示,各舌部79具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79a,在后罩29v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面的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内螺纹孔88。螺栓89的轴部穿过舌部79的贯通孔79a而与后罩29v的内螺纹孔88螺合,由此将罩构件77固定于后罩29v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面。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所示,后罩29v的内螺纹孔88可以设置于第二端面部92及第一端面部91这两方。由此,即使在连接器构件82的凸缘部83b延伸至第一端面部91与第二端面部92的交界部附近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罩构件77适当地固定于后罩29v。
在帽部78中的车辆上方侧的端部(上端部)且与后罩29v的第二端面部92面对的部分设有用于将信号线76b向外部引出的切口部78a。在该情况下,在帽部78内部,从连接器构件82向车宽方向内侧引出的信号线76b向上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弯折,从切口部78a沿第二端面部92向上方引出。
这样,通过在帽部78设置切口部78a,能够将信号线76a向所希望的方向引出,能够有效地防止转向时的信号线76b的振摆回转。需要说明的是,在帽部78,也可以取代切口部78a而设置用于将信号线76b向外部引出的贯通孔(未图示)。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通过罩构件77来保护连接器构件82,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连接器构件82的损伤。
(其他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连接器构件82的安装结构中,说明了连接器构件82将从旋转变压器80延伸的信号线76a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76b连接的例子,但是不受限定。即,上述的连接器构件82的安装结构也能够适用于例如将从设置于减速室S3下部的油罐40的油温传感器(未图示)等配置于壳体10内部的其他的传感器延伸的信号线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情况。而且,连接器构件82的第一连接器83可以与从多个传感器延伸的多个信号线连接。
另外,虽然说明了电动机旋转轴22从车轴(轴线O)向车辆前方偏置配置的例子,但是电动机旋转轴22也可以从车轴向车辆后方偏置配置。在该情况下,后罩29v的第二端面部92配置在比第一端面部91相对地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减速部31为三轴的平行轴式齿轮减速器的例子,但是减速部可以是例如四轴的平行轴式齿轮减速器等其他种类的齿轮减速器,也可以是不具有齿轮的减速器。
应考虑的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的点上为例示而不受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符号说明:
1、1A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10壳体,11轮毂轴承部,21电动机部,22电动机旋转轴,31减速部,39减速器壳体,71下臂,72减振器,76、76a、76b信号线,77罩构件,80旋转变压器(旋转传感器),82连接器构件,83第一连接器,84第二连接器,91第一端面部,92第二端面部。
Claims (8)
1.一种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具备:具有从车轴向车辆前后方向偏置配置的电动机旋转轴的电动机部;对所述电动机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部;以及收容所述电动机部及所述减速部的壳体,
在所述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中,
所述壳体具有在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时与所述电动机部的位置重叠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一端面部及位于比所述第一端面部靠车轴侧的位置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二端面部,
所述第二端面部在沿径向观察时位于比所述第一端面部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端面部设有将从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传感器延伸的信号线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连接器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包括配置在比所述电动机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并探测所述电动机旋转轴的旋转的旋转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器构件与车轴平行地延伸,
所述连接器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沿径向观察时与所述电动机部的位置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器构件由与从所述传感器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与从车身侧延伸的信号线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构成,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贯通所述第二端面部地沿车轴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沿径向突出的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在比所述主体部靠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及比所述主体部靠车辆后方侧的部位这两方的部位处被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以能够沿车轴方向装拆的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器构件中的向外部露出的部分配置于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与下臂或减振器重叠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器构件中的向外部露出的部分由罩构件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30272 | 2019-02-22 | ||
JP2019030272A JP2020132037A (ja) | 2019-02-22 | 2019-02-22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PCT/JP2020/005271 WO2020170901A1 (ja) | 2019-02-22 | 2020-02-12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3931A true CN113453931A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214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14522.0A Withdrawn CN113453931A (zh) | 2019-02-22 | 2020-02-12 | 轮毂电动机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929011A4 (zh) |
JP (2) | JP2020132037A (zh) |
CN (1) | CN113453931A (zh) |
WO (1) | WO202017090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2121431A1 (de) | 2022-08-24 | 2024-02-29 | Keßler & Co.GmbH & Co.KG | Radseit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7229A (en) * | 1991-05-06 | 1992-02-11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Independently suspended steerable motor wheel apparatus |
US8323143B2 (en) * | 2009-12-02 | 2012-12-04 | Fairfiel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 Integrated spindle-carrier electric wheel drive |
JP5676314B2 (ja) * | 2011-03-07 | 2015-02-25 | Ntn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JP5685111B2 (ja) * | 2011-03-07 | 2015-03-18 | Ntn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JP2013040659A (ja) * | 2011-08-18 | 2013-02-28 | Ntn Corp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JP2015190566A (ja) * | 2014-03-28 | 2015-11-02 | Ntn株式会社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JP6735132B2 (ja) | 2016-04-04 | 2020-08-05 | Ntn株式会社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JP7029287B2 (ja) * | 2016-12-26 | 2022-03-03 | Ntn株式会社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JP2019006265A (ja) * | 2017-06-26 | 2019-01-17 | Ntn株式会社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動力線の配線構造 |
-
2019
- 2019-02-22 JP JP2019030272A patent/JP2020132037A/ja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2-12 CN CN202080014522.0A patent/CN11345393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0-02-12 WO PCT/JP2020/005271 patent/WO2020170901A1/ja unknown
- 2020-02-12 EP EP20760015.6A patent/EP3929011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3
- 2023-07-13 JP JP2023115090A patent/JP2023133347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70901A1 (ja) | 2020-08-27 |
EP3929011A4 (en) | 2022-11-23 |
JP2020132037A (ja) | 2020-08-31 |
EP3929011A1 (en) | 2021-12-29 |
JP2023133347A (ja) | 2023-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23749B2 (en) | Motor drive device for vehicles | |
JP5685111B2 (ja)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
JP7029287B2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109476228B (zh) |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以及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与车轮的连接结构 | |
JP5685113B2 (ja)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
JP6813370B2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JP5604338B2 (ja)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
JP5676314B2 (ja)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
JP2023133347A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JP6826378B2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107949492B (zh) | 混合动力车及车辆 | |
JP6160633B2 (ja) | 駆動装置 | |
JP2017165267A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107848401B (zh) |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 |
WO2017154255A1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WO2018181238A1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JP3746384B2 (ja) | 車両用駆動力伝達制御装置 | |
JP5613419B2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WO2021192813A1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210502249U (zh) | 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设备 | |
JP7270403B2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JP2021154763A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111758205A (zh) | 车辆用电动机驱动装置 | |
JP2015109799A (ja)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
JP6065928B2 (ja) | 車両の駆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