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870A -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870A
CN113438870A CN202110745443.3A CN202110745443A CN113438870A CN 113438870 A CN113438870 A CN 113438870A CN 202110745443 A CN202110745443 A CN 202110745443A CN 113438870 A CN113438870 A CN 113438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law enforcement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54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8870B (zh
Inventor
郭金宇
温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wei Polic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wei Polic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wei Polic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wei Polic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54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8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执法记录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围设于前面板周沿的侧板和覆盖于侧板以形成用于放置功能模块的容置腔的后壳,容置腔内设置有导热隔板,所述导热隔板包括与前面板相平行的前侧散热板和设置沿着前侧散热板一侧边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前侧散热板与前面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导流腔,所述导流板与侧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腔与导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导流腔连通的散热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导流通道连通的透气孔。本申请通过在执法记录仪内部形成用于空气对流的通道,具有提升执法记录仪的散热性能以及改善执法记录仪的便携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执法记录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背景技术
执法记录仪常常应用在公安领域中实用,但随着技术对的发展和执法记录仪本身的优势,也广泛地应用在众多非公安领域中使用,执法记录仪对实时记录执法过程、事后准确回溯及取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逐渐成为政府执法部门指定装备之一。
现在使用的执法记录仪常常是佩戴在胸口前,一般都是通过卡夹夹紧胸口处的口袋来实现固定。由于执法记录仪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发热现象,执法记录仪内部过高的温度无法及时散热的话,会导致电池耗电过快,减少了执法记录仪的续航时间。
为了提升执法记录仪的散热速度,常常会在执法记录仪中安装散热风扇,虽然提升了执法记录仪的散热速度,但是相应地,执法记录仪的体积也增大了,携带起来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执法记录仪的散热性能以及改善执法记录仪的便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围设于前面板周沿的侧板和覆盖于侧板以形成用于放置功能模块的容置腔的后壳,
容置腔内设置有导热隔板,所述导热隔板包括与前面板相平行的前侧散热板和设置沿着前侧散热板一侧边设置的导流板;
所述前侧散热板与前面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导流腔,所述导流板与侧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腔与导流通道相连通;
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导流腔连通的散热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导流通道连通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执法记录仪内部形成用于空气对流的通道,执法记录仪内部的功能模块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隔热板传递至导流腔和导流通道中,再经过散热孔或者透气孔逸散至执法记录仪外部,利用热传递以及空气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没有额外的散热功率器件,减少了电能损耗,降低了执法记录仪的体积,提升了执法记录仪的散热性能,改善了执法记录仪的便携性。
可选的,所述透气孔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导流通道的抽气结构,和/或所述散热孔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引导导流腔中的热量向外扩散的吹气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气结构和吹气结构起到限定外部空气进入导流腔和导流通道的方向的作用,使得空气从透气孔进入导流通道,经过导流腔从散热孔逸出,如此设置,提升了空气的流速,进而提升了散热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抽气结构沿着气流扩散方向依次包括进气段、渐缩段、喉道和渐扩段;所述进气段靠近导流腔,所述渐缩段靠近喉道的一端收窄,以使喉道的直径小于进气口的直径,所述渐扩段的末端扩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进气段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11、p11、S11,喉道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12、p12、S12;流体密度为ρ1。应用伯努利定理和连续性方程可得出:
S11v11=S12 v12=Q
V11 /2+ p11/ρ1=v12 /2+ p12/ρ1
可知,当空气从进气段经过渐缩段进入至直径较小的喉道时, S11>S12,则v11<v12,由于流体密度ρ1大致不变,因此p11>p12,所以喉道与进气段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喉道的压力较小,而进气段的压力较大,因此空气从进气段向喉道流动。综上,抽气结构对执法记录仪的外部空气产生吸力,使得外部的空气被吸进执法记录仪内部。
可选的,所述吹气结构沿着热量扩散方向依次包括出气段、收缩段、喉段和扩散段;所述出气段靠近导流腔,所述收缩段靠近喉段的一端收窄,以使喉段的直径小于出气段的直径,所述扩散段的末端扩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出气段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21、p21、S21,喉段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22、p22、S22;流体密度为ρ。应用伯努利定理和连续性方程可得出:
S21v21=S22v22=Q
V21 /2+ p21/ρ=v22 /2+ p22/ρ2
可知,当空气从出气段经过收缩段进入至直径较小的喉段时, S21>S22,则v21<v22,由于流体密度ρ2大致不变,因此p21>p22,所以喉段与出气段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喉段的压力较小,而出气段的压力较大,因此空气从出气段向喉段流动。综上,抽气结构对执法记录仪的内部的热空气产生吸力,使得内部的空气被吹向执法记录仪外部。
可选的,所述导热隔板与容置腔内壁密封连接,以使容置腔被分隔出与导流腔互不连通的内部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部腔与导流腔之间互不连通,因此导流腔以及导流通道中的空气、水不能进入内部腔中,使得内部腔中的功能模块不易进水而损坏。
可选的,所述后壳凹陷设置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一侧壁设置有用于与电池导通的通电触点,所述电池仓的底部覆盖有导热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垫与附着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导热效果较好,因此电池仓中的电池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导热垫上,进而降低电池的温度,改善电池发热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后壳在电池仓的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包括绝缘部和金属散热部,所述金属散热部远离通电触点,所述绝缘部靠近通电触点且部分延伸至金属散热部背离电池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部能够起到防范电池漏电的情况,金属散热部可以与电池直接接触,将电池的热量传递至金属散热部,进而降低电池的温度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金属散热部的周沿设置有防摔边沿,所述金属散热部背离电池仓一侧凸出设置有若干防撞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摔边沿能够起到保护金属散热部的作用,使得金属散热部不易受到碰撞而产生形变,从而保证了金属散热部对电池进行散热的效果;防撞筋一方面起到保护金属散热部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人体佩戴执法记录仪的过程中,防撞筋将金属散热部与人体相分隔开,以保证金属散热部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热垫与电池仓底部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热层,所述金属导热层沿着电池仓底部向电池仓远离通电触点的一侧壁延伸至可与金属散热部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导热层能够将导热垫上的热量传递至金属散热部,从而使得导热垫的温度降低,有助于执法记录仪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后壳部分的结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后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前面板;111、吹气结构;1111、出气段;1112、收缩段;1113、喉段;1114、扩散段;112、散热孔;
12、侧板;121、抽气结构;1211、进气段;1212、渐缩段;1213、喉道;1214、渐扩段;122、透气孔;
13、后壳;131、电池仓;1311、通电触点;132、金属导热层;133、导热垫;
14、后盖;141、绝缘部;142、金属散热部;1421、防摔边沿;1422、防撞筋;
2、导热隔板;21、前侧散热板;22、导流板;
3、容置腔;31、导流腔;32、导流通道;33、内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1-7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参照图1、图2,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导热隔板2,结合图3,壳体1包括前面板11、围设于前面板11周沿的侧板12和覆盖于侧板12远离前面板11一侧的后壳13,前面板11、侧板12与后壳13围合使得内部形成了容置腔3,导热隔板2将容置腔3分隔成内部腔33和外部腔,内部腔33内可以安装电路板等功能模块,外部腔主要供气体流动以带走容置腔3内部的热量。
参照图1、图2,前面板11的一端可以开设有摄像孔,便于安装摄像头;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11的中部也可以开设有屏幕口,可以安装显示屏;前面板11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12,使得前面板11的前后两侧相连通。侧板12包括一体成型的顶板、左围板、底板和右围板,其中顶板与底板相对设置,左围板与右围板相对设置。顶板靠近摄像孔,底板靠近散热孔112;底板贯穿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22。
上述的前面板11和侧板12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是通过卡接扣合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面板11与侧板12一体成型,后壳13与侧板12之间通过卡接扣合在一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面板11与侧板12通过卡接扣合在一起,后壳13与侧板12一体成型。当然,也存在着前面板11与侧板12之间通过卡接扣合、侧板12与后壳13之间通过卡接扣合在一起的情况,卡接扣合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3,导热隔板2包括一体成型的前侧散热板21和导流板22。导热隔板2采用了导热性能较为良好的材质,如铝或者铝合金材质,当功能模块发热时,热量可以孔内部腔33经由导热隔板2传递至外部腔。前侧散热板21与前面板11相平行设置,并且前侧散热板21与前面板11之间有间隔,前侧散热板21与前面板11之间的间隔形成了导流腔31;导流板22沿着前侧散热板21靠近透气孔122的一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导流板22与侧板1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导流通道32,外部腔即为导流腔31与导流通道32相连通形成的空间。结合前面板11和底板的描述,可以得知透气孔122、导流通道32、导流腔31和散热孔112是相互连通的,并且形成了气流路径。空气可以依次经过透气孔122、导流通道32、导流腔31和散热孔112,使得外部腔的热量被空气带走,进而对容置腔3进行降温;空气还可以依次经过散热孔112、导流腔31、导流通道32和透气孔122,实现容置腔3的降温,气流路径的方向可以根据执法记录仪外部的空气流动的方向而进行变化。
参照图3、图4,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限制气流路径的方向,散热孔112的内壁设置有吹气结构111,用于引导导流腔31中的热量向外扩散。吹气结构111沿着热量扩散方向依次包括出气段1111、收缩段1112、喉段1113和扩散段1114;出气段1111靠近导流腔31,出气段1111为类似圆筒形的结构,收缩段1112由出气段1111至靠近喉段1113的一端逐渐收窄,喉段1113的直径与收缩段1112的较窄端的直径大致一致,因此喉段1113的直径小于出气段1111的直径,扩散段1114由靠近喉段1113的一端至远离喉段1113的一端逐渐扩大。
根据流体力学的理论,设进气段1211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11、p11、S11,喉道1213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12、p12、S12;流体密度为ρ1。应用伯努利定理和连续性方程可得出:
S11v11=S12 v12=Q
V11 /2+ p11/ρ1=v12 /2+ p12/ρ1
可知,当空气从进气段1211经过渐缩段1212进入至直径较小的喉道1213时, S11>S12,则v11<v12,由于流体密度ρ1大致不变,因此p11>p12,所以空气从出气段1111至收缩段1112时,空气的流速随着流通的横截面积减小而上升,在流速大的喉段1113中,压强减小,从而压强较大的出气段1111与喉段1113之间形成压强差,进而为空气的流动提供吸附力,从而吹气结构111起到引导空气由导流腔31流至前面板11背离导流腔31的一侧的作用。
参照图3、图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限制气流路径的方向,透气孔122的内部设置有抽气结构121,用于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导流通道32。抽气结构121沿着气流扩散方向依次包括进气段1211、渐缩段1212、喉道1213和渐扩段1214;进气段1211靠近导流腔31,进气段1211为类似圆筒形的结构,渐缩段1212由进气段1211至靠近喉道1213的一端逐渐收窄,喉道1213的直径与渐缩段1212的较窄端的直径大致一致,因此喉道1213的直径小于进气段1211的直径,渐扩段1214由靠近喉道1213的一端至远离喉道1213的一端逐渐扩大。
同理,设出气段1111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21、p21、S21,喉段1113的平均速度、平均压力和截面积分别为v22、p22、S22;流体密度为ρ。应用伯努利定理和连续性方程可得出:
S21v21=S22v22=Q
V21 /2+ p21/ρ=v22 /2+ p22/ρ2
可知,当空气从出气段1111经过收缩段1112进入至直径较小的喉段1113时, S21>S22,则v21<v22,由于流体密度ρ2大致不变,因此p21>p22,所以抽气结构121起到引导空气由底板背离导流通道32的一侧抽进导流通道32中的作用。
参照图3,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存在着同时将吹气结构111应用到散热孔112、抽气结构121应用到透气孔122的情况,如此设置,气流路径的方向更容易被引导。另外,将进气的位置设置在底板,出带有热量的空气的位置设置在前面板11,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执法记录仪一般都是夹持在左胸口的位置,前面板11释放带有热量的空气不易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影响,身体不易被热风吹扫,因此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的防水性能,导热隔板2与容置腔3内壁密封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前侧散热板21远离导流板22的一侧一体连接有密封顶板,前侧散热板21在密封顶板相邻的两侧边上分别一体连接有密封侧板12,密封顶板、密封侧板12和倒流板均与容置腔3内壁通过防水密封胶粘接,从而将外部腔与内部腔33隔绝,使得外部腔的水和空气难以渗进内部腔33中,从而对内部腔33中的功能模块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进一步地,密封顶板、密封侧板12也可以是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铝和铝的化合物。如此能够提升功能模块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3、图6,前述的后壳13凹陷设置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131,电池仓131靠近摄像孔的一侧壁设置有通电触点1311,当在电池仓131内放置适配的电池时,电池的电极可以与通电触点1311接触而实现通电的功能。电池仓131的底部覆盖有导热垫133,导热垫133是高性能间隙填充导热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性、柔性、压缩性能和热传导率。导热垫133在使用中几乎能完全将导热垫133和电池之间的空气排出,以达到导热垫133和电池之间接触充分的目的,从而将电池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垫上,提升了电池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6、图7,进一步地,后壳13在电池仓131的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后盖14,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或者插接,由于这部分技术为常规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后盖14包括绝缘部141和金属散热部142,后盖14可以通过二次注塑实现将绝缘部141与金属散热部142结合在一起。绝缘部141可以是硅胶或者其他软质的橡胶,也可以是硬质的塑料。金属散热部142的材料可以是质地较为轻薄、散热性良好的铝,也可以是其他的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或者非金属。金属散热部142远离通电触点1311,绝缘部141靠近通电触点1311且部分延伸至金属散热部142背离电池仓131的一侧。进一步地,绝缘部141延伸至金属散热部142的部分突出于金属散热部142设置,并且形成若干条防撞筋1422。进一步地,金属散热部142的周沿设置有防摔边沿1421,防摔边沿1421可以是软质的硅胶制成,一方面能够起到保护金属散热部142不被刮花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增强后盖14与电池仓131的开口边沿之间连接的密封程度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的防水性能。
参照图3、图6,导热垫133与电池仓131底部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热层132,金属导热层132沿着电池仓131底部向电池仓131远离通电触点1311的一侧壁延伸至可与金属散热部142接触。导热垫133中的热量能够传递至金属导热层132,金属导热层132的热量再传递装置后盖14的金属散热部142,从而实现将电池或者容置腔3的热量传递至执法记录仪的外部,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的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的实施原理为:壳体1的前面板11上开设有透气孔122,底部的侧板12开设有散热孔112,底部开设有透气孔122,并且散热孔112和透气孔122均利用了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特性来实现壳体1内部气体的流动,从而在没有电源、无散热风扇的状态下增强了气体的流动,提升了执法记录仪的散热效果,从而本申请的执法记录仪具有结构轻巧、耗电量少、散热性能得以提升的功效。
本申请的一些特征,为阐述清晰,分别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结合于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相反,本申请的一些特征,为简要起见,仅在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前面板(11)、围设于前面板(11)周沿的侧板(12)和覆盖于侧板(12)以形成用于放置功能模块的容置腔(3)的后壳(13),其特征在于,
容置腔(3)内设置有导热隔板(2),所述导热隔板(2)包括与前面板(11)相平行的前侧散热板(21)和设置沿着前侧散热板(21)一侧边设置的导流板(22);
所述前侧散热板(21)与前面板(1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导流腔(31),所述导流板(22)与侧板(1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导流通道(32),所述导流腔(31)与导流通道(32)相连通;
所述前面板(11)上开设有用于与导流腔(31)连通的散热孔(112),所述侧板(12)上开设有用于与导流通道(32)连通的透气孔(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2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导流通道(32)的抽气结构(121),和/或所述散热孔(11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引导导流腔(31)中的热量向外扩散的吹气结构(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结构(121)沿着气流扩散方向依次包括进气段(1211)、渐缩段(1212)、喉道(1213)和渐扩段(1214);所述进气段(1211)靠近导流腔(31),所述渐缩段(1212)靠近喉道(1213)的一端收窄,以使喉道(1213)的直径小于进气口的直径,所述渐扩段(1214)的末端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结构(111)沿着热量扩散方向依次包括出气段(1111)、收缩段(1112)、喉段(1113)和扩散段(1114);所述出气段(1111)靠近导流腔(31),所述收缩段(1112)靠近喉段(1113)的一端收窄,以使喉段(1113)的直径小于出气段(1111)的直径,所述扩散段(1114)的末端扩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隔板(2)与容置腔(3)内壁密封连接,以使容置腔(3)被分隔出与导流腔(31)互不连通的内部腔(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3)凹陷设置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仓(131),所述电池仓(131)的一侧壁设置有用于与电池导通的通电触点(1311),所述电池仓(131)的底部覆盖有导热垫(1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3)在电池仓(131)的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后盖(14),所述后盖(14)包括绝缘部(141)和金属散热部(142),所述金属散热部(142)远离通电触点(1311),所述绝缘部(141)靠近通电触点(1311)且部分延伸至金属散热部(142)背离电池仓(13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部(142)的周沿设置有防摔边沿(1421),所述金属散热部(142)背离电池仓(131)一侧凸出设置有若干防撞筋(142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133)与电池仓(131)底部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热层(132),所述金属导热层(132)沿着电池仓(131)底部向电池仓(131)远离通电触点(1311)的一侧壁延伸至可与金属散热部(142)接触。
CN202110745443.3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Active CN113438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443.3A CN113438870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443.3A CN113438870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870A true CN113438870A (zh) 2021-09-24
CN113438870B CN113438870B (zh) 2022-10-04

Family

ID=7775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5443.3A Active CN113438870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87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263A (zh) * 2002-01-29 2005-05-1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机箱冷却
CN106937514A (zh) * 2017-03-17 2017-07-07 西安旋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电路板的散热装置
CN107656410A (zh) * 2017-10-17 2018-02-02 湖南中信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散热装置
CN109873942A (zh) * 2019-03-14 2019-06-11 上海贺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及其管理系统
CN209375791U (zh) * 2019-03-22 2019-09-10 深圳市冠杰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执法记录仪
CN209527052U (zh) * 2018-12-07 2019-10-22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散热结构
CN110798639A (zh) * 2019-10-31 2020-02-14 深圳亿络科技有限公司 执法记录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263A (zh) * 2002-01-29 2005-05-1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机箱冷却
CN106937514A (zh) * 2017-03-17 2017-07-07 西安旋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电路板的散热装置
CN107656410A (zh) * 2017-10-17 2018-02-02 湖南中信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散热装置
CN209527052U (zh) * 2018-12-07 2019-10-22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散热结构
CN109873942A (zh) * 2019-03-14 2019-06-11 上海贺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及其管理系统
CN209375791U (zh) * 2019-03-22 2019-09-10 深圳市冠杰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执法记录仪
CN110798639A (zh) * 2019-10-31 2020-02-14 深圳亿络科技有限公司 执法记录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870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2030B (zh) 无人机及散热结构
WO2019119266A1 (zh) 一种散热结构、遥控设备、无人机套装
WO2022100708A1 (zh) 挂脖风扇
CN209420220U (zh) 一种手机背夹式散热器
WO2021249275A1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860912U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CN113438870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WO2021239043A1 (zh) 散热设备
CN105977571A (zh) 电池包
TWM270404U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CN216114462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16744678U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JPH1187961A (ja) 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CN216114463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0594223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设备
WO2021196506A1 (zh) 一种脱毛仪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CN21046577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CN210744103U (zh) 手机内置散热模组及其密封装置
WO2023030268A1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117462240B (zh) 一种防水脱毛仪
CN215815194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效果的固态硬盘外壳
CN214499478U (zh) 挂脖风扇
CN219177871U (zh) 一种挂脖制冷空调
CN211378651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
CN220087811U (zh) 监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