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0912U - 便携式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0912U
CN215860912U CN202122682628.2U CN202122682628U CN215860912U CN 215860912 U CN215860912 U CN 215860912U CN 202122682628 U CN202122682628 U CN 202122682628U CN 215860912 U CN215860912 U CN 215860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temperature
fan assembly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26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志伟
杨广
许加华
罗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26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0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0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091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5579 priority patent/WO202303026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调温装置,包括佩戴支架以及风扇组件,佩戴支架设有收容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佩戴支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底壁适于与人体接触,第一出风口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二出风口设置于第二侧壁,风扇组件设置于收容腔内,并位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以用于向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送风。通过在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口,这样位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的风扇组件能够以较短地路径快速地向佩戴支架的两侧送风,当便携式调温装置佩戴在用户的颈部时,第一出风口可以朝向人体的头部方向出风,第二出风口可以朝向用户的背部出风,从而有效地增加便携式调温装置对人体的吹风范围。

Description

便携式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调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了各种款式便携式挂脖风扇,便携式挂脖风扇小巧便携,无需占用双手,为用户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能够在天热时风扇组件通过出风口向人体吹冷风降温,或者在天气寒冷时风扇组件通过出风口向人体吹热风加热,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现有大多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出风范围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调温装置,以改善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调温装置,包括佩戴支架以及风扇组件,佩戴支架设有收容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佩戴支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间隔设置,底壁连接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出风口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二出风口设置于第二侧壁,风扇组件设置于收容腔内,并位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以用于向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送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调温装置,通过在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口,这样位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的风扇组件能够以较短地路径快速地从风扇组件的两侧分别向佩戴支架的两侧送风,当便携式调温装置佩戴在用户的颈部时,第一出风口可以朝向人体的头部方向出风,第二出风口可以朝向用户的背部出风,从而有效地增加便携式调温装置对人体的吹风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如图2所示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4是如图2所示的便携式调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如图4所示的便携式调温装置的各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在移除外壳体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调温装置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调温装置100,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包括佩戴支架110以及风扇组件130,佩戴支架110设有收容腔114、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二出风口1112,佩戴支架110包括底壁113、顶壁122、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二侧壁112,底壁113适于与人体接触,顶壁122与底壁113相对间隔设置,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相对间隔设置,底壁113和顶壁122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之间,第一出风口1111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第二出风口1112设置于第二侧壁112,风扇组件130设置于收容腔114内,并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与第二出风口1112之间,以用于向第一出风口1111以及第二出风口1112送风。
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调温装置100,通过在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二侧壁112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口,这样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与第二出风口1112之间的风扇组件130能够以较短地路径快速地从风扇组件130的两侧分别向佩戴支架110的两侧送风,当便携式调温装置100佩戴在用户的颈部时,第一出风口1111可以朝向人体的头部方向出风,第二出风口1112可以朝向人体的背部出风,从而有效地增加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对人体的吹风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组件130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二出风口1112之间,第一出风口1111、风扇组件130和第二出风口1112在佩戴支架110上呈对角线排布设置,即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二出风口1112相互错位,第一出风口1111位于第一侧壁111上并位于风扇组件130的左侧或右侧,第二出风口1112位于第二侧壁112上并位于风扇组件130的右侧或左侧,从而使得风扇组件130运转时分别从风扇组件130的左右两侧同时向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二出风口1112送风,分别从风扇组件130的两侧送风,相比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二出风口1112设置在风扇组件130的同一侧而从风扇组件130的同一侧送风,能够有效增大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二出风口1112的出风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二出风口1112还可以不是错位设置,例如第一出风口1111正对风扇组件130设置位于其前侧,第二出风口1112正对风扇组件130设置位于其后侧,同样也能使得风扇组件130分别从其前后两侧送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热传导”“导温连接”是指两个物体间可以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或者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例如可以通过导热硅脂/硅胶,或者石墨等中间导热介质进行间接接触以形成热量的传递。
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可以是颈戴调温装置、腕戴调温装置或者手持调温装置。以下以便携式调温装置100为颈戴调温装置进行阐述: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佩戴支架110适合佩戴在人体的颈部,佩戴支架110大致呈U型状结构(即弯形)。具体地,佩戴支架110包括内壳体116以及外壳体115,内壳体116适于与人体接触,内壳体116与外壳体115相互连接,并共同围合形成收容腔114。在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16以及外壳体115均大致为U型状结构,外壳体115可拆卸地扣合于内壳体116上。
在本实施例中,佩戴支架110包括支架主体117、第一连接臂118及第二连接臂119,第一连接臂118与第二连接臂119分别连接于支架主体117的两端,第一连接臂118及第二连接臂119均朝向支架主体117的同一侧,并共同形成夹持空间,以用于夹持在人体的颈部、腕部等。例如,佩戴支架110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第一连接臂118以及第二连接臂119作为夹持臂,两个夹持臂可以相互靠拢或远离,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颈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以及底壁113和顶壁122形成于支架主体117、第一连接臂118以及第二连接臂119,即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以及底壁113和顶壁122均分别连接支架主体117、第一连接臂118以及第二连接臂119。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可以包括壁面,壁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例如凸曲面或凹曲面)。此外,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二侧壁112的壁面与底壁113可以呈角度连接,其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示例性地,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二侧壁112的壁面与底壁113可以呈90°角连接,这样便携式调温装置100佩戴于人体时,第一出风口1111可以向着人体头部方向出风,第二出风口1112可以向着人体的背部出风。收容腔114具有两个,包括设于第一连接臂118的第一收容腔1181及设置于第二连接臂119的第二收容腔1191。具体地,内壳体116的一端与外壳体115的一端共同作为佩戴支架110的第一连接臂118,并可共同围合形成第一收容腔1181。内壳体116的另一端与外壳体115的另一端共同作为佩戴支架110的第二连接臂119,并可共同围合形成第二收容腔1191。内壳体116的中部段与外壳体115的中部段共同作为佩戴支架110的支架主体117。其中,内壳体116以及外壳体115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可拆卸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130具有两个,包括第一风扇组件131以及第二风扇组件132,第一风扇组件131设置于第一收容腔1181,第二风扇组件132设置于第二收容腔1191,第一出风口1111和/或第二出风口1112同时与第一收容腔1181、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佩戴支架110也可以是只有一个收容腔和对应的一个风扇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相互间隔的两个收容腔和对应的两个风扇组件,能够有效增大便携调温装置的出风风力。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118内以及第二连接臂119内均设有第一风道1182,第一出风口1111具有两组,其中一组第一出风口1111位于第一连接臂118,并通过第一连接臂118的第一风道1182与第一收容腔1181连通。另一组第一出风口1111位于第二连接臂119,并通过第二连接臂119的第一风道1182与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支架主体117内分隔出有第二风道1183,第二出风口1112位于支架主体117,并通过第二风道1183与第一收容腔1181和/或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每组第一出风口1111以及第二出风口1112可以包括多个出风孔或只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出风孔,即出风口可以是由多个出风孔组成或只由一个长条形的出风孔组成。
示例性地,第二风道1183可以连续地设置于支架主体117,第二风道118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收容腔1181以及第二收容腔1191,其可以同时与第一收容腔1181以及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使得第一出风口1111通过第二风道1183可以同时与第一收容腔1181和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第二出风口1112可以通过第二风道1183同时与第一收容腔1181以及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这样第一风扇组件131以及第二风扇组件132可以同时向第二出风口1112送风,提高了第二出风口1112的出风量。再示例性地,第二出风口1112具有两组,第二风道1183的中部被阻隔分成为两段风道,其中一组第二出风口1112通过一段风道与第一收容腔1181连通,另一组第二出风口1112通过另一段风道与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风道1183只与第一收容腔1181或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例如,第二风道1183仅连通第一收容腔1181和第一出风口1111。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主体117内还分隔出有第三风道1184,第三风道1184连通第一收容腔1181以及第二收容腔1191,使得第一出风口1111通过第三风道1184可以同时连通第一收容腔1181和第二收容腔1191,支架主体117还设有与第三风道1184连通的第一散热口1171。进一步地,第一散热口1171设置于顶壁122,并位于支架主体117的中部位置,这样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可以从远离人体颈部的一侧散发热量,其自身散发的热量不会接近人体,利于对人体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调温装置100还包括冷热源170、导温件140以及散热件150,导温件140自底壁113外露,冷热源170设置于支架主体117,冷热源170与导温件140导温连接,以对导温件140进行制冷或制热。散热件150设置于第三风道1184内并与冷热源170之间形成热传导。导温件140与内壳体116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可拆卸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导温件140可以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铜片、铝箔片、石墨、导热硅胶等。示例性地,导温件140大致呈U型片体结构,其形状大致与人体的颈部相适配,以更好地与人体的颈部进行接触。导温件140的两端可以分别延伸至第一连接臂118以及第二连接臂119,使得用户佩戴时,导温件140的两端分别延伸位于人体颈部的两侧,增加了导温件140与人体颈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地增加了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对人体的降温或加热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冷热源170可以设置在第三风道1184内,并与导温件140之间形成热传导。冷热源170可以是半导体制冷/热片,半导体制冷/热片是基于帕尔帖原理进行工作,其可以制冷或制热。半导体制冷/热片包括相背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半导体制冷/热片的第一端面可以与导温件140进行导温接触,以形成良好的热传导。半导体制冷/热片的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背)即朝向远离导温面的一侧,其与散热件150导热接触。当向半导体制冷/热片施加不同的方向的电流时,第一端面可以作为热端面或冷端面。冷热源170的热端面可以与散热件150的底面接触形成热传导,从而对冷热源170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顶壁122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221和第二进风口1222,第一进风口1221对应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131并与第一收容腔1181连通,第二进风口1222对应于第二风扇组件132并与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顶壁122对应支架主体117的位置还设有两组第二散热口1172,两组第二散热口1172分别与第三风道1184连通,其中一组第二散热口1172设置于第一进风口1221与所述第一散热口1171之间,另一组所述第二散热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222与第一散热口1171之间。这样散热件150的热量还可以通过两组第二散热口1172进行散热。每组第二散热口1172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多个散热孔的孔径可以由风扇组件130朝向第一散热口1171的方向逐渐增大。靠近风扇组件130一端的散热孔的尺寸小于远离风扇组件130一端的散热孔的尺寸,这样可以保证从风扇组件130吹出的不会立马从靠近风扇组件130的位置全部散出,使得风扇组件130产生的气流能携带散热件的热量从多个散热孔均匀吹出。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每组第二散热口1172也可以是靠近第一散热口1171设置的一个单独的比较大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散热件150也大致呈弯型结构,散热件150的两端可以分别延伸至靠近第一收容腔1181以及第二收容腔1191,以增大散热件150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率。进一步地,散热件150设有多个与第一散热口1171连通的散热通道1511,散热通道1511贯穿散热件150的顶面,可以是散热间隙或散热槽,示例性地,散热件150可以包括多个散热片1512,多个散热片1512并排间隔设置,且在相邻两个散热片151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1511,以增大散热件150的表面积,从而提升散热件150的散热效率。每个散热通道1511的两端分别朝第一连接臂118以及第二连接臂119延伸,并分别与第一收容腔1181以及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使得第一风扇组件131和第二风扇组件132可以分别从散热通道1511的两端朝散热通道1511内送风从第一散热口1171和第二散热口1172流出,从而带走散热件150的热量。进一步地,便携式调温装置100还包括散热风扇160,散热风扇160可转动地设置于散热件150远离冷热源170的一侧并正对第一散热口1171,以向第一散热口1171吹风将散热通道1511内的热量从第一散热口1171散出,第二散热口1172还可以给散热风扇160进风。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件150的顶面可以设有与散热通道1511连通的沉槽(图未示),沉槽可以是由散热件150远离冷热源170的表面凹陷形成,散热风扇160设置于沉槽内,并与沉槽的底部间隔设置。通过将散热风扇160设置于沉槽内,并与沉槽的底部间隔,以使得散热风扇160能够进风顺畅,以快速地对冷热源170进行散热。散热风扇160可以利用沉槽的空间,避免其占用竖向的高度,从而降低产品内部的结构沿竖向的堆叠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佩戴支架110包括分隔板191,分隔板191设置于支架主体117的腔体内,且分隔板191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连接臂118以及第二连接臂119延伸设置,并将支架主体117的腔体分隔出第二风道1183以及第三风道1184,防止第三风道1184内的热量传入到第二风道1183内。在本示例中,第三风道1184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入风口(图未标示)以及第二入风口(图未标示),第一入风口朝向第一风扇组件131,以使得第一风扇组件131吹出的风可以快速吹入第一入风口,第二入风口朝向第二风扇组件132,以使得第二风扇组件132吹出的风可以快速吹入第二入风口,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大第二风道1183的进风量,从而增大第二出风口1112的出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佩戴支架110还包括隔离件180,隔离件180大致呈L形板状结构,隔离件180包括第一隔离板181以及第二隔离板182,第一隔离板181沿支架主体117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第二风道1183。第二隔离板182与第一隔离板181呈角度连接,并遮盖部分第二风道1183,以将散热风扇160与第二风道1183隔开。其中,第二隔离板182相对于第一隔离板181弯折的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90°,隔离件180可以与外壳体115的安装结构相扣合。通过隔离件180可以将第二风道1183与散热风扇160隔离,防止散热风扇160干扰第二风道1183的出风气流,第二隔离板182远离第二风道1183的表面设有与散热风扇160间隔的壁部183,其中壁部183可以部分地围绕散热风扇160的外周,并与散热风扇160间隔,这样可以避免散热风扇160与隔离件180干涉,壁部183的设置可以有利于散热风扇160旋转产生气流,同时也能进一步有效隔离第三风道1184和第二风道118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分隔板191,而是直接通过隔离件180第一隔离板181将第二风道1183和第三风道1184隔开。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主体117内还设有第四风道(图未示出),第四风道可以是跟第二风道一样的结构,也通过隔板与第三风道1184隔开,第三风道1184和第四风道分别位于第二风道1183的两侧,第一侧壁111上还设有第三出风口(图未示出),第三出风口位于支架主体117并通过第四风道与第一收容腔1181和/或第二收容腔1191连通,使得第一侧壁111对应第一连接臂118、支架主体117和第二连接臂119的部分分别设有出风口,增加出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7所示,便携式调温装置100还包括均温件192,均温件192的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填充有均温介质,均温介质可以是液态和/或气体的介质,均温介质可以是纯水、乙醇等。腔体内还可以设有毛细结构,毛细结构可以加快液体介质的快速流动。因此,在冷热源170制热时,冷热源170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且均匀地传导至整个均温件192上,均温件192在与导温件140形成热传导时,其能够将热量传导至整个导温件140上;冷热源170在制冷时,冷热源170可以通过均温件192快速地吸收导温件140上的大量冷量,最终快速地降低整个导温件140的温度。
示例性地,均温件192包括均温主体1921、第一均温部1922以及第二均温部1923,均温主体1921设置于导温件140与冷热源170之间,冷热源170通过均温主体1921与导温件140进行导温连接,第一均温部1922以及第二均温部1923分别连接于均温主体1921的两端,第一均温部1922位于第一连接臂118的第一风道1182内,并位于第一风扇组件131与第一连接臂118的第一出风口1111之间,第二均温部1923位于第二连接臂119的第一风道1182内,并位于第二风扇组件132与第二连接臂119的第一出风口1111之间。具体地,均温主体1921可以直接与导温件140与冷热源170接触形成热传导。均温主体1921大致为U型结构,其可以与导温件140直接贴合以形成热传导。均温主体1921的长度与导温件140的长度大致相当或覆盖导温件140的大部分长度范围,以使得冷热源170能够通过均温主体1921对整个导温件140进行均匀降温或者加热,保证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对人体的加温或降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均温主体1921朝向所述导温件140的一侧设有缺口1926,缺口1926从第一侧壁111至第二侧壁112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缺口1926,使得佩戴支架110在往外外折变形时,均温主体1921也可以进行形变,防止其被折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壳体116设有与第三风道1184连通的通孔(图未标示),均温件192可以通过通孔与第三风道1184内的冷热源170形成热传导。若均温件192嵌设于通孔内,均温件192与冷热源170直接接触以形成热传导。此外,当均温件192设置在底壁113的外侧,冷热源170可以部分地嵌设于通孔并与均温件192直接接触以形成热传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壁113可以设置有凹槽(图未标示),均温主体1921以及导温件140均设置于凹槽内,导温件140远离均温主体1921的表面可以与底壁113的表面大致平齐,避免导温件140突出于底壁113的表面,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性。第一均温部1922以及第二均温部1923可以分别嵌入第一连接臂118和第二连接臂119的第一风道1182内。示例性地,第一均温部1922以及第二均温部1923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导温鳍片,多个导温鳍片依次间隔地设置于均温主体1921上,多个导温鳍片可以并排设置在均温主体1921的端部,每相邻两个导温鳍片之间形成一均温间隙。在多个导温鳍片之间形成多个均温间隙,第一均温部1922的每个均温间隙均连通第一出风口1111和第一收容腔1181,第二均温部1923的每个均温间隙均连通第二出风口1112和第二收容腔1191。通过设置多个导温鳍片可以增加整个均温件192的表面积,第一风扇组件131和第二风扇组件132产生的气流通过多个均温间隙能够与均温件192充分接触,通过均温间隙的气流能够被快速地加热或降温,从而提升整个便携式调温装置100的降温和加热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包括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198以及控制模块199,控制模块199与风扇组件130以及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198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99用于根据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198的检测信号控制风扇组件130及冷热源170的开或关。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198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光检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例如,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198为光检测传感器,若其佩戴时,光检测传感器被遮挡,其接收外部的光线量降低,光检测传感器的电流或电压等降低,控制模块199根据光检测传感器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则确定便携式调温装置100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便携式调温装置100还包括电池201、电路板202及开关按键203,风扇组件130、冷热源170和电池201及开关按键203分别与电路板202电连接,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198以及控制模块199分别设置于电路板202上,电池201用于给便携调温装置供电,使其能脱离电源在户外工作。
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调温装置100,通过在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二侧壁112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口,这样位于第一出风口1111与第二出风口1112之间的风扇组件130能够以较短地路径快速地从风扇组件的两侧向佩戴支架110的两侧送风,当便携式调温装置100佩戴在用户的颈部时,第一出风口1111可以朝向人体的头部方向出风,第二出风口1112可以朝向用户的背部出风,从而有效地增加便携式调温装置100对人体的吹风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设有收容腔、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佩戴支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呈弯形,包括支架主体、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所述收容腔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收容腔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收容腔,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风扇组件以及第二风扇组件,所述第一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连接臂内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内均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出风口具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另一组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臂,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所述支架主体内分隔出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并通过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或第二收容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内还分隔出有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支架主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三风道连通的第一散热口,所述便携式调温装置还包括冷热源、导温件以及散热件,所述导温件自所述底壁外露,所述冷热源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所述冷热源与所述导温件导温连接,以对所述导温件进行制冷或制热,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风道内并与所述冷热源之间形成热传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设有贯穿其顶面的多个散热通道,每个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朝所述第一连接臂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延伸,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所述便携式调温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散热件远离所述冷热源的一面并正对所述第一散热口,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散热口吹出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板以及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隔离板与所述第一隔离板呈角度连接,并遮盖部分所述第二风道,以将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风道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腔体内,且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臂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延伸设置,并将所述支架主体的腔体分隔出所述第二风道以及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入风口以及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二入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风扇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顶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口位于所述顶壁,并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位置,所述顶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并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二风扇组件并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所述顶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风道连通的两组第二散热口,其中一组所述第二散热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口之间,另一组所述第二散热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散热口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的孔径由所述风扇组件朝向所述第一散热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调温装置还包括均温件,所述均温件包括均温主体、第一均温部以及第二均温部,所述均温主体设置于所述导温件与所述冷热源之间,所述冷热源通过所述均温主体与所述导温件进行导温连接,所述第一均温部以及所述第二均温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均温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均温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风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均温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风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出风口之间;和/或,
所述支架主体内还设有第四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和所述第四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壁上还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并通过所述第四风道与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或第二收容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调温装置包括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风扇组件以及所述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佩戴状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风扇组件的开或关。
CN202122682628.2U 2021-09-03 2021-11-04 便携式调温装置 Active CN215860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2628.2U CN215860912U (zh) 2021-11-04 2021-11-04 便携式调温装置
PCT/CN2022/115579 WO2023030268A1 (zh) 2021-09-03 2022-08-29 便携式挂脖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2628.2U CN215860912U (zh) 2021-11-04 2021-11-04 便携式调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0912U true CN215860912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6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2628.2U Active CN215860912U (zh) 2021-09-03 2021-11-04 便携式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09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268A1 (zh) * 2021-09-03 2023-03-09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挂脖空调
WO2024046150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降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268A1 (zh) * 2021-09-03 2023-03-09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挂脖空调
WO2024046150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降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60912U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CN214404053U (zh) 挂脖风扇
CN209420220U (zh) 一种手机背夹式散热器
CN216908308U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CN214198974U (zh) 挂脖风扇
CN214404034U (zh) 挂脖风扇
CN213450915U (zh) 挂脖式风扇
CN216114462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11183543U (zh) 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19433604U (zh) 具有优化制冷效果的便携式降温装置
CN216281821U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216114463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17584700U (zh) 具有温度提示功能的便携调温装置
CN214371062U (zh) 一种挂脖冷暖仪
CN213931256U (zh) 一种脖戴调温装置
WO2023030268A1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217999934U (zh) 具有快速调温效果的腰带风扇
CN218269375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8480699U (zh)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CN214742175U (zh) 可穿戴调温装置
CN217401207U (zh) 挂脖风扇
CN218439830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5486743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8269381U (zh) 多功能便携调温装置
CN221724467U (zh) 穿戴式调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