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0699U -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0699U
CN218480699U CN202222636480.3U CN202222636480U CN218480699U CN 218480699 U CN218480699 U CN 218480699U CN 202222636480 U CN202222636480 U CN 202222636480U CN 218480699 U CN218480699 U CN 218480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temperature regulating
heat
module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64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友
杨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64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0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0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0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包括支架、散热件、调温模组及风机模组,支架内形成有腔体,散热件和风机模组设于腔体内,散热件包括基板、散热栅格及设于基板一侧的隔板,隔板将腔体内的空间分隔形成吹风风道和散热风道,散热栅格设于基板靠近散热风道的一侧,支架对应吹风风道设有出风口、对应散热栅格设有散热口,隔板位于吹风风道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热层,调温模组包括调温模块和传导片,调温模块设于散热风道内并热传导连接于散热件,传导片设于支架的内侧壁上并热传导连接于调温模块。本申请的便携调温装置对散热件进行结构设计,可提高产品的空间使用率,降低制造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挂脖调温装置为了提升调温性能,在颈戴架内设有调温模块以及设于颈戴架内侧的传导片,其中,调温模块包括顺延颈戴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电池、调温件、扇轮和散热件,颈戴架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颈戴架内分别形成有与进风口连通的容纳腔和将容纳腔与出风口连通的风道,扇轮收容于容纳腔内,传导片与调温件热传导连接。颈戴架内还设有隔板,隔板将风道分隔形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颈戴架上设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散热孔,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调温件设于第二风道内。扇轮运转产生的风一部分进入第一风道后从出风口吹出,一部分进入第二风道后从散热孔吹出,可以带走调温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热件与调温件对应设置,且散热件位于第二风道内,包括与调温件热传导连接的底座及形成于底座上的散热片,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槽,散热孔与散热槽远离扇轮的一端连通,从而使得扇轮产生的气流一部分进入第二风道后吹入散热槽内并从散热孔流出,以带走散热件的热量,给调温件降温。颈戴架内还设有分隔片,以将调温件与电池相互分隔。
该挂脖调温装置为了将壳体内的冷热部分如散热件、电池、风道、调温件等分开,设置了分隔片以及隔板等分隔元件,这就造成壳体内元件过于繁杂,占用了大量的腔体空间,提升了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有效提高产品空间使用率的便携调温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包括支架、散热件、调温模组及风机模组,所述支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散热件和所述风机模组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散热件包括基板、散热栅格及设于所述基板一侧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内的空间分隔形成吹风风道和散热风道,所述散热栅格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所述支架对应所述吹风风道设有出风口、对应所述散热栅格设有散热口,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吹风风道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调温模组包括调温模块和传导片,所述调温模块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热传导连接于所述散热件,所述传导片设于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上并热传导连接于所述调温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包括电池,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容置仓,所述基板位于所述容置仓的一侧设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容置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包括朝向所述容置仓一侧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朝向所述散热风道一侧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隔热层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吹风风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仓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隔热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基体部及连接于所述基体部两端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分别朝背离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散热栅格连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部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栅格包括端板及连接在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之间间隔设置的若干栅格板,所述若干栅格板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口设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调温模块设有通孔,所述传导片的一侧形成有传导部,所述传导部穿过所述通孔热传导连接于所述调温模块,且所述传导片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模组包括蜗壳及设于所述蜗壳内的风机,所述蜗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导风口,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吹风风道的入风口,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的入风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风机设有进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所述隔板和所述散热栅格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设于所述腔体内的端部位置,且所述散热件和所述风机模组顺延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所述腔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所述风机模组和所述调温模组分别设置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端。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直接在散热件上设置有隔板,以分隔形成吹风风道和散热风道,并用隔热层将冷热部分分开,实现一部分散热,另一部分给人体吹风,提升了隔离效果,并极大地简化了支架内的元件结构,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可用于丰富便携调温装置的其它功能。本申请的便携调温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可提高产品的空间使用率,降低制造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例示性的便携调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便携调温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便携调温装置去掉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散热件在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散热件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便携调温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申请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申请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势(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势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10,该便携调温装置10可佩戴于人体上以为人体进行调温,例如为人体纳凉或取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便携调温装置10设计为佩戴于人体颈脖上的弧形挂脖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便携调温装置10也可以设计呈佩戴于人体其它部位的适配结构,例如可设计呈佩戴于人体腰部的腰带结构或佩戴于人体手臂的环形结构等。
具体地,便携调温装置10包括支架12、散热件14、调温模组及风机模组,其中,支架12内形成有腔体16,散热件14和风机模组设于腔体16内,散热件14例如为金属材质。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支架12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12a和内壳12b,外壳12a与内壳12b之间围合形成腔体16,外壳12a与内壳12b之间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连接,便于拆装维护。
散热件14、调温模组和风机模组可构成一个调温模块,便携调温装置10可包括多个这种调温模块。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温模块设置两个,两个调温模块分别设置在支架12的两端,且本实施例中,便携调温装置10为左右对称结构,下文仅以支架12一侧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散热件14设于腔体16内的端部位置,且散热件14和风机模组顺延支架1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
散热件14包括基板18、散热栅格20及设于基板18一侧的隔板22,隔板22将腔体16内的空间分隔形成吹风风道32和散热风道34,散热栅格20设于基板18靠近散热风道34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散热栅格20设置在基板18远离风机模组的一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栅格20也可以设置于基板18的其它位置。
优选地,基板18、散热栅格20和隔板22为一体成型结构。
散热栅格20具有进风端24和出风端26,支架12对应吹风风道32设有出风口28、对应散热栅格20的出风端26设有散热口30。吹风风道32连通风机模组与出风口28,散热风道34连通风机模组与进风端24,使得风机模组产生的风一部分经吹风风道32从出风口28吹出,另一部分经散热风道34进入进风端24,再经散热栅格20从出风端26吹出,最后从散热口30流向外部,以将散热风道34内产生的热量散出。隔板22位于吹风风道32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热层36。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便携调温装置10包括电池38和电路板40,电池38、风机模组和调温模组分别与电路板40电连接。其中,电路板40设于风机模组远离散热件14的一侧。
基板18背离散热风道34的一侧与支架12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置仓42,基板18位于容置仓42的一侧设有第二隔热层44,电池38设于容置仓42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电路板40设置于容置仓42内。
其中,第一隔热层36和第二隔热层44可选用隔热油墨层,并且喷涂固定在散热件14的对应部位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层36和第二隔热层44也可以通过粘胶等方式固定在散热件14的对应部位上。本申请对散热件14进行结构设计,利用散热件14这一个元件即可将支架12内的冷热部分隔离开,实现散热风道34散热,容置仓42摆放电池38,吹风风道32向人体吹风,简化内部结构,提高产品的空间使用率,且隔热效果较佳。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板18位于容置仓42的一面朝向支架12的外侧壁,基板18位于散热风道34的一面朝向支架12的内侧壁。出风口28设置在支架12的前侧壁上,散热口30设置在支架12的外侧壁上,吹风风道32和散热风道34均沿支架12的长度方向延伸。应当指出的是,本文中所用的前、后、左、右、内(下)、外(上)等方向性用语是以图1所示的视图方向为参考标准的。
更具体地,基板18包括基体部46及连接于基体部46两端的第一倾斜部48和第二倾斜部50,第一倾斜部48和第二倾斜部50分别朝背离散热风道34的一侧倾斜延伸并连接至腔体16的腔壁上,例如连接至外壳12a的内壁上。散热栅格20连接于第一倾斜部48靠近散热风道34的一侧,基板18远离隔板22的一侧抵靠在腔体16的腔壁上,例如抵靠在支架12的后侧壁上。如此设置可使得容置仓42形成一独立腔体,且被隔热,电池38散发的热量不会对其它结构造成影响。基体部46、第一倾斜部48和第二倾斜部50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散热栅格20包括端板52及连接在端板52与第一倾斜部48之间间隔设置的若干栅格板54,端板52的周壁抵靠在腔体16的腔壁上,若干栅格板54之间形成散热通道56。散热通道56位于散热风道34的一端形成进风端24,散热通道56朝向散热口30的一端形成出风端26。也即,基板18、端板52与支架12之间围合形成散热风道34。端板52、若干栅格板54和第一倾斜部48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隔板22包括朝向容置仓42一侧延伸的第一部分22a和朝向散热风道34一侧延伸的第二部分22b,且第一部分22a连接至支架12的外侧壁上,第二部分22b连接至支架12的内侧壁上,第一部分22a和第二部分22b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隔热层36设于第一部分22a和第二部分22b位于吹风风道32的一侧,第一部分22a位于容置仓42的一侧也设有第二隔热层44,以增强隔热效果。隔板22靠近散热栅格20的一端连接至支架12的前侧壁上,隔板22远离散热栅格20的一端延伸至风机模组附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板22沿支架12的长度方向呈弯曲的弧形结构。也即,隔板22与支架12之间围合形成吹风风道32,出风口28对应吹风风道32设于支架12的前侧壁上。
本申请中,调温模组可用于制冷或制热,具体地,调温模组包括调温模块58和传导片60,调温模块58设于散热风道34内并热传导连接于散热件14,传导片60设于支架12的内侧壁上并热传导连接于调温模块58。该调温模块58与电路板40电连接,并具有冷端面和热端面。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温模块58的热端面与基板18的底面热传导连接,以将热量传递给散热件14。传导片60设于支架12的内侧壁上且传导片60至少部分凸出于支架12的外表面,支架12的内侧壁上对应调温模块58设有通孔62,传导片60的一侧形成有传导部64,安装时,传导部64穿过通孔62与调温模块58的冷端面热传导连接,使得冷量可传导至传导片60上,以对人体颈部进行调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温模块58的热端面也可以热传导连接于散热风道34内的其它表面,例如连接至隔板22或散热栅格20位于散热风道34内的表面上。
优选地,支架12的内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传导片60容置于凹槽内,且传导片60的外表面凸出于支架12的外表面以与人体的颈部接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机模组包括蜗壳68及设于蜗壳68内的风机70,蜗壳68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至腔体16的内壁上,风机70与电路板40电连接。其中,蜗壳68具有周向上的第一端72和第二端74,第一端72与第二端74之间形成导风口76,第一端72与隔板22靠近风机70的一端之间形成吹风风道32的入风口,第二端74与隔板22靠近风机70的一端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4的入风口。支架12的外侧壁上对应风机70设有进风口78,以为风机70运转提供空气供应。
风机70运转产生的风被隔板22分隔形成两股,一股从吹风风道32的入风口进入并经吹风风道32从出风口28吹出,以为人体纳凉;另一股从散热风道34的入风口进入流经散热风道34,再从散热栅格20的进风端24进入而后从出风端26流出,最后从散热口30吹出,以将调温模块58散发的热量带出,达到散热的效果。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12上还设有控制开关80及充电接口82,控制开关80和充电接口82分别与电路板40电连接,控制开关80用于控制便携调温装置10的开启、关闭及挡位调节等,充电接口8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为电池38充电。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调温装置,直接在散热件上设置有隔板,以分隔形成吹风风道和散热风道,并用隔热层将冷热部分分开,实现一部分散热,另一部分给人体吹风,提升了隔离效果,并极大地简化了支架内的元件结构,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可用于丰富便携调温装置的其它功能。本申请的便携调温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可提高产品的空间使用率,降低制造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申请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散热件、调温模组及风机模组,所述支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散热件和所述风机模组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散热件包括基板、散热栅格及设于所述基板一侧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内的空间分隔形成吹风风道和散热风道,所述散热栅格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所述支架对应所述吹风风道设有出风口、对应所述散热栅格设有散热口,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吹风风道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调温模组包括调温模块和传导片,所述调温模块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热传导连接于所述散热件,所述传导片设于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上并热传导连接于所述调温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容置仓,所述基板位于所述容置仓的一侧设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容置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朝向所述容置仓一侧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朝向所述散热风道一侧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隔热层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吹风风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仓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隔热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基体部及连接于所述基体部两端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分别朝背离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散热栅格连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部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栅格包括端板及连接在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之间间隔设置的若干栅格板,所述若干栅格板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口设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散热风道和所述散热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调温模块设有通孔,所述传导片的一侧形成有传导部,所述传导部穿过所述通孔热传导连接于所述调温模块,且所述传导片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模组包括蜗壳及设于所述蜗壳内的风机,所述蜗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导风口,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吹风风道的入风口,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风机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的入风口,所述支架对应所述风机设有进风口。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所述隔板和所述散热栅格为一体成型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设于所述腔体内的端部位置,且所述散热件和所述风机模组顺延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所述腔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所述风机模组和所述调温模组分别设置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端。
CN202222636480.3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Active CN218480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6480.3U CN21848069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6480.3U CN21848069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0699U true CN218480699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6480.3U Active CN21848069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0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6987B2 (en) Heating and cooling cup holder
KR101592708B1 (ko) 냉온장 컵홀더
CN110932415B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7350601U (zh) 一种气流冷暖调温装置
CN214198974U (zh) 挂脖风扇
CN215860912U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CN215860873U (zh) 挂脖风扇
CN218480699U (zh)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CN216744678U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216114462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16114463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202339047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器
CN115091988A (zh) 一种自适应散热型新能源充电桩
CN218269381U (zh) 多功能便携调温装置
CN216347246U (zh) 制冷机
CN219423109U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CN219395378U (zh) 一种散热组件、按摩头及筋膜枪
CN217783817U (zh) 挂脖风扇
CN213931256U (zh) 一种脖戴调温装置
WO2023030268A1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111031766A (zh) 电烤箱散热风道及具有其的电烤箱
CN220852442U (zh)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CN216842373U (zh) 冷片挂脖风扇
CN219177871U (zh) 一种挂脖制冷空调
CN219423107U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