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2442U -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 Google Patents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52442U CN220852442U CN202322577803.0U CN202322577803U CN220852442U CN 220852442 U CN220852442 U CN 220852442U CN 202322577803 U CN202322577803 U CN 202322577803U CN 220852442 U CN220852442 U CN 2208524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housing
- humidifying
- heating
- top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10637 Aquapor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63290 Aquapor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该热雾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内部设有相邻的热雾通道和腔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热雾通道连通的加湿出汽口;发热加湿模块,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和/或所述发热加湿模块具有与所述热雾通道连通的加热腔,所述发热加湿模块用于将所述加热腔内的水加热雾化,所述加热腔内产生热雾能够经由所述热雾通道输送至所述加湿出汽口;以及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散热结构用于将所述腔体内的热量散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壳体内部腔体温升过高,延长热雾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背景技术
热雾加湿装置是一种能够将水加热雾化后输出实现热雾加湿功能的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具有热雾加湿需求的电器产品(如挂烫机、加湿器等)。然而,传统的热雾加湿装置的壳体内部通常会存在较为封闭的腔体,腔体内部容易温升过高,导致壳体过热变形,影响热雾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雾加湿装置,旨在能够避免壳体内部腔体温升过高,延长热雾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雾加湿装置,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相邻的热雾通道和腔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热雾通道连通的加湿出汽口;
发热加湿模块,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和/或所述发热加湿模块具有与所述热雾通道连通的加热腔,所述发热加湿模块用于将所述加热腔内的水加热雾化,所述加热腔内产生热雾能够经由所述热雾通道输送至所述加湿出汽口;以及
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散热结构用于将所述腔体内的热量散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散热窗口,所述散热窗口将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围设于所述热雾通道的外围,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散热窗口,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窗口与所述热雾通道正对设置;
和/或,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至少一组散热窗口组,各组所述散热窗口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所述散热窗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雾加湿装置还包括拆卸地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顶部敞开的壳本体,以及盖设于所述壳本体顶部的顶盖,所述壳本体内设有朝向所述顶盖延伸设置的出雾管,所述出雾管内部形成所述热雾通道,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出雾管的外围区域形成所述腔体,所述顶盖设有所述加湿出汽口,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本体和/或所述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本体并邻近所述顶盖设置;
或者,所述腔体内设有水箱,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水箱和所述壳本体之间的散热通道,以及设于所述顶盖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的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盖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插接配合,所述顶盖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板卡接配合;
和/或,所述顶盖朝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还包括取暖器主体,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外壳和发热体,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将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的风道,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热雾加湿装置安装于所述取暖器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设有容纳腔,所述热雾加湿装置的壳体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具有敞口,所述壳体设有加湿出汽口的一侧朝向所述容纳腔的敞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敞口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顶部敞开的壳本体,以及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壳本体顶部的顶盖,所述壳本体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盖覆盖所述容纳腔的敞口,所述加湿出汽口设于所述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暖器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流动;
或者,所述取暖器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时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风口流动,并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时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风口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壳体内部设有相邻的热雾通道和腔体,壳体设有与热雾通道连通的加湿出汽口;发热加湿模块设于壳体,壳体和/或发热加湿模块具有与热雾通道连通的加热腔,通过发热加湿模块将加热腔内的水加热雾化,加热腔内产生的热雾能够经由热雾通道输送至加湿出汽口,热雾从加湿出汽口散出至壳体外,从而实现热雾加湿功能;由于腔体邻近热雾通道设置,热雾通道辐射的热量使得腔体内的温度不断升高,通过在壳体设有散热结构,利用散热结构将腔体内的热量散出至壳体外,从而能够避免腔体内的温升过高,能够防止壳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而受热变形,可延长热雾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雾加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热雾加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热雾加湿装置的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热雾加湿装置省去水箱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加粗线框围合区域表示壳体的腔体);
图5为图1中加湿装置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0 | 电器 | 114 | 第四侧板 |
100 | 热雾加湿装置 | 1141 | 第三插槽 |
10 | 壳体 | 12 | 顶盖 |
101 | 热雾通道 | 121 | 盖本体 |
102 | 腔体 | 122 | 第一插扣 |
103 | 加湿出汽口 | 123 | 弹性扣 |
104 | 加热腔 | 124 | 第二插扣 |
11 | 壳本体 | 125 | 第三插扣 |
111 | 第一侧板 | 126 | 加强结构 |
1111 | 第一插槽 | 13 | 出雾管 |
112 | 第二侧板 | 20 | 发热加湿模块 |
1121 | 卡槽 | 30 | 散热结构 |
113 | 第三侧板 | 31 | 散热窗口 |
1131 | 第二插槽 | 40 | 水箱 |
200 | 取暖器主体 | 202 | 第二风口 |
210 | 外壳 | 203 | 容纳腔 |
201 | 第一风口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雾加湿装置100。
请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热雾加湿装置100包括壳体10、发热加湿模块20和散热结构30。所述壳体10内部设有相邻的热雾通道101和腔体102,所述壳体10设有与所述热雾通道101连通的加湿出汽口103;所述发热加湿模块20设于所述壳体10,所述壳体10和/或所述发热加湿模块20具有与所述热雾通道101连通的加热腔104,所述发热加湿模块20用于将所述加热腔104内的水加热雾化,所述加热腔104内产生的热雾能够经由所述热雾通道101输送至所述加湿出汽口103;所述散热结构30设于所述壳体10,所述散热结构30用于将所述腔体102内的热量散出。
具体地,壳体10一般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壳体1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方形、圆柱形或者其他形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大体呈长方体结构。壳体10内部设有相邻的热雾通道101和腔体102,其中,热雾通道101与腔体102可以并排相邻布置;或者腔体102可以环绕于热雾通道101的周围,亦或者,热雾通道101环绕于腔体102的周围。热雾通道101用于将热雾输送至加湿出汽口103散出。腔体102可用于容纳水箱或者其他部件。
发热加湿模块20设于壳体10,壳体10和/或发热加湿模块20具有加热腔104,例如,壳体10设有加热腔104,发热加湿模块20设于加热腔104内;又例如,发热加湿模块20自身构造出加热腔104;再例如,壳体10和发热加湿模块20共同围合形成加热腔104,发热加湿模块20的热辐射侧朝向加热腔104。加热腔104和加湿出汽口103分别与热雾通道101连通,发热加湿模块20用于对加热腔104内的水进行加热雾化,产生的热雾能够经由热雾通道101输送至加湿出汽口103散出。可选地,热雾通道101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加热腔104与热雾通道101的底端连通,加湿出汽口103与热雾通道101的顶端连通,如此,加热腔104内的热雾能够自下而上沿着热雾通道101输送至加湿出汽口103。其中,发热加湿模块20具体可包括发热件和雾化件,通过发热件对加热腔104内的水进行加热,并通过雾化件将加热的水雾化形成热雾,例如,雾化件可采用超声波雾化片。
由于腔体102邻近热雾通道101设置,热雾通道101辐射的热量使得腔体102内的温度不断升高,若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则会导致壳体10过热发生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对应腔体102设有散热结构30,散热结构30用于将腔体102内的热量散出至壳体10外,以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其中,利用散热结构30实现腔体102散热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散热结构30可以为开设于壳体10的散热窗口31,壳体10外的低温空气可由散热窗口31进入至腔体102内,与腔体102内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腔体102进行冷却降温。又例如,散热结构30可以为设于壳体10的散热片,壳体10外的低温空气与腔体102内的高温空气经由散热片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腔体102的降温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壳体10内部设有相邻的热雾通道101和腔体102,壳体10设有与热雾通道101连通的加湿出汽口103;发热加湿模块20设于壳体10,壳体10和/或发热加湿模块20具有与热雾通道101连通的加热腔104,通过发热加湿模块20将加热腔104内的水加热雾化,加热腔104内产生的热雾能够经由热雾通道101输送至加湿出汽口103,热雾从加湿出汽口103散出至壳体10外,从而实现热雾加湿功能;由于腔体102邻近热雾通道101设置,热雾通道101辐射的热量使得腔体102内的温度不断升高,通过在壳体10设有散热结构30,利用散热结构30将腔体102内的热量散出至壳体10外,从而能够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能够防止壳体10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而受热变形,可延长热雾加湿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请结合图2和图7,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腔体102还可用于容纳水箱40,其中,针对水箱40的加水方式可以有多种。
例如,在一些场景中,水箱40的顶部设有加水口,当需要对水箱40加水时,只需要将壳体10的顶盖12打开,然后直接由加水口向水箱40内加水,此种方式加水无需取出水箱。但水箱40容置于腔体102内,若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则在打开顶盖12向水箱40内加水时,腔体102内的热气向上散出会存在烫手问题。通过在壳体10设有散热结构30,利用散热结构30将腔体102内的热量散出至壳体10外,从而能够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对水箱40进行加水时烫手的问题。
又例如,在一些场景中,水箱40可拆卸地容置于腔体102内,当需要对水箱40加水时,只需要将壳体10的顶盖12打开,然后将水箱40从腔体102内取出进行加水。若腔体102内温升过高,则水箱40的表面温度也相应较高,则会存在将水箱40取出时烫手的问题。通过在壳体10设有散热结构30,利用散热结构30将腔体102内的热量散出至壳体10外,从而能够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将水箱40取出时烫手的问题。另外,若腔体102内温升过高,壳体10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发生受热变形还可能导致水箱40不易取出;通过在壳体10设有散热结构30,利用散热结构30将腔体102内的热量散出至壳体10外,从而能够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而导致壳体10受热变形,以确保水箱40能够顺利取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30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的至少一个散热窗口31,所述散热窗口31将所述腔体102与外界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在壳体10上开设与腔体102连通的散热窗口31,使得腔体102不再是密闭空间,外界冷空气可有散热窗口31进入到腔体102内,以与腔体102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避免腔体102内温升过高导致壳体10过热变形。采用散热窗口31的形式作为散热结构30,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制造,成本较低。其中,散热窗口3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散热窗口3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腰形、三角形、梯形或者其他异形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散热窗口31呈矩形设置,便于加工,同时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102围设于所述热雾通道101的外围,所述散热结构30包括多个所述散热窗口31,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窗口31与所述热雾通道101正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内的中部区域形成有热雾通道101,壳体10内对应热雾通道101的外围区域形成腔体102。通过在壳体10(也即腔体102的侧壁)设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散热窗口31,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实现腔体102与外界的快速热交换,提升散热效率。至少部分散热窗口31与热雾通道101正对设置,也即至少部分散热窗口31与热雾通道101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如此,使得热雾通道101辐射的热量能够直接由与之正对的散热窗口31快速散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而导致壳体10过热变形。
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30包括至少一组散热窗口组,各组所述散热窗口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所述散热窗口31。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窗口组中的多个散热窗口31呈阵列排布,例如可排布成矩形阵列、圆形阵列、三角形阵列等等,使得散热窗口组整体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从而能够实现快速散热,提升散热效率。可选地,散热窗口组设置有至少两组,各组所述散热窗口组间隔排布,以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率。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30包括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组散热窗口组,每组散热窗口组均包括排布成三排三列的9个散热窗口31。
如图2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雾加湿装置100还包括拆卸地收容于所述腔体102内的水箱40,所述水箱40与所述加热腔10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将水箱40容置于腔体102内,使得腔体102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腔体102内的热空气也可与水箱4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进一步降低腔体102内的温度。水箱40可拆卸地收容于腔体102内,当需要对水箱40加水时,用户可将水箱40从腔体102内取出以便于加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无需将水箱40取出,直接从水箱40顶部的加水口加水即可。通过在壳体10设有散热结构30,利用散热结构30将腔体102内的热量散出至壳体10外,从而能够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对水箱40进行加水时烫手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将水箱40取出时烫手的问题;此外还能够避免腔体102内的温升过高而导致壳体10受热变形,以确保水箱40能够顺利取出。通过水箱40可为加热腔104持续提供水源,有利于持续加湿。具体地,水箱40的底部设有与加热腔104连通的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开关阀,通过开关阀可控制水箱40向加热腔104供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照图3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顶部敞开的壳本体11,以及盖设于所述壳本体11顶部的顶盖12,所述壳本体11内设有朝向所述顶盖12延伸设置的出雾管13,所述出雾管13内部形成所述热雾通道101,所述壳体10内对应所述出雾管13的外围区域形成所述腔体102,所述顶盖12设有所述加湿出汽口103,所述散热结构30设于所述壳本体11和/或所述顶盖12。
在本实施例中,壳本体11的顶部呈敞口设置,顶盖12设于壳本体11的顶部以打开或者盖合壳本体11的顶部敞口。出雾管13设于壳本体11内,出雾管13的管腔形成热雾通道101。其中,出雾管13与壳本体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出雾管13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构件装配于壳本体11内。壳本体11与顶盖12围合形成环绕于出雾管13外围的腔体102(如图4中加粗黑线框所围合的区域),其中,散热结构30可以设于壳本体11也可以设于顶盖12,或者在壳本体11和顶盖12均设有散热结构30。例如,可以在壳本体11设有散热窗口31;或者在顶盖12设有散热窗口31;或者在壳本体11和顶盖12均设有散热窗口3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腔体102内容置有水箱时,只需要将顶盖12打开,便可将水箱从腔体102内取出,以便于用户加水。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30设于所述壳本体11并邻近所述顶盖12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相较于顶盖12而言,壳本体11的结构强度更高、面积更大,更有利于设置散热结构30。例如,可以在壳本体11上设有面积较大或者数量较多的散热窗口31,而不会对壳本体11的结构强度产生较大影响。由于顶盖12的结构强度较小,更容易受热变形,将散热结构30设于壳本体11并邻近顶盖12的位置,有利于将腔体102内邻近顶盖12区域的热量由散热结构30快速散出,避免顶盖12温度过高而产生变形。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壳本体11大体呈矩形结构,壳本体11宽度方向的侧壁与热雾通道101的距离较近,容易受到热辐射而产生变形,可以在壳本体11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散热窗口3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102内设有水箱40,所述散热结构30包括设于所述水箱40和所述壳本体11之间的散热通道,以及设于所述顶盖10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腔体102内的热量能够经由散热通道输送至散热口,从而实现散热功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1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顶盖1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111插接配合,所述顶盖1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板112卡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壳本体11大体呈矩形体设置,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分别为壳本体1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板,在装配时,将顶盖12的一侧与第一侧板111插接配合,再将顶盖12的另一侧与第二侧板112卡接配合即可,装配简单方便。并且顶盖12的两侧均与壳本体11形成限位结构,使得顶盖12的两侧不易因受热而起翘,从而能避免顶盖12发生变形。
请结合图3和图5,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111设有第一插槽1111,所述第二侧板112设有卡槽1121,所述顶盖12包括盖本体121,以及设于所述盖本体121相对两侧的第一插扣122和弹性扣123,所述第一插扣122与所述第一插槽1111插接配合,所述弹性扣123与所述卡槽1121卡接配合。为了进一步提升顶盖12的装配稳定性,进一步保证顶盖12受热不易变形,可选地,第一插槽1111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插扣122的数量与第一插槽1111的数量相适配。卡槽1121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扣123的数量与卡槽1121的数量相适配。
为了进一步保证顶盖12受热不易变形,如图1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11还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三侧板113和第四侧板114,所述第三侧板113和所述第四侧板114分别与所述顶盖12的相对两侧插接配合。具体地,壳本体11大体呈矩形体设置,第三侧板113和第四侧板114分别壳本体1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板,第三侧板113和第四侧板114分别与顶盖12的相对两侧插接配合,使得顶盖12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与壳本体11形成限位结构,如此,使得顶盖12的各侧均与壳本体11形成限位结构,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顶盖12受热发生起翘变形。
请结合图3和图5,可选地,所述第三侧板113设有第二插槽1131,所述第四侧板114设有第三插槽1141,所述盖本体12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扣124和第三插扣125,所述第二插扣124与所述第二插槽1131插接配合,所述第三插扣125与所述第三插槽1141插接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顶盖12的结构强度,防止顶盖12受热变形,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2朝向所述腔体102的一侧设有加强结构126。可选地,加强结构126为设于盖本体121底侧的蜂窝状加强筋,从而起到更好的结构加强效果,更有利于防止顶盖12受热变形。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器1000,该电器1000包括热雾加湿装置100,该热雾加湿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器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电器1000包括但不限于取暖器、加湿器、挂烫机或者其他需要实现热雾加湿功能的电器等。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1000还包括取暖器主体200,所述取暖器主体200包括外壳210和发热体(图未示),所述外壳210设有第一风口201、第二风口202,以及将所述第一风口201与所述第二风口202连通的风道,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热雾加湿装置100安装于所述取暖器主体200。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器1000为同时具备取暖和热雾加湿功能的取暖器;例如踢脚线式取暖器。其中,取暖器主体200用于对空气加热并向周围环境辐射热量,以实现取暖功能;热雾加湿装置100安装于取暖器主体200,以使热雾加湿装置100与取暖器主体200集成为一体。其中,热雾加湿装置100可位于取暖器主体200的外壳210内部,或者也可位于外壳210的外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关于热雾加湿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取暖器主体200包括设有第一风口201和第二风口202的外壳210,以及设于外壳210内的发热体。其中,外壳21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方形体、圆柱体或者其他异形结构。可选地,外壳210呈沿横向延伸设置的踢脚线结构。发热体可包括电加热管和套设于电加热管外围的散热片,电加热管通电加热后,可由散热片将热量传递至周边区域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外壳210设有第一风口201、第二风口202,以及将第一风口201与第二风口202连通的风道,其中,第一风口201和第二风口202的其中一者可以作为进风口,另一者可以作为出风口。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风口201设于外壳210靠近底部的位置,第二风口202设于外壳210的顶部位置,当该取暖器主体200采用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出风时,则第一风口201可作为进风口,第二风口202可作为出风口。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取暖器主体200采用风机组件驱动的方式进行出风时,则第一风口201和第二风口202的设置位置更为灵活,可以采用底部进风顶部出风,也可采用顶部进风底部出风,或者采用其他位置进风和出风。需要说明的是,外壳210的底部应当理解为包括外壳210的底面及外壳210的侧面靠近底面的部位;外壳210的顶部应当理解为包括外壳210的顶面及外壳的侧面靠近顶面的部位。此外,为了避免异物由第一风口201和第二风口202进入外壳210内,可选地,第一风口201和第二风口201内分别设有格栅。可选地,第一风口201和/或第二风口202内设有摆风件,可实现摆风角度调节。热雾加湿装置100用于向周围环境输送热雾,以实现热雾加湿功能。
请参照图6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10还设有容纳腔203,所述热雾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203内,所述容纳腔203具有敞口,所述壳体10设有加湿出汽口103的一侧朝向所述容纳腔203的敞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210设有用于容纳热雾加湿装置100的容纳腔203,能够实现热雾加湿装置100与取暖器主体200的定位装配;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外壳210的内部空间容纳热雾加湿装置100,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实现体积小型化;此外,外壳210还可对热雾加湿装置100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热雾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0设有加湿出汽口103的一侧朝向容纳腔203的敞口,使得加湿出汽口103散出的热雾能够散发至外界环境中,以对周围环境进行热雾加湿。
进一步地,请结合3、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03的敞口位于所述外壳210的顶部,所述壳体10包括顶部敞开的壳本体11,以及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壳本体11顶部的顶盖12,所述壳本体11收容于所述容纳腔203内,所述顶盖12覆盖所述容纳腔203的敞口,所述加湿出汽口103设于所述顶盖12。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203的敞口位于外壳210的顶部,能够很方便地将热雾加湿装置100自上而下安装于容纳腔203内,也能够很方便地将热雾加湿装置100自下而上从容纳腔203内取出。其中,外壳210的顶部包括外壳210的顶面及侧面靠近顶面的部位。并且热雾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0包括壳本体11和可拆卸地盖设于壳本体11顶部的顶盖12,壳本体11和顶盖12可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水箱40的腔体102,当需要对水箱40进行加水时,若水箱40的顶部设有加水口,则能够很方便地从上方向水箱40内进行加水。若水箱40可拆卸地设于腔体102,则能够很方便地将水箱40取出进行加水。加湿出汽口103设于顶盖12,有利于热雾向上散出。可选地,当热雾加湿装置100收容于容纳腔203内后,顶盖12覆盖容纳腔203的敞口,此时,顶盖12与取暖器主体200的外壳210的表面大体平齐,有利于提升整体外观的一致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暖器主体200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201和所述第二风口202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流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机组件,能够加快气流流动,通过发热体对流经的气流进行加热,以使周围环境快速升温。其中,风机组件可用于驱动气流由第一风口201朝向第二风口202流动;或者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由第二风口202朝向第一风口201流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风机组件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贯流风机、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暖器主体200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时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201朝向所述第二风口202流动,并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时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202朝向所述第一风口201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机组件,能够加快气流在风道内流动,通过发热体对流经的气流进行加热,以使周围环境快速升温。风机组件具体可包括蜗壳及设于蜗壳内的贯流风轮。蜗壳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210内,蜗壳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当风机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蜗壳的进风侧朝向第一风口201,蜗壳的出风侧朝向第二风口202,此时,第一风口201形成进风口,第二风口202形成出风口,当贯流风轮转动时,能够驱动气流由第一风口201(也即进风口)进入到蜗壳内,再由第二风口202(也即出风口)吹出。当需要将风机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只需要将蜗壳转动一定的角度。当风机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蜗壳的进风侧朝向第二风口202,蜗壳的出风侧朝向第一风口201,此时,第二风口202形成进风口,第一风口201形成出风口,当贯流风轮转动时,能够驱动气流由第二风口202(也即进风口)进入到蜗壳内,再由第一风口201(也即出风口)吹出。如此通过改变风机组件的工作状态,使得第一风口201和第二风口202能够在进风和出风两种功能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该取暖器主体200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进风和出风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热雾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相邻的热雾通道和腔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热雾通道连通的加湿出汽口;
发热加湿模块,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和/或所述发热加湿模块具有与所述热雾通道连通的加热腔,所述发热加湿模块用于将所述加热腔内的水加热雾化,所述加热腔内产生热雾能够经由所述热雾通道输送至所述加湿出汽口;以及
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散热结构用于将所述腔体内的热量散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散热窗口,所述散热窗口将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围设于所述热雾通道的外围,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散热窗口,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窗口与所述热雾通道正对设置;
和/或,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至少一组散热窗口组,各组所述散热窗口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所述散热窗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腔体内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部敞开的壳本体,以及盖设于所述壳本体顶部的顶盖,所述壳本体内设有朝向所述顶盖延伸设置的出雾管,所述出雾管内部形成所述热雾通道,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出雾管的外围区域形成所述腔体,所述顶盖设有所述加湿出汽口,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本体和/或所述顶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本体并邻近所述顶盖设置;
或者,所述腔体内设有水箱,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水箱和所述壳本体之间的散热通道,以及设于所述顶盖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盖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插接配合,所述顶盖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板卡接配合;
和/或,所述顶盖朝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加强结构。
8.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雾加湿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还包括取暖器主体,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外壳和发热体,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将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的风道,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热雾加湿装置安装于所述取暖器主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设有容纳腔,所述热雾加湿装置的壳体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具有敞口,所述壳体设有加湿出汽口的一侧朝向所述容纳腔的敞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敞口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壳体包括顶部敞开的壳本体,以及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壳本体顶部的顶盖,所述壳本体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盖覆盖所述容纳腔的敞口,所述加湿出汽口设于所述顶盖。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流动;
或者,所述取暖器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时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一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风口流动,并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时驱动气流由所述第二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风口流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77803.0U CN220852442U (zh) | 2023-09-21 | 2023-09-21 |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77803.0U CN220852442U (zh) | 2023-09-21 | 2023-09-21 |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52442U true CN220852442U (zh) | 2024-04-26 |
Family
ID=9074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77803.0U Active CN220852442U (zh) | 2023-09-21 | 2023-09-21 |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52442U (zh) |
-
2023
- 2023-09-21 CN CN202322577803.0U patent/CN2208524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80175B1 (ko) | 냉온방장치 | |
TW201916523A (zh) | 充電連接件的散熱器以及散熱裝置和車輛 | |
CN218976549U (zh) | 储能电源 | |
JP2023549161A (ja) | 首掛け扇風機 | |
CN209131015U (zh) | 空调器 | |
CN220852442U (zh) |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 |
CN208920193U (zh) | 取暖器 | |
CN216744678U (zh) | 便携式挂脖空调 | |
CN213664088U (zh) | 吹风机 | |
CN220852441U (zh) |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 |
CN212618695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035672U (zh) | 电暖器 | |
CN214468947U (zh) | 柜式空调器 | |
CN218480699U (zh) |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 |
CN220892357U (zh) | 一种电暖器 | |
CN221197522U (zh) | 取暖器 | |
CN217401218U (zh) | 挂脖调温装置 | |
CN218605466U (zh) | 电吹风 | |
CN221801889U (zh) | 双风机出风装置和浴霸 | |
CN215112854U (zh) | 一种加热组件及踢脚线电暖器 | |
CN220103242U (zh) | 具有分层风道的环形出风取暖器 | |
CN216724137U (zh) | 一种蒸烤一体集成灶 | |
CN214742175U (zh) | 可穿戴调温装置 | |
CN212204788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7635853U (zh) | 一种电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