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5771U -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5771U
CN210465771U CN201921362773.9U CN201921362773U CN210465771U CN 210465771 U CN210465771 U CN 210465771U CN 201921362773 U CN201921362773 U CN 201921362773U CN 210465771 U CN210465771 U CN 210465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optical module
top plate
plate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27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鹏
李砚臣
王贺
舒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A Create Optics &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A Create Optics &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A Create Optics &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A Create Optics &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627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5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5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57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光接口模块、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上壳体可拆卸地盖设于下壳体上,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后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光接口模块设置于下壳体的一端,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均设置于容纳腔内;上壳体包括顶板、设置于顶板两侧的上侧板和设置于顶板下方且两侧分别与上侧板的内壁连接的导热板,顶板、两个上侧板和导热板围成有通风腔,通风腔内沿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热隔板,多个导热隔板将空腔分割成多个空气流道。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光模块的快速、高效散热,能够有效提升光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光通信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的接口器件,是光纤通信过程中的必要器件,在光纤通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光模块在通信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光通讯的正常进行,需要将光模块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通常利用光模块的外壳与环境空气的对流进行自然换热,但常规的光模块外壳与环境空气换热时都存在换热面积过小,散热效率低问题,从而导致光模块在使用时因温度过高而产生损坏,严重影响光模块通信的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光模块的内部光电器件与环境空气进行高效换热的光模块,以提高现有的光模块的散热效果,保证光模块通信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提升了光模块的工作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模块的外壳与环境空气换热时换热面积过小,散热效率低,通信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光接口模块、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后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光接口模块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一端,所述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两侧的上侧板和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且两侧分别与所述上侧板的内壁连接的导热板,所述顶板、两个上侧板和导热板围成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内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热隔板,所述多个导热隔板将所述空腔分割成多个空气流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后形成容纳腔容纳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热板将容纳腔内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等光电器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传导至通风腔,并通过在通风腔内设置导热隔板,将通风腔隔设成多个空气流道,使得通过导热板传导至通风腔内的大量热量与通风腔内的散热风形成高速对流,从而快速将光模块内部的光电器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空气流道带走,导热隔板的设置还进一步增加了通风腔内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导热隔板也能将部分热量传导至顶板的上表面,从而将热量传导至套设在上壳体与下壳体外部的金属卡笼上,更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和增加散热途径,提高散热效果,实现光模块的高效散热,有效保证光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延长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光模块的快速、高效散热,能够有效提升光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导热鳍片。通过在导热板的下表面设置导热鳍片,增大导热板与容纳腔内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快速地将热量传导至通风腔内及顶板外部,迅速带走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显著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导热鳍片为针状或片状。
优选地,所述导热鳍片呈阵列均匀分布于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这样使得容纳腔内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快速、稳定地导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导热隔板均匀分布于所述通风腔内。这样便于提升通风腔内热量能够快速、稳定地被外部散热风带走,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通过导热双面胶粘设有导热膜。这样使得通过导热隔板传导至顶板的热量能够在导热膜的作用下更加快速地传导至光模块壳体外部的金属卡笼上。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下侧板,所述下侧板上呈阵列均匀开设有条形散热孔。增加了散热途径,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使得容纳腔内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加快速地被散发出去。
优选地,所述下侧板内壁上设有防尘网。通过防尘网避免光模块外部环境中的粉尘颗粒进入容纳腔内,从而在保证容纳腔内各电子器件不被污染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上侧板下端设有弹性卡块,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通过卡块与卡槽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卡合连接,拆装方便,连接可靠,便于对容纳腔内部的光电器件的检测与维修。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侧板、导热板和导热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将顶板、上侧板、导热板和导热隔板设计成一体成型结构,不仅能够提升热传递效率,增强散热效果,还便于生产组装,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高效散热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高效散热的光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如图1-3所示,该光模块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光接口模块3、光收发模块4和控制电路板5,上壳体1可拆卸地盖设于下壳体2上,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盖合后内部形成有容纳腔6,光接口模块3设置于下壳体2的一端,光收发模块4和控制电路板5均设置于容纳腔6内,光接口模块3与光收发模块4连接,光收发模块4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上壳体1包括顶板101、设置于顶板101两侧的上侧板102和设置于顶板101下方且两侧分别与上侧板102的内壁连接的导热板103,顶板101、两个上侧板102和导热板103围成有通风腔,通风腔内沿顶板1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热隔板104,多个导热隔板104将空腔分割成多个空气流道1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盖合后形成容纳腔6容纳光收发模块4和控制电路板5,通过导热板103将容纳腔6内光收发模块4和控制电路板5等光电器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传导至通风腔,并通过在通风腔内设置导热隔板104,将通风腔隔设成多个空气流道105,使得通过导热板103传导至通风腔内的大量热量与通风腔内的散热风形成高速对流,从而快速将光模块内部的光电器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空气流道105带走,导热隔板104的设置还进一步增加了通风腔内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导热隔板104也能将部分热量传导至顶板101的上表面,从而将热量传导至套设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外部的金属卡笼上,更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和增加散热途径,提高散热效果,实现光模块的高效散热,有效保证光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延长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光模块的快速、高效散热,能够有效提升光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和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板103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导热鳍片106。通过在导热板103的下表面设置导热鳍片106,增大导热板103与容纳腔6内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加快速地将热量传导至通风腔内及顶板101外部,迅速带走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显著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鳍片106为针状。更好地增大导热面积,提高导热效果。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鳍片106也可以设置为片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鳍片106呈阵列均匀分布于导热板103的下表面。这样使得容纳腔6内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快速、稳定地导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隔板104均匀分布于通风腔内。这样便于提升通风腔内热量能够快速、稳定地被外部散热风带走,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101的上表面通过导热双面胶107粘设有导热膜108。通过导热双面胶107将导热膜108粘设于顶板101表面,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导热双面胶107兼有粘胶和导热的作用,通过导热隔板104传导至顶板101的热量能够在导热膜108的作用下更加快速地传导至光模块壳体外部的金属卡笼上。导热膜108具体是铜箔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膜,也可以是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膜与铜箔通过压敏胶粘合的双层膜结构,导热膜108为双层结构是,其下层为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膜,上层为铜箔,铜箔延展性好,可以对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膜形成保护。铜箔和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膜均具有高效导热散热性能,散热效果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壳体2包括底板201和设置于底板201两侧的下侧板203,下侧板203上呈阵列均匀开设有条形散热孔204。增加了散热途径,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使得容纳腔6内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加快速地被散发出去。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板203内壁上设有防尘网205。通过防尘网205避免光模块外部环境中的粉尘颗粒进入容纳腔6内,从而在保证容纳腔6内各电子器件不被污染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的上侧板102下端设有弹性卡块109,下壳体2上设有与弹性卡块109相适配的卡槽206,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卡块与卡槽206卡合连接。通过卡块与卡槽206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卡合连接,拆装方便,连接可靠,便于对容纳腔6内部的光电器件的检测与维修。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101、上侧板102、导热板103和导热隔板104为一体成型结构。将顶板101、上侧板102、导热板103和导热隔板104设计成一体成型结构,不仅能够提升热传递效率,增强散热效果,还便于生产组装,提升生产效率。具体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可采用锌合金材料制成,锌合金导热性能好,耐腐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光接口模块、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后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光接口模块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一端,所述光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两侧的上侧板和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且两侧分别与所述上侧板的内壁连接的导热板,所述顶板、两个上侧板和导热板围成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内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热隔板,所述多个导热隔板将所述空腔分割成多个空气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导热鳍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鳍片为针状或片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鳍片呈阵列均匀分布于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隔板均匀分布于所述通风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通过导热双面胶粘设有导热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下侧板,所述下侧板上呈阵列均匀开设有条形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内壁上设有防尘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上侧板下端设有弹性卡块,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侧板、导热板和导热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1921362773.9U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65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2773.9U CN210465771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2773.9U CN210465771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5771U true CN210465771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52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277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65771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5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0161A (zh) * 2022-07-22 2022-10-21 深圳市松青锌镁铝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光模块外壳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0161A (zh) * 2022-07-22 2022-10-21 深圳市松青锌镁铝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光模块外壳组件
CN115220161B (zh) * 2022-07-22 2024-01-30 深圳市松青锌镁铝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光模块外壳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03061A1 (zh) 电池和具有该电池的无人机及电子设备
CN21046577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CN211653594U (zh) 一种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服务器
CN210349974U (zh)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CN2175891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9786885B (zh) 电池模组
CN215188051U (zh)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114449841A (zh) 散热器机柜
CN115084683A (zh) 电池包及电源
CN212519804U (zh) 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性能的开关电源
CN210199680U (zh) 一种硅脂冷却装置
CN211090372U (zh) 地面站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210267157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led灯条
CN210405072U (zh) 一种定向散热的变频器
CN210429910U (zh) 电池箱结构
CN210624740U (zh)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0456895B (zh) 一种用于加固服务器的cpu散热安装结构
CN202425276U (zh) 具有回路式均温板的散热模组
CN219179865U (zh) 散热管路及具有其的服务器
CN221041344U (zh) 耐高温的电池保持架
CN217389298U (zh) 一种监控设备
CN213637990U (zh) 一种视频监控用多功能网络硬盘录像机
CN217110611U (zh) 一种编织网热管
CN218387490U (zh) 无线通讯设备
CN217933178U (zh) 硬盘盒和移动硬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