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8088A -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8088A
CN113428088A CN202110895419.8A CN202110895419A CN113428088A CN 113428088 A CN113428088 A CN 113428088A CN 202110895419 A CN202110895419 A CN 202110895419A CN 113428088 A CN113428088 A CN 113428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late
side plate
body structure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54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
冉丹
方柘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54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80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8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8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61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for covering undersurfaces of vehicles, e.g. wheel hou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4/00Connections between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fram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身结构包括:外车身结构,外车身结构具有第一腔室;内车身结构具有第二腔室,内车身结构设置于第一腔室中,内车身结构的外侧壁与第一腔室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开;顶置悬置连接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与外车身结构的顶部。当车辆遭遇地雷爆炸时,顶置悬置可以延长爆炸载荷的传递路径,起到对爆炸载荷的衰减,地雷爆炸后,爆炸载荷后经过底部的防护组件到达外车身结构的底板,然后经过外车身结构的侧围和顶部到达顶置悬置,经过顶置悬置达到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侧围和底板传递至乘员脚部,爆炸载荷传递路径的加长,极大的衰减了爆炸载荷的强度,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当地雷爆炸时,爆炸载荷从车辆底部向上传播,车架易发生大变形,会使车身悬置突出车身底板。车身前部底板上的悬置一般处于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侧脚部附近,爆炸过程中悬置的突起会对乘员的脚部和下肢产生极大潜在伤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包括:
外车身结构,所述外车身结构具有第一腔室;
内车身结构,所述内车身结构具有第二腔室,所述内车身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内车身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开;
顶置悬置,所述顶置悬置连接所述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外车身结构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车身结构包括:
外底板;
外顶板,所述外底板与所述外顶板间隔开设置;
左外侧板,所述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左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左边沿连接;
右外侧板,所述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右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右边沿连接;
外后板,所述外后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外后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外后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外后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后边沿连接;
外前板,所述外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外侧板包括:
上左外侧板,所述上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连接;
下左外侧板,所述下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外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与所述上左外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外侧板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所述右外侧板包括:
上右外侧板,所述上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连接;
下右外侧板,所述下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右外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与所述上右外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右外侧板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所述外前板包括:
上外前板,所述上外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上外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上外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下外前板,所述下外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外前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外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下外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下外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所述下外前板与所述上外前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上外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下外前板的上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内车身结构包括:
内底板;
内顶板,所述内底板与所述内顶板间隔开设置;
左内侧板,所述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左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左边沿连接;
右内侧板,所述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右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右边沿连接;
内后板,所述内后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内侧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内侧板的后边沿连接;
内前板,所述内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内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内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内侧板包括:
上左内侧板,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连接;
下左内侧板,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所述右内侧板包括:
上右内侧板,所述上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连接;
下右内侧板,所述下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右内侧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向外倾斜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外底板与所述内底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左外侧板与所述左内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右外侧板与所述右外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后板与所述内后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前板与所述内前板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外前板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内前板上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底板与所述内底板之间设有缓冲层;和/或
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左外侧板与所述左内侧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右外侧板与所述右外侧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外后板与所述内后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外前板与所述内前板之间设置防弹层。
进一步地,所述顶置悬置包括:
销轴;
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外顶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挡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顶板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
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设置于所述外顶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挡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之间;
第三挡块,所述内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三挡块之间,所述内顶板上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挡块连接,所述销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外顶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置悬置包括:
上橡胶套,所述上橡胶套套设在所述销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内顶板之间;
下橡胶套,所述下橡胶套套设在所述销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挡块与所述内顶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所述的车身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外车身结构具有第一腔室,内车身结构具有第二腔室,所述内车身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内车身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开;顶置悬置连接所述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外车身结构的顶部。当车辆遭遇地雷爆炸时,顶置悬置可以延长爆炸载荷的传递路径,起到对爆炸载荷的衰减,地雷爆炸后,爆炸载荷后经过底部的防护组件到达外车身结构的底板,然后经过外车身结构的侧围和顶部到达顶置悬置,经过顶置悬置达到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侧围和底板传递至乘员脚部,爆炸载荷传递路径的加长,极大的衰减了爆炸载荷的强度,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另外,将顶置悬置布置于车身顶部位置,避免了爆炸过程中车身底板上的悬置突起打脚的潜在危害,有效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一个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一个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一个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正视图;
图7为顶置悬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为顶置悬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底板10;外顶板20;外后板30;
上左外侧板41;下左外侧板42;
上右外侧板51;下右外侧板52;
上外前板61;下外前板62;
销轴70;第一挡块71;第二挡块72;第三挡块73;
上橡胶套74;下橡胶套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包括:外车身结构、内车身结构和顶置悬置,所述外车身结构具有第一腔室,所述内车身结构具有第二腔室,所述内车身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内车身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开,所述内车身结构与所述外车身结构的形状可以相同,只是内车身结构的尺寸比外车身结构的尺寸小一些,所述顶置悬置连接所述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外车身结构的顶部,顶置悬置可以具有多个,多个顶置悬置可以沿着车身结构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内车身结构与所述外车身结构的配合可以形成双层结构,增强车身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内车身结构与所述外车身结构可以为防弹材料件,比如金属件,当车辆遭遇地雷爆炸时,顶置悬置可以延长爆炸载荷的传递路径,起到对爆炸载荷的衰减,地雷爆炸后,爆炸载荷后经过底部的防护组件到达外车身结构的底板,然后经过外车身结构的侧围和顶部到达顶置悬置,经过顶置悬置达到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侧围和底板传递至乘员脚部,爆炸载荷传递路径的加长,极大的衰减了爆炸载荷的强度,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另外,将顶置悬置布置于车身顶部位置,避免了爆炸过程中车身底板上的悬置突起打脚的潜在危害,有效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可选地,所述外车身结构包括:外底板10、外顶板20、左外侧板、右外侧板、外后板30和外前板,其中,外底板10与外顶板20间隔开设置,在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外顶板20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左外侧板的下边沿与外底板10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外顶板20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右外侧板的下边沿与外底板10的右边沿连接,外后板30的上边沿与外顶板20的后边沿连接,外后板30的下边沿与外底板10的后边沿连接,外后板30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后边沿连接,外后板30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上边沿与外顶板20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下边沿与外底板10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通过外底板10、外顶板20、左外侧板、右外侧板、外后板30和外前板可以围合成第一腔室,板体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左外侧板包括:上左外侧板41、下左外侧板42,上左外侧板41的上边沿与外顶板20的左边沿连接,上左外侧板41的后边沿与外后板30的左边沿连接,上左外侧板41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连接;下左外侧板42的上边沿与上左外侧板41的下边沿连接,下左外侧板42的下边沿与外底板10的左边沿连接,下左外侧板42的后边沿与外后板30的左边沿连接,下左外侧板42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连接,下左外侧板42与上左外侧板4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下左外侧板42的上边沿与上左外侧板41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配合外车身结构底部的V型防雷组件,有利于地雷爆炸后产生的爆轰产物通过V型防雷组件及外车身结构的下左外侧板42实现能量置偏,可以使得载荷耗散。
所述右外侧板包括:上右外侧板51、下右外侧板52,上右外侧板51的上边沿与外顶板20的右边沿连接,上右外侧板51的后边沿与外后板30的右边沿连接,上右外侧板51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连接;下右外侧板52的上边沿与上右外侧板51的下边沿连接,下右外侧板52的下边沿与外底板10的右边沿连接,下右外侧板52的后边沿与外后板30的右边沿连接,下右外侧板52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连接,下右外侧板52与上右外侧板5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下右外侧板52的上边沿与上右外侧板51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有利于地雷爆炸后产生的爆轰产物通过外车身结构的下右外侧板52实现能量置偏,可以使得载荷耗散。
所述外前板包括:上外前板61、下外前板62,上外前板61的上边沿与外顶板20的前边沿连接,上外前板61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上外前板61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下外前板62的上边沿与上外前板61的下边沿连接,下外前板62的下边沿与外底板10的前边沿连接,下外前板62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下外前板62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下外前板62与上外前板6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上外前板61的下边沿与下外前板62的上边沿向外倾斜突出。有利于地雷爆炸后产生的爆轰产物通过外车身结构的下外前板62实现能量置偏,可以使得载荷耗散。
可选地,所述内车身结构包括:内底板、内顶板、左内侧板、右内侧板、内后板和内前板。所述内底板与所述内顶板间隔开设置,所述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左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右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内侧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内侧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内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内侧板的前边沿连接。通过内底板、内顶板、左内侧板、右内侧板、内后板和内前板可以围合成第二腔室,板体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左内侧板包括:上左内侧板、下左内侧板,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所述右内侧板包括:上右内侧板、下右内侧板,所述上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右内侧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向外倾斜突出。
其中,外底板10与所述内底板平行间隔设置,外顶板20与所述内顶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左外侧板与所述左内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右外侧板与所述右外侧板平行间隔设置,外后板30与所述内后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前板与所述内前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前板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内前板上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可以在开口位置设置车窗,可以安装风挡玻璃。内车身结构位于外车身结构的内部,其尺寸相较外车身结构略小,内外车身结构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内车身结构的结构形状可以和所述外车身结构的结构形状相同,内车身结构的结构设置可以参见所述外车身结构的结构设置。
可选地,外底板10与所述内底板之间设有缓冲层,可以有效抵抗爆炸产生的载荷,降低底板的变形量。外顶板20与所述内顶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左外侧板与所述左内侧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右外侧板与所述右外侧板之间设置防弹层,外后板30与所述内后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外前板与所述内前板之间设置防弹层,通设置防弹层可以增强防弹效果。外底板10与所述内底板之间可安装泡沫铝等吸能材料,用于缓冲外底板变形对内底板的冲击;内外层的侧板之间的空隙有利于车身防弹需求,亦可安装防弹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顶置悬置包括:销轴70、第一挡块71、第二挡块72、第三挡块73,第一挡块71设置于外顶板20的外侧,第一挡块71上设有第一通孔,外顶板20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第二挡块72设置于外顶板20的内侧,第二挡块72上设有第二通孔,外顶板20位于第一挡块71与第二挡块72之间,第二挡块72上可以设有螺栓孔,比如四个,可以通过螺栓孔与螺栓将第二挡块72与外顶板20连接,还可以与内顶板连接。所述内顶板设置于第二挡块72与第三挡块73之间,所述内顶板上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销轴70的一端与第三挡块73连接,第一挡块71、第二挡块72、第三挡块73可以为金属块,比如钢块,销轴7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销轴70的另一端可以安装螺母以实现连接,第二挡块72与外顶板20连接,通过销轴70、第一挡块71、第二挡块72、第三挡块73可以将外顶板20与内顶板连接,第三挡块73与销轴7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地雷爆炸后,爆炸载荷后经过底部的防护组件到达外车身结构的外底板,然后经过外车身结构的侧板和顶板到达顶置悬置,经过顶置悬置达到内车身结构的顶板、侧板和底板传递至乘员脚部,爆炸载荷传递路径的加长,极大地衰减了爆炸载荷的强度,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
优选地,所述顶置悬置包括:上橡胶套74和下橡胶套75,其中,上橡胶套74套设在销轴70上且位于第二挡块72与所述内顶板之间,下橡胶套75套设在销轴70上且位于第三挡块73与所述内顶板之间,通过上橡胶套74和下橡胶套75可以具有缓冲作用,可以缓冲载荷的冲击力,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由于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当车辆遭遇地雷爆炸时,极大的衰减了爆炸载荷的强度,实现了对车内乘员的安全保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车身结构,所述外车身结构具有第一腔室;
内车身结构,所述内车身结构具有第二腔室,所述内车身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内车身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侧壁之间间隔开;
顶置悬置,所述顶置悬置连接所述内车身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外车身结构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车身结构包括:
外底板;
外顶板,所述外底板与所述外顶板间隔开设置;
左外侧板,所述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左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左边沿连接;
右外侧板,所述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右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右边沿连接;
外后板,所述外后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外后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外后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外后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后边沿连接;
外前板,所述外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侧板包括:
上左外侧板,所述上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连接;
下左外侧板,所述下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外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外侧板与所述上左外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左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外侧板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所述右外侧板包括:
上右外侧板,所述上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连接;
下右外侧板,所述下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右外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外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外前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外侧板与所述上右外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右外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右外侧板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所述外前板包括:
上外前板,所述上外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外顶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上外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上外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下外前板,所述下外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外前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外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底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下外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下外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外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所述下外前板与所述上外前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上外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下外前板的上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车身结构包括:
内底板;
内顶板,所述内底板与所述内顶板间隔开设置;
左内侧板,所述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左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左边沿连接;
右内侧板,所述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右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右边沿连接;
内后板,所述内后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内侧板的后边沿连接,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内侧板的后边沿连接;
内前板,所述内前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内侧板的前边沿连接,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内侧板的前边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侧板包括:
上左内侧板,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上左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连接;
下左内侧板,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左边沿连接,所述下左内侧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左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左内侧板的下边沿向外倾斜突出;
所述右内侧板包括:
上右内侧板,所述上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内顶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上右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连接;
下右内侧板,所述下右内侧板的上边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的下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内底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后边沿与所述内后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的前边沿与所述内前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下右内侧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右内侧板与所述上右内侧板向外倾斜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板与所述内底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左外侧板与所述左内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右外侧板与所述右外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后板与所述内后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外前板与所述内前板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外前板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内前板上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板与所述内底板之间设有缓冲层;和/或
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左外侧板与所述左内侧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右外侧板与所述右外侧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外后板与所述内后板之间设置防弹层,所述外前板与所述内前板之间设置防弹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置悬置包括:
销轴;
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外顶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挡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顶板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
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设置于所述外顶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挡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之间;
第三挡块,所述内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三挡块之间,所述内顶板上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挡块连接,所述销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外顶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置悬置包括:
上橡胶套,所述上橡胶套套设在所述销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内顶板之间;
下橡胶套,所述下橡胶套套设在所述销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挡块与所述内顶板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2110895419.8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34280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419.8A CN113428088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419.8A CN113428088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8088A true CN113428088A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6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5419.8A Pending CN113428088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80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315A (zh) * 2022-03-31 2022-06-03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梯度式双v型防地雷车体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1086A1 (en) * 2008-10-11 2010-04-15 Permali Gloucester Limited Mine-resistant vehicle
US20110079134A1 (en) * 2008-06-12 2011-04-07 Nexter Systems Floor pro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cab
CN102079335A (zh) * 2009-11-30 2011-06-01 谭春阳 复摆式安全车辆
WO2014184470A1 (fr) * 2013-05-15 2014-11-20 Nexter Systems Caisse de vehicule blinde et structure de plancher pour une caisse de vehicule blinde
CN105984500A (zh) * 2015-02-05 2016-10-05 邱洪武 磁悬浮垂直起降立体安全车身终极主动防撞系统
CN108466651A (zh) * 2018-03-27 2018-08-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悬置及汽车
CN109367628A (zh) * 2018-10-15 2019-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顶盖防弹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9134A1 (en) * 2008-06-12 2011-04-07 Nexter Systems Floor pro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cab
WO2010041086A1 (en) * 2008-10-11 2010-04-15 Permali Gloucester Limited Mine-resistant vehicle
CN102079335A (zh) * 2009-11-30 2011-06-01 谭春阳 复摆式安全车辆
WO2014184470A1 (fr) * 2013-05-15 2014-11-20 Nexter Systems Caisse de vehicule blinde et structure de plancher pour une caisse de vehicule blinde
CN105984500A (zh) * 2015-02-05 2016-10-05 邱洪武 磁悬浮垂直起降立体安全车身终极主动防撞系统
CN108466651A (zh) * 2018-03-27 2018-08-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悬置及汽车
CN109367628A (zh) * 2018-10-15 2019-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顶盖防弹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315A (zh) * 2022-03-31 2022-06-03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梯度式双v型防地雷车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1769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3940176A (en) Vehicle body construction
CN113428088A (zh) 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428089B (zh) 一种防雷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415347B (zh) 具有吸能结构的无a柱防滚翻防落物驾驶室及矿用自卸车
CN213199676U (zh) H1b柱平顶中隔板
CN109987044A (zh) 一种车用防撞吸能溃缩盒
CN210454973U (zh) 铝质车身前后围骨架
CN214189823U (zh) 加强结构、门槛梁总成和汽车
CN210912317U (zh) 一种加强型的防撞梁
CN212473044U (zh) 一种汽车车门总成及汽车
KR0125489B1 (ko) 자동차의 사이드 실 결합구조
EP3299226B1 (en) Shock absorbing bumper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US10315703B2 (en) Vehicle upper structure
KR0130381Y1 (ko) 승합 자동차용 샤시 프레임 구조
KR200149821Y1 (ko) 자동차의 사이드실 보강구조
KR200188443Y1 (ko) 자동차 사이드실의 보강구조
KR200201345Y1 (ko) 자동차용 플로어 사이드멤버 취부구조
KR200145811Y1 (ko) 승합차의 측면충돌 보강구조
KR100410930B1 (ko) 차량용 트렁크실의 전방구조
KR200145810Y1 (ko) 승합차의 측면충돌 보강구조
KR200159443Y1 (ko) 자동차의 센터필러 밀림방지구조
KR20210029594A (ko) 안정성을 향상 시킨 자동차 범퍼의 사이드부 보강기술
KR960007361A (ko) 측면충돌시 승원보호를 위한 자동차 안전장치
KR19980017145U (ko) 자동차의 사이드실 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