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5869A -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5869A
CN113375869A CN202110753276.7A CN202110753276A CN113375869A CN 113375869 A CN113375869 A CN 113375869A CN 202110753276 A CN202110753276 A CN 202110753276A CN 113375869 A CN113375869 A CN 113375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assembly
workpiece
mounting plat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32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华
徐振光
马运曦
徐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532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5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5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5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气密性检测机构、周转式转移机构、上下料机构、贴膜机构与搬运转移机构,并将所述上下料机构、贴膜机构与搬运转移机构布置于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的旁侧;步骤S2,在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中提供转盘底盘、转盘、转动驱动器,并使得转盘底盘固定设置,转盘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的顶部,转动驱动器与转盘传动连接;步骤S3所述上下料机构、贴膜机构及搬运转移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料工位、贴膜工位及转移工位相对齐;步骤S4,提供一转移机械手。根据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使得在检测过程中工件不会受到人工接触而污染,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过判率。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来对工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工件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气密 性检测方法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气密性检测过程中工序较多,涉及工件的上料、定位、转移、搬运、检测、下料甚至下料过程中次品的剔除等,进而导致气密性检测过程较为繁琐,而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工序较多,这不仅导致检测工序之间衔接难以协调,而且过多的人工介入会对工件造成污染,从而导致工件在气密性检测中被过判为不合格。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气密性检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使得在检测过程中工件不 会受到人工接触而污染,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过判率。
就气密性检测方法而言,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 法包括:
步骤S1,提供气密性检测机构、周转式转移机构、上下料机构、贴膜机构与搬运转移机构,并将所述上下料机构、贴膜机构与搬运转移机构布置于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的旁侧;
步骤S2,在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中提供转盘底盘、转盘、转动驱动器,并使得转盘底盘固定设置,转盘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的顶部,转动驱动器与转盘传动连接;
步骤S3,在所述转盘底座的外周沿着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上料工位、贴膜工位、 缓存工位及转移工位;所述上下料机构、贴膜机构及搬运转移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料工位、 贴膜工位及转移工位相对齐;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设于所述搬运转移机构的旁侧;
步骤S4,提供一转移机械手,上下料机构将待检测的工件上料至上料工位处并转移 至所述转盘上,随后该待检测的工件依次转过贴膜工位、缓存工位并最终停留在转移工位 处,搬运转移机构将转移工位处的工件进行搬运转移至气密性检测机构的旁侧,随后转移 机械手将工件转移至气密性检测机构中进行气密性检测,待气密性检测完成后,转移机械 手再将检测完的工件取出同时放入下一件待检测的工件。
可选的,在步骤S4中,转移机械手设于所述搬运转移机构与气密性检测机构之间。
可选的,在步骤S4中,还提供一设于所述转移机械手的下方的传送带,所述转移机械手将检测完的工件从气密性检测机构中取出后放置于传送带上送出。
可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形成有驱动总成空间、密封膜供给空间以及压合密封空间;
安装于所述密封膜供给空间中的密封膜供给模组,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中固定安装有 下压式密封机构;
安装于所述驱动总成空间中的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密封 膜供给模组传动连接;以及
安装于所述压合密封空间中的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 件构成密封机构;
其中,所述压合密封空间的高度尺寸会随着所述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 往复升降而随之扩大或缩小,同时也驱使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或分离;当所 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以对部分工件形成密封时,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驱动其中 的密封压头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下方的密封膜推向至压合密封空间中 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升降导柱;
活动套接于所述升降导柱上的下压安装板;以及
分别固接于所述升降导柱顶部与底部的固定安装板与承载平台;
其中,所述下压安装板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固定安装板间隔设置以形 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所述密封膜供给空间;所述下压安装板与所述承载平台之间形成所述压 合密封空间;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上方形成所述驱动总成空间;所述下压安装板的下表面安 装有所述上密封组件;所述承载平台上安装有所述下密封组件。
可选的,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中张紧式地持续供应有密封膜,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位 于密封膜的步进路径的正上方并使得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中的密封压头与其下方的密封 膜相对;待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下降到预定位置并使得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 以对部分工件形成密封时,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 降从而将密封压头下方的密封膜推向至压合密封空间中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可选的,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包括:
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上的安装立板;以及
转动连接于安装立板上的放料卷与收料卷,所述放料卷卷绕有密封膜,所述收料卷对 使用后的密封膜进行收卷;
其中,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设于所述放料卷与收料卷之间。
可选的,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包括:
下压驱动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上;
安装基板,其与所述下压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压头安装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的底部;以及
密封压头组件,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的底部;
其中,所述压头安装板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向杆实现两者间的滑 动连接;所述压头安装板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纵向运动的直线轴承; 所述压头安装板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弹性连接有至少两根缓冲部件;所述安装基板在 所述下压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
可选的,所述搬运转移机构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游,多组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设于所 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转移机械手设于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与所述传送带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程 度,并使得在检测过程中工件不会受到人工接触而污染,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过 判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先用升降驱 动器将密封压头快速驱动至靠近工件的贴膜工位处,而后通过下压驱动器将密封压头缓速 进行下压驱动直至密封膜贴合至工件开口上,一方面通过快速驱动密封压头快速靠近贴膜 工位来减少下降时间,另一方通过在密封压头到达贴膜工位后缓慢驱动来执行贴膜密封的 精细动作,防止驱动压力过大或者下降幅度过大而导致贴膜压力不可控导致的工件损坏, 即在提高贴膜密封效率的同时还能防止对工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 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下料一体式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下料一体式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下料一体式气密性检测装置中周转式转移 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的正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贴合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下压式密封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下压式密封机构的爆炸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密封压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密封压头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密封压头组件隐去密封压 头和压头顶持件后的立体图,该视图中能够从底部展现压头容置槽的细节特征;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下密封组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下密封组件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侧向定位组件的立体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侧向定位组件的正视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侧向定位组件的爆炸视 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多个侧向定位组件组合使用以对工件进行侧 向定位的组合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上密封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气密性检测机构中上密封组件的剖视图;
图2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密封骨架与上密封圈配合时的纵向剖视 图;
图2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密封组件与下密封组件相合构成密封机构 后的立体图;
图2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上密封组件与下密封组件相合构成密封机构 后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 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 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 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 “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 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 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 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 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 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 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 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 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 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合图1~图2的示出,可以看出,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气密性检测机构6、周转式转移机构2、上下料机构1、贴膜机构3与 搬运转移机构4,并将所述上下料机构1、贴膜机构3与搬运转移机构4布置于所述周转 式转移机构2的旁侧;
步骤S2,在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2中提供转盘底盘21、转盘22、转动驱动器26,并使得转盘底盘21固定设置,转盘22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21的顶部,转动 驱动器26与转盘22传动连接;
步骤S3,在所述转盘底座21的外周沿着转盘22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上料工位221、贴膜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及转移工位224;所述上下料机构1、贴膜机构3及搬运转 移机构4分别与所述上料工位221、贴膜工位222及转移工位224相对齐;所述气密性检 测机构6设于所述搬运转移机构4的旁侧;
步骤S4,提供一转移机械手8,上下料机构1将待检测的工件上料至上料工位221处并转移至所述转盘22上,随后该待检测的工件依次转过贴膜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并 最终停留在转移工位224处,搬运转移机构将转移工位224处的工件进行搬运转移至气密 性检测机构6的旁侧,随后转移机械手8将工件转移至气密性检测机构6中进行气密性检 测,待气密性检测完成后,转移机械手8再将检测完的工件取出同时放入下一件待检测的 工件。
可选的,在步骤S4中,转移机械手8设于所述搬运转移机构4与气密性检测机构6之间。
可选的,在步骤S4中,还提供一设于所述转移机械手8的下方的传送带7,所述转移机械手8将检测完的工件从气密性检测机构6中取出后放置于传送带7上送出。
进一步地,上下料一体式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转移机械手8的下方的传送 带7,所述转移机械手8将检测完的工件从气密性检测机构6中取出后放置于传送带7上 送出。
参照图4~图9,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6包括:
安装支架61,所述安装支架61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形成有驱动总成空间618、密封膜供给空间617以及压合密封空间615;
安装于所述密封膜供给空间617中的密封膜供给模组63,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中 固定安装有下压式密封机构64;
安装于所述驱动总成空间618中的升降驱动器65,所述升降驱动器65的动力输出端 与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传动连接;以及
安装于所述压合密封空间615中的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 封组件构成密封机构62;
其中,所述压合密封空间615的高度尺寸会随着所述升降驱动器65驱动所述密封膜 供给模组63往复升降而随之扩大或缩小,同时也驱使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 或分离;当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以对部分工件形成密封时,所述下压式密封 机构64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645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推向至压合密封空间615中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参照图5,所述安装支架61包括:
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升降导柱616;
活动套接于所述升降导柱616上的下压安装板613;以及
分别固接于所述升降导柱616顶部与底部的固定安装板614与承载平台612;
其中,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614的下方并与所述固定安装板614 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所述密封膜供给空间617;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与所述承 载平台612之间形成所述压合密封空间615;所述固定安装板614的上方形成所述驱动总成空间618;所述下压安装板613的下表面安装有所述上密封组件;所述承载平台612上 安装有所述下密封组件。
参照图6及图7,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中张紧式地持续供应有密封膜634,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位于密封膜634的步进路径的正上方并使得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中的密封压头645与其下方的密封膜634相对;待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下降到预定位置并 使得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以对部分工件形成密封时,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 64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645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 推向至压合密封空间615中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具体地,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包括:
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上的安装立板631;以及
转动连接于安装立板631上的放料卷632与收料卷633,所述放料卷632卷绕有密封膜634,所述收料卷633对使用后的密封膜634进行收卷;
其中,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设于所述放料卷632与收料卷633之间。由于其能够持续放出密封膜634并在密封膜634的传动路径上执行下压密封作业,而使用后的密封膜又能够被持续、自动地回收,大大提高了密封的自动化程度及效率,有利于密封检测作业的高效执行。在图7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膜634在初始状态时张紧呈水平姿态(图7中的实线位置),而密封膜634受到密封压头645的下压力之后向下折弯至密封状态(图7中的虚线634’位置),密封膜634在图7中的最低点处对工件开口进行密封,检测完成后密封压头645上升回撤,密封膜634在自身张力及收料卷633的收卷切向力作用下有恢复至水平姿态的趋势,从而使得密封膜634与工件开口自动剥离,收料卷633继续收卷,进而将用过后的密封膜634进行收卷回收,在保证车间整洁的同时能够将密封工位进行让出,从而便于快速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密封检测工作。
在图7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的两侧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膜 634上游及下游的密封膜导向件635,所述密封膜导向件635中开设有底部敞开的密封膜导引槽6351,所述密封膜634在所述密封膜导引槽6351的导引下从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 64的正下方通过,从而使得密封膜634能够持续、高精度的经过待密封的工件开口的上 方,最终使得密封膜634被压制贴合到工件开口处的时候,密封膜634不会出现由于错位 导致的密封失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膜导引槽6351的底部开口口径大小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 逐渐缩小并在其顶部形成一条略宽于所述密封膜634的密封膜容纳槽6352。
参照图8~图11的示出,公开了下压式密封机构64的具体结构,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包括:
下压驱动器64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631上;
安装基板642,其与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压头安装板643,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642的底部;以及
密封压头组件,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643的底部;
其中,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向杆6433实现 两者间的滑动连接;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纵向运 动的直线轴承6431;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弹性连接有至少两根缓冲部件6432;所述安装基板642在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 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推向至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参照图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杆6433设置有偶数根并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导向子集构成,每个导向子集包括在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上呈对角线布置的一对导向杆6433。在图8及图9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下压式密封机构64还包括下压驱动器641,所 述下压驱动器64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基板642传动连接,从而在所述下压驱动器 641的驱动下,所述安装基板642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往复升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部件6432设置有偶数根并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缓冲子集 构成,每个缓冲子集包括在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上呈对角线布置的一对缓冲部件6432,其中,任意一对缓冲部件6432之间的连线与至少一对导向杆之间的连线相交。从而使得 在缓冲压缩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密封压头组件与压头安装板643之间间距收缩变化程度能 够保持一致,以防止由于密封压头组件相对压头安装板643发生侧翻和/或侧倾而导致最 终传导至密封压头组件的下压压力不均。
图8~图9示出了密封压头组件的具体结构:
所述密封压头组件包括:
滑动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643的底部的安装基座644,其底部向下悬垂延伸形成有 安装部6442,所述安装部6442中形成有底部敞开的压头容置槽6445;以及
配接于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中的密封压头645;
其中,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的旁侧开设有与外侧相连通的替换口6446,所述密封压 头645通过所述替换口6446进出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以完成密封压头645的安装与替换。
参照图8,所述安装基座644中开设有至少两个缓冲槽6441,每根缓冲部件6432至少部分接收于相应一个缓冲槽6441中。
参照图9,所述安装部6442的旁侧可拆卸地安装有压头顶持件645,当所述密封压头 645装入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后,在所述替换口6446的相对位置装上所述压头顶持件645,使得至少部分压头顶持件645与所述密封压头645的外露侧面相顶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头顶持件645包括配接部6461及顶持部6462,所述顶持部6462的尺寸与所述替换口6446相匹配以使得所述顶持部6462能够侵入所述替换口644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压头645的相对侧面分别形成有凸起部6451,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从所述替换口6446出发延伸至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的内 部的卡接槽6447,其中,所述卡接槽6447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凸起部6451的截面尺寸相 适配,以使得当所述密封压头645进出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时,每个所述凸起部6451能 够沿着相应一条所述卡接槽6447滑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压头645的底部形成有真空吸嘴6453,所述安装基座644 内延伸地布置有与所述真空吸嘴6453相连通的真空气路6452。
作为进一步改进,真空气路6452的在所述安装基座644上的外露端连通有真空发生 器6443。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压头645的底部形成有一层由弹性和/或柔韧材料制成的 密封层,从而使得在密封压头645执行下压作业时,能够对产品进行缓冲保护,防止冲击力过大。
参照图13~20,所述承载平台612上设有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滑移导轨6121,所述下 密封组件滑动配接于所述滑移导轨6121之上,所述载平台612上还设有与所述下密封组件传动连接的载具驱动器6123;所述滑移导轨6121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上下料工位6126及密封工位6125,所述下密封组件在所述载具驱动器6123的驱动下沿着所述滑移导轨6121往复滑移以在所述上下料工位6126及密封工位6125间往复切换。所述下密封组 件在所述上下料工位6126处时,执行上料作业,上料完毕后所述载具驱动器6123驱动所 述下密封组件运动至密封工位6125进行密封后的气密性检测作业,检测完成后下密封组 件再次回到上下料工位6126处执行下料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下密封组件包括:
滑动连接于所述滑移导轨6121上的下密封安装板624,其上形成有靠近中心区域的 中央部分6241及围绕所述中央部分6241布置的侧向定位槽6242;
多个布置于所述侧向定位槽6242中的侧向定位组件66,所述侧向定位组件66被布置为由至少两个侧向定位子集构成,每个侧向定位子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向定位组件66,每个侧向定位子集中的相应一对侧向定位组件66彼此相对设置;
至少三个定位吸嘴627,其布置于所述中央部分6241中;以及
第一密封圈628,其布置于所述中央部分6241的边缘并将所述定位吸嘴627围绕于其中;
其中,当工件放置于由所述侧向定位组件66所围绕的区域中时,工件在所述侧向定 位组件66的侧向定位作用下被定位至预设位置,随后定位吸嘴627对工件的下表面进行吸附定位,第一密封圈628对工件的下表面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628上形成有与工件开口相适应的下封堵区域6281,所述下密封安装板624中开设有通往所述下封堵区域6281顶部的气密性检测气路6243。
进一步地,所述下密封安装板624中开设有通往定位吸嘴627的抽真空气路6244。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定位组件66包括:
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向定位槽6242中的侧边限位挡条661,其上开设有贯穿与其上下 表面的定位通孔662;
定位挡块663,其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定位通孔662中;以及
定位复位部件664,其弹性地支撑于所述定位挡块663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定位通孔662的侧面开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侧向定位槽6621,从而使得当所述定位挡块663安装于所述侧向定位槽6621中时,所述定位挡块663的至少相应侧面 从侧向定位槽6621中向外露出并突出于所述定位挡块663的相应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挡块663包括:
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通孔662中的定位主体6631;
一体式地形成于所述定位主体6631侧面的阻挡部6633,所述阻挡部6633通过所述侧向定位槽6621向外露出;以及
固接于所述定位主体6631的底部并沿着X轴方向水平向外延伸的限制部6632;
其中,所述侧向定位槽6621的X轴向宽度小于所述定位主体6631的X轴向宽度, 定位主体6631的X轴向宽度大于所述侧向定位槽6621的X轴向宽度,从而使得定位主 体6631不能通过所述侧向定位槽6621向旁侧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6633的顶部形成有向所述定位通孔662的内侧圆滑过渡的导 引曲面6633’,从而使得所述导引曲面6633’的Y轴方向厚度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呈渐扩之势。
从而使得在定位过程中,所述导引曲面6633’能够对设定尺寸范围内的工件进行自 适应定位,提高了定位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主体6631的顶部至少部分向上凸起以形成限位部6634。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主体6631上与所述侧向定位槽6621相背的一侧形成有至少两条 纵向延伸的突棱6635。
从而能够减少所述定位主体6631与所述定位通孔662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限位挡条661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定位通孔662正下方的让位空间 6622,所述让位空间6622的X轴方向尺寸大于所述定位通孔662的X轴方向尺寸。所述 让位空间6622用于当定位复位部件664收缩时为限制部6632提供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密封安装板624上还设有围绕所述侧向定位组件66布置的第二密 封圈625。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6633至少部分地由柔软和/或柔韧的材料制成。以防止工件与 之碰撞后发生损坏。
实施例2
图21~23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示出了上密封 组件,其中,所述上密封组件包括:
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613的下表面的上密封安装板621,其中开设有贯穿其上 下表面的让位通槽6211以使得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呈环状结构;以及
嵌设于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的下表面并且环绕所述让位通槽6211的边缘布置的上 密封骨架623与上密封圈622;
其中,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的下表面开设有环绕所述让位通槽6211的边缘布置的 上密封安装槽6212,所述上密封骨架62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密封安装槽6212中,所述上密封圈622覆盖于所述上密封骨架623上并与所述上密封骨架623同心设置以使得所述上密封圈622在所述上密封安装槽6212中时,所述上密封圈622位于所述上密封骨架 623与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之间。
当上密封圈622出现磨损或者需要根据更换与之相适配的密封圈时,可将上密封骨架 623从所述上密封安装槽6212中拆下,并将原上密封圈622从上密封骨架623上取下随后替换上新的上密封圈622。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密封骨架623的上表面布置有至少三根围绕其通孔设置的连 接柱6231,所述上密封骨架623通过所述连接柱6231实现与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的可 拆卸连接,其中,当所述上密封圈622覆盖于所述上密封骨架623上时,所述上密封圈622的相应部分套设于所述连接柱6231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6231中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连接通孔6233,通过在 所述连接通孔6233中配接连接部件实现与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密封骨架623的上表面内侧形成有围绕其通孔布置的导向切 面6232,所述上密封圈622包括从外至内依次相连的连接段6221、过渡段6223、悬垂段6222及密封段6224,其中,当所述上密封圈622覆盖于所述上密封骨架623上时,所述 连接段6221套设于所述连接柱6231上,所述过渡段6223与所述导向切面6232相贴合。
过渡段6223能够使得所述悬垂段6222切向过渡,一方面能够防止在长时间的密封作 业中,悬垂段6222与连接段6221之间的连接处出现由于应力集中而导致的过早损坏,另一方面能够被所述上密封骨架623与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夹持得更加紧密增大了接触面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悬垂段6222从所述过渡段6223的底部出发向下悬垂,所述密 封段6224从所述悬垂段6222的底部内侧出发向所述上密封骨架623的通孔内侧径向延伸,从而使得所述密封段6224的下表面低于所述上密封骨架623的下表面。
从而使得在下压密封时,上密封骨架623不会与密封面相接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切面6232与竖直方向呈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大小为30°~6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的下表面固接有至少三根围绕所述上密封骨 架623与上密封圈622布置的下压导柱6212。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密封骨架623至少部分地由刚性和/或坚硬的材料制成。这 使得上密封骨架623能够对上密封圈622提供稳定支撑。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密封圈622至少部分地由柔软和/或柔韧的材料制成。这使 得上密封圈622贴合到密封面上时,能够根据密封面的局部尺寸进行适应性变形,从而提 供更好的密封性。
实施例3
图24~25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或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示出了密封机构62,所述密封机构62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密封组件与下密封组件,所述 上密封组件包括:
上密封安装板621,其中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让位通槽6211以使得所述上密封安 装板621呈环状结构;以及
嵌设于所述上密封安装板621的下表面并且环绕所述让位通槽6211的边缘布置的上 密封骨架623与上密封圈622;
所述下密封组件包括:
下密封安装板624,其上形成有靠近中心区域的中央部分6241及围绕所述中央部分 6241布置的侧向定位槽6242;
多个布置于所述侧向定位槽6242中的侧向定位组件66,所述侧向定位组件66被布置为由至少两个侧向定位子集构成,每个侧向定位子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向定位组件66,每个侧向定位子集中的相应一对侧向定位组件66彼此相对设置;
至少三个定位吸嘴627,其布置于所述中央部分6241中;以及
第一密封圈628,其布置于所述中央部分6241的边缘并将所述定位吸嘴627围绕于其中;
其中,当工件放置于由所述侧向定位组件66所围绕的区域中时,工件在所述侧向定 位组件66的侧向定位作用下被定位至预设位置,随后定位吸嘴627对工件的下表面进行吸附定位,第一密封圈628对工件的下表面形成密封,随后将上密封组件下压于工件之上,使得上密封圈622对工件上表面的外周进行密封。上密封组件提供的下压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圈628对工件下表面的密封性。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 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不同实施方案的零部件可经组合以形成上文未具体陈述的其它实施 例。零部件可不考虑在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内而不会不利地影响其操作。此外,各种单独 零部件可被组合成一或多个个别零部件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
此外,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 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 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气密性检测机构(6)、周转式转移机构(2)、上下料机构(1)、贴膜机构(3)与搬运转移机构(4),并将所述上下料机构(1)、贴膜机构(3)与搬运转移机构(4)布置于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2)的旁侧;
步骤S2,在所述周转式转移机构(2)中提供转盘底盘(21)、转盘(22)、转动驱动器(26),并使得转盘底盘(21)固定设置,转盘(22)在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底座(21)的顶部,转动驱动器(26)与转盘(22)传动连接;
步骤S3,在所述转盘底座(21)的外周沿着转盘(22)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上料工位(221)、贴膜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及转移工位(224);所述上下料机构(1)、贴膜机构(3)及搬运转移机构(4)分别与所述上料工位(221)、贴膜工位(222)及转移工位(224)相对齐;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6)设于所述搬运转移机构(4)的旁侧;
步骤S4,提供一转移机械手(8),上下料机构(1)将待检测的工件上料至上料工位(221)处并转移至所述转盘(22)上,随后该待检测的工件依次转过贴膜工位(222)、缓存工位(223)并最终停留在转移工位(224)处,搬运转移机构将转移工位(224)处的工件进行搬运转移至气密性检测机构(6)的旁侧,随后转移机械手(8)将工件转移至气密性检测机构(6)中进行气密性检测,待气密性检测完成后,转移机械手(8)再将检测完的工件取出同时放入下一件待检测的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转移机械手(8)设于所述搬运转移机构(4)与气密性检测机构(6)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提供一设于所述转移机械手(8)的下方的传送带(7),所述转移机械手(8)将检测完的工件从气密性检测机构(6)中取出后放置于传送带(7)上送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6)包括:安装支架(61),所述安装支架(61)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形成有驱动总成空间(618)、密封膜供给空间(617)以及压合密封空间(615);
安装于所述密封膜供给空间(617)中的密封膜供给模组(63),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中固定安装有下压式密封机构(64);
安装于所述驱动总成空间(618)中的升降驱动器(65),所述升降驱动器(6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传动连接;以及
安装于所述压合密封空间(615)中的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构成密封机构(62);
其中,所述压合密封空间(615)的高度尺寸会随着所述升降驱动器(65)驱动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往复升降而随之扩大或缩小,同时也驱使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或分离;当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以对部分工件形成密封时,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645)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推向至压合密封空间(615)中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61)包括:
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升降导柱(616);
活动套接于所述升降导柱(616)上的下压安装板(613);以及
分别固接于所述升降导柱(616)顶部与底部的固定安装板(614)与承载平台(612);
其中,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614)的下方并与所述固定安装板(614)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所述密封膜供给空间(617);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与所述承载平台(612)之间形成所述压合密封空间(615);所述固定安装板(614)的上方形成所述驱动总成空间(618);所述下压安装板(613)的下表面安装有所述上密封组件;所述承载平台(612)上安装有所述下密封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中张紧式地持续供应有密封膜(634),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位于密封膜(634)的步进路径的正上方并使得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中的密封压头(645)与其下方的密封膜(634)相对;待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下降到预定位置并使得所述下密封组件与上密封组件相合以对部分工件形成密封时,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645)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推向至压合密封空间(615)中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供给模组(63)包括:
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上的安装立板(631);以及
转动连接于安装立板(631)上的放料卷(632)与收料卷(633),所述放料卷(632)卷绕有密封膜(634),所述收料卷(633)对使用后的密封膜(634)进行收卷;
其中,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设于所述放料卷(632)与收料卷(633)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包括:
下压驱动器(64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631)上;
安装基板(642),其与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压头安装板(643),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642)的底部;以及
密封压头组件,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643)的底部;
其中,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向杆(6433)实现两者间的滑动连接;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纵向运动的直线轴承(6431);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弹性连接有至少两根缓冲部件(6432);所述安装基板(642)在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转移机构(4)设于所述传送带(7)的上游,多组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6)设于所述传送带(7)的两侧,所述转移机械手(8)设于所述气密性检测机构(6)与所述传送带(7)之间。
CN202110753276.7A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3375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3276.7A CN11337586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3276.7A CN11337586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5869A true CN113375869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8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3276.7A Pending CN11337586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586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3684A (ja) * 2005-10-31 2007-05-17 Masato Toshima 基板の処理装置
CN202394854U (zh) * 2012-01-17 2012-08-22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装设备抓取机械手系统
CN205786905U (zh) * 2016-05-30 2016-12-07 湖南耐普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压板检测装置
CN106353039A (zh) * 2016-08-30 2017-01-2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7782512A (zh) * 2017-11-23 2018-03-09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四工位上料转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09470415A (zh) * 2018-12-30 2019-03-1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915587U (zh) * 2019-08-15 2020-11-13 江苏真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打孔用的弹性压紧装置
CN212925533U (zh) * 2020-05-06 2021-04-09 苏州泽美绣品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切割装置
CN113044564A (zh) * 2021-03-10 2021-06-29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搬运机构
CN113044288A (zh) * 2021-03-10 2021-06-29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贴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3684A (ja) * 2005-10-31 2007-05-17 Masato Toshima 基板の処理装置
CN202394854U (zh) * 2012-01-17 2012-08-22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装设备抓取机械手系统
CN205786905U (zh) * 2016-05-30 2016-12-07 湖南耐普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压板检测装置
CN106353039A (zh) * 2016-08-30 2017-01-2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7782512A (zh) * 2017-11-23 2018-03-09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四工位上料转台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09470415A (zh) * 2018-12-30 2019-03-1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915587U (zh) * 2019-08-15 2020-11-13 江苏真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打孔用的弹性压紧装置
CN212925533U (zh) * 2020-05-06 2021-04-09 苏州泽美绣品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切割装置
CN113044564A (zh) * 2021-03-10 2021-06-29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搬运机构
CN113044288A (zh) * 2021-03-10 2021-06-29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贴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2820B (zh) 一种撕膜装配一体式流水线
CN113504006A (zh)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方法
CN113375868A (zh)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3070653B (zh)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WO2022037018A1 (zh) 胰岛素自动测试设备
CN116565068B (zh) 电池串的贴胶方法和贴胶装置
CN113247351A (zh) 一种屏幕玻璃贴膜翻转装置、方法和贴膜设备
CN209119049U (zh) 一种芯片自动压盖设备的组装模组
JP2001058618A (ja) 電池パック組立方法と組立装置および、ラベル貼付方法
CN113375869A (zh)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CN112903704A (zh) 一种智能循环运动检测设备
CN113375867A (zh) 一种上下料一体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3182220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显示屏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9119052U (zh) 一种芯片自动压盖设备的压合模组
CN217516205U (zh) 真空吸盘组件、取料装置、加料系统和泡罩包装设备
CN115070408B (zh) 一种自动化防水透气阀装配设备
CN113540923B (zh) 一种端子裁切掰断摆盘一体机
CN112959062A (zh) 一种装配装置
WO2022188228A1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加工设备
CN113465833A (zh) 一种上下相合式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3340534A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方法
KR100752949B1 (ko) 가이드 테이핑 로더
CN211167733U (zh) 一种贴标机自动上下料与载具回转机构
CN215146585U (zh) 一种装配装置
CN210285902U (zh) 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