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1889B -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1889B
CN113351889B CN202110579999.XA CN202110579999A CN113351889B CN 113351889 B CN113351889 B CN 113351889B CN 202110579999 A CN202110579999 A CN 202110579999A CN 113351889 B CN113351889 B CN 113351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od
workpiece
machin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99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1889A (zh
Inventor
焦景刚
潘中杰
赵玉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gain Shandong Magnes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gain Shandong Magnes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gain Shandong Magnes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gain Shandong Magnes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99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1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1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1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1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1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00Methods for turning or working essentially requiring the use of turning-machine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侧位于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电动杆,所述电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动杆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杆。本发明通过转动夹持块可使得调节杆在调节槽内转动,再通过调节旋钮固定调节杆,从而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改变方向,第一滑块中间的第一滑槽在导向杆上滑动,打开电机,使得电动杆转动,电动杆转动带动第二滑块在电动杆上滑动,使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以移动,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在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切削,方便了工作人员操作,同时可以灵活的对工件进行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而车床加工属于机械加工的一部分,车床加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车床加工在现在加工技术上越来越普遍,主要有两种加工形式:一种是把车刀固定,加工旋转中未成形的工件;另一种是将工件固定,通过工件的高速旋转,车刀(刀架)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进行精度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很多现有的工厂都需要使用车床对工件进行加工打磨,大大提高人工加工的效率,同时,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而现有的车床加工在车床上会使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在操作时往往都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对不断转动的工件进行切削和打磨等,由于大多都是工作人员把持工具,很容易发生工件损坏的情况,不仅浪费了材料,还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危险,大大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侧位于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电动杆,所述电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动杆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置有工件固定块,所述导向杆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侧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中间开设有夹持孔,所述第一滑块的前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第一滑块的中间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设置有一组滑动条,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位于一组滑动条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中间开设有第二滑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孔的内侧嵌入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包括工件固定块,所述工件固定块的上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件固定块的前侧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工件固定块的前侧位于延长杆的四周设置有缓冲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杆位于工作台的内侧,所述电机位于工作台的左侧,所述导向杆和工件固定块均位于工作台的上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上侧的右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上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长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上侧位于第一长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长槽,所述第二长槽的两侧设置有一组滑条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爪,所述三爪卡盘的一侧位于固定爪的中间设置有工件固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件固定孔的内侧设置有工件,所述工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工件固定块,所述工件的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夹板的下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中间设置有转动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爪卡盘和限位槽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和滑动块均位于第一长槽的内侧,所述转动杆和滑动块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杆和第二长槽相匹配,所述滑动条和滑条槽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件一侧设置的工件固定块位于工件固定孔的内侧,所述工件另一侧设置的工件固定块位于夹板一侧开设的圆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用于切削的工具嵌入在第二定位块上,通过固定杆贯穿入固定孔内,可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被固定在第二定位块内,当工作时,用于切削的工具会受到冲击力,用于切削的工具受到推力向后移动,通过缓冲杆可以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用于切削的工具发生损坏的情况,第二定位块贯穿夹持孔的内侧,通过转动夹持块可使得调节杆在调节槽内转动,再通过调节旋钮使其在调节孔内转动,从而起到固定调节杆的作用,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改变左右方向,第一滑块中间的第一滑槽在导向杆上滑动,同时,一组滑动条在一组滑条槽上滑动,使得第一滑块起到固定方向的作用,通过打开电机,使得电动杆转动,电动杆转动带动第二滑块在电动杆上滑动,同时,使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以移动,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在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切削,减少了工作人员手工操作的步骤,大大减少了意外的发生,同时工作人员可以灵活的对工件进行加工。
2、将工作台本体固定在指定位置,工作台本体起到支撑作用,将三爪卡盘固定于限位槽上,将工件一侧的工件固定块嵌入工件固定孔内,再通过固定爪使得工件固定块将其进行固定,另一侧的工件固定块嵌入夹板一侧开设的圆槽内,通过旋转限位槽内侧的转动杆,使得夹板下侧设置的滑动块在转动杆上滑动,从而使得夹板将工件固定住,当三爪卡盘转动时可使得工件跟随转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中加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中第一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中第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工作台本体;12、第一长槽;13、第二长槽;14、滑条槽;15、限位槽;2、固定机构;21、三爪卡盘;22、固定爪;23、工件固定孔;24、工件;25、工件固定块;26、转动杆;27、夹板;28、滑动块;3、加工机构;31、电动杆;32、电机;33、导向杆;34、工件固定块;35、第一定位块;351、第一滑块;3511、调节槽;3512、调节孔;3513、调节旋钮;3514、第一滑槽;3515、滑动条;352、夹持块;3521、调节杆;3522、夹持孔;353、第二滑块;3531、第二滑槽;36、第二定位块;361、工件固定块;362、固定孔;363、固定杆;364、缓冲杆;365、延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工作台1的上侧位于固定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加工机构3,加工机构3包括电动杆31,电动杆3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32,电动杆31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杆33,导向杆33的一端设置有工件固定块34,导向杆33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定位块35,第一定位块35包括第一滑块351,第一滑块351的上侧开设有调节槽3511,调节槽3511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杆3521,调节杆3521的上侧设置有夹持块352,夹持块352的中间开设有夹持孔3522,第一滑块351的前侧开设有调节孔3512,调节孔3512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旋钮3513,第一滑块351的中间开设有第一滑槽3514,第一滑块351的下侧设置有一组滑动条3515,第一滑块351的下侧位于一组滑动条3515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滑块353,第二滑块353的中间开设有第二滑槽3531。
在图1、2、3、4和5中:夹持孔3522的内侧嵌入设置有第二定位块36,第二定位块36包括工件固定块361,工件固定块361的上侧开设有固定孔362,固定孔36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363,工件固定块361的前侧设置有延长杆365,工件固定块361的前侧位于延长杆365的四周设置有缓冲杆364,电动杆31位于工作台1的内侧,电机32位于工作台1的左侧,导向杆33和工件固定块34均位于工作台1的上侧,将用于切削的工具嵌入在第二定位块36上,通过固定杆363贯穿入固定孔362内,可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被固定在第二定位块36内,当工作时,用于切削的工具会受到冲击力,用于切削的工具受到推力向后移动,通过缓冲杆364可以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用于切削的工具发生损坏的情况,第二定位块36贯穿夹持孔3522的内侧,通过转动夹持块352可使得调节杆3521在调节槽3511内转动,再通过调节旋钮3513使其在调节孔3512内转动,从而起到固定调节杆3521的作用,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改变左右方向,第一滑块351中间的第一滑槽3514在导向杆33上滑动,同时,一组滑动条3515在一组滑条槽14上滑动,使得第一滑块351起到固定方向的作用,通过打开电机32,使得电动杆31转动,电动杆31转动带动第二滑块353在电动杆31上滑动,同时,使得第一定位块35和第二定位块36可以移动,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在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切削,减少了工作人员手工操作的步骤,大大减少了意外的发生,同时工作人员可以灵活的对工件进行加工。
在图1、2、6和7中:工作台1包括工作台本体11,工作台本体11的上侧的右端开设有限位槽15,工作台本体11的上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长槽12,工作台本体11的上侧位于第一长槽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长槽13,第二长槽13的两侧设置有一组滑条槽14,固定机构2包括三爪卡盘21,三爪卡盘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爪22,三爪卡盘21的一侧位于固定爪22的中间设置有工件固定孔23,工件固定孔23的内侧设置有工件24,工件24的两侧均设置有工件固定块25,工件24的一侧设置有夹板27,夹板27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夹板27的下侧设置有滑动块28,滑动块28的中间设置有转动杆26,三爪卡盘21和限位槽15固定连接,转动杆26和滑动块28均位于第一长槽12的内侧,转动杆26和滑动块28相匹配,电动杆31和第二长槽13相匹配,滑动条3515和滑条槽14相匹配,工件24一侧设置的工件固定块25位于工件固定孔23的内侧,工件24另一侧设置的工件固定块25位于夹板27一侧开设的圆槽内,将工作台本体11固定在指定位置,工作台本体11起到支撑作用,将三爪卡盘21固定于限位槽15上,将工件24一侧的工件固定块25嵌入工件固定孔23内,再通过固定爪22使得工件固定块25将其进行固定,另一侧的工件固定块25嵌入夹板27一侧开设的圆槽内,通过旋转限位槽15内侧的转动杆26,使得夹板27下侧设置的滑动块28在转动杆26上滑动,从而使得夹板27将工件24固定住,当三爪卡盘21转动时可使得工件24跟随转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加工处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工作台本体11固定在指定位置,工作台本体11起到支撑作用,将三爪卡盘21固定于限位槽15上,将工件24一侧的工件固定块25嵌入工件固定孔23内,再通过固定爪22使得工件固定块25将其进行固定,另一侧的工件固定块25嵌入夹板27一侧开设的圆槽内,通过旋转限位槽15内侧的转动杆26,使得夹板27下侧设置的滑动块28在转动杆26上滑动,从而使得夹板27将工件24固定住,当三爪卡盘21转动时可使得工件24跟随转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加工处理,将用于切削的工具嵌入在第二定位块36上,通过固定杆363贯穿入固定孔362内,可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被固定在第二定位块36内,当工作时,用于切削的工具会受到冲击力,用于切削的工具受到推力向后移动,通过缓冲杆364可以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用于切削的工具发生损坏的情况,第二定位块36贯穿夹持孔3522的内侧,通过转动夹持块352可使得调节杆3521在调节槽3511内转动,再通过调节旋钮3513使其在调节孔3512内转动,从而起到固定调节杆3521的作用,使得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改变左右方向,第一滑块351中间的第一滑槽3514在导向杆33上滑动,同时,一组滑动条3515在一组滑条槽14上滑动,使得第一滑块351起到固定方向的作用,通过打开电机32,使得电动杆31转动,电动杆31转动带动第二滑块353在电动杆31上滑动,同时,使得第一定位块35和第二定位块36可以移动,用于切削的工具可以在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切削,减少了工作人员手工操作的步骤,大大减少了意外的发生,同时工作人员可以灵活的对工件进行加工。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工作台(1)的上侧位于固定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加工机构(3),所述加工机构(3)包括电动杆(31),所述电动杆(3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32),所述电动杆(31)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杆(33),所述导向杆(33)的一端设置有工件固定块(34),所述导向杆(33)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定位块(35),所述第一定位块(35)包括第一滑块(351),所述第一滑块(351)的上侧开设有调节槽(3511),所述调节槽(3511)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杆(3521),所述调节杆(3521)的上侧设置有夹持块(352),所述夹持块(352)的中间开设有夹持孔(3522),所述第一滑块(351)的前侧开设有调节孔(3512),所述调节孔(3512)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旋钮(3513),所述第一滑块(351)的中间开设有第一滑槽(3514),所述第一滑块(351)的下侧设置有一组滑动条(3515),所述第一滑块(351)的下侧位于一组滑动条(3515)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滑块(353),所述第二滑块(353)的中间开设有第二滑槽(3531);
所述夹持孔(3522)的内侧嵌入设置有第二定位块(36),所述第二定位块(36)包括工件固定块(361),所述工件固定块(361)的上侧开设有固定孔(362),所述固定孔(36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363),所述工件固定块(361)的前侧设置有延长杆(365),所述工件固定块(361)的前侧位于延长杆(365)的四周设置有缓冲杆(364);
所述电动杆(31)和第二长槽(13)相匹配,所述滑动条(3515)和滑条槽(14)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杆(31)位于工作台(1)的内侧,所述电机(32)位于工作台(1)的左侧,所述导向杆(33)和工件固定块(34)均位于工作台(1)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包括工作台本体(11),所述工作台本体(11)的上侧的右端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工作台本体(11)的上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长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本体(11)的上侧位于第一长槽(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长槽(13),所述第二长槽(13)的两侧设置有一组滑条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三爪卡盘(21),所述三爪卡盘(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爪(22),所述三爪卡盘(21)的一侧位于固定爪(22)的中间设置有工件固定孔(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固定孔(23)的内侧设置有工件(24),所述工件(24)的两侧均设置有工件固定块(25),所述工件(24)的一侧设置有夹板(27),所述夹板(27)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夹板(27)的下侧设置有滑动块(28),所述滑动块(28)的中间设置有转动杆(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爪卡盘(21)和限位槽(1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6)和滑动块(28)均位于第一长槽(12)的内侧,所述转动杆(26)和滑动块(28)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24)一侧设置的工件固定块(25)位于工件固定孔(23)的内侧,所述工件(24)另一侧设置的工件固定块(25)位于夹板(27)一侧开设的圆槽内。
CN202110579999.X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Active CN113351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9999.XA CN113351889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9999.XA CN113351889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1889A CN113351889A (zh) 2021-09-07
CN113351889B true CN113351889B (zh) 2024-02-20

Family

ID=7752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9999.XA Active CN113351889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188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6802A (ja) * 2001-05-24 2002-12-04 Daido Steel Co Ltd 棒状被削材の切削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22315A (zh) * 2008-10-28 2010-06-09 大隈株式会社 复合加工车床
EP2537650A1 (en) * 2011-06-24 2012-12-2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Cutting apparatus for adhesive tape rolls
CN103934711A (zh) * 2014-04-08 2014-07-23 宁波方圆汽摩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45度倒角工装
CN206578540U (zh) * 2016-11-16 2017-10-24 天津博宇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铣切锯机
CN208929217U (zh) * 2018-11-17 2019-06-04 天津华一乐器有限公司 一种次中音号制造设备
CN111975060A (zh) * 2020-07-12 2020-11-24 黄朋飞 一种刀头角度可调控的全自动数控双头铣床
CN212976725U (zh) * 2020-09-18 2021-04-16 洛阳洛轴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密加工的车床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6802A (ja) * 2001-05-24 2002-12-04 Daido Steel Co Ltd 棒状被削材の切削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22315A (zh) * 2008-10-28 2010-06-09 大隈株式会社 复合加工车床
EP2537650A1 (en) * 2011-06-24 2012-12-2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Cutting apparatus for adhesive tape rolls
CN103934711A (zh) * 2014-04-08 2014-07-23 宁波方圆汽摩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45度倒角工装
CN206578540U (zh) * 2016-11-16 2017-10-24 天津博宇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铣切锯机
CN208929217U (zh) * 2018-11-17 2019-06-04 天津华一乐器有限公司 一种次中音号制造设备
CN111975060A (zh) * 2020-07-12 2020-11-24 黄朋飞 一种刀头角度可调控的全自动数控双头铣床
CN212976725U (zh) * 2020-09-18 2021-04-16 洛阳洛轴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密加工的车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1889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06679A1 (zh) 数控机床及数控机床的快速换刀方法
CN214212953U (zh) 一种用于机床转台上的夹具
CN113351889B (zh) 一种机加工车加工工艺
CN211727588U (zh) 一种新型钻孔机
TWI397452B (zh) 旋轉式換刀之物件加工裝置
CN217095710U (zh) 一种可编程尾座数控车床
US11648633B2 (en) Multi-purpose precision machine tool
JP2013139066A (ja) インペラ製造装置及びインペラの製造方法
CN215035556U (zh) 一种铣床用固定工装
CN213561452U (zh) 一种多头加工中心
CN112207573A (zh) 一种葫芦锁胆全自动加工设备
KR20220124534A (ko) 내부를 절삭가공하기 위한 가공장치
JP4376815B2 (ja) 自動旋盤及び加工方法
JPH04240003A (ja) 精密自動旋盤
CN220638261U (zh) 一种锯床加工用的工件定位组件
CN114535638A (zh) 一种提高孔径精度的制作方法
CN216327129U (zh) 一种基于模具配件生产用磨削装置
CN219026626U (zh) 一种滚珠螺母加工装置
CN217890306U (zh) 数控机床自动换刀架
CN218575978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机加工件工装夹具
CN221020145U (zh) 一种旋转换向铣削装置
CN216706753U (zh) 一种机械制造切削夹具
CN218452791U (zh) 一种用于五金件加工的精雕机
CN115647400B (zh) 一种车床加工用铁屑毛刺去除器
CN213764825U (zh) 一种葫芦锁胆全自动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