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4754A -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4754A
CN113344754A CN202110763707.8A CN202110763707A CN113344754A CN 113344754 A CN113344754 A CN 113344754A CN 202110763707 A CN202110763707 A CN 202110763707A CN 113344754 A CN113344754 A CN 113344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
teaching
information
learning
le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37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蓓
杨金
耿胜红
邹雨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37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47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4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475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6507 priority patent/WO2023279721A1/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Description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般使用传统媒介为各班级规划授课计划,这种规划授课计划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进度等信息制定对应的授课计划,准备对应的授课资源;由于不同教师制定的授课计划中,授课资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了难以对不同班级的授课质量进行把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包括: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利用相同的授课资源生成授课计划,从而消除了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更便于管理者管理;另外,由于授课资源是预先保存的,因此在生成授课计划时,可以基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获取对应的授课资源,并生成授课计划,提高了授课计划生成的效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包括:人工智能授课计划;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并保存与人工智能对应的多个课程包。
这里,通过预先保存人工智能对应的多个课程包,不同教师可以基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获取对应的授课资源,并生成授课计划,从而提高了授课计划生成的效率;并且各课程包对应的授课资源是相同的,从而消除了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以及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包括:基于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获取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从多个课程包中确定备选课程包;响应于对任一备选课程包的第一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一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这里,通过基于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确定与被授课对象匹配的目标课程包,从而生成对应的授课计划,这样可以为各被授课对象个性化定制与自身匹配的授课计划,提高了各被授课对象的学习效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包括:响应于对多个课程包中至少一个课程包的第二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二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这样,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确定与各被授课对象匹配的目标课程包,从而基于目标课程包的标识,生成与各被授课对象对应的授课计划,本公开实施例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操作,一次性生成需要教授相同课程包的多个被授课对象分别对应的授课计划,提升了授课计划生成的效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课程包包括:至少一项学习资源;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包括:响应于对至少一个课程包中至少一项学习资源的第三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学习资源,对所述至少一个课程包进行拆分,得到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将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进行组合,生成目标课程包,并生成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这样,教师可以通过拆分组合多个课程包中对应的至少一个学习资源,生成与各被授课对象匹配的目标课程包,从而基于目标课程包的标识,生成与各被授课对象对应的授课计划,本公开实施例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对各被授课对象知识掌握的情况,制定与各被授课对象匹配的授课计划,从而提高了各被授课对象的学习效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或者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分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包括: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获取所述被授课对象的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进度信息、并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这样,可以基于授课计划、和/或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生成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通过该方式生成的学习计划包括的内容比较全面,不仅兼顾了学生当前学习情况,还兼顾了教师针对该学生的授课计划,从而能够更好地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被授课对象对所述学习计划的触发,基于所述学习计划,为所述被授课对象展示目标学习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向目标对象发布所述授课计划;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授课计划的加入操作,为所述目标对象添加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与所述授课计划对应的授课进度信息、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中至少一种,生成教学数据;向管理者发布所述教学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基于授课计划、与授课计划对应的授课进度信息、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中至少一种,生成教学数据;向管理者发布教学数据,该方式生成的教学数据较全面,且便于管理者对教师的授课计划、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等信息进行查询,提升了管理者对授课计划、以及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管理效率。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应用于教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响应于对所述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所述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在上述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师端图形用户界面中进行触发操作,选取备选信息,从而确定授课计划信息,该确定授课计划信息的过程是可视化,且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较便捷的确定授课计划信息,而且利用相同的授课资源生成授课计划,能够消除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更便于管理者管理;另外,由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授课资源是预先保存的,因此在生成授课计划时,可以基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获取对应的授课资源,并生成授课计划,提高了授课计划生成的效率。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应用于学生端,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登录事件,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登录事件对应的用户信息;接收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反馈的学习计划;其中所述学习计划是基于授课计划生成的;响应于对所述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的触发,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在所述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所述学习资源。
在上述方法中,学生可以在学生端图形用户界面获取到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能够通过触发操作,获取到该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该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较便捷,且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均能通过获取到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由于授课资源是预先保存的,因此各学生对应的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资源相同,从而消除了由于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教学质量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更便于管理者管理。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包括:人工智能授课计划;所述装置还包括:保存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与人工智能对应的多个课程包。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以及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在执行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时,用于基于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获取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从多个课程包中确定备选课程包;响应于对任一备选课程包的第一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一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在执行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时,用于响应于对多个课程包中至少一个课程包的第二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二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课程包包括:至少一项学习资源;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在执行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时,用于响应于对至少一个课程包中至少一项学习资源的第三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学习资源,对所述至少一个课程包进行拆分,得到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将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进行组合,生成目标课程包,并生成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或者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分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在执行所述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时,用于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获取所述被授课对象的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进度信息、并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被授课对象对所述学习计划的触发,基于所述学习计划,为所述被授课对象展示目标学习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布模块,用于向目标对象发布所述授课计划;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授课计划的加入操作,为所述目标对象添加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与所述授课计划对应的授课进度信息、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中至少一种,生成教学数据;第二发布模块,用于向管理者发布所述教学数据。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应用于教师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所述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应用于学生端,所述装置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登录事件,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登录事件对应的用户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反馈的学习计划;其中所述学习计划是基于授课计划生成的;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的触发,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第三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所述学习资源。
第七方面,本公开可选实现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公开可选实现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关于上述授课计划生成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效果描述参见上述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第一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一种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另一种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又一种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再一种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展示授课计划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展示具体课程信息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展示具体授课内容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展示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展示课堂作业对应的答题情况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中,一种展示学习计划的展示界面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制定授课计划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利用相同的授课资源生成授课计划,从而消除了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更便于管理者管理。
另外,由于授课资源是预先保存的,因此在生成授课计划时,可以基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获取对应的授课资源,并生成授课计划,提高了授课计划生成的效率。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文中本公开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公开过程中对本公开做出的贡献。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一般为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课程的授课计划生成的场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在人工智能授课计划生成场景、计算机应用课程授课计划生成场景等;下面以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应用在人工智能授课计划生成场景为例,对本公开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3,其中:
S101、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应用于在线教育平台,平台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用户(如教师)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平台服务器,浏览器提供平台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操作界面控件触发授课计划创建事件,服务器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
其中,目标课程包例如可以包括人工智能对应的多个课程包;该人工智能对应的多个课程包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启蒙、零基础轻松学python、人脸识别教程等中的至少一种;被授课对象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集体班级、学习小组、个体学生中的至少一种。
在具体实施中,例如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下述(1)~(4)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获取授课计划信息:
(1)、在授课计划信息包括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以及被授课对象标识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被授课对象标识,获取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基于历史学习信息,从多个课程包中确定备选课程包;响应于对任一备选课程包的第一选择操作,基于该第一选择操作,确定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其中,历史学习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包、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已经学习过的各课程包的掌握情况等中的至少一种;这里可以通过对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的各课程包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被授课对象对已经学习过的各课程包的掌握情况。
在具体实施中,例如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述a~c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确定备选课程包:
a:当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多个课程包的部分课程包时,则将多个课程包中被授课对象未学习过的课程包作为备选课程包。
示例性的,可以将课程包分级,例如分为基础课程包和进阶课程包;若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基础课程包,则可以将进阶课程包作为备选课程包推送给教师;若被授课对象未学习过基础课程包,则可以将基础课程包和进阶课程包作为备选课程包推送给教师,此时若教师在备选课程包中选择了进阶课程包时,会生成用户提示信息,以提示教师先选择基础课程包,被授课对象学习完基础客户课程包对应的课程后才可学习进阶课程包;该用户提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像、符号、语音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为“请优先选择基础课程包”的文字提示信息。
b:当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多个课程包中的部分课程,可以根据被授课对象对已经学习过的各课程的掌握情况,确定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将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以及被授课对象未学习的课程作为备选课程。
示例性的,若当前存在课程1、课程2、课程3三个课程供被授课对象学习,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了课程1和课程2;通过对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1的答题情况、以及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2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1的答题正确率大于预设正确率阈值,则确定被授课对象已经掌握了课程1;确定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2的答题正确率小于预设正确率阈值,则确定被授课对象未掌握课程2,则将课程2和被授课对象未学习过的课程3作为备选课程。
c:当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多个课程包中的全部课程,可以根据被授课对象对已经学习过的各课程的掌握情况,确定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将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作为备选课程。
示例性的,若当前存在课程1、课程2、课程3三个课程供被授课对象学习,被授课对象已经学习过了课程1、课程2和课程3;通过对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1的答题情况、以及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2的答题情况、以及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3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1的答题正确率大于预设正确率阈值,则确定被授课对象已经掌握了课程1;确定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2的答题正确率大于预设正确率阈值,则确定被授课对象已经掌握了课程2;确定被授课对象针对课程3的答题正确率小于预设正确率阈值,则确定被授课对象未掌握课程3,则将课程3作为备选课程。
在确定备选课程包后,可以将各备选课程包的标识展示给教师,响应教师针对至少一个备选课程包的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将该第一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课程包的标识作为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2)、在授课计划信息包括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的情况下,可以响应于对多个课程包中至少一个课程包的第二选择操作,基于该第二选择操作,确定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线教育平台为学校教师提供丰富的人工智能课程包,这样在创建者(比如教师)创建授课计划时,可以通过选择一个课程包,确定该课程包的标识,作为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也可以选择多个课程包,生成一系列的课程,将被选择的多个课程包的标识,作为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示例性的,可以将多个课程包分别对应的标识(如课程包名称)展示给教师,响应教师针对任一课程包的标识的第二选择操作,将该第二选择操作对应的课程包的标识作为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3)、在授课计划信息包括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各课程包对应至少一项学习资源的情况下,该学习资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或项目实验资源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响应于对至少一个课程包中至少一个学习资源的第三选择操作,基于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学习资源,对至少一个课程包进行拆分,得到与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将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进行组合,生成目标课程包,并生成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中,创建者(比如教师)创建授课计划时,在为学校教师提供丰富的人工智能课程包中,可以选择已有课程包的某个课节,从而可以将已有课程包进行打散,得到多个子课程包;并根据被授课对象的实际学习情况或者被授课对象所在学校的教学要求等具体情况信息,将打散后的子课程包进行重新组合,从而生成适合被授课对象的目标课程包,并生成该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或者生成符合被授课对象所在学校的教学要求的本校课程包,并生成该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示例性的,若各课程包包括至少一个课时,各课时对应一项学习资源,则可以将各课程包中各课时对应的标识(如教学主题)展示给教师,若教师选择不同课程包下包含的至少一个课时对应的标识时,则对不同课程包进行拆分,将教师选择的课时作为子课程包。此外,还可以根据各子课程包对应的学习资源,确定各子课程包的难易程度,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将多个子课程包进行组合,生成目标课程包,并确定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4)、在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响应于对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该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授课计划信息。
其中,第一服务页面是提供授课计划创建操作服务的页面。该页面可以通过浏览器向用户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创建者(比如教师)在创建授课计划时,系统为其提供了快捷简单的操作,例如包括针对第二服务页面中展示的多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使得创建者只需要一次操作,可以为多名教师、以及多个班级或多个兴趣小组,快速生成相应的授课计划,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一次仅能为一个班级、以及一个教师创建一个教学计划的限制。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可以如图2所示,图2中示出当授课计划信息中包括计划名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以及被授课对象标识时,各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有输入控件、以及输入提示信息;教师可以在展示的输入控件中输入计划名称;当教师触发用于选择课程的输入控件后,可以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多个课程包分别对应的标识,具体的包含多个课程包分别对应的标识的第二服务页面可以如图3所示;当教师触发授课时间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后,可以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多个供教师选择的时间,具体的包含多个时间的第二服务页面可以如图4所示;当教师触发授课教师对应的输入控件后,可以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多个授课教师分别对应的授课教师名称,具体的包含多个授课教师名称的第二服务页面可以如图5所示;当教师触发被授课对象标识对应的输入控件后,可以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多个被授课对象标识,具体的包含多个被授课对象标识的第二服务页面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中示出多个被授课班级标识。
当在第二服务页面中展示多项备选信息之后,教师在多项备选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备选信息后,可以将教师选择的备选信息作为授课计划信息。
承接上述S10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还包括:
S102、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
S103、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在具体实施中,在获取授课计划信息之后,可以基于授课计划信息中包含的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获取目标课程包对应的授课资源;然后,利用授课资源、以及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其中,授课资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课程包对应的授课视频、授课文本、授课音频、授课图像中的至少一种;比如,当目标课程包包括人脸识别教程时,则人脸识别教程对应的授课资源可以包括人脸识别图文教学内容、人脸识别代码内容、人脸识别讲解视频以及音频。
在具体实施中,在生成授课计划之后,可以将该授课计划分发至授课计划信息中包含的授课教师对应的教师端,以在教师端展示授课计划。
在具体实施中,在生成授课计划之后,可将授课计划分发到授课计划信息中包含的被授课对象标识对应的学生端。其中,可以根据该授课计划的授课计划信息中包含的被授课对象标识,确定对应的学生端,并生成学生端学习计划,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端获取学习计划,并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学习。
在具体实施中,在生成授课计划之后,还可以将该授课计划分发至授课计划信息中包含的被授课对象标识对应的学生端,在学生端展示授课计划,并在被授课对象触发授课计划时,响应于授课计划被被授课对象触发,获取被授课对象的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信息;基于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授课进度信息、并基于该授课计划,生成与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其中,历史学习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被授课对象的学习记录信息、和/或被授对象针对已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被授课对象的学习记录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已预习课程内容、已学习课程内容、已复习课程内容,其中,可以将已经做过复习题的课程内容作为已复习课程内容;这里可以通过计算被授课对象的答题正确率,确定被授课对象针对已复习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具体的确定被授课对象针对已复习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参见S101中提供的实施方式确定;授课进度信息可以包括授课计划中已授课内容占授课计划中总授课内容的百分比。
示例性的,被授课对象触发授课计划中任一目标课程包标识之后,可以获取到被授课对象针对该授课计划的学习记录信息、以及被授对象针对已复习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该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信息,可以根据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信息,生成未授课内容的预习计划、学习计划、复习计划;其中,预习计划中包括未授课内容对应的需要进行预习的内容、以及需要进行预习的内容的预习顺序;学习计划中包括未授课内容的学习顺序、以及需要被授课对象重点掌握的内容,比如可以包括重点方程式、重点知识点等;复习计划中包括未授课内容对应的练习内容,比如可以包括练习题、实践训练题等各种用于考核未授课内容学习情况的习题。
在生成未授课内容对应的预习计划、学习计划、复习计划之后,可以根据被授课对象在该授课计划中已预习的课程内容、已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已复习的课程内容、以及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内容,确定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根据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内容,生成针对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内容的复习计划,并将被授课对象在未授课内容中的未预习的课程内容对应的预习计划、以及未授课内容对应的学习计划、以及未授课内容对应的复习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未掌握的课程内容的复习计划,作为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在生成学习计划之后,可以将生成的学习计划发送至被授课对象所在的学生端,学生端展示该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当被授课对象触发学习计划后,响应于被授课对象对学习计划的触发,基于该学习计划,为被授课对象展示对应的目标学习资源。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为学生自动生成学习计划,从而便于学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同时,在学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不断优化学生个人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更大范围的获取到优质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更好地锻炼其解决复杂的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一次可以为多名学生生成相应的学习计划,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一次仅能为一个学生创建学习计划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生成授课计划后,还可以向目标对象发布授课计划,响应于目标对象对授课计划的加入操作,为目标对象添加被授课对象标识。
示例性的,在生成授课计划后,可以设置该授课计划对应的标识,该标识可以包括链接、或者标识码中的至少一种,并将该授课计划对应的标识发布给多个目标对象,目标对象可以通过触发授课计划对应的标识,即通过触发授课计划的链接或扫描授课计划的标识码,加入该授课计划,则将加入该授课计划的目标对象作为被授课对象,并为加入该授课计划的目标对象添加被授课对象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生成授课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之后,可以基于授课计划、与授课计划对应的授课进度信息、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生成教学数据;向管理者发布该教学数据,以使管理证可以管理各教师的授课计划、以及各被授课对象的学习计划,并能够掌握各被授课对象的学习情况、以及各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
这里,校园管理员可以通过教学数据,更好地管理本校授课计划,以保证各授课计划符合本校的教学目标的要求。管理员可以查看本校所有的授课计划以及授课计划的状态、当前的授课进度,从而实现基于生态的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数据分析,提升人工智能教学质量,对教学决策进行支持。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利用相同的授课资源生成授课计划,从而消除了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更便于管理者管理。另外,由于授课资源是预先保存的,因此在生成授课计划时,可以基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获取对应的授课资源,并生成授课计划,提高了授课计划生成的效率。
参见图7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教师端,包括步骤S701~S704,其中:
S701、在所述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
S702、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
S703、响应于对所述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所述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S704、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如本公开实施例S101中的图2所示;在教师触发选择课程的输入控件后,展示的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如本公开实施例S101中的图3所示;在教师触发授课时间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后,展示的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如本公开实施例S101中的图4所示;在教师触发授课教师对应的输入控件后,展示的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如本公开实施例S101中的图5所示;在教师触发授课教师对应的被授课对象标识对应的输入控件后,展示的第二服务页面的展示界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
当在第二服务页面中展示多项备选信息之后,教师在多项备选信息中选择至少一项备选信息后,可以将教师选择的备选信息作为授课计划信息,并将授课计划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该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利用授课资源、以及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在服务器生成授课计划之后,服务器将授课计划发送至授课计划信息中授课教师对应的教师端,教师端展示授课计划,具体的展示界面可以如图8所示,该图8中包括进行中的授课计划对应的标识信息、未开始的授课计划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已结束的授课计划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当前被触发标识信息的授课计划对应的具体授课计划信息,其中当前被触发标识信息的授课计划对应的具体授课计划信息可以包括被授课对象标识、以及该被授课对象中包含的人数、以及授课进度信息、以及该授课计划中包括的目标课程包的标识信息、以及各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章节数和课数;图8中还包括用于快速进入教学内容的触控按钮,例如包括“开始上课”触控按钮,还包括用于对学生账户进行管理的触控按钮,例如包括“学生管理”触控按钮;教师触发“学生管理”触控按钮后,可以对学生账户的密码进行重新设置,并可以在课堂上告知重新设置后的密码,以使在学生遗忘密码后,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密码进行重置的方式,快速为学生设置新的密码。
在教师触发授课计划中任一目标课程包的标识信息后,在教师端展示该目标课程包对应的具体课程信息,具体的展示界面可以如图9所示,图9中示出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章节目录、以及当前展示章节对应的教学内容;该当前展示章节对应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课时内容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对应的教学内容、实验项目对应的教学内容、课堂作业对应的教学内容等中的至少一种,默认展示课时内容对应的教学内容,若教师触发教学资源,则展示教学资源对应的教学内容,同理,若教师触发实验项目或课堂作业,则展示实验项目对应的教学内容或课堂作业对应的教学内容;图9中还包括快速进入教学内容的触控按钮,例如包括“进入课堂”,在教师触发该进入课堂按钮后,可以根据授课进度信息、以及各授课内容的教学顺序,展示需要为被授课对象进行授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的展示界面可以如图10所示,由于已经为被授课对象进行授课的教学内容为教学资源中的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且各授课内容的教学顺序为:教学资源→实验项目→课堂作业,则可以在图10中展示各部分对应的教学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教师触发图9中的课堂作业,则可以查看到各学生对该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具体的展示界面可以如图11所示,图11中示出各学生对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用于查看学生答题情况的“查看”触控按钮,若教师触发“查看”触控按钮,则可以查看到该学生对课堂作业中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具体的展示界面可以如图12所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师端图形用户界面中进行触发操作,选取备选信息,从而确定授课计划信息,该确定授课计划信息的过程是可视化,且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较便捷的确定授课计划信息,而且利用相同的授课资源生成授课计划,能够消除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更便于管理者管理;另外,由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授课资源是预先保存的,因此在生成授课计划时,可以基于教师输入的授课计划信息,获取对应的授课资源,并生成授课计划,提高了授课计划生成的效率。
另外,教师在创建授课计划时,系统为其提供了快捷简单的操作,使得创建者只需要一次操作,可以为多名教师、以及多个班级或多个兴趣小组,快速生成相应的授课计划,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一次仅能为一个班级、以及一个教师创建一个教学计划的限制。
参见图1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学生端,包括步骤S1301~S1304,其中:
S1301、响应于登录事件,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登录事件对应的用户信息。
S1302、接收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反馈的学习计划;其中所述学习计划是基于授课计划生成的。
S1303、响应于对所述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的触发,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
S1304、在所述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所述学习资源。
示例性的,学生在学生端的登录界面中输入姓名、学号、班级等用户信息后,触发登录界面中的“登录”触控按钮,向服务器发送该用户信息;服务器基于该用户信息,获取与该用户信息对应的学习计划,并将学习计划反馈给学生端,学生端接收到学习计划后,展示该学习计划,具体的学习计划的展示界面可以如图14所示,图14中包括该学生进行中的学习计划的标识信息、未开始的学习计划的标识信息、以及已结束的学习计划的标识信息,以及当前触发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学习计划的具体详情信息;其中该具体详情信息可以包括该学习计划中包括的目标课程包的标识、以及该学习计划的学习进度信息;图14中还包括用于快速进入教学内容的触控按钮,例如包括“继续学习”触控按钮,
在学生触发学习计划中任一学习内容后,获取该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并在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该学习内容对应的具体课程信息,具体的展示界面可以如本公开实施例中S701~S704中的图9所示;在学生触发图9中的进入课堂按钮后,可以根据授课进度信息、以及各授课内容的教学顺序,展示需要为被授课对象进行授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的展示界面可以如本公开实施例中S701~S704中的图10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学生触发图9中的课堂作业,则可以展示需要学生进行答复的各题目,以使学生可以对各题目进行答题。
本公开实施例中,学生可以在学生端图形用户界面获取到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能够通过触发操作,获取到该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该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较便捷,且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均能通过获取到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由于授课资源是预先保存的,因此各学生对应的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资源相同,从而消除了由于不同教师自行制定授课计划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教学质量存在的较大差异,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更便于管理者管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对应的授课计划生成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501,用于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1502,用于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
第一生成模块1503,用于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所述授课计划包括:人工智能授课计划;所述装置还包括:保存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与人工智能对应的多个课程包。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以及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第一获取模块1501在执行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时,用于基于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获取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从多个课程包中确定备选课程包;响应于对任一备选课程包的第一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一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第一获取模块1501在执行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时,用于响应于对多个课程包中至少一个课程包的第二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二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课程包包括:至少一项学习资源;第一获取模块1501在执行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时,用于响应于对至少一个课程包中至少一项学习资源的第三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学习资源,对所述至少一个课程包进行拆分,得到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将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进行组合,生成目标课程包,并生成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或者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分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在执行所述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时,用于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获取所述被授课对象的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进度信息、并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被授课对象对所述学习计划的触发,基于所述学习计划,为所述被授课对象展示目标学习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布模块,用于向目标对象发布所述授课计划;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授课计划的加入操作,为所述目标对象添加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与所述授课计划对应的授课进度信息、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中至少一种,生成教学数据;第二发布模块,用于向管理者发布所述教学数据。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的示意图,应用于教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展示模块1601,用于在所述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
第二展示模块1602,用于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
确定模块1603,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所述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604,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的示意图,应用于学生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701,用于响应于登录事件,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登录事件对应的用户信息。
接收模块1702,用于接收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反馈的学习计划;其中所述学习计划是基于授课计划生成的。
第三获取模块1703,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的触发,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
第三展示模块1704,用于在所述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所述学习资源。
关于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处理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详述。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参照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18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1801、存储器1802、和总线1803。其中,存储器180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包括内存18021和外部存储器18022;这里的内存180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180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180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1801通过内存18021与外部存储器18022进行数据交换,当计算机设备1800运行时,处理器1801与存储器1802之间通过总线1803通信,使得处理器1801执行以下指令:
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或者,处理器1801执行以下指令:
在所述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响应于对所述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所述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或者,处理器1801执行以下指令:
响应于登录事件,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登录事件对应的用户信息;接收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反馈的学习计划;其中所述学习计划是基于授课计划生成的;响应于对所述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的触发,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在所述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所述学习资源。
其中,处理器1801的具体处理流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承载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
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
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课计划包括:人工智能授课计划;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保存与人工智能对应的多个课程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以及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
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获取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
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从多个课程包中确定备选课程包;
响应于对任一备选课程包的第一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一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
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包括:
响应于对多个课程包中至少一个课程包的第二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二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课程包包括:至少一项学习资源;
所述获取授课计划信息,包括:
响应于对至少一个课程包中至少一项学习资源的第三选择操作,基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学习资源,对所述至少一个课程包进行拆分,得到与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
将所述第三选择操作对应的子课程包进行组合,生成目标课程包,并生成所述目标课程包的目标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或者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分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包括:
响应于所述授课计划被所述被授课对象触发,获取所述被授课对象的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计划的授课进度信息;
基于所述历史学习信息和/或所述授课进度信息、并基于所述授课计划,生成与所述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被授课对象对所述学习计划的触发,基于所述学习计划,为所述被授课对象展示目标学习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目标对象发布所述授课计划;
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授课计划的加入操作,为所述目标对象添加所述被授课对象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与所述授课计划对应的授课进度信息、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学习计划、以及被授课对象对应的历史学习信息中至少一种,生成教学数据;
向管理者发布所述教学数据。
11.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教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
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所述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12.一种授课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学生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登录事件,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登录事件对应的用户信息;
接收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反馈的学习计划;其中所述学习计划是基于授课计划生成的;
响应于对所述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的触发,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
在所述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所述学习资源。
13.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授课计划创建事件被触发,获取授课计划信息;所述授课计划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目标课程包对应的目标标识、授课时间信息、授课教师、被授课对象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授课计划信息,获取授课资源;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授课资源、以及所述授课计划信息,生成授课计划。
14.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教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教师端的第一服务页面上展示至少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分别对应的输入控件;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任一种授课计划信息对应的输入控件被触发,通过第二服务页面展示与触发的输入控件对应的多项备选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多项备选信息中至少一项备选信息的选择操作,将所述选择操作对应的备选信息,确定为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授课计划信息。
15.一种授课计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学生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登录事件,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登录事件对应的用户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反馈的学习计划;其中所述学习计划是基于授课计划生成的;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学习计划中任一项学习内容的触发,从服务器获取所述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资源;
第三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学生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展示所述学习资源。
1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授课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63707.8A 2021-07-06 2021-07-06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33447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3707.8A CN113344754A (zh) 2021-07-06 2021-07-06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76507 WO2023279721A1 (zh) 2021-07-06 2022-02-16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3707.8A CN113344754A (zh) 2021-07-06 2021-07-06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4754A true CN113344754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8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3707.8A Withdrawn CN113344754A (zh) 2021-07-06 2021-07-06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4754A (zh)
WO (1) WO202327972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0545A (zh) * 2022-02-21 2022-05-27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课程生成、课程展示方法以及装置
WO2023279721A1 (zh) * 2021-07-06 2023-01-12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WO2023172234A1 (en) * 2022-03-10 2023-09-14 Yuksek Kemal A self-healing, adaptive and measurement-based educational certification mode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1484A (ja) * 2009-02-13 2010-09-02 Osaka Prefecture Univ 授業計画支援システム
JP2016192052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株式会社教育同人社 指導計画管理装置
CN109166381A (zh) * 2018-09-26 2019-01-08 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bim教学系统
CN110930790A (zh) * 2019-12-03 2020-03-27 广州三人行壹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课程推荐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62560A (zh) * 2020-04-29 2020-07-28 广州乐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方法及平台
CN111932419A (zh) * 2020-09-22 2020-11-13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2085632A (zh) * 2020-09-18 2020-12-15 苏州商信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ai智能教育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242192A (zh) * 2020-10-22 2021-01-19 迹刻(济南)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4754A (zh) * 2021-07-06 2021-09-03 上海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1484A (ja) * 2009-02-13 2010-09-02 Osaka Prefecture Univ 授業計画支援システム
JP2016192052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株式会社教育同人社 指導計画管理装置
CN109166381A (zh) * 2018-09-26 2019-01-08 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bim教学系统
CN110930790A (zh) * 2019-12-03 2020-03-27 广州三人行壹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课程推荐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62560A (zh) * 2020-04-29 2020-07-28 广州乐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方法及平台
CN112085632A (zh) * 2020-09-18 2020-12-15 苏州商信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ai智能教育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32419A (zh) * 2020-09-22 2020-11-13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2242192A (zh) * 2020-10-22 2021-01-19 迹刻(济南)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721A1 (zh) * 2021-07-06 2023-01-12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CN114550545A (zh) * 2022-02-21 2022-05-27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课程生成、课程展示方法以及装置
WO2023172234A1 (en) * 2022-03-10 2023-09-14 Yuksek Kemal A self-healing, adaptive and measurement-based educational certification mod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9721A1 (zh) 2023-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4754A (zh) 授课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6850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ment administration and evaluation
US11094215B2 (en) Internet-based recorded course learning follow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1446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grading of geometric shape assessments
WO20150636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vely presenting a presentation to viewers
CN111510659B (zh) 在线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62206A (zh) 在线课堂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47073A (zh) 一种讲解视频生成、讲解视频展示方法及装置
JP2014115427A (ja) 抽出方法、抽出装置および抽出プログラム
KR20160150627A (ko) 처리 장치, 처리 시스템 및 처리 방법
CN113207024A (zh) 在线课堂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6957803B2 (ja) 学習支援装置
Elghouch et al. ALS_CORR [LP]: An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learning styles of Felder-Silverman and a Bayesian network
US201900270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selective visual display system to facilitate geometric shape-based assessments
Vate-U-Lan The seed shooting game: An augmented reality 3D pop-up book
Brata et al. An Idea of Interactive Japanese Language M-Learning Application to Suppor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xercise
CN114550545A (zh) 一种课程生成、课程展示方法以及装置
CN114493946A (zh) 在线课程资源的使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520755B1 (ko) 스마트기기 기반의 오엠알 풀기와 바로 풀기 및 오엑스 퀴즈를 제공하는 학습시스템
CN117492871B (zh) 基于低代码的教学活动构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Suominen et al. New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Basic ICT Skills Self-Assessment.
JP2014085467A (ja) 講習管理サーバ、講習管理サーバ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5002528B (zh) 一种直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5874A (zh) 一种内容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ones et al. Using virtual reality to enhance the law school curricul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58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