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0378A - 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0378A
CN113330378A CN202080010079.XA CN202080010079A CN113330378A CN 113330378 A CN113330378 A CN 113330378A CN 202080010079 A CN202080010079 A CN 202080010079A CN 113330378 A CN113330378 A CN 113330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normalit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orker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00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0378B (zh
Inventor
石村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30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0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4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7Fault communication, e.g.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
    • G05B23/027Alarm generation, e.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ms of ala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4Plc safety
    • G05B2219/14044Operating time test for over or under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4Plc safety
    • G05B2219/14057Compare response time, time interval with reference response time, interva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4Plc safety
    • G05B2219/14087Selecting parameters or states to be displayed on panel, displaying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在接收到表示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信息处理装置按照每个异常,受理用于分配要应对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信息处理装置基于分配,对作业者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终端装置显示针对异常的处置的内容。终端装置将进展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显示进展信息。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更新后的分配,对作业者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Description

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在构成生产线的生产设备发生了多个异常(故障、错误等)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恢复这些异常,需要对各异常(详细而言,应对异常的作业)适当地分配作业者。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8-11294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进行这样的分配的作业者分配装置。该作业者分配装置具有接收部、确定部、取得部以及输出部(参照[说明书摘要])。接收部从多个生产装置中的发生错误的生产装置接收与错误发生相关的信息。确定部确定能够执行错误应对作业的作业者。取得部在所确定的作业者为多个的情况下,取得所确定的多个作业者各自移动至发生了错误的生产装置所需的时间、和所确定的多个作业者各自进行错误应对作业所需的时间。输出部根据取得部的取得结果,从所确定的多个作业者中决定执行错误应对作业的作业者并输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29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用于恢复异常的作业是经由人手的作业,该作业不一定按照预定进行。当恢复延迟时,损害也变大,因此期望尽早的恢复。
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1的作业者分配装置基于预先安装的程序自动地对作业进行作业者的分配,但未进行针对该作业的分配的重新评估。因此,在使用该作业者分配装置的情况下,若在一部分作业中进展较慢,则可能也会产生到全部作业完成为止需要预想以上的时间的情况。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异常的迅速恢复的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某个方面,作业辅助系统具有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能够与控制器系统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能够分别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第1终端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在从控制器系统接收到表示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信息处理装置在受理了输入操作时,基于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各第1终端装置在从信息处理装置受理了异常的内容时,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各第1终端装置在受理了用于输入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时,将进展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该进展信息表示处置的进展状况。信息处理装置在从第1终端装置接收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更新后的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根据上述结构,在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异常的迅速恢复。
优选的是,信息处理装置显示辅助作业者的分配的辅助信息。辅助信息包含各作业者的位置信息、表示各作业者的技能的技能信息、表示各作业者的作业经验的经验信息、表示各异常发生的场所的发生场所信息、各异常的紧急程度、以及应对各异常的理想的人员数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适当的分配。
优选的是,控制器系统包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息处理装置包含:服务器装置,其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各第1终端装置连接;以及第2终端装置,其能够与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第2终端装置进一步受理用于设定目标时间的输入操作,该目标时间是用于恢复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的多个异常的目标时间。服务器装置存储有辅助信息、和按照每个异常表示用于恢复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的理想时间信息。服务器装置基于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的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由第2终端装置设定的目标时间内结束。第2终端装置显示由服务器装置进行的判定的结果。
根据上述结构,第2终端装置的使用者能够事先知道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由第2终端装置设定的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
优选的是,第2终端装置在判定为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未在目标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进一步受理用于变更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根据上述结构,第2终端装置的使用者能够再次尝试使得恢复作业在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的分配。
优选的是,服务器装置基于表示各作业者到达发生了异常的场所所需的时间的所需时间信息和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的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目标时间内结束。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第2终端装置显示服务器装置的判定结果,第2终端装置的使用者能够知道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
优选的是,第1终端装置显示使用该第1终端装置的作业者用于恢复要应对的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
根据上述结构,作业者能够具有与作业完成时间相关的目标。
优选的是,第1终端装置在从信息处理装置受理了异常的内容时,进行用于向作业者询问是否能够应对异常的显示。第1终端装置在被输入了针对询问的回答时,将回答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显示回答。
根据上述结构,第2终端装置的使用者能够进行考虑了作业者的意思的分配作业。
优选的是,信息处理装置对多个异常进行一览显示。信息处理装置基于进展信息,判断各异常是否已恢复。信息处理装置在一览显示中,以与被判断为未恢复的异常项目不同的方式显示被判断为已恢复的异常项目。
根据上述结构,第2终端装置的使用者能够立即辨别已恢复的异常和未恢复的异常。
优选的是,各第1终端装置显示用于发送消息的文本框。各第1终端装置将输入到文本框的消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作业员能够使用终端装置20联络想要向作业指挥者传递的内容。
优选的是,各第1终端装置以复选列表形式显示针对异常的处置内容。用于输入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是针对复选列表的复选操作。
根据上述结构,作业者能够对第2终端装置的使用者通知进展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装置能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和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信。信息处理装置具有:接收单元,其从控制器系统接收表示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显示单元,其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受理单元,其在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以及发送单元,其在受理了输入操作时,基于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接收单元从各终端装置进一步接收表示针对异常的处置的进展的进展信息。显示单元在接收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受理单元在显示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发送单元基于更新后的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根据上述结构,在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异常的迅速恢复。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作业辅助方法具有以下步骤:能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在从控制器系统接收到表示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信息处理装置在受理了输入操作时,基于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能够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装置分别在从信息处理装置受理了异常的内容时,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各终端装置在受理了用于输入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时,将进展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该进展信息表示处置的进展状况;信息处理装置在从第1终端装置接收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更新后的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根据上述方法,在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异常的迅速恢复。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公开,起到在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异常的迅速恢复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在作业辅助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时序图。
图2是表示作业辅助系统的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包含图2所示的作业辅助系统1的设备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生产设备的详细情况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作业辅助系统中的处理流程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作业辅助系统中的处理流程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1的某个情形中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8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1的另一情形中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另一画面的图。
图9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2的某个情形中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0是表示作业指挥者在进行了选择与故障列表的No.1相关的项目的输入之后由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显示的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在计算出估计作业时间之后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2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3的某个情形中作业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3是表示作业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4是表示作业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5是表示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6是表示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7是表示从作业者的终端装置受理了作业的进展状况报告的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8是表示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19是表示作业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20是表示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21是表示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所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22是表示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PLC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5是用于说明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6是用于说明作业者的终端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服务器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8是用于说明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9是表示处置手册的例子的图。
图30是表示理想作业时间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31是表示个人简介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32是表示处置历史数据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这些部件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1应用例
图1是用于说明在作业辅助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的概要的时序图。
参照图1,作业辅助系统具有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多个终端装置(第1终端装置)。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3个终端装置,但终端装置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在作业辅助系统中,典型的是利用作业者(恢复作业的负责人)的数量的终端装置。
信息处理装置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由指挥用于应对该异常的作业(恢复作业)的作业指挥者使用。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构成为单体,也可以采取多个设备(例如,服务器以及终端装置)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方式。另外,“用于应对异常的作业”包含确定异常的主要原因的作业和恢复异常的作业。
多个终端装置分别由作业者使用。终端装置是可移动的装置。作业者持有终端装置,前往发生了异常的场所(现场)。
在序列SQ1中,从控制器系统向信息处理装置通知信息(信号),该信息(信号)用于通知在多个场所发生了异常。该通知可以是控制器系统自发地向信息处理装置通知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向控制器系统询问而从控制器系统向信息处理装置通知上述信息的结构。例如,在后者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周期性地观察控制器系统内的状态标志(表示异常和异常中的任意一个的标志),从而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取得上述信息。
在序列SQ2中,信息处理装置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在序列SQ3中,信息处理装置针对各异常,受理来自作业指挥者的作业者的分配输入(手动输入)。
在序列SQ4中,信息处理装置对作业者A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作业者A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在该情况下,在序列SQ7中,作业者A使用的终端装置显示该异常的内容。典型地,该终端装置自动地或者基于作业者A的输入操作,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在序列SQ5中,信息处理装置对作业者B所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作业者B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在该情况下,在序列SQ8中,作业者B所使用的终端装置显示该异常的内容。典型地,该终端装置自动地或者基于作业者B的输入操作,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在序列SQ6中,信息处理装置对作业者C所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作业者C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在该情况下,在序列SQ9中,作业者C所使用的终端装置显示该异常的内容。典型地,该终端装置自动地或者基于作业者C的输入操作,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在序列SQ10中,作业者A对终端装置输入进展状况。当被输入进展状况时,在序列SQ13中,该终端装置将表示进展状况的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在序列SQ11中,作业者B对终端装置输入进展状况。当被输入进展状况时,在序列SQ14中,该终端装置将表示进展状况的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在序列SQ12中,作业者C对终端装置输入进展状况。当被输入进展状况时,在序列SQ15中,该终端装置将表示进展状况的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在序列SQ16中,信息处理装置显示各作业的进展状况。在序列SQ17中,信息处理装置针对各异常,受理来自作业指挥者的作业者的分配输入(手动输入)。作业指挥者考虑各作业的进展状态,进行作业者的重新分配。
在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从作业者B的终端装置接收到表示作业已完成的进展状况的通知的情况下,作业指挥者进行用于将作业者B分配给其他作业的输入。在进行了这样的输入后,在序列SQ18中,信息处理装置对作业者B所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作业者B要新应对的异常的内容。另外,在该情况下,作业者B所使用的终端装置显示该异常的内容。
(小结)
如上所述,作业辅助系统具有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能够与控制器系统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能够分别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装置。
当从控制器系统接收到表示在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信息处理装置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信息处理装置在受理了输入操作时,基于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发送)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各终端装置在从信息处理装置受理了(接收到)异常的内容时,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各终端装置在受理了用于输入表示处置的进展状况的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时,将进展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信息处理装置在从终端装置接收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更新后的分配,对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根据上述的系统结构,能够基于进展来变更作业者的分配。即,能够动态地更新作业者的分配。因此,根据作业辅助系统,在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异常的迅速恢复。
§2结构例
<A.系统结构>
(a1.作业辅助系统1)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辅助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2,作业辅助系统1具有控制器系统500、信息处理装置700、多个终端装置20A、20B、20C、…以及多个无线路由器6A、6B、6C、…。
另外以下,在不区分多个终端装置20A、20B、20C、…的情况下,简称为“终端装置20”。另外,在不区分多个无线路由器6A、6B、6C、…的情况下,简单记述为“无线路由器6”。终端装置20以及无线路由器6的数量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数量。
典型地,信息处理设备700构成为包含终端装置10和服务器750。典型地,服务器750构成为包含服务器3和数据库服务器4。控制器系统500、服务器3、数据库服务器4以及各无线路由器6经由网络N1能够相互通信地连接。
终端装置10由作业指挥者使用。各终端装置20由各作业者使用。终端装置10以及各终端装置20是可移动的设备。典型地,终端装置10以及各终端装置20是平板终端。
在图2的例子中,终端装置10处于能够与无线路由器6A进行通信的位置。即,终端装置10位于无线路由器6A的小区。终端装置20A、20B位于能够与无线路由器6B进行通信的位置。终端装置20C处于能够与无线路由器6C进行通信的位置。
(a2.设备系统1000)
图3是用于说明包含图2所示的作业辅助系统1的设备系统1000的示意图。参照图3,设备系统1000具有生产设备(生产线)900、信息处理装置700、多个终端装置20以及多个无线路由器6。
生产设备900具有控制器系统500和多个加工机610、620。控制器系统500具有多个生产线用系统(第1生产线用系统510、第2生产线用系统520、…)。
第1生产线用系统510具有作为控制器的PLC(Progra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11、远程IO(Input Output:输入输出)装置512、514、图像传感器513以及手臂机器人515。PLC 511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远程IO装置512、514连接。图像传感器513与远程IO装置512连接。手臂机器人515与远程IO装置514连接。
第2生产线用系统520具有作为控制器的PLC 521、远程IO装置522、524、图像传感器523以及手臂机器人525。PLC 521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远程IO装置522、524连接。图像传感器523与远程IO装置522连接。手臂机器人525与远程IO装置524连接。
另外,设备系统1000也可以具有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System)。该制造执行系统取得来自作为控制对象的制造装置、设备的信息,对生产整体进行监视和管理,还能够处理订单信息、质量信息、出货信息等。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提供信息系统服务(从控制对象取得各种信息、并进行宏观或微观的分析等的处理)的装置与网络N1连接。
另外,图2所示的生产设备900的结构、控制器系统500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a3.生产设备900)
图4是表示生产设备900的详细情况的示意图。
参照图4,生产设备900具有控制器系统500、加工机610、带式输送机691、692、以及临时放置工件W的载置台。如上所述,控制器系统500具有第1生产线用系统510和第2生产线用系统520。在第1生产线中,实施3个工序Pa、Pb、Pc。在第2生产线中,实施3个工序Pd、Pe、Pf。
(1)第1生产线以及第1生产线用系统
第1生产线用系统510具有PLC 511和驱动设备810。PLC 511能够与多个网络连接。在图4的例子中,PLC 511与上位的网络N1和下位的网络N21连接。
在下位的网络N21上连接有驱动设备810。驱动设备810是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对工件W进行规定的作业的设备的集合。在图4的例子中,驱动设备810由远程IO装置512、514、图像传感器513和手臂机器人515构成。
远程IO装置512具有多个物理的通信端口。各个通信端口可连接不同的网络。在图4的例子中,远程IO装置512具有2个通信端口513P1、513P2。网络N21由集线器519分离,一方与通信端口513P1连接,另一方与通信端口513P2连接。通信端口513P2与网络N31连接。网络N31优选采用保证数据的到达时间的、进行恒定周期通信的现场网络。作为这样的进行恒定周期通信的现场网络,已知EtherCAT(注册商标)、CompoNet(注册商标)等。
远程IO装置512按照PLC 511的控制指令来控制图像传感器513。图像传感器513按照从远程IO装置512接收到的控制指示,依次拍摄在带式输送机691上输送的工件W,对得到的图像执行预先确定的图像处理(工序Pa)。由此,图像传感器513依次进行在带式输送机691上输送的工件W的质量检查等。图像传感器513的检查结果经由远程IO装置512被依次发送到PLC 511。
加工机610对带式输送机691上的工件W进行规定的机械加工(工序Pb)。例如,加工机610进行切削。加工机610通过硬接线(布线)与远程IO装置512连接。加工机610例如对被判断为检查质量良好的工件W进行机械加工,对被判断为检查质量不良的工件不进行机械加工。
远程IO装置514具有多个物理的通信端口。各个通信端口可连接不同的网络。在图4的例子中,远程IO装置514具有2个通信端口514P1、514P2。网络N21由集线器519分离,一方与通信端口514P2连接。通信端口514P2与网络N41连接。网络N41优选采用保证数据的到达时间的、进行恒定周期通信的现场网络。作为这样的进行恒定周期通信的现场网络,已知EtherCAT、CompoNet等。
远程IO装置514按照PLC 511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手臂机器人515。作为一例,PLC511将用于使手臂机器人515按照图像传感器513的检查工序(工序Pa)进行规定的作业(工序Pc)的控制指令输出到远程IO装置514。远程IO装置514按照该控制指令来控制手臂机器人515。
作为一例,远程IO装置514给出控制指令,以从带式输送机691移除被判断为检查质量不良的工件W。另外,远程IO装置514给出用于将被判断为检查质量合格的工件W向第2生产线移动的控制指令。例如,远程IO装置514使工件W从带式输送机691移动到载置台。另外,手臂机器人515的状态(例如,各关节的位置、角度等)从远程IO装置514被依次反馈给PLC 511。
(2)第2生产线以及第2生产线用系统
第2生产线用系统520具有PLC 521和驱动设备820。PLC 521能够与多个网络连接。在图4的例子中,PLC 521与上位的网络N1和下位的网络N22连接。
在下位的网络N22连接有驱动设备820。驱动设备820是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对工件W进行规定的作业的设备的集合。在图4的例子中,驱动设备820由远程IO装置522、524、图像传感器523和手臂机器人525构成。
远程IO装置524具有多个物理的通信端口。各个通信端口可连接不同的网络。在图4的例子中,远程IO装置524具有2个通信端口524P1、524P2。网络N22由集线器529分离,一方与通信端口524P2连接。通信端口524P2与网络N42连接。网络N42优选采用保证数据的到达时间的、进行恒定周期通信的现场网络。
远程IO装置524按照PLC 521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手臂机器人525。作为一例,PLC521向远程IO装置524输出用于使手臂机器人525进行规定的作业(工序Pd)的控制指令。远程IO装置524按照该控制指令来控制手臂机器人525。
作为一例,远程IO装置524给出控制指令,以使放置在载置台693上的工件W向第2生产线移动。具体而言,远程IO装置524使工件W从载置台移动到带式输送机692。另外,手臂机器人525的状态(例如,各关节的位置、角度等)从远程IO装置524被依次反馈给PLC 521。
加工机620对带式输送机692上的工件W进行规定的机械加工(工序Pe)。例如,加工机620进行切削。加工机620通过硬接线(布线)与远程IO装置522连接。
远程IO装置522具有多个物理的通信端口。各个通信端口可连接不同的网络。在图4的例子中,远程IO装置522具有2个通信端口523P1、523P2。网络N22由集线器529分离,一方与通信端口523P1连接,另一方与通信端口523P2连接。通信端口523P2与网络N32连接。网络N32优选采用保证数据的到达时间的、进行恒定周期通信的现场网络。
远程IO装置522按照PLC 521的控制指令来控制图像传感器523。图像传感器523按照从远程IO装置522接收到的控制指示,依次拍摄在带式输送机692上输送的工件W,对得到的图像执行预先确定的图像处理(工序Pf)。由此,图像传感器523依次进行在带式输送机692上输送的工件W的质量检查等。图像传感器523的检查结果经由远程IO装置522依次发送到PLC 521。
关于第2生产线之后的其他生产线的说明,在此省略。
以下,对在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的协作处理进行说明。但是,在除了控制器系统500还包含加工机610、620在内的生产设备900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协作处理。
<B.控制结构>
图5是表示作业辅助系统1中的处理流程的概要的流程图。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处理的主体记载为人或装置。
另外,在以下说明的步骤S1之前,需要预先生成作为设置有生产设备900(参照图4)的工厂中的作业者的移动线索的地图(布局图)和表示作业者的个人简介的个人简介数据。关于地图,通过使用现有的设备(例如,自行走的移动机器人)以及已有的软件来生成,因此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5,在步骤S1中,作业指挥者使用终端装置10掌握故障(多个异常)的全部内容。在步骤S2中,作业指挥者对各异常分配作业者,对作业者联络所分配的异常的内容。
在步骤S3的步骤S3A中,作业者应对(处理)所分配的异常,并且使用各自所持有的终端装置20,将作业的进展状况报告给作业指挥者。在步骤S3B中,作业指挥者考虑各作业者的进展状况来重新分配作业者。
在步骤S4中,当各异常恢复时,终端装置10每更新显示画面。在步骤S5中,在残留有未进行作业者的分配的异常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2~S5。
图6是表示作业辅助系统1中的处理流程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处理的主体记载为人或装置。
参照图6,在步骤S11中,终端装置10显示各异常的发生场所和各异常的内容。由此,作为终端装置10的使用者的作业指挥者能够确认这些信息。
在步骤S12中,作业指挥者使用终端装置10来设定用于恢复多个异常的目标时间(以下,也称为“目标完成时间”)。即,目标完成时间是完成所有异常的处置的目标时间。另外,目标完成时间被通知给服务器3。
在步骤S13中,作业指挥者使用终端装置10来确认各作业者的位置和各作业者的技能。各作业者的位置使用终端装置20的GPS位置信息。另外,各作业者的技能的信息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4中,终端装置10从数据库服务器4取得该信息。
在步骤S14中,作业指挥者按每个异常决定要应对异常的作业者,将决定结果输入到终端装置10。所输入的决定结果被通知给服务器3。
在步骤S15中,服务器3判断是否在目标完成时间以内了完成作业。具体而言,服务器3通过进行使用了工具(典型的是评价函数)的评价,来判断是否在目标完成时间以内完成了作业。
在判断为在目标完成时间以内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是”),在步骤S16中,作业指挥者使用终端装置10向各作业者通知所分配的异常的内容。详细而言,作业指挥者利用终端装置10、20对该作业者分别通知“为了应对所分配的异常而恢复该异常”的指示。在判断为在目标完成时间以内未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为“否”),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4,作业指挥者再次执行步骤S14。
在步骤S17中,确认是否从所有的作业者(详细而言,作为分配对象的作业者)接收到表示能够应对所分配的异常的通知(承诺通知)。
在从所有的作业者得到了承诺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17中为“是”),在步骤S18中,作业指挥者使用终端装置10对作业者指示恢复作业的开始。另一方面,在未从所有的作业者得到承诺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17中为“否”),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4,作业指挥者再次执行步骤S14。这样,作业指挥者以得到了来自作业者全员的同意为条件,指示恢复作业的开始。
在步骤S19中,作业指挥者使用终端装置10,一边与作业者取得交流一边动态地更新分配。即,作业指挥者如述那样,考虑各作业者的作业进展来适当调整针对各异常的作业者分配。
<C.步骤S1~S5的详细情况>
接着,使用在终端装置10和终端装置20中显示的用户界面的例子(画面例),对图5所示的步骤S1~S4的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终端装置10和终端装置20通过与服务器3进行通信,显示后述的各种画面。典型地,终端装置10和终端装置20搭载有网络浏览器,通过从服务器3下载网页,来显示这些画面。
(c1.步骤S1)
图7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1的某个情形中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070的图。
参照图7,当服务器3从控制器系统500接收到表示在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终端装置10通过与服务器3进行通信来显示该多个异常的内容。
典型地,终端装置10至少将表示多个异常的发生场所的图标1071、1072、1073、1074、表示异常的件数的对象图像1078、表示作业者的当前位置的图标1076、1077以重叠于楼层的地图的状态,显示于终端装置10的显示器。例如,在多个异常的发生场所跨越多个楼层而无法一次显示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0例如按照每个楼层,显示异常的发生场所、发生件数和作业者的当前位置。
例如,异常的紧急程度越高,表示异常的发生场所的图标1071、1072、1073、1074(在本例的情况下,为×标记)的尺寸越大。另外,紧急程度由服务器3预先登记。
另外,服务器3利用生产设备900(特别是控制器系统500)的布线信息来判断异常的发生场所。另外,布线信息包含连接各设备的布线的识别信息和布线的位置。与地图(布局图)同样地,预先生成布线信息,并且保存在服务器3中。
通过终端装置10显示以上那样的画面1070,作业指挥者能够迅速地获知所发生的异常的全部内容。
图8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1的另一情形中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其他画面1080的图。
参照图8,例如,在图7的画面1070被显示于终端装置10的状态下,当作业指挥者进行规定的输入时,终端装置10将显示于显示器的画面从画面1070切换为画面1080。画面1080包含故障列表1081和说明列表的颜色区分的对象图像1082。
故障列表1081具有识别编号(No.)栏、异常发生日期时刻栏、异常内容(故障内容)栏、异常紧急程度栏、对策方法栏、重复栏、状态栏、作业者分配栏、理想作业时间栏以及估计作业时间栏。另外,关于理想作业时间和估计作业时间,将在后面叙述。
另外,在故障列表1081中,进行与状态相应的颜色区分。通过这样的颜色区分,作业指挥者能够立即区分作业者尚未开始恢复作业的异常、恢复作业中的异常和恢复作业完成的异常。
(c2.步骤S2)
作业指挥者使用终端装置10输入目标完成时间。如上所述,目标完成时间是完成所有异常的处置的目标时间。终端装置10将所输入的目标管理时间发送到服务器3。
服务器3根据目标完成时间和之前的作业历史(作业所需要的时间的记录),按异常计算用于恢复异常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理想作业时间)。服务器3在计算出各理想作业时间时,更新网页。在该网页中包含各理想作业时间的信息。
图9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2的某个情形中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090的图。参照图9,画面1090是在服务器3显示包含各理想作业时间信息的网页的情况下显示的画面例。画面1090包含故障列表1091。
在故障列表1091的理想作业时间栏中显示由服务器3计算出的理想作业时间的信息。另外,故障列表1091是故障列表1081(参照图8)的更新后的列表,仅理想作业时间栏的记述与故障列表1081不同。
图10是表示在作业指挥者进行了选择与故障列表1091的No.1相关的项目(No.1的异常)的输入之后由终端装置10显示的画面1100的例子的图。
参照图10,画面1100包含发生的异常(故障)的内容、与异常相关的详细信息1102、以及作业者列表1103。
详细信息1102包含紧急程度、对策方法、到解决为止的设想所需时间(分钟/人)、所要求的技能、负责结构的设定和布线的负责人名、以及重复(之前是否发生了相同的故障)。
作业者列表1103是作业者的个人简介。作业者列表1103至少包含作业者名栏、保有技能栏以及之前经历栏。在作业者列表1103中,优先显示与所选择的异常有关联的作业者。
另外,还由服务器3生成用于显示画面1100的网页。另外,也可以将画面1100的内容包含在画面1090中。
接着,对作业者的分配方法进行说明。作业指挥者参考故障列表1091和画面1100的显示内容,分配应对各异常的作业者。在进行分配后,由服务器3进行评价。在分配的适当与否的评价中,使用工具(具体而言,评价函数)。评价是考虑所有异常的恢复时间来进行的。评价内容由终端装置10显示。
在评价较差时,作业指挥者重新进行分配。然后,再次进行评价,如果没有问题,对作业者的终端装置20通知要对应的异常的内容。之后,由作业者开始恢复作业。
以下,列举具体例对评价进行说明。如以下的式(1)那样定义评价函数。
评价函数=目标完成时间-总的估计作业时间…(1)
如上所述,目标完成时间是完成所有异常的处置的目标时间,由作业指挥者输入(设定)。总的估计作业时间是针对所有的异常,将估计为应对各个异常所需要的时间(估计作业时间)相加而得到的时间。详细而言,如以下的式(2)那样定义估计作业时间。
估计作业时间=移动时间+作业者的作业时间…(2)
移动时间是该作业者从作业者的当前位置移动到发生异常的场所需要的时间。服务器3根据作业者的当前位置的信息,计算该移动时间。
另一方面,作业者的作业时间通过服务器3参照数据库服务器4中保存的个人简介数据来决定。在一个作业者应对一个异常的情况下,该作业者的个人简介数据中的针对该异常的作业时间成为作业者的作业时间。另外,在多个作业者应对一个异常的情况下,服务器3基于各作业者的个人简介数据中的针对该异常的作业时间和应对人数来计算作业者的作业时间。
例如,假设将作业者B或作业者D一个人应对故障列表1091所示的No.1的异常的情况下的作业时间在数据库服务器4中登记为“20分钟”。在该情况下,在作业指挥者将作业者B和作业者D分配到No.1的异常的情况下,服务器3进行规定的运算,将作业时间计算为例如“15分钟”。
但是,如画面1090(图9)所示,针对No.1的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为10分钟。因此,作为针对一个异常的作业时间(估计作业时间),上述的15分钟过长,成为降低整体评价的主要原因。
服务器3在使用上述的式(2)计算针对各异常的估计作业时间时,求出这些估计作业时间之和。即,服务器3计算针对所有异常的总的估计作业时间。进而,服务器3通过将计算出的总的估计作业时间代入上述的式(1),来计算评价函数的值。评价函数的值越小(正值越小),则服务器3越提高评价。即,总的估计作业时间越接近目标完成时间,评价越高。
另外,在评价函数的值为负的情况下,由于未在目标完成时间内完成作业,因此服务器3对终端装置10通知在目标完成时间以内未完成的意思。另外,服务器3降低该情况下的评价。
在评价低的情况下,作业指挥者进行作业者的分配的重新评估。另外,服务器3基于重新评估的分配,再次进行评价。反复进行这样的一系列处理,直到得到较高的评价(一定值以上的评价)为止。在即使进行反复评价也无法得到高评价的情况下,服务器3也可以对作业指挥者通知目标完成时间的重新评估。
另外,也可以将在评价中考虑对年轻人的培育贡献度的机制并入到作业辅助系统1中。
图11是表示在计算出估计作业时间后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100的图。参照图11,画面1110是在服务器3显示了包含各估计作业时间的信息的网页的情况下显示的画面例。画面1110包含故障列表1111。
在故障列表1111的估计作业时间栏中显示由服务器3计算出的估计作业时间的信息。另外,故障列表1111是故障列表1091(参照图9)的更新后的列表,仅估计作业时间栏的记述与故障列表1091不同。
在评价结束后,从作业指挥者接收到分配指示的作业者自己判断是否能够应对所分配的异常(详细而言,针对异常的处置)。作业者在判断为能够应对的情况下,利用终端装置20向作业指挥者(详细而言为终端装置10)通知负责异常恢复作业的意思的联络。作业者在判断为不能应对的情况下,利用终端装置20向作业指挥者联络不负责恢复作业的意思的联络。作业者斟酌自己的技能、经验等来判断是否能够应对。
向作业指挥者的通知能够基于在终端装置20的画面中显示的可否按钮的选择来进行。或者,也可以在终端装置20的画面中预先设定消息输入栏,通过向该消息输入栏的输入来进行通知。
(小结)
(1)如以上那样,终端装置10显示辅助作业者的分配的信息(以下,也称为“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包含各作业者的位置信息、表示各作业者的技能的技能信息、表示各作业者的作业经验的经验信息、表示各异常发生的场所的发生场所信息、各异常的紧急程度。另外,辅助信息优选包含应对各异常的理想的人员数。
作业指挥者确认作业辅助信息,进行作业者的分配。例如,作业指挥者根据技能和作业的经验(典型的是维护经验),进行作业者的分配。例如,作为负责PLC侧的异常的作业者,分配之前有PLC的维护经验的作业者。另外,作为负责图像传感器的以上的作业者,分配有图像传感器的设定以及布线的经验的作业者。另外,作业指挥者根据系统的布线信息和作业者的位置信息,进行作业者的分配。
作业指挥者通过参照这样的辅助信息进行分配,能够实现适当的分配。
(2)终端装置10进一步受理用于设定目标完成时间的输入操作,该目标完成时间是用于恢复在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的多个异常的目标完成时间。
包含服务器3和数据库服务器4而构成的服务器750(参照图3)存储有辅助信息和按照每个异常表示用于恢复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的信息(以下,也称为“理想时间信息”)。服务器750基于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的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由终端装置10设定的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终端装置10显示由服务器750进行的判定的结果。
因此,作为终端装置10的使用者的作业指挥者能够事先知道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由终端装置10设定的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
(3)终端装置10在判定为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未在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进一步受理用于变更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因此,作业指挥者能够再次尝试使得恢复作业在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那样的分配。
(4)服务器750基于表示各作业者到达发生了异常的场所所需的时间的信息(以下,也称为“所需时间信息”)和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的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终端装置10显示服务器750的判定结果,作业指挥者能够知道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终端装置10所设定的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
(5)终端装置20在从信息处理装置700(详细而言,终端装置10)受理了异常的内容时,进行用于向作业者询问是否能够应对异常的显示。终端装置20在被输入了针对询问的回答时,将回答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700(详细而言,终端装置10)。信息处理装置700(详细而言,终端装置10)显示回答。
根据这样的结构,作业指挥者能够进行考虑了作业者的意思的分配作业。
(变形例)
典型地,评价由服务器3实施。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终端装置10进行评价的方式构成作业辅助系统1。
另外,在分配作业者的情况下,作业指挥者为了确定异常的发生主要原因,优选在各段(图4的例子的情况下,第1生产线用系统、第2生产线用系统、…)分配作业者,并且对各作业者进行指示,使得在作业者之间取得交流。
另外,终端装置20优选显示使用终端装置20的作业者用于恢复要应对的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通过这样的显示,作业者能够具有与作业完成时间相关的目标。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作业者的考勤数据保存于数据库服务器4,服务器3考虑考勤数据而以能够进行作业者的分配的方式构成作业辅助系统1。
(c3.步骤S3)
图12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3的某个情形中终端装置20所显示的画面2120的图。画面2120是被分配了No.1的异常的恢复作业的作业者的终端装置20所显示的画面例。
参照图12,画面2120包含对象图像2121、2122、2124、列表2123和楼层地图2125。对象图像2121、2122、2124和列表2123以重叠于楼层地图2125的状态显示。
对象图像2121表示操作者要处理的异常的识别编号和负责的作业者名。对象图像2122用于选择使画面显示的语言。作业者选择对象图像2122,由此显示多个语言的选项。作业者通过选择希望的一个语言,转移到使用了所选择的语言的画面显示。由此,即使是使用语言不同的人,也能够进行利用了终端装置20的恢复作业。
列表2123包含用于应对所分配的异常的处理步骤栏、具体的处置内容栏以及预定所需时间栏。在需要部件的更换、检查用的设备的情况下,需要将这些部件、设备取出到保管场所。因此,在处理步骤栏中也包含这些作业者的行为。预定所需时间是各行为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关于作业者的移动,基于作业者的位置信息和部件的保管场所或异常发生场所,由服务器3计算预定所需时间,如图示那样显示于终端装置20。
在处置内容栏中示出部件的保管场所、作业步骤等。作业步骤预先保存在服务器3中。终端装置20访问服务器3,下载作业步骤的网页。由此,在终端装置20中显示作业步骤。因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步骤进行处置。
在列表2123中,以不同的方式显示处置已完成的处置步骤和处置未完成的处置步骤。例如,针对处置已完成的处置步骤,施加与处置未完成的处置步骤不同的着色。由此,作业者能够迅速且无误地掌握接下来应该执行哪个处置步骤。
在楼层地图2125中,显示表示异常的发生场所的对象图像1017、表示作业者的当前地的图标1076、以及表示从该当前位置到异常的发生场所的路径的对象图像2126。通过这样的楼层地图2125的显示,作业者能够迅速地移动到异常发生场所。
对象图像2124表示针对分配给作业者的一个异常的进展状况。典型的是,进展状况按每个处置步骤被区分显示。在对象图像2124中,显示所有的处置步骤中的、已完成的处置的比例和未完成的处理所需要的所需时间。
通过显示这样的对象图像2124,作业者能够立即掌握自身负责的恢复作业的进展状态。
图13是表示终端装置20所显示的画面的图。在显示如图12所示的画面2120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进行规定的输入来显示画面2130。
参照图13,画面包含列表2133和消息输入输出栏2134。列表2133在还具有作业完成复选栏这一点上与图12的列表2123不同。
作业者在处置步骤结束时,对所对应的复选框进行复选。终端装置20在进行了该复选时,将所复选的处置步骤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3。服务器3在接收到该识别信息时,生成更新进展状况的网页,更新终端装置10的显示。即,通过作业员进行复选,向作业指挥者自动地通知进展。另外,向复选框的复选成为作业完成的证据。
消息输入输出栏2134用于与作业指挥者的交流。在消息输入输出栏2134中,例如以会话型形式显示文本。在作业者在处置中困惑的情况下等,通过向作业指挥者发送消息,能够从作业指挥者接受建议。根据这样的消息输入输出栏,能够实现恢复作业的高效化。
图14是表示终端装置20所显示的画面2140的图。参照图14,画面2140包含列表2143和对象图像2135。画面2140表示异常No.1的异常内容与上述的异常No.1不同的情况。处置步骤No.3与图13的处置步骤No.3不同。
具体而言,图14所示的异常No.1涉及针对通信错误的故障排查。终端装置20在列表2143中显示作业中的线路信息(异常状态、IP重复异常等)。
对象图像2135与图12的对象图像2124同样,在视觉上表示作业的进展状态。由此,作业者能够实际感受到正在通过自身的作业朝解决异常(故障)的方向进行。
图15是表示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150的图。参照图15,画面1150包含表示进展状况的对象图像1153、1154、1157、表示来自作业者的消息的对象图像1155、1156、表示异常的发生场所的图标1071、1072、1073、1074、表示作业者的当前位置的图标1076、1077、1078、1079、1080以及表示作业者的识别信息(姓名等)的对象图像1151、1152。
作业指挥者通过确认对象图像1153、1154,能够掌握各作业者的恢复作业的进展状况。作业指挥者通过确认对象图像1157,能够掌握整体的进展状况。
作业指挥者通过确认对象图像1155、1156,能够确认从作业者发送来的消息。由此,作业者能够迅速地取得接下来的应对。
作业指挥者能够通过对象图像1151、1152迅速地知道哪个作业者发送来了消息。另外,终端装置10即使在未接收到消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作业者的识别信息与表示作业者的当前位置的图标相关联地进行显示。
图16是表示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160的图。参照图16,画面1160是在图15所示的进展状态下,在作业指挥者指示作业者B帮助作业者A之后显示的画面。详细而言,画面1160是作业指挥者考虑到作业者A、B的进展状况来进行分配的更新,且在作业者B朝向作业者A所处的场所(作业者A负责的异常的发生场所)之后显示的画面。
通过在终端装置10中显示这样的画面1160,作业指挥者能够确认作业者已适当地移动。另外,作业指挥者通过确认对象图像1157,能够掌握整体的进展状况。
图17是表示从作业者的终端装置20受理了作业的进展状况报告的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170的图。参照图17,画面1170包含故障列表1171。
故障列表1171在还包含表示各作业进度栏这一点上与图11所示的故障列表1111不同。在故障列表1171中,在各作业进度栏中记载有各异常的进展状况。在故障列表1171中,作为进展状况,还显示从预定起的延迟时间。另外,在故障列表1171中,进行与状态相应的颜色区分处理。通过在终端装置10中显示这样的故障列表1171,作业指挥者能够立即掌握针对各异常的恢复作业的进展状况。另外,故障列表1171在作业指挥者研究作业员的分配更新时成为有益的信息。
但是,作业指挥者需要考虑各异常的重要度来分配作业员。另外,在多个生产线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作业指挥者需要考虑优先级来分配作业员,该优先级与应该优先应对哪个生产线的异常相关。另外,通常在1条生产线上存在多个工序,因此在多个工序中的2个以上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作业指挥者需要考虑该2个以上的异常的各优先级来分配作业员。
因此,在作业辅助系统1中,作业指挥者使用这样的重要度和优先级来进行作业者的分配。另外,这样的重要度和优先级预先存储在服务器3中,由终端装置10显示。
另外,虽然列举在故障列表1171中不具有图11所示的故障列表1111所具有的紧急程度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故障列表1171也可以具有紧急程度栏。
图18是表示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180的图。参照图18,画面1180是进展管理画面。画面1180包含表示进展状况的进展表1181。
进展表1181包含生产线栏、工序栏、作业者栏、预定所需时间栏、进度栏、以及甘特图栏。另外,假设在一个工序中发生一个异常。
在甘特图中,关于各工序,以作业指挥者能够区分的方式显示计划的图表、已完成的处置步骤的图表、无延迟地进行的处理步骤的图表、以及进展延迟的处理步骤的图表。另外,根据进展状况,也更新整体的作业预定完成时刻。
根据这样的进展管理画面,作业指挥者能够掌握恢复作业的进展状况的全部内容。
(小结)
(1)信息处理装置700(详细而言,终端装置10)对多个异常进行一览显示。信息处理装置700根据进展信息,判断各异常是否已恢复。信息处理装置700在一览显示中,以与被判断为未恢复的异常项目不同的方式显示被判断为已恢复的异常项目。
根据这样的结构,作业指挥者能够立即区分已恢复的异常和未恢复的异常。
(2)各终端装置20显示用于发送消息的文本框。各终端装置20将输入到文本框的消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700。
根据这样的结构,作业员能够使用终端装置20联络想要向作业指挥者传递的内容。
(3)各终端装置20以复选列表形式显示针对异常的处置的内容。用于输入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是针对复选列表的复选操作。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对复选列表进行复选操作,能够对作业指挥者的终端装置10通知进展信息。
(变形例)
语言及文化不同的作业者也较多。因此,除了上述语言的选择以外,还优选统一图标(符号)的显示色。
另外,由于也存在高龄的作业者,因此优选使得能够选择字符的尺寸等来进行提高可视性的处理。另外,还优选简化操作来提高操作性。
并且,也存在作业员的数量少,需要一个人管理和操作多个设备的情况。因此,优选使服务器3存储更换对象设备的库存台数的信息、由1人应对多个异常时所需的时间。
(c4.步骤S4)
图19是表示作业者的终端装置20所显示的画面2190的图。
参照图19,画面2190包含列表2193。列表2193表示在图13的列表2133中对No.2的处理步骤和No.3的处理步骤输入了复选的状态。由于所有的处理过程已完成,所以与图13的列表2133不同,对所有的处理过程施加相同的配色。
另外,如上所述,对复选框的复选还成为作业完成的证据。具体而言,在由作业者进行了针对所有复选框的复选时,服务器3生成与分配给该作业者的一个异常相关的作业完成报告文件。因此,作业员无需另行制作作业完成报告文件。
图20是表示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200的图。参照图20,画面1200包含:表示异常已解决的情况以及分配给该异常的作业员的名字的对象图像1201、1202;表示所解决的异常的发生场所的图标1071A、1163;表示作业者的当前位置的图标1076、1079A;以及表示进展状况的对象图像1203。
在终端装置10中,每当一个异常的恢复作业结束时,通过与服务器3的协作来更新终端装置10的画面。
图21是表示终端装置10所显示的画面1210的图。参照图21,画面1210包含故障列表1211。故障列表1211是故障列表1111(参照图11)的更新后的列表。No.1和No.2的异常已解决,因此在故障列表1211中,以不同的方式显示已解决的异常和未解决的异常。典型地,通过变更已解决的异常的颜色,将已解决的异常与未解决的异常设为不同的方式。由此,作业者能够迅速地掌握未解决的异常。
<D.硬件结构>
(d1.服务器3、数据库服务器4)
图22是表示服务器3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22,典型地,服务器3具有执行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351、非易失性地保存数据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52、易失性地保存通过处理器251执行程序而生成的数据或经由输入装置输入的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53、非易失性地保存数据的闪存354、非易失性地保存数据的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355、通信IF(Interface:接口)356、显示器357、操作键358、鼠标359、对存储介质399进行数据读写的读写器360。各结构要素相互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另外,通信IF 356是用于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
服务器3中的处理通过由各硬件和处理器351执行的软件来实现。这样的软件有时预先存储在HDD 355中。此外,软件有时也被保存在其他存储介质中,作为程序产品流通。或者,软件有时也被提供为能够由与所谓的因特网连接的信息提供运营商下载的程序产品。这样的软件在被读取装置从该存储介质读取,或者经由通信IF 356等下载后,暂时保存在HDD 355中。该软件由处理器351从HDD 355读出,以能够执行的程序的形式保存在RAM 353中。处理器351执行该程序。
构成该图所示的服务器3的各结构要素是通常的结构要素。因此,本发明的本质部分也可以说是保存在RAM 353、闪存354、HDD 355或存储介质中的软件。或者,本质部分也可以说是能够经由网络下载的软件。另外,服务器3的各硬件的动作是公知的,因此不重复详细的说明。
另外,数据库服务器4具有与服务器3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数据库服务器4的硬件结构,不重复说明。
(d2.终端装置10、20)
图23是表示终端装置1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23,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终端装置10包含:执行程序的CPU等处理器151;非易失性地保存数据的ROM 152;易失性地保存通过由处理器151执行程序而生成的数据、或者经由输入装置输入的数据的RAM 153;非易失性地保存数据的闪存154;通信IF 155;触摸屏156;操作键157;照相机158;麦克风159;扬声器160;以及天线161。结构要素151~161相互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触摸屏156由显示器1561和触摸面板1562构成。天线161是通信IF 155用的天线。通信IF 155例如进行对服务器3的数据发送处理以及从服务器3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处理。触摸屏156是用于显示各种数据并且受理操作输入的设备。
终端装置10中的处理通过由各硬件和处理器151执行的软件来实现。这样的软件有时预先存储在闪存154中。此外,软件有时也被存储在其他存储介质中,作为程序产品流通。或者,软件有时也被提供为能够由与所谓的因特网连接的信息提供运营商下载的程序产品。这样的软件在被读取装置从该存储介质读取,或者经由通信IF155等下载后,暂时存储在闪存154中。该软件由处理器151从闪存154读出,以能够执行的程序的形式存储在RAM153中。处理器151执行该程序。
构成该图所示的终端装置10的各结构要素是通常的结构要素。因此,本发明的本质部分也可以说是存储在RAM 153、闪存154或存储介质中的软件。或者,本质部分也可以说是能够经由网络下载的软件。另外,终端装置10的各硬件的动作是公知的,因此不重复详细的说明。
另外,各终端装置20具有与终端装置10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各终端装置20的硬件结构,不重复说明。
(d3.PLC 511、512)
图24是表示PLC 511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PLC 511包含外部通信接口5101、CPU或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5102、芯片组5104、易失性的主存储器5106、非易失性存储器5108、内部总线控制器5122、现场总线控制器5124、存储卡接口5154。
外部通信接口5101控制各种通过有线/无线网络的数据交换。
处理器5102读出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5108中保存的控制程序5112,并展开到主存储器5106中执行,由此实现对伺服驱动器(未图示)等的任意控制。控制程序5112包含用于控制PLC 511的各种程序。作为一例,控制程序5112包含系统程序5109、用户程序5110、监视程序5111等。系统程序5109包含用于提供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执行定时控制等PLC 511的基本功能的命令代码。用户程序5110根据控制对象而任意地设计,包含用于执行序列控制的序列程序5110A和用于执行运动控制的运动程序5110B。监视程序5111包含用于实现异常监视的命令代码。控制程序5112例如是以梯形图语言、ST(Structured Text:结构文本)语言记述的PLC程序。
芯片组5104通过控制各组件来实现作为PLC 511整体的处理。
内部总线控制器5122是与通过内部总线和PLC 511连接的各种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接口。作为这样的设备的一例,连接有远程IO装置512、514。
现场总线控制器5124是与通过现场总线和PLC 511连接的各种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接口。作为这样的设备的一例,连接有伺服驱动器(未图示)。伺服驱动器按照来自PLC511的指令来控制伺服电机。由此,驱动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各种驱动设备(例如,手臂机器人515等)。
内部总线控制器5122以及现场总线控制器5124能够对所连接的设备赋予任意的指令,并且能够取得设备所管理的任意数据(包含测量值)。另外,内部总线控制器5122和/或现场总线控制器5124还作为用于与伺服驱动器之间交换数据的接口发挥功能。
存储卡接口5154构成为能够装卸作为外部存储介质的一例的存储卡5155(例如SD卡)。PLC 511经由存储卡接口5154对存储卡5155进行数据的读写。
此外,PLC 521具有与PLC 51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PLC 521的硬件结构,不重复说明。
<E.功能性结构>
(e1.终端装置10)
图25是用于说明终端装置10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25,终端装置10具有控制部170、通信IF(Inter Face:接口)部181、显示部182、存储部183以及操作部184。控制部170具有通信控制部171、显示控制部172以及数据处理部173。
控制部170控制终端装置10的整体动作。典型地,处理器151通过执行预先存储在终端装置10中的操作系统和程序来实现控制部170。
通信IF部181是用于与服务器3等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通信IF部181对应于图23的通信IF 155。通信IF部181基于通信控制部171的控制,执行通信所需的各种处理。
存储部183存储各种数据。存储部183对应于图23中的ROM 152、RAM 153和闪存154。
显示部182基于显示控制部172的控制,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182对应于图23的显示器1561。
作为上述的画面例,显示控制部172使图7所示的画面1070、图8所示的画面1080、图9所示的画面1090、图10所示的画面1100、图11所示的画面1110、图15所示的画面1150、图16所示的画面1160、图17所示的画面1170、图18所示的画面1180、图20所示的画面1200、图21所示的画面1210显示于显示部182。
若列举具体例,则如下所述。显示控制部172使显示部182显示多个异常的内容。另外,显示控制部172使显示部182显示上述的进展信息。进而,显示控制部172使显示部182显示辅助上述的作业者分配的辅助信息。另外,显示控制部172使显示部182显示所有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的判定结果。进而,显示控制部172使显示部182显示针对是否能够应对异常的询问(对作业者的询问)的回答。
另外,显示控制部172使显示部182显示多个异常的一览(故障列表)。此时,显示控制部172使被判断为已恢复的异常的项目以被与判断为没有恢复的异常的项目不同的方式显示于显示部182。进而,显示控制部172使显示部182显示用于向作业者发送消息的文本框。
操作部184受理作业指挥者的输入操作。操作部184对应于图23的触摸面板1562。
操作部184在多个异常的内容显示于显示部182后,按照每个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当操作部184受理了该输入操作时,通信控制部171基于分配,经由通信IF部181对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20发送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操作部184在上述进展信息显示于显示部182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通信控制部171基于更新后的分配,经由通信IF部181对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20发送该作业者要应对的异常的内容。
操作部184进一步受理用于设定目标完成时间的输入操作,该目标完成时间是用于恢复在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的多个异常的目标完成时间。另外,操作部184在判定为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未在目标完成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进一步受理用于变更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另外,操作部184受理用于发送到各作业员的消息的输入。
(e2.终端装置20)
图26是用于说明终端装置20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26,终端装置20具有控制部270、通信IF部281、显示部282、存储部283、操作部284。控制部270具有通信控制部271、显示控制部272以及数据处理部273。
控制部270控制终端装置20的整体动作。典型地,处理器251通过执行预先存储在终端装置20中的操作系统和程序来实现控制部270。
通信IF部281是用于与服务器3等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通信IF部281对应于图23的通信IF 155。通信IF部281基于通信控制部271的控制,执行通信所需的各种处理。
存储部283存储各种数据。存储部283对应于图23中的ROM 152、RAM 153和闪存154。
显示部282基于显示控制部272的控制,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282对应于图23的显示器1561。
作为上述的画面例,显示控制部272使图12所示的画面2120、图13所示的画面2130、图14所示的画面2140、图19所示的画面2190显示于显示部282。
若列举具体例,则如下所述。显示控制部272使显示部282显示针对异常的处置的内容(典型的是处置手册)。另外,显示控制部272使显示部282显示使用终端装置20的作业者用于恢复要应对的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并且,显示控制部272在从信息处理装置700受理了异常的内容时,使显示部282进行用于向作业者询问是否能够应对异常的显示。
另外,显示控制部272使显示部282显示用于向作业指挥者发送消息的文本框。此外,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71经由通信IF部281将输入到文本框的消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700。另外,显示控制部272将针对异常的处置的内容以复选列表形式显示于显示部282。
操作部284受理作业指挥者的输入操作。操作部284对应于图23的触摸面板1562。
操作部284受理用于输入表示处置的进展状况的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71经由通信IF部281将进展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700。操作部284受理作业者对是否能够应对异常的询问(来自作业指挥者的询问)的回答的输入。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71经由通信IF部281将该回答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700。
操作部284受理针对作业指挥者的消息的输入(针对文本框的输入)。在该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71经由通信IF部281将所输入的消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700。另外,操作部284受理针对复选列表的复选操作。
(e3.服务器3)
图27是用于说明服务器3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27,服务器3具有通信IF部410、控制部420、存储部430。通信IF部410具有发送部411和接收部412。控制部420具有通信控制部421和数据处理部422。数据处理部422具有状态标志取得部4221、异常内容判定部4222、处置方法提取部4223、评价部4224和进展管理部4225。
存储部430存储有按异常的处置手册431和表示按作业的理想作业时间的理想作业时间数据432。另外,在存储部430中还存储有每个异常的紧急程度以及按照每个异常求出的技能的信息。
控制部420控制服务器3的整体动作。典型地,控制部420通过处理器351执行预先存储于服务器3的操作系统以及程序来实现。
通信IF部410是用于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通信IF部410基于通信控制部421的控制,执行通信所需的各种处理。通信IF部410的发送部411使用网络N1发送数据。另外,发送部411执行用于数据发送的信号处理。接收部412接收来自网络N1的数据。另外,接收部412执行对接收到的数据的信号处理。
控制部420的数据处理部422进行数据处理,用于执行包含上述的作业者分配在内的一系列作业辅助。以下,对数据处理部422进行说明。
状态标志取得部4221从PLC 511、521取得在PLC 511、521中存储的状态标志。存在与控制器系统500的结构对应的数量(种类)的状态标志。将怎样的状态作为标志存储是预先确定的。典型地,在状态标志的标志置位的情况下,表示发生了异常。关于存储在PLC中的状态标志,由于是以往已知的,所以在此不重复说明。
异常内容判定部4222基于状态标志,判定发生了何种类别的异常。处置方法提取部4223从存储部430所存储的处置手册中提取针对所判定的异常的处置手册。
评价部4224基于由作业指挥者进行了作业者分配的情况,进行使用了上述的评价函数的评价。评价结果被发送到终端装置10。另外,在评价时,使用存储于存储部430的按作业的理想作业时间。
进展管理部4225基于从各终端装置20接收到的进展信息,管理针对各异常和异常整体的恢复作业的进展状况。进展管理部4225生成用于在终端装置10中显示这些进展状况的网页。另外,进展管理部4225为了在作业者的终端装置20中显示进展状况,生成包含上述的进展信息的网页。
(e4.数据库服务器4)
图28是用于说明数据库服务器4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参照图28,数据库服务器4具有通信IF部460、控制部470以及存储部480。控制部470具有通信控制部471和数据处理部472。
存储部480存储有作为作业者列表的个人简介数据481和表示之前的处理历史的处置历史数据482。另外,在存储部480中存储有负责结构的设定和布线的作业者的信息。
控制部470控制数据库服务器4的整体动作。典型地,处理器351通过执行预先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4中的操作系统和程序来实现控制部470。
通信IF部460是用于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通信IF部460基于通信控制部471的控制,执行通信所需的各种处理。
控制部470的数据处理部472执行与来自服务器3的指示相应的数据处理。以下,对数据处理部472进行说明。
数据处理部472基于来自服务器3的指示,从存储于存储部480的之前的处置历史数据482中提取关于同样异常的处置历史(处置内容、作业者的信息),并发送到服务器3。另外,数据处理部472将负责结构的设定和布线的作业者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3。进而,数据处理部472读出存储于存储部480的个人简介数据481,并将读出的个人简介(技能、经验等)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3。
另外,也可以将控制部470构成为将所有的作业者的个人简介发送到服务器3。另外,也可以将控制部470构成为,预先将考勤表存储于存储部480,仅将上班的作业者的个人简介发送到服务器3。
从数据库服务器4发送到服务器3的这些信息用于服务器3生成上述的辅助信息。通过这些处理,能够在终端装置10中显示例如图10的画面1100中的详细信息1102。
(数据)
图29是表示处置手册431的例子的图。参照图29,处置手册431针对异常识别编号,对应有异常内容、紧急程度以及处置方法。在处置方法栏中记载有用于恢复异常内容栏所示的异常的处置步骤。紧急程度是基于生产设备900的结构等而预先设定的。
图30是表示理想作业时间数据432的例子的图。参照图30,在理想作业时间数据432中,针对异常识别编号,对应有上述的理想作业时间。另外,也可以将理想作业时间包含在处置手册431中。
图31是表示个人简介数据481的例子的图。参照图31,个人简介数据481针对作业者(详细而言,作业者的识别编号),对应有持有的技能的信息、之前的经历(经验)等。也可以针对作业者对应使用语言、年龄、考勤表。
图32是表示处置历史数据482的例子的图。参照图32,在处置历史数据482中,针对异常识别编号,对应有异常的发生日、处置内容、负责的作业者名、所需时间。
如上所述,服务器3使用图29所示的处置手册431、图30所示的理想作业时间数据432、图31所示的个人简介数据481、图32所示的处置历史数据482,生成要下载到终端装置10的网页。由此,终端装置10能够显示上述的各种画面(辅助画面)。
<附记>
[结构1]
作业辅助系统(1)具有:
生产设备(900)的控制器系统(500);
信息处理装置(700),其能够与所述控制器系统(500)进行通信;以及多个第1终端装置(20),它们分别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进行通信,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在从所述控制器系统(500)接收到表示在所述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在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所述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在受理了所述输入操作时,基于所述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20)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20)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受理了所述异常的内容时,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20)在受理了用于输入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时,将所述进展信息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该进展信息表示所述处置的进展状况,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在从所述第1终端装置(20)接收到所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在显示所述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基于所述更新后的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20)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结构2]
在结构1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显示辅助所述作业者的分配的辅助信息,
所述辅助信息包含各所述作业者的位置信息、表示各所述作业者的技能的技能信息、表示各所述作业者的作业经验的经验信息、表示各所述异常发生的场所的发生场所信息、各所述异常的紧急程度、以及应对各所述异常的理想的人员数中的至少一个。
[结构3]
在结构2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所述控制器系统(500)包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11、521),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包含:服务器装置(750),其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11、521)和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20)连接;以及第2终端装置(10),其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装置(750)进行通信,
所述第2终端装置(10)进一步受理用于设定目标时间的输入操作,该目标时间是用于恢复在所述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的所述多个异常的目标时间,
所述服务器装置(750)存储有所述辅助信息、和按照每个所述异常表示用于恢复所述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的理想时间信息,
所述服务器装置(750)基于所述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所述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的所述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由所述第2终端装置(10)设定的所述目标时间内结束,
所述第2终端装置(10)显示由所述服务器装置(750)进行的所述判定的结果。
[结构4]
在结构3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所述第2终端装置(10)在判定为所述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未在所述目标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进一步受理用于变更所述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结构5]
在结构3或4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所述服务器装置(750)基于表示各所述作业者到达发生了所述异常的场所所需的时间的所需时间信息、和所述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所述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的所述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所述目标时间内结束。
[结构6]
在结构3~5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所述第1终端装置(20)显示使用该第1终端装置(20)的作业者用于恢复要应对的异常的所述理想作业时间。
[结构7]
在结构1~6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所述第1终端装置(20)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受理了所述异常的内容时,进行用于向所述作业者询问是否能够应对所述异常的显示,
所述第1终端装置(20)在被输入了针对所述询问的回答时,将所述回答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显示所述回答。
[结构8]
在结构1~7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对所述多个异常进行一览显示,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基于所述进展信息,判断各所述异常是否已恢复,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在所述一览显示中,以与被判断为未恢复的所述异常的项目不同的方式显示被判断为已恢复的所述异常的项目。
[结构9]
在结构1~8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20)显示用于发送消息的文本框,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20)将输入到所述文本框的消息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700)。
[结构10]
在结构1~9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作业辅助系统(1)中,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20)以复选列表形式显示针对所述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用于输入所述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是针对所述复选列表的复选操作。
[结构11]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700),其能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500)和多个终端装置(20)进行通信,该信息处理装置(700)具有:
接收单元(412),其从所述控制器系统(500)接收表示在所述控制器系统(500)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
显示单元(182),其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
受理单元(184),其在显示了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所述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以及
发送单元(411、181),其在受理了所述输入操作时,基于所述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20)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所述接收单元(412)从各所述终端装置(20)进一步接收表示针对所述异常的处置的进展的进展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182)在接收到所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
所述受理单元(184)在显示所述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所述发送单元(411、181)基于所述更新后的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应该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标号说明
1:作业辅助系统;3、750:服务器;4:数据库服务器;6、6A、6B、6C:无线路由器;10、20、20A、20B、20C:终端装置;500:控制器系统;510:第1生产线用系统;512、514、522、524:IO远程装置;513、523:图像传感器;513P1、513P2、514P1、514P2、523P1、523P2、524P1、524P2:通信端口;515、525:手臂机器人;519、529:集线器;520:第2生产线用系统;610、620:加工机;691、692:带式输送机;693:载置台;700:信息处理装置;810、820:驱动设备;900:生产设备;1000:设备系统;1017、1078、1082、1151、1152、1153、1154、1155、1156、1157、1201、1202、1203、2121、2122、2124、2126、2135:对象图像;1070、1080、1090、1100、1110、1150、1158、1159、1160、1170、1200、1210、2120、2130、2140、2190:画面;1071、1071A、1076、1077、1079、1079A、1163:图标;1081、1091、1111、1171、1211:故障列表;1102:详细信息;1103:作业者列表;1181:进展表;2123、2133、2143、2193:列表;2125:楼层地图;2134:消息输入输出栏;N1、N21、N22、N31、N32、N41、N42:网络;W:工件。

Claims (12)

1.一种作业辅助系统,其中,该作业辅助系统具有:
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
信息处理装置,其能够与所述控制器系统进行通信;以及
多个第1终端装置,它们分别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从所述控制器系统接收到表示在所述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所述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受理了所述输入操作时,基于所述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受理了所述异常的内容时,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在受理了用于输入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时,将所述进展信息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该进展信息表示所述处置的进展状况,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从所述第1终端装置接收到所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所述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所述更新后的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显示辅助所述作业者的分配的辅助信息,
所述辅助信息包含各所述作业者的位置信息、表示各所述作业者的技能的技能信息、表示各所述作业者的作业经验的经验信息、表示各所述异常发生的场所的发生场所信息、各所述异常的紧急程度、以及应对各所述异常的理想的人员数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系统包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含:服务器装置,其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连接;以及第2终端装置,其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第2终端装置进一步受理用于设定目标时间的输入操作,该目标时间是用于恢复在所述控制器系统中发生的所述多个异常的目标时间,
所述服务器装置存储有所述辅助信息、和按照每个所述异常表示用于恢复所述异常的理想作业时间的理想时间信息,
所述服务器装置基于所述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所述控制器系统中发生的所述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由所述第2终端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时间内结束,
所述第2终端装置显示由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的所述判定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所述第2终端装置在判定为所述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未在所述目标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进一步受理用于变更所述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装置基于表示各所述作业者到达发生了所述异常的场所所需的时间的所需时间信息、和所述理想时间信息,判定在所述控制器系统中发生的所述多个异常的恢复作业是否在所述目标时间内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所述第1终端装置显示使用该第1终端装置的作业者用于恢复要应对的异常的所述理想作业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所述第1终端装置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受理了所述异常的内容时,进行用于向所述作业者询问是否能够应对所述异常的显示,
所述第1终端装置在被输入了针对所述询问的回答时,将所述回答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显示所述回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所述多个异常进行一览显示,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所述进展信息,判断各所述异常是否已恢复,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一览显示中,以与被判断为未恢复的所述异常的项目不同的方式显示被判断为已恢复的所述异常的项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显示用于发送消息的文本框,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将输入到所述文本框的消息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辅助系统,其中,
各所述第1终端装置以复选列表形式显示针对所述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用于输入所述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是针对所述复选列表的复选操作。
1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能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和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信,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
接收单元,其从所述控制器系统接收表示在所述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
显示单元,其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以及
受理单元,其在显示了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所述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以及
发送单元,其在受理了所述输入操作时,基于所述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所述接收单元从各所述终端装置进一步接收表示针对所述异常的处置的进展的进展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
所述受理单元在显示所述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
所述发送单元基于所述更新后的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12.一种作业辅助方法,其中,该作业辅助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当能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器系统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控制器系统接收到表示在所述控制器系统中发生了多个异常的信号时,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所述多个异常的内容后,按照每个所述异常,受理用于从多个作业者中分配要应对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输入操作;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受理了所述输入操作时,基于所述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能够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装置分别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受理了所述异常的内容时,显示针对该异常的处置的内容;
各所述终端装置在受理了用于输入进展信息的输入操作时,将所述进展信息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该进展信息表示所述处置的进展状况;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从所述第1终端装置接收到所述进展信息时,显示该进展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显示所述进展信息后,进一步受理用于更新要应对各所述异常的作业者的分配的输入操作;以及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基于所述更新后的分配,对所述作业者使用的第1终端装置通知该作业者要应对的所述异常的内容。
CN202080010079.XA 2019-02-07 2020-01-29 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Active CN1133303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0259 2019-02-07
JP2019020259A JP7006631B2 (ja) 2019-02-07 2019-02-07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作業支援方法
PCT/JP2020/003094 WO2020162276A1 (ja) 2019-02-07 2020-01-29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作業支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0378A true CN113330378A (zh) 2021-08-31
CN113330378B CN113330378B (zh) 2023-10-31

Family

ID=7194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0079.XA Active CN113330378B (zh) 2019-02-07 2020-01-29 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6160B2 (zh)
EP (1) EP3923098A4 (zh)
JP (1) JP7006631B2 (zh)
CN (1) CN113330378B (zh)
WO (1) WO2020162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9952B2 (ja) * 2019-04-04 2022-10-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配分装置、リソース配分方法およびリソース配分プログラム
JP7403284B2 (ja) * 2019-11-07 2023-12-2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作業支援方法及び作業支援プログラム
JP7452145B2 (ja) * 2020-03-19 202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産ライン監視システム
KR102581767B1 (ko) * 2020-11-25 2023-09-22 주식회사 인투스카이 공동 방제 장치 및 공동 방제 방법
KR102315865B1 (ko) 2020-12-21 2021-10-21 쿠팡 주식회사 작업 정보를 관리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11757736B2 (en) * 2021-01-08 2023-09-12 Vmware , Inc. Prescriptive analytics for network services
WO2022190553A1 (ja) 2021-03-12 2022-09-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22244764A1 (ja) * 2021-05-19 2022-11-24 有限会社Hometec 点検支援装置、点検支援システム、点検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77845A (ja) * 2021-05-19 2022-12-02 有限会社Hometec 点検支援装置、点検支援システム、点検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651059A (zh) * 2021-07-28 2021-11-16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异常处理方法、装置、物料传输系统和机器人
JP2023028842A (ja) 2021-08-20 2023-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産方法、生産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プログラム
US11977789B2 (en) 2021-08-20 2024-05-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screen generation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screen gener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isplay screen generation program for improving process management screen
JP2023028843A (ja) 2021-08-20 2023-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産方法、生産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プログラム
JP2023028835A (ja) 2021-08-20 2023-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産方法、生産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プログラム
CN115708056A (zh) 2021-08-20 2023-0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生成装置、显示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7462154B2 (ja) 2022-08-16 2024-04-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操作システ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3088A (ja) * 1995-11-29 1997-06-10 Toshiba Corp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
CN102385733A (zh) * 2010-08-27 2012-03-21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事务集中系统
JP2014178932A (ja) * 2013-03-15 2014-09-25 Omron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進捗管理方法
JP2015075918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東京都下水道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設備保全管理システム
WO2016103357A1 (ja) * 2014-12-24 2016-06-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作業工程管理装置及び作業工程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作業工程管理方法及び作業工程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7027155A (ja) * 2015-07-16 2017-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進捗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進捗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8112940A (ja) * 2017-01-12 2018-07-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作業者割当て装置、作業者割当て方法及び作業者割当てプログラム
US10062042B1 (en) * 2012-09-25 2018-08-28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Electronically assigning tasks to workers while the workers are distributed among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a work area
WO2019017061A1 (ja) * 2017-07-18 2019-0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進捗・稼動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4905A (ja) 1999-01-25 2000-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作業管理支援装置
EP4129867A1 (en) 2017-04-03 2023-02-08 Swisslog Logistics, Inc.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facility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3088A (ja) * 1995-11-29 1997-06-10 Toshiba Corp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
CN102385733A (zh) * 2010-08-27 2012-03-21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事务集中系统
US10062042B1 (en) * 2012-09-25 2018-08-28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Electronically assigning tasks to workers while the workers are distributed among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a work area
JP2014178932A (ja) * 2013-03-15 2014-09-25 Omron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進捗管理方法
JP2015075918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東京都下水道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設備保全管理システム
WO2016103357A1 (ja) * 2014-12-24 2016-06-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作業工程管理装置及び作業工程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作業工程管理方法及び作業工程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7027155A (ja) * 2015-07-16 2017-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進捗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進捗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8112940A (ja) * 2017-01-12 2018-07-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作業者割当て装置、作業者割当て方法及び作業者割当てプログラム
WO2019017061A1 (ja) * 2017-07-18 2019-0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進捗・稼動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1736A1 (en) 2022-01-13
JP7006631B2 (ja) 2022-01-24
EP3923098A1 (en) 2021-12-15
EP3923098A4 (en) 2022-11-02
JP2020129161A (ja) 2020-08-27
US11886160B2 (en) 2024-01-30
CN113330378B (zh) 2023-10-31
WO2020162276A1 (ja) 2020-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0378B (zh) 作业辅助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作业辅助方法
US8005572B2 (en) Flexible connection of teaching devices to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CN105137860B (zh) 基于互联网络的工业机械手远程监视及控制系统
CN109844662B (zh) 手动工作站单元、远程数据处理装置、手动工作站运营系统、手动工作站运营方法和手动工作站提供方法
CN107531440B (zh) 操作纺织机的工作站的方法和操作设备
CN102202085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运维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76014B (zh) 通过多个示教装置操作机器人的机器人系统
JP2001212939A (ja) 製造進行を計画および制御する装置
JP2015044667A (ja) エレベータ復旧支援システム
US10203686B2 (en)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directly displaying work instruction based on oper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machine tool
CN10520446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打标机系统及其打标方法
DE102018106812A1 (de) Interaktives Greifsystem
EP2326997B1 (d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industriellen systems
EP3765929B1 (en)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firmware on industrial devices
US96676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analysis, remote training or remote maintenance on a mobile machine
CN110255316B (zh) 管理服务器以及管理系统
JP2007034509A (ja) ビル設備の作業報告書作成装置
JP6643966B2 (ja) 安全システムの開発支援装置
CN112684763A (zh) 生产管理系统
JP2006331196A (ja) 分散制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動作確認システム
JP2005184549A (ja) 自動化設備の遠隔制御システム、遠隔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9087256A (ja) ケーブル処理マシン制御システム、ケーブル処理マシ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ケーブル処理マシンを監視および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2147487B1 (ko) 에이전트 기반의 공작기계 데이터 수집 방법
JP2004038436A (ja) 生産管理装置
EP3442162B1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