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0152A - 簇绒单元和簇绒机 - Google Patents

簇绒单元和簇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0152A
CN113330152A CN201980085015.3A CN201980085015A CN113330152A CN 113330152 A CN113330152 A CN 113330152A CN 201980085015 A CN201980085015 A CN 201980085015A CN 113330152 A CN113330152 A CN 113330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ufting
strand
unit
c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5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0152B (zh
Inventor
约翰·巴普蒂斯特·奥韦格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filed Critical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330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0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5/00Making 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by inserting loops into a base material
    • D05C15/04Tufting
    • D05C15/08Tuf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5/00Making 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by inserting loops into a base material
    • D05C15/04Tufting
    • D05C15/08Tufting machines
    • D05C15/16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20Industrial for civil engineering, e.g. geotextiles
    • D10B2505/202Artificial gr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簇绒机的簇绒单元,纱线输送夹纱器定位纱线股,纱线股一旦被切割,就由插入元件插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此种簇绒机的簇绒单元。

Description

簇绒单元和簇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簇绒机的簇绒单元,以及一种具有此种簇绒单元的簇绒机。
背景技术
簇绒机通常起到将纱线股的部分插入衬底的作用,其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作用是以此种方式进行的,即所述纱线股的一个相应部分被固定地容纳在衬底中,并且一个部分向上突出。由此,可以配置人造草皮,例如用在各种运动场地上,例如足球场。
在此通常使用簇绒机,以便为大型球场或场地提供待加工的人造草皮。相应地,重要的是,簇绒机在当插入纱线部分时具有理想的高生产率。高可靠性同样重要,因为用于在计划部署中执行维修工作的任何相对长的停机时间会迅速导致时间表被严重打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簇绒机的簇绒单元,该簇绒单元已经被证明特别有效且可靠。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此种簇绒单元的簇绒机。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在相应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簇绒单元和簇绒机来实现。例如,有利的设计实施例可以从相应从属权利要求中推导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簇绒机的簇绒单元。
该簇绒单元具有用于同时平行地进给若干纱线股的纱线进料装置。
该簇绒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插入元件。
该簇绒单元具有纱线输送夹纱器,该纱线输送夹纱器被配置用于将纱线股的相应自由端远离纱线进料装置输送,使得每个插入元件在每种情况下都被分配一个纱线股。
该簇绒单元具有切割单元,该切割单元被配置用于切割纱线股,使得在被分配给插入元件的每个纱线股中保留被分配给相应插入元件的一个纱线部分。
每个插入元件被配置用于将相应所分配的纱线部分插入置于簇绒单元下方的衬底。
根据本发明的簇绒单元已经被证明特别可靠且在操作中不易出现瑕疵。因此,可以看得出来的一个原因在于,例如,纱线进料装置确保同时且平行地进料纱线股,然后纱线股可以由纱线输送夹纱器直接获取。所述纱线输送夹纱器继而以简单的方式来确保纱线股或纱线部分能分别到达所述纱线股或纱线部分能分别通过插入元件直接插入衬底的位置。
所有所描述的和/或必要工序可以以完全自动化的方式执行。在此可以采取简单的控制机制,例如下文进一步公开的那些机制。
可以理解的是,簇绒单元可以是例如簇绒机的一部分,其被具体指定用于提供并插入纱线部分。例如,这种功能可以对应于本文描述的功能。簇绒机通常包括此种簇绒单元,并且具有另一些部件,诸如,例如行驶系、驱动器、联轴器、控制系统或其他支撑系统。此外,簇绒机通常还具有用于储备纱线的装备,然后纱线可以借助于簇绒单元使用。
平行进料可以理解为是指,例如,纱线股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行进。同时进料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纱线股以相同的方式移动,尤其是平行放置的纱线股。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尤其是当为了缩短必要的加工时间而同时加工大量纱线股时。
插入元件尤其可以理解为确保纱线部分合并到衬底中的元件。在此可以是例如簇绒针,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尤其可以规定,使用相同数量的插入元件和纱线股,使得相应插入元件被分配给每个纱线股,所述插入元件将相应纱线股的纱线部分插入衬底。
例如,被分配给相应插入元件的纱线股可以设置在所述插入元件的下方。这允许插入衬底变得简单。在下文中,尤其可以理解的是,相应纱线股的最低点被直接布置在插入元件的下方。纱线股的另一些部分尤其可以向上竖立,例如呈V的形式。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纱线进料装置具有多个旋转的纱架。相应纱架在此通常可以保持并释放纱线股。基于旋转组件,可以保证特别简单的操作,因为绕一个轴线的旋转足以进行前进动作。
纱架在此可以被配置成在每种情况下都成对地相互作用,例如,使得每根纱线股在切割之前由一对中的两个纱架来保持。由此,可以限定位于在每种情况下都成对地相互作用的两个纱架之间的纱线股中的特定部分。例如,纱线股可以在相应纱架对之间被切割。
根据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纱线进料装置具有三对纱架。根据一个另一可能的实施例,纱线进料装置具有四对纱架。这种类型的实施例已被证明是有利的,因为纱架数量为四对或三对保证了正在进行的操作并且易于处理。然而,原则上,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数量的纱架对。同样可以提及的是,纱架不必成对组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用于夹紧纱线股自由端的纱线输送夹纱器被配置用于夹紧纱线股的相应端部,该纱线股被夹持在一对中的两个纱架之间。基于在端部被夹紧,相应纱线股可以在被有利地保持的位置处被夹紧。这可以防止夹紧过程中的错误。例如,相应纱线股也可以借助于纱线输送夹纱器向前拉动,其中,例如也可以规定从卷装中退绕。
在每个簇绒工序之前的纱线进料装置可以优选地被配置用于向前旋转和/或引导纱架。例如,在此可以提供纱线股的新端部,以用于被纱线输送夹纱器夹紧。通过向前旋转或向前引导,以简单的方式执行相应纱线股的前进动作。
纱架优选地设置成可绕相应公共轴旋转。这允许纱架的旋转变得特别简单。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个纱架具有可相互移位的第一纱架板和第二纱架板,用于保持并释放纱线股。例如,纱线可以被夹持在这两个纱架板之间。纱架也可以与纱架板联合使用,例如一对纱架中的纱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个纱架具有至少一个上部纱架板、一个中心纱架板和一个下部纱架板。用于保持并释放纱线股的中心纱架板在此优选地可由驱动器,尤其是液压驱动器,相对于另外两个纱架板移位。例如,纱线股可以因此被夹持在中心纱架板与上部纱架板之间以及中心纱架板与下部纱架板之间。所述纱线股可以经由移位以对应的方式被再次释放。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个纱架至少具有一个第一纱架板、一个第二纱架板、一个第三纱架板和一个第四纱架板。用于保持并释放纱线股的第二纱架板和第四纱架板在此优选地可由驱动器,尤其是液压驱动器,相对于另外两个纱架板移位。这使得能够夹持在两对板之间,这种夹持使得能够特别可靠地夹持纱线股。
至少一个纱架板优选地借助于闭合凸轮和开启凸轮相对于另一个纱架板移位,该闭合凸轮和该开启凸轮在每种情况下都可由一个驱动器,尤其是一个液压驱动器移动。借助于相应开启凸轮和闭合凸轮,可以实现的是,以旋转方式转动的相应纱架板仅仅基于沿着路径(例如沿着圆形路径)的移动而移位,并且由此,在预定地点夹持或释放纱线股。这不需要任何另一些主动元件,因此夹紧或释放分别自动地进行。附加地,可以基于驱动器,尤其基于液压驱动器来达成闭合凸轮和/或开启凸轮的移动,这允许例如独立于沿着路径的移动的启动。因此可以实现,例如,纱线股及时地在特定点被释放,为此纱架板无需向前移动。
纱线进料装置优选地被配置用于在输送过程中释放纱线股。这可以例如基于开启凸轮和/或闭合凸轮的对应的设计实施例来进行,或者通过借助于驱动器的启动来进行。
在输送过程中,纱线输送夹纱器优选地拉动纱线股通过纱线进料装置。由此,可以实现借助于纱线输送夹纱器的对应的前进动作。还可以规定,纱线输送夹纱器在输送过程中从相应纱线卷装中退绕纱线股。由此可以在每种情况下实现借助于纱线输送夹纱器,纱线从为此提供的纱线卷装中的进一步进料。在此可以优选地省去分别用于退绕或用于相应前进动作的另一些元件。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可选地或附加地提供纱线卷装的主动退绕。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簇绒单元具有入口侧偏转部,用于在纱线进料装置前面引导纱线股。由此,可以实现纱线股在纱线进料设备前面的可靠供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切割单元具有可相互移位的切割刀片和反向刀片,用于切断纱线部分。由此,切割单元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施,其中,尤其可能实现高可扩展性,也就是说,仅使用一个切割刀片和仅一个反向刀片就可以同时切割非常多的纱线股。然而,可选地,也可以存在用于相应纱线股的单独切割工具。
切割刀片优选地可借助于驱动器,尤其是液压缸,相对于反向刀片移位。切割刀片的启动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施。然而,用于启动切割刀片的其他可能性也是可以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个插入元件具有一个簇绒针,该簇绒针被配置用于夹紧相应纱线部分并将其插入衬底。借助于此种簇绒针,简单地插入相应纱线部分是可以的,其中,簇绒针通常垂直设置,并且仅以一维方式移动,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这达成了非常简单的实施例。簇绒针可以穿透衬底到所需的程度,然后可以再次缩回。期望深度的设定能力也可以在此以简单的方式实施。
相应簇绒针在此优选地可垂直地和/或垂直于衬底移动。这达成了简单的插入移动。方向指示在此尤其可以指在表面上行驶的簇绒机中的典型安装状态。尤其可以规定,簇绒单元的所有簇绒针可以分别以联合或统一的方式移动。
在下侧的簇绒单元优选地具有簇绒板,在该簇绒板中配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纱线部分的开口。借助于此种开口可以确保纱线部分在插入过程中保留在适当的位置,并且可选则地也可以弯曲。再则,可以分别实现相应簇绒针或插入元件的引导。
簇绒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簇绒针或用于引导相应簇绒针的针引导件,其中,根据优选实施例,每个具有簇绒针的针引导件是部分可移动的,优选地以便在衬底附近停止或在簇绒板附近停止。借助于此种针引导件的簇绒针可以以优选的方式被稳定和引导,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与之相关联的故障和停机。针引导件可以被具体化成使得例如每个簇绒针被围住,例如仅经由较小的间隙,从而防止相应簇绒针横向于相应纵向方向的任何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插入元件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从相应纱线卷装中退绕纱线股。例如,由此可以在插入时或在另一种移动过程中实施退绕功能。为此,例如,相应纱线股可以由纱线输送夹纱器保持,其中,基于相应插入元件的移动来进行退绕。
例如,基于插入元件或簇绒针的移动,可以分别生成相同长度的半部分。例如,此种功能也可以有利地用于退绕。
例如,纱线输送夹纱器被安装成可绕枢轴点枢转。由此,可以达成纱线输送夹纱器的简单启动。例如,启动可以借助于可移动元件来进行,该可移动元件夹紧不同于枢转点的点。纱线输送夹纱器可以因此枢转,并且因此仅执行易于实施的一维移动。例如,在此种枢转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输送纱线股或从卷装中退绕纱线股的功能。
簇绒单元可以具有用于例如枢转纱线输送夹纱器的可启动杆。该杆可以例如由液压或曲柄机构启动。已经提及的输送夹纱器的枢转移动可以有利地借助于所述杆和/或相关联的驱动器来实施。
纱线输送夹纱器尤其可以具有用于夹紧纱线股的自由端的输送夹纱器。该输送夹纱器尤其可以被配置用于分别牢固地保持并释放纱线股或其自由端,以便实施期望的功能。例如,相应纱线股可以被牢固地保持以用于输送,其中,所述纱线股可以被释放以用于插入。
输送夹纱器可以具有可相互移位的第一输送夹纱器板和第二输送夹纱器板,它们用于夹紧并释放自由端,尤其是由液压器。由此,可以分别实施纱线股的简单夹持或释放。
纱线输送夹纱器尤其可以被配置用于在插入过程中释放纱线部分。这使得纱线部分在其插入时能够自由移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可以枢转地安装切割单元。这使得当需要时,所述切割单元能够移动到对应的位置。就枢转的实施和优点而言,可以参考上述关于纱线输送夹纱器的说明。
例如,切割单元可以在相应切割工序之前被配置用于朝向纱线股枢转,并且在切割工序之后被配置用于远离纱线股枢转。由此,可以实现,纱线股可以独立于切割单元而分别移动或被向前拉动,而切割单元仅在实际执行切割工序时处于对应的位置。
簇绒单元优选地具有用于纱线输送夹纱器的终端位置和/或切割装置的位置的设定设备。由此,可以确定例如相应纱线股被拉动穿过纱线输送夹纱器多远。还可以确定在哪个位置切割装置将切割纱线股。这允许例如适应不同的应用目的,例如不同的插入深度或不同的纱线。例如,可以机械地实施相应设定设备。例如,它可以手动地或电动地来启动。
簇绒单元优选地具有用于簇绒针穿透衬底的深度的深度设定设备。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设定簇绒针在插入时向下移动多远,并且因此也可以确定相应纱线股被合并到衬底中多远。这使得能够适应在纱线部分最终还保留在衬底中的深度方面的不同要求。取决于纱线股是如何被切断的,因此也可以设定在相应插入工序完成之后纱线部分从衬底突出多远。例如,深度设定设备可以被实施为机械高度调节器。例如,它可以手动地或电动地来启动。
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簇绒机,用于在每种情况下都将来自纱线股的一个纱线部分插入置于簇绒单元下方的衬底,所述纱线部分在每种情况下都由根据本发明的簇绒单元定位并切断。簇绒机尤其具有簇绒单元,其中,该簇绒单元尤其可以是根据本发明的簇绒单元。在此,可以采取本文描述的所有实施例和变型。
除了簇绒单元之外,簇绒机尤其可以具有另一些部件,例如框架、传动装置、驱动器、用于挂接在牵引车上的联轴器、控制系统、操作单元、用于储存和退绕纱线股的纱线卷以及其他部件。
可以规定,纱线输送夹纱器优选地以交替枢转运动的方式在每种情况下都将纱线的由纱线进料装置准备好的端部远离纱线进料装置输送。此外在此还可以规定,纱线输送夹纱器在每种情况下都将相应纱线股分配并分别定位到一个插入元件。一旦切割单元已经从相应纱线股切断相应纱线部分,插入元件就可以将相应纱线部分插入衬底。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尤其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意性图示,其中:
图1示出了处于第一状态的簇绒单元;
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簇绒单元;
图3示出了处于第三状态的簇绒单元;
图4示出了处于第四状态的簇绒单元;
图5示出了处于第五状态的簇绒单元;
图6示出了纱线进料装置的一个部分;
图7示出了纱线进料装置的另一个部分;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纱线进料装置的纱架;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纱线进料装置的纱架;
图10示出了纱线进料装置各部分的截面图;
图11示出了处于第一状态的纱架的可选实施例;
图12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图11的纱架;
图13示出了处于第一状态的输送夹纱器;
图14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图13的输送夹纱器;
图15示出了具有启动部件的切割单元;以及
图16示出了具有来自图15的启动部件和另一些部件的切割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或相互等效的元件在每种情况下在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并且因此不再描述,除非这是有利的。被包含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分别应用于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部件附图标记的相同部分。而且,在描述上选择的位置指示,诸如顶部、底部、侧部等,涉及直接描述和图示的图,并且在位置修改的情况下,将以类似的方式转移至新位置。此外,示出的和描述的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单个特征或特征的组合本身也可以代表独立的发明方案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簇绒单元10。在图1中,在此图示了处于第一状态的簇绒单元10。在图2至图5中也图示了簇绒单元10,其中,各图示出了每种情况下的不同状态。总的来说,图1至图5图示了用于使用簇绒单元10的典型方法序列,这些方法序列开始于提供对应的纱线股,并且结束于将纱线部分插入衬底12。可以理解的是,所图示的方法序列也可以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独立方面。
簇绒单元10具有纱线进料装置20。纱线进料装置具有总共六个纱架22,它们被组合成三对,在每种情况下每对有两个纱架22。在每种情况下,一对中的两个纱架22在此都以近似U形的配置设置。这些成对的纱架由附图标记1、2、3标识。
纱线进料装置20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纱线进料装置20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例如,驱动器可以被具体化成未图示的电气或机械的驱动器。在纱线进料装置20此种旋转的情况下,纱架22以对应的方式联合旋转。
簇绒单元10被进给多个纱线股30。所述纱线股30不是簇绒单元10的一部分,而是由簇绒单元10使用,也就是说,由其切割和使用。确保纱线股30沿着预定曲线进给的偏转部37尤其在此用于进给纱线股30。
纱线股30在此以相互平行的方式行进,其中,在图1的视图以及另一些图中,在每种情况下都只能看到一根纱线股30。另一些纱线股30在此平行于可见纱线股30行进,在纸平面的背面。
纱架22在每种情况下都被配置用于夹紧或释放纱线股30。当纱线股30被相应纱架22夹紧时,这意味着纱线股30基于相应纱架22的移动来夹带,尤其在已经描述的纱线进料装置20的旋转的背景下。由此,可以进给额外的纱线,例如,其中,所述纱线可以从相应卷装(未示出)退绕。
本例中的簇绒单元10具有多个插入元件40。相应插入元件40在此被配置为簇绒针42。如图所示,簇绒针42垂直对齐。所述簇绒针42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因此以一维方式移动,这种移动对应于上下移动。
簇绒单元10具有与所述簇绒单元10加工纱线股30一样多的簇绒针42。因此,一个相应簇绒针42被分配给每个纱线股30。每个簇绒针42在此基本上用于将相应纱线部分插入簇绒单元10下方的衬底12。确切的功能模式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讨论。
簇绒单元10此外还具有针引导件44,该针引导件44设置成使得簇绒针42延伸穿过针引导件44。簇绒针42由针引导件44稳定。这尤其意味着所述簇绒针42基本上仅能以对应于所设想的上下移动的方式移动。由此,可靠地防止了从中任何暂时的偏离和可能与之相关的故障。
簇绒单元10具有纱线输送夹纱器50。纱线输送夹纱器50被安装成可绕枢轴点52枢转。为了启动纱线输送夹纱器50,簇绒单元10具有可启动杆54,该可启动杆目前被具体化成可液压启动的。可启动杆54在不同于枢转点52的地点处连接到纱线输送夹纱器50。由此,纱线输送夹纱器50的枢转移动可以借助于可启动杆54来引起。
纱线输送夹纱器50具有输送夹纱器56。输送夹纱器56被配置用于牢固地夹紧或释放纱线股30。当纱线输送夹纱器56牢固地夹持纱线股30时,所述纱线股30尤其可以借助于刚刚描述的枢转移动来输送,并且还可以例如向前拉动。例如,由此,也可以引发纱线股30从相应卷装中退绕。确切的功能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讨论。
簇绒单元10具有切割单元60。如图所示,切割单元60同样被配置成可枢转的,特别是绕枢转轴线62枢转。切割单元60被配置用于切断纱线股30。这尤其可以在图3中图示的状态下进行。如图所示,纱线股30在此穿过切割单元60行进,这就是为什么切割单元60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切断所述纱线股30。这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讨论。然后,切割单元60可以被枢转用于另一些方法步骤,使得纱线股30可以独立于切割单元60输送,或者可以分别独立于切割单元60在空间中占据对应的位置。
针引导件44下方的簇绒单元10具有簇绒板70。相应开口75被配置在所述簇绒板70中。每个簇绒针42在此被分配一个相应开口75,其中,当相应簇绒针42向下移位时,相应簇绒针42穿过相应开口75行进。这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讨论。
簇绒针42可以在借助于簇绒板70引入衬底12之前稳定。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任何横向偏离或其他故障。
图2示出了处于其中从图1中图示的状态开始已经执行了方法步骤的状态的簇绒单元10。
纱线输送夹纱器50在此已经尤其向右枢转,这已通过部署可启动杆54进行。基于这种枢转移动,输送夹纱器56此时开始与纱线股30接合,特别是在成对分配的两个纱架22之间的位置处。然后,输送夹纱器56可以夹紧纱线股30,这尤其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二输送夹纱器板使第一输送夹纱器板移位来进行,其中,纱线股30通常可以被夹持在两个传送夹持板之间。然而,还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输送夹纱器板,例如,所述两个以上的输送夹纱器板能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彼此移位。
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的枢转点52看起来仅恰巧位于簇绒针42上方。这里无机械联接。
图3示出了在另一方法步骤之后处于另一状态的簇绒机10,该簇绒机10尤其位于将纱线输送夹纱器50向左枢转。如已经提及的,纱线股30在此已经在先前借助于输送夹纱器56夹紧。纱线股30在此由纱架22释放,使得纱线输送夹纱器50可以拉动纱线股30,以便跟随卷装(未示出)。纱线股30此时至少部分置于针引导件44下方。此时一根纱线股30在此被分配给一个簇绒针42,以此方式,纱线股30置于相应簇绒针42下方。在左侧,纱线股30此时由纱线输送夹纱器50保持。在右侧,所述纱线股30由纱线进料装置20保持。
为了达到图3中图示的状态,纱线股30已经经由枢转移动被相应分配的簇绒针42下方的纱线输送夹纱器50拉动,使得纱线股30此时被输送夹纱器56保持,并且承载在相应分配的簇绒针42正下方的针导向件44上。
图4示出了处于又一状态的簇绒单元10。簇绒针42在此已经向下重新定位,并且针引导件44已经与所述簇绒针42联合向下移位。针引导件44此时直接邻接簇绒板70。如图所示,相应簇绒针42向下突出超过针引导件44,使得在每种情况下都位于所述针引导件44下方的纱线股30被夹紧并向下推动。这导致在图4中可以看到的纱线股30的尖端在簇绒针42的正下方。纱线股30在此被向前拉动,以便稍微跟随。纱线股30随后被切割单元60切割,以使可以进行到图5中图示的状态的转换。
簇绒针42在此已经向下移动远到以至于所述簇绒针42进入衬底12。在右侧,纱线股30的在簇绒针42下方通过的那些区域已经被切割单元60切割。在左侧,相应自由端已经被输送夹纱器56释放。因此,每个簇绒针42被分配一个相应纱线部分35,该纱线部分35不再连接到相应纱线股30的剩余部分。
经由相应簇绒针42的向下移动,相应纱线部分35被向下夹带到衬底12中。所述相应纱线部分35在此以此方式插入,使得纱线部分35的一个部分置于衬底12中,但是所述纱线部分35的一个部分向上突出。因此,一方面,相应纱线部分35锚定在衬底12中,另一方面,还具有向上突出的部分。该向上突出的部分可以突出超过衬底12例如20mm,其中,可以提及的是,其他值也是可以的。这对应于人造草皮的典型实施例,其中,向上突出部分形成人造草皮的可见和可收到部分。
此外,在从图4中图示的状态到图5中图示的状态的转换中,纱线进料装置20已经向左旋转了120°。由此,纱线股30此时再次置于纱架22之间,使得纱线输送夹纱器56可以夹紧所述纱线股30并将它们拉到左侧,如上文已经进一步描述的。然后可以重新开始本文描述的方法序列。
图6示出了纱线进料装置20的一个部分。
纱线进料装置20可绕轴线21旋转。纱线进料装置20具有轴23,已经描述的纱架22固定至该轴23。如已经参考图1提及的,在本例中,纱架22在此成对布置,即在本例中成三对布置。纱架22连接成与轴23一起旋转。
电机84用于驱动轴23。所述电机84同时也用作轴23的左侧安装。在右侧,轴23被安装在滚珠轴承88中。
脉冲发生器轮86和设置在其上的传感器87置于电机84的左侧。因此可以监控轴23的旋转。
在图6中,纱架22的一个部分示意性地图示在轴23的正上方。所述部分具有可移动纱架板24,该纱架板24被安装成使得所述纱架板24唯以一维方式移位,以便被限定在水平方向上。纱架22此外还具有导向轮26,该导向轮26刚性连接到可移动纱架板24。导向轮26的移动因此被直接传递至可移动纱架板24。
开启凸轮80和闭合凸轮82用于建立可移动纱架板24的移动。在每种情况下所述开启凸轮80和所述闭合凸轮82都被配置为实心元件。
处于图6中图示的状态的导向轮26直接承载在开启凸轮80上。由此,可移动纱架板24在其水平移动方面受到控制,其中,导向轮26以对应于已经描述的纱架22的旋转的方式沿着开启凸轮80绕轴线21移动。基于面向导向轮26的开启凸轮80的表面的设计,因此可以实现导向轮26的水平移动以及对应的可移动纱架板24的水平移动。
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纱架22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纱架板,其中,可移动纱架板24尤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纱架板移动。基于两个板的设计,纱线股可以被夹持在两个板之间。当可移动纱架板24置于跟随向右水平移位的状态中时,纱线股尤其可以被夹持。相比之下,当可移动纱架板24向左移位时,例如经由开启凸轮80,如刚刚已描述的,纱线股因此被释放,使得所述纱线股可以沿着所述纱线股的相应纵向方向自由移动。
纱线进料装置20此外还具有驱动器90,该驱动器90用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开启凸轮80和闭合凸轮82。由此,开启或闭合可以独立于相应纱架22沿着圆形路径的移动而实现。这将参考图7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进行描述。
图7从另一个角度示出了处于另一个状态的纱线输送装置20。就已经描述的部件而言,将参考图6的描述。
驱动器90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导向杆,其中的一个导向杆92在图7中可见。导向杆92在此刚性地连接到开启凸轮80和闭合凸轮82,其中,开启凸轮80和闭合凸轮82被安装成使得它们可按限定的水平的方式移动。开启凸轮80和闭合凸轮82因此也可以经由导向杆92的移动以相同的方式移动。
因此,开启凸轮80和闭合凸轮82的水平移动可以借助于能够移动导向杆92的驱动器90来实现。这允许例如独立于相应纱架沿着所提供的圆形路径的移动来释放纱线股。
可以理解的是,闭合凸轮82如已经参考开启凸轮80所述,以类似的方式作用在可移动纱架板24上,但是尤其在相反的方向上。可移动纱架板24向右的移位尤其可以借助于闭合凸轮82来实现,从而例如可以实现纱线股的夹持。
图8示出了从横向于图6和图7的方向看去的纱线输送装置20的剖视图。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每种情况下在相应U形中的两个纱架22的相应成对组合。此外,可以看出两个纱架是如何在内部构建的。
在此两个不可移位并固定地连接到轴23上的固定纱架板27在每种情况下都被安装在外侧。
可移动纱架板24被设置成在两个固定纱架板27之间居中。如已经提及的,所述可移动纱架板24被具体化成可水平移位的。基于如已经描述的纱架板24、27(在图8中不可见)的设计实施例,纱线股30可以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纱架板24、27之间,或被释放。通过夹持,对应的纱线股30尤其可以经由纱线进料装置20的旋转来夹带。
图9示出了纱线进料装置20的可选实施例。与到目前为止描述的实施例相比,在此提供的不是六个,而是总共八个纱架22,所述八个纱架22同样在每种情况下都成对地以相应U形相互设置。因此,总共存在四对纱架22。否则,就功能和具体实施例而言,将参考已经阐述的描述。图9中仅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三对纱架22。
图10示出了开启凸轮80的平面图。在此可以看出,开启凸轮80被具体化成近似马蹄形或U形,其中,已经在所提供的旋转的部分中描述的导向轮26在开启凸轮80上运行,否则不在开启凸轮80上运行。例如,当导向轮26置于其中所述导向轮26不与开启凸轮80接触的状态中时,所述导向轮26将使得可移动纱架板24能够朝向开启凸轮80移动。此种移动尤其可以由闭合凸轮82触发。一旦导向轮26再次与开启凸轮80接触,可移动纱架板24通常就被推离开启凸轮80。
图11示意性示出了可选实施例中的纱架22。在此不仅提供了一个可移动纱架板24,而且提供了两个可移动纱架板24。所述两个可移动纱架24以联接方式联合移动。
在此从上至下的序列是,首先提供可移动纱架板24,然后提供固定纱架板27,接着再次提供可移动纱架板24,以及接着再次提供固定纱架板27。
图11在此示出了打开状态,其中,这里还绘制出了所示出的总共八根纱线股30。所述纱线股30自由穿过纱架板24、27中的相应凹槽行进,使得所述纱线股30不被夹持在任何地方。这尤其意味着纱线股30沿着其相应纵向方向可以自由移动,尽管其置于纱架22内。可以提及的是,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数量的纱线股。
相比之下,图12示出了其中可移动纱架板24已经向右移位的状态。在此可以看出,纱线股30已经被夹持,特别是在可移动纱架板24与固定纱架板27之间。
在图11和图12中图示的并且基于总共四个纱架板24、27的实施例,与具有三个纱架板的实施例相比,也被证明是有利的。纱线股30尤其能够以更加可靠的方式被夹持。
图13和图14各自示出了纱线输送夹纱器56,该纱线输送夹纱器56具有连续穿过其中的纱线股30。图13在此示出了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纱线股30可沿着其相应纵向方向自由移动。图14示出了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纱线股30由输送夹纱器56保持。
输送夹纱器56具有第一输送夹纱器板58和第二输送夹纱器板59。输送夹纱器板58、59可相互移位。纱线股30可以在输送夹纱器板58、59之间被引导穿过在每种情况下都配置的凹槽,其中,处于图13中图示的状态的所述纱线股30可沿着其相应纵向方向自由移动。当第一输送夹纱器板58相对于固定第二输送夹纱器板59向右移位时,纱线股30被夹持在两个输送夹纱器板58、59之间。这在图14中进行了图示。例如,这种状态使得纱线股30在纱线输送夹纱器50从右至左的枢转移动中被联合拉到左侧,如上文已经进一步描述的,并且例如新纱线也从相应纱线卷装中退绕。当纱线部分随后被插入时,例如,可以再次假设图13中图示的打开状态。
图15示出了通过已经提及的轴23和切割单元6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此绘制出了切割单元60可绕其枢转的枢转轴线62。
切割单元60具有另一滚珠轴承64。以旋转固定方式连接到轴23的绒毛轮28附接至轴23。因此,绒毛轮原则上与轴23联合旋转。如图所示,在绒毛轮28的相应旋转位置处,另一滚珠轴承64可以接合于其中的三个凹槽29被配置在绒毛轮28中。
当另一滚珠轴承64如图所示接合于凹槽29中的一个时,切割单元60因此处于向内枢转的位置。切割单元60尤其可以用于切割工序。当轴23进一步旋转时,绒毛轮28也因此进一步旋转,并且因此向外推动另一滚珠轴承64。由此,切割单元60向外枢转,使得另一滚珠轴承64与纱线股30间隔开。这允许例如进一步拉动纱线股30。
基于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实现了轴23经由绒毛轮28和另一滚珠轴承64自动确保切割单元60的正确枢转位置。
图16示出了另一剖视图,其中,除了图15中图示的部件之外,还可以看到开启凸轮80。所述开启凸轮80位于绒毛轮28的正面。一旦相应纱架22已经夹紧纱线股30,就可以启动开启凸轮80。纱线股30因此被释放,并且纱线输送夹纱器50可以进一步拉动纱线股30。此后,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簇绒针42向下移动。闭合凸轮82可以随后被启动,并且开启凸轮80因此可以缩回。当簇绒针42进一步向下移动时,轴23可以同时旋转,以便将纱线股30输送到纱线输送夹纱器50可以再次夹紧纱线股30的位置。为了使纱线保持器22能再次接收纱线股30,纱架22在沿着偏转部37通过之前再次打开。这经由开启凸轮80下方的两个滚珠轴承来进行。当行进到闭合凸轮82上时,纱架22再次关闭,并且纱线股30因此被卡住。
总之,可能的方法序列可以描述如下:
-借助于纱线输送夹纱器夹紧纱线股;
-释放纱线进料装置中的纱线股;
-将纱线输送夹纱器远离纱线进料装置枢转,在此将纱线股设置在插入元件下方;
-将切割元件向切割位置移动;
-切割纱线股,在此生成纱线部分;
-释放纱线部分;
-借助于相应插入元件插入纱线部分。
该方法序列可以被理解为是本发明的独立方面。
本提案的可能的特征以结构化的方式在下文中阐述。在下文中以结构化方式阐述的特征可以被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并且可以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清楚明白的是本发明已经从具有最少特征的主题中推导出来。具体地,本发明的有利的或可能的设计实施例,但并非唯一的可能设计实施例,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本发明包括:
一种用于簇绒机的簇绒单元,其中,簇绒单元(10)具有:
-纱线进料装置(20),用于同时平行地进给若干纱线股(30);
-至少一个插入元件(40);
-纱线输送夹纱器(50),其被配置用于将纱线股(30)的相应自由端远离纱线进料装置(20)输送,使得每个插入元件(40)在每种情况下都被分配一个纱线股(30);
-切割单元(60),其被配置用于切割纱线股(30),使得在被分配给插入元件(40)的每个纱线股(30)中保留被分配给相应插入元件(40)的一个纱线部分(35);
-其中,每个插入元件(40)被配置用于将相应所分配的纱线部分(35)插入置于簇绒单元(10)下方的衬底(12)。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进料装置(20)具有多个旋转的纱架(22)。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架(22)在每种情况下都被配置成成对地相互作用,使得每根纱线股(30)在切割之前由一对中的两纱架(22)保持。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进料装置(20)具有三对或四对纱架(22)。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用于夹紧纱线股(30)的自由端的纱线输送夹纱器(50)被配置用于夹紧纱线股(30)的相应端部,该纱线股(30)被夹持在一对中的两个纱架(22)之间。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进料装置(20)在每个簇绒工序之前被配置用于向前旋转和/或引导纱架(22),以便提供纱线股的新端部,用于由纱线输送夹纱器(50)夹紧。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架(22)设置成可绕公共轴线(21)旋转。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每个纱架(22)具有可相互移位的第一纱架板(24、27)和第二纱架板(24、27),用于保持并释放纱线股(30)。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每个纱架(22)拥有至少一个上部纱架板(24、27)、一个中心纱架板(24、27)和一个下部纱架板(24、27),并且用于保持并释放纱线股(30)的中心纱架板(24)可由驱动器,尤其是液压驱动器,相对于另外两个纱架板移位。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每个纱架拥有至少一个第一纱架板(24、27)、一个第二纱架板(24、27)、一个第三纱架板(24、27)和一个第四纱架板(24、27),并且用于保持并释放纱线股(30)的第二纱架板(24)和第四纱架板(24)可由驱动器,尤其是液压驱动器,相对于另外两个纱架板(27)移位。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至少一个纱架板(24)借助于闭合凸轮(82)和开启凸轮(80)可相对于另一个纱架板(27)移位,该闭合凸轮(82)和该开启凸轮(80)在每种情况下都可由一个驱动器(90),尤其是一个液压驱动器移动。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进料装置20在输送过程中释放纱线股(30)。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输送夹纱器(50)在输送过程中拉动纱线股(30)穿过纱线进料装置(20)和/或从相应纱线卷装中退绕所述纱线股(30)。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簇绒单元(10)具有入口侧偏转部(37),用于在纱线进料装置(20)前面引导纱线股(30)。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切割单元(60)具有可相互移位的切割刀片和反向刀片,它们用于切断纱线部分(35)。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切割刀片可借助于驱动器,尤其是液压缸,相对于反向刀片移位。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每个插入元件(40)具有一个簇绒针(42),该簇绒针(42)被配置成用于夹紧相应纱线部分(35)并将其插入衬底(12)。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相应簇绒针(42)可垂直地和/或垂直于衬底(12)移动。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在下侧的簇绒单元(10)具有簇绒板(70),在该簇绒板中配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纱线部分(35)的开口(75)。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簇绒单元(1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簇绒针(42)或用于引导相应簇绒针(42)的针引导件(44),其中,具有簇绒针(42)的每个针引导件(44)是部分可移动的,优选地以便在衬底附近停止或在簇绒板(70)附近停止。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插入元件(40),尤其是簇绒针(42),在其移动过程中,从相应纱线卷装中退绕一根或多根纱线股(30)。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输送夹纱器(50)被安装成可绕枢轴点(52)枢转。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簇绒单元(10)具有可启动杆(54),用于枢转纱线输送夹纱器(50)。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杆(54)可由液压或曲柄机构启动。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输送夹纱器(50)具有输送夹纱器(56),用于夹紧纱线股(30)的自由端。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输送夹纱器(56)具有可相互移位的第一输送夹纱器板(58)和第二输送夹纱器板(59),它们用于夹紧并释放自由端,尤其是由液压器。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纱线输送夹纱器(50)被配置用于在插入过程中释放纱线股(35)。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可枢转地安装切割单元(60)。
上述簇绒单元,其中,切割单元(60)在相应切割工序之前被配置用于朝向纱线股(30)枢转,并且在切割工序之后被配置用于远离纱线股(30)枢转。
上述簇绒单元,此外还具有用于纱线输送夹纱器(50)的终端位置和/或切割装置(60)的位置的设定设备。
上述簇绒单元,此外还具有用于簇绒针穿透衬底的深度的深度设定设备。
一种簇绒机,用于在每种情况下都将来自纱线股(30)的一个纱线部分插入置于簇绒单元(10)下方的衬底(12),该纱线部分(30)在每种情况下都由簇绒单元(10)定位并切断,尤其是如上所述的簇绒单元(10)。
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簇绒单元的簇绒机。
上述簇绒机,其中,纱线输送夹纱器(50)优选地以交替枢转移动的方式,在每种情况下都将由纱线进料装置(20)准备好的纱线的端部远离纱线进料装置(20)输送,其中,纱线输送夹纱器(50)在每种情况下都将相应纱线股分配并定位至一个插入元件(40),并且一旦切割单元(60)已经从相应纱线股(30)切断相应纱线部分(35),插入元件(40)就将相应纱线部分(35)插入衬底(12)。
现与申请一起提交的以及稍后提交的权利要求不妨碍实现更广泛的保护。
如果更仔细地检查,尤其是检查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本文中表明了一个或另一个特征确实是有利的,但是就本发明的目的而言并非决定性的,在这个阶段当然已经设想了不再包括此种特征的措辞,尤其是在主权利要求中。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也涵盖了此种的子组合。
此外还应注意,在各种实施例中描述的以及在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设计实施例和变型可以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单个特征或多个特征在此可以以任意方式相互替换。所述特征的组合同样被包括在本公开内容中。
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后向引用经由相应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涉及主权利要求的主题的另一配置。然而,所述反向引用不应被理解为在实现对反向引用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独立客观保护方面的放弃。
仅在说明书中公开了的特征,或者包括多个特征的权利要求中的单个特征,可以在任何时候被一条或多条独立权利要求假定为与本发明相关的重要特征,以用于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区分开来,特别是当此类特征已经与其他特征一起被提及时,或者与其他特征一起获得特别有利的结果时。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簇绒机的簇绒单元,其中,所述簇绒单元(10)具有:
纱线进料装置(20),用于同时平行地进给若干纱线股(30);
至少一个插入元件(40);
纱线输送夹纱器(50),其被配置用于将所述纱线股(30)的相应自由端远离所述纱线进料装置(20)输送,使得每个插入元件(40)在每种情况下都被分配一个纱线股(30);
切割单元(60),其被配置用于切割所述纱线股(30),使得在被分配给插入元件(40)的每个纱线股(30)中保留被分配给相应插入元件(40)的一个纱线部分(35);
其中,每个插入元件(40)被配置用于将相应所分配的纱线部分(35)插入置于簇绒单元(10)下方的衬底(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进料装置(20)具有多个旋转的纱架(22)。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架(22)在每种情况下都被配置成成对地相互作用,使得每根纱线股(30)在切割之前由一对中的两纱架(22)保持。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进料装置(20)在每个簇绒工序之前被配置用于向前旋转和/或引导所述纱架(22),以便提供所述纱线股的新端部,用于由所述纱线输送夹纱器(50)夹紧。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架(22)设置成可绕公共轴线(21)旋转。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纱架板(24)借助于闭合凸轮(82)和开启凸轮(80)相对于另一个纱架板(27)移位,所述闭合凸轮(82)和所述开启凸轮(80)在每种情况下都可由一个驱动器(90),尤其是一个液压驱动器移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进料装置(20)在输送过程中释放所述纱线股线(30),和/或所述纱线输送夹纱器(50)在输送过程中拉动所述纱线股线(30)穿过所述纱线进料装置(20)和/或从相应纱线卷装中退绕所述纱线股(3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插入元件(40)具有一个簇绒针(42),所述簇绒针(42)被配置用于夹紧所述相应纱线部分(35)并将其插入所述衬底(1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下侧的所述簇绒单元(10)具有簇绒板(70),在所述簇绒板(70)中配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所述纱线部分(35)的开口(75)。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绒单元(1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所述簇绒针(42)或用于引导相应簇绒针(42)的针引导件(44),其中,具有所述簇绒针(42)的每个针引导件(44)是部分可移动的,优选地以便在所述衬底(12)附近停止或在所述簇绒板(70)附近停止。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40),尤其是所述簇绒针(42),在其移动过程中,从相应纱线卷装中退绕一根或多根所述纱线股(30)。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输送夹纱器(50)被安装成可绕枢转点(52)枢转。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输送夹纱器(50)被配置用于在插入过程中释放所述纱线部分(35)。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单元,其特征在于,可枢转地安装所述切割单元(60),其中,所述切割单元(60)在相应切割工序之前被配置用于朝向所述纱线股(30)枢转,并且在所述切割工序之后被配置用于远离所述纱线股(30)枢转。
15.一种簇绒机,用于在每种情况下都将来自纱线股(30)的一个纱线部分插入置于簇绒单元(10)下方的衬底(12),所述纱线股(30)在每种情况下都由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簇绒单元(10)定位并切断。
CN201980085015.3A 2018-12-19 2019-12-17 簇绒单元和簇绒机 Active CN113330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8107291.9U DE202018107291U1 (de) 2018-12-19 2018-12-19 Tafteinheit und Taftmaschine
DE202018107291.9 2018-12-19
PCT/EP2019/085713 WO2020127313A1 (de) 2018-12-19 2019-12-17 Tafteinheit und taft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0152A true CN113330152A (zh) 2021-08-31
CN113330152B CN113330152B (zh) 2023-07-25

Family

ID=6959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5015.3A Active CN113330152B (zh) 2018-12-19 2019-12-17 簇绒单元和簇绒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3153B2 (zh)
EP (2) EP3899123B1 (zh)
CN (1) CN113330152B (zh)
DE (1) DE202018107291U1 (zh)
WO (1) WO20201273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64835A1 (en) * 2018-12-19 2022-03-03 Johann Baptist Owegeser Tufting unit and tufting machi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059A (zh) * 2008-07-02 2011-08-03 卡德-门罗公司 用于簇绒机的针迹分配控制系统
WO2017017237A1 (de) * 2015-07-28 2017-02-02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Tuftmaschine
CN106661850A (zh) * 2015-01-26 2017-05-10 斯格拉斯有限公司 用于将人造草束插入到地面中的设备
CN206245048U (zh) * 2016-11-28 2017-06-13 天津市原野地毯有限公司 夹纱簇绒机
WO2017183977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Desso Sports B.V. Device for inserting synthetic fibers into the ground
DE202016106988U1 (de) * 2016-12-14 2018-03-15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Tafteinheit und Taft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1990A (en) * 1967-09-02 1970-02-18 Stanley Shorrock Needle Assembly for a Tufting Machine
GB1318226A (en) * 1970-12-31 1973-05-23 Shorell Ltd Tufting machine and a needle assembly thereof
US3937158A (en) * 1974-05-29 1976-02-10 Spanel Abram Nathaniel Method and means of tufting
NZ244708A (en) 1991-10-14 1995-11-27 Tapijtfabriek H Desseaux Nv Artificial grass inserter with at least one planting pin
US5983815A (en) * 1997-03-11 1999-11-16 Card-Monroe Corp. Tufting machine with pattern yarn feed and distribution device
US8141505B2 (en) * 2008-02-15 2012-03-27 Card-Monroe Corp. Yarn color placement system
US8181585B1 (en) * 2008-06-27 2012-05-22 Cyp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ressed air system
BE1020203A5 (nl) 2011-08-26 2013-06-04 Cttec Bvba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pooltapijt.
WO2014186275A1 (en) * 2013-05-13 2014-11-20 Card-Monro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atterned artificial/synthetic sports turf fabrics
CN108660630A (zh) * 2017-03-27 2018-10-16 天津市永星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式枪刺地毯系统
DE202018107291U1 (de) * 2018-12-19 2020-03-20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Tafteinheit und Taftmaschine
EP4326933A1 (en) * 2021-04-19 2024-02-28 Sisgrass B.V. Variable grass-length injec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059A (zh) * 2008-07-02 2011-08-03 卡德-门罗公司 用于簇绒机的针迹分配控制系统
CN106661850A (zh) * 2015-01-26 2017-05-10 斯格拉斯有限公司 用于将人造草束插入到地面中的设备
WO2017017237A1 (de) * 2015-07-28 2017-02-02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Tuftmaschine
WO2017183977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Desso Sports B.V. Device for inserting synthetic fibers into the ground
CN206245048U (zh) * 2016-11-28 2017-06-13 天津市原野地毯有限公司 夹纱簇绒机
DE202016106988U1 (de) * 2016-12-14 2018-03-15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Tafteinheit und Taftmaschi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64835A1 (en) * 2018-12-19 2022-03-03 Johann Baptist Owegeser Tufting unit and tufting machine
US11913153B2 (en) * 2018-12-19 2024-02-27 Smg Sportplatzmaschinenbau Gmbh Tufting unit and tuft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99123C0 (de) 2023-09-06
WO2020127313A1 (de) 2020-06-25
DE202018107291U1 (de) 2020-03-20
EP3899123A1 (de) 2021-10-27
EP4249658A1 (de) 2023-09-27
CN113330152B (zh) 2023-07-25
EP3899123B1 (de) 2023-09-06
US20220064835A1 (en) 2022-03-03
US11913153B2 (en)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29199B1 (en) Device for inserting artificial grass strands into the ground
US8550123B2 (en)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band-shaped weft material
KR20000016242A (ko) 실 보빈을 자동 교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교체 유닛을 가진 스풀장치
EP2029465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EP0770717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Aufnehmen und Zuführen eines Faserbandendes an eine OE-Spinnvorrichtung
CZ20022314A3 (cs) Způsob k opětovnému zapřadení a dopřádací stroj k jeho provádění
DE250173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ierung des auflaufspulenwechsels an einer spinnmaschine, insbesondere rotor- spinnmaschine
US5634602A (en) Open end spinning machine with associated service device
CN113330152B (zh) 簇绒单元和簇绒机
DE19641060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Garnanspinnen an einer Offenend-Spinnmaschine
EP2444348A2 (de) Hülsengreifer für ein Kreuzspulenwechselaggregat
CZ283051B6 (cs) Zařízení k navádění osnovních nití
RU2795495C2 (ru) Тафтинговый блок и тафтинговая машина
US10377596B2 (en) Roll feeder device
CS286390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yarn spinning-in with spinner for break spinning
CZ20023616A3 (cs) Tkaní koberců
SK285713B6 (sk) Zariadenie na rozrezávanie káblov vytvorených z termoplastických vlákien a spôsob jeho činnosti
WO2008009332A1 (de) Vorrichtung zum zustellen von schussfäden für eine webmaschine
CZ2015300A3 (cs) Způsob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US4915143A (en) Selectively feeding one of a plurality of weft threads to a gripper projectile
CZ20023613A3 (cs) Jednotka pro vytváření chomáčků příze a tkalcovský stav
CZ2007178A3 (cs) Zpusob a zarízení k zavádení konce príze do sprádací trysky tryskového doprádacího stroje
DE1964459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geben eines laufend einer Absaugung zugeführten Fadens an eine Leerhülse
DE4235754C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neiden von Fäden in einer Nähmaschine
DE19739853C2 (de) Steuerbare Schußfadenzubringer- und -klemmvorrichtung und Vorrichtungsanordnung zum Minimieren des Schußfadenabfalles bei der Gewebeherstellung auf Webmaschinen, insbesondere auf Greiferwebmaschin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