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6552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6552A
CN113316552A CN202080008573.2A CN202080008573A CN113316552A CN 113316552 A CN113316552 A CN 113316552A CN 202080008573 A CN202080008573 A CN 202080008573A CN 113316552 A CN113316552 A CN 113316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transfer
image forming
pair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85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6552B (zh
Inventor
吉冈智章
黑田光昭
萩原和义
宫川正平
田中敬
高桥政明
宫本阳子
马场俊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16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6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6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6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003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grippers
    • B65H29/00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grippers by chains or bands having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side edges of articles, e.g. newspaper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0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 B65H29/0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the gripper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chains or bands
    • B65H29/042Intermediate conveyors, e.g. transferring devices
    • B65H29/044Intermediate conveyors, e.g. transferring devices conveying through a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环形的转印带,所述转印带具有供转印图像的外表面;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包括:转印滚筒,所述转印滚筒具有转印区,所述转印区与所述转印带的所述外表面夹住记录介质,以将所述图像从所述转印带的所述外表面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以及一对第一旋转体,所述一对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转印滚筒的两个轴向端侧上;一对循环构件,所述一对循环构件各自卷绕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旋转而循环;以及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安装到所述一对循环构件,并且所述保持单元被配置为保持所述记录介质,利用所述一对循环构件的循环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经过所述转印区。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的配置:纸张的前部部分被设置在传送鼓的圆周表面上的夹持件夹持,以传送纸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686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单元所安装的循环构件通过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循环以传送记录介质并且转印单元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配置中,当旋转体被设置为与转印单元分开的构件时,需要大空间。
本发明涉及与旋转体被设置为与转印单元分开的构件的配置相比,节省了空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环形的转印带,所述转印带具有供转印图像的外表面;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包括转印滚筒以及一对第一旋转体,所述转印滚筒具有转印区,所述转印区与所述转印带的所述外表面夹住记录介质,以将所述图像从所述转印带的所述外表面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所述一对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转印滚筒的两个轴向端侧上;一对循环构件,所述一对循环构件各自卷绕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旋转而循环;以及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安装到所述一对循环构件,并且所述保持单元被配置为保持所述记录介质,利用所述一对循环构件的循环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经过所述转印区。
在第二方面,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印滚筒的外径。
在第三方面,所述转印滚筒包括:基座构件;以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被卷绕在所述基座构件的外周上,以能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更换。
在第四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加热单元;压力辊,所述压力辊具有定影区,所述定影区被配置为与所述加热单元的外表面夹住所述记录介质,以将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压力辊的两个轴向端侧上,其中,所述循环构件被卷绕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并且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而循环,并且所述保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一对循环构件的循环而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经过所述定影区。
在第五方面,所述第二旋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压力辊的外径。
在第六方面,所述压力辊包括:基座构件;以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被卷绕在所述基座构件的外周上,以能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更换。
在第七方面,包括非接触式加热单元,所述非接触式加热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转印单元和所述定影单元之间,所述非接触式加热单元以非接触方式加热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图像。
在第八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在所述一对循环构件之间面对所述非接触式加热单元,并且向通过所述保持单元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风。
根据第一方面的配置,与第一旋转体被设置为与转印单元分开的构件的配置相比,节省了空间。
根据第二方面的配置,与第一旋转体的外径等于或大于转印滚筒的外径的配置相比,在转印区中,防止了记录介质向相对于转印滚筒和转印带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移位。
根据第三方面的配置,当表面层劣化时,不必更换包括第一旋转体的转印单元。
根据第四方面的配置,与第二旋转体被设置为与定影单元分开的构件的配置相比,节省了空间。
根据第五方面的配置,与其中第二旋转体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压力构件的外径的配置相比,在定影区中,防止了记录介质向相对于加热单元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移位。
根据第六方面的配置,当表面层劣化时,不必更换包括第二旋转体的定影单元。
根据第七方面的配置,与包括接触记录介质的背面的接触部的情况相比,防止用于加热转印到记录介质的图像的加热单元干扰记录介质的背面上的图像。
根据第八方面的配置,与其中没有空气被发送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配置相比,当在正面面对非接触式加热单元的情况下传送记录介质时,防止了图像区中的记录介质的背面接触设备的部件。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二次转印体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夹持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传送单元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二次转印部的放大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传送单元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传送单元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传送单元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夹持件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根据修改形式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基于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设备10)
描述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配置。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设备10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具体地,图像形成设备10是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图像的示例)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更具体地,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4、传送单元15和定影装置16。下文中,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的每个部分(图像形成单元14、传送单元15和定影装置16)。
(图像形成单元14)
图像形成单元14的功能是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图像的示例)的功能。具体地,图像形成单元14包括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和转印装置17。
(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
提供图1中示出的多个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以形成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了用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总共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图1中示出的(Y)、(M)、(C)和(K)指示对应于相应颜色的分量。
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当必须将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相区分时,在每个构件的附图标记之后添加(Y)、(M)、(C)和(K);当不必将以上颜色相区分时,可省略(Y)、(M)、(C)和(K)。由于除了要使用的色调剂之外以相同的方式配置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因此作为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的代表,用图1中的附图标记表示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Y)的每个部分。
具体地,每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包括在一个方向(例如,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的感光鼓32(感光体)。另外,每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包括充电器23、曝光器36、显影器38和去除器40。
在每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中,充电器23对感光鼓32进行充电。另外,曝光器36使由充电器23充电的感光鼓32曝光,以在感光鼓32上形成静电潜像。另外,显影器38将通过曝光器36在感光鼓3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然后,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随后将描述的转印带24之后,去除器40去除留在感光鼓32上的色调剂。
(转印装置17)
图1中示出的转印装置17是用于将由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22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装置。具体地,转印装置17将相应颜色的感光鼓32的色调剂图像作为中间转印体叠加并一次地转印到转印带24上,并且将所叠加的色调剂图像二次地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二次转印位置T2(随后将描述的咬合区28A)处。更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转印装置17包括转印带24、一次转印辊26、二次转印体27和充电器60。
(一次转印辊26)
图1中示出的一次转印辊26是用于将每种颜色的感光鼓32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24上的在感光鼓32和一次转印辊26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T1处。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一次转印辊26和感光鼓32之间施加一次转印电场,形成在感光鼓32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带24的一次转印位置T1处。
(转印带24)
图1中示出的转印带24是图像被转印到其外表面的环形转印带的示例。具体地,在转印带24上,色调剂图像从每种颜色的感光鼓32转印到其外周表面(外表面的示例)。更具体地,如下地配置转印带24。如图1中所示,转印带24具有环形形状。转印带24被卷绕在包括传动辊42D和卷绕辊42E和42F的多个辊42上,以确定其姿势。因多个辊42的传动辊42D在驱动单元(未示出)的作用下旋转驱动,转印带24例如在预定的箭头A的方向(下文中,被称为带循环方向A)上循环。随后将描述卷绕辊42E和42F的特定配置。
(二次转印体27)
二次转印体27是转印单元的示例。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二次转印体27包括转印滚筒28和一对链轮29。转印滚筒28是具有转印区的转印滚筒的示例,记录介质被夹在该转印区与转印带的外表面之间,以将图像从转印带转印到记录介质。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转印滚筒28具有咬合区28A(转印区的示例),记录介质P被夹在咬合区28A与转印带24的外周表面之间。咬合区28A可被称为夹持区,因为它是夹住记录介质P的区域。转印滚筒28可被称为夹持部分,因为记录介质P被夹在转印滚筒28与转印带24之间。在图3中,记录介质P被简化,并且示出了其部分。
咬合区28A是通过将转印带24卷绕在转印滚筒28上来形成的。换句话说,咬合区28A可被称为是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彼此接触的接触区。咬合区28A是二次转印位置T2,在二次转印位置T2,色调剂图像被从转印带24转印到记录介质P。另外,在咬合区28A中,记录介质P被夹在转印滚筒28与转印带24之间,以传送记录介质P。
这对链轮29是旋转体的示例,并且是第一旋转体的示例。如图2中所示,这对链轮29设置在转印滚筒28的两个轴向端侧上。换句话说,转印滚筒28设置在这对链轮29之间。另外,这对链轮29与转印滚筒28同轴地设置,并且被配置为与转印滚筒28一体地旋转。二次转印体27在驱动单元(未示出)的作用下被旋转驱动。
如图4中所示,这对链轮29中的每个的外径小于转印滚筒28的外径。链轮29的外径是包括齿29A的外径(即,包括齿尖的直径)。
转印滚筒28包括基座构件28E和表面层28F,表面层28F被卷绕在基座构件28E的外周上并且能相对于基座构件28E更换。使用诸如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作为基座构件28E。使用诸如聚氨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EPM)、硅橡胶、氟橡胶(FKM)和表氯醇-丁二烯橡胶(epichlorohydrin-butadiene rubber)这样的树脂材料作为表面层28F。表面层28F以能脱离的方式固定到基座构件28E。因此,可将表面层28F脱离基座构件28E,并且可将未用过的表面层28F附着到基座构件28E。
另外,在转印滚筒28的外周上,形成两个凹部28D,随后将描述的传送单元15的夹持件54和安装构件55被容纳在凹部28D中。凹部28D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
(充电器60)
充电器60是面对夹持部并且处于转印带内侧的面对部的示例。如图3中所示,充电器60设置在转印带24的内侧,以面对转印滚筒28。具体地,充电器60在咬合区28A中在传送单元15的传送方向上的包括中心28S的区域中面对转印滚筒28。
充电器60是用于通过电晕放电转印所述转印带24的色调剂图像的充电器(所谓的电晕充电器)。具体地,充电器60包括放电线60A和壳体62(外壳)。放电线60A是线性的,具有沿着转印滚筒28的轴向方向的长度。放电线60A与转印带24的内表面不接触。也就是说,放电线60A与转印带24的内表面有间隙。
壳体62是包围放电线的包围部的示例。壳体62形成为盒形,并且在转印滚筒28侧(即,下侧)具有开口部62C。
具体地,壳体62具有第一壁62A和一对第二壁62B,第一壁62A设置在转印滚筒28的相对于放电线60A的对侧上,这一对第二壁62B分别设置在带循环方向A的相对于放电线60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此外,壳体62具有设置在放电线60A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的第三壁(未示出)。
壳体62与转印带24的内表面不接触。也就是说,壳体62与转印带24的内表面有间隙。
壳体62可具有在放电线60A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设置的第三壁(未示出)中具有开口部的配置,并且可至少在转印滚筒28侧(即,下侧)具有开口部62C。
通过向放电线60A施加电压并且将充电器60中的电压放电,记录介质P被静电吸引到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另外,转印带24因充电器60中放电线60A的放电而被充电,并且叠加在转印带24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从转印带24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咬合区28A(二次转印位置T2)处。
(卷绕辊42E和42F)
图1和图3中示出的卷绕辊42E和42F是绕其在转印带的内侧卷绕转印带的一对卷绕辊的示例。卷绕辊42E和42F分别设置在带循环方向A的相对于充电器6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如图3中所示,卷绕辊42E和42F被设置成使得当在卷绕辊42E和42F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卷绕辊42E和42F的公共外接线XA在转印滚筒28上方通过。
这里,公共外接线XA是在其上卷绕辊42E和42F设置在外接线(即,公共外接线)的与卷绕辊42E和42F二者接触的同一侧的外接线。更具体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公共外接线XA是与卷绕辊42E和42F的绕其卷绕转印带24的一部分接触的外接线。换句话说,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公共外接线XA是相对于充电器60的与转印滚筒28侧的卷绕辊42E和42F接触的外接线。
另外,转印带24上的卷绕在卷绕辊42E和42F上的两个卷绕部43E和43F与转印滚筒28分开。卷绕部43E是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上的相对于卷绕部43F的上游侧的卷绕部。
(传送单元15)
图1至图3中示出的传送单元15具有传送记录介质P的功能。具体地,传送单元15具有传送记录介质P使其通过咬合区28A的功能(参见图3)。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中所示,传送单元15包括一对链轮19、一对链条52、夹持件54和吸引辊59。这对链条52是循环构件的示例。夹持件54是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单元的示例。在图1中,以简化方式示出了链轮19、链条52和夹持件54。在图3中,以简化方式示出了链条52和夹持件54。
如图1中所示,这对链轮19以一定间隔在设备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相对于二次转印体27中所包括的这对链轮29的定影装置16侧(图1中的左侧)。这对链轮19同轴地支撑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主体(未示出)上,以便能一体地旋转。
如图1中所示,一对链条52环形地形成。如图2中所示,一对链条52以一定间隔设置在设备的前后方向(图2中的方向D)上。一对链条52分别卷绕在二次转印体27的一对链轮29和一对链轮19上(参见图1)。然后,当包括一对链轮29的转印滚筒28旋转时,链条52在循环方向C(图1中的箭头C的方向)上循环。这里,链条52被在循环方向C上卷绕,以在咬合区28A中跨越至少面对充电器60的区域。因此,由于在二次转印期间通过链条52传送记录介质P,因此防止记录介质P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有速度波动。另外,链条52被卷绕,以跨越整个咬合区28A。因此,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能更可靠地防止记录介质P有速度波动。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链条52卷绕在链轮29上的卷绕角度为180度或更大角度。因此,记录介质P可容易地沿着转印滚筒28的表面传送。为了有助于沿着转印滚筒28的表面传送记录介质P,期望将卷绕角度设置为90度或更大角度。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循环方向C上,链条52的卷绕起点与二次转印位置T2的到达点之间的卷绕角度为90度或更大。因此,记录介质P有可能在到达二次转印位置T2之前沿着转印滚筒28的表面传送。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侧视图中,链条52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在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之间行进。换句话说,在侧视图中,链条52相对于卷绕部43F有间隙,并且在卷绕部43F的相对于链条52的对侧相对于转印滚筒28有间隙。
如图2中所示,夹持件54所安装的安装构件55沿着设备的前后方向跨一对链条52。安装构件55沿着链条52的圆周方向(循环方向C)以预定间隔固定到一对链条52。
如图2中所示,夹持件54沿着设备的前后方向以预定间隔安装到安装构件55。换句话说,夹持件54经由安装构件55安装到链条52。夹持件54具有保持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的功能。具体地,夹持件54包括爪54A和爪基座54B,如图5中所示。夹持件54通过将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夹在爪54A和爪基座54B之间来保持记录介质P。换句话说,夹持件54可以被称为在厚度方向上保持记录介质P的保持单元的示例。
更具体地,夹持件54将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保持在记录介质P的图像区的外部。记录介质P的图像区是记录介质P上的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区域。在夹持件54中,例如,爪54A在弹簧等的作用下压贴爪基座54B,并且通过凸轮等的动作将爪54A相对于爪基座54B打开和闭合。
在传送单元15中,如图5中所示,夹持件54保持从其中容纳有记录介质P的容纳部(未示出)发送的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另外,当链条52在夹持件54保持记录介质P的前端的状态下在循环方向C上循环时,传送单元15通过移动夹持件54来传送记录介质P,并且记录介质P在被夹持件54保持的同时与夹持件54一起经过咬合区28A。此外,传送单元15在经过咬合区28A之后将记录介质P传送到定影装置16。
吸引辊59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与转印滚筒28接触。吸引辊59将记录介质P压贴转印滚筒28,并且通过从电源57供电对记录介质P进行充电。因此,记录介质P被静电吸引到转印滚筒28的外周表面。
(定影装置16)
图1中示出的定影装置16是用于将在转印滚筒28的作用下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的装置。更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定影装置16包括作为加热构件的加热辊68和作为压力构件的压力辊69。定影装置16通过用加热辊68和压力辊69对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和施压,将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接下来,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如图5中所示,夹持件54保持从其中容纳有记录介质P的容纳部(未示出)发送的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另外,当链条52在夹持件54保持记录介质P的前端的状态下在循环方向C上循环时,记录介质P因夹持件54移动而被传送,并且在记录介质P被夹持件54保持的同时与夹持件54一起经过咬合区28A(参见图3)。记录介质P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通过吸引辊59静电吸引到转印滚筒28。
当记录介质P经过咬合区28A时,记录介质P通过充电器60中放电线60A的放电而静电吸引到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另外,由于充电器60中放电线60A的放电,叠加在转印带24上的色调剂图像在咬合区28A(二次转印位置T2)处被从转印带24转印到记录介质P。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像这样,通过使夹持件54所安装的链条52循环来传送记录介质P。这里,即使当链轮29以恒定速度旋转时,随着链轮29和链轮19旋转,链轮29的齿和链轮19的齿与链条52的啮合位置会改变,从而造成链条52发生速度波动。
这里,当在转印带24的宽度方向上(在图6的纸张的深度方向上)观察时,在如图6中所示的转印带24的外表面与转印滚筒28点接触的配置(以下,将本结构称为第一比较例)中,链条52的速度波动可能造成记录介质P在咬合区28A中的速度有速度波动。当在咬合区28A中记录介质P发生速度波动时,可能发生色调剂图像的转印失败。
相比之下,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咬合区28A是通过将转印带24卷绕在转印滚筒28上来形成的。因此,与第一比较例相比,将记录介质P夹在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之间的咬合区28A在带循环方向A上更宽。因此,与第一比较例相比,防止了记录介质P在咬合区28A中有速度波动,并且防止了色调剂图像的转印失败。另外,第一比较例也可以被称为具有公共外接线XA相对于转印滚筒28移位的配置。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卷绕辊42E和42F被设置成使得当在卷绕辊42E和42F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卷绕辊42E和42F的公共外接线XA在转印滚筒28上方通过。因此,与其中公共外接线XA相对于转印滚筒28移位的第一比较例(参见图6)相比,咬合区28A在带循环方向A上更宽。因此,与第一比较例相比,防止了记录介质P在咬合区28A中有速度波动,并且防止了色调剂图像的转印失败。
另外,记录介质P通过被夹在咬合区28A中的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之间而附着到转印滚筒28和转印带24。例如,当转印带24与记录介质P分开时,记录介质P被从转印带24上剥离。
这里,在记录介质P仅被一对传送辊传送并且经过咬合区28A的配置中(下文中,该配置被称为第二比较例),附着到转印滚筒28的记录介质P不太可能在背离转印滚筒28的方向上被拉动,并且不太可能被剥离转印滚筒28。记录介质P仅被一对传送辊传送的第二比较例可以被称为记录介质P在没有被保持的情况下传送的配置。
相比之下,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移动夹持件54以传送记录介质P,并且记录介质P在被夹持件54保持的同时与夹持件54一起经过咬合区28A。
因此,与第二比较例相比,附着到转印滚筒28的记录介质P有可能在背离转印滚筒28的方向上被拉动并且有可能被剥离转印滚筒28。因此,防止了在从转印滚筒28剥离供转印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时的剥离缺陷。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转印带24的卷绕部43E与转印滚筒28分开。因此,与转印带24的卷绕部43E与转印滚筒28接触的配置相比,记录介质P可以被容易地引入咬合区28A中。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转印带24的卷绕部43E和卷绕部43F二者与转印滚筒28分开。因此,与卷绕部43E或卷绕部43F与转印滚筒28接触的配置相比,将记录介质P夹在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之间的负荷(咬合载荷)减小。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对链轮29设置在二次转印体27上。因此,与一对链轮29被设置为与二次转印体27分开的构件的配置相比,节省了空间。其中一对链轮29被设置为单独构件的配置的示例包括其中链轮29设置在相对于转印滚筒28的轴移位的位置处的配置。其中一对链轮29被设置为单独构件的配置的其它示例包括其中链轮29因与转印滚筒28不同的驱动而旋转的配置。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中所示,这对链轮29中的每个的外径小于转印滚筒28的外径。这里,在一对链轮29中的每个的外径等于或大于转印滚筒28的外径的配置中,链轮29的周向速度大于转印滚筒28的周向速度。因此,由安装到卷绕在链轮29上的链条52的夹持件54所保持的记录介质P的传送速度可大于转印滚筒28的周向速度。因此,在咬合区28A中,记录介质P可在相对于转印滚筒28和转印带24的传送方向上被拉向和移位到下游侧。
相比之下,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一对链轮29中的每个的外径小于转印滚筒28的外径,因此与一对链轮29中的每个的外径等于或大于转印滚筒28的外径的配置相比,防止了记录介质P移位到相对于转印滚筒28和转印带24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转印滚筒28包括基座构件28E和表面层28F,表面层28F被卷绕在基座构件28E的外周上并且能相对于基座构件28E更换。
因此,当表面层28F劣化时,仅更换表面层28F就足够了,而不必更换包括一对链轮29的二次转印体27。
(与转印带24的卷绕部43E和卷绕部43F有关的修改形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转印带24的卷绕部43E和卷绕部43F二者与转印滚筒28分开,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中所示,卷绕部43E可以与转印滚筒28接触,并且卷绕部43F可以与转印滚筒28分开。
根据这种配置,与两个卷绕部43E和43F与转印滚筒28分开的配置相比,咬合区28A在带循环方向A上更宽。
另外,如图8中所示,卷绕部43E可与转印滚筒28分开,并且卷绕部43F可与转印滚筒28接触。
根据这种配置,与两个卷绕部43E和43F与转印滚筒28分开的配置相比,咬合区28A在带循环方向A上更宽。另外,与卷绕辊42E的卷绕部43E与转印滚筒28接触的配置相比,记录介质P可以被容易地引入咬合区28A中。
另外,如图9中所示,卷绕部43E和卷绕部43F二者可与转印滚筒28接触。
根据这种配置,与卷绕部43E和43F中的任一个与转印滚筒28分开的配置相比,咬合区28A在带循环方向A上更宽。
(与充电器60相关的修改形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充电器60在咬合区28A中在传送单元15的传送方向上的包括中心28S的区域中面对转印滚筒28,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如图10中所示,面对部的实例包括面对部170,面对部170包括设置在咬合区28A中的中心28S的上游侧的充电器160。充电器160以与上述充电器60相同的方式配置。充电器160是上游侧的面对部的示例。
根据这种配置,与仅包括设置在从咬合区28A的中心28S到下游侧的范围中的充电器的配置相比,在其中记录介质P静电吸引到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的范围更宽。
另外,如图11中所示,面对部170可包括充电器180,充电器180在传送方向上设置在充电器160的下游侧并且被施加比充电器160的电压大的电压。这里,对于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而言最佳的转印电压值大于对于将记录介质P静电吸引到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而言最佳的静电吸引电压值。然后,例如,静电吸引电压值被施加到充电器160,并且转印电压值被施加到充电器180。充电器180是下游侧的面对部的示例。
在图11中示出的配置中,与施加到充电器160和充电器180的电压相同的配置相比,充电器160具有将记录介质P静电吸引到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的功能(作为主要功能),并且充电器180具有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功能(作为主要功能)。因此,在图11中示出的配置中,充电器160和充电器180在功能上是分开的。
(与链条52相关的修改形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在侧视图中,链条52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在转印带24和转印滚筒28之间行进,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2中所示,在侧视图中,链条12可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沿着转印带24行进。具体地,在侧视图中,链条52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沿着传送带24行进到卷绕部43F。
因此,在被夹持件54保持的状态下传送的记录介质P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沿着转印带24移动到卷绕部43F,并且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前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
换句话说,图12中示出的配置是以下配置: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前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
如图13中所示,例如,通过用设置在链条52内侧的链轮202支撑链条52的从链轮29行进到链轮19的一部分来实现图12中示出的配置。
根据图12中示出的配置,与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后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的配置(下文中,该配置被称为第三比较例)相比,防止了转印带24与记录介质P之间的剥离排放。结果,与第三比较例相比,防止了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色调剂图像中的色调剂飞散。
另外,作为图3中示出的配置的替代,如图14中所示,在侧视图中,链条12可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沿着转印滚筒28行进。具体地,在侧视图中,链条52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沿着转印滚筒28至少行进到面对卷绕部43F的面对位置28X。
因此,在被夹持件54保持的状态下传送的记录介质P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沿着转印滚筒28移动到卷绕部43F,并且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后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
换句话说,图14中示出的配置是以下配置: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后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
如图15中所示,例如,通过用设置在链条52外侧的链轮204支撑链条52的从链轮29行进到链轮19的一部分来实现图14中示出的配置。
根据图14中示出的配置,与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前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的配置相比,防止了记录介质P振动。
另外,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链轮202和链轮204可被设置为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前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的状态(图12中示出的状态)和在相对于咬合区28A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记录介质P在被剥离转印带24之后被从转印滚筒28剥离的状态(图14中示出的状态)之间切换配置。
根据图16和图17中示出的配置,根据诸如记录介质P的类型这样的执行图像形成的情形,在图12中示出的状态和图14中示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地,例如,在使用有效防止振动的一种记录介质P(例如,厚纸)的情况下,配置切换到图14中示出的状态,并且在使用有效防止从转印带24剥离排放的一种记录介质P(例如,薄纸)时,配置切换到图12中示出的状态。
(与定影装置16相关的修改形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所示,定影装置16设置在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上的链轮19的下游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9中所示,定影装置16可包括加热辊68、压力辊69和一对链轮19。定影装置16是定影单元的示例。
这对链轮19是第二旋转体的示例。这对链轮19分别设置在压力辊69的两个轴向端侧。换句话说,压力辊69设置在这对链轮19之间。另外,这对链轮19与压力辊69同轴地设置,并且被配置为与压力辊69一体地旋转。压力辊69在驱动单元(未示出)的作用下被旋转驱动。图19示出了这对链轮19中的设置在压力辊69的一个轴向端侧(图19的纸张的背面)的一个链轮19。
另外,在压力辊69的外周上,形成两个凹部69D,传送单元15的夹持件54和安装构件55被容纳在凹部69D中。根据夹持件54的沿着链条52的循环方向C的布置间隔,可形成多个凹部69D。
利用传送单元15,记录介质P在被夹持件54保持的同时,与夹持件54一起经过咬合区28A。另外,利用传送单元15,记录介质P经过咬合区28A,然后在被夹持件54保持的同时,与夹持件54一起经过咬合区69A(定影区的示例)。
根据这种配置,与链轮19被设置为与定影装置16分开的构件的配置相比,节省了空间。
另外,在链条52的循环方向C上经过咬合区28A之后,不提供链轮,直到记录介质P到达咬合区69A。
根据这种配置,链条52在二次转印之后且在定影之前以直线卷绕,并且与在链条52的循环方向C上经过咬合区28A之后记录介质P到达咬合区69A之前设置链轮的配置相比,防止了供转印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弯曲和传送。
这对链轮19中的每个的外径小于压力辊69的外径。链轮19的外径是包括齿的外径(即,包括齿尖的直径)。
与链轮19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压力辊69的外径的配置相比,根据这种配置,在咬合区69A中,防止了记录介质P向相对于加热辊68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移位。
另外,压力辊69包括基座构件69E和表面层69F,表面层69F被卷绕在基座构件69E的外周上并且能相对于基座构件69E更换。使用诸如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作为基座构件69E。使用诸如硅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或通过将由PFA制成的防粘层顺序层合在诸如硅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上而获得的弹性材料作为表面层69F。表面层69F以能脱离的方式固定到基座构件69E。因此,可将表面层69F脱离基座构件69E,并且可将未用过的表面层69F附着到基座构件69E。
因此,当表面层69F劣化时,仅更换表面层69F就足够了,而不必更换包括一对链轮19的定影装置16。
另外,如图19中所示,非接触式加热单元70可在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二次转印体27和定影装置16之间,其在与记录介质P不接触的情况下加热记录介质P。这里,非接触式加热单元70包括反射板72和多个红外加热器74(下文中被称为“加热器74”)。
-反射板72-
反射板72是使用铝板形成的,并且具有其中被传送的记录介质P侧(图19中的下侧)敞开的浅底盒形状。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上方观察时,反射板72被配置为在设备的深度方向(图19的纸张中的深度方向)上覆盖被传送的记录介质P。
-加热器74-
加热器74是外部形状为圆柱形形状的红外加热器,并且多个加热器74被容纳在反射板72中并且被设置成在设备的深度方向上延伸。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上方观察时,加热器74被配置为覆盖将在设备的深度方向上传送的记录介质P。另外,多个加热器74在设备的宽度方向(图19中的左右方向)上布置。加热器74是非接触式加热单元的示例。
根据这种配置,与在记录介质P的方向上在二次转印体27和定影装置16之间没有设置在与记录介质P不接触的情况下加热记录介质P的非接触式加热单元70的情况相比,可在与记录介质P不接触的情况下加热图像。另外,记录介质P在被夹持件54保持的同时被从咬合区28A传送到咬合区69A,使得与记录介质P没有在被保持的同时从咬合区28A传送到咬合区69A的情况相比,防止了记录介质P的配准移位。
这里,在执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图像可能已经形成在记录介质P的与供转印图像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下文中,被称为“背面”)上。当以非接触方式加热记录介质P时,传送记录介质P的传送单元(与记录介质P的背面接触)因从加热器74接收的热而升温,并且记录介质P的与传送单元接触的背面上的图像可能受到干扰。然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面对加热器74的区域中在记录介质P的背面与传送单元不接触的情况下传送记录介质P,因此防止了记录介质P的背面上的图像受到干扰。
另外,如图19中所示,在侧视图中,送风单元76可设置在面对加热器74的位置处,使链条52(具体地,链条52的循环方向C上的链轮29的下游侧和链轮19的上游侧的一部分)被夹在其间。送风单元76包括指向记录介质P的背面的通气孔80并包括风扇78。送风单元76是送风单元的示例。
在这种配置中,风扇78将空气吹向记录介质P的背面,使得记录介质P的姿势得以稳定,使得在送风单元76和加热器74之间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纸张表面被在上下方向上引导。也就是说,当控制从风扇78吹出的空气的力时,防止被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后端相对于记录介质P的前端向下移动。通气孔80并没有面对记录介质P的转印有图像的表面。因此,防止了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冷却。
(其它修改形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所谓的电晕管作为充电器6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具有栅格的所谓的电晕管可被用作充电器60。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持单元示例的夹持件54保持记录介质P的前端部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8中所示,保持记录介质P的侧端部分的夹持件154、155和156可被用作保持单元的示例。在这种配置中,夹持件154、155和156将记录介质P保持在供转印记录介质P的色调剂图像的区域GR外部的区域中。另外,在这种配置中,当传送记录介质P时,在侧视图中,夹持件154、155和156穿过咬合区28A。在图18中,以简化方式示出了链条52。另外,图18示出了记录介质P在链轮29和链轮19之间传送的状态。
另外,保持单元可仅由保持记录介质P的前端侧的夹持件154配置。记录介质的前端侧是在传送方向上的记录介质中心的下游侧(前侧)的一部分。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链条52作为循环构件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同步带可用作循环构件的示例。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链轮29作为旋转体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被卷绕同步带的同步滑轮可用作旋转体的示例。当使用同步滑轮作为旋转体的示例时,还使用同步滑轮替代链轮19。在图12至图17中示出的配置中,当使用同步滑轮作为旋转体的示例时,使用同步滑轮替代链轮202和204。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充电器60作为面对部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与转印带24接触的对向辊可用作面对部的示例。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加热辊68作为加热单元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与压力辊69接触的加热带可用作加热单元的示例。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加热器74作为非接触式加热单元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卤素灯可用作非接触式加热单元的示例。
另外,虽然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咬合区28A通过将转印带24卷绕在转印滚筒28上而形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在转印带24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使转印带24的外表面与转印滚筒28点接触的配置。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改变和改进。例如,上面示出的修改形式可酌情地彼此组合。
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28日申请的日本申请2019-035284要求优先权。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环形的转印带,所述转印带具有供转印图像的外表面;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包括
转印滚筒,所述转印滚筒具有转印区,所述转印区与所述转印带的所述外表面夹住记录介质,将所述图像从所述转印带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一对第一旋转体,所述一对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转印滚筒的两个轴向端侧上;
一对循环构件,所述一对循环构件各自卷绕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旋转而循环;以及
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安装到所述一对循环构件,并且所述保持单元保持所述记录介质,利用所述一对循环构件的循环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经过所述转印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转印滚筒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所述转印滚筒包括:
基座构件;以及
表面层,所述表面层被卷绕在所述基座构件的外周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包括:
加热单元;
压力辊,所述压力辊具有定影区,所述定影区与所述加热单元的外表面夹住所述记录介质,将所述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
一对第二旋转体,所述一对第二旋转体配置在所述压力辊的两个轴向端侧上,
其中,所述循环构件被卷绕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而循环;并且
所述保持单元通过所述循环构件的循环而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使所述记录介质经过所述定影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旋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压力辊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所述压力辊包括:
基座构件;以及
表面层,所述表面层被卷绕在所述基座构件的外周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更换。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非接触式加热单元,所述非接触式加热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转印单元和所述定影单元之间,所述非接触式加热单元以非接触方式加热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在所述一对循环构件之间面对所述非接触式加热单元,并且向通过所述保持单元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吹风。
CN202080008573.2A 2019-02-28 2020-01-31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133165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5284A JP7268400B2 (ja) 2019-02-28 2019-02-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35284 2019-02-28
PCT/JP2020/003830 WO2020175016A1 (ja) 2019-02-28 2020-01-31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6552A true CN113316552A (zh) 2021-08-27
CN113316552B CN113316552B (zh) 2023-10-03

Family

ID=6743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8573.2A Active CN113316552B (zh) 2019-02-28 2020-01-31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493863B2 (zh)
EP (1) EP3932840A4 (zh)
JP (1) JP7268400B2 (zh)
CN (1) CN113316552B (zh)
AU (1) AU2020228821B2 (zh)
WO (1) WO20201750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4358A4 (en) * 2019-09-20 2023-06-28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Image-forming device
JP2022032584A (ja) * 2020-08-12 2022-02-2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31877A (ja) 2021-08-25 2023-03-0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31875A (ja) 2021-08-25 2023-03-0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31876A (ja) 2021-08-25 2023-03-0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59721A (ja) * 2021-10-15 2023-04-2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59720A (ja) * 2021-10-15 2023-04-2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2450U (zh) * 1989-02-28 1990-09-07
JPH0958035A (ja) * 1995-08-23 1997-03-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の記録開始制御方法
US20050111889A1 (en) * 2003-11-20 2005-05-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Double-sleeved electrostatographic roller
JP2009229726A (ja) * 2008-03-21 2009-10-08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8863A (ja) * 2008-09-25 2010-04-08 Fuji Xerox Co Ltd 無端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57579A (zh) * 2009-07-14 2011-01-26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及装有其的电子摄像式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16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23A (zh) * 2012-02-24 2013-09-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传送体、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676570A (zh) * 2012-09-04 2014-03-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7113A (en) * 1975-01-20 1976-03-30 Itek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transfer apparatus
JPS5858574A (ja) 1981-10-02 1983-04-07 Daito Kk 電子写真複写機の転写用コロナ放電式荷電器
JPS585769A (ja) 1982-05-10 1983-01-13 Canon Inc 転写装置
JP2952605B2 (ja) * 1990-06-20 1999-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595B2 (ja) 1991-10-31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193458A (en) * 1992-06-23 1993-03-16 Keller James J Gripper bar conveyor for multiple color offset rotary printing press
US5518231A (en) * 1993-04-19 1996-05-21 Xerox Corporation Self adjusting sheet gripping apparatus
US6089158A (en) * 1999-09-24 2000-07-18 Barroso; Earl N. Printing press with delivery including independently mounted sprockets
JP2002062744A (ja) * 2000-06-09 2002-02-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448625B2 (en) 2004-08-30 2008-11-1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 sheet through a printing machine with radially moving suction grippers
DE602005015062D1 (de) 2004-09-15 2009-08-06 Fujifilm Corp Bilderfixiervorrichtung, damit ausgerüstete Bildaufzeichnungsgerät, und Bildfixierverfahren
JP2006084677A (ja) * 2004-09-15 2006-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記録装置並びに画像定着方法
JP2006184403A (ja) * 2004-12-27 2006-07-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定着装置
JP5333023B2 (ja) * 2009-08-07 2013-11-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93513A (ja) * 2010-10-26 2012-05-1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96863A (ja) 2010-10-29 2012-05-24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96714B2 (ja) * 2012-11-07 2015-04-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押し込み量調整方法
JP2014156056A (ja) 2013-02-15 2014-08-28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61999B1 (ja) 2017-08-18 2018-07-25 株式会社能重製作所 補強ブレースの取付け金具
WO2020166112A1 (ja) * 2019-02-13 2020-08-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3316745B (zh) * 2019-02-20 2024-04-05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2450U (zh) * 1989-02-28 1990-09-07
JPH0958035A (ja) * 1995-08-23 1997-03-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の記録開始制御方法
US20050111889A1 (en) * 2003-11-20 2005-05-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Double-sleeved electrostatographic roller
JP2009229726A (ja) * 2008-03-21 2009-10-08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8863A (ja) * 2008-09-25 2010-04-08 Fuji Xerox Co Ltd 無端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57579A (zh) * 2009-07-14 2011-01-26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及装有其的电子摄像式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16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23A (zh) * 2012-02-24 2013-09-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传送体、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676570A (zh) * 2012-09-04 2014-03-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32840A4 (en) 2022-12-28
EP3932840A1 (en) 2022-01-05
JP2020140062A (ja) 2020-09-03
US11493863B2 (en) 2022-11-08
AU2020228821A1 (en) 2021-07-01
CN113316552B (zh) 2023-10-03
WO2020175016A1 (ja) 2020-09-03
AU2020228821B2 (en) 2023-03-16
US20230038531A1 (en) 2023-02-09
US20210294246A1 (en) 2021-09-23
JP7268400B2 (ja) 202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16552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326958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6203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21054292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999710B2 (en) Fixing device with intermediate toner image transfer medium
US11982967B2 (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3104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52025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1612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795758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4044A (ja) カール矯正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6789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21053894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42988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3681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265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08343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92132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2130253A (ja)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777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04761A (ja) ベルト走行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4801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77857A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5854A (ja)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43032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