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588B - 配线器具及其控制方法、配线器具系统、非暂态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线器具及其控制方法、配线器具系统、非暂态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1588B
CN113301588B CN202110194369.0A CN202110194369A CN113301588B CN 113301588 B CN113301588 B CN 113301588B CN 202110194369 A CN202110194369 A CN 202110194369A CN 113301588 B CN113301588 B CN 113301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communication
wiring device
operation terminal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43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1588A (zh
Inventor
菅原隆行
奥浦圭一郎
栗田昌典
辻本郁夫
上村光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01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1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器具及其控制方法、配线器具系统、非暂态记录介质。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配线器具是在具备多个配线器具的配线器具系统中被用作多个配线器具中的一个的配线器具。配线器具具备第一通信部、第二通信部以及通信控制部。第一通信部与操作终端之间以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第二通信部与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该配线器具以外的1个以上的其它配线器具之间以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的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当第一通信部从操作终端接收到向其它配线器具发送的第一数据时,通信控制部使第二通信部向其它的配线器具发送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

Description

配线器具及其控制方法、配线器具系统、非暂态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配线器具、配线器具系统、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态记录介质。更详细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对负载进行控制的配线器具、配线器具系统、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态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网络设定方法,其用于在将新的通信装置加入到由多个通信装置构成的网络时,决定新的通信装置要连接的连接对方。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通信系统中,新加入网络的通信装置(操作终端)将构成网络的多个通信装置(配线器具)中的、接收信号强度最强的通信装置决定为连接对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93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通信系统中,当加入到网络中的通信装置增加时,发生无线通信的干扰的概率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可能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的配线器具、配线器具系统、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态记录介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配线器具是在具备多个配线器具的配线器具系统中被用作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一个的配线器具。所述配线器具具备第一通信部、第二通信部以及通信控制部。所述第一通信部与操作终端之间以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该配线器具以外的1个以上的其它配线器具之间以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该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当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向所述其它配线器具发送的第一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其它的配线器具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配线器具系统具备多个所述配线器具。当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一个配线器具的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一个配线器具的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所述一个配线器具以外的其它配线器具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的所述第二数据。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是在具备多个配线器具的配线器具系统中被用作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一个的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在接收处理中,所述配线器具与操作终端之间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向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该配线器具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发送的第一数据。在发送处理中,所述配线器具与所述其它的配线器具之间通过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向所述其它的配线器具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该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非暂态记录介质是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所述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程序的非暂态记录介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的框图。
图2是引入了上述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的设施的概要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上述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4是引入了上述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的设施的概要图。
图5是说明上述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中的来自操作终端的控制动作的序列图。
图6是说明上述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中的来自操作终端的其它的控制动作的序列图。
图7是说明上述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中的来自操作终端和控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序列图。
图8是说明上述的控制系统和配线器具系统中的设定动作的序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线器具;2:操作终端;3:负载;4:控制装置;5:电源;11:第一通信部;12:第二通信部;131:通信控制部;15:负载控制部;16:电源电路部;A1: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L11、L12:电力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1)概要
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为示意性的图,各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及厚度各自的比并不一定反映出实际的尺寸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配线器具1在具备多个配线器具1的配线器具系统(控制系统A1)中被用作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个。该配线器具1具备第一通信部11、第二通信部12以及通信控制部131。
第一通信部11与操作终端2之间以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第二通信部12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1个以上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以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该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
当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发送给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第一数据(也就是说,以其它的配线器具1为目的地的第一数据)时,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其它的配线器具1发送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
在该配线器具系统中,对于第二通信方式采用了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的通信方式,因此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01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及配线器具101与配线器具102、103之间的无线通信不易相互干扰,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A1具备多个配线器具1。多个配线器具1各自连接有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多个配线器具1各自基于来自操作终端2的控制数据,对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进行控制。
多个配线器具1各自具有通信部10。通信部10能够与操作终端2以及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1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操作终端2基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品质,来选择设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
操作终端2能够与连接对象器具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经由连接对象器具来向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连接对象器具以外的配线器具1发送控制数据。
在此,配线器具1例如是具有电连接在电源(交流电源)5与负载(例如照明器具或换气扇等)3之间的触点的开关装置。配线器具1基于从操作终端2直接输入、或经由其它的配线器具1(例如连接对象器具1A)输入的控制数据,来将触点切换为闭合状态或断开状态。由此,配线器具1能够在从交流电源那样的电源5向负载3供给电力的状态与将从电源5向负载3的电力供给切断的状态之间切换。
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品质包含由任意2个配线器具1进行的无线通信的传输品质、连接品质以及稳定品质中的至少1个。作为评价通信品质的指标,例如使用任意2个配线器具1中的接收侧的配线器具1中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此外,评价通信品质的指标不限定于接收信号强度,只要包含接收信号强度、数据的误发生率、将传输数据的数据尺寸除以传输时间所得到的吞吐量、以及表示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可否进行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中的至少1个即可。此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评价通信品质的指标,使用接收信号强度和表示可否进行无线通信的连接信息。
操作终端2在从多个配线器具1中选择设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1A时,基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品质来选择连接对象器具1A。因而,操作终端2能够考虑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品质,来选择连接对象器具1A。因此,在该控制系统A1中,能够实现也包括连接对象器具1A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连接对象器具1A以外的配线器具1之间的无线通信在内的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另外,由于不易将与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的通信品质不良好的配线器具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1A,因此不使用对多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器就能够从操作终端2向多个配线器具1发送控制数据。此外,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高是指,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之间的通信不通的可能性低、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误发生率低。
(2)详细内容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A1是具备多个配线器具1的配线器具系统。
多个配线器具1被用于控制在用户利用的独栋住宅那样的设施F1内设置的负载(例如照明器具)3。另外,在设施F1中,进行对负载3的控制和监视中的至少一方的控制装置4被设置在设施F1内的适当位置。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A1包括多个配线器具1,多个配线器具1各自基于来自操作终端2的控制数据来对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进行控制。因而,控制系统A1包括控制装置4不是必须的,能够适当省略控制装置4。
多个配线器具1例如以嵌入设置在设施F1的壁面等建造面W1的嵌入孔中的状态进行设置。此外,配线器具1不限定于嵌入型的器具,也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壁面等建造面W1上的露出型的器具,还可以是固置型的器具。另外,设施F1不限定于独栋住宅,也可以是集合住宅的住户。另外,设施F1不限定于独栋住宅或集合住宅的住户等住宅设施,也可以是写字楼、店铺、学校、工厂、医院或者介护设施等非住宅设施。
多个配线器具1被用于对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进行控制,基于从设施F1的用户使用的操作终端2接收的控制数据,来控制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
下面,对上述的配线器具1、操作终端2以及控制装置4分别进行说明。
(2.1)配线器具
多个配线器具1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对多个配线器具1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表述为配线器具101、102、103、104、105。
多个配线器具1各自经由2根电力线L11、L12连接有电源5与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串联电路。此外,在图1中,仅图示与配线器具101连接的电源5及负载3,对于配线器具102、103省略电源5和负载3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终端2将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1个设为作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1A。当操作终端2例如将配线器具101设为作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1A时,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配线器具102~105为除连接对象器具1A(配线器具101)以外的1个以上的配线器具1B。此外,配线器具1能够仅与1个操作终端2进行通信,在使用多个操作终端2的情况下,对多个操作终端2各自设定作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
如上所述,配线器具1具备通信部10,该通信部10能够与操作终端2以及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1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另外,配线器具1还具备处理部13、存储部14、负载控制部15以及电源电路部16。
通信部10能够与操作终端2以及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配线器具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通信部10具备:第一通信部11,其能够与操作终端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以及第二通信部12,其能够与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第一通信部11与操作终端2之间进行以电波为媒介的无线通信。操作终端2是如智能手机那样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智能手机一般具备进行遵照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Energy(蓝牙低能耗)]规格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模块。因而,第一通信部11构成为例如进行遵照BLE规格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此外,“BLE”是指作为无线PAN(Personal AreaNetwork:个人网)技术的Bluetooth的扩展标准之一,是能够以低功率进行通信的标准。第一通信部11例如使用2.4GHz频带的频率,作为调制方式采用了FSK(Frequency ShiftKeying:频移键控)方式。
第二通信部12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1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进行以电波为媒介的无线通信。例如,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的配线器具101的第二通信部12与作为除连接对象器具1A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B的多个配线器具102~105之间进行以电波为媒介的无线通信。在此,第二通信部12采用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部11的通信距离长的通信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部12例如构成为进行遵照不需要证书的小功率无线(特定小功率无线)规格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在此,第二通信部12例如使用920MHz频带的频率,作为调制方式采用频率调制、相位调制、或相位振幅调制。另外,第二通信部12具有在接收到来自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测量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部12与控制装置4之间也以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部12使用与第一通信部11相比较低频带的电波进行通信。电波与频率的平方成比例地衰减,因此第二通信部12发送的无线信号的衰减与第一通信部11发送的无线信号的衰减相比较小,第二通信部12的通信距离与第一通信部11的通信距离相比较长。因而,即使在第一通信部11和第二通信部12中将发送电力设为相同的情况下,也是第二通信部12的通信距离与第一通信部11的通信距离相比较长。
像这样,第一通信部11和第二通信部12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互不相同,无线信号的调制方式也互不相同,但是只要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和调制方式中的至少一方不同即可。
在此,作为为了使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而能够变更的通信标准的项目,存在发送电力、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以及调制方式等。本实施方式的配线器具1是双线式的配线器具,期望尽可能减小配线器具1的功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为了使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而变更的通信标准的项目,相比于发送电力而言,优先使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能够抑制功耗的增加,并能够使通信距离变长。此外,为了使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而变更的通信标准的项目不限定于频率,也可以是调制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为了使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而变更的通信标准的项目,相比于发送电力而言,优先使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和调制方式中的至少一方即可,能够抑制功耗的增加,并能够使通信距离变长。
处理部13例如具备具有1个以上的处理器和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微控制器来作为主要结构。微控制器通过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1个以上的存储器中记录的程序,来实现处理部13的功能(例如通信控制部131等的功能)。程序可以被预先记录在存储器中,也可以被记录在如存储卡那样的非暂态记录介质中来提供、或者通过电气通信线路来提供。换言之,上述程序是用于使1个以上的处理器作为处理部13来发挥功能的程序。
通信控制部131对第一通信部11和第二通信部12的通信进行控制。例如,当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发送给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第一数据时,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其它的配线器具1发送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换言之,当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个配线器具(连接对象器具1A)的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第一数据时,一个配线器具的第二通信部12向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一个配线器具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B(例如配线器具102~105)发送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另外,通信控制部131(控制部)具有如下功能:使第一通信部11将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包括本配线器具1的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品质有关的通信品质数据(例如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等)发送到操作终端2。例如,配线器具101的通信控制部131具有使第一通信部11发送同该配线器具101与其它的配线器具1(配线器具102、103或104)之间的通信品质有关的通信品质数据的功能。
存储部14存储配线器具1进行动作所需要的信息。存储部14包括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存储部14中存储分配给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各个配线器具1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网络地址等)。另外,存储部14针对各配线器具1存储从其它的配线器具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值等。
负载控制部15具有电连接在2根电力线L11、L12之间的触点。通过负载控制部15将触点控制为闭合状态或断开状态,来在从电源5向负载3供给电力的状态与将从电源5向负载3的电力供给切断的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负载控制部15经由2根电力线L11、L12连接电源5与负载3的串联电路,来控制从电源5向负载3的电力供给。在此,负载3例如是使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固体发光光源点亮的照明负载。负载控制部15通过在从电源5输入的交流电压的半个周期内调整触点成为闭合状态的期间,能够调整向负载3供给的交流电力,来对作为照明负载的负载3的光输出进行调光。此外,即使在使负载3完全点亮的情况下,负载控制部15也控制触点的闭合/断开使得在交流电压的半个周期内存在触点成为断开状态的断开期间。
电源电路部16与2根电力线L11、L12电连接。电源电路部16具备:整流器,其对从2根电力线L11、L12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及恒压电路,其使整流器的输出电压恒定。电源电路部16在规定的定时从电源5经由2根电力线L11、L12接受电力供给,生成第一通信部11、第二通信部12以及通信控制部131等的驱动电力,并向各部供给该驱动电力。
例如,在如照明器具那样的负载3熄灭时,负载控制部15的触点始终被控制为断开状态,因此电源电路部16使负载3不进行动作的程度的微小电流经由2根电力线L11、L12流向充电元件(例如电容器)来对充电元件充电。而且,电源电路部16通过使在充电元件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恒定,来向第一通信部11、第二通信部12以及通信控制部131等供给驱动电力。
另一方面,在如照明器具那样的负载3点亮时,负载控制部15在交流电压的每半个周期内,在与负载3的调光等级相应的闭合期间将触点切换为闭合状态,在断开期间将触点切换为断开状态。电源电路部16在闭合期间,使电流从2根电力线L11、L12流向充电元件,来对充电元件充电。而且,电源电路部16通过使在充电元件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恒定,来向第一通信部11、第二通信部12以及通信控制部131等供给驱动电力。
像这样,电源电路部16在负载3熄灭时和点亮时都通过使微小的电流从2根电力线L11、L12流向充电元件来对充电元件充电,由此从电源5接受电力供给。因此,能够从电源电路部16向通信部10等供给的电力受到制约,优选的是极力抑制通信部10等中的功耗。
(2.2)操作终端
操作终端2是设施F1的用户携带的智能手机那样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操作终端2具备通信部21、控制部22、输入输出部23以及存储部24。
通信部21与配线器具1的第一通信部11之间进行以电波为媒介的无线通信。通信部21具备进行例如遵照BLE规格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模块。
控制部22例如具备具有1个以上的处理器和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微控制器来作为主要结构。微控制器通过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1个以上的存储器中记录的程序,来实现控制部22的功能。程序可以被预先记录在存储器中,也可以被记录在如存储卡那样的非暂态记录介质中来提供、或者通过电气通信线路来提供。换言之,上述程序是用于使1个以上的处理器作为控制部22来发挥功能的程序。
输入输出部23是具有接受由用户进行的操作输入的输入部231以及对用户输出信息的输出部232的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交互界面)。输入输出部23例如包括触摸面板那样的输入设备。触摸面板是具有液晶显示器那样的显示器装置以及配置于显示器装置的显示画面的触摸板那样的位置输入装置的输入设备。输入部231接受用户对触摸板进行的触摸操作。另外,输出部232通过在显示器装置的显示画面上以文字或符号等显示通知信息,来将通知信息通知给用户。
存储部24存储操作终端2进行动作所需要的信息。存储部24包括能够改写的非易失存储器。存储部24存储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网络地址等)。另外,在存储部24中存储有用于使控制部22(计算机系统)执行后述的操作终端2的控制方法的程序(应用程序)。通过控制部22执行该程序,操作终端2能够进行选择作为连接对方的配线器具1(也就是连接对象器具1A)的处理等。
(2.3)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4进行对设置在设施F1内的负载3的监视和控制中的至少一方。控制装置4例如是对设施F1内的能量的使用量进行管理的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System)的控制器。
控制装置4具备通信部41、控制部42以及存储部43。
通信部41与配线器具1的第二通信部12之间进行以电波为媒介的无线通信。通信部41例如构成为进行遵照不需要证书的小功率无线(特定小功率无线)规格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控制部42例如具备具有1个以上的处理器和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微控制器来作为主要结构。微控制器通过1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1个以上的存储器中记录的程序,来实现控制部42的功能。程序可以被预先记录在存储器中,也可以被记录在如存储卡那样的非暂态记录介质中来提供、或者通过电气通信线路来提供。换言之,上述程序是用于使1个以上的处理器作为控制部42来发挥功能的程序。
存储部43存储控制装置4进行动作所需要的信息。存储部43包括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存储部43中,对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各个配线器具1存储分配给各配线器具1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网络地址等)、以及作为各配线器具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识别信息及负载3的动作状态等信息。
此外,控制装置4还具备输入输出部,该输入输出部是用于用户对控制装置4进行操作、或者对用户输出信息的HMI。
(2.4)动作
(2.4.1)通过操作终端选择连接对象器具的选择处理
首先,参照图3来说明操作终端2从多个配线器具1中选择作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的处理。此外,在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对多个配线器具1、操作终端2以及控制装置4分别分配了单独的识别信息,配线器具1、操作终端2以及控制装置4之间能够使用识别信息进行通信。
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在选择连接对象器具之前的阶段,将多个配线器具1(101~105)中的通信状态最良好的配线器具1设为暂定的连接对方,来与该配线器具1的第一通信部11之间进行通信。在此,以操作终端2将配线器具101设为暂定的连接对方来选择作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操作终端2的设置时或启动时等定时,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对配线器具101发送包含用于指示执行连接性确认(日语:疎通確認)的连接性确认指令的无线信号(S01)。
当配线器具101的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连接性确认指令时,配线器具101使第二通信部12将包含本器具的识别信息和连接性确认指令的无线信号通过广播向配线器具102~105进行发送(S1)。接收到该无线信号的配线器具102~105按照连接性确认指令开始连接性确认的处理。另外,配线器具102~105各自测定来自配线器具101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将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存储到存储部14(S2~S5)。
当从连接性确认的处理开始的时间点经过规定的第一待机时间时,配线器具102的第二通信部12通过广播发送包含本器具的识别信息和从连接性确认开始时起到目前为止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无线信号(S6)。接收到该无线信号的配线器具101、104、105分别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将来自配线器具102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存储到存储部14(S7~S9)。在此,假定配线器具103因周围的通信环境的影响等而无法接收从配线器具102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情况,在配线器具103中不进行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处理。另外,配线器具101当接收到在步骤S6中从配线器具102发送的无线信号时,使第一通信部11向操作终端2发送来自配线器具102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在此为配线器具102在步骤S2中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S02)。当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在此为配线器具102在步骤S2中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时(S03),控制部22将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存储到存储部24。
接着,当从连接性确认的处理开始的时间点起经过规定的第二待机时间(第二待机时间>第一待机时间)时,配线器具103的第二通信部12通过广播发送包含本器具的识别信息和从连接性确认开始时起到目前为止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无线信号(S10)。接收到该无线信号的配线器具101、104、105分别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将来自配线器具103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存储到存储部14(S11~S13)。在此,假定配线器具102因周围的通信环境的影响等而无法接收从配线器具103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情况,在配线器具102中不进行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处理。另外,配线器具101当接收到在步骤S10中从配线器具103发送的无线信号时,使第一通信部11向操作终端2发送来自配线器具103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在此为配线器具103在步骤S3中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和由配线器具101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S04)。当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在此为配线器具103在步骤S3中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时(S05),控制部22将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存储到存储部24。
之后,当配线器具104的第二通信部12通过广播发送了包含本器具的识别信息和从连接性确认开始时起到目前为止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无线信号时,接收到该无线信号的配线器具1测定接收信号强度,并将来自配线器具104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存储到存储部14。另外,配线器具101当接收到来自配线器具104的无线信号时,使第一通信部11向操作终端2发送来自配线器具104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在此为配线器具104在步骤S4、S8、S12中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当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在此为配线器具104在步骤S4、S8、S12中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时,控制部22将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存储到存储部24。
接着,配线器具105的第二通信部12通过广播发送包含本器具的识别信息和从连接性确认开始时起到目前为止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无线信号(S14)。接收到该无线信号的配线器具101~104分别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将来自配线器具105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存储到存储部14(S15~S18)。另外,配线器具101当接收到来自配线器具105的无线信号时,使第一通信部11向操作终端2发送来自配线器具105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和由配线器具101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S06)。当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在此为配线器具105在步骤S5、S9、S13等中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时(S07),控制部22将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存储到存储部24。
像这样,配线器具101~105通过广播的方式顺序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其它的配线器具1测定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在此,在配线器具101~105各自通过广播发送无线信号的情况下,配线器具101~105各自通过广播发送包含在执行连接性确认的过程中从其它的配线器具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无线信号。然后,当将配线器具101~105顺序发送无线信号、各配线器具1测定来自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接收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处理(步骤S1~S18的处理)重复进行规定次数时,多个配线器具1结束连接性确认的处理。此外,在图3中,为了使图示简单化,只图示了一次步骤S1~S18的处理。另外,在连接性确认的处理中,多个配线器具101~105发送包含本器具的识别信息和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无线信号的顺序不限定于上述的顺序,能够适当变更。
如以上那样,当配线器具101~105执行连接性确认的处理时,配线器具101能够接收由其它的配线器具102~105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配线器具101将由包括本器具的全部的配线器具101~105测定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向操作终端2发送,操作终端2收集多个配线器具101~105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并存储到存储部24。
在此,下述的表1表示操作终端2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配线器具101~105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一例。表1的左侧的第一列表示接收侧的配线器具。在存储部24中保存有将接收信号强度以等级1~等级5的5级进行划分得到的测定结果。接收信号强度的等级表示数值越高则接收信号强度越高、也就是说通信环境越好。另外,在不能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存储有表示不能通信的数据。在此,在操作终端2的存储部24中存储有多个配线器具101~105中的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另外,在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存在多个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情况下,将多个测定结果的最小值存储于存储部24,但是也可以将多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或最大值存储于存储部24。此外,在配线器具101的存储部14中也存储有包括配线器具101的多个配线器具101~105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配线器具101也可以在连接性确认的处理结束的定时,将多个配线器具101~105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集中发送给操作终端2。
[表1]
当多个配线器具101~105间的连接性确认的处理结束时,配线器具101对操作终端2发送用于通知连接性确认的处理已结束的通知信号。当连接性确认的处理结束时,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进行基于存储部24中存储的各配线器具1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通信品质数据)来选择设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1A的选择处理(S19)。
在此,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基于各配线器具101~105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对各配线器具101~105设定表示通信品质的优先级,将优先级更高的配线器具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1A。
具体地说,操作终端2使用与任意2个配线器具间可否进行无线通信有关的连接信息来作为评价通信品质的指标。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基于连接信息,对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与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设定高的优先级,对与一部分配线器具1不能通信的配线器具1设定低的优先级。而且,操作终端2基于连接信息(具体地说,基于连接信息设定的优先级),将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与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1A。在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为如表1所示那样的测定结果的情况下,配线器具102和103不能与一部分配线器具进行通信,配线器具101、104以及105能够与其它全部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因此与配线器具102、103的优先级相比,配线器具101、104以及105的优先级被设定为较高的值。因而,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从配线器具101、104以及105中选择连接对象器具1A。此外,在不存在能够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的配线器具1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只要选择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的台数更多的配线器具1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终端2还使用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来作为评价通信品质的指标。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以配线器具1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越高则对配线器具1分配越高的优先级的方式对各配线器具1设定优先级。然后,操作终端2从多个配线器具1中选择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更高的配线器具1(也就是优先级更高的配线器具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在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为表1所示那样的测定结果的情况下,配线器具101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为等级3,配线器具104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为等级1,配线器具105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为等级2。由于配线器具1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越高则对配线器具1分配的优先级越高,因此优先级按配线器具104、配线器具105、配线器具101的顺序变高。
通过这样,当对多个配线器具101~105设定优先级时,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从配线器具101、104以及105中选择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更高(也就是优先级更高)的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在此,操作终端2由于已将配线器具101选择为暂定的连接对象器具,因此不需要重新进行与配线器具101的连接(配对)处理。此外,操作终端2在将除配线器具101以外的配线器具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1A的情况下,解除与配线器具101的连接状态,执行与新的连接对象器具1A的连接(配对)处理即可。
之后,当用户对操作终端2进行操作来进行用于切换与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的配线器具101连接的负载3的动作的操作时,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制作与用户的操作输入相应的控制数据,并使通信部21向连接对象器具1A无线发送该控制数据。当连接对象器具1A的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控制数据时,负载控制部15基于控制数据来控制负载3的动作。
另一方面,当用户对操作终端2进行操作来进行用于切换与配线器具102连接的负载3的动作的操作时,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制作与用户的操作输入相应的控制数据,并使通信部21向连接对象器具1A无线发送该控制数据(S20)。当连接对象器具1A的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控制数据(第一数据)时,通信控制部131制作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控制数据),使第二通信部12向作为发送对方的配线器具102发送(转发)第二数据(S21)。当配线器具102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从连接对象器具1A(配线器具101)发送的第二数据(控制数据)时,负载控制部15基于第二数据来控制负载3的动作。由此,在操作终端2向除连接对象器具1A以外的配线器具102~105发送控制数据的情况下,从操作终端2发送到连接对象器具1A的控制数据经由连接对象器具1A被发送到作为发送对方的配线器具1。
另外,在选择处理S19中,在存在多个优先级相同的配线器具1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基于与操作终端2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品质来从优先级相同的多个配线器具1中选择连接对象器具1A即可。换言之,在存在多个成为连接对象器具1A的候选的候选器具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从多个候选器具中选择与操作终端2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品质更良好的候选器具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即可。具体地说,在存在多个能够与其它全部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且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相同的配线器具1(候选器具)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从多个候选器具中选择与操作终端2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品质更高的候选器具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例如,在存在多个候选器具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选择多个候选器具中的、从多个候选器具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更高的候选器具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在作为多个配线器具1间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获得了如表2所示的结果的情况下,配线器具101和104能够与其它全部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且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为相同的值,因此优先级成为相同的值。
[表2]
在该情况下,2个配线器具101、104成为连接对象器具1A的候选器具,但是操作终端2选择配线器具101、104中的、在操作终端2中的接收信号强度更高的配线器具104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像这样,在存在多个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的候选器具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进一步考虑操作终端2与候选器具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品质来选择连接对象器具1A,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能够与1个配线器具1连接(能够通信)的操作终端2为一个。如图4所示,对在设施F1中已经使用了操作终端2A的状态中使用新的操作终端2B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B选择连接对象器具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图4中,配线器具101为操作终端2A的连接对象器具1A,配线器具102~105为对于操作终端2A而言的除连接对象器具1A以外的配线器具1B。
已经使用的操作终端2A如上述那样基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品质,选择通信品质最良好的配线器具1(例如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器具1能够仅与1个操作终端2进行通信,配线器具101已被选择为操作终端2A的连接对象器具1A,其它的操作终端2无法选择配线器具101作为连接对象器具。在该状态中使用新的操作终端2B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B无法选择通信品质最良好的配线器具101作为连接对象器具,因此选择通信品质第二良好的配线器具102作为连接对象器具。换言之,操作终端2B在无法选择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1个配线器具1中与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配线器具1之间的通信品质最良好的配线器具1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情况下,选择与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配线器具1之间的通信品质第二良好的配线器具1作为连接对象器具。具体地说,操作终端2B选择能够连接的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最低值更高的配线器具1(例如配线器具102)作为连接对象器具。像这样,操作终端2B选择通信品质第二良好的配线器具1作为连接对象器具,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提高新使用的操作终端2B与配线器具1之间的通信品质。
在此,在被操作终端2B选择的连接对象器具(配线器具102)不能与一部分配线器具(例如配线器具103)通信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B进行通知处理以及对控制功能进行限制的限制处理中的至少一方。控制功能的限制处理是对与操作终端2B的连接对象器具(配线器具102)所不能通信的配线器具103有关的控制功能(对配线器具103的单独控制和对包括配线器具103的多个配线器具1的集中控制等)进行限制的处理。通知处理是通知操作终端2B所选择的连接对象器具(配线器具102)不能与配线器具103通信的处理。操作终端2B例如通过在输入输出部23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用于表示不能与配线器具103通信的文字或符号,来向用户通知不能与配线器具103通信。像这样,操作终端2在将不能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部分通信的配线器具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的限制处理和上述的通知处理中的至少一方。由此,能够防止使用该操作终端2的用户使用该操作终端2错误地执行与连接对象器具所不能通信的配线器具1有关的控制功能,还能够对该用户通知存在连接对象器具所不能通信的配线器具1。
另外,操作终端2B当在将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部分不能通信的配线器具102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的状态中变为能够将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0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时,可以进行重新选择该配线器具101的处理。当由于与配线器具101连接着的操作终端2A的电源断开等而成为配线器具101没有连接操作终端2A的状态时,配线器具101使第一通信部11发送广告信号等信标信号。在操作终端2B中,通过通信部21接收来自配线器具101的信标信号,由此控制部22探测出能够将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0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然后,操作终端2B的控制部22执行重新选择该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处理。例如,通过在操作终端2B与配线器具101之间执行连接(配对)处理,由此配线器具101被选择为操作终端2B的连接对象器具。像这样,操作终端2B当探测到能够将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01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时,能够自动选择该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
另外,操作终端2B在重新选择了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与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情况下,只要解除(控制功能的)限制处理即可。操作终端2B当重新选择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时,解除对控制功能进行限制的限制处理,因此使用操作终端2B的用户能够使用该操作终端2B进行对全部的配线器具1的操作。另外,操作终端2B当重新选择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时,可以进行对用户通知已成为能够对全部的配线器具1进行控制的状态的通知处理。
另外,在操作终端2B在选择了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部分不能通信的配线器具102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状态中发送用于集中控制多个配线器具1的全部的控制数据的情况下,操作终端2B可以向输出部232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是用于引导用户选择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与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信息。在用户使用操作终端2B进行了用于集中控制全部的配线器具1的操作的情况下,在该操作终端2B处于不能同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的场所时,从输出部232输出提示用户移动到能够同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的场所的引导信息。引导信息是通过文字或地图(例如设施F1内的示意图)等来表示能够同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的场所的信息。当使用该操作终端2B的用户确认引导信息并拿着操作终端2B移动到能够与同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的场所时,操作终端2B进行重新选择与全部的配线器具1能够通信的配线器具1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处理。由此,用户能够使用操作终端2B对全部的配线器具1进行控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4的通信部41也构成为能够与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的第二通信部12进行通信,能够经由连接对象器具来与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进行通信。控制装置4能够进行与操作终端2同样的选择处理来从多个配线器具1中选择连接对象器具,并能够选择与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品质良好的配线器具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
此外,操作终端2将与操作终端2之间的通信状况最良好的配线器具101作为暂定的连接对象器具来执行了选择连接对象器具的处理,但是也可以在配线器具101无法与其它全部的配线器具1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将其它的配线器具1作为暂定的连接对象器具来进行选择连接对象器具的处理。操作终端2掌握了设施F1内存在的配线器具1的台数,在操作终端2无法经由配线器具101来从全部的配线器具1接收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情况下,将能够从全部的配线器具1接收接收信号强度的测定结果的配线器具设定为暂定的连接对象器具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操作终端2在规定的定时,(基于测定处理的结果)执行从多个配线器具1中选择连接对象器具1A的处理,由此能够变更连接对象器具1A。规定的定时例如是操作终端2的设置时或启动时,但是例如也可以在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之间的通信状态、或多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状态发生了变化的定时执行用于选择连接对象器具1A的处理。由此,即使在发生了通信环境的变化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选择通信品质更良好的配线器具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1A。
(2.4.2)配线器具的控制处理
接着,参照图5来说明使用操作终端2控制配线器具1(具体地说,作为配线器具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控制处理。下面,对操作终端2选择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用户使用操作终端2进行用于集中控制配线器具101、102、103的操作时,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与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的第一通信部1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识别信息等进行连接/认证处理(S31)。当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01之间的认证处理成立时,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使通信部21向配线器具101无线发送用于集中控制配线器具101、102、103的控制数据(S32)。
当配线器具101的第一通信部11接收到来自操作终端2的控制数据(第一数据)时,处理部13基于该控制数据对负载控制部15进行控制,来控制作为配线器具10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另外,配线器具101的通信控制部131基于来自操作终端2的控制数据,制作向配线器具102、103发送的控制数据(第二数据),并使第二通信部12向配线器具102、103分别发送该控制数据(S33、S34)。当配线器具102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控制数据时,处理部13基于该控制数据对负载控制部15进行控制,来控制作为配线器具102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同样地,当配线器具103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控制数据时,处理部13基于该控制数据对负载控制部15进行控制,来控制作为配线器具103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从操作终端2发送的控制数据经由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被发送到除连接对象器具以外的配线器具102、103,因此不设置中继器就能够向多个配线器具1发送控制数据。另外,操作终端2以第一通信方式向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发送控制数据,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以第二通信方式向配线器具102、103发送控制数据。由于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从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对其它的配线器具102、103发送控制数据,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01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及配线器具101与配线器具102、103之间的无线通信采用了互不相同的通信方式,因此还具有能够抑制无线通信的干扰的优点。
另外,在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向其它的配线器具1(例如配线器具102、103)转发控制数据时,可以多次发送控制数据(第二数据)。例如,如图6所示,配线器具101可以使第二通信部12将基于来自操作终端2的控制数据制作出的控制数据向配线器具102发送多次(例如3次),即使发生了因多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而产生的干扰,也能够提高成功发送控制数据的可能性。因此,具有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的优点。
此外,在图6的例子中,第二数据的发送次数为3次,但是通信控制部131能够基于例如从操作终端2或控制装置4输入的设定信息等,来适当变更通过第二通信部12发送第二数据的发送次数。通信控制部131至少能够变更通过第二通信部12发送第二数据的发送次数,通过根据周围的通信环境等而变更第二数据的发送次数,能够提高成功发送第二数据(控制数据)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此外,通信控制部131也可以变更通过第一通信部11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还可以分别单独地变更通过第一通信部11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和通过第二通信部12发送第二数据的发送次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能够使用控制装置4对配线器具1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参照图7的序列图来说明使用操作终端2和控制装置4来控制配线器具1(作为配线器具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的处理。
用户使用操作终端2来集中控制配线器具101、102的情况的处理S41~S43与图5的序列图中所说明的处理S31~S3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一方面,当用户使用控制装置4进行用于集中控制配线器具101、102的操作时,控制装置4的通信部41与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的第二通信部1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识别信息等进行连接/认证处理(S44)。当控制装置4与配线器具101之间的认证处理成立时,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42使通信部41向配线器具101无线发送用于集中控制配线器具101、102的控制数据(S45)。
当配线器具101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来自控制装置4的控制数据时,处理部13基于该控制数据对负载控制部15进行控制,来控制作为配线器具101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另外,配线器具101的通信控制部131基于来自控制装置4的控制数据,来制作向配线器具102发送的控制数据,并使第二通信部12向配线器具102发送该控制数据(S46)。当配线器具102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控制数据时,处理部13基于该控制数据对负载控制部15进行控制,来控制作为配线器具102的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动作。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从控制装置4发送的控制数据经由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被发送到除连接对象器具以外的配线器具102,因此无需设置中继器就能够向多个配线器具1发送控制数据。
(2.4.3)配线器具的设定处理
接着,参照图8来说明使用操作终端2或控制装置4设定配线器具1的动作的设定处理。下面,对操作终端2和控制装置4选择配线器具101来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用户使用操作终端2进行用于设定配线器具101、102的动作内容的操作时,操作终端2的通信部21与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的第一通信部1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识别信息等进行连接/认证处理(S51)。当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01之间的认证处理成立时,操作终端2的控制部22使通信部21向配线器具101无线发送用于设定配线器具101、102的动作内容的设定信息(S52)。在此,用于设定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的设定信息例如包含与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控制方法有关的设定信息、与第二通信部12进行的无线通信有关的设定信息、以及与第一通信部11进行的无线通信有关的设定信息中的至少1个。与第一通信部11和第二通信部12进行的无线通信有关的设定信息是指用于设定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率和无线信号的发送输出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定信息。
当配线器具101的第一通信部11接收到来自操作终端2的设定信息时,配线器具101的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配线器具102发送来自操作终端2的设定信息(S53)。另外,配线器具101的处理部13基于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来设定该配线器具101的动作内容。
另外,当配线器具102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设定信息时,处理部13基于该设定信息来设定该配线器具102的动作内容。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通过用户对操作终端2进行操作,能够集中设定多个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使用控制装置4来设定各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
当用户使用控制装置4来进行用于设定配线器具101、102的动作内容的操作时,控制装置4的通信部41与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01的第二通信部1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使用识别信息等进行连接/认证处理(S54)。当控制装置4与配线器具101之间的认证处理成立时,控制装置4的控制部42使通信部41向配线器具101无线发送用于设定配线器具101、102的动作内容的设定信息(S55)。在此,用于设定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的设定信息例如包含与作为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控制方法有关的设定信息、与第二通信部12进行的无线通信有关的设定信息、以及与第一通信部11进行的无线通信有关的设定信息中的至少1个。
当配线器具101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来自控制装置4的设定信息时,配线器具101的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配线器具102发送来自控制装置4的设定信息(S56)。另外,配线器具101的处理部13基于从控制装置4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来设定该配线器具101的动作内容。
另外,当配线器具102的第二通信部12接收到从配线器具101发送的设定信息时,处理部13基于该设定信息来设定该配线器具102的动作内容。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通过用户对控制装置4进行操作,能够集中设定多个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
如上所述,作为连接对象器具的配线器具1的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发送用于设定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的设定信息。由此,能够不会受到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之间的无线通信干扰地,从某个配线器具1向其它的配线器具1发送设定信息来设定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
另外,上述的设定信息可以包含用于设定第一通信方式和第二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方的通信标准的信息。具体地说,设定信息只要是用于在第一通信方式和第二通信方式的一方或两方中对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率和无线通信的发送输出(发送电力)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设定的信息即可。由此,能够适当地变更操作终端2与配线器具1之间的第一通信方式、或多个配线器具1间的第二通信方式,通过与通信环境等相适应地变更通信标准,能够抑制通信的可靠性降低。
在此,在存在多个被某个配线器具1(连接对象器具)发送设定信息的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情况下,优选为某个配线器具1的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多个其它的配线器具1同时发送设定信息。此外,向多个其它的配线器具1同时发送设定信息不限定于向多个其它的配线器具1同时发送设定信息,也能够包括在视为大致同时的定时对多个其它的配线器具1连续发送设定信息。通信控制部131通过使第二通信部12向多个其它的配线器具1同时发送设定信息,能够同时变更多个其它的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
(3)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一个。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即可,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
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操作终端2同样的功能可以通过操作终端2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或记录有程序的非暂态记录介质等来实现。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操作终端2的控制方法包括选择处理和发送处理。在选择处理中,基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任意2个配线器具1间的通信品质,来选择设为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1A。在发送处理中,与连接对象器具1A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经由连接对象器具1A来向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连接对象器具1A以外的配线器具1B发送控制数据。另外,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上述的操作终端2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配线器具1同样的功能可以通过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或记录有程序的非暂态记录介质等来实现。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在接收处理中,与操作终端2之间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从操作终端2接收发送给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例如作为操作终端2的连接对方的连接对象器具1A)以外的其它的配线器具(配线器具1B)的第一数据。在发送处理中,与其它的配线器具(配线器具1B)之间通过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的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向其它的配线器具(配线器具1B)发送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上述的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下面,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下面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地组合来应用。
本公开中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包括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将作为硬件的处理器和存储器设为主要结构。通过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记录的程序,来实现作为本公开中的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的功能。程序可以被预先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可以通过电气通信线路来被提供,也可以记录于计算机系统能够读取的存储卡、光盘、硬盘驱动器等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中来被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由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构成。此处所说的IC或LSI等集成电路根据集成的程度而称呼方式不同,包含被称为系统LSI、VLSI(Very Large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ULSI(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并且,在LSI制造后被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进行LSI内部的接合关系的重构或LSI内部的电路划分的重构的逻辑设备也能够采用为处理器。多个电子电路可以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也可以分散设置在多个芯片上。多个芯片既可以集成于一个装置,也可以分散设置于多个装置。此处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具有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及一个以上的存储器的微控制器。因而,关于微控制器,由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构成。
另外,在控制系统(配线器具系统)A1中使用的配线器具1、操作终端2以及控制装置4的各个中,多个功能被集成于1个壳体内不是必须的结构,配线器具1、操作终端2以及控制装置4的各构成要素可以被分散设置于多个壳体。并且,配线器具1、操作终端2以及控制装置4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可以通过云端(云计算)等实现。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多个配线器具1分别经由2根电力线L11、L12连接有电源5与控制对象的负载3的串联电路,但是电源5和负载3的配线方式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电源5和负载3各经由2根电线连接于配线器具1,还可以将电源5和负载3经由3根电线连接于配线器具1。
(总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方式的配线器具(1)是在具备多个配线器具(1)的配线器具系统(A1)中被用作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个的配线器具(1)。配线器具(1)具备第一通信部(11)、第二通信部(12)以及通信控制部(131)。第一通信部(11)与操作终端(2)之间以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第二通信部(12)与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1)以外的1个以上的其它配线器具(1)之间以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该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当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向其它配线器具(1)发送的第一数据时,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其它配线器具(1)发送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1方式,在第2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还具备负载控制部(15)和电源电路部(16)。负载控制部(15)经由2根电力线(L11、L12)连接电源(5)与负载(3)的串联电路,来控制从电源(5)向负载(3)的电力供给。电源电路部(16)在规定的定时从电源(5)经由2根电力线(L11、L12)接受电力供给,至少生成第一通信部(11)、第二通信部(12)以及通信控制部(131)的驱动电力。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2方式,在第3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第二通信部(12)与控制装置(4)之间以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该控制装置(4)进行对负载(3)的控制和监视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1~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在第4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在第一通信方式与第二通信方式中,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和调制方式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1~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在第5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作为为了使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而变更的通信标准的项目,相比于发送电力而言,优先使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和调制方式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1~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在第6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通信控制部(131)能够至少变更第二通信部(12)发送第二数据的发送次数。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1~第6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在第7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1)以外的其它配线器具(1)发送设定信息。设定信息是用于设定其它配线器具(1)的动作内容的信息。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7方式,在第8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设定信息包含用于设定第一通信方式和第二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方的通信标准的信息。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根据第7或第8方式,在第9方式的配线器具(1)中,其它配线器具(1)存在多个,通信控制部(131)使第二通信部(12)向多个其它配线器具(1)同时发送设定信息。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第10方式的配线器具系统(A1)具备多个根据第1~第9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配线器具(1)。当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个配线器具(1)的第一通信部(11)从操作终端(2)接收到第一数据时,一个配线器具(1)的第二通信部(12)将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发送到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一个配线器具(1)以外的其它配线器具(1)。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第11方式的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是在具备多个配线器具(1)的配线器具系统(A1)中被用作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一个的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在接收处理中,该配线器具(1)与操作终端(2)之间以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从操作终端(2)接收向多个配线器具(1)中的除本配线器具(1)以外的其它配线器具(1)发送的第一数据。在发送处理中,该配线器具(1)与其它的配线器具(1)之间通过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向其它配线器具(1)发送基于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该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第12方式的非暂态记录介质是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第11方式的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的程序的非暂态记录介质。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通信的可靠性的提高。
不限于上述方式,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器具(1)的各种结构(包括变形例)能够通过配线器具(1)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或记录有程序的非暂态记录介质等来实现。
第2~第9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不是配线器具(1)中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省略。

Claims (12)

1.一种配线器具,在具备设置于设施的多个配线器具的配线器具系统中该配线器具被用作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一个,该配线器具具备:
第一通信部,在作为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操作终端将所述配线器具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且由所述操作终端进行了配对处理的状态下,第一通信部与所述操作终端之间以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第二通信部,其与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该配线器具以外的1个以上的其它配线器具之间以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该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以及
通信控制部,当所述第一通信部从与所述第一通信部进行了配对处理的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向所述其它配线器具发送的第一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其它配线器具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器具,还具备:
负载控制部,其经由2根电力线连接有电源与负载的串联电路,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负载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以及
电源电路部,其在规定的定时从所述电源经由所述2根电力线接受电力供给,来至少生成所述第一通信部、所述第二通信部及所述通信控制部的驱动电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器具,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控制装置之间以所述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该控制装置进行对所述负载的控制和监视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线器具,其中,
在所述第一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中,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和调制方式中的至少一方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线器具,其中,
作为为了使所述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而变更的通信标准的项目,相比于发送电力而言,优先使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频率和调制方式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线器具,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能够至少变更所述第二通信部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发送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线器具,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该配线器具以外的所述其它配线器具发送用于设定所述其它配线器具的动作内容的设定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线器具,其中,
所述设定信息包含用于设定所述第一通信方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方的通信标准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线器具,其中,
所述其它配线器具存在多个,
所述通信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通信部向多个所述其它配线器具同时发送所述设定信息。
10.一种配线器具系统,
具备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线器具,
当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一个配线器具的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一个配线器具的所述第二通信部向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所述一个配线器具以外的其它配线器具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的所述第二数据。
11.一种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在具备设置于设施的多个配线器具的配线器具系统中该配线器具被用作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一个,所述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接收处理,在该接收处理中,在作为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操作终端将所述配线器具选择为连接对象器具且由所述操作终端进行了配对处理的状态下,该配线器具与所述操作终端之间通过第一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向所述多个配线器具中的除该配线器具以外的其它配线器具发送的第一数据;以及
发送处理,在该发送处理中,该配线器具与所述其它配线器具之间通过第二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向所述其它配线器具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二数据,该第二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比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长。
12.一种非暂态记录介质,其记录有程序,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线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02110194369.0A 2020-02-21 2021-02-20 配线器具及其控制方法、配线器具系统、非暂态记录介质 Active CN1133015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8823A JP2021136474A (ja) 2020-02-21 2020-02-21 配線器具、配線器具システム、配線器具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28823 2020-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588A CN113301588A (zh) 2021-08-24
CN113301588B true CN113301588B (zh) 2024-03-26

Family

ID=7731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4369.0A Active CN113301588B (zh) 2020-02-21 2021-02-20 配线器具及其控制方法、配线器具系统、非暂态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36474A (zh)
CN (1) CN113301588B (zh)
TW (1) TWI785499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5640A (ja) * 2003-10-28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用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238371A (ja) * 2005-02-28 2006-09-0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CN102075234A (zh) * 2009-11-10 2011-05-25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以及使用该中继装置的无线控制网络管理系统
JP2011129480A (ja) * 2009-12-21 2011-06-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システム
WO2012114568A1 (ja) * 2011-02-24 2012-08-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装置、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送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方法
WO2015093009A1 (ja) * 2013-12-16 2015-06-25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自己発電型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送受信方法
CN205754947U (zh) * 2016-05-12 2016-11-30 上海光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灯和家用电器
CN107182145A (zh) * 2016-03-10 2017-09-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系统、照明器具以及终端装置
JP2018170651A (ja) * 2017-03-30 2018-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通信状態の報知方法
CN108738211A (zh) * 2017-04-25 2018-11-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WO2019009113A1 (ja) * 2017-07-07 2019-01-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及び配線器具システム
US10182357B1 (en) * 2017-09-20 2019-01-15 Echel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ttom-up invocation of control signal repeaters in a mesh lighting network
JP2019169781A (ja) * 2018-03-22 2019-10-03 Kddi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における通信経路の管理を行う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92552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端末器、照明システム、情報端末、照明器具のペア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22390A1 (ja) * 2018-07-27 2020-01-30 クレイド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7699B2 (ja) * 2001-07-10 2006-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Avデータ送信装置、avデータ受信装置、avデータ表示・再生装置
JP3906801B2 (ja) * 2002-12-27 2007-04-1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集合住宅用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5272457B2 (ja) * 2008-03-12 2013-08-2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高速モータ用ロ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40389A (ja) * 2008-08-06 2010-02-1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配線器具及び配線器具を用いた給電システム
US10429869B2 (en) * 2011-02-16 2019-10-01 Kortek Industries Pty Ltd Wireless power, light and automation control
JP2015176650A (ja) * 2014-03-13 2015-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用カバー、操作端末器
JP6460666B2 (ja) * 2014-07-15 2019-01-30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開閉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開閉制御方法
JP6939279B2 (ja) * 2017-09-01 2021-09-22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
JP2019067723A (ja) * 2017-10-05 2019-04-2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機器の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5640A (ja) * 2003-10-28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用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238371A (ja) * 2005-02-28 2006-09-0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CN102075234A (zh) * 2009-11-10 2011-05-25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以及使用该中继装置的无线控制网络管理系统
JP2011129480A (ja) * 2009-12-21 2011-06-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システム
WO2012114568A1 (ja) * 2011-02-24 2012-08-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装置、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送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方法
WO2015093009A1 (ja) * 2013-12-16 2015-06-25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自己発電型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送受信方法
CN107182145A (zh) * 2016-03-10 2017-09-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系统、照明器具以及终端装置
CN205754947U (zh) * 2016-05-12 2016-11-30 上海光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灯和家用电器
JP2018170651A (ja) * 2017-03-30 2018-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通信状態の報知方法
CN108738211A (zh) * 2017-04-25 2018-11-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WO2019009113A1 (ja) * 2017-07-07 2019-01-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及び配線器具システム
US10182357B1 (en) * 2017-09-20 2019-01-15 Echel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ttom-up invocation of control signal repeaters in a mesh lighting network
JP2019169781A (ja) * 2018-03-22 2019-10-03 Kddi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における通信経路の管理を行う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92552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端末器、照明システム、情報端末、照明器具のペア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22390A1 (ja) * 2018-07-27 2020-01-30 クレイド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425A (zh) 2021-09-16
CN113301588A (zh) 2021-08-24
JP2021136474A (ja) 2021-09-13
TWI785499B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73888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household devices
US10342101B2 (en) Light socket WiFi device
AU2014231732B2 (en) Wireless light pairing, dimming and control
CN103715731A (zh) 具有设备发现和功率转移能力的功率接收设备
CN103715780A (zh) 具有设备发现和功率转移能力的功率发送设备
EP2595319B1 (en) Wireless switch assembly
US802811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program
US10225912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interrupting a power supply
KR20130039660A (ko) 근거리무선통신과 무선충전 겸용의 유도모듈에 있어서의 선택방법 및 그 선택회로
CN103887571A (zh) 一种充电方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140159647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0651692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ption devic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KR20100081043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전류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01588B (zh) 配线器具及其控制方法、配线器具系统、非暂态记录介质
JP4352497B2 (ja) 無線伝送方法及び無線伝送装置
JP2013012798A (ja) 屋内外共用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屋内外共用無線中継器
JP2021136471A (ja) 制御システム、配線器具、操作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17283A (ja) 充電台、該充電台を制御する充電台制御端末、充電台の制御方法、充電台制御端末の制御方法、充電台制御プログラム、充電台制御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EP3499683A1 (en) Power supplying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equipped with same
CN100377124C (zh) 校准芯片间信号驱动参数的方法与相关装置
US11953554B1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testing environment
CN112311076B (zh)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系统、电力供给方法和记录介质
Pothirajan et al. Home Automation with Indoor Location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and Arduino-ZigBee Nodes
JP4273901B2 (ja) 無線中継装置
EP4287745A1 (en) Multi-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arget wake ti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