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6739A - 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6739A
CN113286739A CN202080008345.5A CN202080008345A CN113286739A CN 113286739 A CN113286739 A CN 113286739A CN 202080008345 A CN202080008345 A CN 202080008345A CN 113286739 A CN113286739 A CN 113286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earing
side member
wheel
wheel body
whee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83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口雅彦
北井则行
前田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86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6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4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4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rollers
    • B62D55/15Mounting devices, e.g. bushings, axles, bearings, sea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08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with means to exclude or remove foreign matter, e.g. sealing means, self-cleaning track links or sprockets, deflector plates or 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092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with lubr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6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without groun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轮轴(21)在外周面(21aa)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21ea)。轮体(22a)能够相对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旋转。径向滑动轴承(23aa)将轮体(22a)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旋转。浮动密封(26a)具有支承于轮体(22a)的旋转侧构件(26aR)和与旋转侧构件(26aR)滑动的固定侧构件(26aF)。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

Description

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装入作业机械的下滚轮的浮动密封通过使在旋转侧配置的密封环相对于在固定侧配置的密封环滑动,来对润滑油的供油路径末端进行密封。
在近年来的推土机等作业机械中,期望通过更高速行驶来提高作业效率。伴随着滚轮的高速旋转化,在浮动密封周围的发热量增加。
相对于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82819号公报(参照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轴承具备限制相对于轮轴的滑动的机构,来抑制滚轮中的摩擦热的产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828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限制滑动的机构中,结构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冷却性能而抑制发热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具备:轮轴、轮体、第一滑动轴承以及浮动密封。轮轴在外周面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轮体能够相对于轮轴的外周面旋转。第一滑动轴承将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轮轴的外周面旋转,且承受轮轴的径向的力。浮动密封具有支承于轮体的旋转侧构件和与旋转侧构件滑动的固定侧构件。凹部在轮轴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中的旋转侧构件与固定侧构件的滑动部和第一滑动轴承这两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冷却性能而抑制发热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作业机械的例子的推土机的结构的概要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
图5是轮轴的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7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中的第一工序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7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中的第二工序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惰轮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或者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反复进行重复说明。另外,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有时也会将结构省略或者简化。另外,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方式1)
<作业机械的结构>
首先,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作业机械的例子,利用图1对推土机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推土机,只要是液压挖掘机等具有履带式行驶装置的作业机械就能够应用。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作业机械的例子的推土机的结构的概要侧视图。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的推土机主要具有履带式行驶装置1、车身2以及工作装置3。由车身2和工作装置3构成作业机械主体。
车身2具有驾驶室(cab)4和发动机室5。驾驶室4配置于车身2的后上部,发动机室5配置于驾驶室4的前方。
工作装置3具有推土铲6、机架7、角度缸8以及升降缸9。推土铲6配置于车身2的前方。推土铲6在左右两侧被机架7支承。机架7的一端通过旋转自如的支承部安装于推土铲6的背面。机架7的另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的侧面。
推土铲6由角度缸8及升降缸9驱动。角度缸8的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推土铲6的背面。角度缸8的另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的侧面。
通过角度缸8的基于液压的伸缩,推土铲6以机架7的支承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推土铲6的上端6a沿前后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移动,推土铲6沿前后方向进行对中(angling)操作。
升降缸9的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机架7的上表面。升降缸9的中间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的侧面。通过升降缸9的基于液压的伸缩,推土铲6以机架7的另一端为中心沿上下方向移动。
履带式行驶装置1具有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在推土机100的车宽方向上分开配置。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以夹着车身2的方式配置。
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分别主要具有履带10、下滚轮20、上滚轮20a、驱动轮(链轮)41、惰轮(idler)42以及履带架43。
驱动轮41及履带架43分别安装于车身2的侧部。在履带架43分别安装有惰轮42、多个下滚轮20及多个上滚轮20a。
驱动轮41以能够驱动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后方。惰轮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例如前端部。多个下滚轮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下侧。多个上滚轮20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上表面侧。
履带10构成为环状(环形),且卷绕于驱动轮41及惰轮42。另外,履带10被在驱动轮41与惰轮42之间配置的多个下滚轮20及多个上滚轮20a支承为能够旋转。
履带10与驱动轮41啮合,且履带10构成为能够在该驱动轮41的旋转驱动的作用下旋转。在该履带10旋转时,惰轮42、多个下滚轮20及多个上滚轮20a分别与履带10抵接而能够进行从动旋转。
由车身2和工作装置3构成的作业机械主体被履带式行驶装置1支承为能够行驶。
<下滚轮20的结构>
接下来,利用图2~图5对在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中使用的下滚轮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图1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3及图4分别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及第二剖视图。图5是轮轴的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剖面和图4中的剖面是穿过轮轴21的轴线C的剖面,并且是以彼此相差90度的角度剖切的剖面。另外,图5中的剖面是在相对于轴线C正交的方向上剖切的剖面。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具有轮轴21、轮体22a、22b、滑动轴承构件23a、23b、浮动密封26a、26b、以及支承体27a、27b。
在轮轴21外插有两个轮体22a、22b。在轮轴21与轮体22a之间配置有滑动轴承构件23a。在轮轴21的一端侧固定有支承体27a。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支承于轮体22a。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隔着支承体27a支承于轮轴21。
在轮轴21与轮体22b之间配置有滑动轴承构件23b。在轮轴21的另一端侧固定有支承体27b。浮动密封26b的旋转侧构件26bR支承于轮体22b。浮动密封26b的固定侧构件26bF隔着支承体27b支承于轮轴21。
如图3所示,轮轴21具有轮轴主体21a和中凸缘21b。轮轴主体21a具有轴线C(假想线),轴线C穿过轮轴主体21a的轴中心。
中凸缘21b相对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向轮轴主体21a的径向外侧伸出。中凸缘21b具有环形状,且在周向整周上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伸出。中凸缘21b与轮轴主体21a构成为一体。中凸缘21b在轮轴主体21a的轴向(轴线C的延伸方向)上配置于轮轴主体21a的中心部附近。
中凸缘21b具有在轮轴主体21a的轴向上相互对置的端面21ba、21bb。中凸缘21b的两个端面21ba、21bb分别相对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例如正交。中凸缘21b的两个端面21ba、21bb例如相互平行。
轮体22a及轮体22b分别具有圆筒形状。轮体22a及轮体22b分别具有从一端侧朝另一端侧贯通的贯通孔。在轮体22a及轮体22b各自的贯通孔插入有轮轴21。轮体22a及轮体22b分别外插于轮轴21。
轮体22a的一端与轮体22b的一端通过对接而相互抵接。轮体22a的一端与轮体22b的一端通过焊接部22c相互固定。焊接部22c设置于周向整周。
轮体22a与轮体22b相互对接的部分相对于中凸缘21b位于轮轴21的径向外侧。另外,焊接部22c也相对于中凸缘21b位于轮轴21的径向外侧。
轮体22a在从轮体22a的一端朝轮体22a的另一端侧凹陷的位置具有端面22ab。轮体22b在从轮体22b的一端朝轮体22b的另一端侧凹陷的位置具有端面22bb。
滑动轴承构件23a具有带凸缘的圆筒形状。该滑动轴承构件23a被压入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由此,滑动轴承构件23a能够与轮体22a一起旋转。滑动轴承构件23a位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之间。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a也位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a与轮体22a的端面22ab之间。
滑动轴承构件23a具有从一端朝另一端贯通的贯通孔。在滑动轴承构件23a的贯通孔插入有轮轴21。滑动轴承构件23a外插于轮轴21。
滑动轴承构件23a具有径向滑动轴承23aa(第一滑动轴承)和推力滑动轴承23ab(第二滑动轴承)。径向滑动轴承23aa承受轮轴21的径向的力。径向滑动轴承23aa具有圆筒形状。推力滑动轴承23ab具有从径向滑动轴承23aa的一端向径向的外侧伸出的环形状。推力滑动轴承23ab承受轮轴21的轴向的力。推力滑动轴承23ab相对于径向滑动轴承23aa例如正交。推力滑动轴承23ab相对于径向滑动轴承23aa构成凸缘部。径向滑动轴承23aa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构成为一体。
径向滑动轴承23aa配置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之间。径向滑动轴承23aa将轮体22a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旋转。径向滑动轴承23aa支撑径向的载荷。
推力滑动轴承23ab配置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a与轮体22a的端面22ab之间。推力滑动轴承23ab将轮体22a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a旋转。推力滑动轴承23ab支撑轴向的载荷。
滑动轴承构件23b具有带凸缘的圆筒形状。该滑动轴承构件23b被压入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由此,滑动轴承构件23b能够与轮体22a一起旋转。滑动轴承构件23b位于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之间。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b也位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b与轮体22b的端面22bb之间。
滑动轴承构件23b具有从一端朝另一端贯通的贯通孔。在滑动轴承构件23b的贯通孔插入有轮轴21。滑动轴承构件23b外插于轮轴21。
滑动轴承构件23b具有径向滑动轴承23ba(第一滑动轴承)和推力滑动轴承23bb(第二滑动轴承)。径向滑动轴承23ba承受轮轴21的径向的力。径向滑动轴承23ba具有圆筒形状。推力滑动轴承23bb具有从径向滑动轴承23ba的一端向径向的外侧伸出的环形状。推力滑动轴承23bb承受轮轴21的轴向的力。推力滑动轴承23bb相对于径向滑动轴承23ba例如正交。推力滑动轴承23bb相对于径向滑动轴承23ba构成凸缘部。径向滑动轴承23ba与推力滑动轴承23bb构成为一体。
径向滑动轴承23ba配置于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之间。径向滑动轴承23ba将轮体22b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旋转。径向滑动轴承23ba支撑径向的载荷。
推力滑动轴承23bb配置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b与轮体22b的端面22bb之间。推力滑动轴承23bb将轮体22b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b旋转。推力滑动轴承23bb支撑轴向的载荷。
支承体27a、27b分别固定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在支承体27a、27b之间夹着两个轮体22a、22b。
浮动密封26a具有旋转侧构件26aR和固定侧构件26aF。旋转侧构件26aR支承于轮体22a。由此,旋转侧构件26aR与轮体22a一起旋转。旋转侧构件26aR能够相对于固定侧构件26aF相对地旋转。
旋转侧构件26aR具有弹性环26aa和金属密封环26ab。金属密封环26ab隔着弹性环26aa被支承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
固定侧构件26aF具有弹性环26ac和金属密封环26ad。金属密封环26ad隔着弹性环26ac被支承于支承体27a。
弹性环26aa、26ac分别例如为O型环,且由树脂等构成。金属密封环26ab、26ad分别由金属材料构成。
在弹性环26aa及弹性环26ac各自的弹力的作用下,金属密封环26ab与金属密封环26ad相互抵接而保持为密封状态。在旋转侧构件26aR相对于固定侧构件26aF相对地旋转时,金属密封环26ab与金属密封环26ad保持着密封状态相互滑动。由此,能够防止润滑油的泄漏。
浮动密封26b具有旋转侧构件26bR和固定侧构件26bF。旋转侧构件26bR支承于轮体22b。由此,旋转侧构件26bR与轮体22b一起旋转。旋转侧构件26bR能够相对于固定侧构件26bF相对地旋转。
旋转侧构件26bR具有弹性环26ba和金属密封环26bb。金属密封环26bb隔着弹性环26ba被支承于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
固定侧构件26bF具有弹性环26bc和金属密封环26bd。金属密封环26bd隔着弹性环26bc被支承于支承体27b。
弹性环26ba、26bc分别例如为O型环,且由树脂等构成。金属密封环26bb、26bd分别由金属材料构成。
在弹性环26ba及弹性环26bc各自的弹力的作用下,金属密封环26bb与金属密封环26bd相互抵接而保持为密封状态。在旋转侧构件26bR相对于固定侧构件26bF相对地旋转时,金属密封环26bb与金属密封环26bd保持着密封状态相互滑动。由此,能够防止润滑油的泄漏。
如图4所示,轮轴主体21a具有流路21c、分支流路21da、21db、以及凹部21ea、21eb。在流路21c、分支流路21da、21db、以及凹部21ea、21eb各自的内部充满了润滑油。
润滑油还作为冷却介质而发挥功能。冷却介质也可以是油以外的物质,例如也可以是润滑脂。冷却介质只要能够对浮动密封26a、26b、径向滑动轴承23aa、23ba及推力滑动轴承23ab、23bb进行冷却即可。
凹部21ea、21eb分别是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部分。凹部21ea、21eb分别配置于轮轴21的外周面、特别是配置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凹部21ea、21eb分别是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向径向的内周侧凹陷的部分。
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中的任一方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对置。
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和固定侧构件26aF这两者。另外,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还对置于被径向滑动轴承23aa与浮动密封26a夹着的区域。
凹部21ea沿着轴向,从与径向滑动轴承23aa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优选的是,凹部21ea沿着轴向,从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
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中的旋转侧构件26bR与固定侧构件26b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ba这两者。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中的旋转侧构件26bR与固定侧构件26bF中的任一方和径向滑动轴承23ba这两者。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bb对置。
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的旋转侧构件26bR和固定侧构件26bF这两者。另外,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还对置于被径向滑动轴承23ba与浮动密封26b夹着的区域。
凹部21eb沿着轴向,从与径向滑动轴承23ba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浮动密封26b的固定侧构件26bF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优选的是,凹部21eb沿着轴向,从与推力滑动轴承23bb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浮动密封26b的固定侧构件26bF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
凹部21ea相对于轴线C配置成线对称。另外,凹部21eb相对于轴线C配置成线对称。另外,凹部21ea与凹部21eb相对于穿过中凸缘21b的轴向的中心的中心线D配置成线对称。
流路21c沿着轮轴21的轴线,在轮轴主体21a内延伸成例如直线状。流路21c的一端位于比中凸缘21b靠轮轴21的一端侧,且位于在径向上与凹部21ea对置的区域。流路21c的另一端在径向上到达了轮轴21的另一端部。
分支流路21da、21db分别从流路21c朝向轮轴21的径向外侧延伸成例如直线状。分支流路21da将流路21c与凹部21ea连接。分支流路21db将流路21c与凹部21eb连接。分支流路21da配置于比中凸缘21b靠轮轴21的一端侧。分支流路21da配置于比中凸缘21b靠轮轴21的另一端侧。
如图5所示,多个凹部21ea配置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多个凹部21ea是相互分开的例如两个凹部21ea。然而,多个凹部21ea也可以是相互分开的三个以上的凹部21ea。
多个凹部21ea也可以相对于轴线C在与轴线C正交的剖面中穿过的点配置成点对称。另外,多个凹部21ea还可以相对于穿过轴线C的直线E配置成线对称。
<下滚轮20的组装>
接下来,利用图6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的组装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首先将滑动轴承构件23a通过压入而固定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由此,滑动轴承构件23a的径向滑动轴承23aa相接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a的推力滑动轴承23ab相接于轮体22a的端面22ab。
另外,将滑动轴承构件23b通过压入而固定于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由此,滑动轴承构件23b的径向滑动轴承23ba相接于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b的推力滑动轴承23bb相接于轮体22b的端面22bb。
其后,将轮轴21插入轮体22a的内周,并且插入轮体22b的内周。具体而言,轮轴21插入滑动轴承构件23a及滑动轴承构件23b各自的内周。
如图3所示,将轮体22a的一端与轮体22b的一端焊接。由此,轮体22a与轮体22b通过焊接部22c接合。在该状态下,滑动轴承构件23a的径向滑动轴承23aa位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之间。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a的推力滑动轴承23ab位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a与轮体22a的端面22ab之间。
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b的径向滑动轴承23ba位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与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之间。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b的推力滑动轴承23bb位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b与轮体22b的端面22bb之间。
如图4所示,在该状态下,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对置。
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中的旋转侧构件26bR与固定侧构件26b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ba这两者。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bb对置。
其后,在轮体22a的内周面安装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另外,在轮体22b的内周面安装浮动密封26b的旋转侧构件26bR。
其后,将安装了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后的支承体27a固定于轮轴21。将安装了浮动密封26b的固定侧构件26bF后的支承体27b固定于轮轴21。
通过以上方式来组装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
<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如图4所示,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因此,能够利用凹部21ea内的冷却介质对径向滑动轴承23aa和浮动密封26a这两者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以设置凹部21ea这样简单的结构来提高冷却性能,从而能够抑制发热。
另外,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中的旋转侧构件26bR与固定侧构件26b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ba这两者。因此,能够利用凹部21eb内的冷却介质来对径向滑动轴承23ba和浮动密封26b这两者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以设置凹部21eb这样简单的结构来提高冷却性能,从而能够抑制发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如图4所示,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对置。因此,还能够利用凹部21ea内的冷却介质对推力滑动轴承23ab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以设置凹部21ea这样简单的结构来进一步提高冷却性能,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发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如图4所示,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bb对置。因此,还能够利用凹部21eb内的冷却介质来对推力滑动轴承23bb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以设置凹部21eb这样简单的结构来进一步提高冷却性能,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发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如图4所示,凹部21ea相对于轮轴21的轴线C配置成线对称。由此,容易将冷却介质向径向滑动轴承23aa及浮动密封26a各自的周向均衡地供给。
另外,凹部21eb相对于轮轴21的轴线C配置成线对称。由此,能够将冷却介质向径向滑动轴承23ba及浮动密封26b各自的周向均衡地供给。
(实施方式2)
<下滚轮20的结构>
接下来,以下利用图7及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下滚轮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及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及第二剖视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与图2~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下滚轮20的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追加了衬套24及固定构件25。
衬套24具有带凸缘的圆筒形状,该带凸缘的圆筒形状具有圆筒部和凸缘部。衬套24的凸缘部从衬套24的圆筒部朝径向外侧伸出。衬套24配置于轮轴21的外周面(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之间。具体而言,衬套24的圆筒部配置于滑动轴承构件23a的外周面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之间。
衬套24被压入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衬套24的圆筒部相接于轮体22a的内周面。衬套24的凸缘部相接于轮体22a的端面。衬套24被多个固定构件25固定于轮体22a。多个固定构件25分别例如为螺栓。螺栓25将衬套24的凸缘部贯通并拧入轮体22a的内螺纹部。由此,衬套24构成为与轮体22a一起旋转。
滑动轴承构件23a被压入衬套24的内周面24a。由此,滑动轴承构件23a构成为与轮体22a及衬套24一起旋转。滑动轴承构件23a的径向滑动轴承23aa相接于衬套24的内周面24a。径向滑动轴承23aa位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与衬套24的内周面24a之间。
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a的推力滑动轴承23ab相接于衬套24的端面24b。推力滑动轴承23ab位于衬套24的端面24b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a之间。
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隔着衬套24支承于轮体22a。由此,旋转侧构件26aR与衬套24及轮体22a一起旋转。旋转侧构件26aR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侧构件26aF相对地旋转。旋转侧构件26aR的金属密封环26ab隔着弹性环26aa支承于衬套24的内周面24a。
如图8所示,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和固定侧构件26aF这两者。另外,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还对置于被径向滑动轴承23aa与浮动密封26a夹着的区域。
凹部21ea沿着轴向,从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凹部21ea的沿着轴向的尺寸既可以比衬套24的沿着轴向的尺寸小,另外也可以比衬套24的沿着轴向的尺寸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进行其说明。
<下滚轮20的组装>
接下来,利用图9及图10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的组装进行说明。
图9及图10是将图7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按照工序依次示出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首先将轮体22a的一端与轮体22b的一端焊接。由此,轮体22a与轮体22b通过焊接部22c接合。其后,将滑动轴承构件23b通过压入而固定于轮体22b的内周。其后,将轮轴21插入轮体22a、22b。
如图10所示,将滑动轴承构件23a压入衬套24的内周面24a。将压入了滑动轴承构件23a后的衬套24压入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由此,将衬套24配置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之间。其后,利用例如螺栓等固定构件25将衬套24固定于轮体22a。
在该状态下,滑动轴承构件23a的径向滑动轴承23aa和衬套24位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之间。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a的推力滑动轴承23ab位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a与衬套24的端面24b之间。
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b的径向滑动轴承23ba位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21aa与轮体22b的内周面22ba之间。另外,滑动轴承构件23b的推力滑动轴承23bb位于中凸缘21b的端面21bb与轮体22b的端面22bb之间。
如图8所示,在该状态下,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对置。
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中的旋转侧构件26bR与固定侧构件26b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ba这两者。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bb对置。
如图7所示,在轮体22a的内周面安装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另外,在轮体22b的内周面安装浮动密封26b的旋转侧构件26bR。
其后,将安装了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后的支承体27a固定于轮轴21。将安装了浮动密封26b的固定侧构件26bF后的支承体27b固定于轮轴21。
通过以上方式来组装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另外,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中的旋转侧构件26bR与固定侧构件26b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ba这两者。因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冷却性能,从而能够抑制发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轮轴21的外周面21aa与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之间配置有衬套24。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隔着衬套24支承于轮体22a。由于这样设置有衬套24,因此,下滚轮20的组装变得比实施方式1容易。以下说明该情况。
在如图6所示的那样未设置衬套的情况下,在将轮体22a、22b外插于轮轴21之后进行轮体22a、22b彼此的焊接。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因焊接时的热而在轮体22a、22b产生热应变。在产生了热应变的情况下,轮体22a、22b有可能无法相对于轮轴21相对地旋转。
相对于此,在设置有衬套24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通过将衬套24压入轮体22a内,从而防止了轮轴21从轮体22a、22b内脱落的情况。因此,如图9及图10所示,能够在轮体22a、22b彼此的焊接后将轮轴21插入轮体22a、22b内。因而,在将轮体22a、22b彼此焊接之后并且在将轮体22a、22b向轮轴21安装之前,能够进行是否在轮体22a、22b产生了热应变的产品检查。通过该产品检查,能够将热应变大的轮体22a、22b在组装前排除。由此,组装变得容易,且轮体22a、22b能够相对于轮轴21相对地旋转。
(实施方式3)
<下滚轮20的结构>
接下来,以下利用图11及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下滚轮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1及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及第二剖视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与图7及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下滚轮20的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将卡环用作固定构件25b。
作为固定构件25b的卡环25b代替了实施方式2的固定构件25而被使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使用实施方式2中的螺栓那样的固定构件25。
卡环25b例如是在环状的局部具有切口的弹簧圈。卡环25b嵌入于在轮体22a的内周面22aa设置的环状的槽。在卡环25b安装于轮体22a的状态下,卡环25b的内径比衬套24的外径小。另外,卡环25b的外径比衬套24的外径大。因此,利用卡环25b防止了衬套24相对于轮体22a沿轴向掉落的情况,从而将衬套24固定于轮体22a。
如图12所示,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和固定侧构件26aF这两者。另外,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还对置于被径向滑动轴承23aa与浮动密封26a夹着的区域。
凹部21ea沿着轴向,从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延伸至与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凹部21ea的沿着轴向的尺寸比衬套24的沿着轴向的尺寸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进行其说明。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的组装而言,代替螺栓等固定构件而利用卡环25b将衬套24固定于轮体22a。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的上述以外的组装与实施方式2中的组装大致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进行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及2相同的效果。
(其他)
本发明的结构不仅可以应用于下滚轮20,还可以应用于惰轮42、上滚轮20a等。以下利用图13对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惰轮42的情况下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图1的作业机械100所包括的惰轮42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惰轮42具有轮轴21、轮体42a、滑动轴承构件23a、23b、衬套24、固定构件25、浮动密封26a、26b、以及支承体27a、27b。
本实施方式中的惰轮42主要是在轮体42a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2中的下滚轮20的结构不同。轮体42a具有供轮轴21插入的贯通孔。该贯通孔具有供大径部与小径部在轴向上连接的结构。
在小径部,在轮体42a的内周面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滑动轴承构件23b的径向滑动轴承23ba。
在大径部,在轮体42a的内周面与轮轴主体21a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滑动轴承构件23b的径向滑动轴承23ba和衬套24。在构成小径部与大径部的台阶的轮体42a的端面与中凸缘21b的端面之间,配置有滑动轴承构件23b的推力滑动轴承23bb。在中凸缘21b的端面与衬套24的端面之间,配置有滑动轴承构件23a的推力滑动轴承23ab。
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ab对置。
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b中的旋转侧构件26bR与固定侧构件26bF的滑动部、及径向滑动轴承23ba这两者。凹部21eb在轮轴21的径向上与推力滑动轴承23bb对置。
需要说明的是,惰轮42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的下滚轮20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进行其说明。
在这样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惰轮42、上滚轮20a等其他滚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说明中,对将实施方式2的结构应用于惰轮42的情况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或者3的结构应用于惰轮42。另外,还可以将实施方式1~3中的任一结构应用于上滚轮20a。
应该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均是例示,并非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范围示出而非上述的说明,且包含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意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履带式行驶装置;1A履带装置;2车身;3工作装置;4驾驶室;5发动机室;6推土铲;6a上端;7机架;8角度缸;9升降缸;10履带;20下滚轮;20a上滚轮;21轮轴;21a轮轴主体;21aa外周面;21b中凸缘;21ba、21bb、22ab、22bb、24b端面;21c流路;21da、21db分支流路;21ea、21eb凹部;22a、22b、42a轮体;22aa、22ba、24a内周面;22c焊接部;23a、23b滑动轴承构件;23aa、23ba径向滑动轴承;23ab、23bb推力滑动轴承;24衬套;25、25b固定构件;25b卡环;26a、26b浮动密封;26aF、26bF固定侧构件;26aR、26bR旋转侧构件;26aa弹性环;26ab、26ad金属密封环;27a、27b支承体;41驱动轮;42惰轮;43履带架;100推土机。

Claims (7)

1.一种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具备:
轮轴,其在外周面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
轮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
第一滑动轴承,其将所述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且承受所述轮轴的径向的力;以及
浮动密封,其具有支承于所述轮体的旋转侧构件和与所述旋转侧构件滑动的固定侧构件,
所述凹部在所述轮轴的所述径向上对置于所述浮动密封中的所述旋转侧构件与所述固定侧构件的滑动部和所述第一滑动轴承这两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轮轴具有向所述径向的外侧伸出的中凸缘,
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还具备第二滑动轴承,所述第二滑动轴承将所述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凸缘旋转,且承受所述轮轴的轴向的力,
所述凹部在所述轮轴的所述径向上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轮轴的轴线配置成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滚轮还具备衬套,所述衬套配置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轮体的内周面之间,
所述旋转侧构件隔着所述衬套支承于所述轮体。
5.一种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具备:
轮轴,其在外周面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
轮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
第一滑动轴承,其将所述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且承受所述轮轴的径向的力;以及
浮动密封,其具有支承于所述轮体的旋转侧构件和与所述旋转侧构件滑动的固定侧构件,
所述凹部在所述轮轴的所述径向上对置于所述浮动密封中的所述旋转侧构件与所述固定侧构件中的任一方和所述第一滑动轴承这两者。
6.一种履带式行驶装置,其中,
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滚轮;以及
环状的履带装置,其被所述滚轮支承为能够旋转。
7.一种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作业机械具备:
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式行驶装置;以及
作业机械主体,其支承于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
CN202080008345.5A 2019-04-25 2020-04-08 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Pending CN1132867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4399A JP2020179782A (ja) 2019-04-25 2019-04-25 履帯式走行装置の転輪、履帯式走行装置および作業機械
JP2019-084399 2019-04-25
PCT/JP2020/015817 WO2020217993A1 (ja) 2019-04-25 2020-04-08 履帯式走行装置の転輪、履帯式走行装置および作業機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6739A true CN113286739A (zh) 2021-08-20

Family

ID=7294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8345.5A Pending CN113286739A (zh) 2019-04-25 2020-04-08 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97784A1 (zh)
JP (1) JP2020179782A (zh)
KR (1) KR20210097777A (zh)
CN (1) CN113286739A (zh)
DE (1) DE112020000228T5 (zh)
WO (1) WO2020217993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24736U (zh) * 1973-02-26 1974-10-25
GB1447156A (en) * 1973-12-12 1976-08-25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rack roller with replaceable and reversible flanges
JPS5356641U (zh) * 1976-10-15 1978-05-15
JPH01173089U (zh) * 1988-05-30 1989-12-07
KR20030083167A (ko) * 2002-04-19 2003-10-30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무한궤도 주행장치의 트랙롤러
JP2004276696A (ja) * 2003-03-14 2004-10-07 Komatsu Ltd 転輪用シャフト
JP3701912B2 (ja) * 2000-03-03 2005-10-05 スプリット・エス・アール・エル 無限軌道車のためのシャフト/ローラユニット
CN102481959A (zh) * 2010-04-07 2012-05-30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滚轮装置
CN203020436U (zh) * 2012-12-31 2013-06-26 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推土机支重轮轮轴
CN203946186U (zh) * 2014-06-26 2014-11-19 昆山土山建设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支重轮
US20170088204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Caterpillar Inc. Track roller assembly
CN107922023A (zh) * 2015-08-19 2018-04-17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液压采矿铲履带的润滑芯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14006A (en) * 1950-05-05 1952-10-14 Int Harvester Co Lubricating system on track roller
US3586398A (en) * 1969-07-25 1971-06-22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rack roller for track-type tractor
US3679216A (en) * 1970-04-17 1972-07-25 Caterpillar Tractor Co Pressure-balanced track roller
JPS5023942Y1 (zh) * 1970-04-25 1975-07-18
JPS533853B2 (zh) * 1973-12-11 1978-02-10
JPS5911821Y2 (ja) * 1979-08-17 1984-04-10 秀男 竹中 トラツクロ−ラ装置
JPH0467584U (zh) * 1990-10-19 1992-06-16
US5527046A (en) * 1994-12-15 1996-06-18 Caterpillar Inc. Seal assembly having resilient load rings
US20020153773A1 (en) * 2001-04-24 2002-10-24 Jinsung T.E.C. Co., Ltd. Track roller
JP2004082819A (ja) 2002-08-26 2004-03-18 Komatsu Ltd 履帯式走行装置の転輪
US7374257B2 (en) * 2005-02-11 2008-05-20 Caterpillar Inc. Machine track roller assembly
US9868482B2 (en) * 2014-10-29 2018-01-16 Caterpillar Inc. Track roller assembly with a wear measurement system
CN205499101U (zh) * 2016-03-23 2016-08-24 福建联骏机械有限公司 轮体端面增长型支重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24736U (zh) * 1973-02-26 1974-10-25
GB1447156A (en) * 1973-12-12 1976-08-25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rack roller with replaceable and reversible flanges
JPS5356641U (zh) * 1976-10-15 1978-05-15
JPH01173089U (zh) * 1988-05-30 1989-12-07
JP3701912B2 (ja) * 2000-03-03 2005-10-05 スプリット・エス・アール・エル 無限軌道車のためのシャフト/ローラユニット
KR20030083167A (ko) * 2002-04-19 2003-10-30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무한궤도 주행장치의 트랙롤러
JP2004276696A (ja) * 2003-03-14 2004-10-07 Komatsu Ltd 転輪用シャフト
CN102481959A (zh) * 2010-04-07 2012-05-30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滚轮装置
US20120146397A1 (en) * 2010-04-07 2012-06-14 Kenichi Hisamatsu Roller unit
CN203020436U (zh) * 2012-12-31 2013-06-26 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推土机支重轮轮轴
CN203946186U (zh) * 2014-06-26 2014-11-19 昆山土山建设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支重轮
CN107922023A (zh) * 2015-08-19 2018-04-17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液压采矿铲履带的润滑芯筒
US20170088204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Caterpillar Inc. Track rolle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0000228T5 (de) 2021-08-26
JP2020179782A (ja) 2020-11-05
KR20210097777A (ko) 2021-08-09
US20220097784A1 (en) 2022-03-31
WO2020217993A1 (ja)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8720B2 (ja) 転輪装置
JP5318843B2 (ja) 履帯ブシュおよび履帯リンク装置
US11235822B2 (en) Track roller for tracked vehicle
CN101939210B (zh) 履带式行驶装置及滚轮组装体
US9745005B2 (en) Roller assembly for a track-type machine
KR101750637B1 (ko) 무한궤도식 주행 차량의 롤러 휠
AU2020211907B2 (en) Sealing system for a track
CN113286739A (zh) 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JP2023520171A (ja) 地面係合軌道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片持ち支持されたトラックローラ及びそのローラシェル
KR20220082894A (ko) 트랙 차량용 환형 지지 구조체
JP4131504B2 (ja) 履帯式走行装置における下転輪ボギーのピン組立体と同組立体を備えた履帯式走行装置
US11618514B2 (en) Link assembly and seal assembly
US20220306219A1 (en) Track roller for undercarriage system having inverted seal, and roller rim for same
US20220355874A1 (en) Undercarriage track roller having asymmetric shell with oil grooves and roller shaft for same
JP4225457B2 (ja) クローラ式作業車両の履帯装置
US20230010629A1 (en) Track roller having collar forming oil void for improved seal lubrication
JPH09156548A (ja) 履 帯
JP4709050B2 (ja) 履帯用スリーブの加工方法
JP2023144694A (ja) 建設機械の転輪装置
JP2022152592A (ja) 建設機械の下部走行体
JP2000219169A (ja) 装軌式車両のローラ装置
JP2007253662A (ja)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