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5779A -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5779A
CN113285779A CN202010104370.5A CN202010104370A CN113285779A CN 113285779 A CN113285779 A CN 113285779A CN 202010104370 A CN202010104370 A CN 202010104370A CN 113285779 A CN113285779 A CN 113285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board
cross
service
notific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43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5779B (zh
Inventor
林沛庆
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43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5779B/zh
Priority to EP21756637.1A priority patent/EP409612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4864 priority patent/WO20211645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5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5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5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5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ode; Intra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91Synchronisation in a TDM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ode; Intra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ode; Intra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88Change of the master or reference, e.g. take-over or failure of the mas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当控制板准备从通信设备中抽离时,可通过第一通知信号通知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基于该信号,第一交叉板可维持与控制板产生的第一时钟相同的第二时钟,业务板可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在控制板离线后,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均基于第二时钟进行后续相关的业务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处理,避免业务处理中断。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能够支持多种信号的传输,在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光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该技术所架构的网络中通常设置有多台OTN传输设备,以实现信号传输。
图1为OTN传输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控制板、交叉板和业务板。其中,控制板上集成有时钟功能,故控制板可向交叉板、业务板等单板提供用于同步的时钟,使得整个设备处于时钟同步的状态,以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处理。
然而,若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主控制板离线(即从设备中拔出),单板之间无法再保持同步关系,进而无法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导致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在控制板离线后,能够使交叉板和业务板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处理,避免业务处理中断。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控制板集成有时钟功能。控制板在线时,可产生设备内各个单板同步工作所需的第一时钟,并向各个单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一时钟。故当控制板在线时,控制板可作为时钟源,为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提供第一时钟,使得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能够同步工作,以执行相关的业务。
当控制板接收到离线信号后,可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则根据第一通知信号通过第一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二时钟,其中,第二时钟的频率与第一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二时钟的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相位相同。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则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当控制板准备从通信设备中抽离时,可通过第一通知信号通知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基于该信号,第一交叉板可维持与控制板产生的第一时钟相同的第二时钟,业务板可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故在控制板离线后,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可为业务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二时钟,因此,第一交叉板与业务板之间可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交叉板,第一交叉板与第二交叉板连接。第一交叉板,还用于在接收离线信号后,向第二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第二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第二交叉板。第二交叉板,用于根据第二通知信号通过第二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第三时钟的频率与第二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三时钟的相位与第二时钟的相位相同。业务板,还用于根据第二通知信号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
上述实现方式中,当第一交叉板也接收到离线信号后,由于通信设备中还包括第一交叉板的备用板,即第二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可向第二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基于该信号,第二交叉板可维持与第二时钟相同的第三时钟,业务板可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故在第一交叉板离线后,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第二交叉板,第二交叉板可为业务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三时钟。因此,第二交叉板与业务板之间可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业务板,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通知信号,对来自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得到第二时钟。
上述实现方式中,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可对来自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进而得到第二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使得业务不被中断,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业务板,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通知信号,对来自第二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得到第三时钟。
上述实现方式中,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后,可对来自第二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进而得到第三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使得业务不被中断,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控制板还用于:在恢复在线状态后,基于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第二时钟,获取第一时钟;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其中,第三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控制板;第一交叉板,还用于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业务板,还用于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
上述实现方式中,控制板在接收到在线信号重新上线后,可根据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第二时钟,获取第一时钟,然后通过第三通知信号通知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使得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以控制板为时钟源,接收来自控制板的第一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控制板即将离线。或者,第一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一交叉板维持第二时钟或指示业务板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这种实现方式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一交叉板即将离线。或者,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二交叉板维持第三时钟或指示业务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这种实现方式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该方法包括:控制板在接收离线信号后,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通过第一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二时钟,第二时钟的频率与第一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二时钟的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相位相同,第一时钟由控制板产生;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
通过上述方法中可以看出:当控制板准备从通信设备中抽离时,可通过第一通知信号通知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基于该信号,第一交叉板可维持与控制板产生的第一时钟相同的第二时钟,业务板可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故在控制板离线后,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可为业务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二时钟,因此,第一交叉板与业务板之间可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交叉板,第一交叉板与第二交叉板连接,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之后,方法还包括:
第一交叉板在接收离线信号后,向第二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第二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第二交叉板。
第二交叉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通过第二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第三时钟的频率与第二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三时钟的相位与第二时钟的相位相同。
业务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
上述实现方式中,当第一交叉板也接收到离线信号后,由于通信设备中还包括第一交叉板的备用板,即第二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可向第二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基于该信号,第二交叉板可维持与第二时钟相同的第三时钟。业务板可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故在第一交叉板离线后,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第二交叉板,第二交叉板可为业务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三时钟。因此,第二交叉板与业务板之间可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具体包括: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对来自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得到第二时钟。
上述实现方式中,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可对来自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进而得到第二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使得业务不被中断,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业务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具体包括:业务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对来自第二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得到第三时钟。这种实现方式中,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后,可对来自第二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进而得到第三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使得业务不被中断,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控制板恢复在线状态后,基于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第二时钟,获取第一时钟;控制板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其中,第三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控制板;第一交叉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业务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
上述实现方式中,控制板在接收到在线信号重新上线后,可根据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第二时钟,获取第一时钟,然后通过第三通知信号通知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使得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以控制板为时钟源,接收来自控制板的第一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提高了方案的灵活度和可选择性。
关于第一通知信号和第二通知信号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在控制板离线后,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均基于第二时钟进行后续相关的业务,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附图说明
图1为OTN传输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的时钟通道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向的时钟通道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的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在控制板离线后,能够使交叉板和业务板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处理,避免业务处理中断。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通信网络中。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通信设备为OTN传输设备作为例子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OTN传输设备包括:控制板、交叉板和业务板。控制板作为整个OTN传输设备的管理单板,可对其余单板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交叉板(也可称为交换板)则用于对业务板的业务进行调度。业务板则用于在交叉板的调度下处理相应的业务。应理解,本申请并不对通信设备的具体类型做限制。例如,通信设备还可以是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设备。
OTN传输设备中通常设置有多个控制板、多个交叉板和多个业务板(如图1所示的设备,在以实线呈现的控制板、交叉板和业务板的基础上,增加以虚线呈现的控制板、交叉板和业务板)。如图1所示,该OTN传输设备包含两个相同的控制板,一个为主控制板,另一个则为备用控制板,作为主控制板的备用板。
为了使整台OTN传输设备能够正常执行业务处理,各个单板需要保持时钟同步。主控制板通常作为整台设备的时钟源,提供设备内各个单板所需的用于同步的时钟。若主控制板离线,备用控制板可接替主控制板作为时钟源,继续向各个单板提供用于同步的时钟。若主控制板和备用控制板均离线后,交叉板和业务板则无法继续保持同步,导致业务处理中断。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板、业务板、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即图2中以实线示意的交叉板)和多个不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即图2中以虚线示意的交叉板)。需要说明的是,时钟维持也称为时钟保持。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板和交叉板之间以及控制板和业务板之间连接有时钟通道(图2中仅示意出控制板和交叉板之间的时钟通道,即二者之间的连接线),控制板可通过时钟通道分别向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一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
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包含一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以下简称第一交叉板。在通信设备的所有交叉板中,每个交叉板均具有率稳定度高的本地晶振,用于维持和第一时钟参数一致的时钟。第一交叉板与控制板之间具有双向的时钟通道。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的时钟通道的一个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交叉板通过本地晶振维持时钟的过程中,需要和控制板进行基于时钟的交互,可通过双向的时钟通道实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向的时钟通道的一个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多个不具备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每个交叉板与控制板之间具有单向的时钟通道。因此,控制板只能向交叉板发送时钟,而交叉板无法向控制板发送时钟,故这一部分交叉板不具备时钟维持功能。
如图2所示,任意一个交叉板与任意一个业务板之间均连接有业务通道,交叉板可通过业务通道向业务板发送业务信号,以使得业务板基于业务信号执行相应的业务。
当控制板接收到离线信号后,可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具体地,控制板可通过多种方式接收到离线信号。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若需要将控制板从设备中拔出,控制板本身具有扳手,当扳手受到外力发生位置变化时,控制板可实时确定扳手的位置变化,当确定扳手的位置变化满足一定条件后,即确定控制板即将离线,相当于接收到离线信号。更进一步地,控制板上设置有离线检测开关,该离线检测开关可实时检测控制板的扳手的位置变化,若确定扳手的位置变化满足一定条件后,即确定控制板即将离线,相当于接收到离线信号。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管系统发送指令的方式。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控制板即将离线。具体地,当控制板在即将离线时,控制板向第一交叉板、业务板分别发送第一通知信号,所有第一通知信号均用于指示控制板即将离线。设备内的所有单板均预置有相应的规则。基于该规则,当各个单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时,即确定控制板即将离线。第一交叉板则维持第二时钟,业务板则进行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之间的切换。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一交叉板维持第二时钟或指示业务板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具体地,当控制板在即将离线时,控制板向第一交叉板、业务板分别发送第一通知信号,其中,第一交叉板所接收到的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维持第二时钟。业务板所接收到的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进行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之间的切换,故在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分别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则执行相应的操作。
第一交叉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则根据第一通知信号通过第一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二时钟,其中,第二时钟的频率与第一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二时钟的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相位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时钟与第一时钟的参数基本相同,第一时钟来源于控制板,第二时钟来源于第一交叉板。
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则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业务板可根据第一通知信号,对来自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clock and data recovery,CDR),得到第二时钟。具体地,第一交叉板上的串行器/解串器(serializer/deserializer,serdes)与业务板上的serdes之间连接有业务通道。无论控制板是否离线,为了保持业务不中断,第一交叉板会持续通过业务通道向各个业务板发送业务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板离线前,第一交叉板基于第一时钟,以一定的节奏向业务板发送业务信号。在控制板离线后,由于第一交叉板维持有第二时钟,故第一交叉板基于第二时钟,依旧以相同的节奏向业务板发送业务信号。因此,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可基于自身的serdes所接收到的业务信号进行CDR,进而得到第二时钟,即完成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之间的切换。在业务板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后,则相当于同步跟踪至第一交叉板上,以第一交叉板为时钟源,进而能够保持通信设备当前的业务不中断。
若控制板重新上线,所有单板可切换回控制板的时钟。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控制板恢复在线状态后,基于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第二时钟,获取第一时钟。然后,控制板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以使得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均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其中,第三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控制板。具体地,当控制板重新被插入设备的相应槽位且完全启动后,则向从第一交叉板获取第二时钟的参数信息,逐渐调整控制板的自身时钟,使得自身时钟的参数与第二时钟的参数相同,则相当于获取到第一时钟。在控制板获取第一时钟后,则分别向第一交叉板、业务板以及不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由于第三通知信号可用于指示控制板在线。基于第三通知信号,交叉板和业务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以继续保持时钟同步,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本实施例中,当控制板准备从通信设备中抽离时,可通过第一通知信号通知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基于该信号,第一交叉板可维持与控制板产生的第一时钟相同的第二时钟,业务板可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故在控制板离线后,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可为业务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二时钟。因此,第一交叉板与业务板之间可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图2所示的通信设备仅包含一个具有时钟保持功能的交叉板。在实际应用中,通信设备也可包含多个具有时钟保持功能的交叉板。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主控制板、备用控制板、业务板、多个具备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即图5中以实线示意的交叉板)和多个不具备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即图5中以虚线示意的交叉板)。
主控制板集成有时钟功能。当主控制板在线时,可产生设备内各个单板同步工作所需的第一时钟,并向各个单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一时钟。主控制板可作为整台通信设备的时钟源,为备用控制板、所有交叉板和所有业务板提供第一时钟,使得整台设备的所有单板能够同步工作,以执行相关的业务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制板和备用控制板之间、主控制板和交叉板之间以及主控制板和业务板之间连接有时钟通道(图5中二个板之间的连接线)。主控制板可通过时钟通道分别向备用控制板、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一时钟,以实现时钟同步。
当主控制板在线时,备用控制板可同步跟踪主控制板,以维持第一时钟。当主控制板离线后,备用控制板可接替主控制板,作为整台设备的时钟源,向所有交叉板和业务板提供第一时钟。
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包含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这类交叉板的每一个与控制板(主控制板和备用控制板)之间具有双向的时钟通道。因此,在这类交叉板通过本地晶振维持时钟的过程中,需要和控制板进行基于时钟的交互(即二者之间需要相互发送时钟),可通过双向的时钟通道实现。而在多个不具备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每个交叉板与控制板之间具有单向的时钟通道,故这一部分交叉板不具备时钟维持功能。在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任意两个交叉板之间相互连接,且这一部分交叉板可预置有优先级排序,当控制板离线后,可根据该优先级挑选优先级最高的交叉板作为时钟源。
在该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交叉板与任意一个业务板之间均连接有业务通道(即图5中交叉板与业务板之间的连接线),交叉板可通过业务通道向业务板发送业务信号,以使得业务板基于业务信号执行相应的业务。
若主控制板已被拔出,则备用控制板可作为整台设备的时钟源。当备用控制板接收到离线信号后,可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备用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具体地,备用控制板可通过多种方式接收到离线信号,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若需要将备用控制板从设备中拔出,备用控制板本身具有扳手,当扳手受到外力发生位置变化时,备用控制板可实时确定扳手的位置变化,当确定扳手的位置变化满足一定条件后,即确定备用控制板即将离线,相当于接收到离线信号。更进一步地,备用控制板上设置有离线检测开关,可实时检测备用控制板的扳手的位置变化,若确定扳手的位置变化满足一定条件后,可确定备用控制板即将离线,即接收到离线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通知信号可以多种方式呈现,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备用控制板在即将离线时,向所有业务板和所有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以通知各个单板备用控制板即将离线。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控制板向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业务板分别发送第一通知信号。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所接收到的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维持第二时钟。可选地,收到第一通知信号的多个交叉板可以通过信息交互,来确定其中一个作为新的时钟源。例如,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可配置优先级信息,用于进行时钟源选择。业务板所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进行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之间的切换。时钟切换的具体说明可参考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当第一交叉板作为整台设备的时钟源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若有控制板恢复在线状态,所有单板可重新同步跟踪该控制板。控制板接收到在线信号后,则向从第一交叉板获取第二时钟的参数信息,逐渐调整控制板的自身时钟,使得自身时钟的参数与第二时钟的参数相同,即获取到第一时钟。在控制板获取第一时钟后,则分别向所有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业务板以及所有不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由于第三通知信号可用于指示控制板在线,故基于第三通知信号,所有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业务板以及所有不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则开始接收来自控制板的第一时钟,以继续保持时钟同步,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2)若第一交叉板接收到离线信号,则第一交叉板向第二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第二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第二交叉板。然后,第二交叉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通过第二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第三时钟的频率与第二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三时钟的相位与第二时钟的相位相同。最后,业务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以完成时钟同步。
具体地,第一交叉板向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其他交叉板以及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第二通知信号可以多种方式呈现,以下将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一交叉板即将离线。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除第一交叉板外的其余交叉板(包含第二交叉板)维持第三时钟或指示业务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
当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除第一交叉板外的其余交叉板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后,可在这一部分交叉板之中确定出第一交叉板。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除第一交叉板外的其余交叉板中,每个交叉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通过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第三时钟的相位与第二时钟的相位相同,第三时钟的频率与第二时钟的频率相同。然后,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除第一交叉板外的其余交叉板进行信息交互,从这一部分交叉板中确定状态正常(能够正常运行)且优先级最高的交叉板作为时钟源,即确定状态正常且优先级最高的交叉板为第二交叉板。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具有时钟维持功能的交叉板中除第一交叉板外的其余交叉板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后,所有交叉板进行信息交互,从这一部分交叉板中确定状态正常(能够正常运行)且优先级最高的交叉板作为时钟源,即确定状态正常且优先级最高的交叉板为第二交叉板,最后第二交叉板基于第二通知信号通过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
业务板在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后,则根据第二通知信号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业务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的具体说明与前述业务板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的相关说明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3)基于情况(2),若有一个控制板恢复在线状态,则设备内的所有单板需要重新同步跟踪该控制板。在该情况下,控制板重新上线后各个单板同步跟踪的具体说明可参考前述情况(1)中的相关说明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图5中各种类型的单板(控制板、交叉板等)的数量仅为示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例如,若通信设备中包含三个、四个等多个控制板的情况,通常以最后一个控制板即将离线时视为控制板接收到离线信号。
基于上述对通信设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以下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的方法进行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的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该方法包括:
601、控制板在接收离线信号后,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
602、第一交叉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通过第一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二时钟,第二时钟的频率与第一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二时钟的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相位相同,第一时钟由控制板产生。
603、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交叉板,第一交叉板与第二交叉板连接,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交叉板在接收离线信号后,向第二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第二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第二交叉板;第二交叉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通过第二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第三时钟的频率与第二时钟的频率相同,第三时钟的相位与第二时钟的相位相同;业务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具体包括:业务板根据第一通知信号,对来自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CDR,得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业务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具体包括:业务板根据第二通知信号,对来自第二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CDR,得到第三时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控制板恢复在线状态后,基于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第二时钟,获取第一时钟;控制板向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其中,第三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控制板;第一交叉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业务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一时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控制板即将离线。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一交叉板维持第二时钟或指示业务板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一交叉板即将离线。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第二交叉板维持第三时钟或指示业务板从第二时钟切换至第三时钟。
图6所示实施例中各步骤的说明可参考图3-4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当控制板准备从通信设备中抽离时,可通过第一通知信号通知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基于该信号,第一交叉板可维持与控制板产生的第一时钟相同的第二时钟,业务板可从第一时钟切换至第二时钟,故在控制板离线后,时钟源从控制板切换至第一交叉板,第一交叉板可为业务板提供用于同步的第二时钟,因此,第一交叉板与业务板之间可保持时钟同步,以继续正常执行相关的业务,使得业务不会中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其中,
所述控制板,用于在接收离线信号后,向所述第一交叉板和所述业务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所述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所述控制板切换至所述第一交叉板;
所述第一交叉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与第一时钟的频率相同,所述第二时钟的相位与所述第一时钟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一时钟由所述控制板产生;
所述业务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从所述第一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交叉板,所述第一交叉板与所述第二交叉板连接;
所述第一交叉板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离线信号后,向所述第二交叉板和所述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所述第二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所述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所述第二交叉板;
所述第二交叉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知信号通过所述第二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所述第三时钟的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相同,所述第三时钟的相位与所述第二时钟的相位相同;
所述业务板,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知信号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三时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对来自所述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时钟数据恢复CDR,得到所述第二时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知信号,对来自所述第二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CDR,得到所述第三时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用于:
在恢复在线状态后,基于所述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所述第二时钟,获取所述第一时钟;
向所述第一交叉板和所述业务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其中,所述第三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所述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所述控制板;
所述第一交叉板,还用于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一时钟;
所述业务板,还用于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一时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板即将离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叉板维持所述第二时钟或指示所述业务板从所述第一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钟。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叉板即将离线。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知信号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交叉板维持所述第三时钟或指示所述业务板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三时钟。
10.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板、第一交叉板和业务板,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板在接收离线信号后,向所述第一交叉板和所述业务板发送第一通知信号,所述第一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所述控制板切换至所述第一交叉板;
所述第一交叉板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与第一时钟的频率相同,所述第二时钟的相位与所述第一时钟的相位相同,所述第一时钟由所述控制板产生;
所述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从所述第一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交叉板,所述第一交叉板与所述第二交叉板连接,所述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从所述第一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交叉板在接收所述离线信号后,向所述第二交叉板和所述业务板发送第二通知信号,所述第二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所述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所述第二交叉板;
所述第二交叉板根据所述第二通知信号通过所述第二交叉板的本地晶振维持第三时钟,所述第三时钟的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相同,所述第三时钟的相位与所述第二时钟的相位相同;
所述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通知信号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三时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从所述第一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二时钟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一通知信号,对来自所述第一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CDR,得到所述第二时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通知信号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三时钟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通知信号,对来自所述第二交叉板的业务信号进行CDR,得到所述第三时钟。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板恢复在线状态后,基于所述第一交叉板所维持的所述第二时钟,获取所述第一时钟;
所述控制板向所述第一交叉板和所述业务板发送第三通知信号,其中,所述第三通知信号用于指示时钟源从所述第一交叉板切换至所述控制板;
所述第一交叉板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一时钟;
所述业务板从所述第二时钟切换至所述第一时钟。
CN202010104370.5A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Active CN113285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4370.5A CN113285779B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EP21756637.1A EP4096121A4 (en) 2020-02-20 2021-02-02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PCT/CN2021/074864 WO2021164541A1 (zh) 2020-02-20 2021-02-02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4370.5A CN113285779B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5779A true CN113285779A (zh) 2021-08-20
CN113285779B CN113285779B (zh) 2022-09-16

Family

ID=77274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370.5A Active CN113285779B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96121A4 (zh)
CN (1) CN113285779B (zh)
WO (1) WO2021164541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0845A (zh) * 2002-12-26 2004-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主备保护的热备份方法
CN101616032A (zh) * 2009-07-20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叉容量升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9545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频率的确定方法、交换板系统、主控板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967B (zh) * 2010-06-13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步数字系列系统的时钟调整方法和线卡
CN107229305B (zh) * 2017-05-31 2020-01-07 成都欧飞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时钟无损切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0845A (zh) * 2002-12-26 2004-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主备保护的热备份方法
CN101616032A (zh) * 2009-07-20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叉容量升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9545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频率的确定方法、交换板系统、主控板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6121A4 (en) 2023-08-09
EP4096121A1 (en) 2022-11-30
WO2021164541A1 (zh) 2021-08-26
CN113285779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444170A (en) Ethernet protection using a redundant link, with link up of a remote port being triggered using a "link status control mechanism".
CN105790965A (zh) 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及线卡
CN113285779B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时钟同步的方法
KR101340169B1 (ko) 망 동기 장치의 셸프, 망 동기 장치
JP2004032061A (ja) 伝送経路設定方法、伝送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581035B1 (en) Non-disruptive network topology modification
CN107229305B (zh) 一种系统时钟无损切换的方法
CN106134101A (zh) 光收发器控制电路、光网络系统和光收发器的输出控制方法
US11984925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5790872B (zh) 一种网络时钟同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JP2827735B2 (ja) クロック切替方式
JP2918009B2 (ja) クロック切替方式
CN114128172B (zh) 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JPH1188391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JP2867865B2 (ja) 予備回線切替制御方式
JP4724171B2 (ja) ノード装置およびクロック切り替え方法
CN117439628A (zh) 一种通信终端设备
JP2000049841A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H10336224A (ja) クロック供給装置
JP2000324149A (ja) ループ状通信網における従属同期切替方式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方法
JP3765601B2 (ja) 現用予備の切替装置
JPH01126042A (ja) リング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送路監視方式
JPS6046636A (ja) ノ−ド間通信障害処理方式
JPH05344108A (ja) クロック供給方式
JPH02306740A (ja) 従属同期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