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930B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2930B
CN113272930B CN201980088069.5A CN201980088069A CN113272930B CN 113272930 B CN113272930 B CN 113272930B CN 201980088069 A CN201980088069 A CN 201980088069A CN 113272930 B CN113272930 B CN 113272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fixed
movable
drive shaft
movab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80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2930A (zh
Inventor
林田靖雄
箕轮亮太
森真吾
川口直树
大塚航平
岩坂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272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2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02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the action of the contact pressure spring becoming active only after engagement of th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reaker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驱动轴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可动接触片。止动件在可动接触片的上方的位置与驱动轴连接。止动件限制可动接触片相对于驱动轴的向上方的移动。驱动轴设置为能够向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移动。闭合位置位于比断开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在驱动轴处于闭合位置时,止动件位于比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继电器中,有在驱动轴上设置有止动件的继电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驱动轴与可动接触片连接。可动接触片被驱动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驱动轴相对移动。止动件例如设置于驱动轴的上端。止动件限制可动接触片相对于驱动轴的向上方的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60893号
止动件与驱动轴一起移动。因此,壳体需要具有足以避免与止动件干涉的大小。因此,止动件的移动范围成为使壳体大型化的主要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驱动轴设置有止动件的继电器中,使壳体小型化。
发明内容
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具备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第一可动触点、第二可动触点、可动接触片、驱动轴、止动件以及壳体。第二固定触点在左右方向上与第一固定触点分离地配置。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固定端子连接。在第二固定端子连接有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第一固定触点的下方。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的下方。在可动接触片上连接有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可动接触片配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驱动轴从可动接触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驱动轴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可动接触片。止动件在可动接触片的上方的位置与驱动轴连接。止动件限制可动接触片相对于驱动轴的向上方的移动。壳体收纳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驱动轴和制动器。
驱动轴设置为能够向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移动。在驱动轴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分离,且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分离。闭合位置位于比断开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在驱动轴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且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在驱动轴处于闭合位置时,止动件位于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的下方。
在本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中,在驱动轴位于闭合位置时,止动件位于比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在壳体内紧凑地配置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以及止动件。由此,能够使壳体小型化。
驱动轴也可以设置为能够从断开位置经由接触开始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也可以是,在驱动轴位于接触开始位置时,可动触点开始与固定触点接触。闭合位置也可以位于比接触开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驱动轴从接触开始位置进一步向上方移动,移动至闭合位置。但是,在驱动轴处于闭合位置时,止动件位于壳体内的比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即使止动件的移动范围宽,也能够使壳体小型化。
在第一可动触点、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可动触点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中的至少一个消失导致驱动轴位于比闭合位置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下,止动件位于比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也可以。在第一可动触点、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可动触点、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中的至少一个消失的情况下,驱动轴移动到比闭合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可动接触片、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的通电。另外,即使驱动轴移动到比闭合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止动件也位于比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壳体小型化。
可动接触片也可以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也可以支承第一可动触点。第二部分也可以支承第二可动触点。第三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也可以在第三部分连接驱动轴。第三部分也可以位于比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靠下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与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呈直线状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止动件配置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壳体小型化。
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也可以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壳体向外侧突出。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从壳体向上方突出的情况相比,在壳体内沿上下方向的空间的富余少。因此,本方式的继电器的特征更加有效。
第一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也可以在第一触点支承部连接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第二触点支承部。也可以在第二触点支承部连接第二固定触点。第一触点支承部也可以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第二触点支承部也可以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与第一触点支承部和第二触点支承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在壳体内沿上下方向的空间的富余少。因此,本方式的继电器的特征更加有效。
其他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具备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第一可动触点、第二可动触点、可动接触片、驱动轴、止动件以及壳体。第二固定触点在左右方向上与第一固定触点分离地配置。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固定端子连接。在第二固定端子连接有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第一固定触点的上方。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的上方。在可动接触片上连接有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可动接触片配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驱动轴从可动接触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驱动轴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可动接触片。止动件在可动接触片的上方的位置与驱动轴连接。止动件限制可动接触片相对于驱动轴的向上方的移动。壳体收纳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驱动轴和制动器。
驱动轴设置为能够向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移动。在驱动轴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分离,且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分离。断开位置位于比闭合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在驱动轴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且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在驱动轴处于断开位置时,止动件位于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的下方。
在本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中,在驱动轴处于断开位置时,止动件位于比壳体内的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在壳体内紧凑地配置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以及止动件。由此,能够使壳体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在驱动轴设置有止动件的继电器中,能够使壳体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断开状态的继电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表示闭合状态的继电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可动触点开始与固定触点接触时的触点装置的放大图。
图4是闭合状态下的触点装置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3…壳体;
11…第一固定端子;
12…第二固定端子;
13…可动接触片;
14…第一固定触点;
15…第二固定触点;
16…第一可动触点;
17…第二可动触点;
19…驱动轴;
21…第一触点支承部;
23…第二触点支承部;
26…止动件;
131…第一部分;
132…第二部分;
133…第三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侧视剖视图。如图1所示,继电器1具备触点装置2、壳体3以及驱动装置4。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各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左右各方向。详细而言,将从驱动装置4朝向触点装置2的方向定义为上方。另外,将从触点装置2朝向驱动装置4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在图1中,将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另外,将与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前后方向是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但是,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的,并不限定继电器1的配置方向。
触点装置2配置在壳体3内。触点装置2包括可动机构10、第一固定端子11、第二固定端子12、可动接触片13、第一固定触点14、第二固定触点15、第一可动触点16和第二可动触点17。第一固定端子11和第二固定端子12例如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固定触点14、15与固定端子11、12分体。在第一固定端子11上连接有第一固定触点14。在第二固定端子12上连接有第二固定触点15。第一固定触点14和第二固定触点15在左右方向上分离地配置。第一固定触点14和第二固定触点15例如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第一固定端子11具有弯曲的板状的形状。第一固定端子11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21、第一中间部28以及第一外部端子部22。第一触点支承部21与可动接触片13相对。第一固定触点14与第一触点支承部21连接。第一触点支承部2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中间部28位于第一触点支承部21与第一外部端子部22之间。第一中间部2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外部端子部22与第一触点支承部21连接。第一外部端子部22从壳体3向外侧突出。第一外部端子部22的一部分、第一触点支承部21和第一中间部28配置在壳体3内。
第二固定端子12具有弯曲的板状的形状。第二固定端子12包括第二触点支承部23、第二中间部29以及第二外部端子部24。第二触点支承部23与可动接触片13对置。第二固定触点15与第二触点支承部23连接。第二触点支承部2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中间部29位于第二触点支承部23与第二外部端子部24之间。第二中间部29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外部端子部24与第二触点支承部23连接。第二外部端子部24从壳体3向外侧突出。详细而言,第一外部端子部22和第二外部端子部24从壳体3向左右方向突出。第二外部端子部24的一部分、第二触点支承部23以及第二中间部29配置于壳体3内。
可动接触片13例如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可动接触片13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接触片13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可动接触片13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固定端子11的第一触点支承部21和第二固定端子12的第二触点支承部23对置配置。
可动接触片13配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通过可动接触片13向上方移动,可动接触片13接近第一固定端子11及第二固定端子12。通过可动接触片13向下方移动,可动接触片13从第一固定端子11及第二固定端子12离开。
第一可动触点16和第二可动触点17与可动接触片13分体。第一可动触点16和第二可动触点17与可动接触片13连接。第一可动触点16和第二可动触点17例如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第一可动触点16和第二可动触点17在左右方向上分离地配置。第一可动触点16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固定触点14对置。第一可动触点16配置在第一固定触点14的下方。第二可动触点17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二固定触点15对置。第二可动触点17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15的下方。
可动机构10支承可动接触片13。可动机构10以能够与可动接触片13一起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可动机构10包括驱动轴19、支架25、止动件26和触点弹簧27。驱动轴19从可动接触片13沿上下方向延伸。驱动轴19与可动接触片13连接。在可动接触片13设置有孔13a。驱动轴19插入孔13a中。可动接触片13能够相对于驱动轴19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驱动轴19设置为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图1表示断开位置的驱动轴19。如图1所示,在驱动轴19处于断开位置时,可动触点16、17从固定触点14、15离开。图2表示闭合位置的驱动轴19。如图2所示,在驱动轴19处于闭合位置时,可动触点16、17与固定触点14、15接触。闭合位置位于比断开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支架25固定于驱动轴19。支架25配置在可动接触片13的下方。触点弹簧27配置在可动接触片13与支架25之间。触点弹簧27在驱动轴19处于闭合位置时对可动接触片13向上方施力。止动件26固定于驱动轴19。止动件26与驱动轴19的上端连接。止动件26也可以与驱动轴19分体。或者,止动件26也可以与驱动轴19成为一体。止动件26配置在可动接触片13的上方。止动件26限制可动接触片13相对于驱动轴19向上方的移动。
驱动装置4通过电磁力使可动接触片13动作。驱动装置4使可动机构1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驱动装置4使可动接触片13沿上下方向移动。驱动装置4包括可动铁芯31、线圈32、固定铁芯33、磁轭34和复位弹簧35。
可动铁芯31与驱动轴19连接。可动铁芯31设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线圈32通过通电而产生使可动铁芯31向上方移动的电磁力。固定铁芯33与可动铁芯31对置配置。复位弹簧35配置在可动铁芯31与固定铁芯33之间。复位弹簧35对可动铁芯31向下方施力。
磁轭34以包围线圈32的方式配置。磁轭34配置在由线圈32构成的磁路上。磁轭34配置在线圈32的上方、线圈32的侧方以及线圈32的下方。
接着,对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未对线圈32通电时,驱动装置4未被励磁。在该情况下,驱动轴19与可动铁芯31一起被复位弹簧35的弹性力向下方按压。因此,驱动轴19位于图1所示的断开位置。在该状态下,可动接触片13也经由可动机构10被向下方按压。因此,在驱动轴19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16和第二可动触点17从第一固定触点14和第二固定触点15分离。
若对线圈32通电,则驱动装置4被励磁。在该情况下,通过线圈32的电磁力,可动铁芯31抵抗复位弹簧35的弹性力而向上方移动。由此,驱动轴19和可动接触片13一起向上方移动。因此,如图2所示,驱动轴19向闭合位置移动。其结果,在驱动轴19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16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7分别与第一固定触点14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接触。
详细而言,驱动轴19从断开位置经由接触开始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图3表示接触开始位置的驱动轴19。接触开始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闭合位置位于比接触开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3所示,驱动轴19在接触开始位置,可动触点16、17开始与固定触点14、15接触。即,在驱动轴19到达闭位置之前,第一可动触点16及第二可动触点17分别与第一固定触点14及第二固定触点15接触。由此,可动接触片13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图4表示闭合位置的驱动轴19。如图4所示,若驱动轴19从接触开始位置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驱动轴19相对于可动接触片13向上方移动。由此,支架25与可动接触片13之间的距离变小,触点弹簧27被压缩。因此,在驱动轴19处于闭合位置时,触点弹簧27对可动接触片13向上方施力。由此,能够增大触点的接触压力。
在图4中,A1表示壳体3内的第一固定端子11的最上部及第二固定端子12的最上部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内的第一固定端子11的最上部是第一触点支承部21的上表面。壳体3内的第二固定端子12的最上部是第二触点支承部23的上表面。如图4所示,在驱动轴19处于闭合位置时,止动件26位于比最上部的位置A1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止动件26的移动范围中,最上方的位置位于比最上部的位置A1靠下方的位置。
若向线圈32的电流停止而消磁,则可动铁芯31被复位弹簧35的弹性力向下方按压。由此,驱动轴19和可动接触片13一起向下方移动。因此,如图1所示,驱动轴19向断开位置移动。其结果,第一可动触点16及第二可动触点17从第一固定触点14及第二固定触点15离开。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1中,在驱动轴19位于闭合位置时,止动件26位于比壳体3内的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的最上部的位置A1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在壳体3内紧凑地配置第一固定端子11、第二固定端子12以及止动件26。由此,能够使壳体3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也可以变更第一固定端子11与第二固定端子12的形状或配置。例如,第一触点支承部21和第二触点支承部23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触点支承部21和第二触点支承部23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中间部28和第二中间部29也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中间部28和第二中间部29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外部端子部22和第二外部端子部24也可以从壳体3向前后方向突出。第一外部端子部22和第二外部端子部24也可以从壳体3向上方突出。第一固定端子11和第二固定端子12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弯曲的形状,也可以是直线状的形状。
也可以变更可动铁芯31、线圈32、固定铁芯33或者磁轭34的形状或者配置。也可以变更第一固定触点14、第二固定触点15、第一可动触点16、第一固定触点14的形状或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14也可以与第一固定端子11为一体。第二固定触点15也可以与第二固定端子12成为一体。第一可动触点16也可以与可动接触片13为一体。第二可动触点17也可以与可动接触片13为一体。
也可以变更可动接触片13的形状或配置。例如,可动接触片13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直线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图5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图。如图5所示,可动接触片13也可以具有朝向下方弯曲的形状。详细而言,可动接触片13包括第一部分131、第二部分132以及第三部分133。第一部分131支承第一可动触点16。第二部分132支承第二可动触点17。第三部分133位于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之间。在第三部分133连接有驱动轴19。详细而言,上述的孔13a设置于第三部分133。驱动轴19插入孔13a中。第三部分133位于比第一部分131以及第二部分132靠下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与第三部分133与第一部分131以及第二部分132呈直线状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止动件26配置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壳体3小型化。
也可以变更可动机构10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变更支架25的形状或配置。触点弹簧27的形状或配置也可以变更。也可以变更止动件26的形状或配置。
图6及图7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图。图6表示闭合位置的驱动轴19。若过电流流过可动触点16、17及固定触点14、15,则可动触点16、17及固定触点14、15有时会熔融而消失。图7表示可动触点16、17及固定触点14、15消失时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如图7所示,若可动触点16、17及固定触点14、15消失,则可动接触片13与图6所示的位置相比进一步向上方移动。由此,可动接触片13与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接触。其结果是,即使可动触点16、17以及固定触点14、15消失,也能够确保可动接触片13与固定端子11、12的通电。
另外,若可动触点16、17及固定触点14、15消失,则驱动轴19及止动件26比图6所示的闭位置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如图7所示,在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1中,在驱动轴19位于比闭合位置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下,止动件26位于比第一固定端子11和第二固定端子12的最上部的位置A1靠下方的位置。在可动触点16、17以及固定触点14、15消失导致可动接触片13与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接触的状态下,止动件26位于比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的最上部的位置A1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即使可动触点16、17以及固定触点14、15消失,也能够防止壳体3与止动件26的干涉,并且能够使壳体3小型化。
另外,图7表示可动触点16、17及固定触点14、15全部消失的状态。但是,在仅可动触点16、17以及固定触点14、15的一部分消失时,止动件26也位于比第一固定端子11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2的最上部的位置A1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即使可动触点16、17以及固定触点14、15的一部分消失,也能够防止壳体3与止动件26的干涉,并且能够使壳体3小型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轴19和可动接触片13向上方移动,可动触点16、17与固定触点14、15接触。另外,通过驱动轴19和可动接触片13向下方移动,可动触点16、17从固定触点14、15分离。但是,用于开闭触点的驱动轴19的动作方向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图8及图9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图。图8表示闭合位置的驱动轴19。图9表示断开位置的驱动轴19。
在第三变形例的继电器1中,可动接触片13配置在第一触点支承部21和第二触点支承部23的上方。第一可动触点16配置在第一固定触点14的上方。第二可动触点17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15的上方。断开位置位于比闭合位置靠上方的位置。驱动轴19向上方移动从而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驱动轴19向下方移动从而断开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在驱动轴19处于断开位置时,止动件26在止动件26的移动范围内位于最上方。在驱动轴19处于断开位置时,止动件26位于比壳体3内的第一固定端子11和第二固定端子12的最上部的位置A1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在第三变形例中,最上部的位置A1是第一外部端子部22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外部端子部24的上表面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能够防止壳体3与止动件26的干涉,并且能够使壳体3小型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驱动轴设置有止动件的继电器中,能够使壳体小型化。

Claims (4)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触点,其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分离配置;
第一固定端子,其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连接;
第二固定端子,其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连接;
第一可动触点,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下方;
第二可动触点,其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下方;
可动接触片,其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连接,被配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驱动轴,其从所述可动接触片沿上下方向延伸,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可动接触片;
止动件,其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限制所述可动接触片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向上方的移动;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第一固定端子、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所述可动接触片、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止动件,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所述壳体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连接的第一触点支承部,
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连接的第二触点支承部,
所述第一触点支承部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二触点支承部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驱动轴设置为能够移动至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
在所述驱动轴处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分离,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分离,
所述闭合位置位于比所述断开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在所述驱动轴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
在所述驱动轴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从所述可动接触片向上方离开的所述止动件位于比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第一触点支承部的最上部以及所述第二触点支承部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轴设置成能够从所述断开位置经由接触开始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
在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接触开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开始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
所述闭合位置位于比所述接触开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中的至少一个消失导致所述驱动轴位于比所述闭合位置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止动件位于比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最上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最上部靠下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接触片包括:
支承所述第一可动触点的第一部分;
支承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的第二部分;以及
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且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第三部分;
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靠下方的位置。
CN201980088069.5A 2019-01-18 2019-11-18 继电器 Active CN113272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6529 2019-01-18
JP2019006529A JP7390791B2 (ja) 2019-01-18 2019-01-18 リレー
PCT/JP2019/045033 WO2020148996A1 (ja) 2019-01-18 2019-11-18 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930A CN113272930A (zh) 2021-08-17
CN113272930B true CN113272930B (zh) 2024-04-30

Family

ID=71613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8069.5A Active CN113272930B (zh) 2019-01-18 2019-11-18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2102A1 (zh)
JP (1) JP7390791B2 (zh)
CN (1) CN113272930B (zh)
DE (1) DE112019006001T5 (zh)
WO (1) WO2020148996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0784U (ja) * 1992-05-22 1993-12-10 株式会社東芝 電磁接触器の接点機構
JP2005203306A (ja) * 2004-01-19 2005-07-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直流リレー
JP2005209484A (ja) * 2004-01-22 2005-08-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直流リレー
JP2011049017A (ja) * 2009-08-26 2011-03-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リレー
WO2011115055A1 (ja) * 2010-03-15 201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装置
CN102456512A (zh) * 2010-10-15 2012-05-16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开关装置
CN103597567A (zh) * 2011-06-20 2014-02-1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JP2014238920A (ja) * 2013-06-06 2014-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5009248A (zh) * 2013-07-05 2015-10-2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05556633A (zh) * 2013-10-04 2016-05-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7210160A (zh) * 2015-02-11 2017-09-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7408477A (zh) * 2015-03-19 2017-11-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JP2018107085A (ja) * 2016-12-28 2018-07-05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磁継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9324A (en) * 1958-08-04 1959-12-29 Leach Corp Magnetic shuttle device
JPS5854811A (ja) * 1981-09-29 1983-03-3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管路気中ケ−ブル
JPH0590784A (ja) * 1991-09-27 1993-04-09 Hitachi Ltd チツプ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3321963B2 (ja) * 1994-02-22 2002-09-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JP5206157B2 (ja) * 2008-06-30 2013-06-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163317B2 (ja) * 2008-06-30 2013-03-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4760959B2 (ja) * 2009-05-28 2011-08-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JP5809443B2 (ja) * 2011-05-19 2015-11-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6265657B2 (ja) * 2013-08-26 2018-01-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191794B1 (ja) * 2017-02-10 2017-09-0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7014524B2 (ja) * 2017-04-06 2022-02-0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及び電磁継電器の制御方法
JP7115303B2 (ja) * 2018-12-28 2022-08-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0784U (ja) * 1992-05-22 1993-12-10 株式会社東芝 電磁接触器の接点機構
JP2005203306A (ja) * 2004-01-19 2005-07-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直流リレー
JP2005209484A (ja) * 2004-01-22 2005-08-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直流リレー
JP2011049017A (ja) * 2009-08-26 2011-03-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リレー
WO2011115055A1 (ja) * 2010-03-15 201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装置
CN102456512A (zh) * 2010-10-15 2012-05-16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开关装置
CN103597567A (zh) * 2011-06-20 2014-02-1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JP2014238920A (ja) * 2013-06-06 2014-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5009248A (zh) * 2013-07-05 2015-10-2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05556633A (zh) * 2013-10-04 2016-05-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7210160A (zh) * 2015-02-11 2017-09-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7408477A (zh) * 2015-03-19 2017-11-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JP2018107085A (ja) * 2016-12-28 2018-07-05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02102A1 (en) 2022-03-31
WO2020148996A1 (ja) 2020-07-23
JP7390791B2 (ja) 2023-12-04
JP2020115435A (ja) 2020-07-30
CN113272930A (zh) 2021-08-17
DE112019006001T5 (de)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443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1801761B (zh) 继电器
CN112509874A (zh) 电磁继电器
WO2020170900A1 (ja) リレー
CN113272930B (zh) 继电器
CN111801763B (zh) 继电器
CN112582218A (zh) 继电器
CN112912985A (zh) 触点装置
JP7156050B2 (ja) リレー
JP7434769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0074333A (ja) 電磁継電器
JP7135876B2 (ja) リレー
JP7380028B2 (ja) リレー
JP7036047B2 (ja) リレー
KR20230146984A (ko) 전자 계전기
CN117882164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2582217A (zh) 继电器
CN116711045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6888701A (zh) 电磁继电器
KR20230146983A (ko) 전자 계전기
CN116711046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4521281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8077027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2889126A (zh) 触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