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1045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1045A
CN116711045A CN202180088059.9A CN202180088059A CN116711045A CN 116711045 A CN116711045 A CN 116711045A CN 202180088059 A CN202180088059 A CN 202180088059A CN 116711045 A CN116711045 A CN 116711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uxiliary
press
piec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80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田晃弘
西山真千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11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1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6Parts movable about a knife ed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1Auxiliary conta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60Contact arrangements moving contac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05Connections to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2050/446Details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of the coil, e.g. spool, bobbin, form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主固定触点和主可动触点配置于线圈的前方,辅助固定触点和辅助可动触点配置于壳体内的线圈的上方。辅助触点用端子包括:上部片,其在线圈的上方延伸,且设有辅助固定触点或辅助可动触点;侧部片,其连结于上部片,从上部片朝向下方延伸,且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侧方;以及连接片,其连结于侧部片,且设为从壳体朝向外侧突出。侧部片被压入到在线圈架形成的压入部,压入部具有:开口,其供侧部片压入;以及限制壁,其以与所述侧部片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开口的周围。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已知有如下电磁继电器: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具备主触点部,该主触点部具有主固定触点和与主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主可动触点,该主触点部配置于形成于壳体的内部空间内,通过使主固定触点和主可动触点接触分离,能够切换主固定触点部与主可动触点部的导通、非导通。
在专利文献1中,电磁继电器还具备辅助触点部,该辅助触点部具有辅助固定触点和与辅助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辅助可动触点,该辅助触点部配置于形成于壳体的内部空间内。通过使辅助固定触点和辅助可动触点接触分离,能够切换辅助固定触点部与辅助可动触点部的导通、非导通。
另外,辅助触点部具备辅助触点用端子,该辅助触点用端子具有辅助触点(辅助固定触点或辅助可动触点),辅助触点用端子固定于线圈架。此时,例如,通常通过树脂敛缝(日文:樹脂カシメ)(热压接)等而将辅助触点用端子固定于线圈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5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具备辅助触点部的电磁继电器中,优选的是,在施加来自外部的冲击时等,能够抑制辅助触点用端子从线圈架脱落、发生旋转的情况。
即,优选的是,通过抑制辅助触点用端子的从线圈架的脱落、旋转的发生,能够更可靠地使辅助固定触点和辅助可动触点接触,由此,能够确保辅助触点部的接触可靠性。
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具备:壳体;主固定触点,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主可动触点,其与所述主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且设于所述壳体内;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其设有辅助固定触点;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其与所述辅助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且设有辅助可动触点;线圈,其以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内;线圈架,其供所述线圈卷绕;以及线圈端子,其供所述线圈连接,所述主固定触点和所述主可动触点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前方,所述辅助固定触点和所述辅助可动触点配置于壳体内的所述线圈的上方,所述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或所述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包括:上部片,其在所述线圈的上方延伸,且设有所述辅助固定触点或所述辅助可动触点;侧部片,其连结于所述上部片,从所述上部片朝向下方延伸,且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侧方;以及连接片,其连结于所述侧部片,且设为从所述壳体朝向外侧突出,所述侧部片被压入到在所述线圈架形成的压入部,所述压入部具有:开口,其供所述侧部片压入;以及限制壁,其以与所述侧部片相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开口的周围。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辅助触点(由辅助固定触点和辅助可动触点构成)的接触可靠性降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卸下罩的状态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卸下罩的状态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以外的构件的从上方观察到的俯视图。
图6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以外的构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以外的构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电磁体装置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移动构件、可动部和主可动触点部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移动构件、可动部和主可动触点部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所具备的辅助触点部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主触点部的接触分离和辅助触点部的接触分离的图,是表示主触点部和辅助触点部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主触点部的接触分离和辅助触点部的接触分离的图,是表示主触点部和辅助触点部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主触点部的接触分离和辅助触点部的接触分离的图,是表示主触点部和辅助触点部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的垂直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主触点部的接触分离和辅助触点部的接触分离的图,是表示主触点部和辅助触点部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的垂直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罩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罩的背面图。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利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铅垂面剖切电磁继电器的存在辅助触点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利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铅垂面剖切电磁继电器的存在辅助触点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利用水平面剖切电磁继电器的存在辅助驱动部的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利用水平面剖切电磁继电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利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铅垂面剖切电磁继电器的存在第2侧壁的延伸部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3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将第1实施方式的辅助触点部安装于线圈架的状态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4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将第1实施方式的辅助触点部安装于线圈架的状态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架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压入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27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上侧压入部压入有辅助触点部的端子部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图2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下侧压入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29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下侧压入部压入有辅助触点部的端子部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图30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卸下罩的状态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31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卸下罩的状态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基座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3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基座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罩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罩的背面图。
图3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利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铅垂面剖切电磁继电器的存在罩的突起部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表示利用水平面剖切电磁继电器的存在罩的突起部的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8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将第2实施方式的辅助触点部安装于线圈架的状态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9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将第2实施方式的辅助触点部安装于线圈架的状态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40是从一个方向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辅助触点部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41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辅助触点部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42是从上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43是从下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4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架的剖视图。
图4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压入部的俯视图。
图46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压入部压入有辅助触点部的端子部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图4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压入部的侧剖视图。
图48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压入部压入有辅助触点部的端子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将使基座位于外壳的下方并以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线圈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轴向)来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将使基座以使基台部沿着水平面延伸的状态位于外壳的下方并以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线圈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轴向)来进行说明。
另外,将与Z方向(轴向)交叉的方向设为X方向(第1方向:前后方向:主固定触点与主可动触点相对的方向)来进行说明。并且,将与X方向以及Z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Y方向(第2方向:宽度方向:可动触头的长度方向)来进行说明。具体而言,Z方向与X方向正交,Y方向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
另外,在使基座位于外壳的下方的状态下规定上方和下方,并将配置有主固定触点的那一侧规定为前后方向的前方且将配置有主可动触点的那一侧规定为前后方向的后方来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括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对这些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共通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此外,在本公开中,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向的用语来进行说明,但这些用语仅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并非由此来限定本公开。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在将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1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实际使用的状态下的电磁继电器1的方向与在本公开中说明的方向不同。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由树脂材料形成为中空箱型的壳体1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具有基座110和覆盖基座110的外壳120,壳体10具有实质上长方体形状的外侧表面。另外,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在壳体10内形成有内部空间S1。此外,壳体10的外侧表面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可以呈任何形状。
并且,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内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配置有电磁体装置(驱动部)20,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配置有主触点部40。再者,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内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且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上方配置有辅助触点部60。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主触点部40设为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触点部,将辅助触点部60设为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触点部。此外,也可以将主触点部40设为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触点部,将辅助触点部60设为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触点部。
基座110具备沿着大致水平面(与Z方向交叉的方向:XY平面)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基台部111、以及与基台部111的周缘连接设置且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周壁112(参照图3~图7)。
在周壁112的上端侧的开口周缘形成有台阶部,与下端侧相比外周变小。并且,在周壁112的比台阶部靠上方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一对突部112a。
另一方面,外壳120呈向下方开口的大致箱形状,外壳120从上方安装于基座110。
外壳120具备沿着大致水平面(与Z方向交叉的方向:XY平面)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顶壁121、以及从顶壁121的周缘向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下方延伸设置的周壁122(参照图3~图5)。
周壁122具备:前壁1221,其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且沿Y方向(宽度方向)以及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后壁1222,其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且沿Y方向(宽度方向)以及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另外,周壁122具备一对侧壁1223,该一对侧壁1223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与前壁1221以及后壁1222连接设置,且沿X方向(前后方向)以及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
并且,在前壁1221和后壁1222各自的下部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一对插入孔122a,该一对插入孔122a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时供基座110的突部112a插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110具备第1侧壁131,该第1侧壁131以从基台部111的底面111a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接设置,且沿Y方向(宽度方向)延伸。再者,基座110具备一对第2侧壁132,该一对第2侧壁132分别从第1侧壁131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连接设置。一对第2侧壁132也以从基台部111的底面111a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延伸设置。并且,利用以从基台部111的底面111a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延伸设置的第1侧壁131以及一对第2侧壁132,保持电磁体装置20的轭铁240,并包围线圈210的侧面210a的三方向(至少局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第1侧壁131靠后方的位置配置有电磁体装置20。并且,在比第1侧壁131靠前方的位置配置有主触点部40(参照图2~图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体装置20和主触点部40以被第1侧壁13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分隔开的状态配置于内部空间S1内。
另外,在比基座110的第1侧壁131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分隔壁113,由分隔壁113确保后述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之间的爬电距离。
另外,在基座110形成有垫高构件114,该垫高构件114用于在将电磁继电器1配置于未图示的印刷基板时在基座110与印刷基板之间设置间隙。
电磁体装置(驱动部)20是产生电磁力的装置,具备通过通电而产生磁通的线圈210、以及供线圈210卷绕的中空圆筒状的线圈架220(参照图8)。
作为线圈210,例如能够使用导线。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210以在使基座110位于外壳120的下方的状态下轴向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
另外,线圈架2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线圈架2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筒状部221。并且,在筒状部221的内侧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贯通的贯通孔2211。
另外,线圈架220具备大致矩形的上侧凸缘部222,该上侧凸缘部222与外表面供线圈210卷绕的筒状部221的上端连接设置,且向筒状部221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线圈架220具备大致矩形的下侧凸缘部223,该下侧凸缘部223与筒状部221的下端连接设置,且向筒状部221的径向外侧突出。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凸缘部222具备向筒状部22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矩形的上侧凸缘主体2221、以及以向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且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侧突出的方式与上侧凸缘主体222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连接设置的一对延伸设置部2222。并且,在一对延伸设置部2222保持有辅助触点部60。
另一方面,下侧凸缘部223具备向筒状部22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矩形的下侧凸缘主体2231、以及以向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方式与下侧凸缘主体223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侧连接设置的一对延伸设置部2232。并且,在一对延伸设置部2232保持有辅助触点部60。
另外,电磁体装置20具备铁芯230,该铁芯230向在线圈架220的筒状部221形成的贯通孔2211插入且被通电的线圈210磁化(磁通通过)。并且,铁芯230配置于线圈210的内部。
铁芯230具备沿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231、以及形成为直径比轴部231的直径大且与轴部231的上端连接设置的大致圆柱状的头部232(参照图8)。
另外,电磁体装置20具备轭铁240,该轭铁240在卷绕于筒状部221的线圈210的周围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240是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大致板状的构件,在侧视(沿着Y方向观察的状态)时呈大致字母L状。即,轭铁240具备:铅垂壁部(立起部)241,其以沿着大致铅垂面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在筒状部221卷绕的线圈210的前方;以及水平壁部242,其以从铅垂壁部24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参照图8)。这样的轭铁240例如能够通过弯折一片板而形成。
如上所述,轭铁240由以从基台部111的底面111a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延伸设置的第1侧壁131以及一对第2侧壁132支承(参照图3和图4)。并且,在轭铁240的铅垂壁部(立起部)241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延长部)2411,在一对突出部(延长部)2411之间配置有衔铁310。
再者,电磁体装置20具备供线圈210的两端分别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250,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50来对线圈210通电,从而驱动电磁体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端子250以使顶端(连接片)251从壳体10向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下方(外侧)突出的状态固定于线圈架220。具体而言,线圈端子250由形成于一对延伸设置部2232的一对线圈端子保持槽223a分别保持(参照图8)。
并且,通过切换电磁体装置20的驱动状态来使移动构件30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构件30具备:衔铁310,其配置为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以及铰链弹簧320,其跨衔铁310和轭铁240地安装。
衔铁31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被配置为能够与线圈210的励磁、非励磁相应地相对于铁芯230的头部232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310具备:水平壁部311,其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以及铅垂壁部312,其以从水平壁部31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参照图9和图10)。
并且,使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摆动的方式安装于铅垂壁部241的上端,使衔铁310能够以被轭铁240支承的部位为中心而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转动。
具体而言,在水平壁部31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缺口3111。并且,通过向缺口3111插入轭铁240的突出部(延长部)2411,从而使衔铁310被轭铁240支承。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缺口3111成为衔铁310的被轭铁240支承的部位。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衔铁310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13。并且,铰链弹簧320以插入到贯通孔313的状态跨衔铁310和轭铁240地安装。此时,衔铁310被铰链弹簧320向水平壁部311远离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方向施力。
并且,在对线圈210通电时,使衔铁310转动,使得水平壁部311靠近铁芯230的头部232。具体而言,通过对线圈210通电而使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被铁芯230的头部232吸引,并使衔铁310转动,使得水平壁部311靠近铁芯230的头部232。即,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50来对线圈210通电,从而使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向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下方转动。此时,与水平壁部311连接设置的铅垂壁部312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转动。
衔铁310的摆动范围设定在水平壁部311最远离铁芯230的头部232的位置与水平壁部311最靠近铁芯230的头部232的位置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310的摆动范围设定在水平壁部311从铁芯230的头部232向上方分离预定的间隙地配置的初始位置与水平壁部31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抵接位置之间。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线圈210通电时,衔铁310移动到水平壁部31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抵接位置,当停止对线圈210的通电时,衔铁310由于铰链弹簧320的施力而返回至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衔铁310是如下构件:在线圈210未通电时,隔着预定的间隙而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配置,并且在线圈210通电时,以被向铁芯230的头部232侧吸引的方式摆动。
并且,通过切换电磁体装置20的驱动状态,使衔铁310摆动,能够切换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主触点)的主固定触点部410与主可动触点部420的导通、非导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体装置20的前方设有与线圈210的通电的通断相应地开闭主触点的主触点部40。
主触点部40具备主固定触点部410和主可动触点部420,主固定触点部410具备:主固定触点411;以及主体部412,其具有主固定触点411。另一方面,主可动触点部420具备:主可动触点421,其能够相对于主固定触点411相对移动且能够与主固定触点411接触分离;以及可动触头422,其具有主可动触点4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触点部40具备仅一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主触点)的主固定触点部410和主可动触点部420的组(参照图6和图7)。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主触点的主固定触点部410和主可动触点部420的组由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和一个主可动触点部420构成。
具体而言,将呈相对于XZ平面对称的形状的两个主固定触点部410设为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并且,成对的两个主固定触点部410以在Y方向(宽度方向:与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第2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各个主固定触点部410具备具有一个主固定触点411的主体部412(参照图6和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以沿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412的贯穿孔412a插入成为主固定触点的预定的构件,并实施铆接,由此,使主体部412具有主固定触点411(参照图14和图1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412具有作为保持主固定触点411的固定侧主触点保持体的功能。
此外,在主体部412形成主固定触点411不需要通过铆接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例如,也能够使通过对主体部412实施榫卯加工(日文:ダボ加工)而突出的部位作为主固定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设为使主可动触点421与主体部41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接触的结构,从而使主体部41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作为主固定触点发挥功能。
另外,主固定触点部410具备连接片413,该连接片413与主体部412的下端连接设置,该连接片413以使顶端(连接部)突出至基座110(壳体10)的下方(外侧)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110形成有沿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插入孔115。并且,将连接片413的顶端(连接部:下端)从上方插入到插入孔115。这样,使主固定触点部410在使连接片413的顶端(连接部:下端)突出至基座110的下方(外侧)的状态下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参照图14和图15)。此外,主固定触点部410利用粘接剂等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此时,主固定触点部410以主固定触点411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即,主固定触点部410以主体部412的形成有主固定触点411的那一侧的面(后表面:与主可动触点421相对的那一侧的面)朝向后方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此外,主固定触点411、主体部412和连接片413例如能够由银系材料、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主固定触点411在相对于主固定触点411与主可动触点421相对移动的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即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并且,两个主体部412中的一个主体部具有一个主固定触点411,并且另一个主体部具有另一个主固定触点411。
另一方面,一个主可动触点部420具备一个可动触头422,一个可动触头422具有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一对主可动触点421(参照图9和图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以沿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大致矩形板状的可动触头4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贯穿孔422a插入成为主可动触点的预定的构件,并实施铆接。这样,主可动触头422具有主可动触点421(参照图14和图1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422具有作为保持主可动触点421的可动侧主触点保持体的功能。
此外,在可动触头422形成主可动触点421不需要通过铆接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例如,也能够使通过对可动触头422实施榫卯加工而突出的部位作为主可动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设为使可动触头42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与主固定触点411接触的结构,从而使可动触头42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作为主可动触点发挥功能。
并且,一个主可动触点部420以如下方式配置:在使板厚方向与X方向(前后方向)大致一致且使长度方向与Y方向(宽度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下,位于比成对的两个主固定触点部410靠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此时,使主可动触点部420以使主可动触点4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主固定触点411相对的状态配置。具体而言,可动触头422以如下方式配置: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可动触点4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主固定触点部410的主固定触点411相对。同样,可动触头422以如下方式配置: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主可动触点42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主固定触点部410的主固定触点411相对。这样,一个主可动触点421与两个主固定触点411中的一个主固定触点411接触分离,并且另一个主可动触点421与另一个主固定触点411接触分离。另外,一个可动触头422具有两个主可动触点421。
此外,主可动触点421和可动触头422也例如能够由银系材料、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并且,由设为这样的结构的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和一个主可动触点部420构成的组被收纳于内部空间S1内的比第1侧壁131靠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参照图12~图15)。
在此,主可动触点部420配置为能够相对于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触点部40经由可动部50而与衔铁310连接设置。并且,随着衔铁310的摆动而使可动部50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摆动,由此,主可动触点部420与可动部50的动作联动地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摆动。即,通过使主可动触点部420保持于可动部50,从而主可动触点部420相对于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摆动。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50具备保持部51,该保持部51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在上部形成有供衔铁310的铅垂壁部312插入来保持该铅垂壁部312的插入孔511。另外,可动部50具备与保持部51的下部连接设置的可动板52、以及将可动板52和可动触头422连结的可动弹簧5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板52的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521。并且,在将可动板52的上端插入到在保持部51的下端形成的未图示的插入孔的状态下,使在保持部51的未图示的插入孔内形成的突起插入到贯通孔521,由此,使可动板52由保持部51保持。
另外,在可动板52的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突起522,在可动弹簧53的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上侧贯通孔531。并且,使可动板52的突起522插入到可动弹簧53的上侧贯通孔531,由此,使可动弹簧53由可动板52保持。
再者,在可动弹簧53的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下侧贯通孔532,在可动触头42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突起422b。并且,使可动触头422的突起422b插入到可动弹簧53的下侧贯通孔532,由此,使可动触头422由可动弹簧53保持。
这样,主触点部40经由可动部50而与衔铁310连接设置。
并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使主可动触点部420随着衔铁310的摆动而相对于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摆动。因此,主可动触点421以描画以铅垂壁部312的上端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式摆动。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内,与主触点部40分开地配置有辅助触点部60。辅助触点部60以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且成为线圈210的上端侧的位置存在辅助触点(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的状态配置于内部空间S1内。具体而言,辅助触点部60的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配置于比线圈210的轴线靠第1方向(X方向)上的另一侧(后侧)的位置,并且在以轴向(Z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线圈210且线圈端子250的顶端(连接片)251位于比线圈210靠下侧的位置的状态下配置于线圈210的轴向(Z方向)上的上端侧。
辅助触点部60具备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和辅助可动触点部620,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具备辅助固定触点611、以及具有辅助固定触点611的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另一方面,辅助可动触点部620具备:辅助可动触点621,其能够相对于辅助固定触点611相对移动且能够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分离;以及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其具有辅助可动触点6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触点部60具备仅一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辅助触点)的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和辅助可动触点部620的组(参照图6和图7)。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辅助触点的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和辅助可动触点部620的组由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和一个辅助可动触点部620构成。并且,在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形成有一个辅助固定触点611,在一个辅助可动触点部620形成有仅一个辅助可动触点621,该一个辅助可动触点621与一个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具备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该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具有一个辅助固定触点611。
另外,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具备上部片613,该上部片613在线圈210的上端侧沿Y方向(宽度方向:与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第2方向)延伸。并且,在上部片613形成有辅助固定触点611。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以沿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上部片613的贯穿孔613a插入成为辅助固定触点的预定的构件,并实施铆接,由此,使上部片613具有辅助固定触点611(参照图11)。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片613具有作为保持辅助固定触点611的固定侧辅助触点保持体的功能。
此外,在上部片613形成辅助固定触点611不需要通过铆接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例如,也能够使通过对上部片613实施榫卯加工而突出的部位作为辅助固定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设为使辅助可动触点621与上部片613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接触的结构,从而使上部片613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作为辅助固定触点发挥功能。此外,也可以在上部片613(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设有多个辅助固定触点611。
另外,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具备侧部片614,该侧部片614与上部片613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连接设置,沿着XZ平面延伸,且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细长。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侧部片614以从上部片613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延伸的方式连结于上部片613,且配置于线圈210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侧方。
另外,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具备连接片615,该连接片615以从侧部片614的下端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连接片615形成为,在将侧部片614保持于在基座110上配置的线圈架220的状态下向基座110的下方(外侧)突出。
另外,侧部片614具备:第1侧部片6141,其与上部片613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连接设置;以及连结部6142,其从第1侧部片6141的下端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延伸设置。再者,侧部片614具备第2侧部片6143,该第2侧部片6143从连结部6142的前端下部朝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延伸设置。并且,在第2侧部片6143的下端,以从壳体10向下方(外侧)突出的方式连结有连接片615。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连接片615的顶端6151位于比线圈210靠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片614具备:第1侧部片6141,其连结于上部片613;第2侧部片6143,其连结于连接片615,且配置于相对于第1侧部片6141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偏移的位置;以及连结部6142,其将第1侧部片6141和第2侧部片6143连结,该侧部片614呈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弯折成曲柄状的形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固定触点部610由线圈架220保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以辅助固定触点611朝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的状态由线圈架220保持。即,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以上部片613的形成有辅助固定触点611的那一侧的面(下表面:与辅助可动触点621相对的那一侧的面)朝向下方的状态由线圈架220保持。
另外,辅助固定触点611和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例如能够由银系材料、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辅助可动触点部620具备具有一个辅助可动触点621的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
另外,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具备上部片623,该上部片623在线圈210的上端侧沿Y方向(宽度方向:与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第2方向)延伸。并且,在上部片623形成有辅助可动触点62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片623具备大致矩形板状的主体部6231、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细长的板簧6232。并且,板簧6232具有辅助可动触点621。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232呈以顶端(Y方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弯折成曲柄状的形状。并且,向以沿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板簧6232的顶端的贯穿孔6232a插入成为辅助可动触点的预定的构件,并实施铆接,由此,使板簧6232具有辅助可动触点621(参照图11)。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232具有作为保持辅助可动触点621的可动侧辅助触点保持体的功能。
此外,在板簧6232(参照图11)形成辅助可动触点621不需要通过铆接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例如,也能够使通过对板簧6232实施榫卯加工而突出的部位作为辅助可动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设为使辅助可动触点621与板簧623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接触的结构,从而使板簧623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作为辅助可动触点发挥功能。此外,也可以在板簧6232(上部片623: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设有多个辅助可动触点621。
另外,在板簧623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连接设置有主体部6231。具体而言,在板簧623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排列地形成有一对贯穿孔6232b,在主体部623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排列地形成有一对突起6231a。并且,通过在使一对突起6231a分别插入到一对贯穿孔6232b的状态下实施铆接,从而在主体部6231连接设置有板簧6232。
另外,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具备侧部片624,该侧部片624与主体部6231(上部片623)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连接设置,并沿着XZ平面延伸且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细长。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片624以从主体部6231(上部片623)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延伸的方式连结于主体部6231(上部片623),且配置于线圈210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侧方。
另外,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具备连接片625,该连接片625以从侧部片624的下端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连接片625形成为,在将侧部片624保持于在基座110上配置的线圈架220的状态下向基座110的下方(外侧)突出。
另外,侧部片624具备:第1侧部片6241,其与主体部6231(上部片623)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连接设置;以及连结部6242,其从第1侧部片6241的下端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延伸设置。再者,侧部片624具备第2侧部片6243,该第2侧部片6243从连结部6242的前端下部朝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延伸设置。并且,在第2侧部片6243的下端,以从壳体10向下方(外侧)突出的方式连结有连接片625。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片625的顶端6251位于比线圈210靠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侧的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片624具备:第1侧部片6241,其连结于主体部6231(上部片623);第2侧部片6243,其连结于连接片625,且配置于相对于第1侧部片6241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偏移的位置;以及连结部6242,其将第1侧部片6241和第2侧部片6243连结,该侧部片624呈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弯折成曲柄状的形状。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可动触点部620由线圈架220保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可动触点部620以辅助可动触点621朝向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上方的状态由线圈架220保持。即,辅助可动触点部620以板簧6232的形成有辅助可动触点621的那一侧的面(上表面:与辅助固定触点611相对的那一侧的面)朝向上方的状态由线圈架220保持。
另外,辅助可动触点621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例如能够由银系材料、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并且,由设为这样的结构的一个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和一个辅助可动触点部620构成的组被收纳于内部空间S1内的比第1侧壁131靠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且位于线圈210的上端侧的位置(参照图12~图15)。并且,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配置于比铁芯230的头部232靠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上方的位置。
在此,辅助可动触点部620配置为,板簧6232能够相对于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地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辅助驱动部70使板簧6232相对于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地摆动。即,通过切换电磁体装置20的驱动状态,使辅助驱动部70摆动,能够切换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辅助触点)的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与辅助可动触点部620的导通、非导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驱动部70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并由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保持。并且,使辅助驱动部70随着衔铁310的摆动而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摆动。这样,使板簧6232随着辅助驱动部70的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而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摆动。
辅助驱动部70具备:主体部71;以及固定部72,其以从主体部71朝向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连接设置且由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保持。再者,辅助驱动部70具备上推部73,该上推部73以从主体部71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突出的方式连接设置且将板簧6232向上方上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72具备:臂部721,其朝向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以及钩部722,其从臂部721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朝向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下方连接设置。
另外,在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形成有保持辅助驱动部70的被保持部3112。并且,通过将一对钩部72钩挂于被保持部3112,从而使辅助驱动部70由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保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与衔铁310的摆动联动地使辅助驱动部70摆动,能够切换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辅助触点的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与辅助可动触点部620的导通、非导通。即,利用衔铁310的一端部使主触点部40接触分离,利用衔铁310的另一端部使辅助触点部60接触分离。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使辅助可动触点部620随着衔铁310的摆动而相对于辅助固定触点部610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地摆动。此时,辅助可动触点621以描画以板簧6232的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式摆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232以在自然状态下成为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分离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与线圈架220所保持的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连接设置。并且,在停止对线圈210的通电的状态下,辅助驱动部70的上推部73通过与板簧6232接触而向上方上推,成为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下,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的后端侧向下方转动,随着水平壁部311的后端侧的向下方的转动,辅助驱动部70向下方移动。并且,当辅助驱动部70向下方移动时,板簧6232由于弹性恢复力而向下方移动,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分离。
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使辅助驱动部70驱动板簧6232。作为辅助驱动部70驱动板簧6232的其他方法,例如存在如下方法:在辅助驱动部70与板簧6232分离时,利用板簧6232的弹性恢复力使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通过辅助驱动部70将板簧6232下推,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分离而成为非导通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与主触点部40相反的方式设置辅助触点部60。
接下来,对设为上述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铰链弹簧320的弹性力,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向远离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方向移动。此时,由于衔铁310的铅垂壁部312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因此可动部50也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即,成为由可动部50保持的主可动触点部420与主固定触点部410分离的状态,成为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分离的状态(参照图12和图14)。
另一方面,由于辅助驱动部70也向远离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方向移动,因此利用辅助驱动部70的上推部73将板簧6232上推,成为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的状态(参照图12和图14)。
当从断开状态对线圈210通电时,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被电磁力向下方(铁芯230侧)吸引,克服铰链弹簧320的弹性力而向铁芯230的头部232靠近移动。并且,随着水平壁部311的向下方(铁芯230侧)的转动,铅垂壁部312向前方转动,随着铅垂壁部312的向前方的转动,可动部50向前方转动。由此,由可动部50保持的可动触头422朝向主固定触点部410而向前方转动,可动触头422的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部410的主固定触点411接触。这样,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由主可动触点部420电连接(参照图13和图15)。
另一方面,由于辅助驱动部70也向靠近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方向移动,因此辅助驱动部70的上推部73向下方下降,成为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分离的状态。这样,将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与辅助可动触点部620的电连接解除(参照图13和图15)。
并且,当在该状态下停止对线圈210的通电时,衔铁310的水平壁部311由于铰链弹簧320的施力而向上方(远离铁芯230的那一侧)转动,返回至初始位置。另外,随着水平壁部311的向上方的转动,铅垂壁部312向后方转动,随着铅垂壁部312的向后方的转动,可动部50向后方转动。由此,由可动部50保持的可动触头422以与主固定触点部410分离的方式向后方转动,可动触头422的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部410的主固定触点411分离。这样,将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之间的电连接解除。
另一方面,由于辅助驱动部70也向远离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方向移动,因此利用辅助驱动部70的上推部73将板簧6232上推而返回至初始位置。其结果,成为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的状态,将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与辅助可动触点部620电连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衔铁310位于初始位置时,成为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相互分离且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的第2位置(参照图12和图14)。另一方面,在衔铁310位于抵接位置时,成为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接触且辅助可动触点621与辅助固定触点611相互分离的第1位置(参照图13和图15)。
因此,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期间,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之间被绝缘,在对线圈210通电的期间,一对主固定触点部410之间导通。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可动触点421构成为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相对于主固定触点411在第1方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往复移动(转动)。
另一方面,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期间,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与辅助可动触点部620被绝缘,在对线圈210通电的期间,辅助固定触点部610与辅助可动触点部620导通。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可动触点621构成为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相对于辅助固定触点611在轴向(Z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地往复移动(转动)。
在此,若在位于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接触的第1位置的状态下停止对线圈210的通电,则开始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分离的断开。
当开始断开时,在断开的初期,在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之间产生电弧,由电弧持续电流的通电状态。
于是,通过将在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之间产生的电弧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拉伸,从而更可靠且更迅速地使在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之间产生的电弧消失。
此时,在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之间产生的电弧在形成于第2侧壁132与外壳120的侧壁1223之间的空间内被拉伸。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第2侧壁132与外壳120的侧壁1223之间的空间成为拉伸电弧的电弧伸长空间S4(参照图5)。
另外,若将在主可动触点421与主固定触点411之间产生的电弧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拉伸,则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小型化。然而,存在如下情况:在将电弧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拉伸时,消耗粉等与被拉伸的电弧一同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方飞散。此时,若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的供主触点部40配置的主触点侧空间(第1空间)S2和供辅助触点部60配置的辅助触点侧空间(第2空间)S3由较大的通路连通,则存在辅助触点部60受到消耗粉等的影响的情况。
这样,若供主触点部40配置的主触点侧空间S2与供辅助触点部60配置的辅助触点侧空间S3成为完全连通的状态,则存在辅助触点部60受到消耗粉等的影响的情况。特别是,在流通大电流的电磁继电器中,辅助触点部60大幅受到消耗粉等的影响。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流通于主触点部40的电流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辅助触点部60的接触可靠性降低的情况。具体而言,形成将内部空间S1分割为存在主触点部40的主触点侧空间S2和存在辅助触点部60的辅助触点侧空间S3的分隔壁130。即,能够利用分隔壁130的连续的部分规定内部空间S1的主触点侧空间S2和辅助触点侧空间S3。
并且,通过设置该分隔壁130,能够使供主触点部40配置的主触点侧空间S2和供辅助触点部60配置的辅助触点侧空间S3经由更窄的空隙而连通。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分隔壁130,从而尽量抑制主触点侧空间S2和辅助触点侧空间S3以比较宽的空隙连通的情况。这样,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主触点部40产生的消耗粉等进入到存在辅助触点部60的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130具备第1侧壁131,该第1侧壁131在线圈210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与轴向交叉的第1方向上的一侧)以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方式与基座110连接设置。
另外,分隔壁130具备一对第2侧壁132,该一对第2侧壁132分别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与线圈的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的两侧且以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方式与基座110连接设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于支承轭铁240的第1侧壁131和一对第2侧壁132还作为分割为存在主触点部40的主触点侧空间S2和存在辅助触点部60的辅助触点侧空间S3的分隔壁130发挥功能。
另外,第1侧壁131以主触点部40和可动部50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且辅助触点部60和线圈210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与轴向交叉的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方式与基座110连接设置。
并且,由第1侧壁131和一对第2侧壁132包围线圈210的侧面210a的至少局部。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130具备一对第3侧壁133,该一对第3侧壁133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以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并且沿着第2侧壁132的方式设置(参照图16和图17)。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侧壁133形成于外壳120的内侧。具体而言,第3侧壁133以从顶壁121的内侧面沿着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和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的方式延伸设置。另外,第3侧壁133形成为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与后壁1222的内侧面接触。
并且,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第3侧壁133的下端部配置于第2侧壁132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此时,在第3侧壁133的下端部与第2侧壁132之间几乎不形成间隙(参照图18)。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侧壁133以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侧壁132重叠的方式设于外壳120。
在此,主触点侧空间S2包括:面向第1侧壁131的X方向上的前方侧的侧面的内部空间S1、面向一对第2侧壁132的Y方向上的外方侧侧面的内部空间S1、以及面向第3侧壁133的Y方向上的外方侧侧面的内部空间S1。另一方面,辅助触点侧空间S3包括:面向第1侧壁131的X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侧面的内部空间S1、面向一对第2侧壁132的Y方向上的内方侧侧面的内部空间S1、以及面向第3侧壁133的Y方向上的内方侧侧面的内部空间S1。此外,对于第2侧壁132与第3侧壁133重叠的部分而言,面向第2侧壁132和第3侧壁133中的一者的Y方向上的外方侧侧面的内部空间S1为主触点侧空间S2,面向另一者的Y方向上的内方侧侧面的内部空间S1成为辅助触点侧空间S3。
再者,一对第3侧壁133在使基座110位于外壳120的下方的状态下以基座110的底面111a为基准而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设于与辅助触点部60的触点周边部相同的高度(参照图18)。即,在从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一对第3侧壁133与辅助触点部60的触点周边部的至少局部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周边部包括辅助固定触点611、辅助固定触点611的周边的端子部612(上部片613、侧部片614的上端)、能够在板簧6232的可动范围内移动的辅助可动触点621以及上部片623(主体部6231和板簧6232)、侧部片624的上端。
辅助触点部60的触点周边部位于辅助触点部60的上端部。并且,一对第3侧壁133以基座110的底面111a为基准而在Z方向上设于与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中的至少任一触点相同的高度。此外,也可以是,一对第3侧壁133以基座110的底面111a为基准而在Z方向上设于比铁芯230的头部232高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有辅助可动触点621的板簧6232和设有辅助固定触点611的上部片613整体(辅助固定触点611的周边的端子部612)与第3侧壁133重叠。即,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一对第3侧壁133之间配置有辅助触点部60的触点周边部(设有辅助可动触点621的板簧6232和设有辅助固定触点611的上部片613整体)。
这样,主触点侧空间S2的电弧伸长空间S4和辅助触点侧空间S3由第3侧壁133分割。并且,能够利用第3侧壁133更可靠地抑制在主触点部40产生的消耗粉等通过电弧伸长空间S4而进入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触点侧空间S2具有位于主触点部40的上方且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大致字母L状的空间。该空间成为供衔铁310配置的衔铁配置空间S5(参照图14和图15)。并且,由于衔铁310以被允许摆动的状态配置于衔铁配置空间S5内,因此在衔铁配置空间S5内,在衔铁310与外壳120之间形成有比较大的间隙。因此,存在如下可能:衔铁310在摆动时位置偏移,或者在主触点部40产生的消耗粉等通过形成于衔铁310与外壳120之间的比较大的间隙而进入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130具备第4侧壁134,该第4侧壁134以在使基座110位于外壳120的下方的状态下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突出的方式设于外壳120。并且,使第4侧壁134沿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延伸且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与衔铁310相对(参照图14和图15)。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4侧壁134具有按压壁1341,该按压壁1341配置于比轭铁240的铅垂壁部(立起部)241靠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主触点部40侧)的位置,能够按压衔铁310。
按压壁1341具备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突部1341a、以及形成于突部1341a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两端的一对凹部1341b(参照图16和图17)。再者,按压壁1341具备一对按压壁延伸设置部1341c,该一对按压壁延伸设置部1341c分别形成于一对凹部1341b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一对按压壁延伸设置部1341c形成为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与侧壁1223的内侧面接触。
并且,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突部1341a的下端插入到形成于衔铁310的贯通孔313内(参照图20)。另外,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一对凹部1341b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与衔铁310的贯通孔313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两侧相对。再者,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在一对按压壁延伸设置部1341c之间配置有衔铁310。
通过将呈这样的形状的按压壁1341设于外壳120,从而能抑制衔铁310在摆动时位置偏移的情况。另外,由于利用按压壁1341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分割衔铁配置空间S5,因此能够利用按压壁1341更可靠地抑制在主触点部40产生的消耗粉等进入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的情况。
再者,第4侧壁134具有间隔壁1342,该间隔壁1342配置于比轭铁240的铅垂壁部(立起部)241靠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辅助触点部60侧)的位置,且能够分割衔铁310的上部的空间S5。
并且,主触点侧空间S2包括面向第4侧壁134(按压壁1341、间隔壁1342)的X方向上的前方侧的侧面的内部空间S1。另一方面,辅助触点侧空间S3包括面向第4侧壁134(按压壁1341、间隔壁1342)的X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侧面的内部空间S1。
间隔壁1342具备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凹部1342a、以及形成于凹部1342a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两端的一对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参照图16和图17)。一对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形成为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与第3侧壁133的前端部连接设置。
并且,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凹部1342a的下端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与衔铁310(水平壁部311的上表面)相对(参照图14和图15)。再者,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在一对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之间配置有衔铁31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壁1342具有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配置于衔铁310的两侧的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具有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位于第2侧壁132的外侧的部位。
通过将呈这样的形状的间隔壁1342设于外壳120,能够利用该间隔壁1342抑制未被按压壁1341完全阻止的消耗粉等进入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的情况。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130具有第5侧壁135,该第5侧壁135沿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并且以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配置于第2侧壁132的外侧的方式设于外壳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120的侧壁1223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厚壁部1223a。并且,以从该厚壁部1223a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中央部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有第5侧壁135。另外,第5侧壁135以从外壳120的顶壁121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并且,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第5侧壁135的下端位于基座110的基台部111与外壳120的顶壁121之间的中间部分。
此外,第5侧壁135的下端的位置只要位于基座110的基台部111与外壳120的顶壁121之间即可,能够适当设定第5侧壁135的从顶壁121突出的突出量。不过,第5侧壁135的从顶壁121突出的突出量优选设为在电弧伸长空间S4不形成从主触点部40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呈直线状连通的空间的程度的量。即,优选设为,从主触点部40通过电弧伸长空间S4而到达辅助触点侧空间S3的最短路径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时成为折线。这样,在主触点部40产生的消耗粉等为了进入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需要改变至少一次方向。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主触点部40产生的消耗粉等进入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的情况。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5侧壁135与第3侧壁133以及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一体地形成。具体而言,第5侧壁135、第3侧壁133以及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
通过设置呈这样的形状的第5侧壁135,从而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分割电弧伸长空间S4,因此能够利用第5侧壁135更可靠地抑制在主触点部40产生的消耗粉等进入到辅助触点侧空间S3内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触点侧空间S2包括面向第5侧壁135的X方向上的前侧的侧面的内部空间S1。另一方面,辅助触点侧空间S3包括面向第5侧壁135的X方向上的后侧的侧面的内部空间S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侧壁132具有延伸部1321,该延伸部1321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延伸。该延伸部1321以从第2侧壁132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沿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和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321从第2侧壁132的下端形成至上端侧(上端的中途)。即,延伸部1321以第2侧壁132的上端相对于延伸部1321的上端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与第2侧壁132连接设置(参照图6和图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侧壁133的下端位于延伸部1321的上端附近。这样,使第3侧壁133以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侧壁132重叠且在从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侧壁132的延伸部1321重叠的方式设于外壳120。
并且,使第5侧壁135以在从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侧壁132的延伸部1321重叠的方式设于外壳120(参照图21)。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辅助触点用端子(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从线圈架220的脱落、旋转的发生。
具体而言,在线圈架220形成压入部224,利用该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的侧部片614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侧部片624(参照图23和图24)。
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压入部224形成于线圈架220的左右的两端。在右侧的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的侧部片614,在左侧的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侧部片62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压入部224具备槽部2241,该槽部2241供侧部片614和侧部片624插入。并且,槽部2241具备:开口2241a,其供侧部片614和侧部片624压入;限制壁2241b,其以与侧部片614和侧部片624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开口2241a的周围;以及压力接触部2241c,其夹持侧部片614和侧部片624并与侧部片614和侧部片624进行压力接触。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压入部224分别具备:上侧压入部(第1压入部)225,其设于线圈架220的上侧凸缘部222;以及下侧压入部(第2压入部)226,其设于线圈架220的下侧凸缘部223。并且,在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一侧的上侧压入部225和下侧压入部226压入并保持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的侧部片614,在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上侧压入部225和下侧压入部226压入并保持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侧部片624。
上侧压入部225分别形成于一对延伸设置部2222,该一对延伸设置部2222以向Y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且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侧突出的方式与上侧凸缘主体222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连接设置(参照图23和图24)。并且,在一个上侧压入部225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14的第1侧部片6141,在另一个上侧压入部225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24的第1侧部片62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上侧压入部225分别以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形成有一对上侧槽部2251(参照图25)。另外,各上侧槽部2251形成为仅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开口,该上侧槽部2251的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开口的开口成为上侧压入部225所具备的上侧开口2251a。并且,自上侧槽部2251的仅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开口的开口(上侧开口2251a)压入第1侧部片6141和第1侧部片6241。
具体而言,各上侧槽部2251具备:上侧开口2251a;上侧限制壁2251b,其以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相对的方式形成于上侧开口2251a的周围;以及上侧压力接触部2251c,其夹持侧部片614、侧部片624并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进行压力接触(参照图25和图26)。
另一方面,在第1侧部片6141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朝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内侧突出的压入片6141a,在第1侧部片6241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朝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内侧突出的压入片6241a(参照图6和图7)。
并且,通过将一对压入片6141a从上侧开口2251a压入到在一侧的上侧压入部225形成的一对上侧槽部2251,从而在一个上侧压入部225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14的第1侧部片6141(参照图27)。
此时,压入片6141a由在上侧槽部2251的内表面形成的上侧压力接触部2251c夹持并进行压力接触。这样,上侧压入部225所保持的侧部片614(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再者,利用在上侧槽部2251的周围形成的上侧限制壁2251b限制侧部片614(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旋转、在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
同样,通过将一对压入片6241a从上侧开口2251a压入到在另一侧的上侧压入部225形成的一对上侧槽部2251,从而在另一个上侧压入部225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24的第1侧部片6241。
此时,压入片6241a由在上侧槽部2251的内表面形成的上侧压力接触部2251c夹持并进行压力接触。这样,上侧压入部225所保持的侧部片624(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再者,利用在上侧槽部2251的周围形成的上侧限制壁2251b限制侧部片624(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旋转、在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上侧开口2251a呈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细长的长方形形状,各上侧槽部2251形成为长方体状。并且,以包围长方形形状的上侧开口2251a(长方体状的上侧槽部225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上侧限制壁2251b。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限制壁2251b具有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相对的铅垂壁部、以及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相对的水平壁部。
另一方面,下侧压入部226分别形成于一对延伸设置部2232,该一对延伸设置部2232以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方式与下侧凸缘主体2231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侧连接设置(参照图23和图24)。并且,在一个下侧压入部226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14的第2侧部片6143,在另一个下侧压入部226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24的第2侧部片62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下侧压入部226分别形成有一个下侧槽部2261(参照图25)。另外,各下侧槽部2261形成为仅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开口,该下侧槽部2261的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开口的开口成为下侧压入部226所具备的下侧开口2261a。并且,自下侧槽部2261的仅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开口的开口(下侧开口2261a)压入第2侧部片6143和第2侧部片6243。
具体而言,各下侧槽部2261分别具备:下侧开口2261a;下侧限制壁2261b,其以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相对的方式形成于下侧开口2261a的周围;以及下侧压力接触部2261c,其夹持侧部片614、侧部片624并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进行压力接触(参照图25和图28)。
另一方面,在第2侧部片6143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侧的下端设有朝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内侧突出的压入片6143a,在第2侧部片6243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侧的下端设有朝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内侧突出的压入片6243a(参照图6和图7)。
并且,通过将压入片6143a从下侧开口2261a压入到在一侧的下侧压入部226形成的下侧槽部2261,从而在一个下侧压入部226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14的第2侧部片6143(参照图29)。
此时,压入片6143a由在下侧槽部2261的内表面形成的下侧压力接触部2261c夹持并进行压力接触。这样,下侧压入部226所保持的侧部片614(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再者,利用在下侧槽部2261的周围形成的下侧限制壁2261b限制侧部片614(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旋转、在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
同样,通过将压入片6243a从下侧开口2261a压入到在另一侧的下侧压入部226形成的下侧槽部2261,从而在另一个下侧压入部226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24的第2侧部片6243。
此时,压入片6243a由在下侧槽部2261的内表面形成的下侧压力接触部2261c夹持并进行压力接触。这样,下侧压入部226所保持的侧部片624(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再者,利用在下侧槽部2261的周围形成的下侧限制壁2261b限制侧部片624(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旋转、在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下侧开口2261a呈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细长的长方形形状,各下侧槽部2261形成为长方体状。并且,以包围长方形形状的下侧开口2261a(长方体状的下侧槽部226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下侧限制壁2261b。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限制壁2261b具有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相对的铅垂壁部、以及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相对的水平壁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形成于第1侧部片6141的一对压入片6141a分别压入到一对上侧槽部2251并且将形成于第2侧部片6143的一个压入片6143a压入到下侧槽部2261,从而使侧部片614由压入部224(上侧压入部225和下侧压入部226)保持。
另一方面,通过将形成于第1侧部片6241的一对压入片6241a分别压入到一对上侧槽部2251并且将形成于第2侧部片6243的一个压入片6243a压入到下侧槽部2261,从而使侧部片624由压入部224(上侧压入部225和下侧压入部226)保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侧开口2251a和下侧开口2261a构成开口2241a,由上侧限制壁2251b和下侧限制壁2261b构成限制壁2241b,由上侧压力接触部2251c和下侧压力接触部2261c构成压力接触部2241c。即,由上侧槽部2251和下侧槽部2261构成槽部2241,由上侧压入部225和下侧压入部226构成压入部224。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片614和侧部片624配置为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侧壁132重叠。具体而言,侧部片614的第2侧部片6143和侧部片624的第2侧部片6243配置为在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侧壁132重叠(参照图3~图5)。
这样,侧部片614(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侧部片624(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被第2侧壁132限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侧部片6143与第2侧壁132之间及第2侧部片6243与第2侧壁132之间形成有间隙S6(参照图18)。这样,能够更容易地使压入并保持有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线圈架220载置于基座110上。
此外,如图19所示,也能够不在侧部片614与第2侧壁132之间及侧部片624与第2侧壁132之间形成间隙S6(参照图18)。
(第2实施方式)
如图30~图3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设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相同的结构。
即,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壳体10;以及主触点部40,其具有主固定触点411和与主固定触点411接触分离的主可动触点421,且配置于在壳体10内形成的内部空间S1。
另外,具备辅助触点部60,该辅助触点部60具有辅助固定触点611和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分离的辅助可动触点621,且配置于内部空间S1。并且,辅助触点部60具备设有辅助固定触点611的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设有辅助可动触点621的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
再者,具备:线圈210,其配置于内部空间S1;线圈架220,其供线圈210卷绕;以及线圈端子250,其配置于线圈210的轴向(Z方向)上的一侧(下侧),且供线圈210连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也具备分隔壁130,该分隔壁130将内部空间S1分割为存在主触点部40的主触点侧空间S2和存在辅助触点部60的辅助触点侧空间S3。
并且,分隔壁130具备第1侧壁131,该第1侧壁131以在线圈210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与轴向交叉的第1方向上的一侧)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方式与基座110连接设置。
另外,分隔壁130具备一对第2侧壁132,该一对第2侧壁132分别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与线圈的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的两侧,且以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方式与基座110连接设置。
并且,第1侧壁131以主触点部40和可动部50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且辅助触点部60和线圈210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与轴向交叉的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方式与基座110连接设置。
另外,由第1侧壁131和一对第2侧壁132包围线圈210的侧面210a的至少局部。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分隔壁130具备一对第3侧壁133,该一对第3侧壁133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以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并且沿着第2侧壁132的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第3侧壁133形成于外壳120的内侧(参照图34和图35)。具体而言,第3侧壁133以从顶壁121的内侧面沿着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和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的方式延伸设置。另外,第3侧壁133形成为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与后壁1222的内侧面接触。
并且,一对第3侧壁133在使基座110位于外壳120的下方的状态下以基座110的底面111a为基准而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设于与辅助触点部60的触点周边部相同的高度(参照图36)。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分隔壁130具备第4侧壁134,该第4侧壁134以在使基座110位于外壳120的下方的状态下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突出的方式设于外壳120(参照图34和图35)。并且,使第4侧壁134沿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延伸且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与衔铁310相对。
另外,第4侧壁134具有按压壁1341,该按压壁1341配置于比轭铁240的铅垂壁部(立起部)241靠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主触点部40侧)的位置,能够按压衔铁310。
按压壁1341具备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突部1341a、以及形成于突部1341a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两端的一对凹部1341b(参照图34和图35)。再者,按压壁1341具备一对按压壁延伸设置部1341c,该一对按压壁延伸设置部1341c分别形成于一对凹部1341b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
另外,第4侧壁134具有间隔壁1342,该间隔壁1342配置于比轭铁240的铅垂壁部(立起部)241靠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辅助触点部60侧)的位置,且能够分割衔铁310的上部的空间S5。
间隔壁1342具备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凹部1342a、以及形成于凹部1342a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两端的一对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参照图34和图35)。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分隔壁130具有第5侧壁135,该第5侧壁135沿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并且以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配置于第2侧壁132的外侧的方式设于外壳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第5侧壁135以从外壳120的顶壁121向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的下方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第5侧壁135与第3侧壁133以及间隔壁延伸设置部1342b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第2侧壁132具有延伸部1321,该延伸部1321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延伸部1321以从第2侧壁132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沿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和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并且,延伸部1321从第2侧壁132的下端形成至上端侧(上端的中途)(参照图32和图33)。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110的延伸部1321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形成有供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插入的辅助端子插入壁140(参照图32和图33)。辅助端子插入壁140具备:延伸设置壁141,其与第2侧壁132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连接设置,且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延伸;相对壁142,其配置于比延伸设置壁141靠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且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与延伸设置壁141相对;以及一对连结壁143,其将延伸设置壁141和相对壁连结。并且,由延伸设置壁141、相对壁以及一对连结壁143包围而成的空间成为在Z方向(上下方向:轴向)上开口的插入空间140a。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线圈架220形成压入部224,利用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的侧部片614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侧部片624(参照图37~图39)。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线圈架220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两端形成有一对压入部224。并且,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一侧的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的侧部片614,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侧部片624。
压入部224分别形成于一对延伸设置部2222,该一对延伸设置部2222以向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外侧且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侧突出的方式与上侧凸缘主体2221的X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后部连接设置(参照图38和图39)。并且,在一个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14,在另一个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24。
在一对压入部224分别形成有供侧部片614、侧部片624插入的槽部2241。并且,槽部2241具备:开口2241a,其供侧部片614、侧部片624压入;限制壁2241b,其以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开口2241a的周围;以及压力接触部2241c,其夹持侧部片614、侧部片624并与侧部片614、侧部片624进行压力接触。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槽部2241形成为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两侧开口,槽部2241的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两侧开口的开口成为压入部224所具备的开口2241a。并且,自槽部2241的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侧开口的开口2241a插入、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14、侧部片624。
具体而言,压入部224具备:顶壁2242;以及底壁2243,其位于比顶壁2242靠下方的位置,且在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与顶壁2242相对(参照图42和图43)。另外,压入部224具备:前壁2244,其连结于顶壁2242和底壁2243的前端;后壁2245,其连结于顶壁2242和底壁2243的后端;以及一对侧壁2246,其分别连结于顶壁2242和底壁2243的侧端。
并且,在压入部224的内部,以沿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槽部2241(参照图47)。这样,在顶壁2242形成有上部开口2242a,在底壁2243形成有下部开口2243a,上部开口2242a和下部开口2243a成为槽部2241所具备的开口2241a。
另外,在底壁2243的下部开口2243a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形成有下部限制壁2243b,在将侧部片614、侧部片624从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方插入时,利用该下部限制壁2243b限制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的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下方的移动(参照图47和图48)。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部224具备突出壁2247,该突出壁2247设于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端,且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和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方突出(参照图42~图44)。
在突出壁2247的内部形成有空间,该空间形成为通过上部开口2247a、侧部开口2245a以及下部开口2247c而向三方向开口。再者,侧部开口2245a形成为,上端与上部开口2247a连接设置,并且下端与形成于顶壁2242的上部开口2242a连接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还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后壁2245侧)开口的方式形成槽部2241。即,在后壁2245形成有侧部开口2245a(参照图43和图44)。并且,形成为突出壁2247的下部开口2247c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端与形成于后壁2245的侧部开口2245a连接设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出壁2247的内部,以与槽部2241连通的方式形成有向三方向开口的空间。
并且,将相对于槽部2241而言存在于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的空间设为辅助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的插入的插入辅助空间2241d(参照图47)。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部224具备:槽部2241,在该槽部2241插入、压入并保持侧部片614、侧部片624;以及插入辅助空间2241d,其与槽部2241连通且辅助侧部片614、侧部片624的向槽部2241的插入。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部224具备收纳凹部2241e,该收纳凹部2241e以从槽部2241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突出的方式连通,当使侧部片614、侧部片624压入并保持于压入部224时,连结部6142的顶端部6142b、连结部6242的顶端部6242b收纳于收纳凹部2241e(参照图47和图4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凹部2241e形成为仅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方开口。即,收纳凹部2241e的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两侧、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以及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的两侧被顶壁2242、底壁2243、前壁2244以及一对侧壁2246堵塞。
并且,在呈这样的形状的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的侧部片614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侧部片624。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片614具有突出部6142a,该突出部6142a在上部片613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与上部片613分离地配置,且相对于压入部224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方突出(参照图40和图41)。
突出部6142a与沿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延伸的连结部6142的位于比第1侧部片6141靠前方的位置的部位连接设置。并且,突出部6142a的上端位于比上部片613(第1侧部片614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参照图48)。
这样,通过使突出部6142a的上端位于比上部片613(第1侧部片614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能够更容易地把持突出部6142a而使其移动,或者按压突出部6142a的上端。即,通过把持突出部6142a而使其移动,或者按压突出部6142a的上端,能够使插入到压入部224内的侧部片614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相对移动。这样,仅通过把持突出部6142a而使其移动,或者按压突出部6142a的上端,就能够使侧部片614压入并保持于压入部224。
另外,侧部片614的连结部6142形成为顶端部6142b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当使侧部片614压入并保持于压入部224时,顶端部6142b收纳于收纳凹部2241e(参照图40、图41和图48)。
同样,侧部片624也具有突出部6242a,该突出部6242a在上部片623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与上部片623分离地配置,且相对于压入部224向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上方突出(参照图40和图41)。
突出部6242a也与沿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延伸的连结部6242的位于比第1侧部片6241靠前方的位置的部位连接设置。并且,突出部6242a的上端位于比上部片623(第1侧部片624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参照图48)。
这样,通过使突出部6242a的上端位于比上部片623(第1侧部片624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能够更容易地把持突出部6242a而使其移动,或者按压突出部6242a的上端。即,通过把持突出部6242a而使其移动,或者按压突出部6242a的上端,能够使插入到压入部224内的侧部片624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相对移动。这样,仅通过把持突出部6242a而使其移动,或者按压突出部6242a的上端,就能够使侧部片624更容易地压入并保持于压入部224。
另外,侧部片624的连结部6242形成为顶端部6242b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当使侧部片624压入并保持于压入部224时,顶端部6242b收纳于收纳凹部2241e(参照图40、图41和图48)。
并且,作为在呈这样的形状的压入部224压入并保持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的侧部片614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侧部片624的方法,例如存在下述这样的方法。
首先,将侧部片614、624以连接片615、625位于下方的状态自上侧向压入部224的槽部2241内插入。此时,使侧部片614、624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后部侧向插入辅助空间2241d插入。这样,能够不使连结部6142、6242的顶端部6142b、6242b与顶壁2242干涉地使侧部片614、624向槽部2241内插入。
然后,当使从上侧插入到压入部224的槽部2241内的侧部片614、624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侧部片614、624的在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与下部限制壁2243b相对的部位(连结部6142、6242的下端部)抵接于下部限制壁2243b的上表面。这样,侧部片614、624的进一步向下方的移动被下部限制壁2243b限制。
接下来,把持突出部6242a而使侧部片614、624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移动,或者按压突出部6242a的上端而使侧部片614、624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移动。
其结果,连结部6142、6242的顶端部6142b、6242b收纳于收纳凹部2241e,侧部片614、624压入并保持于压入部224。
此时,连结部6142、6242的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部由在槽部2241的内表面形成的压力接触部2241c夹持并进行压力接触。这样,压入部224所保持的侧部片614、624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壁2241b形成为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和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与侧部片614、624相对。因此,侧部片614、624相对于线圈架220的旋转、在与Z方向(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壁2241b限制。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具有突起部120a,该突起部120a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突出且与压入部224相对。
突起部120a形成于外壳120的内侧(参照图34和图35)。具体而言,突起部120a形成为从顶壁121的后端到后壁1222的上端而向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前方突出,一对突起部120a以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2方向)上分离的状态排列设置。
并且,一对突起部120a在将外壳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在一对压入部224之间以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与上部片613、623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外壳120的内侧(参照图36)。通过设置这样的突起部120a,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X方向(前后方向:第1方向)上的位置偏移。
作为这样的电磁继电器1,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总结)
以下,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结构和由此获得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等,公开了以下的方式。
第1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壳体10;主固定触点411,其设于壳体10内;主可动触点421,其与主固定触点411接触分离,且设于壳体10内;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其设有辅助固定触点611;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其与辅助固定触点611接触分离,且设有辅助可动触点621;线圈210,其以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于壳体10内;线圈架220,其供线圈210卷绕;以及线圈端子250,其供线圈210连接,主固定触点411和主可动触点421配置于线圈210的前方,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配置于壳体10内的线圈210的上方,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或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包括:上部片613(623),其在线圈210的上方延伸,且设有辅助固定触点611或辅助可动触点621;侧部片614(624),其连结于上部片613(623),从上部片613(623)朝向下方延伸,且配置于线圈210的侧方;以及连接片615(625),其连结于侧部片614(624),且设为从壳体10朝向外侧突出,侧部片614(624)被压入到在线圈架220形成的上侧压入部225(下侧压入部226),上侧压入部225(下侧压入部226)具有:上侧开口2251a,其供侧部片614(624)压入;以及上侧限制壁2251b,其以与侧部片614(624)相对的方式形成于上侧开口2251a的周围。
即,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具备:上部片613,其在线圈210的上端侧沿与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且具有作为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中的任一者的辅助固定触点611;侧部片614,其以从上部片613向轴向(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下方延伸的方式连结于上部片613,且配置于线圈210的第2方向(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侧方;以及连接片615,其连结于侧部片614,且从壳体10向下方(外侧)突出。
另一方面,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具备:上部片623,其在线圈210的上端侧沿与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且具有作为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中的任一者的辅助可动触点621;侧部片624,其以从上部片623向轴向(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下方延伸的方式连结于上部片623,且配置于线圈210的第2方向(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侧方;以及连接片625,其连结于侧部片624,且从壳体10向下方(外侧)突出。
并且,侧部片614、624被压入到在线圈架220形成的压入部224,压入部224具备:开口2241a,其供侧部片614、624压入;以及限制壁2241b,其以与侧部片614、624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开口2241a的周围。
根据上述的结构,若使侧部片614、624压入到压入部224,则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从线圈架220脱落的情况。即,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压入方向上的位置偏移。
再者,若在压入部224设置限制壁2241b,则能够利用限制壁2241b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旋转的情况。即,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在与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偏移。
其结果,能够以更良好的状态维持辅助触点彼此(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的接触,能够抑制辅助触点(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的接触可靠性降低的情况。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得到能够抑制辅助触点(辅助固定触点611和辅助可动触点621)的接触可靠性降低的情况的电磁继电器1。
在第2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开口2241a以与壳体10的侧壁相对的方式设于压入部224,限制壁2241b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与侧部片614(624)相对。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设为如下结构: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在第2方向(宽度方向:Y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压入并固定于压入部224。因此,能够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更容易地压入到压入部224。
在第3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压入部224还具有压力接触部2241c,该压力接触部2241c夹持侧部片614(624)并与侧部片614(624)进行压力接触。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并且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从线圈架220脱落的情况。
在第4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侧部片614(624)包括:第1侧部片6141(6241),其连结于上部片613(623);第2侧部片6143(6243),其连结于连接片615(625);以及连结部6142(6242),其将第1侧部片6141(6241)和第2侧部片6143(6243)连结,该侧部片614(624)设为,在从上方观察时,第1侧部片6141(6241)和第2侧部片6143(6243)不重叠。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能够使侧部片614(624)的直线部分的长度比一条直线状的侧部片的长度短,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在将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压入到压入部224时,侧部片614(624)变形。
在第5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压入部224包括上侧压入部225和下侧压入部226,上侧压入部225设于线圈架220的上侧凸缘部222,下侧压入部226设于线圈架220的下侧凸缘部223。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将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更牢固地安装于线圈架220,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从线圈架220脱落的情况。再者,若在上侧压入部225和下侧压入部226压入并固定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则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旋转的情况。
在第6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开口2241a向上方开口,限制壁2241b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与侧部片614(615)相对。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设为如下结构: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在轴向(上下方向:Z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压入并固定于压入部224,因此能够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更容易地压入到压入部224。
在第7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压入部224具有压力接触部2241c,该压力接触部2241c夹持侧部片614(624)并与侧部片614(624)进行压力接触。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并且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从线圈架220脱落的情况。
在第8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压入部224具有下部限制壁2243b,该下部限制壁2243b在上下方向上与侧部片614(624)相对。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的向下方(压入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偏移。因此,即使在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压入到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压入部224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向下方移动而从线圈架220脱落的情况。
在第9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压入部224具有侧部开口2245a,该侧部开口2245a向上方开口且与侧部片614(624)相对。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在压入部224处的侧部片614、624的第1方向(前后方向:X方向)侧形成间隙。并且,通过形成这样的间隙,能够设为如下结构:使插入到压入部224内的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在第1方向(前后方向:X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压入并固定于压入部224。其结果,在将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压入到压入部224时,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轴向(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定位。
在第10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具有突起部120a,该突起部120a从壳体10的上部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且与上部片613(623)相对。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相对于线圈架220位置偏移的情况。
在第11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侧部片614(624)包括:第1侧部片6141(6241),其连结于上部片613(623);第2侧部片6143(6243),其连结于连接片615(625);以及连结部6142(6242),其将第1侧部片6141(6241)和第2侧部片6143(6243)连结,第1侧部片6141(6241)和第2侧部片6143(6243)以在从上方观察时第1侧部片6141(6241)和第2侧部片6143(6243)不重叠的方式由连结部6142(6242)连结。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能够使侧部片614、624的直线部分的长度比一条直线状的侧部片的长度短,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在将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压入到压入部224时,侧部片614、624变形。
在第12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侧部片614(624)具有突出部6142a(6242a),该突出部6142a(6242a)与上部片613(623)分离地配置,且从压入部224朝向上方突出。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按压突出部6142a、6242a,能够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压入到压入部224。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在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压入到压入部224时,上部片613、623侧变形。即,能够在抑制上部片613、623侧的变形的同时使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压入到压入部224。
在第13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具备:第1侧壁131,其设于壳体10内,且设为从壳体10的底部朝向上方突出;以及第2侧壁132,其设于壳体10内,且设为从壳体的底部朝向上方突出且与第1侧壁131连结。第1侧壁131位于线圈210与主固定触点411之间,由第1侧壁131和第2侧壁132包围线圈210的侧面的至少局部,在从侧方观察时,侧部片614(624)配置为与第2侧壁132重叠。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利用第2侧壁132限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位置偏移(减少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在第2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其结果,能够抑制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的从线圈架220的脱落。
[其他]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的内容,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
例如,能够设为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示的结构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在主触点部40为接通状态时辅助触点部60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但也能够设为,在主触点部40为接通状态时辅助触点部60也成为接通状态。此时,也能够将主触点部40和辅助触点部60设为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触点部,也能够将主触点部40和辅助触点部60设为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触点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如下情况: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2和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2这两者具备上部片613、623、侧部片614、624和连接片615、625,但也能够设为,仅任一端子具备上部片、侧部片和连接片。
另外,线圈架、辅助触点用端子、其他细节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继电器;10、壳体;120a、突起部;131、第1侧壁;132、第2侧壁;210、线圈;210a、侧面;220、线圈架;222、上侧凸缘部;223、下侧凸缘部;224、压入部;2241a、开口;2241b、限制壁;2241c、压力接触部;2242a、上部开口(开口);2243a、下部开口(开口);2243b、下部限制壁(下部开口的后侧);2245a、侧部开口;2247a、上部开口;2247c、下部开口;225、上侧压入部(第1压入部);2251a、上侧开口;2251b、上侧限制壁;2251c、上侧压力接触部(压力接触部);226、下侧压入部(第2压入部);2261a、下侧开口;2261b、下侧限制壁;2261c、下侧压力接触部(压力接触部);250、线圈端子;40、主触点部;411、主固定触点;413、连接片;421、主可动触点;60、辅助触点部;611、辅助固定触点;612、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613、上部片;614、侧部片;6141、第1侧部片;6142、连结部;6142a、突出部;6143、第2侧部片;615、连接片;620、辅助可动触点部;621、辅助可动触点;622、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623、上部片;624、侧部片;6241、第1侧部片;6242、连结部;6242a、突出部;6243、第2侧部片;625、连接片;S1、内部空间(外壳10内的空间);X、前后方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第1方向);Y、宽度方向(与轴向以及第1方向交叉的方向:第2方向);Z、上下方向(线圈的轴向)。

Claims (13)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具备:
壳体;
主固定触点,其设于所述壳体内;
主可动触点,其与所述主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且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其设有辅助固定触点;
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其与所述辅助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且设有辅助可动触点;
线圈,其以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内;
线圈架,其供所述线圈卷绕;以及
线圈端子,其供所述线圈连接,
所述主固定触点和所述主可动触点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前方,
所述辅助固定触点和所述辅助可动触点配置于壳体内的所述线圈的上方,
所述第1辅助触点用端子或所述第2辅助触点用端子包括:
上部片,其在所述线圈的上方延伸,且设有所述辅助固定触点或所述辅助可动触点;
侧部片,其连结于所述上部片,从所述上部片朝向下方延伸,且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侧方;以及
连接片,其连结于所述侧部片,且设为从所述壳体朝向外侧突出,
所述侧部片被压入到在所述线圈架形成的压入部,
所述压入部具有:开口,其供所述侧部片压入;以及限制壁,其以与所述侧部片相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开口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开口以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对的方式设于所述压入部,
所述限制壁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侧部片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压入部还具有压力接触部,该压力接触部夹持所述侧部片并与所述侧部片进行压力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侧部片包括:
第1侧部片,其连结于所述上部片;
第2侧部片,其连结于所述连接片;以及
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侧部片和所述第2侧部片连结,
所述侧部片设为,在从上方观察时,所述第1侧部片和所述第2侧部片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压入部包括第1压入部和第2压入部,
所述第1压入部设于所述线圈架的上侧凸缘部,
所述第2压入部设于所述线圈架的下侧凸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开口向上方开口,
所述限制壁在所述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侧部片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压入部还具有压力接触部,该压力接触部夹持所述侧部片并与所述侧部片进行压力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压入部还具有下部限制壁,该下部限制壁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侧部片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压入部还具有侧部开口,该侧部开口向所述上方开口且与所述侧部片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从所述壳体的上部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且与所述上部片相对。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侧部片包括:
第1侧部片,其连结于所述上部片;
第2侧部片,其连结于所述连接片;以及
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侧部片和第2侧部片连结,
所述第1侧部片和所述第2侧部片以在从上方观察时所述第1侧部片和所述第2侧部片不重叠的方式由所述连结部连结。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侧部片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上部片分离地配置,且从所述压入部朝向上方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还具备:
第1侧壁,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设为从所述壳体的底部朝向上方突出;以及
第2侧壁,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设为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朝向上方突出且与所述第1侧壁连结,
所述第1侧壁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主固定触点之间,
由所述第1侧壁和所述第2侧壁包围所述线圈的侧面的至少局部,
在从侧方观察时,所述侧部片配置为与所述第2侧壁重叠。
CN202180088059.9A 2021-01-06 2021-12-09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67110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0831 2021-01-06
JP2021000831A JP2022106097A (ja) 2021-01-06 2021-01-06 電磁継電器
PCT/JP2021/045406 WO2022149405A1 (ja) 2021-01-06 2021-12-09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1045A true CN116711045A (zh) 2023-09-05

Family

ID=8235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8059.9A Pending CN116711045A (zh) 2021-01-06 2021-12-09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2979A1 (zh)
EP (1) EP4276876A4 (zh)
JP (1) JP2022106097A (zh)
CN (1) CN116711045A (zh)
WO (1) WO20221494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3541U (ja) * 1982-02-16 1983-08-2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触子装置用固定接触子支えの取付装置
JPS59224025A (ja) * 1983-06-01 1984-12-1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H0527790Y2 (zh) * 1985-01-09 1993-07-15
JPH0512901Y2 (zh) * 1986-03-25 1993-04-05
JP6245557B2 (ja) 2013-12-13 2017-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6341361B2 (ja) * 2013-12-13 2018-06-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6631947B2 (ja) * 2015-08-03 2020-01-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CN107039212B (zh) * 2017-01-13 2019-04-02 厦门赛特勒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6876A1 (en) 2023-11-15
EP4276876A4 (en) 2024-06-05
JP2022106097A (ja) 2022-07-19
US20240062979A1 (en) 2024-02-22
WO2022149405A1 (ja)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7586B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US835490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821036B2 (ja) 接点装置
JP5239420B2 (ja) 電磁継電器の磁石保持構造
CN115083844A (zh) 电磁继电器
US11276537B2 (en) Relay
CN112582218A (zh) 继电器
EP3770941A1 (en) Relay
CN116711045A (zh) 电磁继电器
US1137383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to ensure stable energization even when contact is dissolved
CN116711046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05183097A (ja) 電磁リレー
CN115732270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2582209A (zh) 继电器
CN212365865U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具备电磁继电器的装置
CN115732271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3272930B (zh) 继电器
JP7380028B2 (ja) リレー
JP2023044307A (ja) 電磁継電器
JP7361330B2 (ja) 電磁継電器
WO2024122318A1 (ja) 電磁継電器
JP5320226B2 (ja) 接点装置
JP6667150B2 (ja) 電磁継電器
WO2024122319A1 (ja) 電磁継電器
CN116435141A (zh) 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