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2209A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2209A
CN112582209A CN202010876169.9A CN202010876169A CN112582209A CN 112582209 A CN112582209 A CN 112582209A CN 202010876169 A CN202010876169 A CN 202010876169A CN 112582209 A CN112582209 A CN 112582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moving member
movable
contact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61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宅彩加
松岛弘一郎
小材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8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2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5Details particular to cont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0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movable inside coil and substantially lengthwise with respect to axis thereof; movable coaxially with respect to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01H50/642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generally a slide plate, e.g. a c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继电器,在本发明的继电器中,移动部件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二可动触点之间的位置保持可动接触片。移动部件能够移动到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绕线管包括沿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孔。可动铁芯配置在绕线管的孔内,与移动部件连接。基座支承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在与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基座。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插棒式继电器具备1对固定端子、触点组件、线圈组件(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042626号公报)。在固定端子上连接有固定触点。触点组件包括可动接触片、1对可动触点和移动部件。一对可动触点与可动接触片连接。移动部件支承可动接触片。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可动铁芯。可动铁芯与移动部件连接。可动铁芯通过从线圈产生的磁力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部件移动。由此,可动接触片移动,从而使得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开闭。
在上述继电器中,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收容在外壳中。在继电器的组装时,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在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上组装于外壳。因此,触点组件与线圈组件的组装精度有可能对继电器的动作造成影响。例如,组装精度导致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间隙的距离不同,从而有可能对继电器的动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组装精度对继电器的动作的影响。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继电器具备第一固定端子、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端子、第二固定触点、触点组件、线圈组件以及基座。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固定端子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触点组件包括可动接触片、第一可动触点、第二可动触点以及移动部件。第一可动触点与可动接触片连接。第二可动触点与可动接触片连接。移动部件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二可动触点之间的位置保持可动接触片。移动部件能够移动到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在移动部件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接触,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在移动部件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从第一固定触点分离,第二可动触点从第二固定触点分离。
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绕线管和可动铁芯。绕线管包括沿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孔。在绕线管上卷绕有线圈。可动铁芯配置在绕线管的孔内,与移动部件连接。基座支承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在与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基座。
在本方式的继电器中,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在与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基座。因此,能够降低组装精度对继电器的动作的影响。
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也可以在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基座。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组装精度对继电器的动作的影响。
基座也可以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也可以在第一支承方向上贯通基座。第二安装孔也可以在第一支承方向上贯通基座。第一固定端子也可以插入第一安装孔。第二固定端子也可以插入第二安装孔。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在与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基座。
线圈组件也可以包括向第一支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基座也可以包括沿第一支承方向延伸的安装孔。突出部也可以插入安装孔。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线圈组件在与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基座。
移动部件也可以包括与可动铁芯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也可以包括孔和槽。孔也可以朝向第一支承方向开口。槽也可以与孔连通,并朝向与第一支承方向相反的第二支承方向延伸。可动铁芯也可以包括轴部和头部。轴部也可以配置在槽内。头部也可以配置在孔内,并与连接部卡止。在该情况下,使移动部件相对于可动铁芯在第一支承方向上移动,从而可动铁芯的头部配置在孔内。因此,通过将移动部件向第一支承方向组装,能够将移动部件的连接部与可动铁芯连接。
继电器也可以还具备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也可以配置在线圈组件与移动部件之间。移动部件也可以包括安装复位弹簧的安装部。复位弹簧也可以在第一支承方向上安装于安装部。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复位弹簧向第一支承方向组装于移动部件。
安装部也可以包括突起。突起也可以从移动部件朝向线圈部件突出。突起也可以包含锥面。锥面也可以以越朝向与第一支承方向相反的第二支承方向突起的高度越低的方式倾斜。在该情况下,通过锥面,易于将复位弹簧组装于移动部件。
移动部件也可以包括与可动铁芯连接的连接部。继电器也可以还具备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也可以相对于连接部位于第一横向。第一横向是与第一支承方向及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复位弹簧也可以配置在线圈组件与移动部件之间。第二复位弹簧也可以相对于连接部位于第二横向。第二横向是第一横向的相反方向。第二复位弹簧也可以配置在线圈组件与移动部件之间。
移动部件也可以包括支承可动接触片的支承部。可动接触片也可以从支承部向第一横向和第二横向延伸。支承部也可以从可动接触片朝向基座在第一支承方向上延伸。支承部也可以配置在基座上。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移动部件沿第一支承方向组装于基座。
基座也可以包括第一壁部。第一壁部也可以沿与第一支承方向相反的第二支承方向延伸。第一壁部也可以在移动方向上与支承部相对。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一壁部抑制支承部的倾倒。由此,能够使移动部件稳定地动作。
基座也可以还包括第二壁部。第二壁部也可以在移动方向上与第一壁部分离地配置。支承部也可以配置在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二壁部抑制支承部的倾倒。由此,能够使移动部件更稳定地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继电器的纵剖视图。
图5移动部件处于断开位置时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6移动部件处于闭合位置时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7是基座的立体图。
图8是基座的立体图。
图9是移动部件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一安装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继电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继电器1的纵剖视图。图5和图6是继电器1的俯视图。
继电器1包括触点组件2、外壳3、线圈组件4、第一固定端子13和第二固定端子14。触点组件2和线圈组件4配置在外壳3内。外壳3包括基座11和箱体12。基座11以及箱体12例如由树脂制成。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箱体12。基座11支承第一固定端子13、第二固定端子14、触点组件2和线圈组件4。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移动方向(Y1、Y2)、支承方向(Z1、Z2)、以及横向(X1、X2)进行如下定义。移动方向(Y1、Y2)是触点组件2与线圈组件4相互排列的方向。移动方向(Y1、Y2)包括第一移动方向(Y1)和第二移动方向(Y2)。第一移动方向(Y1)是从触点组件2朝向线圈组件4的方向。第二移动方向Y2是与第一移动方向Y1相反的方向。第二移动方向(Y2)是从线圈组件4朝向触点组件2的方向。
支承方向(Z1、Z2)是与移动方向(Y1、Y2)垂直的方向。支承方向(Z1、Z2)是基座11与触点组件2相互排列的方向。支承方向(Z1、Z2)包括第一支承方向(Z1)和第二支承方向(Z2)。第一支承方向(Z1)是从触点组件2朝向基座11的方向。第二支承方向Z2是与第一支承方向Z1相反的方向。第二支承方向(Z2)是从基座11朝向触点组件2的方向。或者,支承方向(Z1、Z2)也可以是基座11与线圈模块4相互排列的方向。
横向(X1、X2)是与移动方向(Y1、Y2)和支承方向(Z1、Z2)垂直的方向。横向(X1、X2)包括第一横向(X1)和第二横向(X2)。第二横向(X2)是与第一横向(X1)相反的方向。
第一固定端子13和第二固定端子14例如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第一固定端子13和第二固定端子14分别在支承方向(Z1、Z2)上延伸。第一固定端子13和第二固定端子14在横向(X1、X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
图7和图8是基座11的立体图。基座11包括第一安装孔71和第二安装孔72。第一安装孔71和第二安装孔72在第一支承方向Z1上贯通基座11。第一固定端子13插入第一安装孔71。由此,第一固定端子13被固定于基座11。第一固定端子13的前端从基座11向外侧突出。第二固定端子14插入于第二安装孔72。由此,第二固定端子14被固定于基座11。第二固定端子14的前端从基座11向外侧突出。
在第一固定端子13上连接有第一固定触点21和第三固定触点23。在第一固定端子13中,第一固定触点21和第三固定触点23在支承方向(Z1、Z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在第二固定端子14上连接有第二固定触点22和第四固定触点24。在第二固定端子14中,第二固定触点22和第四固定触点24在支承方向(Z1、Z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固定触点21~第四固定触点24例如由银或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触点组件2包括第一可动接触片15、第二可动接触片16和移动部件17。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在横向(X1、X2)上延伸。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相互分体。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在支承方向(Z1、Z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可动接触片15在支承方向(Z1、Z2)上配置于第二可动接触片16与基座11之间。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例如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在第一可动接触片15上连接有第一可动触点31和第二可动触点32。第一可动触点31和第二可动触点32在横向(X1、X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可动触点31与第一固定触点21相对配置。第二可动触点32与第二固定触点22相对配置。
在第二可动接触片16上连接有第三可动触点33和第四可动触点34。第三可动触点33和第四可动触点34在横向(X1、X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三可动触点33与第三固定触点23相对配置。第四可动触点34与第四固定触点24相对配置。第一可动触点31~第四可动触点34例如由银或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移动部件17与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连接。移动部件17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移动部件17能够移动到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在图1、图4、图5中,移动部件17位于断开位置。在移动部件17处于断开位置时,可动触点31-34分别从固定触点21-24分离。在图6中,移动部件17位于闭合位置。在移动部件17处于闭合位置时,可动触点31-34分别与固定触点21-24接触。
线圈组件4通过电磁力使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移动。线圈组件4使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向第一移动方向(Y1)和第二移动方向(Y2)移动。第一移动方向(Y1)是在移动方向(Y1、Y2)上,可动触点31-34与固定触点21-24接触的方向。第二移动方向(Y2)是在移动方向(Y1、Y2)上,可动触点31-34从固定触点21-24离开的方向。线圈组件4包括线圈61、绕线管62、可动铁芯63、固定铁芯64和磁轭65。
线圈61卷绕于绕线管62。线圈61的轴线在移动方向(Y1、Y2)上延伸。线圈61与线圈端子66、67连接。如图2及图3所示,线圈端子66、67从线圈组件4向第一支承方向(Z1)突出。如图8所示,基座11包括安装孔68、69。安装孔68、69在第一支承方向Z1上贯通基座11。线圈端子66、67分别插入安装孔68、69。
如图4所示,绕线管62包括沿移动方向(Y1、Y2)延伸的孔621。可动铁芯6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绕线管62的孔621内。可动铁芯63被设置为能够向第一移动方向(Y1)以及第二移动方向(Y2)移动。固定铁芯64配置在绕线管62的孔621内。固定铁芯64在移动方向(Y1、Y2)上与可动铁芯63相对配置。线圈61通过通电而产生使可动铁芯63向第一移动方向(Y1)移动的电磁力。
可动铁芯63与移动部件17连接。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可动铁芯63通过移动部件17电绝缘。第二可动接触片16和可动铁芯63通过移动部件17电绝缘。可动铁芯63与移动部件17在移动方向(Y1、Y2)上一体地移动。可动铁芯63基于从线圈61产生的磁力而向第一移动方向(Y1)移动。随着该可动铁芯63的移动,移动部件17移动到闭合位置。随着移动部件17的移动,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向第一移动方向(Y1)或第二移动方向(Y2)移动。
磁轭65以包围线圈61的方式配置。磁轭65配置在由线圈61构成的磁路上。磁轭65包括第一磁轭73、第二磁轭74、第三磁轭75和第四磁轭76。第一磁轭73和第二磁轭74在横向(X1、X2)和支承方向(Z1、Z2)上延伸。第一磁轭73和第二磁轭74在移动方向(Y1、Y2)上与线圈61相对。线圈61在移动方向(Y1、Y2)上位于第一磁轭73与第二磁轭74之间。第一磁轭73在移动方向(Y1、Y2)上与移动部件17相对。第二磁轭74与固定铁芯64连接。
第三磁轭75和第四磁轭76在移动方向(Y1、Y2)和支承方向(Z1、Z2)上延伸。第三磁轭75和第四磁轭76在横向(X1、X2)上与线圈61相对。线圈61在横向(X1、X2)上位于第三磁轭75与第四磁轭76之间。
如图3所示,线圈组件4包括多个突出部81-84。多个突出部81-84从线圈组件4向第一支承方向Z1突出。详细而言,磁轭65包括多个突出部81-84。多个突出部81-84包括第一至第四突出部81-84。第一突出部81从第一磁轭73向第一支承方向(Z1)突出。第二突出部82从第二磁轭74向第一支承方向(Z1)突出。第三突出部83从第三磁轭75向第一支承方向(Z1)突出。第四突出部84从第四磁轭76向第一支承方向(Z1)突出。
如图7和图8所示,基座11包括多个安装孔85-88。多个安装孔85-88在第一支承方向Z1上贯通基座11。多个安装孔85-88配置在与多个突出部81-84对应的位置。多个突出部81-84分别插入多个安装孔85-88。详细而言,多个安装孔85-88包括第一至第四安装孔85-88。第一突出部81插入第一安装孔85。第二突出部82插入第二安装孔86。第三突出部83插入第三安装孔87。第四突出部84插入第四安装孔88。由此,线圈组件4被固定于基座11。
图9是移动部件17及其周边的立体图。移动部件17包括支承部25、连接部26以及连结部27。支承部25支承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连接部26与可动铁芯63连接。连结部27位于支承部25与连接部26之间。连结部27将支承部25与连接部26连接。连结部27在移动方向(Y1、Y2)上延伸。
支承部25在支承方向(Z1、Z2)上延伸。支承部25从第一可动接触片15朝向基座11向第一支承方向(Z1)延伸。如图4所示,支承部25从第二可动接触片16朝向箱体12的顶面121向第二支承方向(Z2)延伸。支承部25包括第一支承孔28、第二支承孔29以及分隔壁30。第一可动接触片15配置在第一支承孔28内。第一可动接触片15在第一可动触点31与第二可动触点32之间被支承部25支承。第一可动接触片15从支承部25向第一横向(X1)和第二横向(X2)延伸。
第二可动接触片16配置在第二支承孔29内。第二可动接触片16在第三可动触点33与第四可动触点34之间被支承部25支承。第二可动接触片16从支承部25向第一横向(X1)和第二横向(X2)延伸。分隔壁30划分第一支承孔28和第二支承孔29。分隔壁30配置在第一可动接触片15与第二可动接触片16之间。
移动部件17包括第一部件17a和第二部件17b。第一部件17a和第二部件17b彼此分体。第一部件17a包括连结部27、支承部25的一部分以及连接部26。第二部件17b包括支承部25的一部分。第一支承孔28和第二支承孔29设置在第一部件17a与第二部件17b之间。
支承部25包括第一端部35和第二端部36。第一端部35是第一支承方向(Z1)上的支承部25的端部。第二端部36是第二支承方向(Z2)上的支承部25的端部。第一端部35配置在基座11上。第二端部36与箱体12的顶面121接近地配置。支承部25在支承方向Z1、Z2上支承于基座11。
触点组件2包括第一触点弹簧51和第二触点弹簧52。第一触点弹簧51配置在第一可动接触片15与支承部25之间。第一触点弹簧51配置在第一支承孔28内。在第一可动触点31与第一固定触点21接触且第二可动触点32与第二固定触点22接触的状态下,第一触点弹簧51将第一可动接触片15朝向第一固定端子13及第二固定端子14按压。第一触点弹簧51是螺旋弹簧,在移动部件17处于断开位置时处于自然长度的状态。第一可动接触片15经由第一触点弹簧51与移动部件17连接。
第二触点弹簧52配置在第二可动接触片16与第二支承部25之间。第二触点弹簧52配置在第二支承孔29内。在第三可动触点33与第三固定触点23接触且第四可动触点34与第四固定触点24接触的状态下,第二触点弹簧52将第二可动接触片16朝向第一固定端子13及第二固定端子14按压。第二触点弹簧52是螺旋弹簧,在移动部件17处于断开位置时处于自然长度的状态。第二可动接触片16经由第二触点弹簧52与移动部件17连接。
连接部26在横向(X1、X2)上延伸。如图9所示,连接部26包括芯连接部37、第一安装部38和第二安装部39。芯连接部37位于第一安装部38与第二安装部39之间。芯连接部37与连结部27连接。如图4和图9所示,芯连接部37包括孔43和槽44。孔43朝向第一支承方向(Z1)开口。槽44与孔43连通,并朝向第二支承方向(Z2)延伸。槽44的宽度比孔43的宽度窄。可动铁芯63包括轴部77和头部78。轴部77和头部78从线圈组件4向第二移动方向(Y2)突出。头部78的宽度比轴部77的宽度大。头部78的宽度大于槽44的宽度。轴部77配置在槽44内。头部78配置在孔43内。由此,防止移动部件17在移动方向(Y1、Y2)上相对于可动铁芯63脱落。
第一安装部38从芯连接部37向第一横向(X1)延伸。第一安装部38包括第一突起45。第一突起45从第一安装部38向线圈组件4突出。图10是第一安装部38的纵剖视图。第一突起45包括第一锥形面47。第一锥形面47以越朝向第二支承方向(Z2)则第一突起45的高度越低的方式倾斜。第二安装部39从芯连接部37向第二横向(X2)延伸。第二安装部39包括第二突起46。第二突起46从第二安装部39向线圈组件4突出。与第一突起45同样地,第二突起46包括第二锥形面48。第二锥面48以越朝向第二支承方向(Z2)则第二突起46的高度越低的方式倾斜。
继电器1包括第一复位弹簧53和第二复位弹簧54。第一复位弹簧53和第二复位弹簧54配置在移动部件17与线圈组件4之间。第一复位弹簧53相对于连接部26位于第一横向(X1)。第二复位弹簧54相对于连接部26位于第二横向(X2)。换言之,连接部26在横向(X1、X2)上位于第一复位弹簧53与第二复位弹簧54之间。第一复位弹簧53和第二复位弹簧54对移动部件17向第二移动方向(Y2)施力。
在第一突起45上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53。在第二突起46上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54。如上所述,在第一突起45上设置有第一锥面47。在第二突起46上设置有第二锥面48。因此,能够容易地在第一支承方向(Z1)上将第一复位弹簧53安装于第一突起45上。另外,能够容易地在第一支承方向(Z1)上将第二复位弹簧54安装于的第二突起46上。
如图4、图7以及图8所示,基座11包括底面55、第一壁部56、第二壁部57、第三壁部58以及第四壁部59。底面55在支承方向Z1、Z2上支承触点组件2和线圈组件4。底面55相对于触点组件2和线圈组件4位于第一支承方向(Z1)。第一壁部56、第二壁部57、第三壁部58以及第四壁部59从底面55向第二支承方向(Z2)延伸。
第一壁部56和第二壁部57在移动方向(Y1、Y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壁部56和第二壁部57在移动方向(Y1、Y2)上与移动部件17的支承部25相对。支承部25在移动方向(Y1、Y2)上位于第一壁部56与第二壁部57之间。第一壁部56和第二壁部57在横向(X1、X2)上延伸。从移动方向(Y1、Y2)观察,第一壁部56与支承部25重叠。第一壁部56相对于支承部25位于第二移动方向(Y2)。第一壁部56向第二支承方向Z2至少延伸至支承部25的中央部的高度。第一壁部56向第二支承方向Z2延伸至第一可动接触片15与第二可动接触片16之间的位置。从移动方向(Y1、Y2)观察,第一壁部56与分隔壁30重叠。
第一壁部56包括第一引导部91和第二引导部92。第一引导部91和第二引导部92在支承方向(Z1、Z2)上延伸。第一引导部91和第二引导部92从第一壁部56向第一移动方向(Y1)突出。第一引导部91和第二引导部92在横向(X1、X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在移动部件17处于断开位置时,支承部25位于第一引导部91与第二引导部92之间。
从移动方向(Y1、Y2)观察,第二壁部57与支承部25重叠。第二壁部57相对于支承部25位于第一移动方向(Y1)。第二壁部57在支承方向(Z1、Z2)上比第一壁部56低。从支承方向(Z1、Z2)观察,第二壁部57与连结部27重叠。第二壁部57包括第三引导部93和第四引导部94。第三引导部93和第四引导部94在支承方向(Z1、Z2)上延伸。第三引导部93和第四引导部94从第二壁部57向第二移动方向(Y2)突出。第三引导部93和第四引导部94在横向(X1、X2)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在移动部件17处于闭合位置时,支承部25位于第三引导部93与第四引导部94之间。
第三壁部58和第四壁部59在横向(X1、X2)上与支承部25相对。支承部25在横向(X1、X2)上位于第一壁部56与第二壁部57之间。第三壁部58和第四壁部59在移动方向(Y1、Y2)上延伸。第三壁部58与第四壁部59在支承方向(Z1、Z2)上比第一壁部56以及第二壁部57低。从支承方向(Z1、Z2)观察,第三壁部58和第四壁部59与第一可动接触片15以及第二可动接触片16重叠。第三壁部58在从横向(X1、X2)观察时与支承部25重叠。第三壁部58相对于支承部25位于第一横向(X1)。从横向(X1、X2)观察,第四壁部59与支承部25重叠。第四壁部59相对于支承部25位于第二横向(X2)。
基座11包括第一凹部95和第二凹部96。第一凹部95和第二凹部96具有向第一支承方向(Z1)凹陷的形状。第一凹部95相对于第一可动触点31位于第一支承方向(Z1)。从支承方向(Z1、Z2)观察,第一凹部95与第一可动触点31以及第三可动触点33重叠。第二凹部96相对于第二可动触点32位于第一支承方向(Z1)。从支承方向(Z1、Z2)观察,第二凹部96与第二可动触点32以及第四可动触点34重叠。
基座11包括第三凹部97和第四凹部98。第三凹部97和第四凹部98具有向第一支承方向(Z1)凹陷的形状。第三凹部97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21位于第一支承方向(Z1)。从支承方向(Z1、Z2)观察,第三凹部97与第一固定触点21以及第三固定触点23重叠。第四凹部98相对于第二固定触点22位于第一支承方向(Z1)。从支承方向(Z1、Z2)观察,第四凹部98与第二固定触点22以及第四固定触点24重叠。
接着,说明继电器1的动作。在未对线圈61通电时,线圈组件4未被励磁。在该情况下,移动部件17与可动铁芯63一起被复位弹簧53、54的弹力向第二移动方向(Y2)按压,移动部件17位于图5所示的断开位置。在该状态下,经由移动部件17,第一可动接触片15以及第二可动接触片16也被向第二移动方向(Y2)按压。因此,在移动部件17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31和第二可动触点32从第一固定触点21和第二固定触点22分离。同样地,在移动部件17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三可动触点33以及第四可动触点34从第三固定触点23以及第四固定触点24分离。
若对线圈61通电,则线圈组件4被励磁。在该情况下,通过线圈61的电磁力,可动铁芯63克服复位弹簧53、54的弹力而向第一移动方向(Y1)移动。由此,移动部件17、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一起向第一移动方向(Y1)移动。因此,如图6所示,移动部件17向闭合位置移动。其结果是,在移动部件17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31以及第二可动触点32分别与第一固定触点21以及第二固定触点22接触。同样地,在移动部件17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三可动触点33以及第四可动触点34分别与第三固定触点23以及第四固定触点24接触。由此,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与第一固定端子13和第二固定端子14电连接。
若向线圈61的电流停止而消磁,则可动铁芯63被复位弹簧53、54的弹力向第二移动方向(Y2)按压。由此,移动部件17、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一起向第二移动方向(Y2)移动。因此,如图5所示,移动部件17向断开位置移动。结果,在移动部件17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可动触点31和第二可动触点32从第一固定触点21和第二固定触点22分离。同样地,在移动部件17为断开位置时,第三可动触点33以及第四可动触点34从第三固定触点23以及第四固定触点24离开。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通过将线圈组件4的突出部81-84向第一支承方向(Z1)插入安装孔85-88,从而将线圈组件4固定于基座11。连接部26通过在第一支承方向(Z1)安装于可动铁芯63的头部78,从而移动部件17与可动铁芯63连接。另外,支承部25在第一支承方向(Z1)上配置于第一壁部56与第二壁部57之间,由此支承部25被支承于基座11。这样,触点组件2和线圈组件4在与移动部件17的移动方向(Y1、Y2)垂直的第一支承方向(Z1)上组装于基座11。由此,能够降低组装精度对继电器1的动作的影响。
以上说明了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线圈组件4将移动部件17向第二移动方向(Y2)推出,可动触点31-34从固定触点21-24离开。另外,通过线圈组件4将移动部件17向第一移动方向(Y1)拉入,可动触点31-34与固定触点21-24接触。但是,用于接通和断开触点的移动部件17的动作方向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即,也可以是通过线圈组件4将移动部件17向第二移动方向(Y2)推出,从而可动触点31-34与固定触点21-24接触。也可以是通过线圈组件4将移动部件17向第一移动方向(Y1)拉入,从而可动触点31-34从固定触点21-24离开。
也可以变更第一固定端子13、第二固定端子14、第一可动接触片15以及第二可动接触片16的形状或者配置。例如,第一固定端子13和第二固定端子14也可以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向上从基座11突出。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也可以是一体的。即,也可以在一体的可动接触片上连接第一可动触点31~第四可动触点34。或者,也可以省略第二可动接触片16、第三、第四可动触点33、34、第三、第四固定触点23、24。
也可以变更线圈61、绕线管62、可动铁芯63、固定铁芯64、或者磁轭65的形状或者配置。也可以变更第一固定触点21~第四固定触点24的形状或配置。也可以变更第一可动触点31~第四可动触点34的形状或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21和/或第三固定触点23也可以与第一固定端子13为一体。第一固定触点21和/或第三固定触点23可以是第一固定端子13的一部分,且与第一固定端子13的其他部分为同一平面。第二固定触点22和/或第四固定触点24也可以与第二固定端子14为一体。第二固定触点22和/或第四固定触点24也可以是第二固定端子14的一部分,且与第二固定端子14的其他部分为同一平面。
第一可动触点31和/或第二可动触点32也可以与第一可动接触片15为一体。第一可动触点31和/或第二可动触点32也可以是第一可动接触片15的一部分,且与第一可动接触片15的其他部分为同一平面。第三可动触点33和/或第四可动触点34也可以与第二可动接触片16为一体。第三可动触点33和/或第四可动触点34也可以是第二可动接触片16的一部分,且与第二可动接触片16的其他部分为同一平面。
也可以变更移动部件17的形状或配置。例如,移动部件17也可以包括将可动接触片15、16与可动铁芯63连结的轴部件。移动部件17也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移动部件17也可以由金属制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移动部件17包括彼此分体的第一部件17a和第二部件17b。但是,移动部件17也可以一体地形成。第一可动接触片15和第二可动接触片16也可以与移动部件17直接连接。

Claims (11)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
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连接的第一固定触点;
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连接的第二固定触点;
触点组件,所述触点组件包括可动接触片、第一可动触点、第二可动触点以及移动部件,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可动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可动接触片连接,所述移动部件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之间的位置保持所述可动接触片,所述移动部件能够移动到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所述闭合位置是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位置,所述断开位置是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分离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分离的位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绕线管以及可动铁芯,所述绕线管具有沿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孔,所述绕线管上卷绕有所述线圈,所述可动铁芯配置于所述绕线管的所述孔内且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和
基座,所述基座支承所述第一固定端子、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所述触点组件和所述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触点组件和所述线圈组件在与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所述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在所述第一支承方向上组装于所述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
在所述第一支承方向上贯通所述基座的第一安装孔;和
在所述第一支承方向上贯通所述基座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向所述第一支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基座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承方向延伸的安装孔,
所述突出部插入所述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具有,
朝向所述第一支承方向开口的孔,和
与所述孔连通且朝向与所述第一支承方向相反的第二支承方向延伸的槽,
所述可动铁芯具有,
配置在所述槽内的轴部,和
配置在所述孔内并与所述连接部卡止的头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移动部件之间的复位弹簧,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的安装部,
所述复位弹簧在所述第一支承方向上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包括从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线圈组件突出的突起,
所述突起包括锥面,所述锥面以越朝向与所述第一支承方向相反的第二支承方向则所述突起的高度越低的方式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的连接部,
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位于与所述第一支承方向及所述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横向,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配置于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移动部件之间,
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位于与所述第一横向相反的第二横向,所述第二复位弹簧配置于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移动部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支承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支承部,
所述可动接触片从所述支承部向与所述第一支承方向及所述移动方向垂直的第一横向和与所述第一横向相反的第二横向延伸,
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可动接触片朝向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支承方向上延伸,并配置在所述基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支承方向相反的第二支承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壁部,
所述第一壁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与所述支承部相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还包括在所述移动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壁部而配置的第二壁部,
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之间。
CN202010876169.9A 2019-09-30 2020-08-27 继电器 Pending CN1125822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9905A JP7322643B2 (ja) 2019-09-30 2019-09-30 リレー
JP2019-179905 2019-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2209A true CN112582209A (zh) 2021-03-30

Family

ID=7487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6169.9A Pending CN112582209A (zh) 2019-09-30 2020-08-27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22643B2 (zh)
CN (1) CN112582209A (zh)
DE (1) DE102020005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81001A (ja) * 2021-11-30 2023-06-09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及び電磁接触器の組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929U (ja) * 1984-06-21 1986-01-2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の電磁石連結装置
JP2007305467A (ja) * 2006-05-12 2007-11-22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その調整方法および調整システム
JP6172633B2 (ja) * 2013-08-28 2017-08-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005264A1 (de) 2021-04-01
JP2021057221A (ja) 2021-04-08
JP7322643B2 (ja)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236E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728302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4388306B (zh) 电磁继电器
US20220293381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3412528A (zh) 继电器
CN115083844A (zh) 电磁继电器
US1179111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53864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2582209A (zh) 继电器
CN112582218A (zh) 继电器
US1170529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64089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73538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4843360A (e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2582219A (zh) 继电器
JP7380028B2 (ja) リレー
EP4276877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2582217A (zh) 继电器
CN112582211A (zh) 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