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15A - 座椅倾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倾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15A
CN1132615A CN 95118536 CN95118536A CN1132615A CN 1132615 A CN1132615 A CN 1132615A CN 95118536 CN95118536 CN 95118536 CN 95118536 A CN95118536 A CN 95118536A CN 1132615 A CN1132615 A CN 1132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tooth bar
tooth portion
tooth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185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堀秀雄
伊东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 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结构没有复杂化,改善了纵向锁定齿条中锁定的可靠性。纵向锁定齿条12有着在上、下面上形成的齿部12a-1,12a-2,同时在纵向锁定齿条的上、下位置分别设置着以支点24为中心可以回动的上、下棘爪14、15,该棘爪上有可以与齿条上的齿部相啮合的齿部14a,15a。而且,根据突起销26游动插入长孔状的导向孔28-1,28-2内,上、下棘爪14、15可连动地连结于棘爪导向件30。

Description

座椅倾斜装置
本发明涉及座椅倾斜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锁定及解除锁定来任意调整,设定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的摇动角度(倾斜角度)。
例如,现有的向汽车等各种座椅提供的座椅倾斜装置,该装置是将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可前后摇动的地支承着,并可以通过锁定及解除锁定任意调整、设定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
作为倾斜装置,一般所知道的例如是由锁定齿轮与止动器构成,锁定齿轮绕着作为座椅靠背摇动中心的链接处的连接轴而回转,止动器具有可以与锁定齿轮的齿部啮合的齿。在这种结构中,设置锁定齿轮与座椅靠背可以成一体回转,与操作柄等操作装置连动的止动器在锁紧弹簧的拉力下能够与锁定齿轮相啮合。
这样的倾斜装置通常设置于座椅的一侧或两侧。
然而,在安装了倾斜装置的座椅上,通常设置有回位弹簧,以使倾斜装置的锁定解除时座椅靠背被拉向前方。作为回位弹簧,例如可以利用卷装在铰接轴上的螺旋弹簧。
而且,在众所周知的倾斜装置中,除设有回位弹簧之外,锁定齿轮配置于座椅靠背的铰链轴处,同时,齿部、锁紧弹簧又分别配置于锁定齿轮的周边,因此,座椅靠背的铰接部分不可避免地要突起,这就引起在宽幅方面使座椅的整体大型化。
倾斜装置的突起导致在宽幅方向上的座椅大型化,对于想要配置在狭窄空间中的汽车座椅等就不理想了。
在此,例如日本特公平02-020246号公报等公开了一种结构,该结构具备一端连接于座椅靠背长条状锁定齿条和具有可与该长条状锁定齿条啮合的齿部的止动件的组合。在这种结构中,倾斜装置利用座椅垫下方等空间来配置,因此防止了在座椅靠背的绞接部位等处的侧向突起,使座椅足以可能配置于狭小空间。
然而,在这种众所周知的带有条状锁定齿条的结构中,齿部设于上面或下面的任意一面上,只不过是靠推压对应侧上的止动件的齿部来锁定条状的锁定齿条。就是说,配置于反对侧的条状锁定齿条的支承件要是产生摩损、变形等,止动件的齿部就不能与条状的锁定齿条充分啮合,由锁定的可靠性降低而产生的窜动会给落座者不适的感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又改善了锁定可靠性的座椅倾斜装置。
为达到此目的,根据本发明配设了直线状的纵向锁定齿条,在该齿条的一对相对面上分别设有齿部,该齿条可与座椅靠背的摇动连动沿纵向滑动。另外,在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对应的侧面分别设有一对以其基部的支点为中心可回转的棘爪,该棘爪具有可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啮合的齿部。
并且,棘爪导向件形成有长孔状的导向孔,各棘爪的突起销可有间隙的插于其内,随着与操作装置成整体回转的操作,在以支轴为中心的棘爪导向件的回转下,可使各棘爪在齿部的啮合位置与解除啮合位置间回转,同时将锁紧弹簧的拉力传给棘爪导向件,使各棘爪向着与纵向锁条的齿部啮合的方向回转。
在这种结构中,靠一对棘爪的挟持,纵向锁定齿条可以在双方齿部的啮合下被确实地锁定。并且,在与操作装置连动的棘爪导向件的回转下,可以施行一对棘爪的齿部对纵向锁定齿条齿部的啮合与解除啮合,因此,可使结构不复杂化,确保适当的操作性。
以下,参照图面就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图1.本发明所涉座椅倾斜装置锁定状态下的概略正视图。
图2.座椅倾斜装置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3.座椅倾斜装置的概略纵断面图。
图4.锁定解除状态下座椅倾斜装置的概略正视图。
图5.安装了座椅装置后的座椅局部断裂的概略侧视图。
图6.表示在锁定状态下,纵向锁定齿条棘爪的关系模式图。
图7.表示该发明中棘爪配置的变形例的纵向锁定齿条棘爪的正视图。
图8.表示该发明中纵向锁定齿条变形例,纵向锁定齿条的立体图以及纵向锁定齿条的纵截面图。
图9.表示该发明中纵向锁定齿条的其他变形例,纵向锁定齿条的立体图以及纵向锁定齿条的纵截面图。
图10.表示纵向锁定齿条的更进一步的其他变形例,是该发明的座椅倾斜装置的概略正视图。
图11.图10所示变形例中纵向锁定齿条的立体图以及纵向锁定齿条的纵截面图。
图12.表示该发明中操作装置的变形例,是该发明的座椅倾斜装置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10.座椅倾斜装置
12.纵向锁定齿条
12a-1、12a-2.纵向锁定齿条的一对齿部
12b.纵向锁定齿条基体上齿部旁侧的面。
14、15.上下一对棘爪
14a、15a.棘爪的齿部
14b、15b.棘爪的基(根)部
14c、15c.棘爪的背部
18.里侧托架
20.外侧托架
24.支承销(支点)
26.突起销
28-1、28-2.导向孔
30.棘爪导向件
34.操作装置(操作柄)
36.锁紧弹簧
48.座椅靠背
51.座椅靠背的支点(铰接)
52、53.一对支承片
56、57.推压片
60、60-1、60-2、62.纵向锁定齿条的台阶部分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所涉的座椅倾斜装置10中,可纵向滑动的直线状的纵向锁定齿条12,在上、下两个相反面上分别形成有齿部12a-1、12a-2。而且,倾斜装置10还具有一对上棘爪14和下棘爪15,该棘爪上分别具有的齿部14a,15a可与纵向锁定齿条12a-1、12a-2啮合。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与各棘爪齿部的啮合可以限定纵向锁定齿条12沿纵向的滑动,也就是可以构成锁定。
这里,参照图2、图3就会明白,在本发明中,纵向锁定齿条12、上棘爪14、下棘爪15在一对里侧托架18、外侧托架20之间挟持着被分别组装起来。就是说,本发明的倾斜装置是由里侧托架18,外侧托架20给预先单元化了。
另外,里侧托架18、外侧托架20之间靠两个部位的连接销22和兼作连接销用的两个部位的后述支承销连结着。
如图1、图2所示,上棘爪14、下棘爪15靠支承销24铰支其基部14b、15b,因此它们以支承销作为支点可上下回转地被支承着。并且,如图1至图3所示,上棘爪14、下棘爪15不论哪个都有与本身成为一体的突起销26,它们分别有间隙插入所对应的长孔状的导向孔28-1,28-1中,由此可连动地连结于棘爪导向件30。
正如参看图2,图3所明白的那样,棘爪导向件30上形成有与之成为一体的支轴32,在里侧托架18和外侧托架20之间使支轴突出于外侧托架一侧,回转自如地被配设着。在棘爪导向件30向图1的反时针方向转动的条件下,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1、28-2倾斜,使棘爪14、15的齿部14a,15a离开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即向解除锁定的方向回转。(参照图4)。
例如,图1、图2所示那样由操作柄构成的操作装置34,相嵌并固定在棘爪导向件的支轴32上并可以与其形成一体回转。即,伴随着操作柄(操作装置)34的回转操作,棘爪导向件30可以在对应方向上与之成一体回转(参照图1、图4)。
并且,如图1、图2所示,棘爪导向件30在锁紧弹簧36的拉力作用下倾向于使棘爪齿部14a、15a趋向啮合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的方向,即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作为锁紧弹簧36,例如可以利用张设于棘爪导向件30的止动片30a与外侧托架20的止动片20a之间的拉力螺旋弹簧。
在这里,外侧托架20上设有止动片20a,锁紧弹簧36张设于外侧托架20与棘爪导向件30之间,然而只要能把锁紧弹簧的倾向力施加在棘爪导向件上就足够了,因此并不限于此种方式,例如,在里侧托架18上设置对应的止动片,在里侧托架的该止动片与棘爪导向件的止动片之间张设锁紧弹簧也是可以的。
这样的倾斜装置10,通常配置于座椅座垫的侧面,如图3、图5所示,由里侧托架18和外侧托架20所构成的装置机构本体,利用里侧托架的固定螺钉40,用螺母44固定在座椅座垫的侧架42上。并且如图5所示,纵向锁定齿条12的后端(图中左端)通过支承环46可自由转动地连结在座椅靠背48的“L”字状侧框架50的连结端50a上。
座椅靠背48,例如可以被设计以侧框架50的弯曲支点(铰接点)51为中心前后摇动,随着座椅靠背的摇动,纵向锁定齿条12沿长度方向,即座椅的前后(图中左右方向)滑动。
例如,假定倾斜装置10的初期状态是在锁紧弹簧36的拉力作用下、纵向齿条的齿部12a-1、12a-2与棘爪的齿部14a、15a相互啮合的图1所示状态,即锁定状态。从这种初期状态克服锁紧弹簧36的拉力将操作柄向反时针方向操作,随着棘爪导向件30的一体回转,突起销26沿着导向孔28-1、28-2移动,于是上棘爪14、下棘爪15分别沿箭头所示方向回转,如图4所示,棘爪的齿部14a、15a分别从所对应的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脱离开。
如图4所示,在棘爪齿部14a、15a从纵向齿条的齿部12a-1、12a-2脱离开、纵向齿条12解除锁定的状态下,纵向齿条相对于由里侧托架18和外侧托架20构成的装置机构本体处于游离状态,因此,根据相对于机构本体在纵向的滑动就可以任意调整纵向锁定齿条的位置,即座椅靠背48相对于座椅座垫38的摇动角度(倾斜角度),(参照图5)。
而且,在纵向锁定齿条12相对装置机构本体的任意位置,即座椅靠背48的任意倾斜角度下,一解除操作柄34的操作力,棘爪导向件30在锁紧弹簧36的拉力作用下就会与操作柄一起以支轴32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上、下棘爪14、15由于突起销26沿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12a-1、12a-2移动而向齿部14a、15a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的啮合方向转动,靠锁紧弹簧36的拉力双方的齿部啮合在一起,由此,纵向锁定齿条12再次被锁定,座椅靠背48被设定在任意的倾斜角度上。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座椅倾斜装置1 0中,纵向锁定齿条12的上、下面分别设有齿部12a-1、12a-2,并同与此对应的上、下棘爪的齿部14a、15a双方啮合,由此锁定纵向锁定齿条。就是说,纵向锁定齿条12被上、下棘爪挟持在中间而被锁定,而锁紧弹簧36的拉力作用在上、下棘爪上,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纵向锁定齿条在从棘爪齿部逃脱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容易确保纵向锁定齿条12的可靠锁定,改善了锁定的可靠性。
并且,根据棘爪导向件30的动作,上、下棘爪基本上同时动作,因此结构不复杂,可以适当地得到纵向锁定齿条12的锁定及解除锁定。就是说尽管结构简单也可得到无滑脱的适当的锁定和解除锁定,因此适当的操作性能是十分可靠的。
另外,本发明的倾斜装置10,在里侧托架18和外侧托架20的挟持下已经预先将机构单元化了,因此可将倾斜装置作为一个部件来处理。就是说,在向座椅上安装的时候,不必要再进行倾斜装置10的组装,利用里侧托架上的固定螺钉40,将其固定在座椅座垫的侧架42上就足可以了,因此往座椅上的安装作业简单了,提高了座椅组装时的作业效率。
而且,只要可以安装每个单元倾斜机构即可,所以倾斜装置10并不受所安装座椅的形状等的特定限制。即在多种座椅中可以共用,通用倾斜装置10,因此很容易使座椅的整体成本降低。
更且,在发生故障时,倾斜装置10可以整体更换,因此维修方便。
此外,在本发明的倾斜装置10中,操作柄34与棘爪导向件30成一体回转,因此,锁紧弹簧36的拉力不仅是作为锁定纵向锁定齿条12的力,而且作为使操作柄恢复到初期位置的力而发挥作用。为此,不需要再设置锁紧弹簧以外的用于操作柄的回位弹簧等,削减了部件数量,简化了倾斜装置10的结构。
并且,本发明的倾斜装置10,纵向锁定齿条12、上、下棘爪14、15中,不论哪个部件都是在上下方向配置的,所以在充分控制了装置机构厚度的同时,如图5所示,可以配置在座椅座垫38的侧面,因此,能够充分防止座椅靠背48的铰接部分的突出、大型化。从而,可将座椅的整体幅度变窄,完全可能配设于汽车等狭窄空间中的座椅。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倾斜装置10中,上、下棘爪14、15的基部14b、15b做成圆弧状将纵向锁定齿条可滑动地挟持着,同时,在里侧托架18的一个局部切开并折起而形成一对支承片52、53,从上下侧将纵向锁定齿条可滑动地挟持着。
在这样的结构中,棘爪的基部14b、15b及支承片52、53是在纵向的两个相离开的部位,从上下侧支承着纵向锁定齿条12,所以能够确实地阻止纵向锁定齿条的上下窜动,以确保纵向锁定齿条沿纵向的稳定滑动,同时由于上、下棘爪14、15的作用提高了纵向锁定齿条的锁定的可靠性。
此外,上、下棘爪的基部14b、15b以及里侧托架的支持片52、53,至少要在与纵向锁定齿条12的接触部位施以例如树脂涂层为好。这样做的话,当使用金属制做棘爪14、15,里侧托架18以及纵向锁定齿条12的情况下,就可以防止由于纵向锁定齿条与棘爪基部14b、15b及里侧托架支承片52、53的接触而引发的异常噪音,同时由于减小了摩擦阻力,可使纵向锁定齿条的滑动平稳。
在这里,支承片52,53是在里侧托架18的一个局部切开并折起所形成的,只要在上、下侧将纵向锁定齿条12挟持就足可以了,所以并不限定于里侧托架,例如也可以在外侧托架的局部切开并折起以形成支承片。
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可以在棘爪导向件30上对应棘爪背部14c、15c的部位分别设置推压片56、57,靠推压片56、57与棘爪14、15的背部14c、15c的接合将棘爪的齿部14a、15a压向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推压片56、57例如可以分别在棘爪导向件30的上端、下端形成弯折端,只是在齿部14a、15a向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啮合时,才分别向齿部的啮合方向推压棘爪的背部14c、15c。
在这种结构中,随着突起销26沿导向孔28-1、28-2的移动,棘爪14、15的回转增加,由于有推压片对棘爪背部14c、15c的推压,依靠对棘爪背部的推压就可以确实防止齿部14a、15a向纵向锁定齿条12a-1、12a-2啮合时棘爪的晃动,偏离等。从而,在这一点上也提高了依靠棘爪14、15锁定纵向锁定齿条12的可靠性。
正如图5所示的那样,落座时,在落座者的上身的负荷作用下,座椅靠背48以铰接处51为中心向后方摇动,与此相应纵向锁定齿条向前方(图中右方)滑动。于是,如图1及图6所示那样,纵向锁定齿条12锁定时,使上、下棘爪14、15的突出销26比支点(支承销)24更加靠近纵向锁定齿条为好。
在这样的结构中,纵向锁定齿条12在来自座椅靠背48的负荷作用下向前方(图中右方)滑动,棘爪的齿部14a、15a随着纵向锁定齿条的滑动分别以锐角啮入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里,由所谓楔子效果在棘爪和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之间产生超出锁紧弹簧36的拉力以上的锁定力。从而可以容易地得到纵向锁定齿条的牢固地锁定,同时也可抑制锁紧弹簧36的拉力,提高操作性能。
在实施例中,上、下棘爪14、15挟持着纵向锁定齿条12,并以轴对称的形式配置着,然而,也不限于此,例如,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将棘爪的突起销26在锁定时比支点24更加靠近纵向锁定齿条,如图7所示,以挟持纵向锁定齿条的点对称形式来分别配置上、下棘爪也是可行的。在这种结构中,在实线箭头表示的向座椅前方的负荷作用下,上棘爪的齿部14a啮入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由此得到楔子效果,同时,虚线箭头表示的向座椅后方的负荷作用下,下棘爪的齿部15a啮入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2,由此得到楔子效果。
就是说,将上、下棘爪14、15按挟持纵向锁定齿条的点对称形式配置的话,不论对于座椅前后方向哪一个方向的负荷作用,依靠棘爪齿部的楔子效果,纵向锁定齿条都可被牢固锁定,从而不管负荷的作用方向如何都可以确实得到牢固的锁定。
上、下棘爪14、15只要挟持着纵向锁定齿条以点对称的形式配置就可以了,因此各棘爪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示那样的定位模式。
另外,在锁紧弹簧36的作用下,棘爪导向件30顺时针方向偏转,若将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1、28-2作成沿同一方向倾斜的直线状的长孔,就会在下棘爪15的突起销26上产生向回转方向的分力,下棘爪的锁定力就有可能不会充分传递到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2上。于是,如图1所示,对应于上棘爪14的突起销26,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1作成直线状的长孔,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对应于下棘爪15的突起销26,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2作成圆弧状的长孔。
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2作成一种,例如由棘爪导向件30的回转轨迹与下棘爪15的回转轨迹的相关关系而形成的圆弧状,同时,下棘爪的齿部15a在向对应的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2啮合时,突起销26的位置处形成与支点24和突起销的连接线平行的局部直线段。
在这种结构中,由锁紧弹簧36的拉力传递给棘爪导向件30,而由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2充分抑制了向棘爪导向件回转方向的对下棘爪15的突起销26的推压力,因此,伴随下棘爪15的回转,锁定力可以充分作用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2上。而且,下棘爪的齿部15a在向对应的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2啮合时,突起销在与锁定力的作用方向垂直的直线上受到推压,因此,伴随下棘爪15的回转,锁定力充分作用在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2上。
从而,对应于下棘爪15的突起销26,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2作或圆弧状的长孔,下棘爪的齿部15a在向对应的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2啮合时,突起销26的位置处若是形成局部的直线段,则可以防止由于来自棘爪导向件30的分力作用而使锁定力减弱的问题,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确保对纵向锁定齿条12的牢固锁定。
在这里,仅仅将与下棘爪15的突起销26对应的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28-2作成圆弧状的长孔,然而也可以将与上棘爪14的突起销对应的导向孔28-1作成与导向孔28-2同样的圆弧状的长孔。
更进一步,在这样的由上、下棘爪14、15将纵向锁定齿条12挟持起来的锁定结构中,最好如图1所示那样将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相互错开1/2齿距。根据这种结构,上、下棘爪14、15的成形、组装误差和其他部件的组装误差等都由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的齿距错位所吸收了,所以由误差而引起的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与上、下棘爪的齿部14a、15a之间的啮合不良,即纵向锁定齿条12的锁定不良得以确实的防止。
然而,在这样的倾斜装置10中,纵向锁定齿条承受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负荷的同时,作用在座椅靠背48上的负荷也容易集中在齿部12a-1、12a-2处,要求纵向锁定齿条要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这些负荷。通常采用热处理的方式来提高纵向锁定齿条的刚性,可以是对于像纵向锁定齿条这样的长尺寸部件,在长度方向上容易发生由加热而产生的扭曲,翻转等畸变。
因此,例如图8(A)(B)所示那样,设一个沿纵向伸展的加工而成的浮凸台阶60,该台阶形成于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所在面垂直的相对面,即在上下面设有齿部的情况下,浮凸台阶可以形成在任一侧面上。
这样,沿纵向延伸的台阶60被设在纵向锁定齿条12侧面的话,靠该台阶的作用,纵向锁定齿条在长度方向上得到加强,因而得到承受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负荷的刚性,同时能可靠防止由热处理引起的畸变发生。从而,依靠在侧面形成的台阶60可以容易地确保纵向锁定齿条具有足以承受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负荷的刚性,并且可维持齿部12a-1、12a-2的强度。
进而,台阶6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8(A)(B)所示的形状,例如可以像图9(A)(B)所示,在纵向锁定齿条12的侧面上下分开的两处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台阶60-1,60-2。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在侧面形成有台阶60使纵向锁定齿条12在长度方向上得到了加强,因此可充分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如图10及图11(A)(B)的示,例如也可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台阶62形成于纵向锁定齿条12的侧面,将与上、下棘爪的齿部14a、15a啮合的齿部12a-1、12a-2分别设在台阶的上下面。如参见图10便可明白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上、下棘爪的基部14b、15b按照可能挟持纵向锁定齿条12基部的齿部旁侧的面的径向尺寸来形成,同时,里侧托架上的支承片52,53按可能挟持纵向锁定齿条基部的齿部旁侧的面来形成。
在这种结构中,挟持纵向锁定齿条12支承的上、下棘爪的基部14b、15b,以及里侧托架的支承片52,53不论哪一个均不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12a-1、12a-2接触,因此可以确实防止因齿部的接触而引起的异常噪音的发生和齿部的损伤等。而且,纵向锁定齿条12的平坦的纵向表面12b也只是与上、下棘爪的基部14b、15b以及里侧托架的支承片52、53接触,所以可以确保纵向锁定齿条相对他们的平稳滑动。
进而,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延长度方向延伸的台阶62设置于纵向锁定齿条12的侧面,所以实施热处理也不会发生扭曲,翻转等畸变,容易确保纵向锁定齿条的优良刚性。
另外,在实施例中,操作装置34是以通过支轴32与棘爪导向件30或整体回转地相连的操作柄作为示例的,然而,也不限定于操作柄,只要是能使棘爪导向件回转操作就足以了,例如,使用操作轮作为操作装置与棘爪的支轴连结、固定也是可以的。
进而,在实施例中虽然是将操作柄34连接在棘爪导向件30上,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像图12所示那样,将操作柄与棘爪设为一体。对操作柄34的前端进行例如卷边等处理,落座者可以安全操作。若进一步用软质的树脂材料等制成的罩子罩住操作柄34前端的话,操作时的安全性、触感等会更佳。
在这种结构中,棘爪导向件30以向外侧托架20方向突出的内缘翻边部64作为支轴形成一个整体,在外侧托架的相反侧,例如可以由通过垫圈66而嵌入的内缘翻边部将棘爪导向件能自由回转地安装在里侧托架18与外侧托架之间。
根据这种结构,随着零部件数量的减少结构也简化了,由于作业工程量减少了作业效率亦得以提高。
进而,在实施例中,于纵向锁定齿条12的上下面形成有齿部12a-1、12a-2,在该齿部的上下位置上分别配置着上、下对应的棘爪14、15。然而,只要是在纵向锁定齿条12的一对相反面上形成齿部12a-1、12a-2,用一对棘爪14、15将纵向锁定齿条挟持并能锁定就可以了,因此并不限定于上、下侧,例如,也可以从纵向锁定齿条的左右侧来挟持并啮合齿部用以构成对纵向锁定齿条的锁定。在这种情况下,倾斜装置的形状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上得以控制,因此,可将倾斜装置配置于座垫的下部空间,以谋求到座椅狭幅化。
另外,本发明虽说是最适用于作为汽车用的座椅倾斜装置,但也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列车、飞机、船舶以及家庭用等各种的座椅倾斜装置。
上述的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并非对本发明的某种限定,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所施行的改型、改进等可以说都包含在本发明之内。
根据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的座椅倾斜装置,纵向锁定齿条靠一对由锁紧弹簧拉力驱动的棘爪的挟持而被锁定,因此,由防止纵向锁定齿条对棘爪齿部的逃脱而使纵向锁定齿条锁定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并且,在棘爪导向件的作用下,一对棘爪几乎是同时动作,因此结构不复杂,可以适当地得到纵向锁定齿条的锁定、解除锁定。从而容易确保不产生锁定滑脱等的适当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用里侧托架和外侧托架的挟持而使装置单元化了,可以将倾斜装置作为一个部件来处理,因此向座椅上的安装简单了,提高了组装座椅的工作效率。
而且,装置机构的每次安装都可行就可以了,所以倾斜装置并不受所安装的座椅形状等的特定限制,即倾斜装置在多种座椅中可共用,通用,因此很容易使座椅的整体成本下降。
还有,锁紧弹簧不仅是作为锁定纵向锁定齿条的力,而且兼用作使操作装置回复到初期位置的回簧,因而削减了零件数量,使倾斜装置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一对棘爪的基部及一对支承片的挟持,使纵向锁定齿条在长度方向上两个相互离开的位置上获得支持的话,就可以确实阻止纵向锁定齿条向上下方向的窜动,而在确保纵向锁定齿条在长度方向上的平稳滑动的同时提高了各棘爪对纵向锁定齿条锁定的可靠性。
而且,对一对棘爪基部及一对支承片,至少在其与纵向锁定齿条的接触部分施加树脂涂层,这样在防止因棘爪基部及支承片与纵向锁定齿条接触而引发的异常噪音的同时,由于抑制了摩擦阻力,而得到纵向锁定齿条的平稳滑动。
进而,在棘爪导向件的对应部位上分别设置了推压片,靠其与棘爪背面的接合可以将棘爪的齿部分别推压到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靠推压片对棘爪背面的推压可以确实阻止棘爪在向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啮合时产生晃动,偏离等,因此提高了棘爪对纵向锁定齿条锁定的可靠性。
而且,纵向锁定齿条锁定时,一对棘爪的突起销比支点更加靠近纵向锁定齿条,在纵向锁定齿条向座椅前方滑动情况下棘爪的齿部以锐角啮入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得到楔子效果,因此,在棘爪齿部与纵向锁定齿条齿部之间产生超出锁紧弹簧拉力以上的锁定力。从而在可以容易地得到纵向锁定齿条的牢固锁定的同时,能够抑制锁紧弹簧的拉力,提高操作性能。
另外,将一对棘爪以点对称的形式挟持纵向锁定齿条来配置的话,不论对于座椅前后方向哪一方向的负荷作用,都可得到对于纵向锁定齿条的各棘爪齿部的楔子效果,因此,不论负荷的作用方向如何都可确保牢固的锁定。
进而,将任意一个棘爪的突起销对应的棘爪导向件的导向孔作成设有局部直线部的圆弧状长孔,在棘爪导向件的回转方向该导向孔对突起销的推压力被充分抑制的同时,由直线部对突起销的推压,伴随着该棘爪的回转其锁定力充分作用在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为此,可以防止由来自棘爪导向件的分力作用而引起的锁定力的减弱,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确保纵向锁定齿条的牢固锁定。
此外,纵向锁定齿条的一对齿部相互间错开1/2齿距,这样棘爪的成形、组装误差、其他部件的组装误差等都由纵向锁条的齿部的相对错位所吸收了,因此由误差所引起的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与各棘爪的齿部之间的啮合不良得以确实的防止。
将沿纵向延伸的浮凸加工而成的台阶成形在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形成面垂直的一对相对面中的任何一面上,在这种结构中,纵向锁定齿条靠台阶部在长度方向得到加强,在抵抗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负荷的刚性提高的同时,确实防止了由热处理引起的畸变的发生。从而,沿长度方向形成浮凸台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确保纵向锁定齿条保持抗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的刚性及各齿部的强度。
另外,沿长度方向的台阶形成在与纵向锁定齿条形成面垂直的任一相对的侧面上,与各棘爪的齿部啮合的一对齿部分别形成在该台阶的对应面上,这样一来,由于不接触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而在基部的齿部侧旁的面上挟持纵向锁定齿条就可将其支承,因此可以确实防止因齿部接触而引起的异常噪音及齿部的损伤等。而且纵向锁定齿条基部的齿部侧旁的面是平坦的,该平坦面只不过是与各棘爪的基部以及支承片相接触,因此,可以确保纵向锁定齿条相对他们的平稳滑动。
并且,若将由操作柄构成的操作装置与棘爪导向件设为一体的话,随着部件数量的减少结构亦简化了,由此作业工程亦减少,提高了作业效率。

Claims (13)

1.一种座椅倾斜装置,依靠锁定、解除锁定可以任意调整和设定座椅靠背相对座椅垫的摇动角度,在这样的座椅倾斜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纵向可滑动地配设的直线状纵向锁定齿条,在该齿条的一对相反面上分别形成有齿部,该齿条与以铰接处为中心的座椅背靠的摇动相连动;
在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对应的一侧分别设置的一对以其基部的支点为中心转动的棘爪,在该棘爪上形成有可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相啮合的对应齿部;
具有长孔状导向孔的棘爪导向件,各棘爪上的突起销可有间隙地插于该导向孔内,随着可与操作装置成一体回转的操作,在该棘爪导向件以支轴为中心的转动下,使各棘爪在齿部的啮合位置与解除啮合位置间转动;
向棘爪导向件施加拉力的锁紧弹簧,它使各棘爪向着与纵向锁定齿条的啮合方向回转;
具有上述部件的座椅倾斜装置的特征还在于:依靠锁紧弹簧的拉力,使棘爪的齿部去啮合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由此可以锁定纵向锁定齿条。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将纵向锁定齿条、一对棘爪及棘爪导向件挟持于一对里侧托架和外侧托架之间使之预先单元化。
3.一种座椅倾斜装置,依靠锁定,解除锁定可以任意调整和设定座椅靠背相对座椅垫的摇动角度,在这样的座椅倾斜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锁定齿条,一对棘爪和棘爪导向件部件挟持于一对里侧托架和外侧之间使之预先单元化,并在里侧托架和外侧托架的任何一个与棘爪导向件之间张设由拉伸弹簧构成的锁紧弹簧,由锁紧弹簧的拉力使棘爪的齿部去啮合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由此可以锁定纵向锁定齿条,
直线状纵向锁定齿条沿纵向可滑动地配设在该齿条的上、下面分别形成有齿部,该齿条与以铰链为中心的座椅靠背的摇动相连动,
所说一对上下棘爪分别设在纵向锁定齿条的上下位置,棘爪以其基部的支点为中心可回转,在该棘爪上形成有可与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啮合的对应齿部,
棘爪导向件具有长孔状导向孔,各棘爪上的突起销可有间隙地插于该导向孔内,随着可与操作装置成一体回转的操作,在该棘爪导向件以支轴为中心的回转下,使各棘爪在齿部的啮合位置与解除啮合位置间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各棘爪的基部形成可滑动地挟持纵向锁定齿条的圆弧状,同时,在里侧托架、外侧托架任意一个的局部切开并弯折形成一对可从各齿部侧面滑动地挟持纵向锁定齿条的支承片,
由各棘爪的基部和一对支承片在长度方向上相离开的2个部位,可以从对应方向挟持纵向锁定齿条。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各棘爪的基部以及里侧托架和外侧托架的任意一个上的一对支承片至少在其与纵向锁定齿条相接触的部位处施以树脂涂层。
6.如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在棘爪导向件的对应部位分别设置推压片,该推压片与相对齿部的棘爪背面接合,由此将棘爪的齿部压向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
7.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使各棘爪的突起销位置比基部的支点更加靠近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使各棘爪的齿部去啮合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
8.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以点对称形式挟持纵向锁定齿条来配置各棘爪的同时,
使各棘爪的突起销位置比基部的支点更加靠近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使各棘爪的齿部去啮合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
9.如权利要求1-8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棘爪导向件的一对导向孔中的任意一个形成圆弧状,该形状是由棘爪导向件的回转轨迹和与此对应的棘爪的回转轨道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形成的,同时,
相当于纵向锁定齿条和对应的棘爪双方齿部间啮合位置的部位作为平行于棘爪的支点与突起销之间的连线的局部的直线段设于圆弧状的导向孔内。
10.如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纵向锁定齿条的各齿部相互错开1/2个齿距。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纵向锁定齿条在与齿部形成面垂直的相对面的任一面上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由浮凸加工而成的台阶。
12.如权利要求1-10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纵向锁定齿条在与齿部形成面垂直的相对面的任一面上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台阶,在台阶的对应面上分别形成着一对与各棘爪的齿部啮合的齿部,同时,
各棘爪的基部形成有可滑动地挟持纵向锁定齿条的齿部旁侧面的圆弧状,同时,里侧托架、外侧托架的任意一个局部切开弯折形成的一对支承片可滑动地挟持着纵向锁定齿条基部的齿部旁侧的面。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何一项记载的座椅倾斜装置,操作装置是作为操作柄而形成的同时,该操作柄与棘爪导向件形成为一体。
CN 95118536 1994-10-31 1995-10-30 座椅倾斜装置 Pending CN11326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0493/94 1994-10-31
JP29049394A JP3308408B2 (ja) 1994-10-31 1994-10-31 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15A true CN1132615A (zh) 1996-10-09

Family

ID=1775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18536 Pending CN1132615A (zh) 1994-10-31 1995-10-30 座椅倾斜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308408B2 (zh)
CN (1) CN113261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9630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李尔公司 具有可倾斜座椅垫子的座椅
CN101548826B (zh) * 2008-04-01 2013-02-13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的倾斜装置
CN101548825B (zh) * 2008-04-01 2013-02-13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的倾斜装置
WO2016101427A1 (zh) * 2014-12-26 2016-06-30 孙本龙 一种折叠椅的扶手锁止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8826B (zh) * 2008-04-01 2013-02-13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的倾斜装置
CN101548825B (zh) * 2008-04-01 2013-02-13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的倾斜装置
CN101919630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李尔公司 具有可倾斜座椅垫子的座椅
WO2016101427A1 (zh) * 2014-12-26 2016-06-30 孙本龙 一种折叠椅的扶手锁止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308408B2 (ja) 2002-07-29
JPH08126543A (ja) 1996-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626C (zh) 座椅靠背倾斜机构
CN1254312A (zh) 车辆用旋转座椅
CN1765263A (zh) 座椅斜靠装置
JP2018193007A (ja) スライド装置
CN1736287A (zh)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安全带的带扣
US4765680A (en) Seat reclining device
CN104066618B (zh)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JP5827500B2 (ja) シートリフター及びシート
CN1974263A (zh) 车辆步入设备
CN1616272A (zh) 座椅滑移装置
CN101992703A (zh) 车辆座椅
CN1132615A (zh) 座椅倾斜装置
CN1608536A (zh) 带扣中的防震装置、带扣以及安全带装置
JP2014226207A (ja) ソファー
CN1564761A (zh) 回行致动器和方法
CN1244307C (zh) 座椅倾斜度调节器
JP6588025B2 (ja) 回転動作制御機構及びシート
CN1823657A (zh) 座椅及其支撑机构单元
KR101705609B1 (ko)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기구
JP2016020167A (ja) シートアジャスター装置
JP20090291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骨組み構造体
JP4871575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334046B2 (ja) 椅子のロッキング角度調節装置
KR101995345B1 (ko) 헤드레스트 틸팅장치
JP3588821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