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7551A - 点火线圈 - Google Patents
点火线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57551A CN113257551A CN202110180452.2A CN202110180452A CN113257551A CN 113257551 A CN113257551 A CN 113257551A CN 202110180452 A CN202110180452 A CN 202110180452A CN 113257551 A CN113257551 A CN 1132575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facing
- protrusion
- end surface
- axial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2—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45—Magnetic cores made from sheets, e.g. grain-orient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2—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 H01F2038/122—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with rod-shaped co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2—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 H01F2038/127—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with magnetic circuit including permanent mag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点火线圈包括中心芯、第一芯元件和第二芯元件。第一芯元件包括面对中心芯的前芯表面的第一芯面对部和从第一芯面对部向后延伸的第一芯侧部。第二芯元件包括面对中心芯的后芯表面的第二芯面对部和从第二芯面对部向前延伸的第二芯侧部。第一芯面对部具有与第二芯侧部的一部分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区域的端面。类似地,第二芯面对部具有与第一芯侧部的一部分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区域的端面。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均成形为向前靠近第一芯侧部。该结构提高了点火线圈的生产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首次公开No.2009-290147教导了一种点火线圈,其具有设置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内部的中心芯,设置在中心芯的端部的永磁体以及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部分地面对中心芯的长度或轴线的相应端部。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以环形形状围绕中心芯。
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均为大致L形,并以圆形连接在一起。第一侧芯与中心芯的第一端接触,永磁体设置在该第一端上。第二侧芯与中心芯的第二端接触,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反。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的端部面向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绕组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也称为垂直方向),并彼此连接。
当在第一侧芯与永磁体之间或在第二侧芯与中心芯的第二端之间存在气隙时,会导致点火线圈的性能下降。
为了减轻上述缺点,上述公开的点火线圈被设计为具有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的连接端,其形状为具有平行于中心芯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表面。在点火线圈的组装工艺中,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与中心芯和永磁体的组装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使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的端部在垂直方向上彼此面对,放置第一侧芯的端部与第二侧芯的端部接触,并在垂直方向上滑动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以使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的端部移动彼此靠近,从而使第一侧芯的端部在垂直方向上对齐第二侧芯的端部。
然而,上述公开的点火线圈在组装工艺中需要在中心芯的垂直方向和轴向上都挤压第一侧芯和第二侧芯使其彼此靠近,从而导致点火线圈的组装工艺复杂化。因此,在技术上仍有提高点火线圈生产率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其生产率的点火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点火线圈,其包括:(a)彼此磁耦合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b)设置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内周的内部的中心芯,该中心芯具有第一表面和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轴向上与第一表面对齐的第二表面;(c)第一芯元件,其包括第一芯面对部和第一芯侧部,第一芯面对部面对中心芯的第一表面,第一芯侧部从第一芯面对部在第一轴向上延伸,该第一轴向被定义为沿着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轴向与第二轴向相反,第一芯元件设置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外周的外部;和(d)第二芯元件,其包括第二芯面对部和第二芯侧部,第二芯面对部面对中心芯的第二表面,第二芯侧部从第二芯面对部沿第二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在垂直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轴向的正交方向上,位于中心芯与第一芯侧部相反的一侧,第二芯元件设置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外周的外部。第一芯面对部具有在正交方向上背离第一芯侧部的端面。第一芯面对部的端面与第二芯侧部的一部分面对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区域。第二芯面对部具有在正交方向上背离第二芯侧部的端面。第二芯面对部的端面与第一芯侧部的一部分面对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区域。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中的每一个在几何上均定向为在第二轴向上接近在正交方向上面对第二芯侧部的第一芯侧部。
如上所述,点火线圈设置有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均成形为在第二轴向上接近第一芯侧部,换言之,相对于由第一芯元件和第二芯元件构成的外芯的中心线以一定角度延伸。这有利于第一芯元件和第二芯元件的组装,从而提高了点火线圈的生产率。
权利要求中括号内的符号仅用于指示与以下实施例中讨论的部件的对应,而不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附图说明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和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将本发明限制于特定的实施例,其只是为了说明和理解的目的。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点火线圈的截面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外芯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点火线圈的外芯的分解图;
图5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点火线圈的第二芯元件附接到第一芯元件之前的点火线圈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的点火线圈的组装工艺中第一芯元件和第二芯元件放置成彼此接触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点火线圈中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第一芯元件和第二芯元件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点火线圈的中心芯、磁体以及外芯的截面图;和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点火线圈的中心芯、磁体和外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7描述点火线圈1的结构。
如图1所示,点火线圈1包括初级线圈11、次级线圈12、中心芯2、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
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彼此磁耦合。中心芯2设置在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的内周的内部。
如图1、3和4清楚地所示,第一芯元件4包括第一芯面对部41和第一芯侧部42。如图1清楚地所示,第一芯面对部41在中心芯2的长度方向(即,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的轴向)上面向中心芯2的前芯表面(也将称为第一表面)。第一芯侧部42面向中心芯2的周缘,并且从第一芯面对部41在点火线圈1的轴向X(也将称为线圈轴向)上向后(也将称为第一轴向)延伸。第一芯元件4设置在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的外周的外部。
类似地,如图1、3和4所示,第二芯元件5包括第二芯面对部51和第二芯侧部52。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二芯面对部51在中心芯2的长度方向上面向中心芯2的后芯表面22(其也将称为第二表面)。第二芯侧部52从第二芯面对部51在点火线圈1的轴向X上向前(也将称为第二轴向)延伸。第二芯侧部52设置在中心芯2的在垂直于线圈轴向X的方向Y(也将称为正交方向)上与第一芯侧部42相反的一侧。第二芯元件5设置在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的外周的外部。
如图1和图3清楚地所示,第一芯面对部41具有端面411,其沿正交方向Y背离第一芯侧部41。端面411与第二芯侧部52的一部分(即,端面)直接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类似地,第二芯面对部51具有端面511,其沿正交方向Y背离第二芯侧部52。端面511与第一芯侧部42的一部分(即,端面)直接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区域62。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中的每个均相对于线圈轴向X倾斜给定角度。换句话说,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中的每一个均被成形或定向为向前靠近在正交方向Y上面对第二芯侧部51的第一芯侧部42。换句话说,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中的每个均具有在X方向上彼此对齐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被成形或定向为使第一边缘定位成比第二边缘沿X方向更靠近第一芯侧部42。
下面还将详细描述点火线圈1的结构。
如其中所指的线圈轴向X是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中每一个绕组的轴线延伸所沿的方向。在下面的讨论中,线圈轴向方向X也将仅称为X方向。点火线圈1的向前方向也将称为第一X方向(即,上述的第二轴向)。如本文所述,前侧是在中心芯2上设置后面将详细描述的磁体3的区域。点火线圈1的向后方向也将称为第二X方向(即,上述的第一轴向)。如本文所述,后侧是沿第二X方向远离前侧的区域。在此讨论中使用的“前”或“后”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并不特指安装在车辆中的点火线圈1的定向。正交方向Y也将仅称为Y方向。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的方向也将称为Z方向。
该实施例中的点火线圈1例如与机动车辆或热电联产系统的内燃机一起使用。点火线圈1连接到安装在内燃机中的火花塞(未示出)上,并且用于向火花塞施加高压以产生电火花。
如图1和图2清楚地所示,中心芯2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长度。例如,中心芯2由多个磁钢板制成,所述多个磁钢板均由软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在Z方向上堆叠成彼此重叠。如图1可见,中心芯2具有垂直于Z方向延伸的基本T形的横截面。具体地,中心芯2包括矩形柱状体23和凸缘24。柱状体23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凸缘24在平行于Y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柱状体23的前端向外突出。凸缘24为中心芯2的前芯表面21提供了增大的面积,以实现将具有垂直于X方向延伸的大横截面积的磁体3安装在前芯表面21上。点火线圈1具有面对前芯表面21并布置成与前芯表面21接触的磁体3。
磁体3为矩形板状,在X方向上具有给定厚度。从X方向观察,磁体3具有与前芯表面21相同的尺寸,并且占据前芯表面21的基本上整个面积。磁体3用于磁偏置中心芯2,从而在初级线圈11断电时,增大磁通量Φ的变化,从而升高次级线圈12中感应的电压,以增加点火线圈1的输出电压。磁体3的截面积越大,施加到中心芯2的磁偏压越高,除非改变磁体3的材料。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设置为沿X方向和Y方向围绕中心芯2和磁体3。
如图3可见,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中的每一个均由多个磁性钢板制成,这些磁性钢板均由软磁材料制成并且堆叠成彼此重叠以具有Z方向的厚度。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组装在一起以完成环形外芯6。外芯6与中心芯2一起形成磁路,在初级线圈11断电时围绕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产生的磁通Φ通过该磁路。外芯6为矩形框架形状,其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两个横向侧63和沿X方向延伸的两个纵向侧64。
如图1和图3所示,外芯6的每个横向侧63在其端部上都具有沿Y方向彼此对齐的两个凸芯突起65。凸芯突起65从每个横向侧63的端部沿X方向突出到外芯6的外侧。换句话说,每个横向侧63的凸芯突起65限定凹芯凹部66,该凹芯凹部66位于横向侧63沿Y方向的长度的中间并且在X方向上中空。每个凹芯凹部66均占据每个第一芯面对部41和第二芯面对部51的沿Z方向的整个厚度,从而具有在Z方向上彼此相反的开放端。
如图2所示,外芯6在Z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中心芯2和磁体3的尺寸。换句话说,外芯6具有沿Z方向彼此对齐并沿Z方向突出到中心芯2和磁体3外部的端部。
如图1、3和4清楚地所示,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中的每个都具有垂直于Z方向延伸的基本上为L形的横截面。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的结构和形状彼此相同。具体地,当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中的一个绕着沿Y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翻转180°时,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彼此互为镜像。
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芯面对部41为板状,并且在X方向上具有厚度。如图1可见,第一芯面对部41沿Y方向延伸,并通过磁体3面对中心芯2的芯前表面2。第一芯面对部41具有与磁体3的前表面直接接触的后表面。
如图1、3和4所示,第一芯面对部41的面向Y2方向(即,在图1、3和4中向左的方向)的端面411形成为平坦或平滑的,并且相对于点火线圈1的纵向中心线成一锥度。如在第一芯面对部41的横截面上观察,端面411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以给定角度(不包括0度)笔直地倾斜。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位于第一芯面对部41的左芯突起65所在的区域。换句话说,端面411的一部分限定芯突起65的表面的一部分。芯凹部66在Y1方向(即,图1、3和4中的向右方向)上以给定间隔远离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第一芯侧部42从第一芯面对部41的面向Y1方向的端部向后延伸。
第一芯侧部42包括第一笔直部420和第一突起421。第一笔直部420从第一芯面对部41沿X方向笔直地向后延伸。第一笔直部420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在X方向上对齐的第二端。第一端面向向前方向。第二端面向向后方向。第一突起421从第一笔直部420的后端(即,第二端)沿Y2方向突出。第一突起421具有沿Y2方向背离第一笔直部420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换句话说,如图3和4所示,第一突起端面421a设置成远离第一笔直部420并具有前边缘,该前边缘通过第一突起421的向内即向前的内侧表面421b与第一笔直部420的内表面连续。第一突起端面421a的形状是平坦的或平滑的,并且平行于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延伸。如图1和3所示,第一芯元件4设置成具有第一突起端面421a,其面对并直接接触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
如图1、3和4所示,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芯面对部51为板状,并且具有沿X方向的厚度。如图1清楚地所示,第二芯面对部51沿Y方向延伸,并且具有面对且放置成直接接触后芯表面22的前表面(即内表面)。
如图1、3和4所示,第二芯面对部51的面向Y1方向(即,在图1、3和4中向右的方向)的端面511成形为平坦或平滑的,并且相对于点火线圈1的纵向中心线成一锥度。如在第二芯面对部51的横截面上观察,端面511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以给定角度(不包括0度)笔直地倾斜。换句话说,端面511平行于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延伸。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位于右芯突起65存在的区域中。第二芯面对部51的芯凹部66以给定间隔远离第二芯面对部51在Y2方向(即,图1、3和4中的向右方向)上的端面511。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在尺寸或面积上与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基本相同。第二芯面对部51的整个端面511与第一突起421的整个第一突起端面421a一致,换句话说,第二芯面对部51的整个端面511与第一突起421的整个第一突起端面421a直接接触。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和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彼此直接接触地彼此面对以产生第二接触区域62。第二芯侧部52从第二芯面对部51的面向Y2方向的端部向前延伸。
第二芯侧部52包括第二笔直部520和第二突起521。第二笔直部520从第二芯面对部51沿X方向笔直向前延伸。第二笔直部520具有第一端和在X方向上与第一端对齐的第二端。第一端面向向前方向。第二端面向向后方向。第二突起521从第二笔直部520沿Y1方向的前端(即,第一端)突出。第二突起521具有第二突起端面521a,其沿Y1方向背离第二笔直部520。换句话说,如图3和图4可见,第二突起端面521a设置成远离第二笔直部520并且具有后边缘,该后边缘通过第二突起521的面向内即面向后的内侧表面521b与第二笔直部520的内表面连续。第二突起端面521a被成形为平坦的或平滑的,并且平行于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延伸。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以及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基本彼此平行地延伸。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芯元件5设置为具有第二突起端面521a,其面向并直接接触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
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在尺寸或面积上与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相同。第二突起521的整个第二突起端面521a与第一芯面对部41的整个端面411彼此一致,换句话说,第二突起521的整个第二突起端面521a直接接触第一芯面对部41的整个端面411。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和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彼此直接接触地彼此面对以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均成形为具有平坦或平滑的表面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
如图4所示,限定第一接触区域61的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和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中至少一个的尺寸(即,宽度)在X方向上大于第一芯面对部41在Y1方向上远离第一接触区域61的给定部分的尺寸。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和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均具有尺寸L1,其在X方向上大于第一芯面对部41的形成有芯凹部66的部分的尺寸L2。类似地,限定第二接触区域62的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和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中至少一个的尺寸(即,宽度)在X方向上大于第二芯面对部51的在Y2方向上远离第二接触区域62的给定部分的尺寸。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和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均具有尺寸L3,其在X方向大于第二芯面对部51的形成有芯凹部66的部分的尺寸L4。在该实施例中,尺寸L1等于尺寸L3。尺寸L2等于尺寸L4。
如图1和图2清楚地所示,点火线圈1设置有初级线轴(即,线筒)71,中心芯2嵌入该初级线轴71。初级线轴71具有绕其外周缠绕的初级线圈11。中心芯2具有暴露在初级线轴71外部的前芯表面21和后芯表面22。初级线轴71与连接器72一起构成连接器模块7。
连接器模块7具有形成其前端部的连接器72。连接器72是用于将点火线圈1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连接器。如图1所示,连接器模块7具有接头壁73,该接头壁73实现了连接器模块7与点火线圈1的壳体15的接头或接合。连接器72从连接器模块7的接头壁73向前突出。如图2可见,接头壁73和初级线轴71通过连接壁74连接在一起。连接壁74从第一芯面对部41和磁体3的中心轴线沿Z方向偏移。
连接器72、接头壁73、连接壁74和初级线轴71构成连接器模块7。具体地,使用嵌入成型技术,通过将连接器72的金属连接端子和中心芯2放置到成型模具中,然后将电绝缘树脂注射到成型模具中来完成连接器模块7的成型。
如图2所示,连接器模块7具有安装腔室75,该安装腔室75由接头壁73、连接壁74和初级线轴71围绕并且形成为凹形的凹部。安装腔室75具有沿Z方向定向的开口,并且还具有沿Y1方向和Y2方向定向的开口。外芯6的第一芯面对部41和点火器13(将在后面详细描述)插入安装腔室75中。
点火器13在安装腔室75内设置在外芯6的前方。点火器13用于控制初级线圈11的通电或断电。如图1可见,点火器13设置在外芯6的前方,位于横向侧63的沿Y方向彼此相对的芯突起65之间。点火器13沿X方向面对外芯6的前芯凹部66。点火器13沿Y方向的尺寸(即长度)小于第一芯面对部41的芯凹部66沿Y方向的尺寸。沿Y方向观察,点火器13位于第一芯面对部41的芯凹部66的内部。尽管未示出,但是点火器13设置有端子,该端子远离安装腔室75的面向Z方向的开口延伸并穿过形成在连接壁74中的孔。
如图1和2所示,次级线轴14设置在初级线轴71的外周的外部。次级线轴14是中空筒状,并且由电绝缘树脂制成。初级线轴71设置在次级线轴14的内部。次级线圈12缠绕在次级线轴14的外周。次级线圈12与初级线圈11同轴设置。
如图1可见,点火线圈1的组成部分设置在壳体15和固定到壳体15的接头壁73的内部。壳体15由电绝缘树脂制成。壳体15具有开口,该开口背离安装腔室75的面向Z方向的开口。壳体15在其前壁中形成有凹入的接头凹部151,接头壁73安装在该接头凹部151中。通过将壳体15的前壁的一部分切割成具有面向Z方向的开口来形成接头凹部151。通过将接头壁73与接头凹部151接合并将连接器模块7插入壳体15的开口中来实现将连接器模块7的接头壁73安装在壳体15中。
树脂密封件16设置在由壳体15和接头壁73围绕的内腔中。树脂密封件16由例如电绝缘的热固性树脂制成。树脂密封件16气密地密封点火线圈1的设置在壳体15和接头壁73内部的组成部分。
下面将参考图5至图7描述如何将点火线圈1的组成部分安装在壳体15中的示例。
首先,如图5所示,在连接器模块7中绕有初级线圈11的初级线轴71被插入绕有次级线圈12的次级线轴14。点火器13插入安装腔室75中。点火器13的端子(未示出)被接合或焊接到连接器72的端子。
接下来,将磁体3设置在暴露于连接器模块7外部的中心芯2的前芯表面21上。然后,借助磁体3产生的磁力将磁体3牢固地接合至中心芯2的前芯表面21。通过从Z方向将磁体3插入安装腔室75的开口来实现将磁体3安装在安装腔室75中。
随后,将第一芯元件4插入到安装腔室75中,以使第一芯面对部41面对并且接触磁体3的前表面。可以实现将第一芯元件4沿Y方向或Z方向插入到安装腔室75中。如上所述,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芯面对部41被放置成与安装腔室75中的磁体3的前表面接触,从而利用磁体3产生的磁力实现第一芯面对部41与磁体3的牢固接合。这将第一芯元件4通过磁体3牢固地固定到连接器模块7。
接下来,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芯元件5与第一芯元件4组装。具体地,第二芯元件5在Y方向上移动靠近第一芯元件4,以使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与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接触,并且还使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与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接触。该设置方式如图6所示。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芯面对部51通过气隙与中心芯2的后芯表面22分开。
随后,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芯元件5进一步沿Y1方向压向第一芯元件4,从而使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在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上滑动,并且还使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在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上滑动。这导致第二芯元件5沿Y1方向相对于第一芯元件4移动,并同时向前(即,沿图6中箭头所示的对角线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该移动导致第一芯面对部41和第二芯面对部51之间的间隙减小。最后,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芯面对部51接触中心芯2的后芯表面22,使得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芯面对部41被磁体3磁吸引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牢固的接合,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芯面对部51被牢固地附接到中心芯2的后芯表面22,从而使第二芯元件5相对于第一芯元件4在X方向和Y方向上定位。
如图5所示,在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即将彼此附接之前,点火器13和连接器72存在于外芯6的前面。因此,无法在X方向上按压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以使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相对于彼此定位。为了消除这种缺陷,点火线圈1被设计为仅通过沿Y方向按压所述第二芯元件5使第一芯面对部41与磁体3的前表面接触并且还使第二芯面对部51与中心芯2的后芯表面22接触,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定位。
在该实施例中,点火线圈1提供以下的有益优点。
点火线圈1的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被成形为由于在Y1方向上被按压而向前移动。这使得能够以上述方式实现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与中心芯2和磁体3的组装,即通过使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在Y方向上移动彼此靠近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然后将第二芯元件5沿Y1方向压靠第一芯元件,从而使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在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处滑动,从而第二芯元件5沿Y1方向向前移动。这减小了第二芯面对部51和第一芯面对部41之间的间隔,使得第一芯面对部41之后接触磁体3的前表面,并且第二芯面对部5也接触中心芯2的后芯表面22。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在X方向和Y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定位以上述方式实现,即,仅通过在Y方向上将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彼此压靠,以使第一芯面对部41与磁体3的前表面接触,并还使第二芯面对部51与中心芯2的后芯表面22接触。这提高了点火线圈1的生产率。
磁体3设置在中心芯2的前芯表面21与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芯面对部41之间,从而有利于提高点火线圈1的生产率。例如,中心芯2、磁体3、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的组装可通过将磁体3放置在中心芯2的前芯表面21上,将第一芯元件4设置在磁体3的前面使得磁体3产生的磁吸引力将中心芯2、磁体3和第一芯元件4接合在一起,然后将第二芯元件5附接到已经接合到中心芯2和磁体3的第一芯元件4。
第一芯元件4或第二芯元件5的尺寸变化可能导致当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彼此附接时,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与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之间或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与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之间未对齐,这导致第一芯元件4与第二芯元件5彼此面对的面积减小,从而导致磁通可能从外芯6泄漏的风险。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如上所述,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的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和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中的至少一个成形为具有的尺寸在X方向上大于第一芯面对部41沿Y1方向(即,朝向第一芯侧部42)远离第一接触区域61的给定部分的尺寸。另外,产生第二接触区域62的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和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中的至少一个被成形为具有的尺寸在X方向上大于第二芯面对部51沿Y2方向(即,朝向第二芯侧部52)远离第二接触区域62的给定部分的尺寸。这确保了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和第二芯元件5彼此面对,换句话说,在Y方向上彼此对齐的所需面积,以及确保了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和第一芯元件4彼此面对,换句话说,沿Y方向彼此对齐的所需面积,从而使磁通从外芯6的泄漏最小化,以确保点火线圈1的期望能力。
外芯6的前横向侧63设置有芯突起65,芯突起65在Y方向上跨过点火器13彼此相对并且向前突出,即,在X方向上朝向点火器13突出。这有利于将点火器13产生的热量从芯突起65释放到外芯6。芯突起65不占据前横向侧63的一部分沿X方向面向点火器13的区域(即芯凹部66),从而使得点火线圈1在X方向上的尺寸减小。后横向侧63与前横向侧63一样,具有形成在其端部并向后突出的芯突起65。这使得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从而提高外芯6的生产率。
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均被成形为具有平坦或平滑的表面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这确保了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中每个的期望面积,即,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和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与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之间的接触面积。这使得在第一接触区域62和第二接触区域62上出现气隙的风险最小化,从而确保了点火线圈1的所需能力。
第一芯侧部42包括第一笔直部420和第一突起421。类似地,第二芯侧部52包括第二笔直部520和第二突起521。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产生第二接触区域62。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换句话说,第一接触区域61通过从第二笔直部520突出的第二突起521的端面(即,第二突起端面521a)而形成。类似地,第二接触区域62通过从第一笔直部420突出的第一突起421的端面(即,第一突起端面421a)而形成。因此,对于该实施例的点火线圈1,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来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
第一突起421的整个第一突起端面421a在Y方向上远离第一笔直部420。类似地,第二突起521的整个第二突起端面521a在垂直方向(即,Y方向)上远离第二笔直部520。这最小化了在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的组装中,第一芯元件4与第二笔直部520或第二芯元件5与第一笔直部420的不期望的接触可能阻碍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相对彼此滑动的风险。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明显看出,该实施例中点火线圈1的结构提高了生产率。
第二实施例
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在外芯6的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之间接触或接合的位置方面不同。
具体地,第一芯元件4的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被成形为具有与外芯6的前横向侧63的芯凹部66的底面661的第一端连续的前边缘。底面661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沿Y方向对齐的第二端。第一端比第二端更靠近第二芯侧部51。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在X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芯面对部41形成芯凹部66的部分在X方向上的尺寸相同。后横向侧63的芯凹部66的底面661具有第一端和在Y方向上与第一端对齐的第二端。底面661的第一端比第二端更靠近第二芯侧部52。第二芯元件5的第二芯面对部51成形为具有与后横向侧63的芯凹部66的底面661的第二端连续的后端。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被成形为在X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芯面对部51形成芯凹部66的部分在X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的结构或形状彼此相同。
第二实施例中的点火线圈1的其他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除非另有说明,第二实施例和随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部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第二实施例中的点火线圈1的结构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中基本相同的有益优点。
第三实施例
图9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点火线圈1的中心芯2和外芯6的组装。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接触区域61和第二接触区域62的结构方面不同。
具体地,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的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和产生第二接触区域62的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均成形为以凸面的形式弯曲,该凸面沿对角向前隆起。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被成形为以凹面的形式弯曲,该凹面的轮廓与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相一致。类似地,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被成形为以凹面的形式弯曲,该凹面的轮廓与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一致。第一芯元件4和第二芯元件5的结构或形状彼此相同。第一芯面对部41的端面411和第二芯面对部51的端面511可以替代地形成为凹形,而第一突起421的第一突起端面421a和第二突起521的第二突起端面521a可以形成为凸形。
第三实施例中的点火线圈1的其他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第三实施例中的点火线圈1的结构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中基本相同的有益优点。
尽管已经根据优选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和对所示实施例的修改,这些实施例和修改可以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实现。
Claims (6)
1.一种点火线圈(1),包括:
彼此磁耦合的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
中心芯(2),其布置在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内周的内侧,所述中心芯具有第一表面(21)和沿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轴向(X)与所述第一表面对齐的第二表面(22);
第一芯元件(4),其包括第一芯面对部(41)和第一芯侧部(42),所述第一芯面对部面对所述中心芯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芯侧部从所述第一芯面对部在第一轴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轴向被限定为沿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轴向与第二轴向相反,所述第一芯元件设置在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外周的外侧;和
第二芯元件(5),其包括第二芯面对部(51)和第二芯侧部(52),所述第二芯面对部面对所述中心芯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芯侧部从所述第二芯面对部在所述第二轴向上延伸,并且位于所述中心芯的在与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轴向垂直的正交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芯侧部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二芯元件设置在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外周的外侧,其中
所述第一芯面对部具有在所述正交方向上背离所述第一芯侧部的端面(411),所述第一芯面对部的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二芯侧部的一部分面对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区域(61),
所述第二芯面对部具有在所述正交方向上背离所述第二芯侧部的端面(511),所述第二芯面对部的所述端面与所述第一芯侧部的一部分面对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区域(62),以及
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域中的每个均成形为在所述第二轴向上接近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二芯侧部的所述第一芯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在所述中心芯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芯元件的所述第一芯面对部之间设置有磁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第一芯面对部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二芯侧部的产生所述第一接触区域的所述部分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的尺寸(L1)在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轴向上大于所述第一芯面对部的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接触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一芯侧部定位的给定部分的尺寸(L2);
所述第二芯面对部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一芯侧部的产生所述第二接触区域的所述部分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的尺寸(L3)在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轴向上大于所述第二芯面对部的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接触区域更靠近所述第二芯侧部定位的给定部分的尺寸(L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域均成形为具有平坦的表面,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第一芯侧部包括第一笔直部(420)和第一突起(421),所述第一笔直部从所述第一芯面对部在所述第一轴向上笔直地延伸并且具有面向所述第一轴向的端部,所述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笔直部的所述端部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芯侧部突出,
所述第二芯侧部包括第二笔直部(520)和第二突起(521),所述第二笔直部从所述第二芯面对部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笔直地延伸并且具有面向所述第二轴向的端部,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二笔直部的所述端部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芯侧部突出,
所述第一突起具有第一突起端面(421a),所述第一突起端面(421a)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二芯侧部并限定所述第二接触区域,
所述第二突起具有第二突起端面(521a),所述第二突起端面(521a)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芯侧部并且限定所述第一接触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突起的整个第一突起端面在所述正交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笔直部定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突起的整个第二突起端面在所述正交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笔直部定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20340 | 2020-02-10 | ||
JP2020020340A JP7359015B2 (ja) | 2020-02-10 | 2020-02-10 | 点火コイ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57551A true CN113257551A (zh) | 2021-08-13 |
Family
ID=7717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80452.2A Pending CN113257551A (zh) | 2020-02-10 | 2021-02-08 | 点火线圈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51860B2 (zh) |
JP (1) | JP7359015B2 (zh) |
CN (1) | CN113257551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95529U (zh) * | 1974-01-08 | 1975-08-11 | ||
JP2857890B2 (ja) | 1989-09-28 | 1999-02-1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点火コイル |
JPH04199501A (ja) * | 1990-11-08 | 1992-07-20 | Hiromichi Koshiishi | 変圧器用鉄心並びに変圧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0661076A (ja) * | 1992-08-05 | 1994-03-04 | Nippondenso Co Ltd | 点火コイル用磁気回路装置 |
JP2845075B2 (ja) | 1993-02-19 | 1999-01-1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コイル部品 |
DE10308077B4 (de) | 2003-02-26 | 2005-10-13 | Robert Bosch Gmbh | Vorrichtung zur Energiespeicherung und Energietransformierung |
JP3922251B2 (ja) | 2003-12-17 | 2007-05-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点火コイル |
JP2006287089A (ja) * | 2005-04-04 | 2006-10-19 | Hanshin Electric Co Ltd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JP4708198B2 (ja) | 2006-01-18 | 2011-06-22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DE102006044436C5 (de) | 2006-09-21 | 2020-07-30 | Robert Bosch Gmbh | Vorrichtung zur Energiespeicherung und Energietransformierung |
JP2008171964A (ja) | 2007-01-11 | 2008-07-24 | Hanshin Electric Co Ltd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JP2009290147A (ja) | 2008-06-02 | 2009-12-10 | Hanshin Electric Co Ltd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US8289117B2 (en) * | 2010-06-15 | 2012-10-16 | Federal-Mogul Corporation | Ignition coil with energy storage and transformation |
JP5460533B2 (ja) | 2010-09-14 | 2014-04-02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閉磁路型変圧装置 |
JP5478555B2 (ja) | 2011-05-27 | 2014-04-2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CN107430932B (zh) | 2015-04-15 | 2020-06-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 |
JP6416045B2 (ja) * | 2015-06-18 | 2018-10-31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阪神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JP2021118363A (ja) * | 2020-01-27 | 2021-08-1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点火コイル |
-
2020
- 2020-02-10 JP JP2020020340A patent/JP735901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08 CN CN202110180452.2A patent/CN113257551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2-09 US US17/171,345 patent/US1155186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551860B2 (en) | 2023-01-10 |
JP2021125663A (ja) | 2021-08-30 |
US20210249187A1 (en) | 2021-08-12 |
JP7359015B2 (ja) | 2023-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78453B (zh) | 接点装置 | |
EP2528074A2 (en) | Ignition coi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10679812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JP2857890B2 (ja) | 点火コイル | |
US11551859B2 (en) | Ignition coil | |
CN113257551A (zh) | 点火线圈 | |
CN115208155A (zh) | 致动器 | |
JPH03129714A (ja) | 自動車の内燃エンジン用点火コイルの2次部材の中に1次部材を装着する装置 | |
US10895240B2 (en) | Ignition coil unit | |
JPH10162888A (ja) | 二重係止構造の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 |
JP3017702B2 (ja) | ソレノイド | |
US20220216755A1 (en) | Ro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EP3823102A1 (en) | Connector structure | |
CN211429070U (zh) | 电动机及阀芯驱动装置 | |
CN110323878B (zh) | 电动机 | |
JP7434975B2 (ja) | 点火コイル | |
JP3826464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3274997B2 (ja)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
JP2023053698A (ja) | 内燃機関用の点火コイル | |
JP3128096B2 (ja)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
EP0132946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KR20230109905A (ko) | 모터 | |
JP3784367B2 (ja)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の鉄心−コイル組立体 | |
JP2004071914A (ja) |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 |
JP2021136201A (ja) | モールド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