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7226B -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7226B
CN113247226B CN202110510557.XA CN202110510557A CN113247226B CN 113247226 B CN113247226 B CN 113247226B CN 202110510557 A CN202110510557 A CN 202110510557A CN 113247226 B CN113247226 B CN 113247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eal
oil
stern
shaft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05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7226A (zh
Inventor
蔡鸿兴
简多荣
唐开强
邱礼荣
郭亚
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05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7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7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7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7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7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3/32Other parts
    • B63H23/36Shaft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81/00Repairing or maintaining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3/32Other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elastic sealings, e.g. O-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是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包括船艉轴、螺旋桨和艉轴封,所述船艉轴封包括有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所述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之间设有水压管;所述第二轴封和第三轴封之间设有气压管和残油水收集管;所述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设有油压管和润滑脂管,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控制艉轴封漏油漏水系统,通过降低了船舶的修理周期,为船舶在五年特检周期内,尽可能降低额外进坞修理艉轴封的频率,同时利用空气吹洗胶圈密封面,容易操作控制,且安全环保,填充的防水润滑脂,满足艉轴润滑的同时又阻隔泄漏润滑油,从而提高了船舶的利用率,节约了备件和修理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是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艉轴密封,对于油润滑型艉轴的船舶,是十分重要的设备,虽然传统的紧凑型唇口式密封已较好地满足了船舶对艉轴密封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对艉轴密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分析船艉轴密封的构造,进一步设计改造。
根据CN106321855A艉轴密封装置,该发明具有可调节式应急密封功能,应急机构可反复使用,调节方便,寿命长,使舰船航行时应急能力大大增强,保证舰船在远航时艉轴密封主体失效后能够继续保持长时间的航行。
但是现有技术中,船艉轴的艉轴封处于水下,通常该艉轴封如果有漏油漏水等缺陷均要及时进坞修理,进坞修理不但增加了修理成本,而且耽误了船舶的有效施工时间,特别是船舶所在地及附近没有船坞的情况下,影响更大,并且存在进坞坞期不可控,备件及专业修理费用高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艉轴的艉轴封处于水下,漏油漏水不可控,无法及时进坞修理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包括船艉轴、螺旋桨和艉轴封;所述船艉轴的端面固连有螺旋桨;所述船艉轴的表面设有轴承座;所述船艉轴与轴承座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与螺旋桨之间位置固连有艉轴封;所述艉轴封包括有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且按照顺序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之间开设有第一开孔,且第一开孔连接有水压管;所述第二轴封和第三轴封之间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内部连有气压管;所述第二开孔的内部靠近气压管位置连有残油水收集管;所述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开设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的内部连有油压管;所述第三开孔的内部靠近油压管位置连有润滑脂管;工作时,现有技术中,船艉轴的艉轴封处于水下,通常该艉轴封如果有漏油漏水等缺陷均要及时进坞修理,进坞修理不但增加了修理成本,而且耽误了船舶的有效施工时间,特别是船舶所在地及附近没有船坞的情况下,影响更大,并且存在进坞坞期不可控,备件及专业修理费用高等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首先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损坏时,海水会通过第一开孔以及水压管泄漏至残油水收集柜,触发残油水收集柜高位报警,当放泄观察确认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漏水后,可在船舶空载情况下,通过残油水收集柜连接1-2bar空气源,吹洗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密封面,当吹洗后观察确认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彻底失效后,可把第二轴封和第三轴封之间的空气平衡型密封装置改为传统型密封装置,当发现艉轴封漏油时,可关闭油压管,此时若漏油现象消失,说明第三轴封有密封缺陷,第四轴封密封状态良好,当类似以上用空气冲洗密封面也无效后,让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腔室通大气,此时若漏油现象仍在,说明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均有密封缺陷,然后先从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腔室的油压管用1-2bar空气冲洗第三轴封密封面,若依然漏油,再利用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腔室的润滑脂管加注防水润滑脂,通过本发明有效的降低了船舶的修理周期,为船舶在五年特检周期内,尽可能降低额外进坞修理艉轴封的频率,同时利用空气吹洗胶圈密封面,容易操作控制,且安全环保,填充的防水润滑脂,满足艉轴润滑的同时又阻隔泄漏润滑油,从而提高了船舶的利用率,节约了备件和修理费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均包括有金属骨架、紧固弹簧和橡胶圈;所述紧固弹簧包括有内螺旋弹簧和第一外包膜;所述内螺旋弹簧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固连有伸缩囊;工作时,通过设置紧固弹簧,通过紧固弹簧的子零件即内螺旋弹簧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伸缩囊,当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在进行前期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了渗水以及漏油问题时,可以通过向伸缩囊的内部降压,使得伸缩囊收缩,伸缩囊进而会带动紧固弹簧收缩,增加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密封压力,进而提高密封效果,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向伸缩囊的内部加压,使得伸缩囊膨胀,伸缩囊会带动紧固弹簧伸展,便于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紧固弹簧还可以包括有螺旋弹簧单体和第二包膜;所述螺旋弹簧单体之间相互连接形成螺旋环状结构;所述螺旋弹簧单体的端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滑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弹片;所述滑槽的槽底均固连有气囊;工作时,通过将紧固弹簧的内部设计为螺旋弹簧单体连接方式,通过螺旋弹簧单体的端面位置开设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块,通过调节滑槽内部的气囊,实现滑块位置的调节,进而对紧固弹簧的直径自动控制,满足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密封压力调节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金属骨架相对于紧固弹簧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连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面固连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面固连有推块,且推块均位于对应紧固弹簧的侧面位置;工作时,通过设置固定块,通过固定块内部的调节机构,可以控制连杆运动,连杆会带动推块移动,推块进而会挤压紧固弹簧,实现对紧固弹簧位置的调节,通过紧固弹簧的移位,使得橡胶圈密封面位置调整,对于橡胶圈同一位置密封面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较大磨损,密封性下降,通过该结构可以切换密封面,提高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的使用周期。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内部位于紧固弹簧的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气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块、导杆和拉伸弹簧;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设置三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均开设有导槽,且导槽均与对应气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杆;相邻的所述移动块之间均固连有拉伸弹簧;工作时,通过设置移动块,并且在橡胶圈的内部开设气腔,当密封位置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较大磨损,最终气腔破裂,气腔内部的高气压导出,对应导槽的内部气体导出,在对应拉伸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块移动,移动块进而会带动对应连杆和推块移动,通过推块可以自动推动紧固弹簧移动,实现密封位置的自动调节,降低渗水风险,以及无需人工控制,避免了渗水发生后,才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气腔的内部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球状支架结构;工作时,通过设置支撑杆,通过支撑杆之间共同组成球状支架结构,对气腔起到支撑作用,减少密封面切换过程中,气腔的内部突然失压,进而密封面失效,此时密封面还未进行切换,导致部分渗水或漏油问题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均固连有膨胀块,膨胀块本身具有吸水膨胀性能,且膨胀块的内部添加有吸油树脂;工作时,通过在支撑杆的表面固连均匀布置的膨胀块,当橡胶圈过度磨损,导致气腔漏气时,海水或润滑油很容易倒灌入气腔的内部,影响增加橡胶圈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加速橡胶圈老化,同过膨胀块吸水或吸油膨胀特性,可以对破裂的气腔进行填充。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内部于气腔的底部位置均开设有设置腔;所述设置腔的内部均固连有弧形金属板;所述弧形金属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连槽;所述连槽的内部均固连有连塞,且连塞导入对应气腔的内部;工作时,通过设置弧形金属板,同时通过在弧形金属板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连塞,为了避免橡胶圈过度磨损,导致金属材质的支撑杆与船艉轴之间产生磨损,进而导致船艉轴的表面产生划伤问题,当橡胶圈磨损到连塞位置时,船艉轴会直接与连塞产生摩擦,进而使得连塞卷曲脱落,连塞脱落后,连槽打开,气腔内部的气体直接会通过连槽导出,实现密封面切换,此时弧形金属板以及支撑杆均未与船艉轴接触磨损。
优选的,所述连塞均为“L”形结构设计;所述连塞远离对应气腔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块;工作时,通过将连塞的端面结构进行弯曲设计,同时在连塞弯曲结构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凸块,当连塞与船艉轴产生摩擦时,连塞的特殊结构以及表面凸块可以提高摩擦效果,同时促进连塞卷曲脱落,实现密封面的及时调整。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适用于上述所述的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S1:首先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损坏时,海水会通过第一开孔以及水压管泄漏至残油水收集柜,触发残油水收集柜高位报警;
S2:当放泄观察确认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漏水后,可在船舶空载情况下,通过残油水收集柜连接1-2bar空气源,吹洗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密封面,当吹洗后观察确认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彻底失效后,可把第二轴封和第三轴封之间的空气平衡型密封装置改为传统型密封装置;为保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密封性能,应适当升高艉轴油压管工作空气压力至0.6-1.1bar。
S3:当发现艉轴封漏油时,可关闭油压管,此时若漏油现象消失,说明第三轴封有密封缺陷,第四轴封密封状态良好,当类似以上用空气冲洗密封面也无效后,让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腔室通大气,此时若漏油现象仍在,说明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均有密封缺陷;
S4:然后先从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腔室的油压管用1-2bar空气冲洗第三轴封密封面,若依然漏油,再利用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之间腔室的润滑脂管加注防水润滑脂;根据漏油情况调整加注量,Φ420船艉轴径经验加注量为18升左右可消除漏油现象,漏油消除,船艉轴仍可正常使用,择机进坞修理,同样道理,为提高第四轴封的密封性能,也应适当升高润滑脂管工作空气压力至0.6-1.1bar。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的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通过内部漏油漏水调节系统,有效的降低了船舶的修理周期,为船舶在五年特检周期内,尽可能降低额外进坞修理艉轴封的频率,同时利用空气吹洗胶圈密封面,容易操作控制,且安全环保,填充的防水润滑脂,满足艉轴润滑的同时又阻隔泄漏润滑油,从而提高了船舶的利用率,节约了备件和修理费用。
2.本发明的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通过紧固弹簧的内部设置均匀的伸缩囊,当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在进行前期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了渗水以及漏油问题时,可以通过向伸缩囊的内部降压,使得伸缩囊收缩,伸缩囊进而会带动紧固弹簧收缩,增加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密封压力,进而提高密封效果,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向伸缩囊的内部加压,使得伸缩囊膨胀,伸缩囊会带动紧固弹簧伸展,便于第一轴封、第二轴封、第三轴封和第四轴封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的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的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的紧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的艉轴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中的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一中的连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二中的紧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三中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船艉轴1、螺旋桨2、艉轴封3、轴承座4、轴承5、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第四轴封9、第一开孔10、水压管11、第二开孔12、气压管13、残油水收集管14、第三开孔15、油压管16、润滑脂管17、金属骨架18、紧固弹簧19、橡胶圈191、内螺旋弹簧192、第一外包膜193、伸缩囊194、螺旋弹簧单体195、第二包膜196、滑块197、弹片198、气囊199、固定块20、调节机构21、连杆22、推块23、移动块24、导杆25、拉伸弹簧26、支撑杆27、膨胀块28、弧形金属板29、连塞30、凸块31、调节块32、球囊33、伸缩弹簧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包括船艉轴1、螺旋桨2和艉轴封3;所述船艉轴1的端面固连有螺旋桨2;所述船艉轴1的表面设有轴承座4;所述船艉轴1与轴承座4之间设有轴承5;所述轴承座4与螺旋桨2之间位置固连有艉轴封3;所述艉轴封3包括有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且按照顺序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之间开设有第一开孔10,且第一开孔10连接有水压管11;所述第二轴封7和第三轴封8之间开设有第二开孔12;所述第二开孔12的内部连有气压管13;所述第二开孔12的内部靠近气压管13位置连有残油水收集管14;所述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开设有第三开孔15;所述第三开孔15的内部连有油压管16;所述第三开孔15的内部靠近油压管16位置连有润滑脂管17;工作时,现有技术中,船艉轴1的艉轴封3处于水下,通常该艉轴封3如果有漏油漏水等缺陷均要及时进坞修理,进坞修理不但增加了修理成本,而且耽误了船舶的有效施工时间,特别是船舶所在地及附近没有船坞的情况下,影响更大,并且存在进坞坞期不可控,备件及专业修理费用高等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首先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损坏时,海水会通过第一开孔10以及水压管11泄漏至残油水收集柜,触发残油水收集柜高位报警,当放泄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漏水后,可在船舶空载情况下,通过残油水收集柜连接1-2bar空气源,吹洗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密封面,当吹洗后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彻底失效后,可把第二轴封7和第三轴封8之间的空气平衡型密封装置改为传统型密封装置,当发现艉轴封3漏油时,可关闭油压管16,此时若漏油现象消失,说明第三轴封8有密封缺陷,第四轴封9密封状态良好,当类似以上用空气冲洗密封面也无效后,让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通大气,此时若漏油现象仍在,说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均有密封缺陷,然后先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油压管16用1-2bar空气冲洗第三轴封8密封面,若依然漏油,再利用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润滑脂管17加注防水润滑脂,通过本发明有效的降低了船舶的修理周期,为船舶在五年特检周期内,尽可能降低额外进坞修理艉轴封3的频率,同时利用空气吹洗胶圈密封面,容易操作控制,且安全环保,填充的防水润滑脂,满足艉轴润滑的同时又阻隔泄漏润滑油,从而提高了船舶的利用率,节约了备件和修理费用。
所述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均包括有金属骨架18、紧固弹簧19和橡胶圈191;所述紧固弹簧19包括有内螺旋弹簧192和第一外包膜193;所述内螺旋弹簧192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固连有伸缩囊194;工作时,通过设置紧固弹簧19,通过紧固弹簧19的子零件即内螺旋弹簧192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伸缩囊194,当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在进行前期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了渗水以及漏油问题时,可以通过向伸缩囊194的内部降压,使得伸缩囊194收缩,伸缩囊194进而会带动紧固弹簧19收缩,增加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密封压力,进而提高密封效果,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向伸缩囊194的内部加压,使得伸缩囊194膨胀,伸缩囊194会带动紧固弹簧19伸展,便于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的安装。
所述金属骨架18相对于紧固弹簧19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内部固连有调节机构21;所述调节机构21的底面固连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底面固连有推块23,且推块23均位于对应紧固弹簧19的侧面位置;工作时,通过设置固定块20,通过固定块20内部的调节机构21,可以控制连杆22运动,连杆22会带动推块23移动,推块23进而会挤压紧固弹簧19,实现对紧固弹簧19位置的调节,通过紧固弹簧19的移位,使得橡胶圈191密封面位置调整,对于橡胶圈191同一位置密封面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较大磨损,密封性下降,通过该结构可以切换密封面,提高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的使用周期。
所述橡胶圈191的内部位于紧固弹簧19的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气腔;所述调节机构21包括移动块24、导杆25和拉伸弹簧26;每个所述固定块20的内部均设置三个移动块24;所述移动块24的表面均开设有导槽,且导槽均与对应气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杆25;相邻的所述移动块24之间均固连有拉伸弹簧26;工作时,通过设置移动块24,并且在橡胶圈191的内部开设气腔,当密封位置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较大磨损,最终气腔破裂,气腔内部的高气压导出,对应导槽的内部气体导出,在对应拉伸弹簧26的作用下,移动块24移动,移动块24进而会带动对应连杆22和推块23移动,通过推块23可以自动推动紧固弹簧19移动,实现密封位置的自动调节,降低渗水风险,以及无需人工控制,避免了渗水发生后,才进行调节。
所述气腔的内部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球状支架结构;工作时,通过设置支撑杆27,通过支撑杆27之间共同组成球状支架结构,对气腔起到支撑作用,减少密封面切换过程中,气腔的内部突然失压,进而密封面失效,此时密封面还未进行切换,导致部分渗水或漏油问题的发生。
所述支撑杆27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均固连有膨胀块28,膨胀块28本身具有吸水膨胀性能,且膨胀块28的内部添加有吸油树脂;工作时,通过在支撑杆27的表面固连均匀布置的膨胀块28,当橡胶圈191过度磨损,导致气腔漏气时,海水或润滑油很容易倒灌入气腔的内部,影响增加橡胶圈191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加速橡胶圈191老化,同过膨胀块28吸水或吸油膨胀特性,可以对破裂的气腔进行填充。
所述橡胶圈191的内部于气腔的底部位置均开设有设置腔;所述设置腔的内部均固连有弧形金属板29;所述弧形金属板29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连槽;所述连槽的内部均固连有连塞30,且连塞30导入对应气腔的内部;工作时,通过设置弧形金属板29,同时通过在弧形金属板29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连塞30,为了避免橡胶圈191过度磨损,导致金属材质的支撑杆27与船艉轴1之间产生磨损,进而导致船艉轴1的表面产生划伤问题,当橡胶圈191磨损到连塞30位置时,船艉轴1会直接与连塞30产生摩擦,进而使得连塞30卷曲脱落,连塞30脱落后,连槽打开,气腔内部的气体直接会通过连槽导出,实现密封面切换,此时弧形金属板29以及支撑杆27均未与船艉轴1接触磨损。
所述连塞30均为“L”形结构设计;所述连塞30远离对应气腔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块31;工作时,通过将连塞30的端面结构进行弯曲设计,同时在连塞30弯曲结构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凸块31,当连塞30与船艉轴1产生摩擦时,连塞30的特殊结构以及表面凸块31可以提高摩擦效果,同时促进连塞30卷曲脱落,实现密封面的及时调整。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适用于上述所述的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S1:首先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损坏时,海水会通过第一开孔10以及水压管11泄漏至残油水收集柜,触发残油水收集柜高位报警;
S2:当放泄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漏水后,可在船舶空载情况下,通过残油水收集柜连接1-2bar空气源,吹洗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密封面,当吹洗后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彻底失效后,可把第二轴封7和第三轴封8之间的空气平衡型密封装置改为传统型密封装置;为保证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密封性能,应适当升高艉轴油压管16工作空气压力至0.6-1.1bar。
S3:当发现艉轴封3漏油时,可关闭油压管16,此时若漏油现象消失,说明第三轴封8有密封缺陷,第四轴封9密封状态良好,当类似以上用空气冲洗密封面也无效后,让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通大气,此时若漏油现象仍在,说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均有密封缺陷;
S4:然后先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油压管16用1-2bar空气冲洗第三轴封8密封面,若依然漏油,再利用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润滑脂管17加注防水润滑脂;根据漏油情况调整加注量,Φ420船艉轴1径经验加注量为18升左右可消除漏油现象,漏油消除,船艉轴1仍可正常使用,择机进坞修理,同样道理,为提高第四轴封9的密封性能,也应适当升高润滑脂管17工作空气压力至0.6-1.1bar。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紧固弹簧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紧固弹簧19还可以包括有螺旋弹簧单体195和第二包膜196;所述螺旋弹簧单体195之间相互连接形成螺旋环状结构;所述螺旋弹簧单体195的端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7;所述滑块197与对应滑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弹片198;所述滑槽的槽底均固连有气囊199;工作时,通过将紧固弹簧19的内部设计为螺旋弹簧单体195连接方式,通过螺旋弹簧单体195的端面位置开设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块197,通过调节滑槽内部的气囊199,实现滑块197位置的调节,进而对紧固弹簧19的直径自动控制,满足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密封压力调节的需求。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9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通过支撑杆27的侧面均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调节块24,移动槽的侧面均固连球囊33,且球囊33均与靠近金属骨架18的一侧对应气腔之间相互连通,同时在调节块24与对应移动槽的槽底之间设置伸缩弹簧34;通过支撑杆27的内部设置调节块24,通过当气腔未漏气时,球囊33的内部气压较高,进而球囊33体积保持膨胀状态,调节块24内收入对应移动槽,当气腔破裂,球囊33泄压,在伸缩弹簧34的作用下,使得移动快速导出对应移动槽,进而提高支撑杆27的支撑面积,减少膨胀块28膨胀后与橡胶圈191内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膨胀块28对橡胶圈191的挤压,保证橡胶圈191的尺寸精度。
工作原理,首先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损坏时,海水会通过第一开孔10以及水压管11泄漏至残油水收集柜,触发残油水收集柜高位报警,当放泄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漏水后,可在船舶空载情况下,通过残油水收集柜连接1-2bar空气源,吹洗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密封面,当吹洗后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彻底失效后,可把第二轴封7和第三轴封8之间的空气平衡型密封装置改为传统型密封装置,当发现艉轴封3漏油时,可关闭油压管16,此时若漏油现象消失,说明第三轴封8有密封缺陷,第四轴封9密封状态良好,当类似以上用空气冲洗密封面也无效后,让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通大气,此时若漏油现象仍在,说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均有密封缺陷,然后先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油压管16用1-2bar空气冲洗第三轴封8密封面,若依然漏油,再利用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润滑脂管17加注防水润滑脂;同时还可以通过将紧固弹簧19的内部设计为螺旋弹簧单体195连接方式,通过螺旋弹簧单体195的端面位置开设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块197,通过调节滑槽内部的气囊199,实现滑块197位置的调节,进而对紧固弹簧19的直径自动控制,满足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密封压力调节的需求;通过设置固定块20,通过固定块20内部的调节机构21,可以控制连杆22运动,连杆22会带动推块23移动,推块23进而会挤压紧固弹簧19,实现对紧固弹簧19位置的调节,通过紧固弹簧19的移位,使得橡胶圈191密封面位置调整,对于橡胶圈191同一位置密封面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较大磨损,密封性下降,通过该结构可以切换密封面,提高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的使用周期;通过设置移动块24,并且在橡胶圈191的内部开设气腔,当密封位置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较大磨损,最终气腔破裂,气腔内部的高气压导出,对应导槽的内部气体导出,在对应拉伸弹簧26的作用下,移动块24移动,移动块24进而会带动对应连杆22和推块23移动,通过推块23可以自动推动紧固弹簧19移动,实现密封位置的自动调节,降低渗水风险,以及无需人工控制,避免了渗水发生后,才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支撑杆27,通过支撑杆27之间共同组成球状支架结构,对气腔起到支撑作用,减少密封面切换过程中,气腔的内部突然失压,进而密封面失效,此时密封面还未进行切换,导致部分渗水或漏油问题的发生;通过在支撑杆27的表面固连均匀布置的膨胀块28,当橡胶圈191过度磨损,导致气腔漏气时,海水或润滑油很容易倒灌入气腔的内部,影响增加橡胶圈191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加速橡胶圈191老化,同过膨胀块28吸水或吸油膨胀特性,可以对破裂的气腔进行填充;通过设置弧形金属板29,同时通过在弧形金属板29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连塞30,为了避免橡胶圈191过度磨损,导致金属材质的支撑杆27与船艉轴1之间产生磨损,进而导致船艉轴1的表面产生划伤问题,当橡胶圈191磨损到连塞30位置时,船艉轴1会直接与连塞30产生摩擦,进而使得连塞30卷曲脱落,连塞30脱落后,连槽打开,气腔内部的气体直接会通过连槽导出,实现密封面切换,此时弧形金属板29以及支撑杆27均未与船艉轴1接触磨损;通过将连塞30的端面结构进行弯曲设计,同时在连塞30弯曲结构的表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凸块31,当连塞30与船艉轴1产生摩擦时,连塞30的特殊结构以及表面凸块31可以提高摩擦效果,同时促进连塞30卷曲脱落,实现密封面的及时调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包括船艉轴(1)、螺旋桨(2)和艉轴封(3);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艉轴(1)的端面固连有螺旋桨(2);所述船艉轴(1)的表面设有轴承座(4);所述船艉轴(1)与轴承座(4)之间设有轴承(5);所述轴承座(4)与螺旋桨(2)之间位置固连有艉轴封(3);所述艉轴封(3)包括有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且按照顺序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之间开设有第一开孔(10),且第一开孔(10)连接有水压管(11);所述第二轴封(7)和第三轴封(8)之间开设有第二开孔(12);所述第二开孔(12)的内部连有气压管(13);所述第二开孔(12)的内部靠近气压管(13)位置连有残油水收集管(14);所述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开设有第三开孔(15);所述第三开孔(15)的内部连有油压管(16);所述第三开孔(15)的内部靠近油压管(16)位置连有润滑脂管(17);所述第一轴封(6)、第二轴封(7)、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均包括有金属骨架(18)、紧固弹簧(19)和橡胶圈(191);所述紧固弹簧(19)包括有内螺旋弹簧(192)和第一外包膜(193);所述内螺旋弹簧(192)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固连有伸缩囊(1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弹簧(19)还可以包括有螺旋弹簧单体(195)和第二包膜(196);所述螺旋弹簧单体(195)之间相互连接形成螺旋环状结构;所述螺旋弹簧单体(195)的端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7);所述滑块(197)与对应滑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弹片(198);所述滑槽的槽底均固连有气囊(19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18)相对于紧固弹簧(19)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内部固连有调节机构(21);所述调节机构(21)的底面固连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底面固连有推块(23),且推块(23)均位于对应紧固弹簧(19)的侧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91)的内部位于紧固弹簧(19)的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气腔;所述调节机构(21)包括移动块(24)、导杆(25)和拉伸弹簧(26);每个所述固定块(20)的内部均设置三个移动块(24);所述移动块(24)的表面均开设有导槽,且导槽均与对应气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杆(25);相邻的所述移动块(24)之间均固连有拉伸弹簧(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的内部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球状支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7)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均固连有膨胀块(28),膨胀块(28)本身具有吸水膨胀性能,且膨胀块(28)的内部添加有吸油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91)的内部于气腔的底部位置均开设有设置腔;所述设置腔的内部均固连有弧形金属板(29);所述弧形金属板(29)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连槽;所述连槽的内部均固连有连塞(30),且连塞(30)导入对应气腔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塞(30)均为“L”形结构设计;所述连塞(30)远离对应气腔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块(31)。
9.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S1:首先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损坏时,海水会通过第一开孔(10)以及水压管(11)泄漏至残油水收集柜,触发残油水收集柜高位报警;
S2:当放泄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漏水后,可在船舶空载情况下,通过残油水收集柜连接1-2bar空气源,吹洗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密封面,当吹洗后观察确认第一轴封(6)和第二轴封(7)彻底失效后,可把第二轴封(7)和第三轴封(8)之间的空气平衡型密封装置改为传统型密封装置;
S3:当发现艉轴封(3)漏油时,可关闭油压管(16),此时若漏油现象消失,说明第三轴封(8)有密封缺陷,第四轴封(9)密封状态良好,当类似以上用空气冲洗密封面也无效后,让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通大气,此时若漏油现象仍在,说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均有密封缺陷;
S4:然后先从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油压管(16)用1-2bar空气冲洗第三轴封(8)密封面,若依然漏油,再利用第三轴封(8)和第四轴封(9)之间腔室的润滑脂管(17)加注防水润滑脂。
CN202110510557.X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247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0557.XA CN113247226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0557.XA CN113247226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7226A CN113247226A (zh) 2021-08-13
CN113247226B true CN113247226B (zh) 2022-08-19

Family

ID=77222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0557.XA Active CN113247226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7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4245A (zh) * 2021-09-29 2022-01-04 镇江福坤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艉轴加工生产密封性试验工装及安装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4811A (en) * 1988-03-31 1991-01-15 Dover Japan, Inc.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for stern tube seals
CN2647749Y (zh) * 2003-10-29 2004-10-13 郑州华龙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使用水润滑的船舶艉轴系装置
CN201187579Y (zh) * 2008-03-31 2009-01-28 江苏华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船用水下伸缩、全回转电动推进器螺旋桨密封装置
CN103328869A (zh) * 2011-01-21 2013-09-25 瓦锡兰日本株式会社 密封装置
CN103335110A (zh) * 2013-06-26 2013-10-02 东台友铭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船艉轴可转动的气压密封圈
WO2014155582A1 (ja) * 2013-03-27 2014-10-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尾管シール装置
CN104321250A (zh) * 2012-04-17 2015-01-28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用于密封船舶的推进器轴的装置以及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JP2015137060A (ja) * 2014-01-24 2015-07-3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尾管シール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船舶
CN106090227A (zh) * 2016-08-22 2016-11-09 东台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船艉轴空气式油润滑密封装置
CN205956384U (zh) * 2016-08-22 2017-02-15 东台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船艉轴空气式油润滑密封装置
CN107207084A (zh) * 2016-01-15 2017-09-26 瓦锡兰日本有限公司 船尾管密封系统、船尾管密封装置、船舶及船尾管密封方法
CN110219987A (zh) * 2019-07-02 2019-09-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恒定低背压船舶艉密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4811A (en) * 1988-03-31 1991-01-15 Dover Japan, Inc.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for stern tube seals
CN2647749Y (zh) * 2003-10-29 2004-10-13 郑州华龙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使用水润滑的船舶艉轴系装置
CN201187579Y (zh) * 2008-03-31 2009-01-28 江苏华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船用水下伸缩、全回转电动推进器螺旋桨密封装置
CN103328869A (zh) * 2011-01-21 2013-09-25 瓦锡兰日本株式会社 密封装置
CN104321250A (zh) * 2012-04-17 2015-01-28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用于密封船舶的推进器轴的装置以及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WO2014155582A1 (ja) * 2013-03-27 2014-10-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尾管シール装置
CN103335110A (zh) * 2013-06-26 2013-10-02 东台友铭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船艉轴可转动的气压密封圈
JP2015137060A (ja) * 2014-01-24 2015-07-3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尾管シール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船舶
CN107207084A (zh) * 2016-01-15 2017-09-26 瓦锡兰日本有限公司 船尾管密封系统、船尾管密封装置、船舶及船尾管密封方法
CN106090227A (zh) * 2016-08-22 2016-11-09 东台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船艉轴空气式油润滑密封装置
CN205956384U (zh) * 2016-08-22 2017-02-15 东台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船艉轴空气式油润滑密封装置
CN110219987A (zh) * 2019-07-02 2019-09-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恒定低背压船舶艉密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中型船舶艉轴密封装置结构及维修;许琼俊等;《船舶工程》;20191231;196-19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7226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7226B (zh) 一种防艉轴封漏油漏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4819698A (en) Water hammer arrester
US2389791A (en) Accumulator
CN101628615A (zh) 水下物体打捞、回收装置
CN117774568A (zh) 弹性自充式流体防爆或缓释装置与技术
CN104964156A (zh) 压力可调式环形多腔气囊压紧迷宫密封煤气柜
CN113002742A (zh) 一种水下潜器一体化浮力系统
CN116624443A (zh) 一种蓄能器皮囊组件及蓄能器
CN201013823Y (zh) 带浮动活塞的筒式液压减震器
CN113983190A (zh) 一种高效自动补偿式闸阀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70878A (zh) 双气囊堵漏工具
CN115465429B (zh) 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水下航行器应急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CN202597292U (zh) 一种双基流囊式蓄能器
KR101172480B1 (ko) 대용적 수격방지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017399A (zh) 一种气囊式蓄能器
CN109899547B (zh) 一种安全防泄漏型水阀的制造工艺
CN102121508B (zh) 一种双气室油气弹簧
CN211370852U (zh) 一种可拆卸的零透气率的金属波纹管蓄能器
CN208915393U (zh) 一种船舶浮力再生装置
CN219263282U (zh) 一种阀门
CN203797075U (zh) 一种充气式橡胶护舷用安全阀
CN104235586A (zh) 具有压力可控的密封装置的箱式过滤器
CN2141367Y (zh) 防爆内胎
CN216555327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汽车用垫片
CN2526587Y (zh) 气体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