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5790A -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5790A
CN113245790A CN202110489184.2A CN202110489184A CN113245790A CN 113245790 A CN113245790 A CN 113245790A CN 202110489184 A CN202110489184 A CN 202110489184A CN 113245790 A CN113245790 A CN 113245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nufacturing
grooves
profile
mid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91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桥
徐起
赵振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91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5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5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5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9/00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 B22D19/0081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pretreatment of the insert, e.g. for enhancing the bonding between insert and surrounding cast met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所述中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呈条状延伸的型材,型材具有待加工面;在型材的待加工面所在一侧加工多个沟槽,多个沟槽的延伸方向与型材的延伸方向呈锐角;通过开设有沟槽的型材制作边框,并使得多个沟槽位于边框的内侧面所在一侧;将边框置入压铸模具中进行膜内压铸,以在边框内压铸成型中板,使得中板的边缘嵌接于多个沟槽。本申请提供的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加工过程简单、成本低,只需要在型材的待加工面加工沟槽,并将型材形成边框,便可以在边框内压铸成型与沟槽稳定结合的中板,省去了边框与主板的连接结构以及装配环节,提高了制作效率并维持良好的外观表现力。

Description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中框由于具有手感细腻、强度高、可通过表面处理获得丰富外观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手机行业。
然而,现有的金属中框局的加工工艺,存在各种弊端。
例如,采取外框与中板进行复合成型的方式形成中框时,外框与中板之间的结合力差、容易产生分离的风险,而为了提高两者的结合力,又不得不通过螺钉连接或焊接等加工方式将外框与中板相连接,这就会导致加工时间延长、加工效率降低。
又例如,采取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方案时,将整块金属胚料(材料多为变形铝合金,如6系或7系变形铝合金等)CNC后纳米注塑。该方案加工时间长,对数控机床、加工刀具等需求量大,对原材料浪费严重,因此生产成本较高。而采取全压铸方案加工时,直接压铸出中框,压铸工艺易在产品外观面造成砂眼、气孔缺陷,最终导致产品外观表现力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框的制作方法,以解决加工中框的效率低、成本高和外观表现力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中框的制作方法,所述中框包括边框和中板,所述边框为环状框体结构,所述边框具有内侧面,所述中板位于所述边框所围合的空间内,并与所述内侧面相连接;所述中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呈条状延伸的型材,所述型材具有待加工面;
在所述型材的待加工面所在一侧加工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型材的延伸方向呈锐角;
通过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制作所述边框,并使得多个所述沟槽位于所述边框的内侧面所在一侧;
将所述边框置入压铸模具中进行膜内压铸,以在所述边框内压铸成型所述中板,使得所述中板的边缘嵌接于多个所述沟槽。
上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加工过程简单,只需要在型材的待加工面加工沟槽,并将型材形成边框,便可以在边框内压铸成型与沟槽稳定结合的中板,省去了边框与主板的连接结构以及装配环节,提高了制作效率,且避免了传统中框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控机床、加工刀具等加工方式,从而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的浪费,以降低成本,同时,这种加工方式中,位于中框外侧的型材的外观表现力可控性好,以利于提升中框的外观表现力,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全压铸加工中框的过程中,压铸工艺容易在中框的表面产生沙眼、气孔等缺陷对中框的外观表现力产生不良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型材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至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包括底壁和邻接于所述底壁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待加工面呈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与所述待加工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70°至8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待加工面加工多个沟槽的步骤包括:
提供定位夹具;
将所述型材固定于所述定位夹具,并使得所述型材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倾斜设置;
用于开槽的刀具对所述型材进行水平切割,以在所述型材上加工所述沟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包括多个锯片,多个所述锯片同轴且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在所述型材上加工所述沟槽的过程中,所述型材在所述定位夹具的定位下保持所述待加工面相对所述刀具的旋转轴线呈5°至20°夹角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型材制作所述边框,并使得多个所述沟槽位于所述边框的内侧面所在一侧的步骤包括:
取用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根据所述边框的形状将所述型材朝开设有所述沟槽的一侧弯折,并使得所述型材的首尾相对,以围合形成所述边框;
或者,取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根据所述边框的形状分别将所述型材朝各自的开设有所述沟槽的一侧弯折,将弯折后的型材首尾相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边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包括两个折弯件围合而成,所述折弯件由所述型材朝开设有所述沟槽的一侧弯折90°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件由彼此邻接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构成,所述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或者,所述弯折件为依次邻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构成,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分别相对所述第二弯折段呈90°弯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制作所述边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型材的两端加工形成卡接槽。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中框,所述中框包括边框和中板,所述边框为环状框体结构,所述边框的内侧面所在一侧开设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延伸方向呈锐角,所述中框位于所述边框所围合的空间内,且所述中框的至少部分结构嵌接于所述沟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至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包括底壁和邻接于所述底壁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边框的内侧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70°至85°。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根据上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制得的中框,或者,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中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中框在截面S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中框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边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边框的局部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边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中,边框的沟槽的加工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中框结构中,边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与图9示出的边框结构相对应的中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2为型材在其待加工面形成沟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用于对型材进行开槽的刀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用于对型材进行开槽的定位夹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利用图14示出定位夹具将型材相对水平方向呈锐角倾斜设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采取图14示出的定位夹具对型材进行定位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17为采取图14示出的定位夹具对型材进行定位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18为一实施例的中框的制作方法中,通过开设有沟槽的型材所制作的边框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一实施例的中框的制作方法中,通过开设有沟槽的型材所制作的边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一实施例的中框的制作方法中,用以制作边框的型材经过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圆圈A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为一实施例的中框的制作方法中,通过开设有沟槽的型材所制作的边框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参阅图1所示,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中框10、显示屏20和后壳30。显示屏20和后壳30相背设置,并通过中框10固定。显示屏20、中框10和后壳30组装在一起后,外露于电子设备100的表面一起构成电子设备100的外表面。可理解的是,在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显示屏20和后壳30分别位于中框10的两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中框10包括边框11和中板12。边框11为环状框体结构,具有相背的内侧面111和外侧面112,其中,内侧面111指的是中框10安装至电子设备100时,边框11的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的一侧表面,相应地,外侧面112指的是中框10安装至电子设备100时,边框11的与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相背的一侧的表面,确切的说,该外侧面112的至少部分构成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面,以呈现给用户。
边框11可以是采取铝合金、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以便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和力学性能,从而为中框10提供良好外观质感的同时,维持良好的结构强度,使得电子设备100整体美观且抗摔性好。中板12则可以采取铝合金或镁合金,以便于通过压铸工艺直接在边框11中成型中板12,使得中板12的边缘与沟槽C形成稳定地嵌接,以提升中板12与边框11的连接稳定性,且这种压铸的方式在边框11内侧形成中板12,不会影响边框11的外观表现力。
边框11的内侧面111所在一侧开设有多个沟槽C,中框10位于边框11所围合的空间内,且中框10的至少部分结构嵌接于沟槽C,这样中板12与中框10之间无需设置连接结构,且可以通过压铸成型的方式直接在边框11内成型中板12,利用沟槽C使得中板12的材料与边框11维持良好的嵌接,有效地提高中板12与边框11的连接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比较容易加工,成本低。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沟槽C的延伸方向与边框11的延伸方向呈锐角,基于沟槽C的延伸方向通常与开槽时,工具相对边框11的移动方向相同,这里的沟槽C的延伸方向指的就是开槽工具开设沟槽C时相对边框11的移动方向。例如,参阅图8所示,采取刀具200对边框11进行开槽时,刀具200相对边框11的移动,在边框11上加工出城长条的沟槽C,此时,沟槽C的延伸方式与刀具200相对边框11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由于上述沟槽C的延伸方向与边框11的延伸方向呈锐角,此时,沟槽C的延伸方向与边框11的延伸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因此,中板12的部分结构与沟槽C嵌接后,在沿边框11的延伸方向和垂直于边框11的延伸方向上,中板12与边框11之间便不会产生松动,而由于中框10安装至电子设备100后,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中框10的中板12两侧分别堆叠有例如电池、电路板和显示屏20等结构,中板12与边框11之间的连接稳定,可以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结构稳定性得到保障,以维持良好的使用性能,抗摔性也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沟槽C的延伸方向与边框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5°至25°,该取值范围内,既能够很好地确保沟槽C的加工效率以提高中框10制作效率,同时,中板12与边框11在沿边框11的延伸方向的结合力大,能够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地,如果夹角α的取值过大,例如,夹角α的取值90°时,则意味着沟槽C与边框11的延伸方向垂直,那么需要频繁的改变加工工具的移动路径才能在边框11上覆盖面足够广的沟槽C,这就会导致加工时间增长而效率较低。而如果夹角α的取值过小,例如,夹角α的取值0°时,则意味着沟槽C与边框11的延伸方向平行,此时边框11和中板12在沿边框11的延伸方向上结合力减弱,两者分离风险加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沟槽C的延伸方向与边框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为15°、18°、20°或25°。
结合图3和图7所示,沟槽C包括底壁11a和邻接于底壁11a两侧的侧壁11b,侧壁11b与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70°至85°,例如,β的取值为70°、75°、80°或85°。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沟槽C的侧壁11b与边框11的内侧面111保持倾斜的状态,从而形成倒扣的结构,以便中板12与沟槽C的侧壁11b结合后,中板12不容易与边框11分开,也就是说,这种结构形式下,中板12与边框11结合形成的中框10的结构稳定,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100的抗摔性能。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仅以图8示出的采取包括有多个锯片201的刀具200对边框11进行开槽加工形成沟槽C为例,对上述的沟槽C的侧壁11b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呈倾斜设置做进一步说明。其中,锯片201是用于切割固体材料的薄片圆形刀具的统称。锯片201可分为:用于石材切割的金刚石锯片;用于金属材料切割的高速钢锯片,以及用于实木、家具、人造板、铝合金、铝型材、散热器、塑料、塑钢等切割的硬质合金锯片。在本申请中,该锯片201能够适用于对构成边框11的材料进行切割。
基于锯片201进行开槽加工时,所获得的凹槽的侧壁11b基本与锯片201的表面维持齐平。因此,在采取锯片201切割的方式形成沟槽C时,则锯片201所在平面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呈倾斜,就能加工出相对该内侧面111呈倾斜的沟槽C,确切的说,锯片201所在平面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倾斜角度,与该锯片201加工所形成的沟槽C的侧壁11b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夹角相等。因此,获得的沟槽C的侧壁11b与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70°至85°,也即意味着锯片201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呈70°至85°的倾斜角度对边框11进行加工,换言之,刀具200的旋转轴线200a与边框11的内侧面111之间的夹角γ的取值范围为5°至20°,此时,刀具200绕其旋转轴线200a转动时,锯片201便可以在边框11的内侧面111加工出倾斜的沟槽C。
结合图8所示,夹角γ的角度过大,加工沟槽C时,刀具200单次切削深度减小,需多次切削才能达到设计槽深,加工时间增长,而夹角γ的角度过小,沟槽C的侧壁11b则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倾斜程度小,难以提供明显的扣接效果而导致边框11与中板12沿垂直与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方向上结合力减弱,两者分离风险加大。基于此,夹角γ的取值范围控制在5°至20°比较合适。相应地,夹角β的取值范围控制在70°至85°时,既有利于确保加工效率,又能够维持沟槽C对中板12的扣接限位效果以提高中板12与边框11之间的结合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锯片201在边框11上开设沟槽C时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呈倾斜的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其中,当锯片201相对边框11的倾斜方向不一致时,可以在边框11上形成朝不同方向倾斜的沟槽C。例如,结合图9和图10所示,边框11上形成的3个沟槽C中,其中2个沟槽C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朝第一方向倾斜,另一个沟槽C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沟槽C相对边框11的内侧面111倾斜方向,指的是形成沟槽C时的锯片201相对该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倾斜方向或者沟槽C的侧壁11b相对该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倾斜方向。因此,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边框11上形成的沟槽C的倾斜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倾斜,从而利用不同倾斜方向的沟槽C对中板12形成较强的卡合力,以便增强中板12与边框11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稳定性。
相应地,基于上述中板12能够通过压铸成型的方式与边框11相结合,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框10的制作方法。
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中框1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提供呈条状延伸的型材11',型材11'具有待加工面111'。
型材11'的材质可以根据中框10的外观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型材11'为铝合金、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这样,利用型材11'最终加工得到的边框11具有较好的外观表现力。需要说明的是,型材11'的材质不限于上述例举的情形。型材11'的待加工面111'指的是后续加工步骤中形成沟槽C的表面,也是在型材11'最终形成边框11后的对应内侧面111的表面。
步骤S104,在型材11'的待加工面111'所在一侧加工多个沟槽C,多个沟槽C的延伸方向与型材11'的延伸方向呈锐角。
加工沟槽C的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举的采取多个锯片201的刀具200进行加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取激光镭雕、刻蚀等加工方式在型材11'上加工出沟槽C。结合图12所示,在型材11'的待加工面111'加工出沟槽C后,型材11'的整体结构仍保留条状,确切的说,采取条状的型材11'进行加工沟槽C,可以降低加工难度,相比弯折形态的型材11',本实施方式采取条状的型材11'可以降低加工路径的复杂性,以及加工工具的运动算法,以利于提高沟槽C的加工效率。
步骤S106,通过开设有沟槽C的型材11'制作边框11,并使得多个沟槽C位于边框11的内侧面111所在一侧。
步骤S108,将边框11置入压铸模具中进行膜内压铸,以在边框11内压铸成型中板12,使得中板12的边缘嵌接于多个沟槽C。
上述的中框10的制作方法,加工过程简单,只需要在型材11'的待加工面111'加工沟槽C,并将型材11'形成边框11,便可以在边框11内压铸成型与沟槽C稳定结合的中板12,省去了边框11与主板的连接结构以及装配环节,提高了制作效率,且避免了传统中框10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控机床、加工刀具200等加工方式,从而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的浪费,以实现低成本,同时,这种加工方式中,位于中框10外侧的型材11'的外观表现力可控性好,以利于提升中框10的外观表现力,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全压铸加工中框10的过程中,压铸工艺容易在中框10的表面产生沙眼、气孔等缺陷对中框10的外观表现力产生不良影响。
沟槽C的延伸方向与型材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至25°,比如,15°、20°或25°。该取值范围内,既能够很好地确保沟槽C的加工效率以提高中框10制作效率,同时,中板12与边框11在沿边框11的延伸方向的结合力大,能够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沟槽C包括底壁11a和邻接于底壁11a两侧的侧壁11b,侧壁11b与待加工面111'呈锐角。
进一步地,侧壁11b与待加工面111'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70°至85°,比如70°、75°、80°或85°。该取值范围内,既有利于确保加工效率,又能够维持沟槽C对中板12的扣接限位效果以提高中板12与边框11之间的结合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待加工面111'加工多个沟槽C的步骤包括:
提供定位夹具,将型材11'固定于定位夹具,并使得型材11'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倾斜设置;用于开槽的刀具200对型材11'进行水平切割,以在型材11'上加工沟槽C。
定位夹具可以是自动加工设备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单独的装置。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图14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对型材11'进行定位的定位夹具300,以利于刀具200对在该型材11'的待加工面111'加工多个沟槽C。具体地,定位夹具300包括旋转台301、旋转轴302、装夹治具303和锁紧块304。装夹治具303用于装夹型材11',锁紧块304将型材11'稳定地固定于装夹治具303。装夹治具303安装于旋转台301,旋转台301能够在旋转轴302的带动下绕旋转轴302转动,从而调整装夹治具303所装夹的型材11'的方位,最终使得型材11'相对水平方向呈锐角倾斜设置。例如,结合图15至图17所示,旋转轴302带动旋转台301转动至相对水平方向呈20°夹角,此时,装夹在装夹治具303的型材11'也将随之转动20°,最终相对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此时便可以利用刀具200对型材11'进行水平切割,即刀具200对型材11'切割运动的轨迹为水平方向,切割后所获得的沟槽C则相对型材11'的延伸方向呈锐角。通过这种加工方式,刀具200的移动方向简单,降低运动算法的复杂性,并提高了沟槽C的开槽效率。
如图13所示,图13提供了一种对型材11'进行开槽的刀具200,刀具200包括多个锯片201,多个锯片201同轴且间隔设置,从而刀具200相对型材11'移动时,一次可以同步加工多个沟槽C。需要说明的是,多个锯片20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基于沟槽C为锯片201对型材11'加工形成,则锯片201之间的距离与锯片201所形成的沟槽C之间的间隔相对应。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调整锯片201之间合理的距离,以控制型材11'上所开设的沟槽C的疏密度,以符合型材11'制成的边框11的结构强度的需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具200在型材11'上加工沟槽C的过程中,型材11'在定位夹具300的定位下保持待加工面111'相对刀具200的旋转轴线呈5°至20°夹角倾斜。基于型材11'最终被加工成边框11,待加工面111'形成边框11的内侧面111,因此,通过这种结构设置,最终开设的沟槽C形态则可以参阅图8所示,刀具200的旋转轴线200a与边框11的内侧面111的夹角γ的取值范围为5°至20°。
本实施方式中,刀具200在型材11'上加工沟槽C的过程中,将型材11'在定位夹具300的定位下保持待加工面111'相对刀具200的旋转轴线200a控制在5°至20°夹角范围内,可以有效地确保开槽效率,同时也维持了沟槽C具有足够的倾斜;来形成倒扣以提高边框11与中板12之间结合力。
例如,结合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夹具300用以抵靠型材11'的表面呈5°的倾斜,这样型材11'在定位夹具300的定位下,位于水平面的锯片201便可以相对型材11'的待加工面111'以5°的倾角对型材11'进行开槽,从而获得的沟槽C相对型材11'的待加工面111'呈现5°的倾斜,这样在利用型材11'制作成边框11后,倾斜的沟槽C能够起到倒扣作用,提高边框11与中板12之间的结合力。
由型材11'制作边框11的方式具有多种可实施的可能。
例如,结合图12和图18所示,取用开设有沟槽C的型材11',根据边框11的形状将型材11'朝开设有沟槽C的一侧弯折,并使得型材11'的首尾相对,以围合形成边框11;
再例如,结合图19所示,取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设有沟槽C的型材11',根据边框11的形状分别将型材11'朝各自的开设有沟槽C的一侧弯折,将弯折后的型材11'首尾相接,以共同围合形成边框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9和图20所示,边框11包括两个折弯件围合而成,折弯件由型材11'朝开设有沟槽C的一侧弯折90°而成。
弯折件为依次邻接的第一弯折段101、第二弯折段102和第三弯折段103所构成,第一弯折段101和第三弯折段103分别相对第二弯折段102呈90°弯折。
结合图20和图21所示,型材11'的两端加工形成卡接槽11c。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型材11'的两端开设有卡接槽11c,从而在型材11'形成边框11后,在边框11内压铸成型中板12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卡接槽11c提高整体中框10的结构稳定性。
形成该卡接槽11c的步骤可以是在通过开设有沟槽C的型材11'制作边框11的步骤之前,这是因为型材11'未形成边框11前,更容易进行切削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件不限于上述型材11'经两次弯折形成。也可以是一次弯折形成,例如,结合图2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折弯件由彼此邻接的第一弯折段101和第二弯折段102所构成,第一弯折段101和第二弯折段10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这样,两个弯折件仍可以以首尾对接的方式围合形成边框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压铸成型中板12后,还可以对所得到的中框10结构进行后续处理。
例如,进行CNC粗加工,将压铸后的中框10放入机床进行CNC粗加工,以提高中框10的整体外观质感。
进一步地,对经过CNC粗加工的金属中框10进行E处理,以确保后续表面处理工艺过程的质量。例如,在完成E处理后,将中框10放入注塑模具中进行纳米注塑,然后进行CNC精加工。对完成CNC精加工的中框10进行打磨、抛光、喷砂、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达到所需的外观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边框和中板,所述边框为环状框体结构,所述边框具有内侧面,所述中板位于所述边框所围合的空间内,并与所述内侧面相连接;所述中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呈条状延伸的型材,所述型材具有待加工面;
在所述型材的待加工面所在一侧加工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型材的延伸方向呈锐角;
通过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制作所述边框,并使得多个所述沟槽位于所述边框的内侧面所在一侧;
将所述边框置入压铸模具中进行膜内压铸,以在所述边框内压铸成型所述中板,使得所述中板的边缘嵌接于多个所述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型材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至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包括底壁和邻接于所述底壁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待加工面呈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待加工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70°至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加工面加工多个沟槽的步骤包括:
提供定位夹具;
将所述型材固定于所述定位夹具,并使得所述型材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倾斜设置;
用于开槽的刀具对所述型材进行水平切割,以在所述型材上加工所述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包括多个锯片,多个所述锯片同轴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在所述型材上加工所述沟槽的过程中,所述型材在所述定位夹具的定位下保持所述待加工面相对所述刀具的旋转轴线呈5°至20°夹角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型材制作所述边框,并使得多个所述沟槽位于所述边框的内侧面所在一侧的步骤包括:
取用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根据所述边框的形状将所述型材朝开设有所述沟槽的一侧弯折,并使得所述型材的首尾相对,以围合形成所述边框;
或者,取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根据所述边框的形状分别将所述型材朝各自的开设有所述沟槽的一侧弯折,将弯折后的型材首尾相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边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两个折弯件围合而成,所述折弯件由所述型材朝开设有所述沟槽的一侧弯折90°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由彼此邻接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构成,所述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或者,所述弯折件为依次邻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构成,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分别相对所述第二弯折段呈90°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开设有所述沟槽的型材制作所述边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型材的两端加工形成卡接槽。
12.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边框和中板,所述边框为环状框体结构,所述边框的内侧面所在一侧开设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延伸方向呈锐角,所述中框位于所述边框所围合的空间内,且所述中框的至少部分结构嵌接于所述沟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5°至2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包括底壁和邻接于所述底壁两侧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边框的内侧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70°至85°。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中框的制作方法制得的中框,或者,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中框。
CN202110489184.2A 2021-05-06 2021-05-06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3245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9184.2A CN113245790A (zh) 2021-05-06 2021-05-06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9184.2A CN113245790A (zh) 2021-05-06 2021-05-06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5790A true CN113245790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23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9184.2A Pending CN113245790A (zh) 2021-05-06 2021-05-06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57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4048A (zh) * 2022-03-30 2022-07-08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手机
CN116709692A (zh) * 2023-06-28 2023-09-05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框、中框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7927A (ja) * 2012-10-11 2014-05-01 Toshiba Corp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974576A (zh) * 2013-07-19 2014-08-0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62910A (zh) * 2015-08-17 2015-12-16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中框及其加工方法
CN108819302A (zh) * 2018-06-29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装置
CN109731961A (zh) * 2019-01-04 2019-05-10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及中框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7927A (ja) * 2012-10-11 2014-05-01 Toshiba Corp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974576A (zh) * 2013-07-19 2014-08-0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62910A (zh) * 2015-08-17 2015-12-16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中框及其加工方法
CN108819302A (zh) * 2018-06-29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装置
CN109731961A (zh) * 2019-01-04 2019-05-10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及中框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4048A (zh) * 2022-03-30 2022-07-08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金属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手机
CN116709692A (zh) * 2023-06-28 2023-09-05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框、中框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5790A (zh) 中框、电子装置和中框的制作方法
CN104551562B (zh) 一种金属中框手机壳体结构的加工方法
CN100371145C (zh) 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内刀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25644B (zh) 一种手机金属边框的加工方法
CN104661478A (zh) 一种电子产品中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0658B (zh) 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9688754B (zh) 金属中框及金属中框加工方法
CN104985157A (zh) 一种手机框架体及其制备方法
US11192169B2 (en) Metal middle frame machining process
CN208078158U (zh) 移动终端中框及移动终端
CN213052787U (zh) 一种粉末冶金零件生坯车槽刀结构
CN105993209A (zh) 电子装置金属壳体、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TW201906211A (zh) 顯示屏開槽方法及顯示屏
CN112024956B (zh) 带槽手机中框的侧边加工方法及刀具
CN214818910U (zh) 一种v型槽加工设备
CN105376367A (zh) 一种手机壳体加工工艺、手机壳体及手机
KR101612838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유심트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621113B (zh) 一种中框及其加工方法
CN209867390U (zh) 一种cnc加工中心用开槽刀具
KR102050588B1 (ko) 밴딩과 캠형금형을 이용한 가공으로 형성되는 휴대폰 메탈 케이스의 제조방법
CN110497161B (zh) 电子产品框体的加工方法及电子产品框体
CN109067940A (zh) 中框制作方法、中框及电子设备
CN216324398U (zh) 一种高精度卷边刀具
CN214266511U (zh) 注塑产品剪切定位治具
CN216502577U (zh) 一种加工手机外壳的t型组合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