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1593B -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1593B
CN113231593B CN202110533823.0A CN202110533823A CN113231593B CN 113231593 B CN113231593 B CN 113231593B CN 202110533823 A CN202110533823 A CN 202110533823A CN 113231593 B CN113231593 B CN 1132315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agnetic attraction
rivet
rive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38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1593A (zh
Inventor
潘明祥
尤忠光
邬泽霖
杜建福
邬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gwei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38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1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1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1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1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1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30Particular elements, e.g. supports; Suspension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riveters
    • B21J15/32Devices for inserting or holding rivets in position with or without feed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工作台、内靠模组件以及外靠模组件,工作台设有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内靠模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滑座,第一活动滑座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第一定位腔,得以依次处于刀具内钢板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外靠模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滑座,第二活动滑座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第一定位腔或第二定位腔,得以依次处于刀具外钢板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从而通过对刀具中各个铆钉位置的灵活定位,提高每个铆钉的铆合状态的一致性,生产效率高,大幅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刀具铆钉铆合的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美工刀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安全型弹簧刀具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增大。安全型弹簧刀具10在制备过程中,将刀片13设置于内钢板12和外钢板11之间,内钢板12和外钢板11分别通过铆钉工艺固定于刀头14的内层和外层,如图1和图2所示,安全型弹簧刀具对抗破坏力要求较高,其抗破坏力不得小于22公斤,也就对固定刀具10的内钢板12和外钢板11在刀头14上的牢固性和精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铆钉同心度和铆合状态需要保持一致。而且,要求每个铆钉表面与内钢板12或外钢板11的表面保持一致,若固定内钢板12的三个铆钉表面高出内钢板12的外表面,刀片将无法插进刀体内部,若固定外钢板11的四个铆钉表面高出外钢板11的外表面,会导致扎手的情况发生,也会影响其外观,视为不合格产品。
但是,在现有的美工刀具铆钉工艺中,铆钉机压头8的位置固定不变,通过人工判断,有些会用激光设备进行定位辅助,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一旦视觉疲劳或是操作不熟练,将会导致铆合过程中产生偏差,而且难以达到每一个铆钉的铆合状态保持一致的要求,操作时间长,产品不良率高,而如果选用全自动铆合机器,虽然可以通过编程计算,实现铆钉机压头8的精准定位,又会导致成本增高,对不同型号的刀具10需要增加新的铆钉位置和数量信息,也会增加相应的使用成本和设备维修成本,同时需要熟悉自动化的人员进行操作,对操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刀具中各个铆钉位置的灵活定位,提高每个铆钉的铆合状态的一致性,生产效率高,大幅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其不需要大型设备和复杂的制备工艺,减少刀具相关制造成本,操作简单,降低对人员的操作要求,有效避免人工操作误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其通过内靠模组件实现对带有三铆钉结构的内钢板精准铆合,使得铆钉表面无法突出于内钢板的表面,保证各个铆钉的铆合状态一致性,提高内钢板的铆合效率,避免刀片无法插入刀体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其通过外靠模组件实现对带有四铆钉结构的外钢板精准铆合,使得铆钉表面无法突出于外钢板的表面,保证各个铆钉的铆合状态一致性,提高外钢板的铆合效率,避免刀具表面扎手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其通过工作台双定位腔的设置以及内靠模组件和外靠模组件的配合,对不同位置的铆钉提供相应的工位,实现在一个工序上操作多个工位,快速便捷,不需要激光类辅助定位仪器,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包括工作台、内靠模组件以及外靠模组件,所述工作台设有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所述内靠模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滑座,所述第一活动滑座得以装载刀具并可选择地定位刀具内钢板的铆钉位置,所述第一活动滑座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得以依次处于刀具内钢板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所述外靠模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滑座,所述第二活动滑座得以装载刀具并可选择地定位刀具外钢板的铆钉位置,所述第二活动滑座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或所述第二定位腔,得以依次处于刀具外钢板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靠模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内衬套以及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一活动滑座设有第一内腔、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内腔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中,所述第一内衬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第一内衬套适配于装载刀具,所述第一保持部从所述第一定位部向后一体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可调节地从所述第一定位部向内钢板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第三磁吸部以及内触靠面,所述内触靠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三侧面,所述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以及第三磁吸部分别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三侧的内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一活动滑座为不规则结构,在所述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以及第三磁吸部的外端安装有磁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触靠面包括第一触靠面、第二触靠面以及第三触靠面,所述第一磁吸部从所述第一触靠面的左侧向外突出,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触靠面,所述第一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磁吸部从所述第二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触靠面,所述第二磁吸部远离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三磁吸部从所述第三触靠面的右侧向外突出,所述第三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触靠面,所述第三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靠面和所述第二触靠面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一号铆钉的一号工位,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二号铆钉的二号工位,所述第三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三号铆钉的三号工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活动滑座设有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区位于所述第二磁吸部和所述第三磁吸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栓以及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第一限位螺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一压板从所述第一限位区向所述第一内腔中的刀具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内衬套设有第一套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一套孔,所述第一保持部设有第一保持孔,所述第一保持孔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开口处相邻,通过紧固件将刀具的外孔和所述第一保持孔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活动滑座进一步设有多个第一标识部,所述第一标识部分别位于各个磁吸部上,所述第一标识部分别为1、2、3。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压板设有第一压合端,所述第一压合端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前端,所述第一压合端的侧面为倾斜结构,所述第一压合端向刀具方向的宽度逐渐缩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内衬套为塑料件。
作为一种优选,各个所述磁吸部为梯形结构,所述磁吸部外端的宽度小于内端的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靠模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内衬套以及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二活动滑座设有第二内腔、第二保持部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内腔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所述第二内衬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第二内衬套适配于装载刀具,所述第二保持部从所述第二定位部向后一体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可调节地从所述第二保持部向外钢板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第四磁吸部、第六磁吸部、第七磁吸部以及外触靠面,所述外触靠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三侧面,所述第四磁吸部、第六磁吸部以及第七磁吸部分别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三侧的外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二活动滑座为不规则结构,在所述第四磁吸部、第六磁吸部以及第七磁吸部的外端安装有磁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触靠面包括第四触靠面、第六触靠面以及第七触靠面,所述第四磁吸部从所述第四触靠面的左侧向外突出,所述第四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四触靠面,所述第四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一侧,所述第六磁吸部从所述第六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六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六触靠面,所述第六磁吸部远离所述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七磁吸部从所述第七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七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七触靠面,所述第七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靠面和所述第二触靠面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四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四号铆钉的四号工位或对准五号铆钉的五号工位,所述第六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六号铆钉的六号工位,所述第七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七号铆钉的七号工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二压板、辅助板、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二保持部设有滑槽和安装台,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底面,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两侧,所述辅助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之间,所述限位板分别安装于两侧的安装台上,所述第二压板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辅助板,所述第二限位螺栓贯穿所述第二压板和辅助板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滑槽,所述第二压板从所述第二保持部向所述第二内腔中的刀具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内衬套设有第二套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套孔,所述第二保持部设有第二保持孔,所述第二保持孔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开口处相邻,通过紧固件将刀具的外孔和所述第二保持孔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活动滑座进一步设有多个第二标识部,所述第二标识部分别位于各个磁吸部上,所述第二标识部分别为4、5、6、7,其中,所述第四磁吸部上的第二标识部为4、5,得以对应所述第一定位腔上的4和所述第二定位腔上的5。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压板设有第二压合端,所述第二压合端位于所述第二压板的前端,所述第二压合端呈尖锐结构,所述第二压合端向刀具方向的宽度逐渐缩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内衬套为塑料件。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定位腔和所述第二定位腔为梯形结构,各个所述磁吸部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腔或所述第二定位腔,所述第一定位腔从外向内的宽度逐渐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工作台包括基座、底板、定位座以及定位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座和定位板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定位座和所述定位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定位腔和所述第二定位腔,所述第一定位腔和所述第二定位腔内设置有磁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基座设有固定槽,所述工作台进一步包括一对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槽,所述固定板得以沿着所述固定槽调节所述底板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定位腔上标识1号、2号、3号、4号、6号、7号工位,所述第二定位腔上标识5号工位。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的应用方法,其包括步骤:
S1将第一内衬套固定于第一内腔中,将带有内钢板的刀具放置于第一内衬套中,转动第一压板,将第一压板转动至内钢板上,拧紧第一限位螺栓;
S2移动第一活动滑座,将所述第一活动滑座的第一磁吸部磁接工作台的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一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3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滑座,将第二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二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4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滑座,将所述第三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三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5拧开所述第一限位螺栓,转动所述第一压板偏离刀具,从所述第一活动滑座中取出刀具,在刀具上安装外钢板;
S6将第二内衬套固定于第二活动滑座的第二内腔中,将带有外钢板的刀具放置于所述第二内衬套中,松开第二限位螺栓,将第二压板推向外钢板上,拧紧所述第二限位螺栓;
S7移动第二活动滑座,将所述第二活动滑座的第四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外钢板上的四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8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滑座,将第四磁吸部磁接第二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外钢板上的五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9铆合后,将第六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六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10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滑座,将第七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七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完成刀具外钢板在刀头上的铆合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带有内钢板的刀具结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带有外钢板的刀具结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工位定位夹具的立体结构图(带有外靠模组件);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工作台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靠模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靠模组件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靠模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内靠模组件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内靠模组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内靠模组件的三工位操作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靠模组件在工作台上的组装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靠模组件的四工位操作示意图。
图中:1、一号铆钉;2、二号铆钉;3、三号铆钉;4、四号铆钉;5、五号铆钉;6、六号铆钉;7、七号铆钉;8、铆钉机压头;10、刀具;11、外钢板;12、内钢板;13、刀片;14、刀头;16、外孔;20、工作台;21、基座;22、底板;23、定位座;24、定位板;25、第一定位腔;26、第二定位腔;27、磁铁;28、固定板;30、内靠模组件;31、第一内衬套;311、第一套孔;32、第一限位构件;321、第一限位螺栓;322、第一压板;323、第一压合端;40、第一活动滑座;41、第一内腔;42、第一保持部;421、第一保持孔;43、第一定位部;431、第一磁吸部;432、第二磁吸部;433、第三磁吸部;441、第一触靠面;442、第二触靠面;443、第三触靠面;45、第一标识部;47、第一限位区;50、外靠模组件;51、第二内衬套;511、第二套孔;52、第二限位构件;521、限位板;522、辅助板;523、第二压板;524、第二压合端;525、第二限位螺栓;60、第二活动滑座;61、第二内腔;62、第二保持部;621、第二保持孔;622、滑槽;623、安装台;63、第二定位部;631、第四磁吸部;632、第六磁吸部;633、第七磁吸部;634、第四触靠面;635、第六触靠面;636、第七触靠面;64、第二标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接触连接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至图12所示的是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用于可活动地装载刀具10,有助于刀具10内钢板12和外钢板11上的铆合定位,所述多工位定位夹具包括工作台20、内靠模组件30以及外靠模组件50,所述工作台20设有第一定位腔25和第二定位腔26,所述内靠模组件30包括第一活动滑座40,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得以装载刀具10并可选择地定位刀具10内钢板12的铆钉位置,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得以依次处于刀具10内钢板12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所述外靠模组件50包括第二活动滑座60,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得以装载刀具10并可选择地定位刀具10外钢板11的铆钉位置,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或所述第二定位腔26,得以依次处于刀具10外钢板11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从而通过对刀具10中各个铆钉位置的灵活定位,提高每个铆钉的铆合状态的一致性,生产效率高,大幅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其中,所述工作台20包括基座21、底板22、定位座23以及定位板24,所述底板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21上,所述定位座23和定位板24安装于所述底板22的前端,所述定位座23和所述定位板24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定位腔25和所述第二定位腔26,所述第一定位腔25和所述第二定位腔26内设置有磁铁27,得以磁接所述内靠模组件30或所述外靠模组件50的磁吸部,便于固定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
其中,所述基座21设有固定槽211,所述工作台20进一步包括一对固定板28,所述固定板2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22的两侧,所述固定板28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槽211,所述固定板28得以沿着所述固定槽211调节所述底板22的位置,便于更换所述底板22,适应不同型号的刀具10及靠模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腔25上标识1号、2号、3号、4号、6号、7号工位,所述第二定位腔26上标识5号工位。
其中,内钢板12通过三个铆钉固定于刀头14,内钢板12的铆钉分别为一号铆钉1、二号铆钉2以及三号铆钉3,三个铆钉间隔地分布于刀头14的内周,如图1所示;外钢板11通过四个铆钉固定于刀头14,外钢板11的铆钉分别为四号铆钉4、五号铆钉5、六号铆钉6以及七号铆钉7,四个铆钉间隔地分布于刀头14的外周,如图2所示。
所述内靠模组件30进一步包括第一内衬套31以及第一限位构件32,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设有第一内腔41、第一保持部42以及第一定位部43,所述第一内腔41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43中,所述第一内衬套3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腔41中,所述第一内衬套31适配于装载刀具10,所述第一保持部42从所述第一定位部43向后一体延伸,所述磁吸部从所述第一定位部43的三外侧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一限位构件32可调节地从所述第一定位部43向内钢板12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内衬套31设有第一套孔311,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43和所述第一套孔311,得以固定刀具10,所述第一内衬套31通过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如尼龙,便于装载刀具10,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刀具10,对所述第一内衬套31进行改动,不需要对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的第一内腔41进行改动。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43设有第一磁吸部431、第二磁吸部432、第三磁吸部433以及内触靠面,所述内触靠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43的三侧面,所述第一磁吸部431、第二磁吸部432以及第三磁吸部433分别从所述第一定位部43的三侧的内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为不规则结构,在所述第一磁吸部431、第二磁吸部432以及第三磁吸部433的外端安装有磁铁27。
其中,所述内触靠面包括第一触靠面441、第二触靠面442以及第三触靠面443,所述第一磁吸部431从所述第一触靠面441的左侧向外突出,所述第一磁吸部431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触靠面441,所述第一磁吸部431邻近所述第一保持部42的一侧,所述第二磁吸部432从所述第二触靠面442向外突出,所述第二磁吸部432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触靠面442,所述第二磁吸部432远离所述第一保持部42,所述第三磁吸部433从所述第三触靠面443的右侧向外突出,所述第三磁吸部433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触靠面443,所述第三磁吸部433邻近所述第一保持部4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靠面441和所述第二触靠面442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一磁吸部431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8对准一号铆钉1的一号工位,所述第二磁吸部432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8对准二号铆钉2的二号工位,所述第三磁吸部433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8对准三号铆钉3的三号工位。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腔25为梯形结构,各个所述磁吸部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腔25,所述第一定位腔25从外向内的宽度逐渐减小,便于各个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接合于所述第一定位腔25,保持所述磁吸部的接合稳定性。换句话说,各个所述磁吸部为梯形结构,所述磁吸部外端的宽度小于内端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进一步设有多个第一标识部45,所述第一标识部45分别位于各个磁吸部上,所述第一标识部45分别为1、2、3,得以与所述第一定位腔25上标识的数字相对应,便于所述磁吸部依次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的磁吸部位置结构可根据刀具10的铆钉位置,通过3D模拟软件进行设计,保证当所述第一磁吸部431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时,所述第一触靠面441贴靠于所述定位座23的侧面,铆钉机压头8对准一号铆钉1,当所述第二磁吸部432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时,所述第二触靠面442贴靠于所述定位座23的侧面,铆钉机压头8对准二号铆钉2,当所述第三磁吸部433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时,所述第三触靠面443贴靠于所述定位座23的侧面,铆钉机压头8对准三号铆钉3。
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42设有第一保持孔421,所述第一保持孔421与所述第一内腔41的开口处相邻,通过紧固件将刀具10的外孔16和所述第一保持孔421连接,得以进一步固定刀具10装载于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设有第一限位区47,所述第一限位区47位于所述第二磁吸部432和所述第三磁吸部433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构件32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区47,所述第一限位构件32包括第一限位螺栓321以及第一压板322,所述第一压板322通过所述第一限位螺栓32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区47,所述第一压板322从所述第一限位区47向所述第一内腔41中的刀具10延伸,得以压紧刀具10,便于在铆合过程中保持刀具10表面的稳定,使得每个铆钉同心度和铆合状态保持一致性。
其中,所述第一压板322设有第一压合端323,所述第一压合端323位于所述第一压板322的前端,所述第一压合端323的侧面为倾斜结构,所述第一压合端323向刀具10方向的宽度逐渐缩小,避免干涉铆钉机压头8的铆合。
使用时,先将所述第一内衬套31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腔41中,将带有内钢板12的刀具10放置于所述第一内衬套31中,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43和第一内衬套31的第一套孔311,同时通过紧固件连接刀具10的外孔16和第一保持部42的第一保持孔421,转动所述第一压板322,将所述第一压板322转动至内钢板12上,得以压紧所述内钢板12在刀具10上,避开三个螺钉的位置,拧紧所述第一限位螺栓321,保持三个铆钉的铆合一致性。随后,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将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的第一磁吸部431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在强磁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紧紧固定,铆钉机压头8对准内钢板12上的一号铆钉1,进行铆合操作;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将所述第二磁吸部432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铆钉机压头8对准内钢板12上的二号铆钉2,进行铆合操作;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滑座40,将所述第三磁吸部433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铆钉机压头8对准内钢板12上的三号铆钉3,进行铆合操作,如图10所示,从而通过内靠模组件30实现对带有三铆钉结构的内钢板12精准铆合,使得铆钉表面无法突出于内钢板12的表面,保证各个铆钉的铆合状态一致性,提高内钢板12的铆合效率,避免刀片13无法插入刀体的情况发生,操作简单,速度快,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低。
所述外靠模组件50进一步包括第二内衬套51以及第二限位构件52,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设有第二内腔61、第二保持部62以及第二定位部63,所述第二内腔61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部63中,所述第二内衬套5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内腔61中,所述第二内衬套51适配于装载刀具10,所述第二保持部62从所述第二定位部63向后一体延伸,所述磁吸部从所述第二定位部63的三外侧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二限位构件52可调节地从所述第二保持部62向外钢板11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内衬套51设有第二套孔511,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63和所述第二套孔511,得以固定刀具10,所述第二内衬套51通过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如尼龙,便于装载刀具10,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刀具10,对所述第二内衬套51进行改动,不需要对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的第二内腔61进行改动。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部63设有第四磁吸部631、第六磁吸部632、第七磁吸部633以及外触靠面,所述外触靠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63的三外侧面,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第六磁吸部632以及第七磁吸部633分别从所述第二定位部63的三侧的外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为不规则结构,在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第六磁吸部632以及第七磁吸部633的外端安装有磁铁27。
其中,所述外触靠面包括第四触靠面634、第六触靠面635以及第七触靠面636,所述第四磁吸部631从所述第四触靠面634的左侧向外突出,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四触靠面634,所述第四磁吸部631邻近所述第二保持部62的一侧,所述第六磁吸部632从所述第六触靠面635向外突出,所述第六磁吸部632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六触靠面635,所述第六磁吸部632远离所述第二保持部62,所述第七磁吸部633从所述第七触靠面636向外突出,所述第七磁吸部633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七触靠面636,所述第七磁吸部633邻近所述第二保持部62的另一侧,所述第四触靠面634和所述第六触靠面635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8对准四号铆钉4的四号工位或对准五号铆钉5的五号工位,所述第六磁吸部632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8对准六号铆钉6的六号工位,所述第七磁吸部633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8对准七号铆钉7的七号工位。
其中,所述第四磁吸部631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或所述第二定位腔26,当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时,铆钉机压头8对准四号铆钉4,处于四号工位,当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磁接所述第二定位腔26时,铆钉机压头8对准五号铆钉5,处于五号工位。从而,虽然外钢板11上有四个铆钉,通过对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的紧凑设计,将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用于四号工位和五号工位的操作,不需要额外磁吸部的设计。
所述第一定位腔25和所述第二定位腔26为梯形结构,各个所述磁吸部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腔25或所述第二定位腔26,所述第一定位腔25和所述第二定位腔26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定位腔25从外向内的宽度逐渐减小,便于各个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接合于所述第一定位腔25或所述第二定位腔26,保持所述磁吸部的接合稳定性。
其中,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进一步设有多个第二标识部64,所述第二标识部64分别位于各个磁吸部上,所述第二标识部64分别为4、5、6、7,得以与所述第一定位腔25和定位腔26上的数字相对应,便于所述磁吸部依次可选择地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或第二定位腔26,其中,所述第四磁吸部631上的第二标识部64为4、5,得以对应所述第一定位腔25上的4和所述第二定位腔上的5。
其中,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的磁吸部位置结构可根据刀具10的铆钉位置,通过3D模拟软件进行设计,保证当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或第二定位腔26时,所述第四触靠面634贴靠于所述定位座23的侧面,铆钉机压头8对准四号铆钉4或五号铆钉,当所述第六磁吸部632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时,所述第六触靠面635贴靠于所述定位座23的侧面,铆钉机压头8对准六号铆钉6,当所述第七磁吸部633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时,所述第七触靠面636贴靠于所述定位座23的侧面,铆钉机压头8对准七号铆钉7。
其中,所述第二保持部62设有第二保持孔621,所述第二保持孔621与所述第二内腔61的开口处相邻,通过紧固件将刀具10的外孔16和所述第二保持孔621连接,得以进一步固定刀具10装载于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构件52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保持部62,所述第二限位构件52包括第二压板523、辅助板522、限位板521以及第二限位螺栓525,所述第二保持部62设有滑槽622和安装台623,所述滑槽622开设于所述第二保持部62的底面,所述安装台623位于所述第二保持部62的两侧,所述辅助板522安装于所述安装台623之间,所述限位板521分别安装于两侧的安装台623上,所述第二压板523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辅助板522,所述第二限位螺栓525贯穿所述第二压板523和辅助板522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保持部62的滑槽622,所述第二压板523从所述第二保持部62向所述第二内腔61中的刀具10延伸,得以压紧刀具10,便于在铆合过程中保持刀具10表面的稳定,使得每个铆钉同心度和铆合状态保持一致性,组装型的所述第二限位构件52便于适应不同规格的刀具10。
其中,所述第二压板523设有第二压合端524,所述第二压合端524位于所述第二压板523的前端,所述第二压合端524呈尖锐结构,所述第二压合端524向刀具10方向的宽度逐渐缩小,避免干涉铆钉机压头8的铆合。
使用时,先将所述第二内衬套51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腔61中,将带有外钢板11的刀具10放置于所述第二内衬套51中,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63和第二内衬套51的第二套孔511,同时通过紧固件连接刀具10的外孔16和第二保持部62的第二保持孔621,松开所述第二限位螺栓525,推动所述第二压板523,将所述第二压板523推向外钢板11上,得以压紧外钢板11在刀具10上,避开四个螺钉的位置,拧紧所述第二限位螺栓525,保持四个铆钉的铆合一致性。随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将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的第四磁吸部631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在强磁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紧紧固定,铆钉机压头8对准外钢板11上的四号铆钉4,进行铆合操作;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将所述第四磁吸部631磁接所述第二定位腔26,铆钉机压头8对准外钢板11上的五号铆钉5,进行铆合操作;将所述第六磁吸部632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铆钉机压头8对准内钢板12上的六号铆钉6,进行铆合操作;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滑座60,将所述第七磁吸部633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25,铆钉机压头8对准内钢板12上的七号铆钉7,进行铆合操作,如图12所示,从而通过外靠模组件50实现对带有四铆钉结构的外钢板11精准铆合,使得铆钉表面无法突出于外钢板11的表面,保证各个铆钉的铆合状态一致性,提高外钢板11的铆合效率,避免刀具10表面扎手的情况发生。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有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所述第一定位腔和所述第二定位腔内
设置有磁铁;
内靠模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滑座,所述第一活动滑座得以装载刀具并可选择地定位刀具内
钢板的铆钉位置,所述第一活动滑座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得以依次处于刀具内钢板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其中,所述内靠模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内衬套以及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一活动滑座设有第一内腔、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内腔开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中,所述第一内衬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第一内衬套适配于装载刀具,所述第一保持部从所述第一定位部向后一体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可调节地从所述第一定位部向内钢板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第三磁吸部以及内触靠面,所述内触靠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三侧面,所述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以及第三磁吸部分别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内触靠面向外突出,在所述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以及第三磁吸部的外端安装有磁铁,所述内触靠面包括第一触靠面、第二触靠面以及第三触靠面,所述第一磁吸部从所述第一触靠面的左侧向外突出,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触靠面,所述第一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磁吸部从所述第二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触靠面,所述第二磁吸部远离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三磁吸部从所述第三触靠面的右侧向外突出,所述第三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触靠面,所述第三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靠面和所述第二触靠面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一号铆钉的一号工位,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二号铆钉的二号工位,所述第三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三号铆钉的三号工位;
外靠模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滑座,所述第二活动滑座得以装载刀具并可选择地定位刀具外
钢板的铆钉位置,所述第二活动滑座设有多个向外突出的磁吸部,所述磁吸部可选择地依次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或所述第二定位腔,得以依次处于刀具外钢板各个铆钉的铆合工位,其中,所述外靠模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内衬套以及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二活动滑座设有第二内腔、第二保持部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内腔开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所述第二内衬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第二内衬套适配于装载刀具,所述第二保持部从所述第二定位部向后一体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可调节地从所述第二保持部向外钢板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第四磁吸部、第六磁吸部、第七磁吸部以及外触靠面,所述外触靠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三侧面,所述第四磁吸部、第六磁吸部以及第七磁吸部分别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外触靠面向外突出,在所述第四磁吸部、第六磁吸部以及第七磁吸部的外端安装有磁铁,所述外触靠面包括第四触靠面、第六触靠面以及第七触靠面,所述第四磁吸部从所述第四触靠面的左侧向外突出,所述第四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四触靠面,所述第四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一侧,所述第六磁吸部从所述第六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六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六触靠面,所述第六磁吸部远离所述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七磁吸部从所述第七触靠面向外突出,所述第七磁吸部的中线垂直于所述第七触靠面,所述第七磁吸部邻近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靠面和所述第二触靠面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四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四号铆钉的四号工位或对准五号铆钉的五号工位,所述第六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六号铆钉的六号工位,所述第七磁吸部的位置适于铆钉机压头对准七号铆钉的七号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滑座设有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区位于所述第二磁吸部和所述第三磁吸部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栓以及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第一限位螺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一压板从所述第一限位区向所述第一内腔中的刀具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二压板、辅助板、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二保持部设有滑槽和安装台,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底面,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两侧,所述辅助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之间,所述限位板分别安装于两侧的安装台上,所述第二压板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辅助板,所述第二限位螺栓贯穿所述第二压板和辅助板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滑槽,所述第二压板从所述第二保持部向所述第二内腔中的刀具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多工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基座、底板、定位座以及定位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座和定位板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定位座和所述定位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定位腔和所述第二定位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固定槽,所述工作台进一步包括一对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槽,所述固定板得以沿着所述固定槽调节所述底板的位置。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多工位定位夹具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第一内衬套固定于第一内腔中,将带有内钢板的刀具放置于第一内衬套中,转动第一压板,将第一压板转动至内钢板上,拧紧第一限位螺栓;
S2移动第一活动滑座,将所述第一活动滑座的第一磁吸部磁接工作台的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一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3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滑座,将第二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二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4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滑座,将所述第三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三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5拧开所述第一限位螺栓,转动所述第一压板偏离刀具,从所述第一活动滑座中取出刀具,在刀具上安装外钢板;
S6将第二内衬套固定于第二活动滑座的第二内腔中,将带有外钢板的刀具放置于所述第二内衬套中,松开第二限位螺栓,将第二压板推向外钢板上,拧紧所述第二限位螺栓;
S7移动第二活动滑座,将所述第二活动滑座的第四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外钢板上的四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8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滑座,将第四磁吸部磁接第二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外钢板上的五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9铆合后,将第六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六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
S10铆合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滑座,将第七磁吸部磁接所述第一定位腔,铆钉机压头对准内钢板上的七号铆钉,进行铆合操作,完成刀具外钢板在刀头上的铆合固定。
CN202110533823.0A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Active CN113231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3823.0A CN113231593B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3823.0A CN113231593B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1593A CN113231593A (zh) 2021-08-10
CN113231593B true CN113231593B (zh) 2022-11-08

Family

ID=77134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3823.0A Active CN113231593B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159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2556A (zh) * 2008-11-07 2011-12-07 先进分析及集成有限公司 对准系统
CN102343412A (zh) * 2011-08-18 2012-02-08 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 易开盖拉环自动找正铆合装置
CN103847097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铆合定位夹具、pcb铆合方法、制造pcb的方法及pcb
CN206535981U (zh) * 2017-03-13 2017-10-03 游秋香 一种用于铆接钣金件的夹具
CN109127996A (zh) * 2018-11-08 2019-01-04 上海乾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铆点铆接工装
CN109434418A (zh) * 2018-12-05 2019-03-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铆压设备
CN208628362U (zh) * 2018-07-25 2019-03-22 广东省润杰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标志件的定位铆合设备
CN109822502A (zh) * 2019-03-25 2019-05-31 盛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机械组的自动化旋铆装置及应用其的旋铆方法
CN111761344A (zh) * 2020-06-12 2020-10-13 慈溪市开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971B (zh) * 2010-05-18 2013-10-23 苹果公司 用于制造设备的可拆卸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2556A (zh) * 2008-11-07 2011-12-07 先进分析及集成有限公司 对准系统
CN102343412A (zh) * 2011-08-18 2012-02-08 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 易开盖拉环自动找正铆合装置
CN103847097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铆合定位夹具、pcb铆合方法、制造pcb的方法及pcb
CN206535981U (zh) * 2017-03-13 2017-10-03 游秋香 一种用于铆接钣金件的夹具
CN208628362U (zh) * 2018-07-25 2019-03-22 广东省润杰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标志件的定位铆合设备
CN109127996A (zh) * 2018-11-08 2019-01-04 上海乾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铆点铆接工装
CN109434418A (zh) * 2018-12-05 2019-03-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铆压设备
CN109822502A (zh) * 2019-03-25 2019-05-31 盛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机械组的自动化旋铆装置及应用其的旋铆方法
CN111761344A (zh) * 2020-06-12 2020-10-13 慈溪市开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机叶轮自动化装配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1593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51901U (zh) 一种叶片打孔装置
CN111702200B (zh) 一种蒙皮模胎装配定位孔的加工方法
CN113231593B (zh) 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及其应用方法
CN109590515B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钻孔工具
CN101176928A (zh) 电液伺服阀盖板的周向和轴向孔组合加工用钻模
CN215544652U (zh) 一种刀具铆合的内靠模组件
CN218426727U (zh) 一种对中定位压铆工装
CN208929482U (zh) 三维激光切割定位板结构及激光切割工作台
CN113976961B (zh) 一种便携式夹持铣切设备
CN113102679B (zh) 一种用于飞机壁板定位的柔性定位框架
CN214134124U (zh) 一种燃油泵活门组件钻孔定位工装
CN210360134U (zh) 一种用于杆状工件与薄壁套组装的卧式工装
CN211490621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高精度粉末冶金偏心轮加工专用夹具
WO2019061567A1 (zh) 焊接辅助装置
CN111509517B (zh) 翻转插排线治具
CN109676360B (zh) 用于滚柱型滑台气缸导轨的装配方法
CN210360135U (zh) 一种用于杆状工件与薄壁套组装的立式工装
CN107725989B (zh) 一种滑轨上支架检测及装配定位工装
CN217572628U (zh) 一种用于泵体工件加工的自定位装置
CN219598172U (zh) 连杆盖斜孔加工用定位装夹装置
CN112453222B (zh) 一种可实现精准定位的压铆装置及压铆方法
CN211248161U (zh) 一种防差错高效旋铆接工装
CN204975442U (zh) 一种合页式零件钻孔夹具
CN219851678U (zh) 一种精密机械制备用冲床限位工装
CN219004717U (zh) 一种工件铣面高精度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