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570B -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以及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以及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6570B
CN113226570B CN201980087732.XA CN201980087732A CN113226570B CN 113226570 B CN113226570 B CN 113226570B CN 201980087732 A CN201980087732 A CN 201980087732A CN 113226570 B CN113226570 B CN 113226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outer tube
inner tube
coaxial cartridge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7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6570A (zh
Inventor
R·格吕嫩费尔德
E·雷莫
H·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mis Switzerland Ag
Original Assignee
Medmis Switzerland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mis Switzerland Ag filed Critical Medmis Switzerland Ag
Publication of CN113226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6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7/00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 B05C17/005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 B05C17/00553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with means allowing the stock of material to consist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components
    • B05C17/00559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with means allowing the stock of material to consist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components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being stored in coaxial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7/00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 B05C17/005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 B05C17/00503Details of the outlet element
    • B05C17/00506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outlet element to, or for disconnecting it from, the hand tool or its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9/00Packaging of material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 B65B29/10Packag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stances isolated from one another in the package but capable of being mixed without opening the package, e.g. forming packages containing a resin and hardener isolated by a frangible part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terials which must be maintained separate prior to use in admixture
    • B65D81/325Containers having parallel or coaxial compartment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or a movable bottom for discharging cont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所述同轴料筒包括:具有出口的头部部分;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一组分的第一存储隔室的内管,其中所述内管形成所述出口的一部分;以及外管,其中所述内管在纵向轴线处布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纵向轴线是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者公共的纵向轴线,其中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二组分的第二存储隔室,并且其中所述外管形成所述出口的另一个部分。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以及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所述同轴料筒包括:具有出口的头部部分;其中存在空间的内管,所述空间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一组分的第一存储隔室,其中所述内管形成所述出口的一部分;以及外管,其中所述内管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者公共的纵向轴线处布置在所述外管内,其中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二组分的第二存储隔室,并且其中所述外管形成所述出口的另一个部分。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双组分同轴料筒,使得可以使用同一个手持式施配器来施配单组分和多组分材料。此多组分材料用于多种应用领域中,从工业应用(例如使用粘合剂来使结构部件彼此结合,或者用作建筑物或车辆的保护涂料)到医疗和牙科应用。所述多组分材料例如是包括填料材料和硬化剂的双组分粘合剂。同轴料筒以各种填充比(也称为混合比)可用,例如以1:1、2:1、4:1、10:1等等的混合比。
由于同轴料筒的生产者并不需要生产存储在同轴料筒内的多组分材料,因此经常将空的同轴料筒供应给多组分材料的生产者。然后,多组分材料的生产者用所期望的多组分材料填充所述同轴料筒。
在后部填充同轴料筒时,关于从同轴料筒排出残余空气可能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存储在同轴料筒中的组分的存储寿命减少。此外,关于将活塞正确插入到料筒中可能出现问题。此正确活塞插入问题可能导致泄漏,还导致存储寿命的减少。为此原因,许多生产者较喜欢前部填充同轴料筒的选项,以便避免与残余空气从同轴料筒的排出和活塞的不正确放置这两者相关联的问题。
同轴料筒的现有技术设计的另一个缺点是施配材料所需的相当高的挤压力,从而使其施配更加困难。一旦料筒是空的,作为废物留在料筒中的材料的体积量呈现又一个缺点。由于如下事实,特别不期望的是后一问题:同轴料筒被确定尺寸成装配到市售手持式施配器中,使得其外部大小(例如直径和长度)、并且因此最大填充体积是预先限定的,并且因此非常不期望任何额外量的废物。
举例来说,EP1679126B1公开一种被构造成与市售手持式施配器一起使用的同轴料筒。EP1679126B1中所示的料筒已经被设计成实现填充体积与留在料筒中的废物体积之间的折衷。为了实现此折衷,使用两部分活塞设计,并且料筒的处于存储位置的室沿着料筒的纵向轴线一个接一个地布置。
然而,由于料筒的相当复杂的设计(即,活塞的两个部分中的每一者轴向间隔开料筒的第一室的长度的两部分活塞,以及与其配合的部件),最大填充体积减小,并且通常不可能同时填充不同组分,而是必须一个接一个地填充这些组分,这导致增加的填充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加同轴料筒的可用填充体积,同时针对前部填充的料筒至少维持、优选地进一步减小保留在料筒中的废物体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施配的同时减小料筒上的挤压力,以便改善同轴料筒的操作。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一种可以按尽可能具有成本效益且易行的方式组装和生产的同轴料筒。
此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排放器来满足。
所述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包括:
- 具有出口的头部部分,
- 其中存在空间的内管,所述空间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一组分的第一存储隔室,其中所述内管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出口的一部分,以及
- 外管,其中所述内管在所述同轴料筒的纵向轴线处布置在所述外管内,其中所述纵向轴线是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者公共的纵向轴线;并且其中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二组分的第二存储隔室,并且其中所述外管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出口的另一个部分,其中所述内管在分别存在于所述头部部分处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到所述外管,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点布置在所述头部部分处的不同位置处,其中所述不同位置被布置成与所述纵向轴线间隔开不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形成在所述出口处。
就此,应注意,所述出口通常形成为使得其可以耦接到现有混合器和施配器。
通过在外部存储隔室内形成内部存储隔室,不需要活塞的复杂轴向间隔开的两部分设计。这获得了比在现有技术同轴料筒中可实现的存储空间更多的存储空间。举例来说,填充体积从可借助EP1679126B1的同轴料筒实现的255 mL增加10%至可借助本文中呈现的料筒的设计实现的276 ml或281 mL。
此外,通过在相同轴向高度处在第二存储室内形成第一存储室,使得可以同时进行两种组分的前部填充,从而导致填充料筒所需的时间减少。
此外,由于使用两个连接点的事实,已经发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连接更具刚性,由此由于所述同轴料筒的增加的刚性,可以减小施配时的挤压力。
此外,无效空间的量(即,其中可以收集留下的废料的体积)可以减少,并且可以在4.5 mL和5.2 mL之间的范围中,这取决于料筒的精确设计。与此相比,EP1679126B1的同轴料筒具有5 mL的无效空间体积。由于在同轴料筒中使用更多精细部件的能力,可以实现无效空间的量减少,因为同轴料筒本身更具刚性。
因此,通过将本文中呈现的料筒设计成具有与第二存储室布置在相同轴向高度处的第一存储室,并且通过提供两个连接点来将内管连接到外管,可以获得一种具有增加的填充体积、同时至少基本上维持废物体积的同轴料筒。由于可以调适活塞的设计,因此其较不复杂,并且用于每一存储室的活塞可以彼此独立地工作,使得可以进一步减小施配时的压力,从而改善手持式施配器中的同轴料筒的操作。
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点可以由不同类型的连接形成。这意味着,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点不仅可形成在料筒的头部部分处的不同位置处,而且还可以包括不同部件,其中每一部件适于可进行连接的位置。
比起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出口和所述第一连接点可以设置在距所述纵向轴线更远的距离处。按偏心(即,分散)方式形成出口和第一连接点导致有利设计,因为可以通过偏离纵向轴线、而非在纵向轴线处布置出口来减少料筒内存在的无效空间、并且因此减少废物体积。
所述第一连接点可以由径向向外突出的唇缘形成,所述径向向外突出的唇缘设置在所述内管的突出到所述外管的一部分中的部分处,其中所述径向向外突出的唇缘然后接合阶梯状部分,所述阶梯状部分形成在所述外管的所述内管突出到其中的部分处。以此方式,可以在所述出口处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可靠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点可以由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存在于所述出口处的卡扣配合连接形成。卡扣配合连接是两个部件之间的有利的连接类型,其可以按具有成本效益且简单的方式生产。
比起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可以形成在距所述纵向轴线较小的距离处。通过按比第一连接点更集中的方式形成第二连接点意味着可以改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连接。此外,可以简化同轴料筒的组装,因为相对于外管定位和密封内管更简单。因此,由于第二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点相比更集中的设计,与现有技术料筒相比,可以改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连接必须满足的三个功能(即密封、保持和定位)。
所述第二连接点可以在所述头部部分处形成在所述外管的邻接所述内管的外表面的内表面之间。可以使用此连接点来进一步最小化料筒内的任何剩余无效空间,并且导致内管相对于外管的经改善的定位和保持。
密封件可以在所述头部部分处形成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其中所述密封件环绕所述第二连接点,可选地其中所述密封件形成在所述外管的邻接所述内管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提供所述密封件可以防止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存储隔室之间发生交叉污染。
所述第二连接点可以由设置在所述内管处的插塞元件形成,所述插塞元件与设置在所述外管处的插塞反元件、特别是插塞接收元件配合,可选地其中所述插塞反元件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插塞元件,优选地其中所述插塞元件按压配合到所述插塞接收元件中。可以通过使用插塞元件和与之配合的插塞反元件来简化组装同轴料筒方法。
所述内管可以包括圆柱形出口部分作为形成所述出口的一部分的所述部分,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插入到设置在所述外管处的形成所述出口的所述另一个部分的圆柱形出口部分中,可选地其中所述内管的突出到所述外管的一部分中的所述部分由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形成,并且所述外管的所述内管突出到其中的所述部分由设置在所述外管处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形成。提供彼此配合的圆柱形部分一方面简化了同轴料筒的组装。另一方面,如果所述连接例如形成为上述卡扣连接,则可以形成可靠连接。
一个或多个密封器件或密封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内管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与所述外管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之间。以此方式,密封件存在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这一方面可以防止发生交叉污染,并且另一方面增加存储在所述同轴料筒中的组分的存储寿命。
所述内管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存储隔室通向所述出口的第一出口开口的第一通路和从所述第二存储隔室通向所述出口的第二出口开口的第二通路。通过在一个部件内从两个存储隔室形成出口通路可以确保在材料经由出口离开同轴料筒之前,存储在同轴料筒内的材料之间不会发生交叉污染。
所述出口可以是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出口开口的第一和第二出口的并排出口。迄今已发现,在前部填充应用中,可以有益地使用并排出口。
第一出口开口的面积可以不同于第二出口开口的面积。可以特别有利的是旨在多次施配所述料筒的内含物,因为然后可以用盖密封相应出口,所述盖于是具有接合相应出口的不同形状或大小的柱塞。此类不同形状或大小的部件在出口处获得一类对准手段。
所述第一和第二出口可以包括内密封表面,可选地其中支撑肋设置在所述外管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与所述内管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之间,其中所述支撑肋设置在与所述内密封表面相同的轴向高度处或者在所述支撑肋的所述轴向高度与所述出口的通路的相应入口开口之间,特别是其中所述支撑肋相邻于所述内密封表面的所述轴向高度布置。
可以提供所述内密封表面以相对于盖的在料筒的存储期间可以插入到出口中的若干部分进行密封,以便积极地影响存储在料筒中的组分的存储寿命。在前部填充所述料筒时,也可以使用所述内密封表面,以便在填充喷嘴与出口之间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污染物被引入到所述同轴料筒中。所述支撑肋优选地布置在内密封表面的区域中作为加强出口的一部分的支撑构件,从而确保所述内密封表面接合与其配合的相应部分。
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可以包括从形成在所述头部部分处的相应端面突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隔室中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可以形成为接合活塞处存在的凹部,以便进一步最小化料筒内的任何无效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少存储在料筒中的材料的任何浪费。所述突出部可以是与所述活塞的一部分配合的密封件。
本文中提出的同轴料筒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同轴料筒的与所述头部部分相对安置的端部处布置在每一存储室中的相应活塞。
所述同轴料筒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隔室可以包括相应双组分材料。此类双组分材料可以选自由以下组成的成员群组:建筑材料、密封剂、结合材料、粘合剂、油漆、涂料和保护涂料,并且照此,本文中提出的同轴料筒可以在工业领域中用于产品的生产并且用于现有产品的修理和维护,例如在建筑行业、汽车行业、航空航天行业、能源行业中例如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等。本文中提出的同轴料筒还可以用于医疗、牙科领域或兽医领域中。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同轴料筒、特别是如在前述内容中论述的同轴料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提供外管,出口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外管的头部部分处,
- 将内管插入到所述外管中,其中所述内管包括所述出口的其余部分;
- 在所述头部部分处的两个连接点处将所述内管连接到所述外管以形成带有两个存储隔室的同轴料筒,其中第一连接点形成在所述出口处,可选地其中第二连接点形成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邻接表面之间。
在前述内容中结合同轴料筒论述的优点可借助于所述组装方法实现,并且因此同样地适用于本文中提出的方法。
附图说明
在附图的以下描述中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借助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显示:
图1a是打开且空的同轴料筒的侧视图;
图1b是图1a的同轴料筒沿着截面线A-A的截面视图;
图1c是图1b的视图C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2a是带有安装好的盖的已填充同轴料筒的侧视图;以及
图2b是图2a的同轴料筒沿着截面线B-B的截面视图。
在下文中,将针对具有相同或等效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关于部件的方向作出的任何陈述都是相对于附图中所示位置作出的,并且可以在实际应用位置中自然地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显示打开且空的同轴料筒10的侧视图。同轴料筒10包括具有出口14的头部部分12。出口14可以用柱塞98密封,柱塞98借助于可以附接到出口14的盖16(参见图2a)保持在适当位置。
在图1a中所示的示例中,盖16可以借助于螺纹连接18附接到出口14,螺纹连接18的外螺纹18'显示在图1a中。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连接(例如卡口类型的连接、插塞和旋转类型的连接等等),以便将盖16附接到同轴料筒10的出口14。
出口14的分隔壁20大致平行于同轴料筒10的纵向轴线A从出口14突出。
同轴料筒10的纵向轴线A与同轴料筒10的公共轴线重合,并且从头部部分12延伸到与出口14相对安置的活塞端22。出口14相对于纵向轴线A偏心地布置。
料筒10进一步包括从头部部分12延伸到活塞端22的料筒壁24。料筒壁24由外管26形成。
图1b显示图1a的同轴料筒沿着截面线A-A的截面视图。同轴料筒10进一步包括具有内部空间30的内管28,内部空间30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一组分M的第一存储隔室(参见图2b)。内管28在纵向轴线A处布置在外管26内,其中纵向轴线A为内管28和外管26两者公共的纵向轴线。
在外管26与内管28之间形成的空间32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二组分M'的第二存储隔室(参见图2b)。
内管28在分别存在于头部部分12处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点34、36处连接到外管26。第一和第二连接点34、36布置在头部部分12处的不同位置34'、36'处。不同位置34'、36'被布置成与纵向轴线A间隔开不同距离。在本示例中,第一和第二连接点34、36两者都相对于纵向轴线A偏心地布置。
应注意,在本示例中,第一和第二连接点34、36也由不同类型的连接形成。这意味着,至少第一类连接34的形状不同于第二类连接36的形状。除了具有不同形状以外,第一和第二类连接34、36的部件彼此接合的方式也可以不同。
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在活塞端22处布置在空间30、32中。第一活塞38布置在内管28内,并且被构造成从同轴料筒10施配材料M。第二活塞40布置在内管28与外管26之间形成的空间32内,并且被构造成从同轴料筒10施配材料M'。第二活塞40是环形活塞,在其中心处具有孔口40'。
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被布置成可沿着纵向轴线A在活塞端22与出口14之间移动。在经由出口14前部填充同轴料筒10时,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移动,使得其直接相邻于头部部分12,并且然后沿着纵向轴线A朝向活塞端22移动,更像是填充针筒的动作。
在施配材料M、M'时,活塞沿着纵向轴线A沿相反方向从活塞端22朝向头部部分12移动。为此目的,将经由梭(未显示)或类似物(例如结合图2b论述的剥离器设备110)与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配合的施配装置(未显示)的柱塞从活塞端22插入到同轴料筒10中。
图1c显示图1b的视图C、更具体来说头部部分12的放大截面视图。第一连接点34形成在出口14处,并且比起第二连接点36与纵向轴线A之间的距离D1,出口14和第一连接点34设置在距纵向轴线A更远的距离D2处。
应注意,就此,距离D2是第二连接点的任一部分与纵向轴线A之间的最短距离。
距离D2可以例如在外管26的内半径的0至30 %、优选地10至25%的范围内选择,并且在本示例中达到外管26的内半径的20%。
就此,应注意,距离D2可以例如在比距离D大15 %和100%之间选择。
距离D1可以例如在外管26的内半径的0至45 %、优选地15至35%的范围内选择,并且在本示例中达到外管26的内半径的30%。
第一连接点34包括设置在内管28的突出到外管26的部分46中的部分44处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环状唇缘42,其中径向向外突出的唇缘42在出口14处接合环状阶梯状部分48,所述环状阶梯状部分48形成在外管26的内管28突出到其中的部分46处。
更具体来说,第一连接点34由在内管28与外管26之间存在于出口14处的卡扣配合连接50形成,其由被构造成接合环状阶梯状部分48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环状唇缘42形成。
内管28包括圆柱形出口部分44'作为形成出口14的一部分的所述部分44。圆柱形出口部分44'插入到设置在外管26处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中。圆柱形出口部分46'形成出口14的所述另一个部分46。
圆柱形出口部分44'包括凸形外表面44'',其与圆柱形出口部分46'的凹形内表面46''配合。
应注意,就此,凹形内表面46''和凸形外表面44'可以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A延伸。
出口14是并排出口14,并且在其面向空间30、32的端部52处具有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入口开口54、54'。在其与端部52相对的端部56处,出口14具有第一和第二出口14'、14''的第一和第二出口开口58、58'。
入口开口54按流体引导方式连接到出口开口58,以便仅经由第一通路60将来自空间30的材料M从出口14中输送出来。
入口开口54'按流体引导方式连接到出口开口58',以便仅经由第二通路60'将来自空间32的材料M'从出口14中输送出来。
第一出口开口58的面积不同于第二出口开口58'的面积。事实上,第一出口开口58的面积可以在第二出口开口58'的面积的80至120%的范围内选择。
就此,应注意,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包括从由空间30形成的第一存储隔室通向出口14的第一出口开口58的第一通路60和从由空间32形成的第二存储隔室通向出口14的第二出口开口58'的第二通路60'两者,其中第一和第二通路60、60'通过分隔壁20彼此分离。分隔壁20按如下方式从内管28的外壁28'延伸并与之一体地形成:存储在相应的空间30、32中的材料M、M'可以仅彼此接触。
就此,应注意,内管28的外壁28'是从头部部分12延伸到活塞端22的圆柱形外壁28'。
相应的出口开口58、58'的面积大于与之相关联的相应的入口开口54、54'的面积。就此,应注意,相应的出口开口58、58'的面积可以在相应的入口开口54、54'的面积的110至150%、特别是120至135%的范围内选择。
第一和第二出口14'、14''包括围绕第一和第二通路60、60'周向延伸的内密封表面62、62'。内密封表面62、62'可以布置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通路60、60'的布置在相应的入口开口54、54'与相应的出口开口58、58'之间并且具有截头圆锥的形状的部分64、64'处,其中所述截头圆锥的宽部分比所述截头圆锥的较窄部分更靠近于相应的出口开口58、58'安置。
内密封表面62、62'或部分64、64'被布置成在轴向高度A2上延伸,轴向高度A2高于测量为内管28的内端面66与内密封表面62、62'的起始点之间的距离的轴向高度A1。
内密封表面62、62'或部分64、64'的端部与第一和第二出口14'、14''的出口开口58、58'间隔开轴向高度A3,其中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的高度是轴向高度A1 + A2 +A3的总和。
就此,应注意,A1通常在圆柱形出口部分44'的在内管28的内端面66与出口开口58、58'之间测量的高度的30至45 %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其35至42%的范围内选择。
应该进一步注意,A2通常在圆柱形出口部分44'的在内管28的内端面66与出口开口58、58'之间测量的高度的5至15 %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其6至10%的范围内选择。
应该进一步注意,A3通常在圆柱形出口部分44'的在内管28的内端面66与出口开口58、58'之间测量的高度的40至65 %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其50至60%的范围内选择。
支撑肋68布置在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与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之间。图1c中所示的支撑肋68形成在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处,但是同样地可以形成在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处。
在所示附图中,支撑肋68布置在直接相邻于内管28的内端面66与出口开口58、58'之间的内密封表面62、62'的轴向高度的轴向高度处。
应注意,就此,支撑肋68还可以偏离内管28的内端面66与出口开口58、58'之间的内密封表面62、62'布置,或者甚至与其间隔开。
还应该注意,定心肋68'可以另外布置在出口开口58、58'与入口开口54、54'之间,更具体来说在支撑肋68与出口开口58、58'之间,可选地在内管28的凸形外表面44''上。
如果提供的话,定心肋68'的功能是相对于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轴向对准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从而以便进一步确保内管28和外管26相对于纵向轴线A的同轴布置。
两个环状密封唇缘70、70'作为密封构件72、72'设置在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与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之间。图1c中所示的密封唇缘70、70'形成在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处,但是同样地可以形成在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处。
密封唇缘70、70'布置在内管28的内端面66与支撑肋68之间的轴向高度处,以便防止材料M、M'在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与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之间泄漏。
提供密封构件72、72'以防止存储在形成第二存储隔室的空间32中的多组分材料M'在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4'与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之间离开同轴料筒10。
图1c进一步显示第二连接点36在头部部分12处形成在外管26的邻接内管28的外表面76的内表面74之间。外表面76与内管28的内端面相对安置。
密封件78在头部部分12处形成在内管28与外管26之间。密封件78环绕第二连接点36,并且形成在外管26的内表面74与内管28的外表面76之间。
第二连接点36由设置在内管28处的插塞元件80形成,插塞元件80与设置在外管26处的作为插塞反元件的插塞接收元件82配合。插塞接收元件82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插塞元件80。在所示示例中,插塞接收元件82借助于按压配合接收所述插塞元件80。
插塞元件80具有带有轴环88的插塞部分86,其中比起布置在插塞元件80的端部90处的插塞部分86,轴环88具有更宽的直径。空间84可以存在于插塞接收元件82的基部82'与插塞元件80的端部90之间。
在将插塞元件80连接到插塞接收元件82时,轴环88接合形成在插塞接收元件82内的环状凹部92,并且从而借助于按压配合接收在插塞接收元件82中。
图2a显示已填充的同轴料筒10的侧视图,其中盖16安装在出口14处。盖16被旋拧到存在于出口14的轴环100处的外螺纹18'上。轴环100从外管26的前端102突出。
图2b显示图2a的同轴料筒10沿着截面线B-B的截面视图。同轴料筒10填充有多组分材料M、M'。为了确保多组分材料M、M'可以存储达所期望且预先限定的持续时间,将柱塞98插入到出口14的第一和第二通路60、60'中并借助于盖16保持在出口14处。盖16通过将其旋拧到存在于出口14的轴环100处的外螺纹18'而保持在出口14处。为此目的,盖16具有内螺纹18''。
柱塞98包括第一和第二柱塞98'、98'',其分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通路60、60'中,并且邻接内密封表面62、62',以便确保在其之间存在密封,使得材料M、M'可以存储达所期望且预先限定的持续时间。
提供支撑肋68以支撑内密封表面62、62',使得当第一和第二柱塞98'、98''插入到第一和第二通路60、60'中时,内密封表面62、62'保持在适当位置中,从而确保内密封表面62、62'与第一和第二柱塞98'、98''之间的密封接触。
其它类型的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并且自然也可以使用。在出口开口58、58'的区域中还可以存在膜密封件以进一步确保存储在同轴料筒10中的多组分材料M、M'的所期望且预先限定的存储寿命。
如在图1c和图2b中所指示的,内管28的内端面66和外管26的内表面74包括突出到形成第一和第二存储隔室的空间30、32中的突出部94、96、96'。
突出部94、96、96'与存在于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处的沟槽104、106、106'配合。第一活塞38具有与突出部94配合的沟槽104,并且第二活塞40具有与突出部96、96'配合的沟槽106、106'。
突出部94、96、96'按周向方式布置并且沿着同轴料筒10的纵向轴线A背离头部部分12。突出部94、96、96'被构造成接合活塞38、40的沟槽104、106、106',使得基本上没有空气积存在内端面66与第一活塞38的输运侧38'之间以及74与第二活塞40的输运侧40''之间。
因此,存在这些突出部94、96、96'一方面使得在前部填充料筒时,没有残余空气积存在料筒中(残余空气积存在料筒中可能减少所期望且预先限定的存储寿命),并且一旦同轴料筒10已经被清空(即,已经从其施配多组分材料M、M'),则尽可能少的废料保留在同轴料筒10中。
按本身已知的方式,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具有布置在其内表面和外表面处的密封元件108,其在相应的活塞38、40与内管和外管28、26之间进行密封。
图2b中还指示剥离器设备110,其耦接到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的与相应的输运侧38'、40''相对安置的侧面112。
在施配设备(未显示)中使用同轴料筒10时,通常移除盖14和柱塞98,并且经由外螺纹18'在出口14处将混合尖端(未显示)附接在其适当位置中。
存在于外螺纹18'与出口开口58、58'之间的出口14的外表面14'''可以被构造为适于在出口14与混合尖端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表面,以便形成多组分材料M、M'的屏障,并且确保其经由混合尖端的出口(未显示)、并且不是经由外螺纹18'离开混合尖端。
应该进一步注意,可以在外表面14'''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狭缝(未显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狭缝延伸穿过外管26的部分46。如果提供,则此狭缝实现将内管28的部分44引入到部分46中的更容易的方法,因为如果环状唇缘42包括狭缝,则比起不设置狭缝的情况,环状唇缘42可以更容易地撬开部分46。
在将单组分施配设备的柱塞(两者都未显示)插入到活塞端22中时,柱塞按压抵靠剥离器设备110,剥离器设备110继而按压抵靠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的侧面112。由于单组分施配设备通常仅具有一个柱塞,因此第二活塞40通常将不被致动,并且壁28'还将阻碍柱塞沿着纵向轴线A朝向头部部分12的移动。
为了确保第二活塞40被致动,剥离器设备110被构造成也接合第二活塞40。由于外壁28'在某一时刻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剥离器设备110,因此剥离器设备110具有存在于其中的间隙(未显示)和多个切割刀片(也未显示)。
所述切割刀片被构造成沿纵向方向将外壁28'切割成条带。然后经由所述间隙将外壁28'的所述经切割的条带引导到向外倾斜的壁114,由此外壁28'的条带径向向外偏转。本领域技术人员本身已知剥离器设备与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配合的功能以及外壁28'的切割和剥离。
在下文中将论述一种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在第一步骤中,提供外管26,出口14的部分46形成在外管26的头部部分12处。外管26可以例如按注射模制工艺生产。
在下一步骤中,将内管28插入到所述外管26中,其中内管28包括所述出口14的其余部分。内管28也可以例如按注射模制工艺生产。就此,内管和外管28、26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相同材料或不同不同材料制成。内管和外管28、26的材料通常根据待存储在其中的材料M、M'来选择。
在此之后,在存在于头部部分12处的两个连接点34、36处将内管28连接到所述外管26以形成具有两个存储隔室的同轴料筒10。第一连接点34由存在于出口14处的卡扣配合连接50形成,并且第二连接点36存在于内管和外管28、26的邻接端部表面处。
应注意,料筒壁24的壁厚度(即,外管26的壁厚度)通常在1.5至2.2 mm的范围内、特别是在1.6至2 mm的范围内选择。
应该进一步注意,内管28的壁厚度通常在0.5至1.5 mm的范围内、特别是在0.7至1.2 mm的范围内选择。
附图标记列表:
10 同轴料筒
12 头部部分
14, 14', 14'', 14''' 出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外表面
16 盖
18, 18', 18'' 螺纹连接、外螺纹、内螺纹
20 分隔壁
22 活塞端
24 料筒壁
26 外管
28, 28' 内管、28的外壁
30 空间
32 空间
34, 34' 第一连接点、34的位置
36, 36' 第二连接点、36的位置
38, 38' 第一活塞、38的输运侧
40, 40', 40'' 第二活塞、孔口、40的输运侧
42 环状唇缘
44, 44', 44'' 部分、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凸形外表面
46, 46', 46'' 部分、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凹形内表面
48 阶梯状部分
50 卡扣连接
52 端部
54, 54' 44'的第一入口开口、44'的第二入口开口
56 与端部52相对的端部
58, 58' 44'的第一出口开口、44'的第二出口开口
60, 60' 44'的第一通路、44'的第二通路
62, 62' 内密封表面
64, 64' 60的部分、60'的部分
66 28的内端面
68, 68' 支撑肋、定心肋
70, 70' 密封唇缘、密封唇缘
72, 72' 密封构件、密封构件
74 26的内表面
76 28的外表面
78 密封件
80 插塞元件
82, 82' 插塞接收元件、82的基部
84 空间
86 插塞部分
88 轴环
90 80的端部
92 环状凹部
94 来自66的突出部
96, 96' 来自74的突出部、来自74的突出部
98, 98', 98'' 柱塞、第一柱塞、第二柱塞
100 轴环
102 前端
104 沟槽
106, 106' 沟槽、沟槽
108 38、40的密封元件
110 剥离器设备
112 38、40的与38'、40''相对安置的侧面
114 倾斜壁
A 纵向轴线
M, M' 材料、材料。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多组分材料(M、M')的同轴料筒(10),所述同轴料筒(10)包括:
-具有出口(14)的头部部分(12),
-其中存在空间(30)的内管(28),所述空间(30)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一组分(M)的第一存储隔室,其中,所述内管(28)的部分(44)形成所述出口(14)的一部分,以及
-外管(26),其中,所述内管(28)在所述同轴料筒(10)的纵向轴线(A)处布置在所述外管(26)内,其中,所述纵向轴线(A)是所述内管(28)和所述外管(26)两者公共的纵向轴线;并且其中,在所述外管(26)与所述内管(28)之间形成的空间(32)形成被构造成存储第二组分(M')的第二存储隔室,并且其中,所述外管(26)的部分(46)形成所述出口(14)的另一个部分,其中,所述内管(28)在分别存在于所述头部部分(12)处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点(34、36)处连接到所述外管(2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点(34、36)布置在所述头部部分(12)处的不同位置(34'、36')处,其中,所述不同位置(34'、36')被布置成与所述纵向轴线(A)间隔开不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34)形成在所述出口(14)处,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点(36)由设置在所述内管(28)处的插塞元件(80)形成,所述插塞元件(80)与设置在所述外管(26)处的插塞接收元件(82)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点(36)在所述头部部分(12)处形成在所述外管(26)的邻接所述内管(28)的外表面(76)的内表面(74)之间,
其中,密封件(78)在所述头部部分(12)处形成在所述内管(28)与所述外管(26)之间,其中,所述密封件(78)环绕所述第二连接点(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密封件(78)形成在所述外管(26)的邻接所述内管(28)的外表面(76)的内表面(7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点(34、36)由不同类型的连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比起所述第二连接点(36),所述出口(14)和所述第一连接点(34)设置在距所述纵向轴线(A)更远的距离处;和/或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34)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A)偏心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34)由设置在所述内管(28)的突出到所述外管(26)的部分(46)中的部分(44)处的径向向外突出的唇缘(42)形成,其中,所述径向向外突出的唇缘(42)接合形成在所述外管(26)的所述内管(28)突出到其中的所述部分(46)处的阶梯状部分(48)。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34)由在所述内管(28)与所述外管(26)之间存在于所述出口(14)处的卡扣配合连接(50)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比起所述第一连接点(34),所述第二连接点(36)形成在距所述纵向轴线(A)较小的距离处。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插塞接收元件(82)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插塞元件(80);和/或
其中,所述插塞元件(80)具有带有轴环(88)的插塞部分(86),其中比起布置在插塞元件(80)的端部(90)处的插塞部分(86),所述轴环(88)具有更宽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插塞接收元件(82)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插塞元件(80),并且所述插塞元件(80)按压配合到所述插塞接收元件(8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内管(28)包括圆柱形出口部分(44')作为形成所述出口(14)的一部分的所述部分(44),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44')插入到设置在所述外管(26)处的形成所述出口(14)的所述另一个部分(4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46')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内管(28)的突出到所述外管(26)中的部分由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44')形成,并且所述外管(26)的所述内管(28)突出到其中的所述部分(46)由设置在所述外管(26)处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46')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一个或多个密封器件或密封构件(72、72')设置在所述内管(28)的圆柱形出口部分与所述外管(26)的圆柱形出口部分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出口(14)是包括具有第一出口开口(58)的第一出口(14')和具有第二出口开口(58')的第二出口(14”)的并排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开口(58)的面积不同于所述第二出口开口(58')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出口(14'、14”)包括内密封表面(62、62')。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支撑肋(68)设置在所述外管(26)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44')与所述内管(28)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46')之间,其中,所述支撑肋(68)设置在与所述内密封表面(62、62')相同的轴向高度处或偏离所述内密封表面(62、62')或者在所述支撑肋(68)的所述轴向高度与所述出口(14)的通路(60、60')的相应入口开口(54、54')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支撑肋(68)直接相邻于所述内密封表面(62、62')的所述轴向高度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内管(28)的所述圆柱形出口部分(44')包括从所述第一存储隔室通向所述出口(14)的所述第一出口开口(58)的第一通路(60)和从所述第二存储隔室通向所述出口(14)的所述第二出口开口(58')的第二通路(60')。
1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料筒(10),其中,所述内管(28)和所述外管(26)包括从形成在所述头部部分(12)处的相应端面突出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隔室中的突出部(94、96、96');和/或
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同轴料筒(10)的与所述头部部分(12)相对安置的端部(22)处布置在每一存储室中的第一和第二活塞(38、40);和/或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存储隔室包括相应的双组分材料(M、M')。
20.一种组装同轴料筒(10)的方法,所述同轴料筒(10)是根据权利要求1-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同轴料筒(10),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外管(26),出口(14)的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外管(26)的头部部分(12)处,
-将内管(28)插入到所述外管(26)中,其中,所述内管(28)包括所述出口(14)的其余部分;
-在所述头部部分(12)处的第一连接点(34)和第二连接点(36)处将所述内管(28)连接到所述外管(26),以形成带有两个存储隔室的所述同轴料筒(10),其中,第一连接点(34)形成在所述出口(14)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装同轴料筒(10)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点(36)形成在所述内管(28)与所述外管(26)的邻接表面之间。
CN201980087732.XA 2019-01-03 2019-12-05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以及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Active CN113226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50167.5 2019-01-03
EP19150167.5A EP3677345A1 (en) 2019-01-03 2019-01-03 Coaxial cartridge for multi-component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axial cartridge
PCT/EP2019/083826 WO2020141038A1 (en) 2019-01-03 2019-12-05 Coaxial cartridge for multi-component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axial cartrid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6570A CN113226570A (zh) 2021-08-06
CN113226570B true CN113226570B (zh) 2023-06-09

Family

ID=6500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7732.XA Active CN113226570B (zh) 2019-01-03 2019-12-05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以及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6972B2 (zh)
EP (2) EP3677345A1 (zh)
JP (1) JP7465270B2 (zh)
CN (1) CN113226570B (zh)
WO (1) WO20201410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77345A1 (en) * 2019-01-03 2020-07-08 Sulzer Mixpac AG Coaxial cartridge for multi-component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axial cartridg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5924A (en) * 1972-11-10 1975-03-05 Ump Venesta Ltd Packaging tubes
GB1506442A (en) * 1974-07-17 1978-04-05 Procter & Gamble Collapsible tubular dispensing container
GB2276365A (en) * 1993-03-23 1994-09-28 Eugen Prestele Multi-chambered cartridge
DE20318444U1 (de) * 2003-11-28 2004-03-25 Ritter Gmbh Zweiteilige Koaxialkartusche für plastische Massen
CN101160247A (zh) * 2005-04-16 2008-04-09 阿图尔-费希尔股份公司费希尔厂 多组分料筒
EP1961673A1 (de) * 2007-02-24 2008-08-27 HTP Motion GmbH Zweikomponentenkartusche
WO2016036620A1 (en) * 2014-09-01 2016-03-1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artridge
US10144572B2 (en) * 2017-02-02 2018-12-04 Nordson Corporation Dual fluid cartridg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085783B (it) 1976-05-05 1985-05-28 Cheetham J J Contenitore
US4366919A (en) 1978-05-01 1983-01-04 Coaxial Cartridges, Inc. Composite cartridge and device for metering extrusion of contents
US4340154A (en) 1980-10-24 1982-07-20 Voplex Corporation Caulker for dispensing two viscous components
DE3545614A1 (de) 1985-12-21 1987-06-25 Hilti Ag Kombinierte kartusche fuer zweikomponenten-massen
DE3708803A1 (de) 1987-03-18 1988-09-29 Fischbach A Kunststoff Kg Mischvorrichtung fuer pastoese mehrkomponenten-massen
FR2678911A1 (fr) 1991-07-10 1993-01-15 Prospection & Inventions Cartouche tubulaire de stockage et d'application d'un produit non solide et ensemble d'entrainement et de poussee pour la cartouche.
US5310091A (en) 1993-05-12 1994-05-10 Tremco, Inc. Dual product dispenser
WO1995005984A2 (en) * 1993-08-20 1995-03-02 Keller Wilhelm A Multiple component metering and relative proportioning device with collapsible cartridge
FR2722765B1 (fr) 1994-07-25 1996-08-23 Oreal Recipient permettant le stockage d'au moins deux produits, le melange de ces produits et la distribution du melange ainsi obtenu
US5566860A (en) * 1994-09-08 1996-10-22 Liquid Control Corporation Dual component cartridge
US5535922A (en) 1994-11-29 1996-07-16 Tah Industries, Inc. Caulking gun dispensing module for multi-component cartridge
US5647481A (en) 1995-05-17 1997-07-15 Henkel Kommanditgesellschaft Auf Aktien Dual container system for two component hair dye
DE29823237U1 (de) * 1998-12-30 1999-02-25 Prestele Eugen Ausdrückvorrichtung für eine Kartusche
US6681957B1 (en) * 2002-07-17 2004-01-27 Ronald D. Green Collapsible dispensing system
WO2005005305A1 (en) 2003-06-09 2005-01-20 Tah Industries, Inc. Dual fluid cartridge assembly
DE20311287U1 (de) 2003-07-23 2004-12-02 Sulzer Chemtech Ag Mehrkomponentenkartusche
DE20316879U1 (de) 2003-10-31 2005-03-17 Sulzer Chemtech Ag Winterthur Koaxial-Zweikomponentenkartusche
DE102004009424A1 (de) 2004-02-24 2005-09-08 Henkel Kgaa Zwei- oder Mehrkammertube
US7237693B2 (en) 2004-09-10 2007-07-03 Tah Industries, Inc. Dual fluid cartridge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fluids in unequal ratios
US7497355B2 (en) 2005-01-08 2009-03-03 Nordson Corporation Dual fluid cartridge with reduced fluid waste
DE102008013083B4 (de) 2008-03-07 2014-05-08 Adcatec Gmbh Einstückig hergestellte Mehrkomponentenkartusche
EP2384883A1 (de) * 2010-05-06 2011-11-09 Sulzer Mixpac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artusche sowie eine solche Kartusche
DE102014013679A1 (de) 2013-10-16 2015-04-16 Fischerwerke Gmbh & Co. Kg Mehrkomponentenkartusche
US10273164B2 (en) * 2016-01-22 2019-04-30 Carico International, Inc. Cartridge-based water filter
EP3677345A1 (en) * 2019-01-03 2020-07-08 Sulzer Mixpac AG Coaxial cartridge for multi-component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axial cartridg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5924A (en) * 1972-11-10 1975-03-05 Ump Venesta Ltd Packaging tubes
GB1506442A (en) * 1974-07-17 1978-04-05 Procter & Gamble Collapsible tubular dispensing container
GB2276365A (en) * 1993-03-23 1994-09-28 Eugen Prestele Multi-chambered cartridge
DE20318444U1 (de) * 2003-11-28 2004-03-25 Ritter Gmbh Zweiteilige Koaxialkartusche für plastische Massen
CN101160247A (zh) * 2005-04-16 2008-04-09 阿图尔-费希尔股份公司费希尔厂 多组分料筒
EP1961673A1 (de) * 2007-02-24 2008-08-27 HTP Motion GmbH Zweikomponentenkartusche
WO2016036620A1 (en) * 2014-09-01 2016-03-1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artridge
US10144572B2 (en) * 2017-02-02 2018-12-04 Nordson Corporation Dual fluid cartridge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65270B2 (ja) 2024-04-10
CN113226570A (zh) 2021-08-06
EP3877096A1 (en) 2021-09-15
US11596972B2 (en) 2023-03-07
JP2022516320A (ja) 2022-02-25
US20220072581A1 (en) 2022-03-10
KR20210110867A (ko) 2021-09-09
WO2020141038A1 (en) 2020-07-09
EP3677345A1 (en)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33672B1 (en) Dual fluid cartridge assembly
EP2446973B1 (en) Multiple component dispensing cartridge, mixing nozzl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contact between fluids
CN103998148B (zh) 筒、用于制造这样的筒的方法以及多组分筒
CN112752619B (zh) 可重复使用的料筒活塞
US2003017457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xing and dispensing components of a composition
AU2010200458A1 (en) Intermediate piece for the connection of a storage container to a static mixer
JP6097743B2 (ja) 多成分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
CN113226570B (zh)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同轴料筒以及组装同轴料筒的方法
US20050051576A1 (en) Multicomponent cartridge
US11938506B2 (en) Piston, cartridge, dispenser
EP3313560B1 (en) Static mixer, method of assembling a static mixer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KR102664700B1 (ko) 다성분 재료용 동축 카트리지 및 동축 카트리지 조립 방법
CN112752720A (zh) 料筒、制成料筒的方法以及使用料筒的方法
CN113474263B (zh)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料筒
JP6084322B1 (ja) 定量吐出装置
KR20060036907A (ko) 이중 유체 카트리지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wiss Hargreaves

Applicant after: Medmis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Hargreaves

Applicant before: SULZER MIXPAC A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