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7422B - 离心送风机 - Google Patents

离心送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7422B
CN113217422B CN202110148092.8A CN202110148092A CN113217422B CN 113217422 B CN113217422 B CN 113217422B CN 202110148092 A CN202110148092 A CN 202110148092A CN 113217422 B CN113217422 B CN 113217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fan
air
exhaust
diffuser
centrifug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80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17422A (zh
Inventor
宇仁真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ano Kensh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ano Ken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ano Ken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ano Kensh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17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7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17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7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sucked from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04D29/28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44Bladed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7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pattern, e.g.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离心送风机,能提高操作性、可靠性并且是小型扁平结构,在确保风量、静压的同时实现静音化。将第一壳体(4a)和第二壳体(4b)组合而在壳体构件(4)的径向外侧绕周形成的环状送风路(8)中的第二送风路(4e)的底部,以规定间隔沿周向贯穿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向壳体构件的外部排出的多个排气孔(4f),在面向各排气孔(4f)的位置设有相对于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向斜下方倾斜的扩散器(4r)。

Description

离心送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用于座椅空调用或者HVAC(制热、换气以及空气调节:Heating、Ventilation、and Air Conditioning)设备等的离心送风机。
背景技术
例如当驾驶车辆移动长距离等驾驶员长时间与座椅的靠背、就座部接触时,由于黏着高温多湿的空气而感到不舒服。因此,主要是为了调节容易积存在靠背部分和就座部分的高温多湿的空气而使用了座椅空调装置。
作为座椅空调装置,存在从座椅吹出空气的类型的座椅空调装置和从座椅吸入并排出空气的类型的座椅空调装置。此处,对可以期待更舒适的空气调节效果的吸入式的座椅空调装置进行说明。吸入式的座椅空调装置可以通过抽吸积存在靠背部分和就座部分的高温多湿的空气并将该空气从该区域除去来得到空气调节效果。
例如,提出了一种对在空气从座椅流入送风机的进气口时产生的噪声进行抑制的座椅空调系统。在将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的四角螺纹固定而组装的壳体的上壳体部形成有吸入口,在下壳体部可旋转地支承有包括定子和转子的电动机和离心多叶片风扇。转子和离心多叶片风扇一体地组装。当电动机旋转而使离心多叶片风扇旋转时,从座椅侧经由上壳体部的进气口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从向壳体的四侧开口的吹出口吹出(日本专利特开2015-174580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74580号公报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由于壳体的四侧敞开,因此刚度非常低。因此,对施加于座椅的应力负载的耐久性、组装简易度等操作性、可靠性可能会下降。具体地,当在与电动机基板连接的信号线、供电线等线缆作用有张力时,有可能会断线,使可靠性降低。此外,为了提高壳体的刚度而设置肋等,也会导致成本提高,并且由于引出线的固定也需要设计,所以难以操作。
此外,作为离心送风机,例如在车载用时期望小型扁平的结构并确保风量、静压,同时也实现静音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送风机,能提高操作性、可靠性并且是小型扁平结构,在确保风量、静压的同时实现静音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结构。
一种离心送风机,离心风扇和驱动该离心风扇旋转的电动机收容于壳体构件内,从上述壳体构件的轴向中央部进气并从上述壳体构件的径向外侧底部排气,上述壳体构件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以覆盖上述离心风扇的方式组装,在中央部设有进气用开口部并在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一送风路;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将上述电动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在上述离心风扇的外周端部的径向外侧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送风路组合的第二送风路,在将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组合而在上述壳体构件的径向外侧绕周形成的环状送风路中的上述第二送风路的底部,以规定间隔沿周向贯穿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向壳体构件的外部排出的多个排气孔,在面向各排气孔的位置设有相对于上述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向斜下方倾斜的扩散器。
根据上述结构,收容离心风扇和驱动该离心风扇旋转的电动机的壳体构件是组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而形成的,上述第一壳体在中央部设有进气用开口部并在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一送风路,上述第二壳体将电动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在径向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送风路组合的第二送风路,因此壳体构件的刚度较高并且操作性较好。此外,能通过增大离心风扇的外径并扩大进气用开口部和排气孔的面积来实现轴向上的小型扁平化,即使转速较低也能增加流量并且在壳体构件的径向外侧绕周形成的环状送风路中不存在被称为舌部的分隔壁,因此能不产生峰值音,从而实现静音化。
此外,由于在环状送风路中的第二送风路的底部,以规定间隔沿周向贯穿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向壳体构件外排出的多个排气孔,所以能封闭壳体构件的侧面并提高壳体构件的强度,此外能高效地将送出到环状送风路的压缩空气从沿周向在多处贯穿设置的排气孔排出,所以即使是小型扁平的结构,也能确保需要的风量,而且由于扩散器以相对于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向斜下方倾斜的方式设于面向各排气孔的位置,所以即使从离心风扇到排气孔的排气流路缩短也能提高静压,并且即使产生负载也能确保风量。
也可以是,上述扩散器一体地设于上述第二壳体,多个扩散板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不重合。
由此,由于多个扩散板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不重合,因此即使是小型扁平的结构也能确保需要的风量,并且即使从离心风扇到排气孔的排气流路缩短也能比不设置扩散器时提高静压。此外,容易将扩散板和排气孔一起一体成型于第二壳体。
也可以是,上述扩散器一体地设于上述第二壳体,多个扩散板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重合。
由此,由于多个扩散板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重合,因此需要先进的成型技术,但是即使是小型扁平的结构也能确保需要的风量,并且即使从离心风扇到排气孔的排气流路缩短也能比不设置扩散器时提高静压。
当构成上述扩散器的各扩散板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被倒角而形成有倒圆角面时,能减少被扩散板扩散的气流阻力从而顺利地排气。
也可以是,构成上述扩散器的各扩散板呈相对于径向朝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偏移规定量的扭斜形状。
通过设为上述扭斜形状,能使从各排气孔向轴向排出的空气按照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扩散,并且能使叶轮的叶片数量与旋转频率相乘而得到的频率分量的峰值音的产生部位分散化,从而实现静音化。
也可以是,上述离心风扇在中心部具有与转子轭一体地组装的轮毂,与该轮毂的径向外侧相连的主板形成为圆顶状,在上述主板上以规定间隔沿周向立起形成有多个叶轮并形成有将各叶轮的外周缘部连接成环状的护罩。
由此,能使从与离心风扇的轮毂相对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形成于主板上的叶轮朝向设于径向外侧的环状送风路加压并送出。
此外,通过使与离心风扇的轮毂的径向外侧相连的主板形成为圆顶状,在壳体构件内朝向轮毂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在轴向上扩展的空间部,因此能收纳电动机和装设于电动机基板的高度较高的部件(电解电容器等),从而能紧凑地组装离心风扇和电动机。
也可以是,上述电动机以沿轴向重合的方式收容于圆顶状空间部,该圆顶状空间部通过上述离心风扇的轮毂和与该轮毂相连的主板形成于进气用开口部的相反面侧。
由此,可以减小离心送风机的轴向尺寸,即使是相同体积的离心送风机也能实现小型扁平化。
也可以是,上述离心风扇中,在相邻的叶轮之间的径向外侧附近,辅助叶轮分别立起形成于主板上。
由此,能在不会使送风量显著降低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由叶轮产生的压力波动导致的峰值音。
若使用上述离心送风机,能提高操作性、可靠性并且是小型扁平结构,在确保风量、静压的同时实现静音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一实施例的离心送风机的主视图,图1B是俯视图,图1C是仰视图。
图2A是图1B的离心送风机的箭头X-X方向剖视图,图2B是箭头X-X方向剖视立体图,图2C是离心送风机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3A是图2C的局部剖切放大立体图,图3B是图2C的拆下第一壳体的状态下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离心送风机的仰视图。
图5A是图4的离心送风机的轴向剖视图,图5B是轴向剖视立体图,图5C是离心送风机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6是图5C的拆下第一壳体的状态下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和局部剖切放大图。
图7A~7F是表示离心风扇的各种方式的俯视图和立体图。
图8是接着图7F表示离心风扇的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与离心送风机是否设置扩散器相对应的流量-静压特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A~图3B对离心送风机的示意结构进行说明。电动机M采用DC无刷电动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外转子型电动机。另外,也可以采用内转子型电动机。
如图2A、2B所示,离心送风机1中,离心风扇2和转子3(参照图3A、图3B)一体地组装,驱动离心风扇2和转子3旋转的电动机M收容于壳体构件4内。如图1B所示,从壳体构件4的轴向中央部进气,并从径向外侧沿着轴向排出被加压的空气。如图1A所示,壳体构件4通过组合第一壳体4a和第二壳体4b而形成,上述第一壳体4a以覆盖离心风扇2的方式组装,上述第二壳体4b将电动机M(转子3和定子7:参照图2A)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图2A、2B中,在第一壳体4a的中央部设有进气用开口部4c,并在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一送风路4d。在第二壳体4b的中央部组装有轴承保持部5和电动机基板6。在电动机基板6连接有定子线圈7b的引出线,并装设有检测转子磁体3c的位置的霍尔传感器等。当电动机M是无传感器类型时,也可以省略位置检测传感器。在轴承保持部5的外周侧一体地固定有定子铁芯7a,转子轴3a经由轴承5a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轴承保持部5的轴孔。在形成于定子铁芯7a的极齿的周围卷绕有定子线圈7b,极齿的前端部与转子磁体3c相对配置。转子轴3a的一端部通过压入、热压嵌合、粘接或者它们的组合一体地组装于形成为杯状的转子轭3b的轮毂。转子轴3a的另一端部支承于在轴承保持部5内设置的轴支承部5b。轴支承部5b被支承电动机基板6的基板支承部6a支承。在转子轭3b的内周面一体地组装有转子磁体3c。另外,进气用开口部4c不必使其中心与电动机M的转子轴3a的轴线严密地一致,只要使进气用开口部4c的位置在壳体构件4的轴向中央部附近并处于使离心风扇2在不会降低效率的情况下动作的范围即可。
如图2A、2B所示,离心风扇2中,从轮毂2a与径向外侧相连的主板2b形成为圆顶状。从与离心风扇2的轮毂2a相对的进气用开口部4c吸入的空气可以被形成于主板2b上的叶轮2c加压并朝向设于径向外侧的环状送风路8送出。
此外,通过离心风扇2的轮毂2a和与其相连的主板2b在与进气用开口部4c的相反面侧形成有圆顶状空间部4i(参照图2A、2B)。可以利用该圆顶状空间部4i收纳电动机M和装设于电动机基板6的高度较高的部件(电解电容器6b等),从而能紧凑地组装离心风扇2和电动机M。此外,电动机M的转子3和定子7在轴向上以相互重叠的方式收容于圆顶状空间部4i。由此,可以减小离心送风机1的轴向尺寸,即使是相同体积的离心送风机1也能实现小型扁平化。
在第二壳体4b的径向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送风路4d组合的第二送风路4e。将第一壳体4a和第二壳体4b组合,从而使环状送风路8在壳体构件4的径向外侧形成为环状。如图2C和图3B所示,在成为第二送风路4e的第二壳体4b的底部外周侧,使被加压的压缩空气沿着轴向排出的排气孔4f在周向上贯穿设置于多个部位。如图2A、2B所示,通过梁4g分隔第二壳体4b的底部而形成各排气孔4f。各梁4g架设于底部外周壁4h1与底部内周壁4h2之间。此外,设有使从各排气孔4f排出的空气扩散的扩散器(扩散板4r)。扩散器(扩散板4r)将从设于第二送风路4e的排气孔4f沿轴向排出的空气如图2C的箭头所示,沿着各扩散板4r的倾斜相对于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朝向斜下方排出。
具体地,如图2C所示,配置成朝向与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且面对各排气孔4f的扩散板4r(参照图1C、图3A)以规定间隔一体地设于第二壳体4b。如图3A所示,各扩散板4r在面对排气孔4f的位置处(参照图1C),以向斜下方倾斜的姿势一体地形成于底部外周壁4h1与底部内周壁4h2之间。多个扩散板4r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4r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不会互相重合(参照图2C、图3B)。
如图3A所示,当构成扩散器的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4r1被倒角而形成有倒圆角面时,能减少被扩散板4r扩散的气流阻力从而顺利地排气。
由此,由于多个扩散板4r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4r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不重叠,因此即使是小型扁平的结构也能确保需要的风量,并且与如后所述地不设置扩散器的情况相比,即使从离心风扇2到排气孔4f的排气流路缩短也能提高静压。此外,容易将扩散板4r和排气孔4f一起一体成型于第二壳体4b。
如图1A~1C所示,通过将设于第一壳体4a的侧部外周的卡定片4j卡定于在第二壳体4b的侧部外周设置的卡定部4k,使第一壳体4a和第二壳体4b一体地组装。此外,在第一壳体4a和第二壳体4b形成有将与电动机基板6连接的配线向壳体外部取出的配线连接口4m。在第一壳体4a的进气用开口部4c的周缘部设有用于安装到车载用座椅的挂钩4n。
根据上述结构,收容离心风扇2和驱动该离心风扇2旋转的电动机M的壳体构件4是通过将在中央部设有进气用开口部4c且在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一送风路4d的第一壳体4a与将电动机M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在径向外侧形成有和第一送风路4d组合的第二送风路4e的第二壳体4b组合而形成的,因此壳体构件4的刚度较高并且组装时操作性较好。此外,由于在壳体构件4的径向外侧绕周而形成的环状送风路8不存在被称为舌部的分隔壁,因此不会产生峰值音,从而能实现静音化。
此外,由于在环状送风路8中,在第二送风路4e以规定间隔沿周向贯穿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向壳体构件4外排出的多个排气孔4f,因此在可以密封壳体构件4的侧面且提高了壳体构件4的强度的基础上,能高效地将送出至环状送风路8的压缩空气从沿周向在多处贯穿设置的排气孔4f排出,所以即使是小型扁平的结构也可以确保需要的风量。此外,由于设有使从各排气孔4f排出的压缩空气扩散的扩散器(扩散板4r),因此即使从离心风扇2到排气孔4f的排气流路缩短也能提高静压,从而即使产生负载也能确保风量。
图3B是离心风扇2(涡轮风扇)的立体图。在图3B中,离心风扇2在中心部具有和转子轭3b一体地组装的轮毂2a。离心风扇2与转子轭3b嵌件成型,使转子轭3b的顶面部和轮毂2a一体化(参照图2A、2B)。与轮毂2a连续的主板2b朝向径向外侧以向送风方向下游侧倾斜的方式延伸设置,从径向内侧到外侧弯曲的多个叶轮2c立起形成于主板2b上。叶轮2c的外周侧缘部形成有环状的护罩2d,对被连续吸入第一壳体4a(参照图2A)的内底面的空气进行整流并送出。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环状送风路8中,在第二送风路4e的底部以规定间隔沿周向贯穿设置有将压缩空气向壳体构件4外排出的多个排气孔4f,因此在可以密封壳体4的侧面且提高了壳体4的强度的基础上,能高效地将送出至环状送风路8的压缩空气从沿周向在多处贯穿设置的排气孔4f排出,所以即使是小型扁平的结构也可以确保需要的风量,而且由于还设有使从各排气孔4f向轴向排出的空气扩散的扩散器(扩散板4r),所以即使从离心风扇2到排气孔4f的排气流路缩短,与没有扩散器的情况相比也能提高静压。
此外,由于多个扩散板4r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4r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不会互相重合,因此容易将扩散板4r和排气孔4f一起一体地成型于第二壳体4b。
此处,对本实施例的特征进行补充。
在图1C、图2C、图3A~3B中,将构成扩散器的多个扩散板4r中的一个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4r1的端部连结的线(上游端部线)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与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中心交叉。即,与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从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中心向外周方向(径向)延伸的线一致。另一方面,将上述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4r1的相反侧的端部即排气方向下游端部的端部连结的线(下游端部线)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与上游端部线平行且不与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中心交叉。即,从轴向俯视观察时,扩散板4r不是缺少中心部的锐角扇形。这意味着,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扇扁平、排气孔配置于外周侧底部且排气孔的径向的宽度比距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小,使扩散板4r的从排气方向上游端部到排气方向下游端部的以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的距离在底部外周壁4h1侧和底部内周壁4h2侧基本相等。由此,在扩散板4r的表面流动的被加压的压缩空气无论是在底部外周壁4h1侧还是在底部内周壁4h2侧、均暴露于对于扩散板4r基本相等距离的表面空气阻力,因此具有能抑制在下游端部处产生紊流等效果。
此外,如图1C的仰视图所示,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4r彼此以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不会互相重合的方式配置,扩散板4r的上游端部线和旁边的扩散板4r的下游端部线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具有恒定的角度,并形成有底部外周壁4h1侧比底部内周壁4h2侧大这样的间隙。在本实施例那样的环状送风路8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空气流量的密度分布以外周侧较大的方式不均衡。因此,能通过形成有外周侧较大那样的间隙来顺利地排气。
在图1A~图3B中,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下游端部是扩散板4r向底面侧露出的部位,是梁4g本身。即,梁4g是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下游端部并成为扩散板4r的一部分。然而,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由于在为了减小噪音、增大流路而使扩散板4r尽可能变薄时需要加强壳体构件4的刚度,因此也可以使扩散板4r和梁4g不成为一体而构成为分体的构件。
在图1A~图3B中,扩散板4r的厚度恒定,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厚度在排气方向上游端部侧和排气方向下游端部侧不同。例如,也可以使排气方向上游端部侧变薄并使排气方向下游端部侧变厚。
(第二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4~图6对离心送风机1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离心送风机1相同的构件标以相同的符号,并援用说明。以下,对于设于第二壳体4b的扩散器的方式,主要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通过梁4g分隔第二壳体4b的底部从而形成各排气孔4f。各梁4g架设于底部外周壁4h1与底部内周壁4h2之间。此外,在第二壳体4b设有使从各排气孔4f排出的空气扩散的扩散器(多个扩散板4r)。
如图5C所示,多个扩散板4r配置成朝向与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交叉的方向倾斜并面对各排气孔4f。各扩散板4r在面对排气孔4f的位置处(参照图4),以向斜下方倾斜的姿势一体地形成于底部外周壁4h1与底部内周壁4h2之间。多个扩散板4r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4r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重合。当构成扩散器的各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4r1被倒角而形成有倒圆角面时,能减少被扩散板4r扩散的气流阻力从而顺利地排气。扩散器(扩散板4r)将从设于第二送风路4e的排气孔4f沿轴向排出的空气如图5C所示,沿着扩散板4r的倾斜相对于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朝向斜下方排出。
这样,由于多个扩散板4r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4r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重合,因此需要先进的成型技术,但是即使是小型扁平的结构也能确保需要的风量,并且与如后所述地在排气孔4f不设置扩散器的情况相比,即使从离心风扇2到排气孔4f的排气流路缩短也能进一步提高静压。
如图6所示,构成扩散器的多个扩散板4r也可以呈相对于径向朝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偏移规定量的扭斜形状,以按照离心风扇2向箭头方向的旋转而排气。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扩散板4r的径向截面中的将轴向高度相同的点连结的线相对于径向扭斜的扭斜形状。假设将扩散板4r当作包络了具有微小的台阶的螺旋阶梯的各台阶的阶棱(角)而形成的斜坡时,各阶的阶棱相当于“将轴向高度相同的点连结的线”。当将相当于该阶棱的线表示为等高线时,虽然在图1C(第一实施例)的扩散板4r中该等高线与从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中心朝向外周的方向(径向)一致,但是在图6的扩散板4r中该等高线并不与上述方向一致,相对于径向的线段向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偏移规定的角度。具体地,该等高线的方向相对于径向外周侧向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偏移。
这样,通过将各扩散板4r设为相对于径向朝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偏移规定量的扭斜形状,能使从各排气孔4f向轴向排出的空气按照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扩散,能使叶轮2c的叶片数量乘以旋转频率而得到的频率分量的峰值音的产生部位分散化从而实现静音。
另外,以扩散板4r的形状为特征的上述等高线的方向也可以相对于径向的线段在外周侧向离心风扇2的旋转方向的反向偏移。此外,等高线不仅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此外,虽然在附图中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和排气方向下游端部与上述等高线平行,但是当排气方向上游端部和排气方向下游端部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平行时,排气方向上游端部和排气方向下游端部的轴向的高度也可以不同。
此处,对本实施例的特征进行补充。
在图4、图5C、图6中,将构成扩散器的多个扩散板4r中的一个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4r1的端部连结的线(上游端部线)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如上所述地扭斜,因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不会与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中心交叉。另一方面,将上述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4r1相反侧的端部即排气方向下游端部的端部连结的线(下游端部线)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与上游端部线平行。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这意味着,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扇扁平、排气孔配置于外周侧底部且排气孔的径向的宽度比距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小,使扩散板4r的从排气方向上游端部到排气方向下游端部的以离心风扇2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的距离在底部外周壁4h1侧和底部内周壁4h2侧基本相等。由此,在扩散板4r的表面流动的被加压的压缩空气无论是在底部外周壁4h1侧还是在底部内周壁4h2侧、均暴露于基本相等距离的表面空气阻力,因此具有能抑制在排气方向下游端部处产生紊流等效果。
此外,如图4~图6所示,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4r配置成从轴向俯视观察时彼此互相重合。一个扩散板4r的下游端部线和旁边的扩散板4r的上游端部线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具有恒定的角度。假设将本实施例的扩散板4r与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缺少中心部的锐角扇形的构件”、“在缺少中心部的锐角扇形的基础上使相当于本发明的上游端部线和下游端部线的部分扭斜的构件”进行比较时,本实施例的扩散板4r的与底部外周壁4h1接触的距离比这些扇形的构件短。如上所述,这是因为本发明的扩散板4r的上游端部线和下游端部线的相对关系不是以相同的点为中心的放射状而是平行的。因此,与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4r1附近相比,排气方向下游端部(梁4g)附近的流路截面在外周侧更宽。在本实施例那样的环状送风路8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空气流量的密度分布以外周侧较大的方式不均衡。因此,能通过使外周侧的流路截面变大来顺利地排气。
在图4~图6中,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下游端部是扩散板4r向底面侧露出的部位,是梁4g本身。即,梁4g是扩散板4r的排气方向下游端部并成为扩散板4r的一部分。然而,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由于在为了减小噪音、增大流路而使扩散板4r尽可能变薄时需要加强壳体构件4的刚度,因此也可以使扩散板4r和梁4g不成为一体而构成为分体的构件。
在图4~图6中,扩散板4r的厚度恒定,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厚度在排气方向上游端部侧和排气方向下游端部侧不同。例如,也可以使排气方向上游端部侧变薄并使排气方向下游端部侧变厚。
此处,图9的图表示出了与在第二壳体4b的排气孔4f是否设置扩散器以及扩散板4r的配置方式相对应的流量-静压特性。
图线L1表示没有在排气孔4f设置扩散器时的静压-流量特性(P-Q特性)。图线L2表示在图2C所示的排气孔4f设有扩散器(配置成扩散板4r彼此在俯视观察时不重叠)时的静压-流量(P-Q特性)。图线L3表示在图6所示的排气孔4f设有扩散器(配置成扩散板4r彼此在俯视观察时重合)时的静压-流量(P-Q特性)。图线L4表示当配置成图6所示那样的在排气孔4f设置扩散器且扩散板4r彼此在俯视观察时不重叠时(未图示)的静压-流量(P-Q特性)。可知,与在排气孔4f没有设有扩散器时(L1)相比,在排气孔4f设有扩散器时(L2、L3、L4),如箭头所示的那样即使是相同的流量也会提高静压。因此,通过设置扩散器,即使从离心风扇2到排气孔4f的排气流路缩短也能提高静压。
如图7A所示,通常的涡轮风扇中,立起形成于主板2b的叶轮2c的外周端弯曲形成为向旋转方向后侧突出。与西洛克风扇等相比,叶轮2c(叶片)的数量较少,叶片彼此的间隔较宽,因此针对各叶片的压力波动较大。上述针对各叶片的压力波动与扩散器发生干涉从而可能会产生峰值音。为了分散上述峰值音的频谱,如图7B的离心风扇2所示,考虑增加叶轮2c(叶片)的数量。然而,由于叶轮2c的径向内侧的空气流路较窄,使风扇特性(送风量)降低。此外,由于在主板2b上一体地形成的叶轮2c的壁厚变小,因此与模具制造有关的成本提高而使制造成本上升。
因此,图7C~7F示出了能抑制上述风扇特性的降低、制造成本上升的离心风扇2的另一例。图7D是图7C的立体图。如图7C、7D所示,在立起形成于与轮毂2a连续的主板2b上的叶轮2c的径向外侧附近(外周缘部),在距相邻的叶轮2c等间隔的位置(叶轮2c之间的中央部)分别立起形成有辅助叶轮2e。由此,能减小针对各叶片的压力波动从而抑制由于与扩散器发生干涉而产生峰值音。此外,由于叶轮2c和辅助叶轮2e的壁厚不需要改变或者即使改变也改变得很少,因此能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
图7E和图7F以及图8所示的离心风扇2是对图7C、7D的变形例。具体地,立起形成于主板2b的叶轮2c之间的辅助叶轮2e不需要设于距相邻的叶轮2c等间隔的位置(叶轮2c之间的中央部),也可以例如如图7E所示,使辅助叶轮2e立起形成于旋转方向前方的叶轮2c附近,也可以如图7F所示,使辅助叶轮2e立起形成于旋转方向后方的叶轮2c附近。
此外,也可以如图8所示,使设于叶轮2c之间的辅助叶轮2e的径向内端位置形成为与径向外端位置相比不平衡。即,也可以是,辅助叶轮2e的径向内端位置2e1靠近旋转方向后方的叶轮2c而径向外端位置2e2位于叶轮2c之间的中央部。即,也可以是,通过叶轮2c之间的压缩空气的上游侧通路(径向内侧)的间隔形成为有宽有窄,而下游侧通路(径向外侧)的间隔形成为相等。
此处,对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的车辆空调的效果详细地说明。
当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以吸入式座椅空调为目的安装于车辆的座椅时,在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的动作即“离心风扇2旋转、从轴向进气并在壳体构件4内向外周方向产生气流、在壳体构件4内的外周附近改变方向、在外周部向与进气方向相反的方向排出”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与座椅空调整体的噪声相比,其比例较大。由于从座椅表面的吸入口到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的流路较短并且能在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的排气口处确保对于排气流量存在富余的流路截面积,因此除了送风机之外的噪声产生原因是有限的。因此,可以清楚地分离除了送风机之外的噪声和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的噪声。由于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的噪声产生原因、输出等特性在壳体构件4的内侧结束,因此作为送风机的特性(输出、噪声)恒定并且如上所述壳体构件4的刚度较高,因此对于安装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的座椅提高了安装部位的位置、形状的自由度,能通过送风机的一种形状应用于多种座椅,从而能实现由量产效果带来的成本下降。
此外,由于特性(输出、噪声)恒定,从车辆的设计阶段提高了关于乘员的乘车舒适性的座椅空调特性的模拟精度,因此也具有使车辆制造商的设计工时减少这样的辅助效果。
此外,当与在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74580)中公开的吸入式座椅空调比较时,存在能通过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实现座椅的小型化这样的效果。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送风机与本发明不同,朝向旋转轴的径向(外周侧)进行排气。因此,如上所述,担心送风机对于机械应力的耐力,期望构造上坚固的设计,使尺寸、重量增大。除此之外,为了在座椅后端部(背面的情况下为后端部、座面的情况下为下端部)处理排气,需要将向座椅内管道、座椅背面后侧排出口等连接的连接部设于送风机,因此使尺寸、重量进一步增大。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可以从座椅背面后侧直接通过座椅表皮排气,由于较高的刚度以及省略了附件,与专利文献1的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实现小型化。
以往,在车辆用座椅不存在以空调为目的的送风机那样的构成构件,安装有送风机的座椅实质上是在座椅坐垫内存在异物。为了使就座的乘员不会感到送风机为异物,使送风机小型化或者增加座椅坐垫的厚度。考虑到近年来的车辆轻量化、小型化的趋势,显然,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具有与该趋势相对应的效果。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以车载用座椅空调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于HVAC(制热、换气以及空气调节)用的离心送风机等。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用于除了座椅空调之外的车辆用HVAC。以往,虽然在汽车中在剩余空间配置空调用送风机(具有舌部的涡旋式壳体的构件等),但是由于近年来的汽车小型化、居住空间扩大等导致剩余空间减少,并且由于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与以往的汽车不同,因此存在汽车设计者费心研究配置空调用送风机的空间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具有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那样的薄型、高压力、进气排气同向这样的特征的送风机,能提高汽车的设计自由度。若是以往的汽车,在送风机的设置部位的关系这方面,HVAC关联装置集中配置于前座膝盖下方周边,但是若是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可以将多个上述装置分散并向顶板、侧壁、门等配置。通过与珀尔帖元件等热电元件组合,可以实现省空间分散空调,也可以有助于空间利用效率较高的汽车设计。当然,即使是车辆之外的、剩余空间较少且难以确保配置以往的空调用送风机的空间的部位,本发明也同样有效。

Claims (8)

1.一种离心送风机,离心风扇和驱动该离心风扇旋转的电动机收容于壳体构件内,从所述壳体构件的轴向中央部进气并将压缩空气从设于所述壳体构件的径向外侧底部的多个排气孔排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构件包括: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以覆盖所述离心风扇的方式组装,在中央部设有进气用开口部并在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一送风路;以及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将所述电动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在所述离心风扇的外周端部的径向外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送风路组合的第二送风路,
在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组合而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径向外侧绕周形成的环状送风路中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送风路的底部,所述多个排气孔以规定间隔沿周向贯穿设置,所述多个排气孔是通过梁将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外周壁与底部内周壁之间分隔而形成的,将压缩空气向壳体构件的外部排出,设置有扩散器,在所述扩散器中,相对于所述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向斜下方倾斜的扩散板在面向各排气孔的位置以规定间隔设置,
所述扩散板设置成排气方向的上游端部线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与所述离心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交叉,与该上游端部线平行的排气方向的下游端部线不与离心风扇的旋转轴的中心交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一体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多个扩散板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不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器一体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多个扩散板配置成使沿周向相邻的扩散板彼此在从轴向俯视观察时互相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扩散器的各扩散板的排气方向上游端部被倒角而形成有倒圆角面。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扩散器的各扩散板呈相对于径向朝离心风扇的旋转方向偏移规定量的扭斜形状。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风扇在中心部具有与转子轭一体地组装的轮毂,与该轮毂的径向外侧相连的主板形成为圆顶状,在所述主板上以规定间隔沿周向立起形成有多个叶轮并形成有将各叶轮的外周缘部连接成环状的护罩。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以沿轴向重合的方式收容于圆顶状空间部,该圆顶状空间部通过所述离心风扇的轮毂和与该轮毂相连的主板形成于进气用开口部的相反面侧。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风扇中,在相邻的叶轮之间的径向外侧附近,辅助叶轮分别立起形成于主板上。
CN202110148092.8A 2020-02-04 2021-02-03 离心送风机 Active CN1132174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6949 2020-02-04
JP2020016949 2020-02-04
JP2020-198027 2020-11-30
JP2020198027A JP6889798B1 (ja) 2020-02-04 2020-11-30 遠心送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7422A CN113217422A (zh) 2021-08-06
CN113217422B true CN113217422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42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8092.8A Active CN113217422B (zh) 2020-02-04 2021-02-03 离心送风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4372B2 (zh)
JP (1) JP6889798B1 (zh)
CN (1) CN113217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823B (zh) * 2022-04-18 2024-07-1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离心压缩机叶轮式风扇灯及其工作方法
JP2024099322A (ja) * 2023-01-12 2024-07-25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9599B2 (ja) 2008-06-17 2011-07-2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DE102009024568A1 (de) 2009-06-08 2010-12-09 Man Diesel & Turbo Se Verdichterlaufrad
EP2690291B1 (en) * 2011-03-23 2015-08-0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EP3673941A1 (en) * 2011-08-05 2020-07-01 ResMed Motor Technologies Inc Blower
DE102013104849A1 (de) 2012-06-20 2013-12-24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Lüfterrad sowie Elektromotor
KR102076668B1 (ko) * 2013-05-24 2020-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6311377B2 (ja) 2014-03-17 2018-04-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空調システム
JP6781685B2 (ja) * 2017-11-22 2020-11-04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送風機
JP2020012381A (ja) 2018-07-13 2020-01-2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インペラ
KR102559756B1 (ko) * 2018-09-14 2023-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89798B1 (ja) 2021-06-18
US20210239127A1 (en) 2021-08-05
US11624372B2 (en) 2023-04-11
CN113217422A (zh) 2021-08-06
JP2021124115A (ja) 2021-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7422B (zh) 离心送风机
JP3354157B2 (ja) 換気用の軸流空気入口を有するブロワーホイール
US7384237B2 (en) Fan unit for a ventilator
US20140105763A1 (en) Axial-flow fan
KR102396076B1 (ko) 로봇 청소기 팬 조립체 및 로봇 청소기
JPWO2017051521A1 (ja) 温度調和ユニット、温度調和システム、車両
JP6292241B2 (ja) 遠心ファン
JP2006219990A (ja) 電動送風機
JP6793803B1 (ja) 遠心送風機
EP1847716B1 (en) Axial flow blower
KR100837362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모터의 소음저감장치
JP5899394B2 (ja) 遠心送風機
KR102624159B1 (ko) 자동차 시트용 양방향 블로워 모터
JP2003232298A (ja) 電動送風機
JP6588999B2 (ja) 遠心式ファン
WO2019176625A1 (ja) 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エアタオル
JP6419741B2 (ja) 遠心ファン
JP3812536B2 (ja) 遠心式送風機
KR100658868B1 (ko) 기류 발생 구조물 및 그 장치
KR20060118713A (ko) 터보팬
JP6555101B2 (ja) シート用送風機、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18155249A (ja) 遠心ファン
JPH08109897A (ja) 多翼送風機
JP2010059876A (ja) 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送風機
US20240229824A1 (en) Centrifugal bl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