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7983A -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7983A
CN113207983A CN202110496592.0A CN202110496592A CN113207983A CN 113207983 A CN113207983 A CN 113207983A CN 202110496592 A CN202110496592 A CN 202110496592A CN 113207983 A CN113207983 A CN 113207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aw material
extraction
tibetan tea
tea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65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家宇
马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an Chaduoli Bio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Ya'an Chaduoli Bio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an Chaduoli Bio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filed Critical Ya'an Chaduoli Bio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to CN2021104965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79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7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79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0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2Drying or concentrating tea extra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2Drying or concentrating tea extract
    • A23F3/26Drying or concentrating tea extract by lyophilis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1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rumin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3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sw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7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birds
    • A23K50/75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birds for poult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05F5/006Waste from chemical processing of material, e.g. diestillation, roasting, coo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rd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和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所述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提取用水预制、第一次粉碎、第一次水提取、第二次水提取、第三次水提取、离心分离、膜过滤、膜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和第二次粉碎后得到原叶即溶藏茶粉。本发明工艺简单,整个提取过程保持低温环境下处理,本发明不仅有效保留了原料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有益物质,还能降低原叶即溶藏茶粉中的氟含量,同时去除茶叶中混入的大分子农残物和可能混入的重金属存留物,并且本发明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和中间剂,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无污染物排出,也无废水排放,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藏茶制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低温水提取技术加工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其健康价值和营养功效首屈一指;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传承千年的茶文化、茶叶经济,随着国家的强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下,如何通过将藏茶制成原叶即溶藏茶粉,能够方便快捷、即刻冲饮得到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安全高品质的藏茶,其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
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0年11月3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2010740294.7,发明名称为“一种藏茶压片糖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的申请人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藏茶压片糖,包括速溶藏茶、木糖醇+甘露醇,低聚果糖、微晶纤维素、柠檬酸、薄荷、三氯蔗糖和硬脂酸镁;其质量比分别为:速溶藏茶5%-25%,木糖醇+甘露醇40%-70%,低聚果糖5%-15%,微晶纤维素10-20%,柠檬酸0.5%-3%,薄荷0.05%-0.8%,三氯蔗糖0.1%-0.5%,硬脂酸镁0.3%-1.2%。该藏茶压片糖以藏茶为原料,采用现代化提取工艺结合冷冻干燥先制得速溶藏茶,再将其他辅料经过超微粉碎后与速溶藏茶混合,经过压片机进行压片制得。
①该专利在说明书实施例中明确指出了提取技术采用高温浸提,在粉碎后的藏茶粉中加入蒸馏水,水浴加热进行浸提,浸提过程中保持搅拌;为了解决所需解决问题和达到所需达到的技术效果,步骤S12中水浴浸提的料液比1:20-60g/mL,浸提温度70-100℃,浸提时间0.5-3h,浸提1-3次;或步骤S12中水浴浸提的料液比1:53g/mL,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1.35h,浸提3次;②该专利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将速溶藏茶、木糖醇+甘露醇,低聚果糖、微晶纤维素、柠檬酸、薄荷、三氯蔗糖和硬脂酸镁混合制成藏茶压片糖的方法;③该专利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为藏茶压片糖采用速溶藏茶作为原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粉碎后的茶叶粉制备的茶含片,口感更加细腻;同时,藏茶压片糖中的其他辅料的添加在保障了藏茶风味的同时,还实现了多元化的口味。
由此可见,目前市面上并没有速溶藏茶粉单独的精品,几乎都是将简制的藏茶粉与其他保健成份进行组合拼凑制成保健功能的藏茶压片,如上述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申请的一种藏茶压片糖专利,该专利中对于藏茶粉的加工部分,采用了高温浸提,然而申请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发现,高温浸提也会导致被加工茶叶的性状和形状改变,使得大分子农残物和重金属存留物无法被完全除去,后续生产的藏茶粉品质严重下降,消费者长期食用还存在生命安全风险;更有一些现有技术直接采用低端茶渣碎末来加工藏茶粉等问题,导致实际产品无法进入消费市场或者消费市场接受度不高。
而且目前市面上的含速溶藏茶粉的产品中,速溶藏茶粉普遍存在色香味不足、口感与原茶冲泡有差别,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中间萃取剂,使得产品成品种含有添加物或者辅料,无法做到原汁原味的茶叶原叶即溶藏茶粉。
经申请人研究发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茶叶鲜叶产出;而现有藏茶粉加工技术方案的缺席以及采用低端茶叶或者茶渣碎末作为原料,根本无法明显增加茶叶原料消耗、提效增收,而且解决现有技术生成藏茶粉存在香气口感滋味不佳的问题;同时在2020年雅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抽检雅安市茶叶协会中部分茶企业的藏茶中发现,由于茶园地理位置和土壤成份原因,有些茶企业所生产的藏茶中氟含量出现了超标的情况,导致产品被雅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和销毁,这些茶企业由于技术原因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申请人提出使用来自优质管护条件的茶园鲜叶,并且采用注重香气滋味茶叶初加工方法制得原料藏茶作为后续藏茶粉深加工原料,以及如何降低藏茶中的氟含量,同时避免高温提取环节将大分子农残物和重金属存留物除去是本研究发明首先解决的问题,所以申请人的研发团队于2017年开始采用全程低温水提取技术来加工原叶即溶藏茶粉的研究和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整个提取过程保持低温环境下处理,本发明的全程低温水提取技术与现有采用高温浸提技术生产藏茶粉完全不同,本发明不仅有效保留了原料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有益物质,还能降低原叶即溶藏茶粉中的氟含量,同时去除茶叶中混入的大分子农残物和可能混入的重金属存留物,有效保证了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并且本发明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和中间剂,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无污染物排出,也无废水排放,绿色环保。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和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
所述原料藏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萎凋:选当年生长的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鲜叶,将茶叶鲜叶送入萎凋槽在25℃-45℃的温度下进行2-8个小时的萎凋,得到含水量为55%-75%的鲜叶原料;
杀青:将经萎凋后鲜叶原料送入滚筒杀青机内依次在滚筒杀青机的三个温度区域中进行连续杀青,得到含水量为65%-75%的鲜叶原料;连续杀青的时间为8-12分钟,所述第一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320℃-350℃,所述第二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 280℃-320℃,所述第三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250℃-280℃,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滚筒转速为20转/分-30转/分;
揉捻:将经杀青后的鲜叶原料送入揉捻机内在30℃-45℃的温度下揉捻60-70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60%-70%的鲜叶原料;
第一次烘干:将揉捻后的鲜叶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70℃-95℃的温度下烘干10-15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20%-35%的鲜叶原料;
渥堆发酵:将第一次烘干后的鲜叶原料在常温下进行渥堆发酵12-72个小时后,得到含水量为15%-30%的发酵原料;
第二次烘干:将经渥堆发酵后的发酵原料送入烘干机内进行在90℃-120℃的温度下烘干8-12分钟,得到含水量为4%-6%的原料藏茶;
所述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用水预制:将自来水送入工业级反渗透水处理机内进行反渗透过滤得到纯净水,备用;
第一次粉碎:将原料藏茶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8℃-30℃的温度下进行超微粉碎,得到800目-1000目的原料藏茶粉;
第一次水提取:先将粉碎后的原料藏茶粉投入嵌有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再往提取罐内进行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一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3%-5%的第一次提取液,第一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2-15,第一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120分钟,所述第一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原料藏茶粉投入提取罐内并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二次水提取: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二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2%-3%的第二次提取液,第二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提取液混合成浓度为2.5%-4%的第一混合液后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0-12,第二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120分钟,所述第二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三次水提取: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三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1%-2%的第三次提取液,第三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混合液混合成浓度为2%-3%的第二次混合液;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0-12,第三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120分钟,所述第三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离心分离:将储存罐内的第二次混合液送入高速蝶式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分离液;所述高速蝶式离心机的转速为15000 r/m -18000r/m,离心分离的时间为3-5秒;
膜过滤:将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分离液送入聚丙烯膜过滤设备进行微米级循环过滤,直到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透亮后得到过滤液,微米级循环过滤的过滤膜孔径为0.3-0.8μm;
膜浓缩:将过滤液送入膜浓缩集成系统在18-3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3-4小时的循环浓缩后,得到浓度为6%-10%的藏茶浓缩液;
真空冷冻干燥:先将藏茶浓缩液送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50℃至-60℃的温度下进行3-5小时的预冻得到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再将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在-40℃至-4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4-16小时的升华,得到含水量为25%-30%的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再将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在-5℃至-1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0-12小时的干燥,得到含水量为4%-6%的冻干藏茶浓缩块;
第二次粉碎:将冻干藏茶浓缩块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2℃-18℃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粉碎,得到80目-120目的原叶即溶藏茶粉。
还包括紫外线杀菌步骤,所述紫外线杀菌步骤是指将原叶即溶藏茶粉经紫外线杀菌灯进行5-8分钟的紫外线杀菌处理。
进一步优先方案,还包括固废回收步骤,所述固废回收步骤为:
A、回收第三次提取步骤中剩余的原料藏茶粉渣;
B、回收离心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分离不溶物;
C、回收膜过滤步骤中过滤出的过滤不溶物;
D、将原料藏茶粉渣、分离不溶物和过滤不溶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废料,将混合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60℃-90℃的温度下烘干20-30分钟后得到回收料。
再进一步优先方案,在所述的膜浓缩步骤中,过滤液经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后,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在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时、第二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时或第三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时注入提取罐内。
再进一步优先方案,还包括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00ml-350ml的热水,可以瞬间溶解、茶汤通透明亮先黄渐变为红,并可还原出一杯香味明显高扬、滋味浓郁的藏茶茶汤。
再进一步优先方案,还包括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00ml-350ml的冷水,也可以即刻溶解,并在50-70秒的时间内还原出一杯茶汤变得通透明亮先黄渐变为红的藏茶茶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工艺简单,整个提取过程保持低温环境下处理,本发明的全程低温水提取技术与现有采用高温浸提技术生产藏茶粉完全不同,本发明不仅有效保留了原料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有益物质,还能降低原叶即溶藏茶粉中的氟含量,同时去除茶叶中混入的大分子农残物和可能混入的重金属存留物,有效保证了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并且本发明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和中间剂,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无污染物排出,也无废水排放,绿色环保。
2、本发明制得的原叶即溶藏茶粉,用热水能冲泡,用冷水也能冲泡,而且香气浓郁,滋味鲜爽富有层次,能够真正媲美原叶茶冲泡的香气滋味感受,消费者接受层度高;原叶即溶藏茶粉中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有益物质含量高,日常品饮一杯可以媲美常规冲泡原叶茶约10杯的有益物质含量,使茶叶对人体的健康功效得到了剂量的加持。
3、本发明采用萎凋步骤,选当年生长的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鲜叶,将茶叶鲜叶送入萎凋槽在25℃-45℃的温度下进行2-8个小时的萎凋,得到含水量为55%-75%的鲜叶原料,萎凋的目的是保证鲜叶原料产生浓厚香气,无红梗,无焦边,无腐烂,从而保证后续原料茶叶的品质。
4、本发明采用杀青步骤,将经萎凋后鲜叶原料送入滚筒杀青机内依次在滚筒杀青机的三个温度区域中进行连续杀青,得到含水量为65%-75%的鲜叶原料;连续杀青的时间为8-12分钟,所述第一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320℃-350℃,所述第二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 280℃-320℃,所述第三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250℃-280℃,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滚筒转速为20转/分-30转/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中所含茶多酚、茶氨酸和茶多糖等有益物质的渗出率和转化率。
5、本发明采用揉捻步骤,将经杀青后的鲜叶原料送入揉捻机内在30℃-45℃的温度下揉捻60-70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60%-70%的鲜叶原料;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中所含有益物质的渗出率和转化率。
6、本发明采用第一次烘干步骤,将揉捻后的鲜叶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70℃-95℃的温度下烘干10-15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20%-35%的鲜叶原料;目的是为了增加原料藏茶的香气。
7、本发明采用渥堆发酵步骤,将第一次烘干后的鲜叶原料在常温下进行渥堆发酵12-72个小时后,得到含水量为15%-30%的发酵原料;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中所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氨基酸等有益物质的渗出率和转化率。
8、本发明采用第二次烘干步骤,将经渥堆发酵后的发酵原料送入烘干机内进行在90℃-120℃的温度下烘干8-12分钟,得到含水量为4%-6%的原料藏茶;由于在渥堆发酵过程中会有香气散失,因此,再次进行第二次烘干可达到提香的效果,从而全面增加原料藏茶的香气,以达到后续工艺在生产原叶即溶藏茶粉时对原料藏茶的品质需求。
9、本发明采用提取用水预制步骤,将自来水送入工业级反渗透水处理机内进行反渗透过滤得到纯净水;让整个生产车间用水须经过工业反渗透处理,目的是保证为纯净水进入后续提取液提取环节中,避免一般水质中混有的矿物质、杂质与原料藏茶中的有益物质结合,导致产品风味或品质受到影响,从而有效保持原料藏茶中的有益物质含量,进而保证生产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
10、本发明采用第一次粉碎步骤,将原料藏茶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8℃-30℃的温度下进行超微粉碎,原料藏茶在低于30℃的环境下性状稳定,不易改变和快速挥发香气物质,得到800-1000目的原料藏茶粉;原料藏茶粉过粗则会增加水提取的难度和时间,原料藏茶粉过细会增加膜过滤的难度和时间。
11、本发明依次采用了三次低温水提取和嵌有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避免高温蒸煮导致茶叶性状改变,香气丧失和降低农残进入提取液;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第二次水提取步骤和第三次水提取步骤均采用间歇式搅拌,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并且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可有效促进原料藏茶粉中的水溶物析出,为进行下一步离心分离的效率提高,打下基础;针对发酵后的原料藏茶粉中水溶物析出时间慢的问题,提前在提取罐内增设超声波提取棒,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从而大大提高三次低温水提取的提取率,从而实现增效节能和节约时间。
12、本发明采用离心分离步骤,将储存罐内的第二次混合液送入高速蝶式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分离液;目的是使第二次混合液中的不溶物、杂质与溶液分离,从而得到干净有用的分离液送入后续工序,有效保证后续生产出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
13、本发明采用膜过滤步骤,将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分离液送入聚丙烯膜过滤设备进行微米级循环过滤,直到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透亮后得到过滤液,微米级循环过滤的过滤膜孔径为0.3-0.8μm;目的是去除分离液中混入的微小杂质和过滤大分子农残物和可能混入的重金属离子,进一步澄清生产用过滤液,完全除去农残物,进一步有效保证后续生产出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
14、本发明采用膜浓缩步骤,将过滤液送入膜浓缩集成系统在18-3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3-4小时的循环浓缩后,得到浓度为6%-10%的藏茶浓缩液;采用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有效保障了浓缩液的滋味香气;由于浓缩过程中会导致浓缩液升温,因此浓缩罐体上附加了水循环冷却装置,保持浓缩过程在18-30℃的低温状态保留有益物质,滤除水分,此时茶汤色泽加深,但应当为香气宜人浓郁的粘稠液体,无杂质无异味。此时生产检测人员提取5ml藏茶浓缩液注入400ml水,能形成颜色通透明亮先黄渐变为红,香气馥郁滋味浓郁的茶汤为佳。
15、本发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步骤,先将藏茶浓缩液送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50℃至-60℃的温度下进行3-5小时的预冻得到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再将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在-40℃至-4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4-16小时的升华,得到含水量为25%-30%的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再将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在-5℃至-1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0-12小时的干燥,得到含水量为4%-6%的冻干藏茶浓缩块;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步骤依次进行了预冻、升华和干燥来生产冻干藏茶浓缩块,整个过程有效降低了冻干藏茶浓缩块在生产过程中的香气滋味损失,从而保证后续生产出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
16、本发明采用第二次粉碎步骤,第二次粉碎:将冻干藏茶浓缩块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2℃-18℃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粉碎,得到80目-120目的原叶即溶藏茶粉;还包括紫外线杀菌步骤,所述紫外线杀菌步骤是指将原叶即溶藏茶粉经紫外线杀菌灯进行5-8分钟的紫外线杀菌处理。紫外线杀菌处理的目的是对原叶即溶藏茶粉进行灭菌处理,紫外线杀菌灯杀菌避免了原叶即溶藏茶粉采用高温杀菌会受高温高压影响改变性状和损失香气滋味,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17、本发明可推动机采技术在茶区实施,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茶园产能、增加农民收入。
18、本发明还采用固废回收步骤,将原料藏茶粉渣、分离不溶物和过滤不溶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废料,将混合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60℃-90℃的温度下烘干20-30分钟后得到回收料,一方面回收料可作为茶园肥料回田到茶园的土壤中为茶树提供营业,另一方面回收料可以作为茶园周边匹配的家禽养殖厂喂养家禽(如猪、牛、鸡和鸭等)的日常饲料,这些家禽长期食用回收料后,还能大大提供家禽的肉质品质和价值,还能提高鸡蛋鸭蛋的营养品质和价值,有利于配合茶园生态进一步打造茶香猪、茶香牛、茶香鸡和茶香鸭等生态农副产品概念,提高茶园当地知名度和创建优质品牌。
19、本发明采用在所述的膜浓缩步骤中,过滤液经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后,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在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时、第二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时或第三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时注入提取罐内,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作为提取用水循环使用,无废水排放,使得本发明的方法非常环保,还节约了水资源。
20、本发明采用包括成品热水检测步骤和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本发明能够直接做出冷热水即溶的原叶即溶藏茶粉,冷热水即溶的检测除了验证生产工艺和产品是否合格,还能使原叶即溶藏茶粉溶于冷水;而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做出的茶粉并不一定是即溶的,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做出的茶粉更无法用冷水即刻冲泡出优质的冷水即溶藏茶茶汤。
21、本发明的工艺带来的较高的提取率和成品率,具备市场价值和应用可行性。
22、本发明全程保持低温处理,而且水循环利用,所有残渣废料可回收处理,整个工艺绿色环保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和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
所述原料藏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萎凋:选当年生长的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鲜叶,将茶叶鲜叶送入萎凋槽在25℃的温度下进行8个小时的萎凋,得到含水量为55%的鲜叶原料;萎凋的目的是保证鲜叶原料产生浓厚香气,无红梗,无焦边,无腐烂,从而保证后续原料茶叶的品质;
杀青:将经萎凋后鲜叶原料送入滚筒杀青机内依次在滚筒杀青机的三个温度区域中进行连续杀青,得到含水量为65%的鲜叶原料;连续杀青的时间为8分钟,所述第一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320℃,所述第二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 280℃,所述第三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250℃,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滚筒转速为20转/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中所含茶多酚、茶氨酸和茶多糖等有益物质的渗出率和转化率;
揉捻:将经杀青后的鲜叶原料送入揉捻机内在30℃的温度下揉捻60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70%的鲜叶原料;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中所含有益物质的渗出率和转化率;
第一次烘干:将揉捻后的鲜叶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70℃的温度下烘干15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35%的鲜叶原料;目的是为了增加原料藏茶的香气;
渥堆发酵:将第一次烘干后的鲜叶原料在常温下进行渥堆发酵12个小时后,得到含水量为30%的发酵原料;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中所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氨基酸等有益物质的渗出率和转化率;
第二次烘干:将经渥堆发酵后的发酵原料送入烘干机内进行在90℃的温度下烘干12分钟,得到含水量为6%的原料藏茶;由于在渥堆发酵过程中会有香气散失,因此,再次进行第二次烘干可达到提香的效果,从而全面增加原料藏茶的香气,以达到后续工艺在生产原叶即溶藏茶粉时对原料藏茶的品质需求;
所述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用水预制:将自来水送入RO-2T/H-A型工业级反渗透水处理机内进行反渗透过滤得到纯净水,备用;让整个生产车间用水须经过工业反渗透处理,目的是保证为纯净水进入后续提取液提取环节中,避免一般水质中混有的矿物质、杂质与茶叶中的有益物质结合,导致产品风味或品质受到影响,从而有效保持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含量,进而保证生产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
第一次粉碎:将原料藏茶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8℃的温度下进行超微粉碎,原料藏茶在低于30℃的环境下性状稳定,不易改变和快速挥发香气物质,得到800目的原料藏茶粉;原料藏茶粉过粗则会增加水提取的难度和时间,原料藏茶粉过细会增加膜过滤的难度和时间;生产时,整个第一次粉碎生产车间处于恒温状态;
第一次水提取:先将粉碎后的原料藏茶粉投入嵌有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再往提取罐内进行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一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3%的第一次提取液,第一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5,第一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120分钟,所述第一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原料藏茶粉投入提取罐内并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15分钟需要间隙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二次水提取: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二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2%的第二次提取液,第二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提取液混合成浓度为2.5%的第一混合液后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2,第二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120分钟,所述第二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15分钟需要间隙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三次水提取: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三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1%的第三次提取液,第三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混合液混合成浓度为2%的第二次混合液;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 12,第三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120分钟,所述第三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15分钟需要间隙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三次水提取流程均在保持低温环境下的恒温车间内进行,低温环境是指≤30℃的温度环境。
采用三次低温水提取和嵌有一支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避免高温蒸煮导致茶叶性状改变,香气丧失和降低农残进入提取液;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第二次水提取步骤和第三次水提取步骤均采用间歇式搅拌,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并且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可有效促进原料藏茶粉中的水溶物析出,为进行下一步离心分离的效率提高,打下基础;针对发酵后的原料藏茶粉中水溶物析出时间慢的问题,提前在提取罐内增设超声波提取棒,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从而大大提高三次低温水提取的提取率,从而实现增效节能和节约时间;
由于搅拌时和超声波提取棒振动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环境升温,从而影响提取的品质;因此,搅拌采用间歇式搅拌,搅拌工作时产生热量,搅拌间歇时散去热量;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超声波提取棒工作时产生热量,超声波提取棒间歇时散去热量;保证提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会影响提取效果。
离心分离:将储存罐内的第二次混合液送入DHC-500型高速蝶式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分离液;所述高速蝶式离心机的转速为18000r/m,离心分离的时间为3秒;使第二次混合液中的不溶物、杂质与溶液分离,从而得到干净有用的分离液送入后续工序,有效保证后续生产出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
膜过滤:将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分离液送入MZ80-10X型聚丙烯膜过滤设备进行微米级循环过滤,直到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透亮后得到过滤液,微米级循环过滤的过滤膜孔径为0.8μm;目的是去除分离液中混入的微小杂质和过滤大分子农残物质,进一步澄清生产用液,完全除去农残物,进一步有效保证后续生产出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
膜浓缩:将过滤液送入RS8040-6X型膜浓缩集成系统在18℃的温度环境下进行4小时的循环浓缩后,得到浓度为6%的藏茶浓缩液;
采用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有效保障了浓缩液的滋味香气;由于浓缩过程中会导致浓缩液升温,因此浓缩罐体上附加了水循环冷却装置,保持浓缩过程在18-30℃的低温状态保留有益物质,滤除水分,此时茶汤色泽加深,但应当为香气宜人浓郁的粘稠液体,无杂质无异味。此时生产检测人员提取5ml浓缩液注入400ml水,能形成颜色通透明亮先黄渐变为红,香气馥郁滋味浓郁的茶汤为佳;
真空冷冻干燥:先将藏茶浓缩液送入DGSP-50型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50℃的温度下进行5小时的预冻得到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再将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在-40℃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6小时的升华,得到含水量为30%的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再将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在-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2小时的干燥,得到含水量为6%的冻干藏茶浓缩块;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步骤依次进行了预冻、升华和干燥来生产冻干藏茶浓缩块,整个过程有效降低了冻干藏茶浓缩块在生产过程中的香气滋味损失,从而保证后续生产出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品质和质量;
第二次粉碎:将冻干藏茶浓缩块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2℃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粉碎,得到120目的原叶即溶藏茶粉。生产时,整个第二次粉碎生产车间处于恒温状态。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紫外线杀菌步骤,所述紫外线杀菌步骤是指将原叶即溶藏茶粉经紫外线杀菌灯进行5分钟的紫外线杀菌处理。紫外线杀菌处理的目的是对原叶即溶藏茶粉进行灭菌处理,紫外线杀菌灯杀菌避免了原叶即溶藏茶粉采用高温杀菌会受高温高压影响改变性状和损失香气滋味,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中,取1000克经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加工出的原料藏茶,通过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可制备出196克原叶即溶藏茶粉。
实施例2: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和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
所述原料藏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萎凋:选当年生长的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鲜叶,将茶叶鲜叶送入萎凋槽在35℃的温度下进行5个小时的萎凋,得到含水量为66%的鲜叶原料;
杀青:将经萎凋后鲜叶原料送入滚筒杀青机内依次在滚筒杀青机的三个温度区域中进行连续杀青,得到含水量68%的鲜叶原料;连续杀青的时间为11分钟,所述第一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330℃,所述第二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 300℃,所述第三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270℃,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滚筒转速为25转/分;
揉捻:将经杀青后的鲜叶原料送入揉捻机内在36℃的温度下揉捻65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65%的鲜叶原料;
第一次烘干:将揉捻后的鲜叶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85℃的温度下烘干13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31%的鲜叶原料;
渥堆发酵:将第一次烘干后的鲜叶原料在常温下进行渥堆发酵48个小时后,得到含水量为22%的发酵原料;
第二次烘干:将经渥堆发酵后的发酵原料送入烘干机内进行在100℃的温度下烘干9分钟,得到含水量为5%的原料藏茶;
所述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用水预制:将自来水送入RO-2T/H-A型工业级反渗透水处理机内进行反渗透过滤得到纯净水,备用;
第一次粉碎:将原料藏茶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25℃的温度下进行超微粉碎,得到900目的原料藏茶粉;
第一次水提取:先将粉碎后的原料藏茶粉投入嵌有两支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再往提取罐内进行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一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4%的第一次提取液,第一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4,第一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100分钟,所述第一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原料藏茶粉投入提取罐内并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10分钟需要间隙1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二次水提取: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两支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二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2%的第二次提取液,第二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提取液混合成浓度为3%的第一混合液后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1,第二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100分钟,所述第二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10分钟需要间隙1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三次水提取: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两支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三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2%的第三次提取液,第三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混合液混合成浓度为3%的第二次混合液;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1,第三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100分钟,所述第三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10分钟需要间隙1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离心分离:将储存罐内的第二次混合液送入DHC-500型高速蝶式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分离液;所述高速蝶式离心机的转速为17000 r/m,离心分离的时间为4秒;
膜过滤:将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分离液送入MZ80-10X型聚丙烯膜过滤设备进行微米级循环过滤,直到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透亮后得到过滤液,微米级循环过滤的过滤膜孔径为0.4μm;
膜浓缩:将过滤液送入RS8040-6X型膜浓缩集成系统在23℃的温度环境下进行4小时的循环浓缩后,得到浓度为8%的藏茶浓缩液;
真空冷冻干燥:先将藏茶浓缩液送入DGSP-50型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55℃的温度下进行4小时的预冻得到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再将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在-42℃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5小时的升华,得到含水量为27%的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再将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在-10℃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1小时的干燥,得到含水量为5%的冻干藏茶浓缩块;
第二次粉碎:将冻干藏茶浓缩块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5℃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粉碎,得到110目的原叶即溶藏茶粉。生产时,整个第二次粉碎生产车间处于恒温状态。
本实施例中,取1000克经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加工出的原料藏茶,通过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可制备出212克原叶即溶藏茶粉。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紫外线杀菌步骤,所述紫外线杀菌步骤是指将原叶即溶藏茶粉经紫外线杀菌灯进行6分钟的紫外线杀菌处理。
本实例还包括固废回收步骤,所述固废回收步骤为:
A、回收第三次提取步骤中剩余的原料藏茶粉渣;
B、回收离心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分离不溶物;
C、回收膜过滤步骤中过滤出的过滤不溶物;
D、将原料藏茶粉渣、分离不溶物和过滤不溶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废料,将混合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60℃的温度下烘干20分钟后得到回收料。
一方面回收料可作为茶园肥料回田到茶园的土壤中为茶树提供营业,另一方面回收料可以作为茶园周边匹配的家禽养殖厂喂养家禽(如猪、牛、鸡和鸭等)的日常饲料,这些家禽长期食用回收料后,还能大大提供家禽的肉质品质和价值,还能提高鸡蛋鸭蛋的营养品质和价值,有利于配合茶园生态进一步打造茶香猪、茶香牛、茶香鸡和茶香鸭等生态农副产品概念,提高茶园当地知名度和创建优质品牌。
本实例在所述的膜浓缩步骤中,过滤液经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后,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在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时、第二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时或第三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时注入提取罐内。
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作为提取用水循环使用,无废水排放,使得本发明的方法非常环保,还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例还包括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00ml的热水,可以瞬间溶解、茶汤通透明亮先褐色渐变为红,并可还原出一杯香味明显高扬、滋味浓郁的藏茶茶汤。
本实例还包括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00ml的冷水,也可以即刻溶解,并在50秒的时间内还原出一杯茶汤变得通透明亮先浅褐色渐变为红的藏茶茶汤。
本发明能够直接做出冷热水即溶的原叶即溶藏茶粉,冷热水即溶的检测除了验证生产工艺和产品是否合格,还能使原叶即溶藏茶粉溶于冷水;而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做出的茶粉并不一定是即溶的,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方法做出的藏茶粉更无法用冷水即刻冲泡出优质的冷水即溶藏茶茶汤。
本发明的工艺带来的较高的提取率和成品率,具备市场价值和应用可行性。
本发明全程保持低温处理,而且水循环利用,所有残渣废料可回收处理,整个工艺绿色环保无污染。
实施例3: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和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
所述原料藏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萎凋:选当年生长的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鲜叶,将茶叶鲜叶送入萎凋槽在45℃的温度下进行2个小时的萎凋,得到含水量为75%的鲜叶原料;
杀青:将经萎凋后鲜叶原料送入滚筒杀青机内依次在滚筒杀青机的三个温度区域中进行连续杀青,得到含水量为75%的鲜叶原料;连续杀青的时间为12分钟,所述第一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350℃,所述第二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 320℃,所述第三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280℃,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滚筒转速为30转/分;
揉捻:将经杀青后的鲜叶原料送入揉捻机内在45℃的温度下揉捻70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60%的鲜叶原料;
第一次烘干:将揉捻后的鲜叶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795℃的温度下烘干10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20%的鲜叶原料;
渥堆发酵:将第一次烘干后的鲜叶原料在常温下进行渥堆发酵72个小时后,得到含水量为15%的发酵原料;
第二次烘干:将经渥堆发酵后的发酵原料送入烘干机内进行在120℃的温度下烘干8分钟,得到含水量为4%的原料藏茶;
所述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用水预制:将自来水送入RO-2T/H-A型工业级反渗透水处理机内进行反渗透过滤得到纯净水,备用;
第一次粉碎:将原料藏茶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30℃的温度下进行超微粉碎,得到1000目的原料藏茶粉;
第一次水提取:先将粉碎后的原料藏茶粉投入嵌有两支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再往提取罐内进行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一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5%的第一次提取液,第一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2,第一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分钟,所述第一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原料藏茶粉投入提取罐内并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分钟需要间隙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二次水提取: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两支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二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3%的第二次提取液,第二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提取液混合成浓度为4%的第一混合液后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0,第二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分钟,所述第二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分钟需要间隙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三次水提取: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两支3000W20KHZ型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三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2%的第三次提取液,第三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混合液混合成浓度为3%的第二次混合液;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0,第三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分钟,所述第三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分钟需要间隙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离心分离:将储存罐内的第二次混合液送入DHC-500型高速蝶式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分离液;所述高速蝶式离心机的转速为15000 r/m,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秒;
膜过滤:将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分离液送入MZ80-10X型聚丙烯膜过滤设备进行微米级循环过滤,直到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透亮后得到过滤液,微米级循环过滤的过滤膜孔径为0.3μm;
膜浓缩:将过滤液送入RS8040-6X型膜浓缩集成系统在3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3小时的循环浓缩后,得到浓度为10%的藏茶浓缩液;
真空冷冻干燥:先将藏茶浓缩液送入DGSP-50型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60℃的温度下进行3小时的预冻得到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再将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在-4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4小时的升华,得到含水量为25%的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再将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在-1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0小时的干燥,得到含水量为4%的冻干藏茶浓缩块;
第二次粉碎:将冻干藏茶浓缩块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8℃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粉碎,得到80目的原叶即溶藏茶粉。生产时,整个第二次粉碎生产车间处于恒温状态。
本实施例中,取1000克经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加工出的原料藏茶,通过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可制备出237克原叶即溶藏茶粉。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紫外线杀菌步骤,所述紫外线杀菌步骤是指将原叶即溶藏茶粉经紫外线杀菌灯进行8分钟的紫外线杀菌处理。
本实例还包括固废回收步骤,所述固废回收步骤为:
A、回收第三次提取步骤中剩余的原料藏茶粉渣;
B、回收离心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分离不溶物;
C、回收膜过滤步骤中过滤出的过滤不溶物;
D、将原料藏茶粉渣、分离不溶物和过滤不溶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废料,将混合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80℃的温度下烘干25分钟后得到回收料。
本实例在所述的膜浓缩步骤中,过滤液经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后,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在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时、第二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时或第三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时注入提取罐内。
本实例还包括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20ml的热水,可以瞬间溶解、茶汤通透明亮先褐色渐变为红,并可还原出一杯香味明显高扬、滋味浓郁的藏茶茶汤。
本实例还包括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20ml的冷水,也可以即刻溶解,并在60秒的时间内还原出一杯茶汤变得通透明亮先浅褐色渐变为红的藏茶茶汤。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例还包括固废回收步骤,所述固废回收步骤为:
A、回收第三次提取步骤中剩余的原料藏茶粉渣;
B、回收离心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分离不溶物;
C、回收膜过滤步骤中过滤出的过滤不溶物;
D、将原料藏茶粉渣、分离不溶物和过滤不溶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废料,将混合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90℃的温度下烘干30分钟后得到回收料。
本实例在所述的膜浓缩步骤中,过滤液经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后,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在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时、第二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时或第三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时注入提取罐内。
本实例还包括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50ml的热水,可以瞬间溶解、茶汤通透明亮先褐色渐变为红,并可还原出一杯香味明显高扬、滋味浓郁的藏茶茶汤。
本实例还包括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50ml的冷水,也可以即刻溶解,并在70秒的时间内还原出一杯茶汤变得通透明亮先浅褐色渐变为红的藏茶茶汤。
实施例5:
申请人于2021年4月19日将按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出的原叶即溶藏茶粉随机抽样送至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进行了产品检验,检验报告编号为2021GW0333,检验依据为GB19965-2005《砖茶含氟量》,检验报告如下:
Figure 656689DEST_PATH_IMAGE001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原料藏茶制备步骤和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
所述原料藏茶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萎凋:选当年生长的一芽二叶以上的茶叶鲜叶,将茶叶鲜叶送入萎凋槽在25℃-45℃的温度下进行2-8个小时的萎凋,得到含水量为55%-75%的鲜叶原料;
杀青:将经萎凋后鲜叶原料送入滚筒杀青机内依次在滚筒杀青机的三个温度区域中进行连续杀青,得到含水量为65%-75%的鲜叶原料;连续杀青的时间为8-12分钟,所述第一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320℃-350℃,所述第二个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 280℃-320℃,所述第三温度区域的杀青温度为250℃-280℃,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滚筒转速为20转/分-30转/分;
揉捻:将经杀青后的鲜叶原料送入揉捻机内在30℃-45℃的温度下揉捻60-70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60%-70%的鲜叶原料;
第一次烘干:将揉捻后的鲜叶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70℃-95℃的温度下烘干10-15分钟后,得到含水量为20%-35%的鲜叶原料;
渥堆发酵:将第一次烘干后的鲜叶原料在常温下进行渥堆发酵12-72个小时后,得到含水量为15%-30%的发酵原料;
第二次烘干:将经渥堆发酵后的发酵原料送入烘干机内进行在90℃-120℃的温度下烘干8-12分钟,得到含水量为4%-6%的原料藏茶;
所述原叶即溶藏茶粉制备步骤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用水预制:将自来水送入工业级反渗透水处理机内进行反渗透过滤得到纯净水,备用;
第一次粉碎:将原料藏茶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8℃-30℃的温度下进行超微粉碎,得到800目-1000目的原料藏茶粉;
第一次水提取:先将粉碎后的原料藏茶粉投入嵌有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再往提取罐内进行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一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3%-5%的第一次提取液,第一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2-15,第一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120分钟,所述第一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原料藏茶粉投入提取罐内并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二次水提取: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二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2%-3%的第二次提取液,第二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提取液混合成浓度为2.5%-4%的第一混合液后存储,备用;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0-12,第二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120分钟,所述第二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一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第三次水提取: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嵌有超声波提取棒的提取罐内进行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注入纯净水,再进行第三次间歇式搅拌后的得到浓度为1%-2%的第三次提取液,第三次提取液送入储存罐内与第一次混合液混合成浓度为2%-3%的第二次混合液;所述提取罐内原料藏茶粉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10-12,第三次间歇式搅拌的时间为90-120分钟,所述第三次间歇式搅拌是指在往第二次水提取后留下原料藏茶粉的提取罐内注入纯净水后,每搅拌5-15分钟需要间隙5-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搅拌,依次循环;在每次搅拌间隙期间超声波提取棒间歇式发出超声波,间歇式发出超声波是指超声波提取棒每振动10秒后间歇10秒,依次循环;
离心分离:将储存罐内的第二次混合液送入高速蝶式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后,得到分离液;所述高速蝶式离心机的转速为15000 r/m -18000r/m,离心分离的时间为3-5秒;
膜过滤:将离心分离后得到的分离液送入聚丙烯膜过滤设备进行微米级循环过滤,直到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透亮后得到过滤液,微米级循环过滤的过滤膜孔径为0.3-0.8μm;
膜浓缩:将过滤液送入膜浓缩集成系统在18-3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3-4小时的循环浓缩后,得到浓度6%-10%的藏茶浓缩液;
真空冷冻干燥:先将藏茶浓缩液送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50℃至-60℃的温度下进行3-5小时的预冻得到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再将预冻藏茶浓缩冰块在-40℃至-4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4-16小时的升华,得到含水量为25%-30%的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再将升华藏茶浓缩冰块在-5℃至-15℃的温度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10-12小时的干燥,得到含水量为4%-6%的冻干藏茶浓缩块;
第二次粉碎:将冻干藏茶浓缩块送入水循环粉碎机内在12℃-18℃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粉碎,得到80目-120目的原叶即溶藏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紫外线杀菌步骤,所述紫外线杀菌步骤是指将原叶即溶藏茶粉经紫外线杀菌灯进行5-8分钟的紫外线杀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废回收步骤,所述固废回收步骤为:
A、回收第三次提取步骤中剩余的原料藏茶粉渣;
B、回收离心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分离不溶物;
C、回收膜过滤步骤中过滤出的过滤不溶物;
D、将原料藏茶粉渣、分离不溶物和过滤不溶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废料,将混合废料送入烘干机内在60℃-90℃的温度下烘干20-30分钟后得到回收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膜浓缩步骤中,过滤液经膜浓缩集成系统进行循环浓缩后,膜浓缩集成系统排出的水在第一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一次水提取注水时、第二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二次水提取注水时或第三次水提取步骤的第三次水提取注水时注入提取罐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热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00ml-350ml的热水,可以瞬间溶解、茶汤通透明亮先褐色渐变为红,并可还原出一杯香味明显高扬、滋味浓郁的藏茶茶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所述成品冷水检测步骤是指取0.5克原叶即溶藏茶粉注入300ml-350ml的冷水,也可以即刻溶解,并在50-70秒的时间内还原出一杯茶汤变得通透明亮先浅褐色渐变为红的藏茶茶汤。
CN202110496592.0A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32079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6592.0A CN113207983A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6592.0A CN113207983A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7983A true CN113207983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9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6592.0A Withdrawn CN113207983A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79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9512A (zh) * 2022-07-22 2022-11-08 湖北科技学院 一种原味青砖茶灌装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9512A (zh) * 2022-07-22 2022-11-08 湖北科技学院 一种原味青砖茶灌装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5131B (zh) 速溶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6672C (zh) 一种制备速溶绿茶粉的方法
CN113207983A (zh) 一种原叶即溶藏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13207982A (zh) 一种原叶即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13207980A (zh) 一种原叶即溶绿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13207981A (zh) 一种低温水提取原叶即溶茶粉的方法
CN103947797B (zh) 一种发酵型牡丹嫩芽茶复合饮品的制备方法
KR20120074857A (ko) 고압 열수추출 함초 분말을 이용한 간장의 제조방법
KR101360961B1 (ko) 홍삼자염의 제조방법
KR101211075B1 (ko) 고압 열수추출 함초 분말을 이용한 된장의 제조방법
CN103005426A (zh)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CN107254351A (zh) 利用黑老虎籽高效制油方法
CN111436507A (zh) 一种紫苏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434B (zh) 一种块菌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5851B (zh) 一种澳洲坚果皮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38497A (zh) 一种固体饮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20013620A (ko) 고압 열수추출에 의한 함초 분말의 제조방법
JP5220075B2 (ja) 高圧熱水抽出アッケシソウ粉末および味噌の製造方法
KR100881008B1 (ko) 초피과립의 제조방법
CN109315566A (zh) 一种复合固体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1345377A (zh) 一种多穗石柯植物饮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KR101002083B1 (ko) 옻을 포함한 차 및 그 차의 제조방법
KR102091946B1 (ko) 황칠나무 추출물이 포함된 유기미네랄 제조방법
KR101884840B1 (ko) 인삼엽차 제조방법
CN105660907A (zh) 一种用蜜源菌发酵制备油茶或油茶花蜂蜜酵素饮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