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9261A -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9261A
CN113189261A CN202110483342.3A CN202110483342A CN113189261A CN 113189261 A CN113189261 A CN 113189261A CN 202110483342 A CN202110483342 A CN 202110483342A CN 113189261 A CN113189261 A CN 113189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layer chromatography
test
medicinal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33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9261B (zh
Inventor
周伟健
黎炳华
谢晓玲
胡家敏
郑佳欣
邝永全
叶佩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yunshan Zhong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33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9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9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9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9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9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将所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点于同一薄层层析板上,于展开剂中展开,喷显色剂显色;其中,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用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对待测桔梗药材进行加热回流,所得回流液体用三氯甲烷提取,收集提取液,蒸干,所得残渣用有机溶剂溶解;加热回流采用的温度为98℃~99.5℃,所述残渣于蒸干后继续在80℃~100℃下受热的时长小于0.5h;参照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用桔梗对照药材制备所述对照药材溶液。采用该检测方法对桔梗进行检测,一次试验检出桔梗的成功率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多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桔梗,是银翘散、桑菊饮、止嗽散以及防风通圣丸的重要配方成分。
传统上,桔梗的检测主要是依据《中国药典》记载的方法进行的,具体包括:取本品粉末l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桔梗薄层色谱检测一次试验检出成功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对桔梗进行检测,一次试验检出桔梗的成功率高、重复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将所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点于同一薄层层析板上,于展开剂中展开,喷显色剂显色;其中,
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用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对待测桔梗药材进行加热回流,所得回流液体用三氯甲烷提取,收集提取液,蒸干,所得残渣用有机溶剂溶解;加热回流采用的温度为98℃~99.5℃,所述残渣于蒸干后继续在80℃~100℃下受热的时长小于0.5h;
参照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用桔梗对照药材制备所述对照药材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残渣于蒸干后继续在80℃~100℃下受热的时长为0h~0.2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回流的时长为2.5h~3.5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蒸干所采用的温度为75℃~100℃或者2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1g所述待测桔梗对应添加18ml~22ml的所述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硫酸乙醇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2.8~3.2),所述硫酸乙醇溶液中硫酸的体积百分比为6.5%~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液体用所述三氯甲烷提取的提取次数为1次~3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层层析板为硅胶G薄层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与乙醚体积比为(1.8~2.2):1的混合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色剂为硫酸体积百分比为9.8%~10.2%的硫酸乙醇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色的温度为103℃~1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发明人在对防风通圣丸处方所含药材进行检测时发现,传统方法虽然能够检测桔梗,然而通过一次试验检出桔梗的成功率不足65%。基于此,本发明对供试品溶液以及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该优化工艺获得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进行薄层层析,采用该检测方法对桔梗进行检测,一次试验检出桔梗的成功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展开剂借薄层板上固定相的毛细作用携带样品组分在薄层板上迁移一定距离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3为实施例2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4为实施例3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5为实施例4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6为实施例5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7为实施例6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8为实施例7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9为对比例1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10为对比例2桔梗检测色谱图;
图11为对比例3桔梗检测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专业名词及含义如下: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LC)是一种微量、快速、简便的分离分析方法。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具有展开时间短、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等特点。薄层色谱法是中药材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对比供试品和对照药材、对照品的色谱行为,可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好坏。
点样:将待分离、鉴定的样品溶液的液滴加到薄层板上的过程称之为点样。
展开:展开剂借薄层板上固定相的毛细作用携带样品组分在薄层板上迁移一定距离的过程,见图1。
一次检验成功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样品的一次检验成功率=一次检验成功的批数/该时间段检验桔梗的总批数×100%。例如当月某样品的检验批数为4批,一次检验成功3批,则一次检验成功率为3/4×100%=75%。本发明所述的桔梗一次检验成功是指供试品、对照药材斑点颜色、数目正常,且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防风通圣丸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效,于2020年入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症见乏力伴发热的治疗。防风通圣丸处方包括的药材有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大黄、栀子、黄芩、连翘、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甘草以及桔梗。其中,桔梗是防风通圣丸处方的重要组分,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对防风通圣丸的制备药材进行质量检测过程中发现,桔梗相对于其他制备防风通圣丸的其他药材种类,采薄层色谱检测时,一次检验成功的几率非常低。以下为2018年对防风通圣丸处方各药材薄层色谱的检验情况,以及一次检验成功率统计,如下:
表1、防风通圣丸处方各药材2018年1月至12月薄层检验情况
Figure BDA0003049294550000051
Figure BDA0003049294550000061
从上表看出,桔梗薄层的一次检验成功率仅为63.6%,是防风通圣丸处方药材中最低的。同时,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桔梗鉴别的方法较其他药材操作更繁琐,耗时更长。为了提高桔梗薄层的检验成功率,避免重复检验,保障检验顺利,发明人认为有必要探究桔梗薄层检验一次成功率低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发明人对多批次桔梗进行薄层鉴别、统计发现,影响桔梗薄层检验一次成功率的原因包括斑点缺失、斑点不清晰、边缘效应以及颜色异常等,具体请参见下表:
表2、桔梗薄层检验不达标项百分比统计表
不达标项 百分比%
斑点缺失 55.6
斑点不清晰 22.2
边缘效应 11.1
颜色异常 11.1
合计 100
其中,以上所述的多批次桔梗进行薄层鉴别、统计,包括限不限于如下所示的检测:
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共有11批桔梗申请检验,其中4批未一次检验成功。其检验具体情况如下:
表3、2018年1月至12月桔梗薄层检验情况
Figure BDA0003049294550000062
Figure BDA000304929455000007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将所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点于同一薄层层析板上,于展开剂中展开,喷显色剂显色;其中,
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用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对待测桔梗药材进行加热回流,所得回流液体用三氯甲烷提取,收集提取液,蒸干,所得残渣用有机溶剂溶解;加热回流采用的温度为98℃~99.5℃,所述残渣于蒸干后继续在80℃~100℃下受热的时长小于0.5h;
参照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用桔梗对照药材制备所述对照药材溶液。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继续”是指与蒸干操作不间断,蒸干后保持加热。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残渣于蒸干后继续在80℃~100℃(例如80℃、95℃、99.9℃、100℃)下受热的时长为0h~0.2h(例如0h)。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加热回流的时长为2.5h~3.5h。以下实施例以加热回流时长为3小时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进一步限定。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蒸干所采用的温度为75℃~100℃(例如75℃、80℃、95℃、99.9℃、100℃)或者20℃~30℃(例如常温25℃)。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每1g所述待测桔梗对应添加18ml~22ml的所述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以下实施例以每1g所述待测桔梗对应添加20ml的所述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进一步限定。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硫酸乙醇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2.8~3.2),所述硫酸乙醇溶液中硫酸的体积百分比为6.5%~7.5%。以下实施例以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硫酸乙醇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3,所述硫酸乙醇溶液中硫酸的体积百分比为7%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进一步限定。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回流液体用所述三氯甲烷提取的提取次数为1次~3次。以下实施例以提取次数为2次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进一步限定。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薄层层析板为硅胶G薄层板。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与乙醚体积比为(1.8~2.2):1的混合物。以下实施例以三氯甲烷与乙醚体积比为2:1为展开剂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进一步限定。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显色剂为硫酸体积百分比为9.8%~10.2%的硫酸乙醇溶液。以下实施例以所述显色剂为硫酸体积百分比为10%的硫酸乙醇溶液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进一步限定。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显色的温度为103℃~107℃。以下实施例以显色的温度为105℃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95℃,蒸干后继续对所得残渣加热的时长为0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实施例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使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见图2。图中,从左至右斑点依次为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对照药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75℃,蒸干后对所得残渣继续加热的时长为1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实施例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使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见图3,图中,自左到右的斑点依次为供试品、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供试品、对照药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95℃,蒸干后对所得残渣继续加热的时长为0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实施例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使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图4,图中,自左到右的斑点依次为供试品、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供试品、对照药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常温挥干。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实施例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使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见图5,图中,自左到右,第1个和第2个斑点对应的蒸干温度为100℃,第3个和第4个斑点的对应的蒸干温度为80℃,第5个和第6个斑点对应的蒸干温度为常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100℃,蒸干后对所得残渣继续加热的时长为0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实施例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使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见图6,图中,自左至右,第1个和第2个斑点对应蒸干后对所得残渣继续加热的时长为0h,第3个和第4个斑点对应的蒸干后对所得残渣继续加热的时长为1h,第5个和第6个斑点对应蒸干后对所得残渣继续加热的时长为3h。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80℃,蒸干后对所得残渣加热0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实施例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使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斑点,斑点颜色异常,但斑点清晰,见图7,图中,自左到右的斑点依次为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8℃;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95℃,蒸干后继续对所得残渣加热的时长为0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实施例通过一次试验即可使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清晰,见图8。图中,从左至右斑点依次为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对照药材。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99.9℃,蒸干后继续对所得残渣加热的时长为1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对比例通过一次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斑点缺失,见图9,图中,自左至右依次是供试品、供试品、供试品、供试品。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9.9℃;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99.9℃,蒸干后继续对所得残渣加热的时长为0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对比例通过一次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斑点缺失,见图10,图中,自左到右的斑点是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对照药材。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
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桔梗的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加热回流采用水浴提取的方式,加热回流的温度设置为98℃;
蒸干所述滤液采用的温度为90℃,蒸干后继续对所得残渣加热的时长为1h。
制备对照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二、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果:本对比例通过一次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斑点浅,图11中,自左到右的斑点依次是供试品、对照药材、供试品、对照药材。
采用以上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对多个批次的桔梗进行检验,统计一次检验成功率(%):
一次检验成功率(%)=一次检验成功的批数/该时间段检验桔梗的总批数×100%。结果见下表。
表4
加热回流 蒸干滤液 残渣受热 一次性检出成功率(%)
实施例1 99℃ 95℃ 0h 80%
实施例2 99℃ 75℃ 1h 85%
实施例3 99℃ 95℃ 0h 80%
实施例4 99℃ 常温挥干 - 100%
实施例5 99℃ 100℃ 0h 70%
实施例6 99℃ 80℃ 0h 80%
实施例7 98℃ 95℃ 0h 60%
对比例1 99.9℃ 99.9℃ 1h 10%
对比例2 99.9℃ 99.9℃ 0h 30%
对比例3 98℃ 90℃ 1h 2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将所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点于同一薄层层析板上,于展开剂中展开,喷显色剂显色;其中,
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用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对待测桔梗药材进行加热回流,所得回流液体用三氯甲烷提取,收集提取液,蒸干,所得残渣用有机溶剂溶解;加热回流采用的温度为98℃~99.5℃,所述残渣于蒸干后继续在80℃~100℃下受热的时长小于0.5h;
参照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步骤,用桔梗对照药材制备所述对照药材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渣于蒸干后继续在80℃~100℃下受热的时长为0h~0.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回流的时长为2.5h~3.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干所采用的温度为75℃~100℃或者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g所述待测桔梗对应添加18ml~22ml的所述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硫酸乙醇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2.8~3.2),所述硫酸乙醇溶液中硫酸的体积百分比为6.5%~7.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液体用所述三氯甲烷提取的提取次数为1次~3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层析板为硅胶G薄层板;或/和,所述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与乙醚体积比为(1.8~2.2):1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剂为硫酸体积百分比为9.8%~10.2%的硫酸乙醇溶液;或/和,显色的温度为103℃~107℃。
CN202110483342.3A 2021-04-30 2021-04-30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Active CN113189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342.3A CN113189261B (zh) 2021-04-30 2021-04-30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342.3A CN113189261B (zh) 2021-04-30 2021-04-30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9261A true CN113189261A (zh) 2021-07-30
CN113189261B CN113189261B (zh) 2022-08-16

Family

ID=7698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3342.3A Active CN113189261B (zh) 2021-04-30 2021-04-30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92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12607A1 (en) * 2005-04-22 2006-10-26 Jangsaeng Doraji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ld red platycodon, old red platycodon therefrom and functional food containing the same
CN1857422A (zh) * 2006-03-23 2006-11-08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3869041A (zh) * 2012-12-08 2014-06-18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止咳口服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7315052A (zh) * 2017-05-09 2017-11-03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毒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87044A (zh) * 2019-01-17 2019-08-3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一种银翘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12607A1 (en) * 2005-04-22 2006-10-26 Jangsaeng Doraji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ld red platycodon, old red platycodon therefrom and functional food containing the same
CN1857422A (zh) * 2006-03-23 2006-11-08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3869041A (zh) * 2012-12-08 2014-06-18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止咳口服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7315052A (zh) * 2017-05-09 2017-11-03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毒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87044A (zh) * 2019-01-17 2019-08-3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一种银翘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笔雪艳 等: "桔梗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医药信息》 *
缑慧君 等: "2017年防风通圣丸评价性抽验结果及分析", 《中国药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9261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1725B (zh) 一种根痛平片的一板多药材多信息快速薄层鉴别方法
CN113189261B (zh) 基于薄层色谱的桔梗检测方法
CN102608248B (zh) 热淋清颗粒和头花蓼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CN110715994A (zh) 用UHPLC-Q-Orbitrap MS分析酸枣仁和理枣仁差异性化学成分的方法
CN106226435A (zh) 一种益心舒片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CN102091297A (zh) 一种肝保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0927322A (zh) 一种藿香正气合剂的检测方法
CN114942297B (zh) 用于桃红四物汤薄层鉴别方法的展开剂及薄层鉴别方法
WO2023004939A1 (zh) 一种川芎道地药材指纹图谱鉴别方法
CN111721880B (zh) 一种双柱串联hplc-ms肿节风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CN112697950A (zh) 光石韦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CN113484429A (zh) 桃核承气汤物质基准的建立方法
CN112526057A (zh) 妇炎净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CN106404929B (zh) 一种刺五加注射液的成分分析方法
CN106483220B (zh) 一种西藏木瓜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15166066B (zh) 芪珠升白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方法
CN116068075B (zh) 基于薄层色谱的保元汤的快速鉴别方法
CN113419010B (zh) 贝母类药材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CN113759066B (zh) 一种薤白供试品的薄层鉴别方法
CN113295816B (zh) 一种颐和春制剂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CN113281449B (zh) 小柴胡制剂的薄层鉴别方法
CN114668799B (zh) 一种通便类中药的制备工艺及成分鉴定和检测方法
CN106841499A (zh) 一种老铁止痢可溶性粉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3791155A (zh) 一种苦杏仁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CN114894952A (zh) 一种当归建中汤全方六药味的薄层鉴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