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0645A -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0645A
CN113130645A CN202110404325.6A CN202110404325A CN113130645A CN 113130645 A CN113130645 A CN 113130645A CN 202110404325 A CN202110404325 A CN 202110404325A CN 113130645 A CN113130645 A CN 113130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itride semiconductor
semiconductor layer
buff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43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荣晖
陈扶
何川
黄敬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43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0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0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0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46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active layer made of a group 13/15 material, e.g. group 13/15 velocity modulation transistor [VMT], group 13/15 negative resistance FET [NERFET]
    • H01L29/66462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active layer made of a group 13/15 material, e.g. group 13/15 velocity modulation transistor [VMT], group 13/15 negative resistance FET [NERFET] with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channel or gate, e.g. HFET, HIGFET, SISFET, HJFET, HEM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603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construction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e.g. for preventing surface leakage,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field concentration or for internal isolations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603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construction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e.g. for preventing surface leakage,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field concentration or for internal isolations regions
    • H01L29/0642Isolation within the component, i.e. internal isolation
    • H01L29/0649Dielectric regions, e.g. SiO2 regions, air 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684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or junctions between the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1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2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AIIIBV compounds
    • H01L29/2003Nitride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17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1725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1766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with at least part of the 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 having contact below the semiconductor surface, e.g. the source or drain electrode formed at least partially in a groove or with inclusions of conductor inside the semi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 H01L29/7786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with direct single heterostructure, i.e. with wide bandgap layer formed on top of active layer, e.g. direct single heterostructure MIS-like HEM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10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not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01L29/1066Gate region of field-effect devices with PN junction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45Ohmic electrodes
    • H01L29/452Ohmic electrodes on AIII-BV compounds

Abstract

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屏蔽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并与缓冲体形成第一界面。屏蔽层包括第一隔离化合物,并插入在缓冲体和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其中第一隔离化合物具有的带隙大于缓冲体的带隙和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在缓冲体和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形成至少一电气隔离区域。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小于第一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并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栅极电极位在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本申请是2020年12月18日提交的题为“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202080004016.3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来说为涉及半导体器件。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的半导体器件,其具有向下延伸的源极/漏极或是屏蔽层,以改善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的深入研究已开始非常普遍,特别是在高功率开关和高频方面的应用。HEMT可利用具有不同带隙的两种材料,在其之间形成异质结界面,借以形成量子阱结构,如此可容纳二维电子气区,从而满足高功率/高频率器件的要求。除了HEMT之外,具有异质结构的器件的实例还包括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HBT)、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hetero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HFE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或调制掺杂场效应管(modulation-doped FET;MODFET)。当前,需要提高HMET器件的成品率,从而能使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一源极/漏极电极、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以及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并包括至少一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其中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掺杂有受体,并位于缓冲体的最顶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且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第一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向下延伸至低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位置,以与缓冲体的最顶部形成至少一第一界面,并且与缓冲体的至少一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接触。第二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位在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一源极/漏极电极、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以及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并包括至少一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其中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掺杂有受体,并位于缓冲体的最顶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且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第一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向下延伸至低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位置,以与缓冲体的最顶部形成至少一第一界面,并且与缓冲体的至少一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接触。第二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位在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缓冲体,其中缓冲体在其最顶部至少包括p型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在缓冲体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其中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和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中形成至少一个穿孔,以暴露出缓冲体的最顶部。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其中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位于穿孔内,使得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与所述缓冲体的被暴露出的最顶部形成界面。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在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之间形成栅极电极。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一源极/漏极电极、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以及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并包括至少一层的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其中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掺杂有受体,并位于缓冲体的最顶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在缓冲体的最顶部形成二维电子气区域。第一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和二维电子气区域上。第二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缓冲体的最顶部上,并与缓冲体的最顶部接触,其中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从低于二维电子气区域的第一位置向上延伸到高于二维电子气区域的第二位置。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位在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栅极电极、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并包括至少一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其中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掺杂有受体,并位于缓冲体的最顶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位于栅极电极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源极/漏极电极的轮廓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的轮廓相对于栅极呈现不对称,使得第一源极/漏极电极的底面相对于栅极电极比第二源极/漏极电极的底面更深。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缓冲体,其中缓冲体在其最顶部至少包括p型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形成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其设置在缓冲体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其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形成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其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形成为比第二源极/漏极电极更深,使得第一源极/漏极电极与缓冲体的最顶部形成界面。形成栅极电极,其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在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一源极/漏极电极、第一共形层、第一导电填充物、第二源极/漏极电极、第二共形层、第二导电填充物以及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第一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包括第一共形层以及第一导电填充物。第一共形层从高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的位置延伸到缓冲体。第一导电填充物设置在第一共形层上。第二源极/漏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包括第二共形层以及第二导电填充物。第二共形层从高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的位置延伸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填充物设置在第二共形层上。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并在第一源极/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屏蔽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屏蔽层设置在缓冲体和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一隔离化合物,第一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其中第一隔离化合物由至少一二维材料制成,且二维材料包括至少一金属元素。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具有的带隙小于第一隔离化合物的带隙且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栅极电极位在源极/漏极电极之间,且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于缓冲体上的垂直投影完全落在屏蔽层于缓冲体上的垂直投影内。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屏蔽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屏蔽层设置在缓冲体和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一隔离化合物,其中第一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且第一隔离化合物至少包第三族元素和氧元素。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具有的带隙小于第一隔离化合物的带隙且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栅极电极位于源极/漏极电极之间,且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于缓冲体上的垂直投影完全落在屏蔽层于缓冲体上的垂直投影内。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缓冲体。在缓冲体上形成屏蔽层,以使屏蔽层与缓冲结构形成界面,其中屏蔽层包括由至少一二维材料制成的隔离化合物,且二维材料包括至少一金属元素。形成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其设置在屏蔽层上,且其具有的带隙小于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其中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具有的带隙小于隔离化合物的带隙且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以及源极/漏极电极之间形成栅极电极。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隔离区域、源极电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结构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在其之间形成具有二维电子气区域的异质结。隔离区域位在缓冲体和二维电子气区域之间,其中从缓冲体到二维电子气区域的至少一条路径与隔离区域重叠,并且隔离区域由至少一二维材料形成,其包括至少一金属元素。源极电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栅极电极位于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之间,其中通过二维电子气区域并从源极电极到栅极电极的第一路径位在隔离区域的正上方,且通过二维电子气区域并从栅极电极到漏极电极的第二路径位在隔离区域的正上方。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屏蔽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并与缓冲体形成第一界面。屏蔽层包括第一隔离化合物,并插入在缓冲体和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其中第一隔离化合物具有的带隙大于缓冲体的带隙和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在缓冲体和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形成至少一电气隔离区域。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小于第一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并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栅极电极位在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缓冲层。形成屏蔽层,其与缓冲体接触。图案化屏蔽层,以使其暴露出缓冲体的一部分。从缓冲体的被暴露的部分生长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以形成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且其覆盖屏蔽层,其中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小于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其中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具有的带隙小于隔离化合物的带隙且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两个或以上的源极/漏极电极。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和源极/漏极电极之间形成栅极电极。
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缓冲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至少一隔离区域、源极电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缓冲体设置在衬底上。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体上,并与缓冲体形成至少一界面。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形成二维电子气区域。隔离区域插入在缓冲体和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并抵靠界面,使得从缓冲体到二维电子气区域的至少一路径上不经过隔离区域。源极电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栅极电极位在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之间。
通过应用上述配置,可以改善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再者,用于制造具有上述配置的半导体器件的制程并不复杂,从而可达成高成品率。在本发明中,用于改善动态导通电阻峰值问题的解决方案彼此具有高相容性,使得这些方案有利于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半导体器件中使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能容易地理解本揭露内容的各方面。应注意的是,各个特征可以不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便于论述,可任意增大或减小各种特征的尺寸。
以下所参照的附图为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俯视图;
图2A绘示沿着图1中的半导体器件的线段2A-2A’的横截面图;
图2B绘示沿着图1中的线段2B-2B’的横截面图;
图3绘示根据比较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A-4D是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中的不同阶段图;
图5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6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俯视图;
图6B绘示沿着图6A中的线段6B-6B’的横截面图;
图6C绘示沿着图6A中的线段6C-6C’的横截面图;
图7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8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9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10绘示根据比较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12A-12C是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中的不同阶段图;
图13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14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14B为图14A的缓冲层与屏蔽层的平面图;
图15A-15E是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中的不同阶段图;
图16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17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17B为图17A的缓冲层与屏蔽层的平面图;
图18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18B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全部的附图和详细说明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借由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可容易理解本揭露内容的实施方式。
于空间描述中,像是“上”、“下”、“上方”、“左侧”、“右侧”、“下方”、“顶部”、“底部”、“纵向”、“横向”、“一侧”、“较高”、“较低”、“较上”、“之上”、“之下”等的用语,是针对某个组件或是由组件所构成的群组的某个平面定义的,对于组件的定向可如其对应图所示。应当理解,这里使用的空间描述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且在此所描述的结构于实务上的体现可以是以任何方向或方式布置在空间中,对此的前提为,本揭露内容的实施方式的优点不因如此布置而偏离。
此外,需注意的是,对于描绘为近似矩形的各种结构的实际形状,在实际器件中,其可能是弯曲的、具有圆形的边缘、或是具有一些不均匀的厚度等,这是由于设备的制造条件造成的。本揭露内容中,使用直线和直角绘示仅用于方便表示层体和技术特征。
于下面的描述中,半导体器件和其制造方法等被列为优选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理解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包括添加和/或替换。特定细节可以省略,目的为避免使本发明模糊不清;然而,本揭露内容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进行过度实验的情况下,实现本揭露内容中的教示。
图1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100A的俯视图。半导体器件100A包括栅极结构120、一对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以构造出晶体管的一部分。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沿着延伸方向E(即图1中的垂直线)延伸。栅极结构120位于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之间。在此,俯视图的意思是,对于形成为栅极结构120和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的层体,是以沿着垂直其的方向观看。
为了描述,图2A和2B为沿着图1中的半导体器件100A的线段2A-2A’和2B-2B’的横截面图。如图2A所示,半导体器件100A还包括衬底102、缓冲体104、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以及钝化层126。
衬底102可以是半导体衬底。衬底102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硅(Si)、硅锗(SiGe)、碳化硅(SiC)、砷化镓(GaAs)、p型掺杂硅(p-doped Si)、n型掺杂硅(n-dopedSi)、蓝宝石(sapphire)、绝缘体层上覆半导体层,例如绝缘层上覆硅(silicon oninsulator;SOI),或其他适当的半导体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衬底102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族元素、第四族元素、第五族元素或其组合(例如,III-V化合物)。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衬底102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例如掺杂区域、埋层、外延(epitaxy)层或其组合。
缓冲体104设置在衬底102上。缓冲体104可用以减少其底下层体与将在缓冲体104上形成的层体(例如,在缓冲体104上外延形成的层体)之间的晶格和热常数不匹配,从而消除由于不匹配/差异而产生的缺陷。缓冲体104可包括III-V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铝、镓、铟、氮或其组合。因此,缓冲体104的示例性材料可进一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氮化镓(GaN)、氮化铝(AlN)、氮化铝镓(AlGaN)、氮化铝铟镓(AlInGaN)或其组合。
缓冲体104可以包括由多层层体形成的缓冲体结构。例如,缓冲体104可包括底部106和最顶部108。最顶部108堆叠/形成在底部106上。在底部106和最顶部108之间存在区别得出的界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部106和最顶部108可以互相合并,使得其之间的界面外观为无法区分或模糊。
最顶部108可以包括至少一层层体。底部106可以包括至少一层层体。最顶部108可以包括至少一层层体,其可具有异于底部106的化合物。位在底部106处的层体可以具有第三族元素,并且位在最顶部108处的层体可以不具有此类的第三族元素。例如,位在底部106处的层可以包括铝,而位在最顶部108处的层体不具有铝。位在最顶部108处的层可以是受体掺杂(acceptor-doped)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用于受体掺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掺杂剂可选自碳、硅、锗、铁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位在最顶部108处的层体可以是p型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位在底部106处的层可以是未掺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顶部108可包括至少一层的碳掺杂氮化镓,而底部106可包括至少一层的未掺杂铝氮化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顶部108可包括至少一层的铁掺杂氮化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器件100A可进一步包括成核层(未示出)。成核层可以形成在衬底102和缓冲体104之间。成核层可提供其顶面,以作为用于生长第三族氮化物的材料,从而提供过渡区,以容纳衬底102和将在其顶面上形成的第三族氮化物层(例如,在其上外延形成的缓冲体104)之间的失配/差异。成核层的示例性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氮化铝(AlN),或是其合金。
氮化物半导体层110设置于缓冲体104上。氮化物半导体层110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物或III-V族化合物,例如氮化镓(GaN)、氮化铝(AlN)、氮化铟(InN)、氮化铟铝镓(InxAlyGa(1–x–y)N,其中x+y≤1),氮化铝镓(AlyGa(1–y)N,其中y≤1)。氮化物半导体层112设置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0上。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示例性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物或III-V族化合物,例如氮化镓(GaN)、氮化铝(AlN)、氮化铟(InN)、氮化铟铝镓(InxAlyGa(1–x–y)N,其中x+y≤1),氮化铝镓(AlyGa(1–y)N,其中y≤1)。
可选择性地挑选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的示例性材料,以使得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带隙(bandgap),或称禁带宽度(forbidden band width),大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0的带隙,这将导致其电子亲和力彼此不同。例如,当氮化物半导体层110是未掺杂氮化镓(GaN)层,且其具有约3.4ev的带隙时,氮化物半导体层可以是氮化铝镓(AlGaN)层,且其具有约4.0ev的带隙。因此,氮化物半导体层130和132可分别用作沟道层和势垒层。在沟道层和势垒层之间的键合界面处会产生三角势阱,使得电子积聚在三角势阱中,从而在同一界面处产生二维电子气(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区域114。因此,半导体器件100A可以用作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
栅极结构120设置在氮化物半导体层112上。栅极结构120包括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以及导电栅极124。导电栅极124可以用作栅极电极。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和导电栅极124堆叠在氮化物半导体层112上。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位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和导电栅极124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栅极结构120可进一步包括介电层(未绘出),其位在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和p型掺杂III-V化合物层122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栅极结构120还可包括位在p型掺杂III-V化合物层122和导电栅极124之间的介电层(未绘出)。
半导体器件100A可以是一种增强模式(enhancement mode)器件,当导电栅极124大致处于零偏置时,此增强模式器件会处于常关闭(normally-off)状态。具体而言,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可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形成p-n结以耗尽2DEG区域114,使得2DEG区域114中对应于栅极结构120下方区域所具有的特性会不同于2DEG区域114的其余部分(例如不同的电子浓度),而因此被阻挡。通过这种机制,半导体器件100A可以具有常闭特性。换言之,当没有电压施加到导电栅极124,或是施加到导电栅极124的电压小于阈值电压(即,在栅极结构120下方形成反转层所需的最小电压)时,2DEG区域114中的位于栅极结构120下方区仍维持着被阻挡,因此,将不会有电流流过此区。此外,通过提供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可减小栅极漏电流,并且在关闭状态期间能实现增加阈值电压的效果。
此外,为了提高具有增强模式半导体器件100A的开关灵敏度,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处的层体可以形成为受体掺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或p型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例如,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处的层体可以形成为具有碳掺杂氮化镓化合物的层体。另外,在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处的碳掺杂氮化镓化合物层也可以增加半导体器件100A的击穿电压。这里,对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处的碳掺杂氮化镓化合物层体”,其意思包括氮化物半导体层112会与此碳掺杂氮化镓化合物层体形成界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使得半导体器件100A是耗尽模式器件,这意思是,半导体器件100A可在栅极源电压为零的情况下,处于常开状态。
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p型掺杂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像是p型氮化镓(GaN)、p型氮化铝镓(AlGaN)、p型氮化铟(InN)、p型氮化铝铟(AlInN)、p型氮化铟镓(InGaN)、p型氮化铝铟镓(AlInGaN)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使用p型杂质,像是铍(Be)、镁(Mg)、锌(Zn)、镉(Cd)来实现p型掺杂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包括未掺杂氮化镓(GaN),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包括氮化铝镓(AlGaN),而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是p型氮化镓(GaN)层,此p型氮化镓(GaN)层可向上弯曲下方层的能带结构,并耗尽2DEG区域114的相应区,以使半导体器件100A进入关闭状态的条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栅极124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导电栅极124可以形成为单层层体,或具有相同或不同组份的多层层体。导电栅极124的示例性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钨(W)、金(Au)、钯(Pd)、钛(Ti)、钽(Ta)、钴(Co)、镍(Ni)、铂(Pt)、钼(Mo)、氮化钛(TiN)、氮化钽(TaN)、其他金属化合物、氮化物、氧化物、硅化物、掺杂半导体、金属合金或其组合。可选的介电结构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一层或多层的介电材料。介电材料的示例性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氧化硅(SiOx)层、氮化硅(SiNx)层、高介电常数(high-k)材料,像是二氧化铪(HfO2)、氧化铝(Al2O3)、二氧化钛(TiO2)、锆氧化铪(HfZrO)、氧化钽(Ta2O3)、矽酸铪(HfSiO4)、二氧化锆(ZrO2)、矽酸锆(ZrSiO2)等或其组合。
钝化层126设置在氮化物半导体层112上。形成钝化层126可用于保护目的或用于增强器件的电性能。钝化层126覆盖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顶面。钝化层126可至少部分地覆盖栅极结构120。举例而言,钝化层126可至少覆盖栅极结构120的两个彼此相对的侧壁。钝化层126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碳化硅(SiC)、硅硼氮(SiBN)、碳氮硼化硅(SiCBN)、氧化物、氮化物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钝化层126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氧化铝/氮化硅(Al2O3/SiN)、氧化铝/氧化硅(Al2O3/SiO2)、氮化铝/氮化硅(AlN/SiN)、氮化铝/氧化硅(AlN/SiO2)或其组合的复合介电层体。
源极/漏极電极130和136設置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上。源极/漏极電极130和136通常可位于钝化层126的相对两侧,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配置,尤其是当器件中使用了多个源极、漏极或栅极电极的時候。源极/漏极電极130和136的侧壁可与钝化层126接触。源极/漏极電极130和136可位于栅极结构120的相对两侧。栅极结构120和源极/漏极電极130和136可以共同作为具有2DEG区域114的氮化镓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的轮廓为,向下延伸至到达缓冲体的最顶部108,其可用于改善动态导通电阻(dynamic on-resistance;Ron)的峰值问题。为了解释为何会发生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图3绘示根据比较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10的横截面示意图。半导体器件10包括衬底12、缓冲体14、氮化物半导体层16和18、栅极结构20以及一对源极/漏极电极22和24,其中在氮化物半导体层16和18之间的界面会形成2DEG区域。一旦缓冲体14包括了具有p型特性的受体掺杂的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则缓冲体1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16上将会形成寄生p-n结二极管28。在半导体器件10的工作期间,寄生p-n结二极管28将影响2DEG区域的浓度,从而影响动态导通电阻和动态阈值电压(dynamic threshold voltage;Vth)。
更具体而言,半导体器件10的操作可分为低电压区间(例如低于约100伏特)和高电压区间(例如高于约100伏特)。在低电压区间中,若漏极的偏置(Vds)增加,则会使得寄生p-n结二极管28反向偏置,从而耗尽2DEG区域。当Vds进一步增大时,2DEG区的耗尽效应会逐渐增强。因此,动态导通电阻随着Vds的增加而继续增加。在高电压区间中,当Vds增加到一定值时,寄生p-n结二极管28中会发生泄漏;寄生p-n结二极管28的p-n结处的电荷会消失;并且耗尽的2DEG区域会逐渐恢复。因此,动态导通电阻逐渐减小。也就是说,依赖于Vds的动态导通电阻将极大地来自受到寄生p-n结二极管28的影响,并且在低电压区间和高电压区间之间存在一个动态导通电阻峰值,此可称为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这问题发生在大约100伏特的场合。
此外,半导体器件10的性能也会取决于动态导通电阻。例如,动态导通电阻将的稳定性将会影响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效率、工作频率和工作温度。因此,在半导体器件设计中,动态导通电阻将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因素可能主导半导体器件的尺寸,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此外,这一因素也可能与半导体器件的温度有关。一旦半导体器件的温度升高,半导体器件则有可能烧坏或因其他原因而无法工作。动态导通电阻将的峰值问题是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领域中的一个需要改进的难题。
请再次参照图2A,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的轮廓性质异于源极/漏极电极电极136的轮廓性质。这两个电极的轮廓性质相对于栅极结构120不对称。“轮廓性质”的意思可以包括多种性质/属性/特性,如下所述。
举例而言,对于栅极结构120,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的形状不同于源极/漏极电极136的形状。在图2A的示例性图示中(即在横截面视图中),源极/漏极电极130的形状近似为L形,并且源极/漏极电极136的形状近似为矩形。
源极/漏极电极130对于栅极结构120具有的距离差大于源极/漏极电极136对于栅极结构120具有的距离差。在图2A的示例性绘图中,从源极/漏极电极130的底面到栅极结构120的底面的垂直距离大于从源极/漏极电极136的底面到栅极结构120的底面的垂直距离。亦即,对于栅极结构120,源极/漏极电极130的底面比源极/漏极电极136的底面更深。此外,对于栅极结构120,源极/漏极电极的底面比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的最顶表面更深。这样,源极/漏极电极130可以比源极/漏极电极136更接近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
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可视为向下延伸的两个导电电极。钝化层126的顶面可被视为延伸基准面/水平面。源极/漏极电极130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源极/漏极电极136向下延伸的长度。源极/漏极电极130向下延伸到低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0的位置。源极/漏极电极136向下延伸到高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0的位置。源极/漏极电极130向下延伸到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的厚度内的位置。源极/漏极电极136向下延伸到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厚度内的位置。
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向下延伸,使得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的最底面会位在低于源极/漏极电极136的位置。源极/漏极电极130的最底面位在低于源极/漏极电极136的整体的位置。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向下延伸,使得源极/漏极电极136具有的最底面会高于源极/漏极电极130的位置。源极/漏极电极136的最底面的位置至少会高于源极/漏极电极130的至少一部分。由于源极/漏极电极130向下延伸一定程度,故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的纵向长度可以大于其横向长度。纵向长度指的是沿着垂直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0或112的方向,且此方向沿着图2A中的垂直方向。横向长度与纵向长度正交,且其是沿着图2A中的水平方向。此外,源极/漏极电极130的横向长度大于源极/漏极电极136的横向长度。即,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源极/漏极电极130的宽度可以大于源极/漏极电极136的宽度。
源极/漏极电极130可借由自身向下延伸,从而电连接到缓冲体104。源极/漏极电极130可以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形成至少一个界面。源极/漏极电极130可以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中的至少一层的p型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接触。源极/漏极电极130可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中的至少一层的受体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接触。更具体地说,源极/漏极电极130可向下延伸,从而穿过或穿透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并且在缓冲体104的厚度范围内停止。源极/漏极电极130可以在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的厚度内停止。
换句话说,源极/漏极电极130是设置在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上,并与其接触,且还从低于2DEG区域114的位置向上延伸,直到高于2DEG区域114的位置以及高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的位置。因此,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的侧表面可靠近2DEG区域114,或是也可接触2DEG区域114。另外,源极/漏极电极130可向上延伸,其起始点为自高于缓冲体104的底部106和最顶部108之间的区别得出的界面的位置。
由于源极/漏极电极130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的层体接触,故源极/漏极电极130与缓冲体104最顶部108中的p-型/受体掺杂化合物电耦合。因此,源极/漏极电极130和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中的p型/受体掺杂化合物可以具有相同的电势,或者具有不同但彼此接近的电势。源极/漏极电极130和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之间的电位差小于源极/漏极电极136和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之间的电位差。也因此,可防止寄生p-n结二极管被反向偏置,从而抑制/避免动态导通电阻峰值的形成,以改进前述于图3阐述的问题。相应地,半导体器件100A的可靠性和性能得到改善。
在图2A的示例性绘图中,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部件132和134。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和134彼此连接,亦即其可通过图案化单个覆盖层而形成。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4位于源极/漏极电极136与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之间。部件132具有最底部表面S1A,其位在低于部件134的最底部表面S1B的位置。源极/漏极电极130在部件132和134之间具有拐角轮廓。部件132的最底部表面S1A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可形成界面。具有如此轮廓的源极/漏极电极130的制造过程可以轻易实现,从而产生良好的产率。
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分132还具有侧表面,其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形成至少一个界面,以增加了源极/漏极电极130和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之间的接触面积。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的侧表面和最底表面S1A可以具有一个共用边缘。例如,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的侧表面和最底面S1A分别是垂直的和水平的,且其在同一边缘处重合。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的侧表面也可以与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形成界面。
在图2A的示例性绘图中,右边的源极/漏极电极130和左边的源极/漏极电极136可分别用作漏极和源极。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可任选地,对于栅极结构120为不对称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源极/漏极电极130比源极/漏极电极136更接近栅极结构12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源极/漏极电极136比源极/漏极电极130更接近栅极结构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合金、掺杂半导体材料(例如掺杂的晶体硅)、像是硅化物和氮化物的化合物、其他导体材料或其组合。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的示例性材料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钛(Ti)、铝硅(AlSi)、氮化钛(TiN)或其组合。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可以是单层的,或是具有相同或不同组份的多层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源极/漏极电极130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形成欧姆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源极/漏极电极136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形成欧姆接触。欧姆接触可以通过在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上施加钛、铝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来实现。
图2B绘示沿着图1中的线段2B-2B‘的横截面图。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具有至少一个凹槽R1。缓冲体104的凹槽R1可以接收源极/漏极电极130。源极/漏极电极130还具有至少一个向下延伸部130E,其位在凹槽R1中。向下延伸部130E的末端部可被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包围。凹槽R1可包围向下延伸部130E,并具有逐渐狭窄的边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凹槽R1包围向下延伸部130E,并具有垂直的边界。
除凹槽R1外,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可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共同具有至少一个凹槽R2,以接收源极/漏极电极130。向下延伸部130E可完全地填充到凹槽R2中。可由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以及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共同定义及限定出凹槽R2具有的至少一个侧壁SW。侧壁SW包围/围绕向下延伸部130E。对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和向下延伸部130E之间的界面,侧壁SW与此界面可形成钝角。
对于上述源极/漏极电极130的轮廓,由于不必引入复杂的制造工艺就可实现,故半导体器件100A的制造工艺的成品率不会因轮廓需求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可以在不用牺牲产率的情况下,就使源极/漏极电极130具有前述轮廓。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100A的方法的不同阶段在图中示出,如图4A-4D及以下与其相关的描述。
请参照图4A,先准备衬底102。于衬底102上方,可依序形成缓冲体104、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缓冲体104包括底部106和最顶部108,其可通过沉积工艺依序形成在衬底102上。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可通过沉积工艺依序形成在衬底102上。沉积工艺例如可包括但不限定于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vapor deposition;PVD)、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等离子体辅助气相沉积、外延生长(epitaxial growth),或其他合适的过程来实现。
请参照图4B,可形成钝化层126以覆盖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可形成保护层140以覆盖钝化层126。保护层140可作为移除过程(例如刻蚀过程)中的掩模层。保护层140与钝化层126共形。保护层140还进一步覆盖钝化层126的两个相对侧壁。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从保护层140暴露出来。钝化层126和保护层140的形成方式均可以通过使用沉积技术来实现。沉积技术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来实现。
请参照图4C,可在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中形成穿孔TH。可移除氮化物半导体层110的一部分和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一部分,以形成穿孔TH。还可进一步移除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的一部分。可移除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的一部分,以使得在穿孔TH下方形成凹槽R1。凹槽R1和穿孔TH可共同称为深凹槽。穿孔TH和凹槽R1的位置对应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自保护层140暴露的区域,如图4B所示。实现移除的方式例如可通过但不限于刻蚀技术(即刻蚀工艺,例如干刻蚀或湿刻蚀)来执行,激光技术(激光钻或激光切割)或其他合适的技术。
请参照图4D,可去除保护层140,并形成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可将源极/漏极电极130形成在穿孔TH和凹槽R1中。源极/漏极电极130可与缓冲体104的被暴露出的最顶部108(即,如图4C所示的,其从凹槽R1暴露)形成界面。部分的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会位于比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最顶表面还低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移除部分的氮化物半导体层112以形成凹槽/沟槽,其可接收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的底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形成钝化层126时,可以在钝化层126上执行图案化处理,以定义且限定出用于形成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的源极/漏极区域。在图案化过程中,部分的氮化物半导体层112也会被移除,因此会在源极/漏极区域形成凹陷/沟槽,其可用于接收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的底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源极/漏极130和136的形成方式包括沉积技术工艺以及一系列的光刻工艺。沉积工艺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一系列的光刻工艺可包括施加光阻层、刻蚀、显影和/或其它合适的工艺,从而能图案化所形成的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
在图4D所示的阶段后,可以在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上方形成栅极结构,从而获得前述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栅极结构可以形成在钝化层126中。也就是说,可以在钝化层126中形成凹槽/沟槽,并且将栅极结构形成为填充凹陷/沟槽。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全部或一部分的钝化层126上形成栅极结构。栅极结构的形成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形成p型掺杂III-V化合物层和形成导电栅极。栅极结构的形成方式可以通过使用沉积技术和一系列的光刻工艺来实现。沉积技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一系列的光刻工艺包括施加光阻层、刻蚀、显影和/或其它合适的工艺。
图5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100B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示例性绘图所示,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形成为具有倾斜的侧壁(即,比源极/漏极电极136的侧壁更倾斜)。更具体地说,凹槽R2的至少一个侧壁可由氮化物半导体层110和112以及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定义及限定。凹槽R2的侧壁可对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之间的界面形成钝角。对应于凹槽R2的侧壁的轮廓,填充在凹槽R2内的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可具有倾斜的侧壁。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和134之间的夹角是钝角。在将凹槽R2形成为具有倾斜的侧壁的情况下,仍可改善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因此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是灵活的。
图6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的俯视图,而图6B及图6C分别绘示沿着图6A中的线段6B-6B‘及线段6C-6C’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B的示例性绘图所示,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具有底面S1A,其可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形成界面,且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还具有比底面S1A高的底面S1C。底面S1C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形成至少一个界面。部件134具有底面S1B,其可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形成界面。底面S1B和S1C可位于相同的水平高度。底面S1B和S1C可以彼此共面。在图6C的示例性绘示中,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具有多个向下延伸部130E,其位在多个凹槽R1中。多个向下延伸部130E可分别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形成界面。向下延伸部130E沿延伸方向E设置。向下延伸部130E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之间的界面也沿延伸方向E设置。至少一部分的氮化物半导体层112,至少一部分的氮化物半导体层110,以及至少一部分的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可位于两个向下延伸部130E之间。在将源极/漏极电极130的部件132形成为具有多个向下延伸部130E的情况下,仍可改善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因此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是灵活的。
图7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100D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示例性绘图所示,半导体器件100D还包括布置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上的附加层。半导体器件100D还包括钝化层150、通孔152和图案化导电层154。
钝化层150设置在钝化层126上。钝化层150覆盖钝化层126、栅极结构120以及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钝化层150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碳化硅(SiC)、硅硼氮(SiBN)、碳氮硼化硅(SiCBN)、氧化物、氮化物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钝化层126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氧化铝/氮化硅(Al2O3/SiN)、氧化铝/氧化硅(Al2O3/SiO2)、氮化铝/氮化硅(AlN/SiN)、氮化铝/氧化硅(AlN/SiO2)或其组合的复合介电层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50可通过使用沉积技术形成。沉积技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
通孔152设置在钝化层150内。通孔152可穿过钝化层150。通孔152可纵向延伸,以分别与栅极结构120、源极/漏极电极130和136电气耦合。通孔152的顶部可未受钝化层150的覆盖。通孔152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导电材料,金属或合金。通孔152的形成方式可包括在钝化层150内部和上方形成导电层,并移除导电层的多余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执行平坦化过程以移除导电层的多余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坦化工艺包括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
图案化导电层154设置在钝化层150和通孔152上。图案化导电层154与通孔152接触。图案化导电层154的形成方式包括通过使用沉积技术,以在钝化层150上形成一整层导电层。沉积技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可对一整层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图案化导电层154,此图案化导电层154可包括分别与通孔152接触的金属线。图案化处理可以通过光刻、曝光和显影、刻蚀、其他合适的过程或其组合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导电层154还可用作导电垫或走线。
图8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100E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的示例性绘图所示,栅极结构120设置在钝化层126上。栅极结构120被钝化层150覆盖。电气连接于栅极结构120和图案化导电层154之间的通孔152比其他通孔152短。
图9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100F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示例性绘图所示,源极/漏极电极160和162位于栅极结构120的相对两侧,其中源极/漏极电极160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形成至少一个界面。源极/漏极电极160和162的配置相对于栅极结构120是不对称的。更具体地,源极/漏极电极160和162各自均是由至少一个共形层和导电填充物形成。源极/漏极电极160的共形层和导电填充物具有的特征可异于源极/漏极电极162的特征,因此其被称为“相对于栅极结构120是不对称的”。
源极/漏极电极160包括共形层160A、160B、160C、160D和导电填充物160E。共形层160A-160D和导电填充物160E从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依次堆叠。源极/漏极电极162包括共形层162A、162B、162C、162D和导电填充物160E。共形层162A-162D和导电填充物162E从氮化物半导体层112堆叠。
共形层160A和162A可以具有相同的材料。共形层160A和162A可以是先形成一整层的层体,然后再经由图案化此层体而形成。对此,共形层160A可以向下延伸到比共形层162A更低的位置,这使得共形层160A的厚度小于共形层162A的厚度。例如,一部分的共形层160A是沿着氮化物半导体层110、112的侧壁以及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延伸,且此一部分的厚度可以小于一部分的共形层162A的厚度,此一部分的共形层162A为沿着氮化物半导体层112的侧壁延伸。共形层160A和162A可以延伸并改变方向。共形层160A可在缓冲体104的最顶部108处延伸并改变方向,以使其具有的轮廓异于共形层162A的轮廓。
共形层160A和162A之间的关系可套用于共形层160B和162B之间、共形层160C和162C之间或共形层160D和162D之间的关系。共形层160A或162A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钛(Ti)、钽(Ta)或其组合。共形层160B或162B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铝(Al)、铝硅(AlSi)或其组合。共形层160C或162C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钛(Ti)、镍(Ni)、铂(Pt)或其组合。共形层160D或162D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氮化钛(TiN)、铜(Au)或其组合。
导电填充物160E和162E可以具有相同的材料。导电填充物160E或162E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铝硅(AlSi)、铝铜(AlCu)或其组合。导电填充物160E和162E可以通过形成单层层体,接着在此单层层体上进行平坦化处理来形成。对此,导电填充物160E可进一步向下延伸至低于导电填充物162E的位置,这使得导电填充物160E具有大于导电填充物162E的厚度。此外,由于共形层160A-160D共同具有的轮廓不同于共形层162A-162D的轮廓,因此导电填充物160E和162E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导电填充物160E在横截面图中可以近似为T形。导电填充物162E在横截面图中可以近似为矩形。
总体而言,上述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包括与缓冲体最顶部接触的源极/漏极电极,以使电极与缓冲体电气耦合。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具有不同配置的半导体器件。这些实施方式不是相互排斥的,即其可相互搭配。例如,图8所示的通孔和导电层可以应用于图9所示的结构。
除了寄生p-n结二极管外,缓冲体中的缺陷也可能影响2DEG区域,且还进一步影响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为了说明这种影响,图10绘示根据比较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30的横截面示意图。半导体器件30包括衬底32、缓冲体34、氮化物半导体层36和38、栅极结构30以及一对源极/漏极电极32和34,其中在氮化物半导体层36和38之间的界面处会形成2DEG区域。缓冲体34内部可能带有缺陷40。在半导体领域中,由于工艺的变化或差异,缺陷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缺陷40会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吸引中心,这将进一步影响2DEG区域的浓度。
由于此类缺陷不涉及“偏置”(或反向偏置)或寄生p-n结二极管,因此半导体器件30在宽电压范围内的操作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寄生p-n结二极管可在约100V下影响半导体器件。然而,半导体器件30在0V到约800V(或更大)之间的电压范围内,都会受到缺陷40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半导体器件30的整个工作范围内,缺陷40将进一步影响半导体器件30的性能。
图11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200A的横截面图。半导体器件200A包括衬底202、缓冲体204、氮化物半导体层210、212、栅极结构220、一对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以及屏蔽层240。
衬底202可以与前述衬底102相同或相似。缓冲体204包括底部206和最顶部208,其可以与前述的缓冲体104相同或相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最顶部208,使得缓冲体204的最顶表面将是与底部206重合。
氮化物半导体层210、212设置在缓冲体204上。氮化物半导体层210、212的示例性材料可以与前述氮化物半导体层110、112的示例性材料相同或相似,以便于其之间形成2DEG区域214。
栅极结构220设置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2上。可优选地,栅极结构220包括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222和导电栅极224,其可以与前述的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122和导电栅极124相同或相似。P型掺杂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222可为半导体器件200A提供增强模式。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设置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2上,并且位于栅极结构220的相对两侧。栅极结构220以及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可共同作为具有2DEG区域214的HEMT器件。
为了使图11的绘图不过于复杂,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位于氮化物半导体层212上方且未向下延伸,但是本揭露内容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向下延伸的源极/漏极电极230引入至图11的示例性绘图中,或者是,可以将本揭露内容的其他结构配置结合至图11应用。
屏蔽层240设置在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如前所述,会因缓冲体204的性质,而产生寄生p-n结二极管,或是其包括的缺陷会作为自由电子或空穴吸引中心。为了消除如此的缺陷,可形成屏蔽层240,其可以切断从缓冲体204到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电气路径/载子路径。
屏蔽层240的示例性材料可经选择,使得其具有的带隙会比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带隙更大,以便作为这些层体之间的电气屏蔽层/电气隔离区域。屏蔽层240可包括隔离化合物。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可以大于缓冲体204的带隙。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可以大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带隙。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可以大于氮化物半导体层212的带隙。此外,由于屏蔽层240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直接接触,因此隔离化合物必须使氮化物半导体层210能够在其上成长。
为满足这些需求特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化合物可至少由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元素的近似二维材料层制成。二维材料层可以形成为原子薄膜,其能够实现单原子层厚或双原子层厚的层体。这样的薄膜将允许氮化物层(例如氮化镓层或氮化铝镓层)在其上外延生长。这是因为单原子层厚或双原子层厚够薄,其足以使氮化物层能在二维材料上直接生长形成,然而同时会稍微牺牲了位错(即,位错可能略微增加)。此外,单原子层厚或双原子层厚的层体的二维材料可以用作台阶,其可以促进氮化镓进行台阶生长,从而使氮化镓能够在其上外延生长。对此,尽管位错可能会略微增加,但因改善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所带来的正面效益大于位错略微增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使用屏蔽层240,可提高半导体器件200A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关于具有上述特征的二维材料,可以选择二元化合物作为隔离化合物,其中金属组份包括硼、锆或铪。隔离化合物例如可为氮化硼(BN)、五碲化锆(ZrTe5)或五碲化铪(HfTe5),但不限于此。关于屏蔽层240的厚度,屏蔽层240实质上可比缓冲体204以及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和212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屏蔽层240具有的厚度会在约0.01纳米至约1纳米的范围内。
除了选择二维材料来形成屏蔽层240之外,还可以将包括第三族元素和氧元素的隔离化合物应用在屏蔽层240上。第三族元素可提供关于晶格匹配的贡献,以利于在屏蔽层240上直接形成氮化物层。氧元素可与第三族元素结合,以使屏蔽层240具有电隔离特性。在这种配置中,屏蔽层240可具有由氧化铝(Al2O3)或氮氧化铝(AlON)制成的隔离化合物。
简而言之,可否在屏蔽层240上直接形成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两个因素包括对屏蔽层240的材料选择和厚度。
在缓冲體204的最顶部208包括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的实施例中,屏蔽层240可以不含镓,并且被插入到包括镓的层体之间。例如,如果缓冲体204的最顶部208中的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是掺杂氮化镓半导体化合物,并且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和212也包括镓,则屏蔽层240可以不具有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的掺杂剂至少是选自碳、硅、锗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形成屏蔽层240的目的是减少缓冲体204对2DEG区域214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2DEG区域214内,从源极/漏极电极232通过栅极结构220,再到源极/漏极电极230的路径,屏蔽层240可采对应于此路径的方式,插入至缓冲体204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
栅极结构220和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可直接位于屏蔽层240上方。栅极结构220和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于缓冲体204上的垂直投影会完全落在屏蔽层240于缓冲体204上的垂直投影内。因此,从源极/漏极电极232经由2DEG区域214到栅极结构220的路径也会直接位在屏蔽层240的上方。从栅极结构220经由2DEG区域214到源极/漏极电极230的路径也会直接位在屏蔽层240的上方。此外,从缓冲体204到2DEG区域214的路径会与屏蔽层240至少部分地重叠。
在缓冲体204、屏蔽层240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的关系中,屏蔽层240可以与另外两个层体接触。屏蔽层240可与缓冲体204的最顶表面形成界面I1。屏蔽层240可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最底表面形成界面I2。界面I1和I2可以通过屏蔽层240彼此分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屏蔽层240完全覆盖缓冲体204的最顶表面,使得界面I1和I2通过屏蔽层240彼此完全分离,从而进一步增强电气隔离效果。亦即,缓冲体204的最顶表面可通过屏蔽层240而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最底表面完全分离。
通过这种配置,屏蔽层240可以阻挡缓冲体204对氮化物半导体层210造成的影响。因此,可避免产生跨越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潜在寄生p-n结二极管。此外,若缓冲体204中有缺陷,则也可被屏蔽层240阻挡,这将有利于改善动态导通电阻峰值问题。
由于制造半导体器件200A的制程不会过于复杂,故可维持其制造成品率。图12A-12C示出了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200A的方法的不同阶段。
参照图12A,可提供衬底202。在衬底202上方形成缓冲体204。缓冲体204包括底部206和最顶部208,其可通过使用沉积技术,在衬底202上方依序形成。沉积技术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最顶部208,而形成缓冲体204的步骤将会在底部206的生长结束时终止。
参照图12B,可在缓冲体204上/上方形成屏蔽层240。屏蔽层240可形成为与缓冲体204接触,以便与缓冲体204形成界面。屏蔽层240可形成为一层覆盖层,以完全地覆盖缓冲体204。这样,缓冲体204的最顶表面会被屏蔽层240完全覆盖。屏蔽层240的形成方式可以通过使用沉积技术来实现。沉积技术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来实现。屏蔽层240可以通过沉积技术,由至少一种如前述二维材料制成的隔离化合物来形成。
参照图12C,可在屏蔽层240上形成氮化物半导体层210。所形成的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会借由屏蔽层240而与缓冲体204分离。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直接从屏蔽层240生长。所形成的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具有所需的厚度。可以通过使用沉积技术来形成氮化物半导体层210。沉积技术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来实现。
在形成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后,可以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上/上/上方形成栅极结构220、一对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其可与前述的过程类似。
图13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200B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的示例性绘图所示,可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2上形成钝化层242和244、通孔250和图案化导电层252。所形成的钝化层242覆盖氮化物半导体层212和栅极结构220。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穿过钝化层242,并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2接触。钝化层244设置在钝化层242上。钝化层244覆盖钝化层242和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
尽管形成钝化层242和244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电气隔离,(例如,为了电气隔离底层和上层),这与形成屏蔽层240的原因相似,然而,钝化层242和244具有的材料可以不同于屏蔽层240。对此,钝化层242和244包括的隔离化合物可与屏蔽层240中使用的隔离化合物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屏蔽层240可以包括硼,然而钝化层242和244未包括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钝化层242和244中的至少一个层体可以包括硅(例如,SiNx、SiOx、SiON、SiC),而屏蔽层240未包括硅。此外,所形成的屏蔽层240的厚度基本上小于钝化层242和244中的至少一个层体。钝化层242或244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碳化硅(SiC)、硅硼氮(SiBN)、碳氮硼化硅(SiCBN)、氧化物、氮化物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钝化层242或244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氧化铝/氮化硅(Al2O3/SiN)、氧化铝/氧化硅(Al2O3/SiO2)、氮化铝/氮化硅(AlN/SiN)、氮化铝/氧化硅(AlN/SiO2)或其组合的复合介电层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钝化层242或244可通过使用沉积技术形成。沉积技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
通孔250设置在钝化层244内。通孔250可穿过钝化层244。通孔250可纵向延伸,以分别与栅极结构220、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电气耦合。通孔250的顶部可未受钝化层244的覆盖。通孔250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导电材料,金属或合金。通孔250的形成方式可包括在钝化层250内部和上方形成导电层,并移除导电层的多余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执行平坦化过程以移除导电层的多余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坦化工艺包括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
图案化导电层252设置在钝化层244和通孔250上。图案化导电层252与通孔250接触。图案化导电层252的形成方式包括通过使用沉积技术,以在钝化层244上形成一整层导电层。沉积技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可对一整层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图案化导电层252,此图案化导电层242可包括分别与通孔250接触的金属线。图案化处理可以通过光刻、曝光和显影、刻蚀、其他合适的过程或其组合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导电层252还可用作导电垫或走线。
图14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200C的横截面图。半导体器件200C包括衬底202、缓冲体204、氮化物半导体层210、212、栅极结构220、一对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以及屏蔽层260。在半导体器件200C的配置中,对于衬底202、缓冲体204、氮化物半导体层210、212、栅极结构220以及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的配置可以与前述的半导体器件200A的配置相同或类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最顶部208,并且缓冲体204的最顶表面会与底部206重合。
屏蔽层260可插入至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形成屏蔽层260是为了消除缺陷,像是寄生p-n结二极管的行程或层体内缺陷的形成,从而减轻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
在屏蔽层260的材料选择方面,其示例性材料可被选择为具有的带隙比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带隙更大,以便充当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的电气屏蔽层/电气隔离区域。屏蔽层260包括隔离化合物。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可以大于缓冲体204的带隙。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可以大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带隙。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可以大于氮化物半导体层212的带隙。
在图14A的示例性绘图中,在屏蔽层260的材料选择方面有较多选择,这是因为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以借由缓冲体204进行生长。更具体地说,请参照图14B,其为图14A的缓冲体204与屏蔽层206的平面图,且对其的观察方向是沿着垂直于衬底202的方向,然后看向屏蔽层260和缓冲体204。屏蔽层260具有多个孔262以暴露出缓冲体204。缓冲体204的最顶表面的一些部分会被屏蔽层260覆盖。亦即,隔离层屏蔽层260具有的至少一个内边界可围绕缓冲体204。屏蔽层260可以被称为图案化层。每个孔262可以被排列为具有间隔264。
请回到图14A,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通过孔262的间隔264,而与彼此形成至少一个界面205。
也就是说,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以利用界面205处的缓冲体204进行生长,这意味着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生长并非完全取决于屏蔽层260的特性。因此,屏蔽层260可由隔离化合物制成,该隔离化合物可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硅(SiO2)、氮化硅(SiN)、三氧化二铝(Al2O3)、氮氧化铝(AlON)或其它电绝缘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化合物由至少一种介电材料制成,使得屏蔽层260的电阻大于缓冲体204或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电阻,亦即,屏蔽层260的电导率小于缓冲体204或氮化物的半导体层210的电导率。
在涉及缓冲体204的最顶部208包括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屏蔽层260可以不含镓,且其被插入至有包括镓的层体之间。例如,当缓冲体204的最顶部208中的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是掺杂氮化镓半导体化合物,且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和212也包括镓时,屏蔽层260可以没有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的至少一种掺杂剂可选自碳、硅、锗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屏蔽层260可以具有弹性的厚度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260的厚度在约1纳米到约100纳米的范围内。
屏蔽层260可用作缓冲体204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的电气隔离区,以改善动态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此外,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生长期间,随着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生长,其会逐渐填充孔262的间隔264。当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在屏蔽层260上方的位置继续生长时,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会开始在屏蔽层260上方进行横向外延生长。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缓冲体204中的任何位错线(即缓冲体204中的生长缺陷)只会通过孔262的间隔264,接着行进至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也就是说,屏蔽层260正下方的至少一条位错线将会被屏蔽层260阻挡。因此,可降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中因位错线所导致的缺陷密度,从而提高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品质,并改进半导体器件200C的性能。
在图14A的配置中,界面205形成在低于屏蔽层260的最顶表面的位置。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相对氮化物半导体层212,向下延伸以穿过屏蔽层260,从而形成与缓冲体204的界面205。屏蔽层260会紧靠界面205,使得从缓冲体204到2DEG区域214的至少一条路径上,不会有隔离区域。
此外,屏蔽层260对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接触面积可以大于其对于缓冲体204的接触面积。屏蔽层260与缓冲体204的最顶部208可形成界面I1。屏蔽层260也会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最底部形成界面I2和I3。屏蔽层260具有的最顶表面可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形成界面I2。屏蔽层260具有的侧壁可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形成界面I3。屏蔽层260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的界面面积大于屏蔽层260和缓冲体204之间的界面面积。
对于半导体器件200C的结构配置,不需要引入复杂的半导体器件200C的制造过程就可实现,故可维持其制造成品率。图15A-15E示出了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200C的方法的不同阶段。
请参照图15A,先提供衬底202。可在衬底202上方形成缓冲体204。缓冲体204包括底部206和最顶部208,其可通过使用沉积技术,在衬底202上方依序形成。沉积技术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最顶部208,而形成缓冲体204的步骤将会在底部206的生长结束时终止。然后,在缓冲体204上/上方形成屏蔽层260。屏蔽层260可形成为与缓冲体204接触,以便与缓冲体204形成界面。屏蔽层260可形成为一层覆盖层,以完全覆盖缓冲体204。可以通过使用沉积技术来实现屏蔽层260的形成。沉积技术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屏蔽层260的形成方式可通过沉积隔离化合物,且其具有的带隙比缓冲体204的带隙大。
请参照图15B,在形成一层覆盖层的屏蔽层260之后,可在屏蔽层260上执行图案化过程,使得屏蔽层260具有多个孔262,以暴露出缓冲体204。可以通过光刻、曝光和显影、刻蚀、其他合适的过程或其组合来实现图案化过程。
请参照图15C,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开始自缓冲体204生长。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以从被暴露出的缓冲体204生长。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以逐渐填充屏蔽层260的孔262。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厚度会逐渐增加。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的生长期间,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和屏蔽层260之间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增大。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使用沉积技术来生长,其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的。
请参照图15D,当氮化物半导体层210生长至屏蔽层260之上的位置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将开始在屏蔽层260上方横向外延生长。也就是说,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以在屏蔽层260的最顶表面以上的位置进行横向外延生长。因此,随着生长并因此扩展,屏蔽层260会逐渐被氮化物半导体层210覆盖。最终,屏蔽层260会被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完全覆盖。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被形成为覆盖屏蔽层260的最顶表面和侧表面。此后,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以持续生长,直到其达到期望的层体厚度,如图15E所示。
在形成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后,可以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上/上/上方形成栅极结构220、一对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其可与前述的制程类似。
图16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200D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的示例性绘图所示,钝化层242和244、通孔250和图案化导电层252可形成在氮化物半导体层212上。钝化层242被形成为覆盖氮化物半导体层212和栅极结构220。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可穿过钝化层242,以与氮化物半导体层212接触。钝化层244设置在钝化层242上。钝化层244覆盖钝化层242和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
同前所述,钝化层242和244包括的隔离化合物可与屏蔽层260中的隔离化合物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屏蔽层260包括的隔离化合物可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而钝化层242和244包括的隔离化合物可以不含金属元素。例如,屏蔽层260可以包括铝,而钝化层242和244可以不含铝。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屏蔽层260包括的隔离化合物的组成可与钝化层242和244的隔离化合物相同。
通孔250设置在钝化层244内。通孔250可穿过钝化层244。通孔250可纵向延伸,以分别与栅极结构220、源极/漏极电极230和232电气耦合。通孔250的顶部可未受钝化层2440的覆盖。通孔250的示例性材料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导电材料,金属或合金。通孔250的形成方式可包括在钝化层250内部和上方形成导电层,并移除导电层的多余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执行平坦化过程以移除导电层的多余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坦化工艺包括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
图案化导电层252设置在钝化层244和通孔250上。图案化导电层252与通孔250接触。图案化导电层252的形成方式包括通过使用沉积技术,以在钝化层244上形成一整层导电层。沉积技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或其他合适的工艺。可对一整层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图案化导电层242,此图案化导电层242可包括分别与通孔250接触的金属线。图案化处理可以通过光刻、曝光和显影、刻蚀、其他合适的过程或其组合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案化导电层252还可用作导电垫或走线。
图17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200D的横截面图,而图17B为图17A的缓冲体204与屏蔽层260的平面图。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层260还具有多个隔离岛266。屏蔽层260可被图案化以使隔离岛266彼此分离。在每对相邻的隔离岛266之间可具有间隔268。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可向下延伸以完全地填满隔离岛266之间的间隔268。因此,隔离岛266可被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包围。
屏蔽层可被设计为连续(即完整覆盖层)或不连续(即隔离岛),这取决于半导体器件的需求。也就是说,对于由本发明提供的屏蔽层240/260,其在形成的选择上会是弹性的,使得屏蔽层240/260可以容易地被应用于半导体器件。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改进动态导通电阻的峰值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相互结合。例如,向下延伸到缓冲体的漏极可以被结合至与屏蔽层相关的实施方式中。
图18A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300A的横截面图。半导体器件300A具有的配置为:作为一整层覆盖隔离层的屏蔽层240,其设置在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并且源极/漏极电极230向下延伸以与缓冲体204接触。源极/漏极电极230可以延伸到低于屏蔽层240的位置。
图18B为根据本揭露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绘示半导体器件300B的横截面图。半导体器件300B具有的配置为:包括隔离岛的屏蔽层260,其设置在缓冲体204和氮化物半导体层210之间,并且源极/漏极电极230向下延伸以与缓冲体204接触。源极/漏极电极230可以延伸到低于屏蔽层260的位置。
本发明的以上描述是为了达到说明和描述目的而提供。本发明并非意图全面性地或是将本发明限制成上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意图详尽无遗或仅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著地,可存在许多修改和变化。
以上实施方式是经挑选并配上相应描述,以为了尽可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预期特定用途的各式修改。
如本文所用且未另行定义的术语,像是“实质上地”、“实质的”、“近似地”和“约”,其为用于描述和解释小的变化。当与事件或状况一起使用时,术语可以包括事件或状况有精确发生的示例,以及事件或状况近似发生的示例。例如,当与数值一起使用时,术语可以包含小于或等于所述数值的±10%的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对于术语“实质共面”,其可指沿同一平面躺在微米范围内的两个表面,例如在40微米(μm)内、在30μm内、在20μm内、在10μm内,或是沿同一平面躺在1μm内。
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术语“单个”、“一个”和“所述单个”可包括复数参考词。在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提供的在另一组件“上方”或“上面”的组件可以包括的状况有,前一组件直接在后一组件上(例如,与后一组件有物理接触)的状况,以及一个或多个中介组件位于前一组件和后一组件之间的状况。
虽然已经参考本揭露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来描述和说明本揭露内容,但是这些描述和说明并不受到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揭露内容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为等效物。附图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而成的。由于制造工艺和公差的因素,本揭露内容中所呈现的工艺与实际装置之间可能存在区别。本揭露内容的其他实施方式可能没有具体说明。说明书和附图应当视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作出修改以使特定情况、材料、物质组成、方法或过程能够适应本揭露内容的目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些修改都会落在本文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虽然本文所揭露的方法是通过参照特定顺序执行特定操作来描述的,但是应当理解,可以进行组合、子划分或重新排序这些操作,以形成等效的方法,并且此并不会脱离本公开的教示。因此,除非在此有特别指出,否则,此些操作的顺序和分组是不受限制的。

Claims (25)

1.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缓冲体,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缓冲体上,并与所述缓冲体形成第一界面;
屏蔽层,包括第一隔离化合物,并插入在所述缓冲体和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化合物具有的带隙大于所述缓冲体的带隙和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在所述缓冲体和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形成至少一电气隔离区域;
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小于所述第一隔离化合物的带隙并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及
一对源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所述栅极电极位在所述源极/漏极电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的位置低于所述屏蔽层的最顶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缓冲体的最顶部形成第二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的所述最顶表面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最底部形成第三界面,且所述屏蔽层具有侧壁,其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所述最底部形成第四界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向下延伸至所述缓冲体的最顶表面,以形成所述第一界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具有多个隔离岛,其由所述缓冲体和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包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向下延伸,以完全填充所述隔离岛之间的间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离岛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具有第一界面区域,每个所述隔离岛与所述缓冲体具有第二界面区域,且所述第一界面区域大于所述第二界面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向下延伸,以穿过所述屏蔽层,从而与所述缓冲体形成所述第一界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看向所述屏蔽层,其具有围绕所述缓冲体的至少一内边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包括至少一层的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其位于所述缓冲体的最顶部,其中所述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的至少一掺杂剂选自碳、硅、锗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的所述掺杂氮化物半导体化合物为碳掺杂氮化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的厚度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钝化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电极上,并且包括第二隔离化合物,其不含金属元素,而所述第一隔离化合物包括至少一金属元素。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钝化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电极上,并且包括第二隔离化合物,其具有的组份与所述第一隔离化合物相同。
16.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缓冲层;
形成屏蔽层,其与所述缓冲体接触;
图案化所述屏蔽层,以使其暴露出所述缓冲体的一部分;
从缓冲体的被暴露的所述部分生长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以形成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且其覆盖所述屏蔽层,其中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小于所述隔离化合物的带隙;
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其中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具有的带隙小于所述隔离化合物的带隙且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两个或以上的源极/漏极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和所述源极/漏极电极之间形成栅极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被形成为覆盖所述屏蔽层的最顶表面和侧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图案化所述屏蔽层的步骤,以形成多个隔离岛。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图案化所述屏蔽层的步骤,使得所述屏蔽层具有多个穿孔,以暴露出所述缓冲体。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在高于所述屏蔽层的最上表面的位置横向生长。
21.一种氮化物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缓冲体,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缓冲体上,并与所述缓冲体形成至少一界面;
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的带隙大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带隙,以形成二维电子气区域;
至少一隔离区域,插入在所述缓冲体和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并抵靠所述界面,使得从所述缓冲体到所述二维电子气区域的至少一路径上不经过所述隔离区域;以及
源极电极、漏极电极和栅极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其中所述栅极电极位在所述源极电极和所述漏极电极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域覆盖所述缓冲体的最顶表面的一些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插入至所述缓冲体和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的多个所述隔离区域由多个隔离岛形成,且所述隔离岛由至少一介电材料制成。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域由一层体形成,其包括至少一介电材料,并具有多个内边界。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向下延伸,以形成多个向下延伸部,其由所述隔离区域包围。
CN202110404325.6A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Pending CN113130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325.6A CN113130645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325.6A CN113130645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PCT/CN2020/137491 WO2022126571A1 (en) 2020-12-18 2020-12-18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02080004016.3A CN112771677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4016.3A Division CN112771677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0645A true CN113130645A (zh) 2021-07-16

Family

ID=7569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4325.6A Pending CN113130645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202110398808.XA Active CN113130643B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202211359364.XA Pending CN115954384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
CN202080004016.3A Pending CN112771677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202110398809.4A Active CN113130644B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202310064113.7A Pending CN115966605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8808.XA Active CN113130643B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202211359364.XA Pending CN115954384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
CN202080004016.3A Pending CN112771677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202110398809.4A Active CN113130644B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202310064113.7A Pending CN115966605A (zh) 2020-12-18 2020-12-18 半导体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6084A1 (zh)
CN (6) CN113130645A (zh)
WO (1) WO20221265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5273A (zh) * 2021-08-19 2022-03-11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69479A1 (en) * 2021-05-25 2023-11-16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40030156A1 (en) * 2021-08-11 2024-01-25 Innoscience (su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3015495A1 (en) * 2021-08-11 2023-02-16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127931A (zh) * 2021-10-22 2022-03-01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氮化物基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240030335A1 (en) * 2021-11-12 2024-01-25 Innoscience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342088B (zh) * 2021-11-12 2024-01-09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440811B (zh) * 2022-09-09 2023-12-29 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24065148A1 (en) * 2022-09-27 2024-04-04 Innoscience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999A (zh) * 2007-10-24 2009-05-2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半绝缘氮化物半导体衬底及其制造方法、氮化物半导体外延衬底和场效应晶体管
CN102651396A (zh) * 2011-02-28 2012-08-29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器件
CN103367420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65592A (zh) * 2011-07-18 2014-04-30 埃皮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长iii-v外延层的方法
CN104659089A (zh) * 2015-03-12 2015-05-27 苏州能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侧向外延技术的垂直结构AlGaN/GaN HEM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65727A (zh) * 2013-12-26 2016-07-13 英特尔公司 使用InAlN和AlGaN双层覆盖叠置体的Si衬底上的低薄层电阻GaN沟道
CN108447908A (zh) * 2018-05-04 2018-08-24 南昌大学 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WO2020188846A1 (ja) * 2019-03-20 2020-09-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8062A (en) * 1984-06-29 1987-08-18 Raytheon Company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817995B2 (ja) * 1990-03-15 1998-10-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iii▼―▲v▼族化合物半導体ヘテロ構造基板および▲iii▼―▲v▼族化合物ヘテロ構造半導体装置
JP2006086398A (ja) * 2004-09-17 2006-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675090B2 (en) * 2005-05-13 2010-03-09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Usa,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contact on a buffer layer thereof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7939853B2 (en) * 2007-03-20 2011-05-10 Power Integrations, Inc. Termination and contact structures for a high voltage GaN-based 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
JP4691060B2 (ja) * 2007-03-23 2011-06-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GaN系半導体素子
US20100207164A1 (en) * 2008-08-22 2010-08-19 Daisuke Shibata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KR101214742B1 (ko) * 2010-12-09 2012-12-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질화물계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946780B2 (en) * 2011-03-01 2015-02-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Ohmic contact schemes for group III-V devices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layer
KR20120120826A (ko) * 2011-04-25 2012-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질화물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035721B2 (ja) * 2011-09-27 2016-11-3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024356B2 (en) * 2011-12-20 2015-05-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buried field plate
JP5696083B2 (ja) * 2012-03-26 2015-04-08 株式会社東芝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54512B2 (ja) * 2012-03-26 2015-01-14 株式会社東芝 窒化物半導体装置
CN102903738B (zh) * 2012-09-06 2016-08-17 苏州晶湛半导体有限公司 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525054B2 (en) * 2013-01-04 2016-12-2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9178016B2 (en) * 2013-03-01 2015-11-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Charge protection for III-nitride devices
US20150115327A1 (en) * 2013-10-30 2015-04-30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Group III-V Device Including a Buffer Termination Body
JP6135487B2 (ja) * 2013-12-09 2017-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34791B2 (ja) * 2013-12-16 2019-06-2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341679B2 (ja) * 2014-02-06 2018-06-1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462456B2 (ja) * 2015-03-31 2019-01-30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EP3217433A1 (en) * 2016-03-08 2017-09-13 IMEC vzw Group iii nitride 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768258B1 (en) * 2016-03-17 2017-09-1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ubstrate structure,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and method
US10741682B2 (en) * 2016-11-17 2020-08-1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High-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 (HEMT)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reduced dynamic resistance
IT201700064155A1 (it) * 2017-06-09 2018-12-09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Transistore hemt con alta resistenza allo stress in stato spento e relativo metodo di fabbricazione
IT201700064147A1 (it) * 2017-06-09 2018-12-09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Transistore hemt normalmente spento con generazione selettiva del canale 2deg e relativo metodo di fabbricazione
CN107170671A (zh) * 2017-06-22 2017-09-15 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离子注入的GaN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305122A1 (en) * 2018-03-28 2019-10-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CN109712877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张家港意发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 欧姆接触电极、hemt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11384163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改善GaN HEMT器件散热性能的结构及布局
CN111682061B (zh) * 2020-05-18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氮化物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半导体器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999A (zh) * 2007-10-24 2009-05-2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半绝缘氮化物半导体衬底及其制造方法、氮化物半导体外延衬底和场效应晶体管
CN102651396A (zh) * 2011-02-28 2012-08-29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器件
CN103765592A (zh) * 2011-07-18 2014-04-30 埃皮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长iii-v外延层的方法
CN103367420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65727A (zh) * 2013-12-26 2016-07-13 英特尔公司 使用InAlN和AlGaN双层覆盖叠置体的Si衬底上的低薄层电阻GaN沟道
CN104659089A (zh) * 2015-03-12 2015-05-27 苏州能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侧向外延技术的垂直结构AlGaN/GaN HEM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47908A (zh) * 2018-05-04 2018-08-24 南昌大学 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WO2020188846A1 (ja) * 2019-03-20 2020-09-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5273A (zh) * 2021-08-19 2022-03-11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CN114175273B (zh) * 2021-08-19 2023-12-22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和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76084A1 (en) 2022-11-24
CN115966605A (zh) 2023-04-14
CN112771677A (zh) 2021-05-07
CN113130643A (zh) 2021-07-16
CN113130644A (zh) 2021-07-16
CN113130643B (zh) 2022-11-25
CN115954384A (zh) 2023-04-11
WO2022126571A1 (en) 2022-06-23
CN113130644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0643B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13066864B (zh) 半导体器件
US9543391B2 (e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having reduced threshold voltage varia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875020A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KR101955337B1 (ko) 문턱전압 변동을 줄인 고 전자 이동도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287200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86700A (zh) 半导体器件
CN112951909A (zh) 半导体器件
CN113228297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86175B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14207835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88805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4213216A1 (e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WO2023141749A1 (en) GaN-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REDUCED LEAKAGE CURR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207840B (zh) 氮化物基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3050085A1 (en) Nitride-base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272970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892188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140141126A (ko) 전계 완화부를 구비하는 질화물계 트랜지스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