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7554A -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7554A
CN113097554A CN202110345881.0A CN202110345881A CN113097554A CN 113097554 A CN113097554 A CN 113097554A CN 202110345881 A CN202110345881 A CN 202110345881A CN 113097554 A CN113097554 A CN 113097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
conveying
plate
material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58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7554B (zh
Inventor
郝首成
于兵
李志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llegr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egro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egro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Allegro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58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7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7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7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52Removing gases inside the secondary cell, e.g. by absorp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05Devices for making primary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包括料框输送装置、上料料框、上料输送装置、封装机、电芯移料装置、电芯裁切装置、称重扫码装置、极耳裁切装置、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上料料框放置在料框输送装置上,上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料框输送装置的旁侧,第一机械手架设在上料输送装置上方,封装机和电芯移料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料输送装置的两侧,第二机械手架设在上料输送装置、封装机和电芯移料装置的上方,电芯裁切装置和称重扫码装置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在电芯移料装置旁侧,极耳裁切装置和下料输送装置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在称重扫码装置的旁侧,其有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排布紧凑、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芯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封装、裁切、称重等工序,对于小尺寸的电芯而言,一般都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但是,对于尺寸较大的电芯而言,电芯无法放置在载盘上进行统一上料,因此,大尺寸电芯的生产尚且无法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生产,电芯需要在多台生产设备上转移,这明显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耗费人工以及设备成本,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自动真空封装设备,能够对大尺寸电池进行统一上料,并且以排布紧凑的设备结构完成电芯的封装、裁切、称重等工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而且还能节省人力和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包括料框输送装置、上料料框、上料输送装置、封装机、电芯移料装置、电芯裁切装置、称重扫码装置、极耳裁切装置、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上料料框放置在料框输送装置上,上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料框输送装置的旁侧,料框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上料料框至上料输送装置旁侧,第一机械手架设在上料输送装置上方,第一机械手用于抓取上料料框的工件并放置到上料输送装置上,封装机和电芯移料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料输送装置的两侧,第二机械手架设在上料输送装置、封装机和电芯移料装置的上方,用于在上料输送装置、封装机和电芯移料装置之间运输工件,电芯裁切装置和称重扫码装置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在电芯移料装置旁侧,极耳裁切装置和下料输送装置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在称重扫码装置的旁侧,第三机械手架设在称重扫码装置、极耳裁切装置和下料输送装置上方,用于在称重扫码装置、极耳裁切装置和下料输送装置之间运输工件。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料框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中转机构和顶升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左右并排固定在机架上,中转机构固定在机架上且分别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的前端衔接,料框依次通过第一输送机构、中转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进行输送,顶升机构固定在机架上,且对应在中转机构右侧,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料框内的工件。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上料料框包括底板、侧板、限位组件和锁杆,底板水平设置并放置在料框输送装置上,底板中部开设有顶升孔,侧板设置四组且固定设置在底板的四周,四组侧板和底板包围成向上开口的腔体;
限位组件包括调节杆、卡环、垫片、第一螺丝、L型板和第二螺丝,其中两组相对的侧板上设有条形孔,调节杆对应在腔体内,卡环固定在调节杆的两侧,卡环对应于条形孔内侧,垫片对应在条形孔外侧,第一螺丝穿设过垫片、条形孔和卡环并与调节杆端部螺纹连接,条形孔、调节杆、卡环、垫片和第一螺丝均设置四组,分别对应在侧板下端的两侧和侧板上端的两侧,L型板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螺丝固定在调节杆上,L型板设置四组,分别对应在腔体的四角,四组L型板内侧包围形成放料腔,放料腔对应于顶升孔;
其中两组相对的侧板上还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包括第一平槽、第二平槽、斜槽和竖槽,第一平槽和第二平槽分别对应在放料腔上方的外侧和内侧,第二平槽对应在第一平槽下方,斜槽的两端与第一平槽、第二平槽的两端连通,竖槽与第一平槽的外端下方连通,锁杆两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上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防护机构,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工件,定位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右端,用于将固定工件,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调节板、X轴气缸、第一滑板、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第一底板固定在输送机构上且对应在定位机构的旁侧,第一调节板一端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一调节板通过穿设过第一条形孔的螺丝固定在第一底板上,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一调节板的另一端,X轴气缸固定在第二底板上,第一滑板固定在X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X轴气缸驱动第一滑板沿左右方向运行,第一托盘固定在第一滑板上且对应在X轴气缸上方,第二托盘固定在第一滑板上且对应在输送机构右端上方。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电芯移料装置包括移料机构、集液盘、调节平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移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滑板、升降气缸、支架和第一吸附组件,滑板固定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驱动组件驱动滑板沿Y轴方向运行,升降气缸固定在滑板上且动力输出端向上,支架固定在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第一吸附组件安装在支架的前端,第一吸附组件上设有多组吸盘,集液盘固定设置且对应在第一吸附组件的左侧,调节平台固定设置且对应在移料机构的右侧,第一托架固定在集液盘上且对应在集液盘和第一吸附组件之间,第二托架固定在调节平台前端且对应于第一托架,调节平台驱动第二托架左右运行。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电芯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裁切机构和废料收集机构,工作台固定设置,裁切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废料收集机构包括第一收集管道、第二收集管道、升降气缸、顶盖和收集箱,第一收集管道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与工作台连通,第一收集管道的顶部对应在裁切机构下方,升降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下方且动力输出端向下,顶盖固定在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第二收集管道固定在顶盖的上方,第二收集管道的上端套设在第一收集管道的下端,第二收集管道的下端与顶盖连通,收集箱设置在顶盖的下方,收集箱设有向上的开口且开口边缘与顶盖底部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料框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上料料框,从而实现大尺寸电芯的上料,同时利用上料输送装置、封装机、电芯移料装置、电芯裁切装置、称重扫码装置、极耳裁切装置实现电芯的多道工序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设备排布紧凑,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人力和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料框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料框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上料料框的整体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上料料框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上料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上料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电芯移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电芯移料装置在图10中B视角下的整体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电芯裁切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电芯裁切装置在图12中C视角下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料框输送装置;011、机架;012、第一输送机构;0121、第一驱动轨道;0122、第一阻挡组件;0123、第二阻挡组件;0124、定位组件;013、第二输送机构;0131、第二驱动轨道;0132、第三阻挡组件;0133、第四阻挡组件;0134、感应组件;014、中转机构;0141、第一旋转组件;0142、第一辊筒;0143、第二旋转组件;0144、第二辊筒;0145、升降滑台;0146、横行驱动组件;0147、推臂;015、顶升机构;0151、升降驱动组件;0152、顶块;
02、上料料框;021、料框底板;0211、顶升孔;022、侧板;0221、调距条形孔;0222、导向槽;02221、第一平槽;02222、第二平槽;02223、斜槽;02224、竖槽;0223、定位孔;0224、观察孔;023、限位组件;0231、调节杆;0232、卡环;0233、垫片;0234、第一螺丝;0235、L型板;0236、第二螺丝;024、锁杆;
03、上料输送装置;031、第三输送机构;0311、输送架体;0312、输送辊筒;0313、输送电机;0314、输送带;032、定位机构;0321、Y轴气缸;0322、第二滑板;0323、第二调节板;03231、第二条形孔;0324、连接支架;0325、第一夹块;0326、第二夹块;0327、挡板;033、防护机构;0331、第一底板;0332、第二底板;0333、第一调节板;03331、第一条形孔;0334、X轴气缸;0335、第一滑板;0336、第一托盘;0337、第二托盘;
04、封装机;
05、电芯移料装置;051、移料机构;0511、Y轴驱动组件;0512、第三滑板;0513、第一升降气缸;0514、移料支架;0515、第一吸附组件;0516、第二吸附组件;052、集液盘;0521、集液孔;053、调节平台;0531、底座;0532、调节螺杆;0533、第一滑台;0534、顶板;0535、手轮;054、第一托架;055、第二托架;056、推送机构;0561、第一推送气缸;0562、推板;05621、卡扣;0563、第三托架;0564、第一限位块;
06、电芯裁切装置;061、工作台;062、裁切机构;0621、裁切架体;0622、Z轴驱动组件;0623、上切刀组件;0624、下切刀组件;0625、定位气缸;0626、压块;0627、限位气缸;0628、第二限位块;063、废料收集机构;0631、第一收集管道;0632、第二收集管道;0633、第二升降气缸;0634、顶盖;0635、收集箱;0636、感应器;064、运输机构;0641、第二滑台;
0642、第四滑板;0643、第二推送气缸;0644、连接块;0645、边框;
07、称重扫码装置;
08、极耳裁切装置;
09、第一机械手;
10、第二机械手;
11、第三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2所示,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包括料框输送装置01、上料料框02、上料输送装置03、封装机04、电芯移料装置05、电芯裁切装置06、称重扫码装置07、极耳裁切装置08、第一机械手09、第二机械手10和第三机械手11,上料料框02放置在料框输送装置01上,上料输送装置03设置在料框输送装置01的旁侧,料框输送装置01用于输送上料料框02至上料输送装置03旁侧,第一机械手09架设在上料输送装置03上方,第一机械手09用于抓取上料料框02的工件并放置到上料输送装置03上,封装机04和电芯移料装置05分别设置在上料输送装置03的两侧,第二机械手10架设在上料输送装置03、封装机04和电芯移料装置05的上方,用于在上料输送装置03、封装机04和电芯移料装置05之间运输工件,电芯裁切装置06和称重扫码装置07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在电芯移料装置05旁侧,极耳裁切装置08和下料输送装置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在称重扫码装置07的旁侧,第三机械手11架设在称重扫码装置07、极耳裁切装置08和下料输送装置上方,用于在称重扫码装置07、极耳裁切装置08和下料输送装置之间运输工件。
如图3至4所示,料框输送装置01,用于输送上料料框02以及对上料料框02内的工件进行上料,包括机架011、第一输送机构012、第二输送机构013、中转机构014和顶升机构015,第一输送机构012和第二输送机构013左右并排固定在机架011上,中转机构014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分别与第一输送机构012和第二输送机构013的前端衔接,料框依次通过第一输送机构012、中转机构014和第二输送机构013进行输送,顶升机构015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对应在中转机构014右侧,顶升机构015用于顶升料框内的工件。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012包括第一驱动轨道0121、第一阻挡组件0122、第二阻挡组件0123和定位组件0124,第一驱动轨道0121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前端对应于中转机构014,第一阻挡组件0122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对应在第一驱动轨道0121和中转机构014之间,第二阻挡组件0123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动力输出端穿设过第一驱动轨道0121,定位组件0124固定在第一驱动轨道0121的左侧且对应在第二阻挡组件0123的后侧,第一输送机构012用于将料框向中转机构014运输,当料框输送至第二阻挡组件0123后侧附近,第二阻挡组件0123升起并阻挡料框继续前进,同时,定位组件0124将料框固定,使被固定的料框分隔开一段距离,以免影响前一个料框的运行,待前一个料框进入中转机构014后,第一阻挡组件0122升起,第二阻挡组件0123下降,同时定位组件0124打开,则料框运行到第一阻挡组件0122后侧,等待进入中转机构014。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013包括第二驱动轨道0131、第三阻挡组件0132、第四阻挡组件0133和感应组件0134,第二驱动轨道0131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前端对应于中转机构014,第三阻挡组件0132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对应在第二驱动轨道0131和中转机构014之间,第四阻挡组件0133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动力输出端穿设过第二驱动轨道0131,感应组件0134固定在第二驱动轨道0131的下方且对应在第三阻挡组件0132和第四阻挡组件0133之间,感应组件0134的感应端向上穿设过第二驱动轨道0131,当料框运输到中转机构014右侧时进行上料,上料时,第三阻挡组件0132升起对料框进行限位,以免料框位置偏移,上料后,第三阻挡组件0132下降,第四阻挡组件0133升起,料框运行到感应组件0134上方,感应组件0134的感应端穿设过料框底部,对料框内是否还残留有工件进行检测,检测无异常则第四阻挡组件0133下降,使料框继续向后运输进行料框回收。
所述中转机构014包括第一旋转组件0141、第一辊筒0142、第二旋转组件0143、第二辊筒0144、升降滑台0145、横行驱动组件0146和推臂0147,第一旋转组件0141固定在机架011上,第一辊筒0142与第一旋转组件01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辊筒0142对应于第一输送机构012的前侧,第二旋转组件0143固定在机架011上,第二辊筒0144与第二旋转组件014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辊筒0144对应于第二输送机构013的前侧,第一辊筒0142和第二辊筒0144的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升降滑台0145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011上且对应在第一辊筒0142和第二辊筒0144的前后两侧,横行驱动组件0146固定在机架011上,推臂0147固定在横行驱动组件0146的动力输出端且对应在第一辊筒0142和第二辊筒0144上方,横行驱动组件0146驱动推臂0147左右运行,第一旋转组件0141驱动第一辊筒0142旋转,对第一输送机构012输送过来的料框继续向前运输,直至料框底部前后两侧对应在升降滑台0145上,接着升降滑台0145升起,使料框脱离第一辊筒0142,接着横行驱动组件0146驱动推臂0147,将料框向右侧推动,升降滑台0145下降,使料框放置在第二辊筒0144上,同理,第二旋转组件0143驱动第二辊筒0144旋转,使料框向第二输送机构013运输。
所述顶升机构015包括升降驱动组件0151和顶块0152,升降驱动组件0151固定在机架011上且对应在第二辊筒0144下方,升降驱动组件0151的动力输出端向上穿设过机架011,顶块0152固定在升降驱动组件0151的动力输出端,当料框停留在第二辊筒0144上时,升降驱动组件0151驱动顶块0152上升,顶块0152穿设过料框底部,将料框内的工件进行提升,以便后续的第一机械手09对工件进行抓取上料。
如图5至7所示:上料料框02包括料框底板021、侧板022、限位组件023和锁杆024,料框底板021水平设置,料框底板021中部开设有顶升孔0211,侧板022设置四组且固定设置在料框底板021的四周,四组侧板022和料框底板021包围成向上开口的腔体,当将本设计的新型料框放置在设备的顶升装置上方,顶升装置可以通过顶升孔0211将腔体内的工件进行提升和上料。
所述限位组件023包括调节杆0231、卡环0232、垫片0233、第一螺丝0234、L型板0235和第二螺丝0236,其中两组相对的侧板022上设有调距条形孔0221,调节杆0231对应在腔体内,卡环0232固定在调节杆0231的两侧,卡环0232对应于调距条形孔0221内侧,垫片0233对应在调距条形孔0221外侧,第一螺丝0234穿设过垫片0233、调距条形孔0221和卡环0232并与调节杆0231端部螺纹连接,调距条形孔0221、调节杆0231、卡环0232、垫片0233和第一螺丝0234均设置四组,分别对应在侧板022下端的两侧和侧板022上端的两侧,L型板0235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螺丝0236固定在调节杆0231上,L型板0235设置四组,分别对应在腔体的四角,四组L型板0235内侧包围形成放料腔,放料腔对应于顶升孔0211,放料腔用于放置工件,通过调节L型板0235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放料腔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调节时,将第一螺丝0234松开,使调节杆0231与调距条形孔0221不再固定,调节杆0231能够沿着调距条形孔0221滑动,从而改变两组调节杆0231之间的距离,每组调节杆0231上固定有两组L型板0235,通过第二螺丝0236可以改变两组L型板0235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放料腔的长和宽的调整。
其中两组相对的侧板022上还设有导向槽0222,导向槽0222包括第一平槽02221、第二平槽02222、斜槽02223和竖槽02224,第一平槽02221和第二平槽02222分别对应在放料腔上方的外侧和内侧,第二平槽02222对应在第一平槽02221下方,斜槽02223的两端与第一平槽02221、第二平槽02222的两端连通,竖槽02224与第一平槽02221的外端下方连通,锁杆024两端与导向槽0222滑动连接,当工件放置在放料腔内之后,在需要对工件进行运输时,先人工拨动锁杆024,使锁杆024对应在第二平槽02222内,由于重力的作用和斜槽02223的限制作用,锁杆024难以通过斜槽02223而到达放料腔外侧,从而达到遮挡工件、防止工件掉落的目的,在需要对放料腔内的工件进行上料时,人工拨动锁杆024使其掉落在竖槽02224内,使锁杆024不再遮挡工件,即可对工件进行上料,本设计操作简单快捷,无需将工件从放料腔内取出再转移到加工设备上进行上料,能够直接放置在设备上进行上料操作,减少了对工件的搬运和转移,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所述侧板022还设有定位孔0223,定位孔0223对应在侧板022的下侧,能够方便设备上的定位装置对新型料框进行定位,对新型料框在设备上的运输起到更精确的控制。
所述侧板022还设有观察孔0224,观察孔0224对应在侧板022的中部,通过观察孔0224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新型料框内工件的数量,而且减少制作侧板022的材料成本。
第一机械手09用于将移动至顶升机构015的上料料框02中的电芯进行抓取并放置在上料输送装置03上,在第一机械手09旁侧还可以设置上料扫码装置,对上料的电芯进行扫码检查,以便后续对电芯的质量进行跟踪。
如图8至9所示;上料输送装置03包括第三输送机构031、定位机构032和防护机构033,第三输送机构031用于输送工件,定位机构032安装在第三输送机构031右端,用于将固定工件,防护机构033用于保护第三输送机构031上输送的电池。
所述第三输送机构031包括输送架体0311、输送辊筒0312、输送电机0313和输送带0314,输送辊筒0312设置两组,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输送架体0311的左右两端,输送电机0313固定在输送架体0311上,输送电机0313与输送辊筒0312驱动连接,输送带0314围绕在输送辊筒0312外周并由输送辊筒0312驱动转动,电池放置在输送带0314的左端上进行向右运输。
所述防护机构033包括第一底板0331、第二底板0332、第一调节板0333、X轴气缸0334、第一滑板0335、第一托盘0336和第二托盘0337,第一底板0331固定在第三输送机构031上且对应在定位机构032的旁侧,第一调节板0333一端设有第一条形孔03331,第一调节板0333通过穿设过第一条形孔03331的螺丝固定在第一底板0331上,第二底板0332固定在第一调节板0333的另一端,X轴气缸0334固定在第二底板0332上,第一滑板0335固定在X轴气缸0334的动力输出端,X轴气缸0334驱动第一滑板0335沿左右方向运行,第一托盘0336固定在第一滑板0335上且对应在X轴气缸0334上方,第二托盘0337固定在第一滑板0335上且对应在第三输送机构031右端上方。
通过第一条形孔03331,能够调整第一调节板0333的位置,从而对X轴气缸0334的位置进行调整,X轴气缸0334驱动第一滑板0335运行,从而驱动第一托盘0336和第二托盘0337运行,在上料时,X轴气缸0334驱动第一托盘0336和第二托盘0337向左移动,以便后工序的机械手对第三输送机构031上的电池进行抓取上料,在上料完成后,X轴气缸0334驱动第一托盘0336和第二托盘0337向右移动,第一托盘0336遮挡在X轴气缸0334上方对X轴气缸0334进行保护,第二托盘0337遮挡在第三输送机构031右端电池的上方,对电池进行保护,防止从上方经过的电池有电解液滴落在第三输送机构031的电池上。
所述定位机构032包括Y轴气缸0321、第二滑板0322、第二调节板0323、连接支架0324、第一夹块0325、第二夹块0326和挡板0327,Y轴气缸0321固定在输送架体0311右端,第二滑板0322固定在Y轴气缸0321的动力输出端且由Y轴气缸0321驱动向前后运行,第二调节板0323上设有第二条形孔03231,第二调节板0323通过穿设过第二条形孔03231的螺丝固定在第二滑板0322上,连接支架0324一端固定在第二调节板0323上,第一夹块0325固定在连接支架0324上且对应在输送带0314后侧上方,第二夹块0326固定在输送架体0311右端且对应在输送带0314前侧上方,挡板0327固定在输送架体0311上且对应在输送带0314右端,在本设计中,第一夹块0325在连接支架0324上设置三组,第一夹块0325在连接支架0324上沿X轴方向位置可调,当电池通过输送带0314输送到右端后,电池触碰挡板0327而停止,此时,Y轴气缸0321驱动第一夹块0325将电池推向第二夹块0326一侧,从而将电池固定,以便后工序精确上料,第二调节板0323通过第二条形孔03231能够调整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第一夹块0325在在连接支架0324上沿X轴位置可调,第一夹块0325设置三组能够针对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位置调整,有效避开电池的极耳位置,放置夹紧时导致极耳变形。
第二机械手10将上料输送装置03上的电芯进行抓取并放置在封装机04上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好的电芯放置在电芯移料装置05上,在本设计中,封装机04设置五组,第二机械手10上设置两组机械爪,两组机械爪联动将电芯放置在五组封装机04上进行封装,提高封装的效率。
如图10至11所示,电芯移料装置05包括移料机构051、集液盘052、调节平台053、第一托架054、第二托架055和推送机构056。
所述移料机构051包括Y轴驱动组件0511、第三滑板0512、第一升降气缸0513、移料支架0514、第一吸附组件0515和第二吸附组件0516,第三滑板0512固定在Y轴驱动组件0511的动力输出端,Y轴驱动组件0511驱动第三滑板0512沿Y轴方向运行,第一升降气缸0513固定在第三滑板0512上且动力输出端向上,移料支架0514固定在第一升降气缸0513的动力输出端,第一吸附组件0515安装在移料支架0514的前端,第一吸附组件0515上设有多组吸盘,集液盘052固定设置且对应在第一吸附组件0515的左侧,调节平台053固定设置且对应在移料机构051的右侧,第一托架054固定在集液盘052上且对应在集液盘052和第一吸附组件0515之间,第二托架055固定在调节平台053前端且对应于第一托架054,调节平台053驱动第二托架055左右运行,第二吸附组件0516安装在移料支架0514的后端,第二吸附组件0516上设有多组吸盘,通过调节平台053,调整第二托架055相对于第一托架054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电芯进行使用,Y轴驱动组件0511驱动第三滑板0512向前后方向运行,当第一吸附组件0515运行到电芯下方时,第一升降气缸0513驱动第一吸附组件0515向上,吸盘将电芯底部吸附,接着第一吸附组件0515继续向上将电芯抬起并向后运输。
所述集液盘052中部设有集液孔0521,电池上的电解液通过集液盘052流到集液孔0521,集液孔0521可以通过管道和收集容器连接,对电解液进行收集。
所述调节平台053包括底座0531、调节螺杆0532、第一滑台0533、顶板0534和手轮0535,底座0531固定设置且对应在移料机构051的右侧,调节螺杆0532可旋转地安装在底座0531上方,第一滑台0533固定在底座0531上方且对应在调节螺杆0532的前后两侧,顶板0534的底部与调节螺杆0532螺纹连接,顶板0534的下方两侧与第一滑台0533滑动连接,手轮0535固定在调节螺杆0532的一端,通过旋转手轮0535,驱动调节螺杆0532旋转,从而使顶板0534在第一滑台0533上左右移动,从而调整第二托架055的位置,进而调整第二托架055和第一托架054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芯的生产。
所述推送机构056包括第一推送气缸0561、推板0562、第三托架0563和第一限位块0564,第一推送气缸0561固定在顶板0534上且动力输出端向左,推板0562固定在第一推送气缸0561的动力输出端,第三托架0563固定在顶板0534上且对应在推板0562的下方,所述第二吸附组件0516对应在所述第三托架0563左端,推板0562两侧设有卡扣05621,第一限位块0564固定在顶板0534上且对应在卡扣05621的左侧,卡扣05621的左端与第一限位块0564的右端顶触,电芯通过第一吸附组件0515移动到第三托架0563上方后,放置在第三托架0563上,在推送机构056的左端设置电芯裁切装置06,通过第一推送气缸0561驱动推板0562向左运行,将电芯推送到电芯裁切装置06的相应位置上进行加工,推送时,推板0562上的卡扣05621顶触第一限位块0564则停止,即推送到位,待电芯裁切装置06对电芯加工完成后,第二吸附组件0516将电芯吸附并抬起,运送到称重扫码装置07中。
如图12至13所示,电芯裁切装置06包括工作台061、裁切机构062、废料收集机构063和运输机构064,工作台061固定设置,裁切机构062固定在工作台061上,用于切除电芯的裙边,废料收集机构063安装在裁切机构062下方,用于对切除的废料进行收集,运输机构064用于运输废料收集机构063上的收集箱0635。
所述裁切机构062包括裁切架体0621、Z轴驱动组件0622、上切刀组件0623、下切刀组件0624、定位气缸0625、压块0626、限位气缸0627和第二限位块0628,裁切架体0621固定在工作台061上,Z轴驱动组件0622固定在裁切架体0621顶部,上切刀组件0623安装在Z轴驱动组件0622的动力输出端并由Z轴驱动组件0622驱动上下运行,下切刀组件0624固定在裁切架体0621上且对应在上切刀组件0623下方,第一收集管道0631对应在下切刀组件0624一侧,定位气缸0625和限位气缸0627均固定在裁切架体0621上,定位气缸0625和限位气缸0627依次对应在下切刀组件0624另一侧,压块0626固定在定位气缸0625的动力输出端,第二限位块0628固定在限位气缸0627的动力输出端,当电芯从前工序中向裁切机构062推送时,限位气缸0627会驱动第二限位块0628下降,对电芯本体进行阻挡,而只允许电芯的裙边经过第二限位块0628,接着定位气缸0625驱动压块0626将电芯的裙边向下压紧在裁切架体0621上,接着Z轴驱动组件0622驱动上切刀组件0623向下运行,与下切刀组件0624配合将裙边切除。
所述废料收集机构063包括第一收集管道0631、第二收集管道0632、第二升降气缸0633、顶盖0634、收集箱0635和感应器0636,第一收集管道0631固定在工作台061上且与工作台061连通,第一收集管道0631的顶部对应在裁切机构062下方,第二升降气缸0633固定在工作台061下方且动力输出端向下,顶盖0634固定在第二升降气缸0633的动力输出端,第二收集管道0632固定在顶盖0634的上方,第二收集管道0632的上端套设在第一收集管道0631的下端,第二收集管道0632的下端与顶盖0634连通,收集箱0635设置在顶盖0634的下方,收集箱0635设有向上的开口且开口边缘与顶盖0634底部接触,感应器0636固定在第二收集管道0632一侧,感应器0636的感应端穿设过第二收集管道0632,在裁切机构062上切除的废料通过第一收集管道0631和第二收集管道0632进入收集箱0635中,在设备运行时,第二升降气缸0633一直处于伸出状态,驱动顶盖0634将收集箱0635上端遮盖,减少废料中的有害物质向外扩散,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通过感应器0636,在废料过多或者废料在第一收集管道0631和第二收集管道0632内发生堵塞时,废料被感应器0636探测到后,设备会发出警报通知操作人员对收集箱0635进行清理。
所述运输机构064包括第二滑台0641、第四滑板0642、第二推送气缸0643、连接块0644和边框0645,第二滑台0641固定设置在废料收集机构063的下方,第四滑板0642与第二滑台0641滑动连接,第二推送气缸0643固定在第二滑台0641上,连接块0644分别与第四滑板0642、第二推送气缸064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边框0645固定在第四滑板0642上且对应在收集箱0635底部外周,当需要对收集箱0635中的废料进行清理时,第二升降气缸0633驱动顶盖0634向上打开,接着第二推送气缸0643驱动第四滑板0642移动,收集箱0635被限制在第四滑板0642上的边框0645内,故收集箱0635随着第四滑板0642移动,操作人员即可轻松将收集箱0635取出,同样原理,放入收集箱0635时,只需要将收集箱0635放置在边框0645内,运输机构064将自动将收集箱0635运送到顶盖0634下方。
电芯经过电芯裁切装置06对电芯裙边进行裁切后,通过第二吸附组件0516搬运到称重扫码装置07上方,称重扫码装置07包括称重器和对应在称重器旁侧的下料扫码组件和NG品收集组件,第三机械手11从第二吸附组件0516上抓取电芯并放置在称重器上,同时下料扫码器对电芯进行扫码,如果电芯的称重结果合格,第三机械手11将电芯放置到极耳裁切装置08上,如果称重结果不合格,则第三机械手11将电芯放置在NG品收集组件上。
极耳裁切装置08用于对检测合格的电芯进行极耳裁切,使极耳的长度在规定范围内,电芯裁切完成后,第三机械手11将电芯放置到下料装置进行下料。
以上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框输送装置、上料料框、上料输送装置、封装机、电芯移料装置、电芯裁切装置、称重扫码装置、极耳裁切装置、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所述上料料框放置在所述料框输送装置上,所述上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框输送装置的旁侧,所述料框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上料料框至所述上料输送装置旁侧,所述第一机械手架设在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上方,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抓取所述上料料框的工件并放置到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上,所述封装机和所述电芯移料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二机械手架设在所述上料输送装置、所述封装机和所述电芯移料装置的上方,用于在所述上料输送装置、所述封装机和所述电芯移料装置之间运输工件,所述电芯裁切装置和所述称重扫码装置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电芯移料装置旁侧,所述极耳裁切装置和所述下料输送装置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称重扫码装置的旁侧,所述第三机械手架设在所述称重扫码装置、所述极耳裁切装置和所述下料输送装置上方,用于在所述称重扫码装置、所述极耳裁切装置和所述下料输送装置之间运输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中转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左右并排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中转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前端衔接,料框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中转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所述顶升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对应在所述中转机构右侧,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顶升料框内的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料框包括底板、侧板、限位组件和锁杆,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并放置在所述料框输送装置上,所述底板中部开设有顶升孔,所述侧板设置四组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周,四组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包围成向上开口的腔体;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调节杆、卡环、垫片、第一螺丝、L型板和第二螺丝,其中两组相对的所述侧板上设有条形孔,所述调节杆对应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调节杆的两侧,所述卡环对应于所述条形孔内侧,所述垫片对应在所述条形孔外侧,所述第一螺丝穿设过所述垫片、条形孔和卡环并与所述调节杆端部螺纹连接,所述条形孔、所述调节杆、所述卡环、所述垫片和所述第一螺丝均设置四组,分别对应在所述侧板下端的两侧和所述侧板上端的两侧,所述L型板上下两端通过所述第二螺丝固定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L型板设置四组,分别对应在所述腔体的四角,四组所述L型板内侧包围形成放料腔,所述放料腔对应于所述顶升孔;
其中两组相对的所述侧板上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平槽、第二平槽、斜槽和竖槽,所述第一平槽和所述第二平槽分别对应在所述放料腔上方的外侧和内侧,所述第二平槽对应在所述第一平槽下方,所述斜槽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平槽、所述第二平槽的两端连通,所述竖槽与所述第一平槽的外端下方连通,所述锁杆两端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工件,所述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输送机构右端,用于将固定工件,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调节板、X轴气缸、第一滑板、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所述输送机构上且对应在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所述第一调节板一端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穿设过所述第一条形孔的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另一端,所述X轴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一滑板固定在所述X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X轴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滑板沿左右方向运行,所述第一托盘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上且对应在所述X轴气缸上方,所述第二托盘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上且对应在所述输送机构右端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移料装置包括移料机构、集液盘、调节平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移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滑板、升降气缸、支架和第一吸附组件,所述滑板固定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滑板沿Y轴方向运行,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滑板上且动力输出端向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前端,所述第一吸附组件上设有多组吸盘,所述集液盘固定设置且对应在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左侧,所述调节平台固定设置且对应在所述移料机构的右侧,所述第一托架固定在所述集液盘上且对应在所述集液盘和所述第一吸附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托架固定在所述调节平台前端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托架,所述调节平台驱动所述第二托架左右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裁切机构和废料收集机构,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所述裁切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第一收集管道、第二收集管道、升降气缸、顶盖和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管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与所述工作台连通,所述第一收集管道的顶部对应在所述裁切机构下方,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下方且动力输出端向下,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收集管道固定在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第二收集管道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收集管道的下端,所述第二收集管道的下端与顶盖连通,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顶盖的下方,所述收集箱设有向上的开口且所述开口边缘与所述顶盖底部接触。
CN202110345881.0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Active CN113097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881.0A CN113097554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881.0A CN113097554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554A true CN113097554A (zh) 2021-07-09
CN113097554B CN113097554B (zh) 2022-06-10

Family

ID=7667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5881.0A Active CN113097554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755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2063A1 (zh) * 2010-08-20 2012-02-23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周转夹具、动力电池组装方法及设备
CN106229539A (zh) * 2016-09-27 2016-12-14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装配装置
WO2018094680A1 (zh) * 2016-11-25 2018-05-31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
CN207587860U (zh) * 2017-12-04 2018-07-06 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500ah动力锂电芯的全自动真空封装设备
CN209947960U (zh) * 2019-05-27 2020-01-14 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软包蓝牙纽扣电池真空封装设备
CN111786027A (zh) * 2020-06-29 2020-10-16 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整形设备
CN111864246A (zh) * 2020-08-07 2020-10-30 惠州市华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芯制造系统及方法
CN112151738A (zh) * 2020-09-10 2020-12-29 东莞市中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气袋注液封装系统
CN112310463A (zh) * 2020-09-23 2021-02-02 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2063A1 (zh) * 2010-08-20 2012-02-23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周转夹具、动力电池组装方法及设备
CN106229539A (zh) * 2016-09-27 2016-12-14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装配装置
WO2018094680A1 (zh) * 2016-11-25 2018-05-31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
CN207587860U (zh) * 2017-12-04 2018-07-06 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500ah动力锂电芯的全自动真空封装设备
CN209947960U (zh) * 2019-05-27 2020-01-14 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软包蓝牙纽扣电池真空封装设备
CN111786027A (zh) * 2020-06-29 2020-10-16 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整形设备
CN111864246A (zh) * 2020-08-07 2020-10-30 惠州市华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芯制造系统及方法
CN112151738A (zh) * 2020-09-10 2020-12-29 东莞市中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气袋注液封装系统
CN112310463A (zh) * 2020-09-23 2021-02-02 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554B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9019B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调焦设备的上下料机构
CN110857181A (zh) 一种新型智能封片机
CN113097517B (zh) 一种高精度电芯封装设备
CN110857182B (zh) 一种封片机的多轴交叉控制方法
CN212371733U (zh) 金属件裁切自动上料机
CN113097554B (zh) 一种自动抽真空封装设备
CN111558845A (zh) 金属件裁切自动上料机
CN219428471U (zh) 一种酒盒自动下盒堆叠装置
CN219340609U (zh) 一种生产线自动化上下料机构
CN215701330U (zh) 一种试剂盒组装装置
CN214776890U (zh) 一种全检包装一体机
CN214732651U (zh) 一种偏光片上料装置
CN211404463U (zh) 一种硅片自动插片机
CN114714070A (zh) 多面螺丝自动锁付生产线
CN114474216A (zh) 一种塑胶工件的全自动冲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68837U (zh) 一种自动运搬和自动堆垛的装置
CN114476487A (zh) 一种平铺式升降回流精准定位输送装置
CN113070918A (zh) 一种用于生产保鲜盖的具有定位结构的切割设备
CN208414225U (zh) 热弯机3d曲面玻璃自动上下料及石墨模具清洗一体机
CN111546574A (zh) 一种自动整形摆盘设备
CN214086814U (zh) 一种智能输纸装置
CN218429571U (zh) Molding上下料机
CN215966948U (zh) 激光切割装置
CN212979290U (zh) 一种切条组装的自动化设备
CN217675002U (zh) 小件自动上料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8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2, No.16, BAXIN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A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2, No.16, BAXIN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LLEGRO TECHNOLOGY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1, No. 1, Yanhe East Road, Guyong,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A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2, No.16, BAXIN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A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