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1164B -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1164B
CN113091164B CN202010022921.3A CN202010022921A CN113091164B CN 113091164 B CN113091164 B CN 113091164B CN 202010022921 A CN202010022921 A CN 202010022921A CN 113091164 B CN113091164 B CN 113091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pokes
axial direction
rim
roto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29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1164A (zh
Inventor
富田信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hi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chi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as Corp filed Critical Nichias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0229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1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1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1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1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1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9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alternatively operat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n absorbing/adsorbing mode and a heat exchanger in a regeneration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3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with a moving bed of solid desiccants, e.g. a rotary wheel supporting solid desicc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本发明的除湿用转子具备:转子元件,其具有存在于在轴向上的一方的端面的多个槽,所述槽从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到达外周面;覆盖所述外周面的筒状的轮圈;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毂;以及与所述轮圈连结的多个辐条。各所述辐条具备位于所述槽内的板状的叶片部、以及与所述叶片部的径向的外端连接且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板状的连结部。各所述辐条的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转子元件的周向上彼此分离,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叶片部长,且被所述轮圈覆盖而与所述轮圈连结。

Description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将转子元件分割而在其间放入毂辐条并将它们贴合来进行除湿用转子的组装。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该情况下,在组装除湿用转子时,有可能在除湿用转子的轴向的两个端面形成阶梯差,从而两个端面的面精度降低。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1)一种除湿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用转子具备:转子元件,其具备相邻地排列有多个通气孔并担载有除湿剂的蜂窝结构体,所述转子元件的外形为圆柱状,形成有沿中心轴的贯通孔,并且在轴向上的一方的端面形成有从该端面延伸至轴向的内部的多个槽,所述槽从所述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到达外周面;
覆盖所述外周面的筒状的轮圈;
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毂;以及
从所述毂的所述轴向的一侧呈放射状延伸并与所述轮圈连结的多个辐条,
各所述辐条具备:
位于所述槽内的板状的叶片部;以及
与所述叶片部的径向的外端连接且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板状的连结部,
各所述辐条的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转子元件的周向上彼此分离,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叶片部长,且被所述轮圈覆盖而与所述轮圈连结。
(2)在(1)所述的除湿用转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轴向延伸的槽与每个所述连结部对应地存在于所述外周面,
所述槽不使所述连结部从所述外周面突出地对所述连结部进行容纳。
(3)在(1)或(2)所述的除湿用转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部的所述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转子元件的所述轴向的长度的三分之二。
(4)在(1)所述的除湿用转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条的所述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处于与所述转子元件的所述端面相同的高度。
(5)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机具备:
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具备:转子元件,其具备相邻地排列有多个通气孔并担载有除湿剂的蜂窝结构体,所述转子元件的外形为圆柱状,形成有沿中心轴的贯通孔,并且在轴向上的一方的端面形成有从该端面延伸至轴向的内部的多个槽,所述槽从所述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到达外周面;覆盖所述转子元件的外周面的筒状的轮圈;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毂;以及从所述毂的所述轴向的一侧呈放射状延伸并与所述轮圈连结的多个辐条;
第一凸缘,其位于所述转子的轴向的一侧,并沿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将所述转子的所述一侧的端面至少划分为用于使除湿对象气体通过来对所述除湿对象气体进行除湿的处理区、和用于使再生气体通过来使水分从所述转子解吸的再生区;以及
第二凸缘,其位于所述转子元件的所述轴向的另一侧,并沿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将所述转子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面至少划分为所述处理区和所述再生区,
各所述辐条具备:
位于所述槽内的板状的叶片部;以及
与所述叶片部的径向的外端连接且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板状的连结部,
各所述辐条的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转子元件的周向上彼此分离,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叶片部长,且被所述轮圈覆盖而与所述轮圈连结。
(6)在(5)所述的除湿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的所述中心轴沿着上下方向,
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转子的上侧,
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所述转子的下侧,并和所述第一凸缘夹持所述转子,
所述辐条与所述毂的下方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辐条的下端面位于与所述转子元件的下端面相同的高度。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在转子元件的一方的端面的槽中插入辐条。因此,在本发明中,在组装除湿用转子时不需要分割转子元件,从而能够维持转子元件的至少另一方的端面的面精度不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除湿机的动作原理的图。
图2是除湿机的侧视图。
图3是从下方观察凸缘主体所见的仰视图。
图4是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5是转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转子元件以及毂辐条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组装后的转子元件以及毂辐条、和轮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除湿机100的动作原理的图。如参照图2那样,转子1为横置,但在图1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除湿的原理而将转子1描绘为纵置。
除湿机100使转子1吸附空气(除湿对象气体)中的水分来对空气进行除湿。除湿机100例如搭载于使树脂干燥的料斗干燥机。
转子1具备蜂窝结构体11(放大图)。在蜂窝结构体11中,包含作为平坦的衬板的基材112和经波纹加工且粘接于基材112上的基材113而构成片材体111。通过层叠多个片材体111,形成多个通气孔114相邻排列的蜂窝结构体11。卷绕蜂窝结构体11,转子1的外形为圆柱状。
在基材112、113之间形成通气孔114。通气孔114以与转子1的中心轴A平行的方式延伸,并贯通转子1。通气孔114的外形形状不是正六边形。“蜂窝结构体11”是指多个通气孔114排列的结构,包括通气孔114的外形形状不是正六边形的结构。基材112、113例如是无机纤维。在基材112、113上例如担载沸石作为除湿剂。即,在蜂窝结构体11上担载除湿剂。将在后面叙述转子1的其他结构。
旋转机构91使转子1旋转。旋转机构91具备卷绕于转子1的周围的带911和使转子1转动的马达912。控制器92具备执行存储器内的程序的处理器,并控制除湿机100整体。触摸面板93显示除湿机100的设定、动作状态等。触摸面板93接受用户的输入。
与转子1的轴向上的图1中右侧的端面相接的空间被三个分隔件12沿周向分隔为三个。与转子1的图1中左侧的端面相接的空间也同样地被未图示的三个分隔件12沿周向分隔为三个。图1中右侧的分隔件12与图1中左侧的分隔件12隔着转子1对置。
利用分隔件12将通过转子1的空气的流路在转子1的周向上分隔为三个。位于各流路中的转子1的区域在周向上形成为例如处理区21、再生区22、净化区23的顺序。例如,处理区21的中心角为270度,再生区22的中心角为45度,净化区23的中心角为45度。
通过驱动风机24,经由流路X1向处理区21输送空气。对转子1的图1中右侧的端面中的处理区21输送空气。在处理区21中,空气通过转子1,含有的水分被转子1吸附而成为干燥空气(干燥气体)。干燥空气被风机24经由流路X2向适当的场所输送。例如,干燥空气被输送到料斗干燥机内的加热器中,由加热器加热后,被吹送到干燥对象的树脂上。
在处理区21中吸附了水分的转子1的部位通过转子1的旋转而转移到再生区22。通过驱动风机25,经由流路Y2向再生区22输送再生空气(再生气体)。再生空气被输送至转子1的图1中左侧的端面中的再生区22。再生空气被预先进行了加热。在再生区22中,再生空气通过在处理区21吸附了水分的转子1的部位,并从该部位解吸水分。再生空气被风机25经由流路Y3向大气中等输送。在再生区22再生为能够再次吸附水分的转子1的部位通过转子1的旋转而转移到净化区23。
在转子1中,在再生区22中被加热的部位为高温,因此无法充分发挥水分的吸附能力。因此,为了冷却该部位,驱动风机25而经由流路Y1向净化区23输送空气(冷却气体)。对转子1的图1中右侧的端面中的净化区23输送空气。在净化区23中,空气通过转子1而对转子1进行冷却。由此,在再生区22中被加热的转子1的部位被冷却,该部位的水分的吸附能力恢复。流路Y2从净化区23的出口侧起到再生区22的入口侧为止。通过了净化区23的空气被位于流路Y2中的加热器26加热,成为再生空气。再生空气被输送至再生区22。
除湿机100通过并行地在各区21~23中进行处理,同时连续地进行干燥空气的生成和转子1的再生/冷却。
图2是除湿机100的侧视图。
转子1以中心轴A沿着上下方向的横置的方式设置。上凸缘31(第一凸缘)位于转子1的上侧。上凸缘31沿平面方向被固定,并且被按压在转子1上。上凸缘31具备凸缘主体310和密封件3100(图4)。
凸缘主体310为金属制成,具备壳体部311和凸缘部312。壳体部311呈上方封闭且下方开口的圆筒状。凸缘部312从壳体部311的下端的边缘向外侧延伸,且呈板状。
图3是从下方观察凸缘主体310所见的仰视图。
在壳体部311内的中心部设置有筒状的保持部313。在保持部313内设置有将转子1的轴保持为可旋转的轴承314。分隔件部317从保持部313向径向外侧延伸。分隔件部317构成图1中说明的分隔件12。分隔件部317沿周向将壳体部311内分隔为三个,形成前述的流路X1、Y1、Y3。流路X1对应于处理区21,流路Y1对应于净化区23,流路Y3对应于再生区22。
在壳体部311的顶面315中的面向流路X1的部位形成有孔X11。孔X11与配管X12(图2)相连。在顶面315中的面向流路Y1的部位形成有孔Y11。孔Y11与配管Y12(图2)相连。在顶面315中的面向流路Y3的部位形成有孔Y31。孔Y31与配管Y32(图2)相连。
凸缘部312的外形在俯视时为矩形。在凸缘部312的四角具有孔316。
图4是密封件3100的俯视图。
密封件3100也可以是橡胶制成。密封件3100既可以是氟树脂制成,也可以是将橡胶和氟树脂组合而成的材料,可以利用适当的材料。密封件3100可以粘贴于凸缘主体310,另外,也可以通过仅放置在转子1上并由转子1和上凸缘31进行夹持而得以设置。密封件3100具备环状密封部3101、环状的毂部3102、三个分隔件部3103。毂部3102位于凸缘主体310的保持部313下。转子1的轴穿过毂部3102。分隔件部3103从毂部3102向径向外侧延伸,与环状密封部3101连接。各分隔件部3103位于凸缘主体310的各分隔件部317下。分隔件部3103与凸缘主体310的分隔件部317一起构成分隔件12,并形成流路X1、Y1、Y3。密封件3100与转子1的上端面42(图5)接触,从而提高凸缘主体310与转子1的紧贴性。
如上所述,上凸缘31通过分隔件12而在转子1的旋转方向上将转子1的上端面42划分为处理区21、再生区22和净化区23。
返回图2,下凸缘32(第二凸缘)位于转子1的下侧。下凸缘32和上凸缘31夹持转子1。下凸缘32是将上凸缘31的上下反转而成的结构,因此省略俯视图,作为各要素的附图标记而使用上凸缘31的各要素的附图标记。参照图2~4对下凸缘32的各要素进行简略说明。
下凸缘32具备凸缘主体310和密封件3100。凸缘主体310具备上方开口且下方封闭的圆筒状的壳体部311和形成于壳体部311的上端的边缘的凸缘部312。在壳体部311内设置有将转子1的轴保持为可旋转的保持部313和将内部沿周向隔成三个而形成流路X2、Y2(图2)的分隔件部317。在壳体部311连接有构成流路X2的配管X21(图2)和构成流路Y2的配管Y21、Y22(图2)。在凸缘部312的四角存在孔316。密封件3100的结构与图4的结构相同,具备分隔件部3103等。分隔件部317、3103构成分隔件12。
下凸缘32通过分隔件12在转子1的旋转方向上将转子1的下端面43(图5)划分为处理区21、再生区22和净化区23。
下凸缘32相对于除湿机100固定。如图2所示,杆33贯通上凸缘31以及下凸缘32的各孔316。在杆33的上下的端部形成有螺纹部。杆33的下端部通过螺母331固定于下凸缘31。在杆33的上端部穿有压缩弹簧333于。在杆33的上端部拧入有螺母构件332。压缩弹簧333被设置为在螺母构件332与凸缘部312之间压缩的状态。上凸缘31被压缩弹簧333向下凸缘32侧按压。另外,上凸缘31通过多个杆33而沿平面方向被固定。通过以上的结构,上凸缘31沿平面方向被固定,并且被按压在转子1上。
转子1可旋转地保持于上凸缘31以及下凸缘32。转子1成为与上凸缘31以及下凸缘32压接的状态。在转子1的外周绕有带911。马达912相对于除湿机100固定,并经由带911使转子1旋转。
图5是转子1的立体图。
转子1具备转子元件4、轮圈5以及毂辐条6。转子元件4具备多个通气孔114相邻地排列的上述蜂窝结构体11。卷绕蜂窝结构体11,转子元件4的外形为圆柱状。通气孔114以与转子元件4的中心轴A平行的方式延伸。在转子元件4形成有沿着中心轴A的贯通孔41。
轮圈5为金属制成且为圆筒状,并覆盖转子元件4的外周面。在轮圈5上打入有用于将轮圈5固定于转子元件4的铆钉7。
毂辐条6具备圆筒状的毂61。毂61穿过贯通孔41,并从转子元件4的上端面42延伸至下端面43。毂61相对于转子元件4固定。在毂61中插入未图示的轴。该轴以在转子元件4的上下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安装在毂61上。该轴成为辊1的旋转轴,且可旋转地保持于上凸缘31以及下凸缘32。此外,附图标记622是后述的连结部622,且是毂辐条6的要素。
图6是表示转子元件4以及毂辐条6的立体图。在图6中,将转子元件4及毂辐条6的上下与设置时(图5)反转地进行表示。在图6中,转子元件4的上侧的端面为下端面43。
在转子元件4的下端面43形成有两个槽44。槽44从下端面43延伸至转子元件4的轴向的内部。槽44从贯通孔41向转子元件4的径向外侧延伸而到达转子元件4的外周面45。两个槽44隔着贯通孔41沿径向排列为直线状。槽44的宽度比后述的叶片部621稍大。在转子元件4的轴向(图6的上下方向)上,槽44的长度小于转子元件4的长度的例如1/1、或2/3、或3/5、或1/2、或1/3或1/4。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槽44的长度设为小于转子元件4的长度的2/3。另外,槽44的长度大于转子元件4的长度的例如1/5、或1/6或1/10。如后所述,在槽44中插入有毂辐条6的叶片部621。转子元件4的轴向上的叶片部621的长度能够与槽44的长度大致相等。如果槽44的长度为1/10以下等而过短,即如果叶片部621的长度过短,则存在叶片部621的强度变得过低的问题、叶片部621容易从槽44脱离的问题。
在转子元件4的外周面45上,在与槽44的周向一侧(图6中为逆时针方向侧)相邻的各位置形成有槽451。槽451在外周面45上遍及转子元件4的轴向。槽451的周向宽度比后述的连结部622的宽度稍大。槽451用于将毂辐条6的后述的连结部622不从外周面45突出地设置于外周面45上。
毂辐条6具备上述毂61和多个辐条62。辐条62从毂61呈放射状延伸并与轮圈5连结。辐条62包括叶片部621和连接部622。叶片部621为板状,且通过焊接与毂61的下端部连结。叶片部621隔着毂61沿转子元件4的径向排列为直线状。在组装转子1后,叶片部621位于槽44内。叶片部621的长度小于转子元件4的长度的例如1/1、或2/3、或3/5、或1/2、或1/3或1/4。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叶片部621的长度设为小于转子元件4的长度的2/3。另外,叶片部621的长度大于转子元件4的长度的例如1/5、或1/6或1/10。如上所述,若叶片部621的长度为1/10以下等过短,则存在叶片部621的强度变得过低、或叶片部621容易从槽44脱离的问题。
连结部622为板状,在叶片部621的径向的外端与周向一侧(图6中为逆时针方向侧)连接。连结部622在转子元件4的轴向上比叶片部621长。连结部622例如是与转子元件4的长度相同的长度。连结部622以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稍微弯曲。连结部622在转子元件4的周向上彼此分离。在连结部622上,沿着转子元件4的轴向形成有多个用于打入铆钉7的孔623。
在组装转子1时,将硅橡胶类等的粘接剂注入贯通孔41并涂布在叶片部621上。另外,将粘接剂涂布于槽451。然后,将毂61插入转子元件4的贯通孔41,并且将叶片部621贴紧于槽44。另外,将连结部622设置在槽451上。在该状态下,用锤子等将毂辐条6压入转子元件4内。
图7是表示组装好的转子元件4以及毂辐条6、和轮圈5的立体图。在图7中,与图6同样地,将要素4~6的上下与设置时反转地进行表示。
通过将毂辐条6压入转子元件4内,在转子元件4的贯通孔41中插入毂61,在槽44中插入叶片部621,在槽451中容纳连结部622。连结部622沿着转子元件4的外周面45。辐条62的下端面(在图7中为上端面)位于比转子元件4的下端面43稍低的位置。因此,在下端面43能够在槽44的部分形成阶梯差。因此,在组装转子1时,在槽44内的辐条62上涂布嵌缝材(硅密封胶),填埋由槽44形成的阶梯差。
轮圈5在组装前是周向的一部分断开的C字状。在轮圈5上,例如在下端部(图7中为上端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用于打入铆钉7的孔51。另外,孔51也形成在与连结部622的孔623对应的位置。
在组装转子1时,在组装有毂辐条6的转子元件4的外周面45涂布硅橡胶类等的粘接剂,在外周面45上覆盖轮圈5。在将轮圈5的周向的两端部闭合而使轮圈5成为圆环状的状态下,将铆钉7(图5)打入孔51。轮圈5通过粘接剂以及铆钉7固定于转子元件4。此时,铆钉7经由轮圈5的孔51也打入到连结部622的孔623中。如上所述,通过毂61插入贯通孔41、叶片部621插入槽44并利用粘接剂以及铆钉7进行毂辐条6相对于转子元件4的固定。
如以上那样组装完成转子1。将转子1以叶片部621位于下方的姿态、即以与图6、7的姿态上下反转的图5的姿态组装于除湿机100。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子元件4的下端面43形成有多个槽44。槽44从贯通孔41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到达外周面45。辐条62位于各槽44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毂辐条6打入转子元件4,能够将毂61以及辐条62插入贯通孔41以及槽4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转子1时不需要分割转子元件4,因此能够维持转子元件4的上端面42的面精度不变。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1组装于除湿机100,并被上凸缘31以及下凸缘32从轴向两侧按压。通过该按压,下端面43与下凸缘32(的分隔件12)难以形成间隙。因此,能够由下凸缘32(的分隔件12)良好地划分流路X2、Y2。
辐条62的叶片部621为金属制成,且位于转子元件4内。在转子元件4内,用于使转子元件4再生的高温的空气通过再生区22的区域。通过该高温的空气,叶片部621被加热并蓄热。当叶片部621的蓄热量大时,转子元件4被叶片部621加热,从而除湿功能降低。
叶片部621的外端的连接部622配置于转子元件4的外周面45上,并固定于轮圈5。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叶片部621以外,还通过连结部622进行毂61相对于转子元件4的固定。因此,能够使叶片部621变矮,并能够减小叶片部621的面积。由此,能够抑制叶片部621的蓄热量。
辐条62的连结部622在周向上彼此分离。因此,在将毂辐条6打入转子元件4时,能够使连结部622在转子元件4的外周面45的槽451内移动。
叶片部621的轴向长度小于转子元件4的轴向长度的2/3。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叶片部621的蓄热量。
在用于填埋槽44的嵌缝材中,有可能在干燥的过程中产生凹陷。若由嵌缝材引起的凹陷在槽44中产生,则该凹陷从下凸缘32(的分隔件12)分离,空气有可能经由凹陷而在流路X2、Y2之间泄漏。在分割转子元件4的现有结构中,这样的泄漏的问题在转子元件4的轴向的两个端面产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端面42不形成槽,从而不需要涂布嵌缝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以往结构相比,能够抑制由嵌缝材引起的泄漏。
由于转子1被横置地设置,因此转子1的下侧因重力而比上侧更承受负荷。由于转子1被设置为辐条62位于下侧的姿态,因此能够通过辐条62来提高承受负荷的下侧的刚性。
(变形例)
连结部622可以是一方相对于叶片部621沿顺时针方向连接,另一方相对于叶片部621沿逆时针方向连接。连结部622也可以是相对于叶片部621连接成T字状。连结部622可以不弯曲,可以是平板状。
辐条62和转子元件4的槽44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辐条62的槽44内的端面(例如下端面)也可以处于与转子元件4的端面(例如下端面43)相同的高度。在该情况下,能够不需要用于填埋槽44的嵌缝材的涂布处理,并且能够消除由嵌缝材引起的泄漏的产生。
在转子1中,除沸石以外,还可以担载硅胶等作为除湿剂。
上凸缘31以及下凸缘32只要将转子1的端面42、43至少划分为处理区21和再生区22即可。例如,在使转子1担载硅胶的情况下,可以将除湿机100设为没有净化区23的结构。
转子1也可以以叶片部621位于上方的姿态设置于除湿机100或其他装置。转子1也可以如图1那样纵置地设置。
在将存在有叶片部621的端面设置于再生气体的出口侧的情况下(使图2中所述的上侧成为存在有叶片部621的端面),再生气体的热所引起的叶片部621的温度的上升较小,易于充分地进行净化区23中的冷却。其结果是,提高了除湿用转子的水分吸附效率。
除湿对象气体、冷却气体、再生气体均可以不是空气,均可以是适当的气体。
在实施方式中,对从相同方向对转子1导入除湿对象的空气和冷却用的空气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从相反方向对转子1导入除湿对象的空气和冷却用的空气。

Claims (7)

1.一种除湿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用转子具备:
转子元件,其具备相邻地排列有多个通气孔并担载有除湿剂的蜂窝结构体,所述转子元件的外形为圆柱状,形成有沿中心轴的贯通孔,并且在轴向上的一方的端面形成有从该端面延伸至轴向的内部的多个槽,所述槽从所述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到达外周面;
覆盖所述外周面的筒状的轮圈;
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毂;以及
从所述毂的所述轴向的一侧呈放射状延伸并与所述轮圈连结的多个辐条,
各所述辐条具备:
位于所述槽内的板状的叶片部;以及
与所述叶片部的径向的外端连接且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板状的连结部,
各所述辐条的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转子元件的周向上彼此分离,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叶片部长,且被所述轮圈覆盖而与所述轮圈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轴向延伸的槽与每个所述连结部对应地存在于所述外周面,
所述槽不使所述连结部从所述外周面突出地对所述连结部进行容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部的所述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转子元件的所述轴向的长度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条的所述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处于与所述转子元件的所述端面相同的高度。
5.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机具备:
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具备:转子元件,其具备相邻地排列有多个通气孔并担载有除湿剂的蜂窝结构体,所述转子元件的外形为圆柱状,形成有沿中心轴的贯通孔,并且在轴向上的一方的端面形成有从该端面延伸至轴向的内部的多个槽,所述槽从所述贯通孔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到达外周面;覆盖所述转子元件的外周面的筒状的轮圈;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毂;以及从所述毂的所述轴向的一侧呈放射状延伸并与所述轮圈连结的多个辐条;
第一凸缘,其位于所述转子的轴向的一侧,并沿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将所述转子的所述一侧的端面至少划分为用于使除湿对象气体通过来对所述除湿对象气体进行除湿的处理区、和用于使再生气体通过来使水分从所述转子解吸的再生区;以及
第二凸缘,其位于所述转子元件的所述轴向的另一侧,并沿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将所述转子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面至少划分为所述处理区和所述再生区,
各所述辐条具备:
位于所述槽内的板状的叶片部;以及
与所述叶片部的径向的外端连接且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板状的连结部,
各所述辐条的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转子元件的周向上彼此分离,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叶片部长,且被所述轮圈覆盖而与所述轮圈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的所述中心轴沿着上下方向,
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转子的上侧,
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所述转子的下侧,并和所述第一凸缘夹持所述转子,
所述辐条与所述毂的下方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辐条的下端面位于与所述转子元件的下端面相同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的存在有所述叶片部的端面设置于所述再生气体的出口侧。
CN202010022921.3A 2020-01-09 2020-01-09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Active CN113091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2921.3A CN113091164B (zh) 2020-01-09 2020-01-09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2921.3A CN113091164B (zh) 2020-01-09 2020-01-09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1164A CN113091164A (zh) 2021-07-09
CN113091164B true CN113091164B (zh) 2023-03-24

Family

ID=7666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2921.3A Active CN113091164B (zh) 2020-01-09 2020-01-09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11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3734A (zh) * 2006-03-07 2007-10-17 霓佳斯株式会社 含有有机溶剂的空气的处理方法
CN101318097A (zh) * 2008-07-14 2008-12-10 广州捷达莱堡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转轮除湿系统
CN101658754A (zh) * 2008-08-27 2010-03-03 Lg电子株式会社 除湿机
CN103212277A (zh) * 2013-05-02 2013-07-24 南京铁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
JP3219762U (ja) * 2018-10-25 2019-01-24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ガス濃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8537A (ja) * 1994-05-18 1995-11-2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回転式乾式除湿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3734A (zh) * 2006-03-07 2007-10-17 霓佳斯株式会社 含有有机溶剂的空气的处理方法
CN101318097A (zh) * 2008-07-14 2008-12-10 广州捷达莱堡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转轮除湿系统
CN101658754A (zh) * 2008-08-27 2010-03-03 Lg电子株式会社 除湿机
CN103212277A (zh) * 2013-05-02 2013-07-24 南京铁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
JP3219762U (ja) * 2018-10-25 2019-01-24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ガス濃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1164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59888A1 (ja) 除湿装置
KR100675801B1 (ko) 제가습 장치
CN215765487U (zh) 转轮除湿机
CN113091164B (zh) 除湿用转子以及除湿机
WO2022030066A1 (ja) 空調回転体及び空気処理装置
JP3948248B2 (ja) 吸着ロ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着装置
CN205227612U (zh) 分体式吸附转盘及应用该吸附转盘的转轮除湿机
JP3842476B2 (ja) 乾式減湿システム
EP1598601A2 (en) Humidity adjusting apparatus using desiccant
JP7148815B2 (ja) 空調回転体及び空気処理装置
JP4341410B2 (ja) 調湿装置
JPH0116508Y2 (zh)
JP2011021783A (ja) 調湿モジュール及び調湿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設置方法
JP5893945B2 (ja) 回転体保護枠
JPS61212311A (ja) 除湿装置
CN105387535A (zh) 分体式吸附转盘及应用该吸附转盘的转轮除湿机
JP4341401B2 (ja) 除湿装置
JP2001246220A (ja) 除湿機
JP4706303B2 (ja) 調湿装置
JP3157404B2 (ja) 除湿乾燥装置
CN205227611U (zh) 分体式吸附转盘及应用该吸附转盘的转轮除湿机
KR20230019597A (ko) 제습 시스템
JP2001116286A (ja) 除加湿装置
JPH0849896A (ja) 除湿乾燥装置
JP5898513B2 (ja) デシカント式換気扇用ローター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