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3920B -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3920B
CN113043920B CN201911376404.XA CN201911376404A CN113043920B CN 113043920 B CN113043920 B CN 113043920B CN 201911376404 A CN201911376404 A CN 201911376404A CN 113043920 B CN113043920 B CN 113043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rest
adjusting information
adjusting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64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3920A (zh
Inventor
黄铭嘉
李浩宇
杨容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aohong Ji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MKD 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aohong Ji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MKD 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aohong Ji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MKD Tech Inc filed Critical Fuhong Shang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64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3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3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3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3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3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4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with memory of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5Lumbar supports using inflatable blad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16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locking of buck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座椅、座椅调节模块、安全带、插槽、安全带传感器、警报装置、座椅控制器及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唤醒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当安全带传感器感应到用户坐在座椅上并且未系安全带时,安全带传感器发送未系安全带信息至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座椅控制器将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参数或未系安全带信息传送至车用计算机,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从车用计算机取得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参数或未系安全带信息,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车辆上的车用座椅以空间位置区分,包括主驾驶座、副驾驶座和提供给其他乘客乘坐的座椅。现有的车用座椅中,主驾驶座的座椅可调节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现有的车用座椅均可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盆的倾斜角度,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然而,现有的车用座椅的水平位置、高度位置、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盆的倾斜角度等全部都是手动调节的,十分费力。
再者,现有的车用座椅都是在靠背外侧设置腰托装置,腰托装置能够支撑用户的腰部肌肉,降低用户的腰部肌肉的酸痛感。若车用座椅另设置有靠腿,靠腿外侧会设置腿托装置,腿托装置能够支撑用户的腿部肌肉,降低用户的腿部肌肉的酸痛感。
不过,现有的腰托和腿托都是不可调整的,无法针对用户的需求个别调整支撑腰部肌肉和支撑腿部肌肉的效果。
另外,现有的车用座椅的靠背和座盆都是由缓冲材包覆支撑结构,再由椅套包覆缓冲材,以提供用户具有缓冲效果的车用座椅。
另外,在无人乘坐车用座椅的时候,车用座椅的表面较为冰冷,因此用户乘坐在车用座椅的时候,背部和臀部会有一阵冰冷感。
另外,现有的车用座椅所使用的缓冲材为泡棉,通风散热效果较差。因此,用户坐在车用座椅一段时间以后,车用座椅的温度会不断地升高,用户的背部和臀部会感到有一股闷热感。
另外,用户有时赶时间,容易忘记系上安全带。万一在赶路的过程中,发生车祸,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现有的车用座椅无法提供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等参数,用户无法实时掌握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等参数。
再者,现有的车用座椅无法提供用户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远程遥控座椅或者其他车用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如何自动调节座椅到合适位置的问题,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借由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充气或泄气,调整座椅的靠背被撑开的程度,以解决个别调整支撑腰部肌肉效果的用户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如何在用户开车门进入车辆的时候,自动调节座椅往后移动。用户坐在座椅上以后,自动调节座椅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对座椅的位置的需求不同,如何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如何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角度的问题,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如何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温度的问题,以提供用户的臀部和背部舒适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提醒用户系上安全带,以解决用户未系上安全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控制座椅控制器或者其他车用电子设备,以解决可以实时掌握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或未系安全带信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包括:
一座椅、一座椅调节模块、一安全带、一插槽、一安全带传感器、一警报装置、一座椅控制器以及一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座椅调节模块设置于座椅上;安全带设置于座椅的一侧,并且具有一带体及一插接件;插槽设置于座椅的另一侧;座椅控制器设置于座椅上,电性连接座椅调节模块、安全带传感器和警报装置,并且通过CAN BUS(ControllerArea 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通信联机;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通信联机,并且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唤醒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当安全带传感器感应到一用户乘坐在座椅上并且未将安全带的带体系在用户的身上且安全带的插接件未插设在插槽中时,安全带传感器发送一未系安全带信息至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根据未系安全带信息控制警报装置发出一警报信号;以及其中,座椅控制器将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或未系安全带信息传送至车用计算机,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从车用计算机取得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或未系安全带信息,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
可选地,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还包括一气囊式腰托装置,气囊式腰托装置设置于座椅的一靠背中,座椅控制器电性连接气囊式腰托装置,并且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充气或泄气,借以调整气囊式腰托装置撑开座椅的靠背的程度。
可选地,在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调节至一需求位置和一需求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后,座椅控制器将座椅的一当前位置和一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存储在一数据库中;以及其中,当与座椅相邻的一车门被开启时,车门上的一车门控制器发送一唤醒请求至座椅控制器,借以唤醒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接着按照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座椅的当前位置和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地,当一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一默认速度,座椅的一水平位置位于一后软停位置之前,并且一车辆退电时,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后移动一预设距离;以及其中,在车辆退电以后且未对座椅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则在车辆上电以后,同时座椅控制器判断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二默认速度,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可选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后移动至一后堵转位置以及往前移动至一前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其中,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一靠背相对座椅的一座盆往后枢转至一后倾堵转位置以及往前枢转至一前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其中,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座盆相对座椅的靠背往下枢转至一下倾堵转位置以及往上枢转至一上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以及其中,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下移动至一下堵转位置以及往上移动至一上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唤醒一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通信联机,一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通信联机,并且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座椅控制器控制一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一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座椅控制器将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传送至车用计算机,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从车用计算机取得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以及
当一安全带传感器感应到一用户乘坐在座椅上并且未将一安全带的一带体系在用户的身上并且安全带的一插接件未插设在一插槽中时,安全带传感器发送一未系安全带信息至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根据未系安全带信息控制一警报装置发出一警报信号,座椅控制器将未系安全带信息传送至车用计算机,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从车用计算机取得未系安全带信息,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
可选地,座椅控制器控制一气囊式腰托装置充气或泄气,借以调整气囊式腰托装置撑开座椅的一靠背的程度。
可选地,在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调节至一需求位置和一需求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后,座椅控制器将座椅的一当前位置和一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存储在一数据库中;以及其中,当与座椅相邻的一车门被开启时,车门上的一车门控制器发送一唤醒请求至座椅控制器,借以唤醒座椅控制器,座椅控制器接着按照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座椅的当前位置和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地,当一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一默认速度,座椅的一水平位置位于一后软停位置之前,并且一车辆退电时,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后移动一预设距离;以及,在车辆退电以后且未对座椅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则在车辆上电以后,同时座椅控制器判断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二默认速度,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可选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后移动至一后堵转位置以及往前移动至一前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其中,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一靠背相对座椅的一座盆往后枢转至一后倾堵转位置以及往前枢转至一前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其中,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的座盆相对座椅的靠背往下枢转至一下倾堵转位置以及往上枢转至一上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以及其中,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往下移动至一下堵转位置以及往上移动至一上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通过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到合适的位置,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再者,本发明借由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充气或泄气,调整座椅的靠背被撑开的程度,从而能够针对用户需求个别调整支撑腰部肌肉的效果。
此外,在用户开车门进入车辆的时候,座椅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驱动座椅往后移动。用户坐在座椅上以后,座椅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驱动座椅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对座椅的位置的需求不同加以记录,座椅控制器30可按照记录,针对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位置。
再者,本发明可通过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角度,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另外,本发明可通过座椅控制器控制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座椅至舒适的温度,以提供用户的臀部和背部舒适的温度。
还有,本发明可通过安全带传感器和警报装置的搭配,提醒用户系上安全带。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控制座椅控制器或者其他车用电子设备,并且实时掌握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或未系安全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立体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分解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方块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水平位置调节程序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水平位置调节程序的方块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靠背调节程序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靠背调节程序的方块图;
图10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盆调节程序的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盆调节程序的方块图;
图12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高度位置调节程序的示意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高度位置调节程序的方块图;
图14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记忆设置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15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记忆设置子步骤的方块图;
图16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17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的方块图;
图18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自动后退程序的流程图;
图19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自动前进程序的流程图;
图20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数据清除程序的流程图;
图21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的流程图;
图22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的流程图;
图23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的流程图;
图24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的流程图。
图25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26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碰撞保护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27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碰撞保护子步骤的方块图;
图28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加热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29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加热子步骤的方块图;
图30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通风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31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座椅通风子步骤的方块图;
图32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安全带警示步骤的流程图;
图33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安全带警示步骤的方块图;
图34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5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36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7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椅;10A-座椅;10B-座椅;11-座盆;12-靠背;12A-靠背;13-头枕;20-座椅调节模块;21-移动机构;211-轨道;212-滑座;213-滑动马达;22-升降机构;23-座盆调节机构;24-靠背调节机构;25-加热器;26-散热器;30-座椅控制器;40-安全带;41-带体;42-插接件;50-插槽;60-安全带传感器;70-警报装置;80-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90-气囊式腰托装置;91-气囊式腿托装置;100-车用计算机;101-触控屏幕;1011-操作接口;102-数据库;110-车门;111-车门控制器;120-安全气囊;121-气囊控制器;130-可携式电子装置;201-唤醒信息;202-座椅调节信息;2021-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2-靠背调节信息;2023-座盆调节信息;2024-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5-加热信息;2026-散热信息;203-设置位置请求;204-唤醒请求;205-车辆碰撞信息;206-未系安全带信息;301-水平位置参数;302-靠背角度参数;303-座盆角度参数;304-高度位置参数;305-高温参数;306-低温参数;S1-唤醒步骤;S2-调节步骤;S201-座椅电动调节子步骤;S2011-水平位置调节程序;S2012-靠背调节程序;S2013-座盆调节程序;S2014-高度位置调节程序;S202-座椅记忆设置子步骤;S203-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4-座椅自动回位子步骤;S2041-自动后退程序;S2042-自动前进程序;S205-座椅手动初始化子步骤;S2051-数据清除程序;S2052-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3-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4-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5-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6-座椅自动初始化子步骤;S207-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8-碰撞保护子步骤;S209-座椅加热子步骤;S210-座椅通风子步骤;S3-安全带警示步骤;S4-腰托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自动调节座椅到合适位置的问题,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
如图1至图4所示,分别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立体图、分解图、方块图和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包括:
一座椅10、一座椅调节模块20、一座椅控制器30、一安全带40、一插槽50、一安全带传感器60、一警报装置70以及一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
座椅10设置在一车辆中,并且包括一座盆11、一靠背12及一头枕13。座盆11用以供用户的臀部乘坐于其上。靠背12枢设于座盆11上,用以供用户的背部椅靠于其上。头枕13设置在靠背12上方,用以供用户的头部椅靠于其上。其中,座盆11和靠背12都是由缓冲材,例如,泡棉等发泡材,包覆支撑结构,再由椅套包覆缓冲材,以提供用户具有缓冲效果的座椅10。所述座椅10可以是主驾驶座或副驾驶座或车辆上的其他提供给乘客乘坐的座椅10。
座椅调节模块20设置于座椅10上,并且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更明确地说,所述座椅10的位置包括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所述座椅10的角度包括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和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所述座椅10的温度包括座盆11的温度和靠背12的温度。
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座椅调节模块20包括一移动机构21、一升降机构22、一座盆调节机构23、一靠背调节机构24、二加热器25及二散热器26。移动机构21设置于座盆11上,并且驱动座椅10水平移动,借以自动调节座椅10的水平位置。具体来说,移动机构21包括二轨道211、二滑座212及一滑动马达213,该二轨道211设置在车辆上,该二滑座212设置于座盆11的底部并且分别设置于该二轨道211上,滑动马达213连接该二滑座212。升降机构22设置于座盆11下方,并且驱动座椅10升降,借以自动调节座椅10的高度位置。座盆调节机构23设置于座盆11下方,并且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枢转,借以自动调节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靠背调节机构24设置于靠背12,并且驱动靠背12相对座盆11枢转,借以自动调节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该二加热器25分别设置于座盆11和靠背12,并且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加热,借以自动提高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如图2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器25为加热垫;然而不以此为限,任何能够具有加热功能的装置皆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器25,并且安装在座盆11和靠背12。该二散热器26分别设置于座盆11和靠背12,并且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散热,借以自动降低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如图3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26为风扇;然而不以此为限,任何能够具有散热功能的装置皆可做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26,并且安装在座盆11和靠背12。
座椅控制器30设置在座椅10上,并且电性连接座椅调节模块20、安全带传感器60和警报装置70,并且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100电性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ZigBee、红外线、蓝牙、WiFi或超宽带,以无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100通信联机。安全带40设置于座椅10的一侧,并且具有一带体41及一插接件42。插槽50设置于座椅10的另一侧。安全带传感器60可设置于座椅10上,也可设置在座椅10附近。警报装置70通常设置在车辆的仪表上,但也可设置在车辆内部的其他位置。一般来说,警报装置70通常是一灯号配合一安全带图案,灯号亮起或闪烁作为一警报信号;警报装置70也可为一蜂鸣器,以声音作为一警报信号;警报装置70也可是车用计算机100的语音助理,以任何语言作为一警报信号。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100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ZigBee、红外线、蓝牙、WiFi或超宽带,以无线的方式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信联机,并且对可携式电子装置130进行无线充电。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可以是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另外,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控制座椅控制器30或者其他车用电子设备。此外,车用计算机100储存有多笔数据,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取得车用计算机100所储存的数据。
如图5所示,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唤醒步骤S1、调节步骤S2以及安全带警示步骤S3。
唤醒步骤S1:唤醒一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100电性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ZigBee、红外线、蓝牙、WiFi或超宽带,以无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100通信联机。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通过CAN BUS(Controller AreaNetwork)或者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以有线的方式与车用计算机100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ZigBee、红外线、蓝牙、WiFi或超宽带,以无线的方式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信联机,并且对可携式电子装置130进行无线充电。
更明确地说,如图3所示,同时配合图4,用户能够利用车用计算机100的一触控屏幕101的一操作接口1011产生一唤醒信息201,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产生唤醒信息201,然后通过CAN BUS或者LIN BUS或者无线通信协议发送唤醒信息201至座椅控制器30,借以唤醒座椅控制器30。
另外,座椅控制器30也可以通过:(1)硬线采集到IG1电;(2)断掉常电再上电;以及(3)判断座椅调节信息202有效等三种本地唤醒手段而被唤醒。
调节步骤S2:座椅控制器30接收到一座椅调节信息202,座椅控制器30根据座椅调节信息202控制一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一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座椅控制器30将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传送至车用计算机100,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掌握座椅10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
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调节步骤S2还包括一座椅电动调节子步骤S201、一座椅记忆设置子步骤S202、一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一座椅自动回位子步骤S204、一座椅手动初始化子步骤S205、一座椅自动初始化子步骤S206、一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一碰撞保护子步骤S208、一座椅加热子步骤S209以及一座椅通风子步骤S210。上述子步骤的排列方式仅为介绍顺序,并不限定其先后顺序关系。
座椅电动调节子步骤S201进一步包括一水平位置调节程序S2011、一靠背调节程序S2012、一座盆调节程序S2013和一高度位置调节程序S2014。座椅调节信息202包括一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一靠背调节信息2022、一座盆调节信息2023、一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一加热信息2025及一散热信息2026。
如图6和图7所示,同时配合图4,在水平位置调节程序S2011中,当用户想要调节座椅10的水平位置至一水平需求位置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水平需求位置,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输入所想要的水平需求位置,车用计算机100发送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控制移动机构21作动,移动机构21进一步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或往后移动,直至座椅10的水平位置到达水平需求位置为止。所述移动机构21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水平位置参数301,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掌握座椅10的水平位置参数301。
如果座椅10位于一前软停位置或一后软停位置,则座椅控制器30停止控制移动机构21作动,借以防止移动机构21的滑动马达213堵转,从而可降低移动机构21的滑动马达213的寿命耗损,此即为水平软停功能。座椅控制器30再次控制移动机构21沿同方向移动时,座椅10从前软停位置再继续往前移动至一前堵转位置,或者座椅10从后软停位置再继续往后移动至一后堵转位置。
如图8和图9所示,同时配合图4,在靠背调节程序S2012中,当用户想要调节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至一靠背需求角度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靠背需求角度,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输入所想要的靠背需求角度,车用计算机100发送靠背调节信息2022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靠背调节信息2022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作动,靠背调节机构24进一步驱动靠背12相对座盆11枢转,直至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等于靠背需求角度为止。所述靠背调节机构24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靠背角度参数302,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掌握座椅10的靠背角度参数302。
如果靠背12位于一前倾软停位置或一后倾软停位置,则座椅控制器30停止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作动,借以防止靠背调节机构24的一马达堵转,从而可降低靠背调节机构24的马达的寿命耗损,此即为靠背软停功能。座椅控制器30再次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沿同方向枢转时,靠背12从前倾软停位置再继续往前枢转至一前倾堵转位置,或者靠背12从后倾软停位置再继续枢转至一后倾堵转位置。
如图10和图11所示,同时配合图4,在座盆调节程序S2013中,当用户想要调节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至一座盆需求角度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座盆需求角度,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输入所想要的座盆需求角度,车用计算机100发送座盆调节信息2023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座盆调节信息2023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作动,座盆调节机构23进一步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枢转,直至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等于座盆需求角度为止。所述座盆调节机构23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座盆角度参数303,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掌握座椅10的座盆角度参数303。
如果座盆11位于一上倾软停位置或一下倾软停位置,则座椅控制器30停止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作动,借以防止座盆调节机构23的一马达堵转,从而可降低座盆调节机构23的马达的寿命耗损,此即为座盆软停功能。座椅控制器30再次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沿同方向枢转时,座盆11从上倾软停位置再继续往上枢转至一上倾堵转位置,或者座盆11从下倾软停位置再继续往下枢转至一下倾堵转位置。
如图12和图13所示,同时配合图4,在高度位置调节程序S2014中,当用户想要调节座椅10的高度位置至一高度需求位置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高度需求位置,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输入所想要的高度需求位置,车用计算机100发送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控制升降机构22作动,升降机构22进一步驱动座椅10升降,直至座椅10的高度位置到达高度需求位置为止。所述升降机构22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高度位置参数304,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掌握座椅10的高度位置参数304。
如果座椅10位于一上软停位置或一下软停位置,则座椅控制器30停止控制升降机构22作动,借以防止升降机构22的一马达堵转,从而可降低升降机构22的马达的寿命耗损,此即为高度软停功能。座椅控制器30再次控制升降机构22沿同方向升降时,座椅10从上软停位置再继续上升至一上堵转位置,或者座椅10从下软停位置再继续下降至一下堵转位置。
实际上,座椅10的水平位置的调节是通过水平移动座盆11的方式而达成,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是通过靠背12相对座盆11枢转的方式而达成,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是通过座盆11相对靠背12枢转的方式而达成,座椅10的高度位置的调节是通过升降座盆11的方式而达成。因此,同步调节会互相干涉的组合包括:(1)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2)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以及(3)座椅10的水平位置、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同步调节不会互相干涉的组合包括:(1)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2)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和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3)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以及(4)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
因为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同步调节会互相干涉,所以当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座盆调节信息2023时,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故障”。所以,座椅控制器30完全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座盆调节信息2023同步控制移动机构21和座盆调节机构23动作。
因为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同步调节会互相干涉,所以当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时,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故障”。所以,座椅控制器30完全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同步控制移动机构21和升降机构22动作。
因为座椅10的水平位置、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同步调节会互相干涉,所以当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靠背调节信息2022、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时,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故障”。所以,座椅控制器30完全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靠背调节信息2022、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同步控制移动机构21、靠背调节机构24、座盆调节机构23和升降机构22动作。
因为座椅10的水平位置和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同步调节不会互相干涉,所以当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靠背调节信息2022时,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靠背调节信息2022以间隔约100ms的时间先后控制移动机构21和靠背调节机构24动作。由于100ms的时间极短,近乎一瞬间,所以座椅控制器30可以说是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靠背调节信息2022同步控制移动机构21和靠背调节机构24动作。
因为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和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同步调节不会互相干涉,所以当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座盆调节信息2023时,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座盆调节信息2023以间隔约100ms的时间先后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和座盆调节机构23动作。由于100ms的时间极短,近乎一瞬间,所以座椅控制器30可以说是依照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座盆调节信息2023同步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和座盆调节机构23动作。
因为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同步调节不会互相干涉,所以当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时,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以间隔约100ms的时间先后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和升降机构22动作。由于100ms的时间极短,近乎一瞬间,所以座椅控制器30可以说是依照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同步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和升降机构22动作。
因为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和座椅10的高度位置同步调节不会互相干涉,所以当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时,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以间隔约100ms的时间先后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和升降机构22动作。由于100ms的时间极短,近乎一瞬间,所以座椅控制器30可以说是依照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和升降机构22动作。
如果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座盆调节信息2023,则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不过会优先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靠背调节信息2022同步控制移动机构21和靠背调节机构24动作,最后才依照座盆调节信息2023单独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动作。
如果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靠背调节信息2022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则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不过会优先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和靠背调节信息2022同步控制移动机构21和靠背调节机构24动作,最后才依照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单独控制升降机构22动作。
如果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则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不过会优先依照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和升降机构22动作,最后才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2021单独控制移动机构21动作。
如果座椅控制器30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2022、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则座椅控制器30会判断为“有效”,不过会优先依照座盆调节信息2023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2024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和升降机构22动作,最后才依照靠背调节信息2022单独控制靠背调节机构24动作。
座椅记忆设置子步骤S202: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座椅10相邻的一车门110被开启时,车门110上的一车门控制器111发送一设置位置请求203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设置位置请求203将座椅10的一当前水平位置、一当前靠背角度、一当前座盆角度和一当前高度位置存储在一数据库102中。重要的是,执行此步骤必须先达到以下三个条件:(1)座椅10的水平位置已调节至水平需求位置,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已调节至靠背需求角度,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已调节至座盆需求角度,座椅10的高度位置已调节至高度需求位置;(2)移动机构21停止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或往后移动,靠背调节机构24停止驱动靠背12相对座盆11枢转,座盆调节机构23停止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枢转,升降机构22停止驱动座椅10升降;以及(3)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正常运作。
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如图16和图17所示,当与座椅10相邻的车门110被开启时,车门110上的车门控制器111发送一唤醒请求204至座椅控制器30,借以唤醒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接着按照存储在数据库102中的座椅10的当前水平位置、当前靠背角度、当前座盆角度和当前高度位置控制移动机构21、靠背调节机构24、座盆调节机构23和升降机构22分段作动。因此,座椅10的水平位置可自动被调节至当前水平位置,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可自动被调节至当前靠背角度,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可自动被调节至当前座盆角度,座椅10的高度位置可自动被调节至当前高度位置。
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在遭遇到下列数种情况会中断任务:(1)与座椅10相邻的车门110上的车门控制器111发送一中断请求至座椅控制器30;(2)任意电源档位包括ON/Start档或OFF档,座椅控制器30根据座椅调节信号202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和角度;(3)若在电源档位为ON/Start档执行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的过程中,电源状态变化至OFF档,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执行退电动作;(4)若在电源档位为OFF档执行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的过程中,座椅控制器30收到一防盗设定状态或一防盗状态;以及(5)若在执行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的过程中,常电电源中断,则重新上电以后,不需再执行断电前未完成的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
值得一提的是,若电源档位在OFF档执行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的过程中,电源状态发生变化,例如,电源状态变化至ON/Start档,座椅控制器30继续执行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
无论座椅10的水平位置、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位置、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位置或座椅10的高度位置的记忆唤醒被中断,仅会在车辆的仪表上显示“位置恢复中断”,但只有整个座椅记忆唤醒子步骤S203全部中断才有此显示。
座椅自动回位子步骤S204包含一自动后退程序S2041和一自动前进程序S2042。如图18所示,在自动后退程序S2041中,当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一默认速度,座椅10的水平位置位于后软停位置之前,并且车辆退电时,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后移动一预设距离。
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默认速度为3km/h,所述预设距离为50mm。假如座椅10的水平位置距离后软停位置不足50mm,则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后移动至后软停位置即可。如图19所示,在自动前进程序S2042中,在车辆退电以后且未对座椅10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则在车辆上电以后,同时座椅控制器30判断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二默认速度,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默认速度为3km/h。
在执行座椅自动回位子步骤S204的过程中,遭遇到下列数种情况会中断任务:(1)座椅控制器30根据座椅调节信号202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和角度;(2)在自动后退程序S2041完成以后,通过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或往后移动,那么在上电后,座椅控制器30停止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3)座椅控制器30接收到一车辆碰撞信息205;(4)电源档位发生退电或上电,则立刻停止执行当前动作,并且按照此时运动方向反向运动至运动的起点;(5)若在座椅未回到起点位置而再次断电,则座椅控制器30将执行自动后退程序S2041,以首次退电需要退至的位置为终点;(6)若电源档位恢复至中断动作前的位置,则开始重新执行自动后退程序S2041和自动前进程序S2042,在完成一次自动后退程序S2041和自动前进程序S2042以后,记忆的回退的起点和终点自动归零;(7)座椅控制器30的常电被断掉,则再次上电后,不再执行断电前的调节动作;(8)座椅控制器30检测到车速大于3km/h;以及(9)移动机构21的滑动马达213的霍尔信号异常。
座椅手动初始化子步骤S205包含一数据清除程序S2051、一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2、一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3、一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4和一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5。
如图20所示,在数据清除程序S2051中,首先,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后移动至后软停位置;接着,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继续往后移动至后堵转位置;8秒钟后,座椅控制器30再次控制移动机构21向后堵转超过15秒,数据清除完毕。数据清除成功后,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座椅10初始化值被取消。
在数据清除成功后,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遭遇到下列数种情况会中断任务:(1)座椅控制器30根据座椅调节信号202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和角度;(2)座椅控制器30的电源断掉常电;以及(3)若电源发生变化,则响应中断,座椅控制器30停止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
在恢复数据清除程序S2051中断前情况后,不影响接下来的行程学习程序。
如图21所示,在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2中,首先,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后移动至后堵转位置;然后,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至前堵转位置;最后,座椅控制器30控制一蜂鸣器以0.5秒的周期鸣叫两次,借以提醒用户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2已完成。在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2完成以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即拥有所述水平软停功能。
如图22所示,在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3中,首先,靠背调节机构24驱动靠背12相对座盆11往后枢转至后倾堵转位置;然后,靠背调节机构24驱动靠背12相对座盆11往前枢转至前倾堵转位置;最后,座椅控制器30控制蜂鸣器以0.5秒的周期鸣叫两次,借以提醒用户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3已完成。在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3完成以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即拥有所述靠背软停功能。
如图23所示,在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4中,首先,座盆调节机构23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往下枢转至下倾堵转位置;然后,座盆调节机构23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往上枢转至上倾堵转位置;最后,座椅控制器30控制蜂鸣器以0.5秒的周期鸣叫两次,借以提醒用户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4已完成。在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4完成以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即拥有所述座盆软停功能。
如图24所示,在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5中,首先,升降机构22驱动座椅10下降至下堵转位置;然后,升降机构22驱动座椅10上升至上堵转位置;最后,座椅控制器30控制蜂鸣器以0.5秒的周期鸣叫两次,借以提醒用户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5已完成。在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5完成以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即拥有所述高度软停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行程学习程序都必须在数据清除程序S2051完成以后才可进行。
再者,在座椅手动初始化子步骤S205中,全部的行程学习程序之间的顺序可任意改变,但必须全部完成。
另外,在座椅手动初始化子步骤S205的过程中,遭遇到以下三种情况,则记录为误操作。优先点:座椅10的后堵转位置、座盆11的下倾堵转位置、座椅10的下堵转位置和靠背12的后倾堵转位置。所述三种情况包括:(1)单项行程学习程序学习某优先点以后,再学习另一项行程学习程序的行程学习点,第二次学习点计入无效操作;(2)单项行程学习程序学习某优先点以后,再学习另一项行程学习程序的行程学习点基础上继续完成,完成首次学习点的另一项行程学习程序;以及(3)单项行程学习程序学习某非优先点以后,再学习优先点,首次学习点计入无效操作,第二次学习点计入成功。
在执行任一项行程学习程序的过程中,遭遇到下列数种情况会中断任务以及恢复中断后如何接续任务:(1)只有部分行程学习程序完成时,座椅控制器30发生断常电的问题,无法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运作,使得座椅10呈现静止状态,在恢复中断后,可以继续完成剩余未完成的行程学习程序;(2)在执行某一项行程学习程序的过程中,座椅控制器30发生断常电的问题,无法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运作,使得座椅10呈现静止状态,在恢复中断后,需要重新学习此项行程学习程序,但不影响其他项行程学习程序的进行;以及(3)所有的行程学习程序都未完成时,电源档位发生变化,恢复电源档位变化前状态后,可以继续完成剩余未完成的行程学习程序。
座椅自动初始化子步骤S206和座椅手动初始化子步骤S205大致相同,差别在于:(1)在任意电源档位,通过做诊断仪上相关按键,即可完成座椅10的初始化,因此,座椅自动初始化子步骤S206又称之为一键初始化步骤;(2)必须按照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2、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3、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4和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5等顺序依序完成;以及(3)所有行程学习程序完成以后,进入自动调整阶段,自动调整阶段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靠背12相对座盆11的倾斜角度、座椅10的水平位置、座椅10的高度位置和座盆11相对靠背12的倾斜角度。
关于自动调整阶段,更明确地说,包括:(1)靠背12自动后倾至中间位置;(2)座椅10往后移动至后软停位置;(3)座盆11下倾至下倾软停位置;以及(4)座椅10往下移动至下软停位置。
在执行座椅自动初始化子步骤S206的过程中,遭遇到下列数种情况会中断任务以及恢复中断后如何接续任务:(1)在执行任一项行程学习程序的过程中,座椅控制器30根据座椅调节信号202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和角度,恢复中断前状态,需要重新再进行一次一键初始化;(2)在自动调整阶段的过程中,座椅控制器30根据座椅调节信号202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和角度,恢复中断前状态,不需要重新再操作一次自动初始化按键,座椅10初始化可视为完成;(3)在一键初始化的过程中,若SECU_D发生断掉常电的情况,则恢复中断前状态,需要重新再进行一次一键初始化;(4)在任一项行程学习程序的过程中,有电源档位变化SECU_D响应电源中断,若符合座椅10自动后退条件,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2完成,则座椅10可发生自动后退动作,恢复中断前状态,需要重新再操作一次自动初始化按键;以及(5)在自动调整阶段的过程中,有电源档位变化SECU_D响应电源中断,若符合座椅10自动后退条件,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S2052完成,则座椅10可发生自动后退动作,恢复中断前状态,不需要重新再操作一次自动初始化按键,座椅10初始化可视为完成。
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如图2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在每完成100次自动功能以后,在下一次退电执行座椅自动回位子步骤S204时,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后移动至后堵转位置,座椅控制器30控制升降机构22驱动座椅10下降至下堵转位置,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向下枢转至下倾堵转位置。
若座椅控制器30断掉常电,在常电恢复以后,整个车辆第一次退电到OFF档执行座椅自动回位子步骤S204时,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后移动至后堵转位置,座椅控制器30控制升降机构22驱动座椅10下降至下堵转位置,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盆调节机构23驱动座盆11相对靠背12向下枢转至下倾堵转位置。
若在车辆退电且进行所述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的期间发生中断,没有完成校准,则在下次退电执行座椅自动回位子步骤S204时,再重新进行所述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
若行程误差在行程校准范围内,则此次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完成以后,不需要再次执行一次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
当行程误差超出行程校准范围,不能进行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时,座椅控制器30会再自动执行三次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在自动执行三次座椅自动校准子步骤S207的过程中,若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的位置和角度有行程偏差的方向调节到各堵转位置,则此次操作也会计数在三次计数内。
碰撞保护子步骤S208:如图26和图27所示,当车辆发生碰撞,座椅控制器30接收到一安全气囊120上的一气囊控制器121发送的一车辆碰撞信息205时,座椅控制器30根据车辆碰撞信息205停止控制移动机构21的作动。此时,座椅控制器30无法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和往后移动,避免座椅10因为误操作引起的动作,对用户造成伤害。
当检测到电源档位重新上电至ACC档时,退出碰撞保护模式,所有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和往后移动的功能得以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辆发生碰撞以后,车辆第一次上至ACC档时,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电动椅系统不执行上电动作。
座椅加热子步骤S209:如图28和图29所示,同时配合图4,当用户想要调高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至一需求高温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需求高温,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输入所想要的需求高温,车用计算机100发送加热信息2025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加热信息2025控制该二加热器25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加热,直至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上升到达需求高温为止。
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该二加热器25并联时,可提供高温档,当该二加热器25串联时,可提供低温档;用户可通过车用计算机100或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选择高温档或低温档。其中,高温档所提供的温度范围介于34至43℃,低温档所提供的温度范围介于30至40℃。所述加热器25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高温参数305,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掌握座椅10的高温参数305。
座椅通风子步骤S210:如图30和图31所示,同时配合图4,当用户想要调低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至一需求低温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输入所想要的需求低温,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输入所想要的需求低温,车用计算机100发送散热信息2026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散热信息2026控制该二散热器26分别对座盆11和靠背12散热,直至座盆11和靠背12的温度下降到达需求低温为止。
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二散热器26为风扇。
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该二散热器26均高速运转时,可提供高速档,当该二散热器26均低速运转时,可提供低速档;用户可通过车用计算机100选择高速档或低速档。所述散热器26也可为手动开关操作。此时,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座椅10的一低温参数306,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掌握座椅10的低温参数306。
安全带警示步骤S3:如图32和图33所示,同时配合图4,当安全带传感器60感应到用户乘坐在座椅10上并且未将安全带40的带体41系在用户的身上并且安全带40的插接件42未插设在插槽50中时,安全带传感器60发送一未系安全带信息206至座椅控制器30,座椅控制器30根据未系安全带信息206控制警报装置70发出一警报信号。座椅控制器30将未系安全带信息206传送至车用计算机100,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从车用计算机100取得未系安全带信息206,并且传输至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借此,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实时收到未系安全带信息206,意识到自己未系安全带40,马上将安全带40的带体41系在自己身上,并且将安全带40的插接件42插设在插槽50中。
如图34所示,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气囊式腰托装置90,气囊式腰托装置90设置于座椅10A的靠背12A中。座椅控制器30电性连接气囊式腰托装置90,并且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90充气或泄气。
如图35所示,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并且配合图4。在本发明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腰托步骤S4:座椅控制器30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90充气或泄气,借以调整气囊式腰托装置90撑开座椅10A的靠背12A的程度。更清楚地说,当用户的腰部肌肉感到酸痛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控制座椅控制器30,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控制座椅控制器30,以使座椅控制器30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90充气而膨胀,座椅10A的靠背12A被膨胀的气囊式腰托装置90撑开至某种程度而能够支撑用户的腰部,降低用户的腰部肌肉的酸痛感。在用户的腰部肌肉的酸痛感消失以后,用户能够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控制座椅控制器30,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控制座椅控制器30,以使座椅控制器30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90泄气而收缩,座椅10A的靠背12A因气囊式腰托装置90收缩而回复到原本未被撑开的一般使用状态。
如图36所示,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气囊式腿托装置91,气囊式腿托装置91设置于座椅10B的一靠腿14中。座椅控制器30电性连接气囊式腿托装置91,并且控制气囊式腿托装置91充气或泄气。一般来说,主驾驶座的座椅10B通常没有靠腿14,副驾驶座和车辆上的其他提供给乘客乘坐的座椅10B通常有靠腿14。因此,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仅适用在副驾驶座和车辆上的其他提供给乘客乘坐的座椅10B。
如图37所示,表示本发明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并且配合图4。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腿托步骤S5:座椅控制器30控制气囊式腿托装置91充气或泄气,借以调整气囊式腿托装置91撑开座椅10B的靠腿14的程度。更清楚地说,当用户的腿部肌肉感到酸痛时,用户可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控制座椅控制器30,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控制座椅控制器30,以使座椅控制器30控制气囊式腿托装置91充气而膨胀,座椅10B的靠腿14被膨胀的气囊式腿托装置91撑开至某种程度而能够支撑用户的腿部,降低用户的腿部肌肉的酸痛感。在用户的腿部肌肉的酸痛感消失以后,用户能够通过操作车用计算机100的触控屏幕101的操作接口1011控制座椅控制器30,或者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控制座椅控制器30,以使座椅控制器30控制气囊式腿托装置91泄气而收缩,座椅10B的靠腿14因气囊式腿托装置91收缩而回复到原本未被撑开的一般使用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到合适的位置,以提供用户良好的视野,以易于操作方向盘、油门和煞车等,还可提供用户舒适和习惯的驾车位置。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借由控制气囊式腰托装置90或气囊式腿托装置91充气或泄气,调整座椅的靠背或靠腿被撑开的程度,从而能够针对用户需求个别调整支撑腰部肌肉或腿部肌肉的效果。
此外,在用户开车门110进入车辆的时候,本发明实施例会执行自动后退程序S2041,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后移动。用户坐在座椅10上以后,本发明实施例会执行自动前进程序S2042,座椅控制器30控制移动机构21驱动座椅10往前移动至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可针对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对座椅10的位置的需求不同加以记录,座椅控制器30可按照记录,针对不同用户的身高和性别等条件不同,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至舒适的位置。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至舒适的角度,以提供用户的腿部、臀部、腰部和背部舒适的角度。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座椅控制器30控制座椅调节模块20自动调节座椅10至舒适的温度,以提供用户的臀部和背部舒适的温度。
还有,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安全带传感器60和警报装置70的搭配,提醒用户系上安全带40。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能够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130通过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80远程遥控车用计算机100控制座椅控制器30或者其他车用电子设备,并且实时掌握座椅10的水平位置参数301、靠背角度参数302、座盆角度参数303、高度位置参数304、高温参数305和低温参数306或未系安全带信息206。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椅,包括一座盆及一靠背;
一座椅调节模块,设置于所述座椅上;
一安全带,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一侧,并且具有一带体及一插接件;
一插槽,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另一侧;
一安全带传感器;
一警报装置;
一座椅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座椅上,电性连接所述座椅调节模块、所述安全带传感器和所述警报装置,并且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BUS或者本地互联网络LIN BUS以有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通信联机;以及
一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BUS或者本地互联网络LIN BUS以有线的方式与所述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通信联机,并且对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唤醒所述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座椅的位置包括座椅的水平位置和座椅的高度位置,所述座椅的角度包括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和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所述座椅的温度包括座盆的温度和靠背的温度;
其中,当所述安全带传感器感应到一用户乘坐在所述座椅上并且未将所述安全带的所述带体系在用户的身上且所述安全带的所述插接件未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时,所述安全带传感器发送一未系安全带信息至所述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未系安全带信息控制所述警报装置发出一警报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座椅控制器将所述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和所述未系安全带信息传送至所述车用计算机,所述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从所述车用计算机取得所述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和所述未系安全带信息,并且传输至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
其中,同步调节会互相干涉的组合包括:(1)座椅的水平位置和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2)座椅的水平位置和座椅的高度位置;以及(3)座椅的水平位置、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椅的高度位置;
其中,同步调节不会互相干涉的组合包括:(1)座椅的水平位置和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2)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和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3)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和座椅的高度位置;以及(4)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椅的高度位置;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故障”,并且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座盆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故障”,并且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故障”,并且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靠背调节机构、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靠背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靠背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同步控制靠背调节机构和座盆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靠背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靠背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优先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靠背调节机构动作,然后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单独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优先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靠背调节机构动作,然后依照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单独控制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则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优先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然后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单独控制移动机构动作;以及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则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优先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然后依照靠背调节信息单独控制靠背调节机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囊式腰托装置,所述气囊式腰托装置设置于所述靠背中,所述座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囊式腰托装置,并且控制所述气囊式腰托装置充气或泄气,借以调整所述气囊式腰托装置撑开所述座椅的所述靠背的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调节至一需求位置和一需求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后,所述座椅控制器将所述座椅的一当前位置和一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存储在一数据库中;以及其中,当与所述座椅相邻的一车门被开启时,所述车门上的一车门控制器发送一唤醒请求至所述座椅控制器,借以唤醒所述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接着按照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座椅的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控制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一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一默认速度,所述座椅的水平位置位于一后软停位置之前,并且一车辆退电时,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后移动一预设距离;以及
其中,在所述车辆退电以后且未对所述座椅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则在所述车辆上电以后,同时所述座椅控制器判断所述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二默认速度,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前移动至所述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后移动至一后堵转位置以及往前移动至一前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其中,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一靠背相对所述座椅的一座盆往后枢转至一后倾堵转位置以及往前枢转至一前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其中,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所述座盆相对所述座椅的所述靠背往下枢转至一下倾堵转位置以及往上枢转至一上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以及
其中,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下移动至一下堵转位置以及往上移动至一上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6.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唤醒一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BUS或者本地互联网络LIN BUS以有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车用计算机通信联机,一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BUS或者本地互联网络LIN BUS以有线的方式与所述车用计算机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的方式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通信联机,并且对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以及
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一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一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座椅的位置包括座椅的水平位置和座椅的高度位置,所述座椅的角度包括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和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所述座椅的温度包括座盆的温度和靠背的温度;所述座椅控制器将所述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传送至所述车用计算机,所述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从所述车用计算机取得所述座椅的位置、角度和温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参数,并且传输至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以及
当一安全带传感器感应到一用户乘坐在所述座椅上并且未将一安全带的一带体系在用户的身上并且所述安全带的一插接件未插设在一插槽中时,所述安全带传感器发送一未系安全带信息至所述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根据所述未系安全带信息控制一警报装置发出一警报信号,所述座椅控制器将所述未系安全带信息传送至所述车用计算机,所述无线充电运算处理装置从所述车用计算机取得所述未系安全带信息,并且传输至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
其中,同步调节会互相干涉的组合包括:(1)座椅的水平位置和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2)座椅的水平位置和座椅的高度位置;以及(3)座椅的水平位置、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椅的高度位置;
其中,同步调节不会互相干涉的组合包括:(1)座椅的水平位置和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2)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和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3)靠背相对座盆的倾斜角度和座椅的高度位置;以及(4)座盆相对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座椅的高度位置;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故障”,并且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座盆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故障”,并且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故障”,并且不会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靠背调节机构、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靠背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靠背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同步控制靠背调节机构和座盆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靠背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靠背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并且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和座盆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 并且优先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靠背调节机构动作,然后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单独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靠背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 并且优先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和靠背调节信息同步控制移动机构和靠背调节机构动作,然后依照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单独控制升降机构动作;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则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 并且优先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然后依照水平位置调节信息单独控制移动机构动作;以及
其中,当座椅控制器同时收到靠背调节信息、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时,则座椅控制器会判断为“有效”, 并且优先依照座盆调节信息和高度位置调节信息同步控制座盆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动作,然后依照靠背调节信息单独控制靠背调节机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一气囊式腰托装置充气或泄气,借以调整所述气囊式腰托装置撑开所述靠背的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调节至一需求位置和一需求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后,所述座椅控制器将所述座椅的一当前位置和一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存储在一数据库中;以及其中,当与所述座椅相邻的一车门被开启时,所述车门上的一车门控制器发送一唤醒请求至所述座椅控制器,借以唤醒所述座椅控制器,所述座椅控制器接着按照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座椅的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当前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控制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位置和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一默认速度,所述座椅的水平位置位于一后软停位置之前,并且一车辆退电时,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后移动一预设距离;以及
其中,在所述车辆退电以后且未对所述座椅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则在所述车辆上电以后,同时所述座椅控制器判断所述车辆的车速小于或等于一第二默认速度,所述座椅控制器控制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前移动至所述车辆退电以前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电动椅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后移动至一后堵转位置以及往前移动至一前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水平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其中,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一靠背相对所述座椅的一座盆往后枢转至一后倾堵转位置以及往前枢转至一前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靠背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其中,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的所述座盆相对所述座椅的所述靠背往下枢转至一下倾堵转位置以及往上枢转至一上倾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盆调节行程学习程序;以及
其中,所述座椅调节模块自动调节所述座椅往下移动至一下堵转位置以及往上移动至一上堵转位置,借以完成一座椅高度调节行程学习程序。
CN201911376404.X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043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6404.XA CN113043920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6404.XA CN113043920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3920A CN113043920A (zh) 2021-06-29
CN113043920B true CN113043920B (zh) 2022-08-30

Family

ID=7650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6404.XA Active CN113043920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3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89067A1 (en) * 2020-09-21 2022-03-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oof chair systems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removable roof panel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1917A (zh) * 2003-01-03 2006-03-01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带有控制系统的汽车座椅
CN102963281A (zh) * 2012-11-27 2013-03-1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座椅集成控制装置
CN104228624A (zh) * 2013-06-14 2014-12-24 梅波 一种汽车座椅远程操控系统
CN104627033A (zh) * 2013-11-08 2015-05-2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07009921A (zh) * 2015-12-22 2017-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装置以及车辆
CN107264344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以及储存方法
CN107444218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以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0444B2 (ja) * 1987-03-17 1995-08-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上姿勢制御装置
US5748473A (en) * 1992-05-05 1998-05-05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vehicle seat adjuster
ITFI20110237A1 (it) * 2011-10-31 2013-05-01 Raffaele Palladino Sistema di allarme
CN105438025B (zh) * 2015-12-17 2018-02-09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系统
CN105774709A (zh) * 2016-04-18 2016-07-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身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US20180090966A1 (en) * 2016-09-27 2018-03-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ynamic Charging Attributes Of A Charging Station
US10214118B1 (en) * 2017-12-01 2019-02-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 provided for automated passenger seat adjustments in a vehicle
TWI700201B (zh) * 2018-02-14 2020-08-01 澔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鑰匙及智慧行車系統
CN108515882A (zh) * 2018-03-30 2018-09-11 天津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391042A (zh) * 2018-12-18 2019-02-2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带近场通信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及方法
CN209365952U (zh) * 2018-12-19 2019-09-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1917A (zh) * 2003-01-03 2006-03-01 约翰逊控制技术公司 带有控制系统的汽车座椅
CN102963281A (zh) * 2012-11-27 2013-03-1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座椅集成控制装置
CN104228624A (zh) * 2013-06-14 2014-12-24 梅波 一种汽车座椅远程操控系统
CN104627033A (zh) * 2013-11-08 2015-05-2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07009921A (zh) * 2015-12-22 2017-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装置以及车辆
CN107264344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以及储存方法
CN107444218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3920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5343B2 (en) Vehicle seat
US10632866B2 (en) Movement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CN109515361A (zh) 一种座舱调节系统及车辆
JP2019137286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乗員姿勢調節装置
US20190077279A1 (en) Controlling an interior environment of a road vehicle
US20190193592A1 (en) Vehicle seat control device
CN113043920B (zh)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170066775A (ko) 착좌 모드에 따른 후석 시트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9278684B (zh) 车辆座椅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车辆
US20230166638A1 (en) Seat reclining position control device
CN110949188A (zh) 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JP5168653B2 (ja) 送風装置及び覚醒装置
CN113479118B (zh)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080074580A (ko) 차량용 열선시트 제어 방법
US20220032830A1 (en) Vehicle seat with multiple and independently operated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es
CN112937382A (zh) 一种汽车座椅支撑架调节开关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41333A (zh) 一种多模式座椅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S60154925A (ja) フイ−リング・体圧制御シ−ト
CN218536434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通风散热系统
WO2022255470A1 (ja) 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US20240083315A1 (en)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vehicle seat
JP2024047957A (ja) シート制御システム
KR20230010368A (ko) 배터리 내장형 시트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15384361A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51252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