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9118B -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9118B
CN113479118B CN202110733661.5A CN202110733661A CN113479118B CN 113479118 B CN113479118 B CN 113479118B CN 202110733661 A CN202110733661 A CN 202110733661A CN 113479118 B CN113479118 B CN 1134791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module
memory
detection module
front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3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9118A (zh
Inventor
刘栋
张磊
胡磊
朴喜俊
刘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36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9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9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9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9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9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4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with memory of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6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using sensors or detectors for adapting the seat or seat part, e.g. to the position of an occup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汽车,汽车包括左后车门、右后车门、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包括控制模块、座椅记忆模块、电机、第一检测模块;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上均设有用于检测车门开闭的第二检测模块,座椅记忆模块和电机设于副驾驶座椅内,第一检测模块分别设于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内;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座椅记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座椅记忆模块与电机电连接。本发明的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通过控制模块、座椅记忆模块、电机、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配合设置,实现了自动调节副驾驶座椅的位置,提高了副驾驶和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配置的副驾驶座椅,大部分都采用得电动可调形式,其中少部分车型在后排右侧区域布置老板键来满足后排乘客对空间的需求。
现有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因副驾驶乘客的随机性与普遍性,副驾驶位置会因不同体型乘客而出现不同的最终位置,在下一位乘客乘坐副驾驶时,会重新对副驾驶位置进行调节设置后以利于自己乘坐;
2、对偏好乘坐在后排右侧区域的乘客,副驾驶位置的合理性尤为重要,若副驾驶位置因为上位副驾乘客的喜好处于最后位置,会严重牺牲后排乘客的膝部空间,而后排乘客需切换至前排对座椅进行重新调节后才能入座后排,极不方便。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模块、座椅记忆模块、电机、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配合设置,实现了自动调节副驾驶座椅的位置,提高了副驾驶和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左后车门、右后车门、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包括控制模块、座椅记忆模块、电机、若干个用于检测人员乘坐情况的第一检测模块;
所述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上均设有用于检测车门开闭的第二检测模块,所述座椅记忆模块和电机设于副驾驶座椅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分别设于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内;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座椅记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座椅记忆模块与电机电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模块、座椅记忆模块、电机、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配合设置,实现了自动调节副驾驶座椅的位置,提高了副驾驶和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自动调节系统包括车载显示屏;所述车载显示屏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座椅记忆模块通过螺钉设于副驾驶座椅电动总成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发明,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设副驾驶座椅两种不同的位置,分别是第一记忆位置和第二记忆位置,记忆位置1作为第一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中,记忆位置2作为第二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中,且第二记忆位置比第一记忆位置往车头方向前进a距离;
步骤S2: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无打开信号时,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座椅记忆模块控制电机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
步骤S3: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无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而后排右侧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座椅记忆模块控制电机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
步骤S4: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无打开信号,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有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时,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座椅记忆模块控制电机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
步骤S5:当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均有打开信号,并且在经过5秒后,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座椅记忆模块控制电机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
步骤S6:当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副驾驶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都无乘客时,控制模块输出第一给座椅记忆模块,座椅记忆模块控制电机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
优选的,所述a为5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模块、座椅记忆模块、电机、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配合设置,实现了自动调节副驾驶座椅的位置,提高了副驾驶和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自动调节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模块、座椅记忆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等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组成单元/元件),如无特殊说明,均从常规商业途径获得,或以常规方法制得,其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的创新点所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左后车门、右后车门、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包括控制模块1、座椅记忆模块2、电机3、若干个用于检测人员乘坐情况的第一检测模块4;
控制模块1可以是PLC控制器等器件,用于给其他组件发送信号,也可以存储副驾驶座椅的记忆位置;座椅记忆模块2可以控制电机3进行动作,第一检测模块4可以检测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上是否有人乘坐,并反馈给控制模块1。
所述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上均设有用于检测车门开闭的第二检测模块5,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和电机3设于副驾驶座椅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分别设于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内;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第二检测模块5和座椅记忆模块2均与控制模块1电连接,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与电机3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设副驾驶座椅两种不同的位置,分别是第一记忆位置和第二记忆位置,记忆位置1作为第一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1中,记忆位置2作为第二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1中,且第二记忆位置比第一记忆位置往车头方向前进a距离;
步骤S2: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恢复原来的位置,便于下一个乘客乘坐。
步骤S3: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而后排右侧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会前移一段距离,扩展了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间。
步骤S4: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会前移一段距离,扩展了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间。
步骤S5:当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均有打开信号,并且在经过5秒后,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恢复原来的位置,既不会让前排乘客拥挤,也不会让后排乘客感到不舒适。
步骤S6:当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都无乘客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这样可以让副驾驶座椅恢复原来的位置,便于下一个乘客乘坐。
实施例2:
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左后车门、右后车门、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包括控制模块1、座椅记忆模块2、电机3、若干个用于检测人员乘坐情况的第一检测模块4;
控制模块1可以是PLC控制器等器件,用于给其他组件发送信号,也可以存储副驾驶座椅的记忆位置;座椅记忆模块2可以控制电机3进行动作,第一检测模块4可以检测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上是否有人乘坐,并反馈给控制模块1。
所述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上均设有用于检测车门开闭的第二检测模块5,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和电机3设于副驾驶座椅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分别设于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内;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第二检测模块5和座椅记忆模块2均与控制模块1电连接,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与电机3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调节系统包括车载显示屏6;所述车载显示屏6与控制模块1电连接。
车载显示屏6可以显示副驾驶座椅位置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为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通过螺钉设于副驾驶座椅电动总成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设副驾驶座椅两种不同的位置,分别是第一记忆位置和第二记忆位置,记忆位置1作为第一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1中,记忆位置2作为第二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1中,且第二记忆位置比第一记忆位置往车头方向前进a距离;
步骤S2: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恢复原来的位置,便于下一个乘客乘坐。
步骤S3: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而后排右侧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会前移一段距离,扩展了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间。
步骤S4: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会前移一段距离,扩展了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间。
步骤S5:当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均有打开信号,并且在经过5秒后,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这样副驾驶座椅恢复原来的位置,既不会让前排乘客拥挤,也不会让后排乘客感到不舒适。
步骤S6:当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都无乘客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这样可以让副驾驶座椅恢复原来的位置,便于下一个乘客乘坐。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为50mm。
第二记忆位置比第一记忆位置前进50mm,这样既不会让前排乘客过于拥挤,也不会让后排乘客感到不适。
依据本发明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发明的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并且能够产生本发明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发明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左后车门、右后车门、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包括控制模块(1)、座椅记忆模块(2)、电机(3)、若干个用于检测人员乘坐情况的第一检测模块(4);所述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上均设有用于检测车门开闭的第二检测模块(5),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和电机(3)设于副驾驶座椅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分别设于副驾驶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第二检测模块(5)和座椅记忆模块(2)均与控制模块(1)电连接,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与电机(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设副驾驶座椅两种不同的位置,分别是第一记忆位置和第二记忆位置,第一记忆位置作为第一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1)中,第二记忆位置作为第二信号存储在控制模块(1)中,且第二记忆位置比第一记忆位置往车头方向前进a距离;
步骤S2: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
步骤S3: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且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而后排右侧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
步骤S4:当左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无打开信号,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有打开信号,以及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无人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二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二记忆位置;
步骤S5:当左后车门和右后车门的第二检测模块(5)均有打开信号,并且在经过5秒后,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有人员乘坐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
步骤S6:当第一检测模块(4)检测到副驾驶座椅和后排右侧座椅都无乘客时,控制模块(1)输出第一信号给座椅记忆模块(2),座椅记忆模块(2)控制电机(3)动作到第一记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系统包括车载显示屏(6);所述车载显示屏(6)与控制模块(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为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记忆模块(2)通过螺钉设于副驾驶座椅电动总成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50mm。
CN202110733661.5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479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3661.5A CN113479118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3661.5A CN113479118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9118A CN113479118A (zh) 2021-10-08
CN113479118B true CN113479118B (zh) 2022-12-06

Family

ID=7793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3661.5A Active CN113479118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91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113B (zh) * 2022-06-06 2024-05-03 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73353U (zh) * 2017-08-15 2018-04-03 上海蓥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轿车后排人员进出入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404A (en) * 1997-12-23 2000-10-10 Chrysler Corporation Seat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JP2003285673A (ja) * 2002-03-29 2003-10-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リヤシート姿勢変更装置
JP2007196948A (ja) * 2006-01-30 2007-08-09 Aisin Seiki Co Ltd シート位置制御装置
CN108725264A (zh) * 2017-04-24 2018-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080507B (zh) * 2017-06-14 2021-01-15 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车辆乘坐状态的车辆座椅调节方法和系统
US10214118B1 (en) * 2017-12-01 2019-02-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 provided for automated passenger seat adjustments in a vehicle
CN111231781B (zh) * 2020-02-22 2021-09-21 李华兰 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
CN111497701B (zh) * 2020-04-30 2022-07-08 广州小鹏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73353U (zh) * 2017-08-15 2018-04-03 上海蓥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轿车后排人员进出入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9118A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5263B2 (en) Automatic headrest adjustment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10341556B (zh) 座椅调节限制器和控制方法
KR101673684B1 (ko) 차량의 승객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의 공조 제어 방법
CN109080507B (zh) 基于车辆乘坐状态的车辆座椅调节方法和系统
CN113479118B (zh) 一种副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71109B (zh) 一种适应性强的智能汽车座椅
US101795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ront seat of automobile in connection with headrest
CN113386634B (zh) 一种拥有智能控制系统的汽车座椅
CN115257470B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整方法及汽车座椅调整系统
CN110626221B (zh) 一种汽车座椅位置调节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0023075B2 (en)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vehicle seat back supports of vehicle seat assemblies
JP2006199058A (ja) カーシート温度調節装置
CN214450432U (zh) 座椅以及具有这样的座椅的车辆
CN113043920B (zh) 一种车用电动椅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789701A (zh) 一种座椅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37382A (zh) 一种汽车座椅支撑架调节开关及其使用方法
CN112706661A (zh) 一种汽车座椅姿态相对定位的记忆方法
CN111645571A (zh) 座椅调节方法、系统及汽车
CN218702840U (zh) 一种自动调节舒适位置的电动座椅系统
CN217124730U (zh) 一种汽车睡眠舱系统
CN116476708A (zh) 零重力座椅防夹调节的控制装置、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147542B (zh) 汽车座椅坐垫、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18536456U (zh) 一种座椅头枕调节系统、汽车后排座椅及汽车
US11577634B1 (en) Head restraint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O2023024226A1 (zh) 一种基于复合传感的自适应座椅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Unit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