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2904B - 玻璃基板除膜机 - Google Patents

玻璃基板除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2904B
CN113002904B CN202110199062.XA CN202110199062A CN113002904B CN 113002904 B CN113002904 B CN 113002904B CN 202110199062 A CN202110199062 A CN 202110199062A CN 113002904 B CN113002904 B CN 113002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lass substrate
adsorption
driving
adsorp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90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02904A (zh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李晓辉
刘涛
王耀君
范少荣
胡恒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90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29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2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2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02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2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玻璃基板除膜机,除膜机包括:底座(3),用于放置玻璃基板(4);吸附机构(1),用于吸附起覆盖在玻璃基板(4)上的薄膜(5);以及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吸附机构(1)带动薄膜(5)与玻璃基板(4)分离。将覆盖有薄膜的玻璃基板放置在底座上,通过吸附机构将薄膜吸附固定,同时由驱动机构驱动吸附机构运动,以使得薄膜与玻璃基板分离。这样,通过玻璃基板除膜机实现玻璃基板上的薄膜去除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工除膜时存在的风险并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也降低了玻璃基板在除膜过程中的被污染或划伤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玻璃基板除膜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基板除膜机。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在贮运过程中,为了保护玻璃基板表面不产生划伤,一般都要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在玻璃进行再加工时,需要将薄膜都去除,在相关技术中,玻璃基板的除膜通常都是人工除膜,然而,人工除膜会消耗大量的大劳动力,并且在人工除膜过程中,可能会对玻璃基板造成磨损,并且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除膜机,该玻璃基板除膜机能够自动的将玻璃基板上的薄膜撕下,降低劳动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基板除膜机,所述除膜机包括:
底座,用于放置玻璃基板;
吸附机构,用于吸附起覆盖在所述玻璃基板上的薄膜;以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附机构带动所述薄膜与所述玻璃基板分离。
可选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件和形成在所述吸附件上的气道,所述气道内能够与真空设备连接,使所述气道内能够形成真空环境,,以将所述薄膜吸附在所述吸附件上。
可选地,所述吸附件构造为轴状件,所述气道包括在所述轴状件的中心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气道孔和在所述第一气道孔的周向上径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二气道孔。
可选地,所述吸附件的朝向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构造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薄膜覆盖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并在所述玻璃基板的边缘处伸出于所述玻璃基板,所述气道内还能够通入高压气源,以用于向伸出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薄膜吹气。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道孔形成在所述轴状件的至少四分之一圆周处,并且配置成能够朝向所述薄膜的外边缘吹气。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吸附机构沿所述玻璃基板的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吸附机构沿垂直于所述玻璃基板表面的方向移动的第二直线模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吸附机构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可选地,所述吸附件构造为轴状件,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同轴可转动地套设在吸附件外周的滚筒,所述滚筒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吸附件能够部分伸出于所述缺口,以与所述玻璃基板接触,其中,所述滚筒与吸附件配置成能够反向转动,以将吸附的薄膜夹紧在所述滚筒与所述吸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滚筒与所述吸附件之间的径向间隙不大于所述薄膜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除膜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传动轴、与所述滚筒连接的第二传动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外周的皮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覆盖有薄膜的玻璃基板放置在底座上,通过吸附机构将薄膜吸附固定,同时由驱动机构驱动吸附机构运动,以使得薄膜与玻璃基板分离。这样,通过玻璃基板除膜机实现玻璃基板上的薄膜去除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工除膜时存在的风险并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也降低了玻璃基板在除膜过程中的被污染或划伤的可能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基板除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基板除膜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附机构;11-吸附件;110-气道;111-第一气道孔;112-第二气道孔;12-滚筒;121-缺口;2-驱动机构;211-第一直线模组;212-第二直线模组;221-第一驱动电机;222-第二驱动电机;223-第一传动轴;224-皮带;3-底座;4-玻璃基板;5-薄膜;61-支撑板;62-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是根据玻璃基板除膜机的使用状态定义的,具体可参照图3所示的图面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是根据吸附件转动方向定义的,具体地,可参照图4的图面方向。“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除膜机,包括:吸附机构1和驱动机构2以及底座3。可以将覆盖有薄膜5的玻璃基板4水平放置在底座3上,将待去除薄膜5的一面朝上,相应地,吸附机构1可以设置在玻璃基板4的待除膜的一侧,以将覆盖在玻璃基板4上的薄膜5吸附固定,同时通过驱动机构2驱动吸附机构1运动,以带动吸附在吸附机构1上的薄膜5运动,使得薄膜5能够与玻璃基板4分离。其中,使薄膜5与玻璃基板4脱离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吸附机构1吸附住薄膜5后,驱动机构2保持吸附机构1不动,在底座3上设置传送机构而使玻璃基板4平移,从而将薄膜5撕下;或者也可以为在吸附机构1吸附薄膜后,吸附机构1被驱动机构2驱动而带动薄膜5与玻璃基板4脱离,如在吸附后沿着玻璃基板4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从而撕下薄膜5。本公开实施例中,吸附机构1初始位置设置成远离玻璃基板4,以便于放置玻璃基板4至底座3上,在放置完成后,吸附机构1再靠近玻璃基板4的边缘吸附薄膜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玻璃基板4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吸附机构1的吸附力不足以拉动玻璃基板4致使玻璃基板4抬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覆盖有薄膜5的玻璃基板4放置在底座3上,通过吸附机构1将薄膜5吸附固定,同时由驱动机构2驱动吸附机构1运动,以使得薄膜5与玻璃基板4分离。这样,通过玻璃基板除膜机实现玻璃基板4上的薄膜5去除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工除膜时存在的风险并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也降低了玻璃基板4在除膜过程中的被污染或划伤的可能性。
通常,当薄膜5覆盖在玻璃基板4上时,薄膜5会在玻璃基板4的边缘处伸出于玻璃基板4,例如在图3所示的图面方向的左边缘伸出于玻璃基板4,这样设置一是为了全方位的保护玻璃基板4防止划伤,二是为了便于在除膜时找到撕膜起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吸附机构1即可以在该伸出于玻璃基板4的边缘处吸附薄膜5,然后进行分离动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没有设置伸出于玻璃基板4的薄膜5时,吸附机构1可以在玻璃基板4的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吸附薄膜5,此时薄膜5受到吸附机构1向上的拉伸力,而玻璃基板4受到向下的重力,由此可以将薄膜5从玻璃基板4上撕下。
进一步地,参照图4,吸附机构1可以包括吸附件11和形成在吸附件上的气道110,气道110内能够与真空设备连接,使气道110内能够形成真空环境,以将薄膜5吸附在吸附件11上。其中真空设备可以通过外接管路的方式与气道110连通,气道110的一端与外接管路连接,另一端能够通向玻璃基板4。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可以利用真空吸力将薄膜5的边缘从玻璃基板4上吸附起来,而不需要与玻璃基板4发生接触,避免了在除膜过程中划伤玻璃基板4的风险。
本公开实施例中,参照图4,吸附件11可以构造为轴状件,气道110包括在轴状件的中心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气道孔111和在第一气道孔111的周向上径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二气道孔112。轴状件长度可以沿玻璃基板4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延伸,与玻璃基板4相匹配,并且第一气道孔111设置在轴状件的中心沿轴向方向延伸并在周向设置第二气道孔112,使得轴状件能够尽可能长地沿玻璃基板4的延伸方向连通真空气源,从而实现吸附件11对薄膜5进行大面积吸附,以提高吸附效果。
参照图4,吸附件11的朝向玻璃基板4的一侧构造为平面。通过将吸附件11的一侧成平面,能够增大吸附件11相对于玻璃基板4一侧的面积,并能使得薄膜5易于与该平面贴合,以有效地提高吸附件11对于玻璃基板4上薄膜5的吸附效果。当吸附件11构造为上述轴状件时,可以在轴状件的一侧切割出平面,该平面用于在吸附薄膜5时与薄膜5接触。
参照图4,当薄膜5覆盖在玻璃基板4上并如上文描述在玻璃基板4的边缘处伸出于玻璃基板4时,气道110内还能够通入高压气源,以用于向伸出于玻璃基板4的薄膜5吹气。玻璃基板4的边缘处有一部分伸出于玻璃基板4的薄膜5,也就是说伸出于玻璃基板4的薄膜5与玻璃基板4是分离的,而这部分薄膜5在边缘处容易向内发生卷曲,因此,在吸附件11通入真空气源吸附薄膜5之前,可以先在气道110内通入高压气源,以将可能会发生卷曲的薄膜5吹开,这样更加便于在向气道110内通入真空气源后吸附薄膜5,以提高除膜机的可行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4,第二气道孔112可以形成在轴状件的至少四分之一圆周处,并且配置成能够朝向薄膜5的外边缘吹气。其中,当吸附件11如上述在一侧构造为平面时,如在图4中的贴近玻璃基板4的下侧构造为平面时,第二气道孔112一部分可以通向吸附件11所构造的平面上,其余部分可以朝向薄膜5的如上述伸出于玻璃基板4的边缘的位置处。这样,使得第二气道孔112既可以向下流通用于吸附薄膜5的真空气源,又可以向侧向流通用于吹开卷曲的薄膜5的高压气源,并且,第二气道孔112可以仅形成在有效区域,使得气源可以集中作用至薄膜5,提高对薄膜5的吹气和吸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驱动机构2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吸附机构1沿玻璃基板4的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211、用于驱动吸附机构1沿垂直于玻璃基板4表面的方向移动的第二直线模组212,以及用于控制吸附机构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21。其中,第二直线模组212可以通过支撑板61安装至第一直线模组211,具体地,第一直线模组211和第二直线模组212可以分别为直线滑轨模组,支撑板61设置在第一直线模组211的滑块上,支撑板61可以跟随第一直线模组211的滑块滑动,滑行轨迹平行于玻璃基板4的水平方向,如图3的图面的左右方向;同时,第二直线模组212安装在支撑板61的板面上,吸附机构1可以通过支撑座62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212的滑块上,使得吸附机构1可以跟随滑块在第二直线模组212上滑动,滑行轨迹垂直于玻璃基板4的水平方向,如图3图面的上下方向。通过设置两个驱动方向垂直的直线驱动模组,可以根据玻璃基板4的位置,调整吸附机构1的位置,并通过驱动两个直线驱动模组使吸附后的薄膜5与玻璃基板4分离。
参照图4,在吸附机构1(如上述轴状件)吸附薄膜5后,第一驱动电机221可以驱动吸附机构1顺时针转动,这样,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21的驱动而使吸附的薄膜5进一步地缠绕在吸附机构1的外周,以使得薄膜5可以被紧固地保持在吸附机构1上。然后可以通过上述两个直线模组对吸附机构1的驱动使薄膜5与玻璃基板4分离。第一直线模组211和第二直线模组212可以设置成具有一定的长度,以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4进行除膜。
参照图3和4,在吸附件11如上文构造为轴状件时,吸附机构1还可以包括同轴可转动地套设在吸附件11外周的滚筒12,滚筒12的一侧形成有缺口121,吸附件11能够部分伸出于缺口121,以与玻璃基板4接触,其中,滚筒12与吸附件11配置成能够反向转动,以将吸附的薄膜5夹紧在滚筒12与吸附件11之间。当吸附件11在吸附薄膜5后而顺时针转动时,滚筒12的可以逆时针转动,使得薄膜5可以快速被缠绕在滚筒12和吸附件11之间,从而可以提高吸附件11对薄膜5的固定效果。在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滚筒12设置成不转动,即仅通过吸附件11的转动将薄膜5缠绕在二者之间。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滚筒12与吸附件11之间的径向间隙不大于薄膜5的厚度,使得吸附在吸附件11上的薄膜5能够被夹紧在滚筒12和吸附件11之间。有效地保证了在驱动机构2驱动吸附机构1带动薄膜5移动时,薄膜5能够紧紧地固定在吸附机构1上,使得玻璃基板除膜机除膜的可靠性较强。
参照图1至图4,除膜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滚筒12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222、与第二驱动电机222连接的第一传动轴223、与滚筒12连接的第二传动轴(图中未示出)、以及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23和第二传动轴外周的皮带224。通过在电机与滚筒12之间设置传动轴,可以使得第二驱动电机222避让第一驱动电机221的布置,使空间布置更加合理化。这里,可以在滚筒12的两端均设置有皮带224,这样可以通过两端的皮带224带动滚筒12转动,提高滚筒12转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至图4,在如上述包括支撑座62的情况下,吸附件11和滚筒12、第一驱动电机221和第二驱动电机222、第一传动轴223和第二传动轴均可以集成安装在支撑座62上,使得结构之间更加紧凑,使玻璃基板除膜机的整体性更强。第二驱动电机222可以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支撑座62的一侧,在第二驱动电机222的驱动下,第一传动轴223能够被驱动转动以带动皮带224转动,同时,皮带224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以使得连接于第二传动轴的滚筒12转动。
结合上文中记载的本公开实施例的除膜机结构,下面将对该除膜机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行简单描述:首先,可以通过第二直线模组212将吸附件11驱动至远离底座3,以便于将玻璃基板4放置在底座3上;然后,通过第一直线模组211将吸附件11滑动至玻璃基板4的右边缘(根据图4中第二气道孔112的朝向进行示例性说明,在第二气道孔112朝向左方时,也可以为滑动至左边缘),并通过第二直线模组212将吸附件11滑动至靠近玻璃基板4;接着,向吸附件11的气道110中通入高压气源,以将在边缘处卷曲的薄膜5向右吹平;随后,通过第一直线模组211使吸附件11继续向右滑动至吹平后的薄膜5处,并使吸附件11的平面与吹平的薄膜5接触,这时,将高压气源改为通入真空气源,吸附件11会将吹平部分的薄膜5吸附至平面处;然后,第一驱动电机221驱动吸附件11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以使薄膜5包裹在吸附件11上,紧接着,第二驱动电机222驱动滚筒12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此时薄膜5被夹紧在吸附件11和滚筒12之间,其中,在吸附件11与滚筒1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直线模组211会随着薄膜5的缠绕逐渐驱动吸附件11向左移动,而第二直线模组212也会逐渐向上升起部分距离以防止吸附件11或滚筒12与玻璃基板4发生干涉;最后,在薄膜5的边缘部分被夹紧后,第二直线模组212带动吸附机构1向上运动,第一直线模组211带动吸附机构1向左运动,直至将薄膜5彻底与玻璃基板4分离。当从玻璃基板4上撕下的薄膜5被其它装置或人工取走后,除膜机再次回到初始状态。当把玻璃基板4的一面薄膜5去除后,把玻璃基板4翻转,重复上述过程来撕掉另一面的薄膜5。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玻璃基板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膜机包括:
底座(3),用于放置玻璃基板(4);
吸附机构(1),用于吸附起覆盖在所述玻璃基板(4)上的薄膜(5);以及
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所述吸附机构(1)带动所述薄膜(5)与所述玻璃基板(4)分离;
所述吸附机构(1)包括吸附件(11)和形成在所述吸附件(11)上的气道(110),所述气道(110)内能够与真空设备连接,使所述气道(110)内能够形成真空环境,以将所述薄膜(5)吸附在所述吸附件(11)上;
所述吸附件(11)构造为轴状件,所述吸附机构(1)还包括同轴可转动地套设在吸附件(11)外周的滚筒(12),所述滚筒(12)的一侧形成有缺口(121),所述吸附件(11)能够部分伸出于所述缺口(121),以与所述玻璃基板(4)接触,其中,所述滚筒(12)与吸附件(11)配置成能够反向转动,以将吸附的薄膜(5)夹紧在所述滚筒(12)与所述吸附件(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11)构造为轴状件,所述气道(110)包括在所述轴状件的中心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气道孔(111)和在所述第一气道孔(111)的周向上径向外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二气道孔(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11)的朝向所述玻璃基板(4)的一侧构造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5)覆盖在所述玻璃基板(4)上并在所述玻璃基板(4)的边缘处伸出于所述玻璃基板(4),所述气道(110)内还能够通入高压气源,以用于向伸出于所述玻璃基板(4)的所述薄膜(5)吹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孔(112)形成在所述轴状件的至少四分之一圆周处,并且配置成能够朝向所述薄膜(5)的外边缘吹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吸附机构(1)沿所述玻璃基板(4)的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211)、用于驱动所述吸附机构(1)沿垂直于所述玻璃基板(4)表面的方向移动的第二直线模组(21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吸附机构(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2)与所述吸附件(11)之间的径向间隙不大于所述薄膜(5)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膜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滚筒(12)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222)、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22)连接的第一传动轴(223)、与所述滚筒(12)连接的第二传动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23)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外周的皮带(224)。
CN202110199062.XA 2021-02-22 2021-02-22 玻璃基板除膜机 Active CN1130029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9062.XA CN113002904B (zh) 2021-02-22 2021-02-22 玻璃基板除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9062.XA CN113002904B (zh) 2021-02-22 2021-02-22 玻璃基板除膜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2904A CN113002904A (zh) 2021-06-22
CN113002904B true CN113002904B (zh) 2023-03-24

Family

ID=7640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9062.XA Active CN113002904B (zh) 2021-02-22 2021-02-22 玻璃基板除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29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0813B2 (ja) * 2002-09-05 2007-09-05 三星コーニング精密琉璃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除去装置及びフィルム除去方法
CN104016157A (zh) * 2014-05-28 2014-09-03 浙江华岳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同步式贴膜自动取放机构
CN207488167U (zh) * 2017-11-02 2018-06-12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吸膜装置及膜检测设备
CN212460261U (zh) * 2020-06-17 2021-02-02 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撕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2904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42317B2 (ja) フィルム剥離方法及び装置
US9254566B2 (en) Robot having end effe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60159069A1 (en) Laminated substrate sepa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laminated substrate
JP4692924B2 (ja) 保護シート分離方法及び保護シート分離装置
JPWO2008111369A1 (ja) ビード部材の移載装置及び移載方法
CN113002904B (zh) 玻璃基板除膜机
WO2018168360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保護シートの分離装置
JP2007254072A (ja) ガラス板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CN219361446U (zh) 一种自动撕贴膜装置
JP5399084B2 (ja) 薄膜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薄膜形成方法
CN218631966U (zh) 一种芯片移动机构及芯片位置修正模块
CN114434790B (zh) 热缩成型装置
KR20110047523A (ko) 장식프레임 연마장치
JP2007246244A (ja) ガラス板引き上げ装置
KR100765124B1 (ko) 글라스 반송장치
JP2011123146A (ja) 偏光板貼付け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JP2012023302A (ja) ウエハ並べ替え装置
KR20070090411A (ko) 보호 필름 부착 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이용한 보호 필름 부착방법
CN216609797U (zh) 一种膜片的自动上料装置
JP4621972B2 (ja) 筒状部材の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9442731U (zh) 一种静电吸盘清洁装置
KR101110057B1 (ko) 필름 제거장치
CN213291673U (zh) 撕膜装置
CN219193765U (zh) 超薄柔性盖板玻璃单片分离装置
CN109229541B (zh) 一种高速转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