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1468A -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1468A
CN112961468A CN202110430522.5A CN202110430522A CN112961468A CN 112961468 A CN112961468 A CN 112961468A CN 202110430522 A CN202110430522 A CN 202110430522A CN 112961468 A CN112961468 A CN 112961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modified
composite material
nano
resin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05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1468B (zh
Inventor
石文超
刘任
谢富原
翟华
吴玉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4305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1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1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1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1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解决使用聚醚砜改性会降低环氧树脂的耐热性的问题。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KH‑570、丙酮、双氰胺、促进剂、聚醚砜、消泡剂、环氧树脂,备用;S2取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3取聚醚砜加入所述环氧树脂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加热,获得混合物料;S4将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所述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双氰胺和促进剂,继续搅拌均匀,后超声处理。本发明采用聚醚砜和经KH‑570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对环氧树脂进行协同改性,提高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含有环氧基团、醚键、羟基等各类基团,因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其具有粘结强度和内聚强度高,耐腐蚀性及介电性能优异,综合性能好的特点,由环氧树脂制成的涂料、复合材料、浇铸料、胶粘剂、模压材料和注射成型材料等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环氧树脂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加入化学物质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可得到性能更优异的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当下改性环氧树脂在制作时,采用聚醚砜进行改性以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由于聚醚砜为热塑性塑料,粘度比较大,因此,采用聚醚砜改性制作的环氧树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导致基于聚醚砜改性的环氧树脂材料耐热性低。相较于纯环氧树脂而言,使用聚醚砜改性的环氧树脂,其耐热性是降低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单独使用聚醚砜进行改性虽然会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但会降低其耐热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KH-570、丙酮、双氰胺、促进剂、聚醚砜、消泡剂、环氧树脂,备用;
S2取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其操作如下:
S21取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干燥处理;
S22取硅烷偶联剂KH-570加入所述丙酮中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将所述干燥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加入上述稀释液中;
所述丙酮与硅烷偶联剂KH-570的用量配比为2~5:1;
S23充分搅拌所述稀释液,并进行超声处理;
S24将所述超声后的稀释液转移至真空烘箱中,去除丙酮后得到表面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S3取聚醚砜加入所述环氧树脂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加热,获得混合物料;
S4将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所述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双氰胺和促进剂,继续搅拌均匀,后超声处理;
S5将所述超声处理后的物料置于真空环境中进行消泡处理;
S6对所述消泡后的物料进行固化处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促进剂选用有机脲促进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置于烘干装置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装置选用烘箱,干燥温度为12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n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硅烷偶联剂KH-570的加入量占比为所述干燥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质量的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均匀后的聚醚砜连同环氧树脂转移至烘箱中,加热30min;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12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通过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所述搅拌机的运行参数为1000rp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化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操作如下:
S61第一阶段:将所述消泡后的物料置于90℃环境下,固化3h;
S62第二阶段:将所述固化3h的物料置于110℃环境下,进一步固化1h;
S63第三阶段:将所述进一步固化1h的物料置于130℃环境下,继续固化1h。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采用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制得,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组分: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双氰胺、促进剂以及消泡剂制作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环氧树脂、聚醚砜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份配比为100:10: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S21~S24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得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氰胺和促进剂的重量份配比为7: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的亲油性,在制作环氧树脂时,经KH-570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能更好的分散在环氧树脂中,提高二者之间的相容性。由于聚醚砜为热塑性塑料,粘度比较大,采用聚醚砜改性制作的环氧树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导致基于聚醚砜改性的环氧树脂材料耐热性降低,而纳米二氧化硅在环氧树脂中起着物理和化学交联点的作用,可提高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本发明采用聚醚砜和经KH-570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对环氧树脂进行协同改性,聚醚砜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份配比为10:3,从而在稳定提高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不会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且在使聚醚砜溶解于环氧树脂基体的过程中,聚醚砜使用份数少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对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为不同用量纳米二氧化硅的DSC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三种体系的DSC曲线示意图,图中示有三条DSC曲线,分别表征纯环氧树脂、纳米SiO2和改性纳米SiO2体系的固化产物,在进行非等温DSC实验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改性环氧树脂在制作时采用聚醚砜进行改性,由于聚醚砜为热塑性塑料,粘度比较大,因此,采用聚醚砜改性制作的环氧树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导致基于聚醚砜改性的环氧树脂材料耐热性降低。
故,本案发明人提供以下实施例,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KH-570、丙酮、双氰胺、促进剂、聚醚砜、消泡剂、环氧树脂,备用;
所述促进剂选用机脲促进剂。在其他实施例中,促进剂也可选用其他脲类促进剂。
S2取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取定量粒径为30nm的纳米二氧化硅,通过于其内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进行改性以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的亲油性,从而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请结合参照图2,本实施例还公开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其操作如下:
S21取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干燥处理;
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置于烘干装置中进行干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选用烘箱,设定干燥温度为120℃,在其他实施例,也可选用其他加热装置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干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S22取硅烷偶联剂KH-570加入所述丙酮中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将所述干燥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加入上述稀释液中;
所述丙酮与硅烷偶联剂KH-570的用量配比为2~5:1;硅烷偶联剂KH-570的加入量占比为所述干燥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质量的2%。
S23充分搅拌所述稀释液,并进行超声处理;
使用运行参数为1000rpm的搅拌机,对加入干燥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后的稀释液进行搅拌,搅拌后进行超声处理1h,使得稀释液中的各成分均匀分散。
S24将所述超声后的稀释液转移至真空烘箱中,去除丙酮后得到表面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超声后的稀释液转移至真空烘箱中进行加热处理,稀释液内的丙酮受热挥发进行去除,从而得到表面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即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S3取聚醚砜加入所述环氧树脂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加热,获得混合物料;
搅拌均匀后的聚醚砜连同环氧树脂转移至烘箱中,在加热温度为120℃的条件下加热30min。
S4将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所述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双氰胺和促进剂,继续搅拌均匀,后超声处理;
双氰胺是一种潜伏型固化剂,其固化产物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较好,与环氧树脂混合后在常温下贮存可达半年以上。但双氰胺单独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使用时,固化温度高达180℃且与环氧树脂相容性不好,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本实施例搭配双氰胺和促进剂对环氧树脂进行固化。
S5将所述超声处理后的物料置于真空环境中进行消泡处理;
置于真空环境中的液体物料,物料内泡沫的体积急剧增加,导致受到的浮力增大,受浮力作用泡沫浮出液体表面并破裂,从而实现泡沫的消除。
S6对所述消泡后的物料进行固化处理;
将消泡后的液体物料置于烘箱中进行加热,液体物料转变成固态物料实现固化。
所述固化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操作如下:
S61第一阶段:将所述消泡后的物料置于90℃环境下,固化3h;
将消泡后的物料置于鼓风干燥烘箱中,设定烘箱温度为90℃,固化3h,在这过程中循环风扇同步运行,通过循环风扇吹出的热空气以确保烘箱内温度平衡。90℃固化3h得到的固化产物呈淡黄色,其固化度可达81.3%。
S62第二阶段:将所述固化3h的物料置于110℃环境下,进一步固化1h;
将上述固化产物拿出烘箱,将烘箱温度调升至110℃,待烘箱加热到110℃时,放入所述固化产物,固化1h后拿出,此时,产物呈黄色,其固化度可达92.1%。
S63第三阶段:将所述进一步固化1h的物料置于130℃环境下,继续固化1h。
将烘箱温度调升至130℃,待烘箱加热到130℃时,再放入上述拿出的固化产物,固化1h后拿出,此时,固化完成,产物呈黄绿色,其固化度可达97.4%。
通过研究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等,确定纳米二氧化硅和聚醚砜的最佳配比为3:10。图3为不同用量纳米二氧化硅的DSC曲线示意图,图中x坐标指示各固化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图3所示可以看出,纯环氧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1.17℃,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多,Tg也随之增加,在含量为3phr时达到最高,为140.99℃,相较于纯环氧树脂体系提高了9.82℃。这是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缺陷较多,其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使体系的交联密度增加,分子链刚性增加,运动困难,因此Tg升高。而当纳米二氧化硅的含量继续增加时,体系的Tg有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纳米二氧化硅含量过多导致出现团聚现象,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变差,界面力减弱。
图4为三种体系的DSC曲线示意图,图中示有三条DSC曲线,分别表征纯环氧树脂、纳米SiO2和改性纳米SiO2体系的固化产物,进行非等温DSC实验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其中,纳米SiO2和改性纳米SiO2体系中纳米SiO2和改性纳米SiO2的含量同为3phr。参照图4,对比可以看出,纳米SiO2和改性纳米SiO2加入到环氧树脂中都会使体系的Tg有一定提高,且改性纳米SiO2提高的程度更大。这说明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对材料的Tg有影响,这是因为经过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纳米SiO2在环氧树脂中分散更为均匀,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更好,起到了物理和化学交联点的作用。一方面,表面有利于与环氧分子链缠结,形成物理交联,另一方面,表面的硅烷偶联剂KH-570可以与环氧树脂基体产生化学反应,基体与填充粒子之间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起到化学交联点的作用。再结合图3和图4可以发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对固化产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提升程度最大。
分别对纯环氧树脂体系、环氧树脂/聚醚砜体系、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体系进行性能测试,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031286760000071
表1所示为依据GB/T 2567-2008中规定的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对环氧树脂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进行测定的结果,以及依据GB/T 19466.2-2004中规定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固化产物的Tg进行测定的结果。其中,表1中的Tg表征玻璃化转变温度,表1中提供了纯环氧树脂体系、环氧树脂/聚醚砜体系、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体系这三种体系的测定结果。纯环氧树脂体系作为对照组,从表中可知,纯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为56.7MPa、弯曲强度为60.4MPa、Tg为131.17℃。配比为100:10的环氧树脂/聚醚砜体系作为对比实验组,从表中可知,环氧树脂/聚醚砜体系的拉伸强度为63.5MPa、弯曲强度为75.3MPa、Tg为125.56℃。配比为100:10:3的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体系作为本发明制得产品的测试组,从表中可知,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体系的拉伸强度为75.3MPa、弯曲强度为84.5MPa、Tg为132.34℃。
对比上述结果可知,环氧树脂/聚醚砜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这证明了单独使用聚醚砜改性这一方法,虽然会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但相较于纯环氧树脂而言,使用聚醚砜改性的环氧树脂,其耐热性是降低的。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提高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提高,这证明了本发明引入聚醚砜和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协同改性,可稳定提升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同时,不会降低其耐热性。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的环氧树脂改性方法,本实施例提出的改性方法具有下述优点:采用聚醚砜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对环氧树脂进行协同改性,获得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体系,使得改性制得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提高,稳定提升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同时,不会降低其耐热性。并且,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的亲油性,在制作环氧树脂时,经KH-570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能更好的分散在环氧树脂中,提高二者之间的相容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采用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制得,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组分: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双氰胺、促进剂以及消泡剂制作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环氧树脂、聚醚砜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份配比为100:10:3。该比例通过对不同用量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固化产物进行非等温DSC测试,对比得出的最佳配比,即每100份环氧树脂中加入3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
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S21~S24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得到。所述双氰胺和促进剂的重量份配比为7:1。
相较于现有的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实施例提出的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下述优点: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提高的同时,耐热性不会降低,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制得,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组分:100份环氧树脂、10份聚醚砜、3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7份双氰胺、1份硫脲促进剂以及若干份消泡剂制作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得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KH-570、丙酮、双氰胺、促进剂、聚醚砜、消泡剂、环氧树脂,备用;
S2取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其操作如下:
S21取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干燥处理;
S22取硅烷偶联剂KH-570加入所述丙酮中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将所述干燥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加入上述稀释液中;
所述丙酮与硅烷偶联剂KH-570的用量配比为2~5:1;
S23充分搅拌所述稀释液,并进行超声处理;
S24将所述超声后的稀释液转移至真空烘箱中,去除丙酮后得到表面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S3取聚醚砜加入所述环氧树脂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加热,获得混合物料;
S4将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所述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双氰胺和促进剂,继续搅拌均匀,后超声处理;
S5将所述超声处理后的物料置于真空环境中进行消泡处理;
S6对所述消泡后的物料进行固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用有机脲促进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置于烘干装置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装置选用烘箱,干燥温度为12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烷偶联剂KH-570的加入量占比为所述干燥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质量的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均匀后的聚醚砜连同环氧树脂转移至烘箱中,加热30min;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所述搅拌机的运行参数为10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操作如下:
S61第一阶段:将所述消泡后的物料置于90℃环境下,固化3h;
S62第二阶段:将所述固化3h的物料置于110℃环境下,进一步固化1h;
S63第三阶段:将所述进一步固化1h的物料置于130℃环境下,继续固化1h。
8.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制得,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组分:环氧树脂、聚醚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双氰胺、促进剂以及消泡剂制作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环氧树脂、聚醚砜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份配比为100:1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S21~S24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氰胺和促进剂的重量份配比为7:1。
CN202110430522.5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961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0522.5A CN11296146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0522.5A CN11296146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1468A true CN112961468A (zh) 2021-06-15
CN112961468B CN112961468B (zh) 2023-01-24

Family

ID=7628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0522.5A Active CN11296146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146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6658A (zh) * 2021-12-21 2022-03-01 安徽省金盾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保型船舶饮水舱漆
CN117004188A (zh) * 2023-07-27 2023-11-07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设备用增强型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70430B1 (ko) 2021-11-25 2024-05-29 한국소재융합연구원 고인성을 가지는 해양용 열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9595A (ja) * 2004-09-24 2006-04-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ビルドアップ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07141717A (zh) * 2017-04-19 2017-09-0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 一种透明自增韧双氰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39247A (zh) * 2018-09-26 2019-03-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低温及高低温循环使用的环氧树脂胶粘剂
CN111777874A (zh) * 2019-04-04 2020-10-1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纳米二氧化硅及其表面改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9595A (ja) * 2004-09-24 2006-04-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ビルドアップ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07141717A (zh) * 2017-04-19 2017-09-0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 一种透明自增韧双氰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39247A (zh) * 2018-09-26 2019-03-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低温及高低温循环使用的环氧树脂胶粘剂
CN111777874A (zh) * 2019-04-04 2020-10-1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纳米二氧化硅及其表面改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MURA, K.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by control of morphologies in PES-modified epoxy resins", 《POLYMER》 *
刘竞超 等: "偶联剂在环氧树脂/纳米SiO2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塑料工业》 *
徐辛: "聚醚砜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协同增韧三官能团环氧树脂的研究", 《塑料工业》 *
白孟瑶: "聚醚砜/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70430B1 (ko) 2021-11-25 2024-05-29 한국소재융합연구원 고인성을 가지는 해양용 열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CN114106658A (zh) * 2021-12-21 2022-03-01 安徽省金盾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保型船舶饮水舱漆
CN117004188A (zh) * 2023-07-27 2023-11-07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设备用增强型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1468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1468B (zh)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KR102245554B1 (ko) 실리카 나노입자 및 분산제를 함유하는 나노복합재, 복합재, 물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265922B (zh) 一种高韧性自催化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1381514B (zh) 改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聚酰亚胺树脂内分散性的方法
CN102079874A (zh) 含笼形倍半硅氧烷低介电氰酸酯杂化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190858B (zh) 一种由纳米二氧化硅增韧的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1140B (zh) 一种碳纤维废丝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0997A (zh) 一种大功率led照明灯用耐高温封装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590A (zh) 一种协同增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8464A (zh) 一种石墨烯/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5985B (zh) 一种uv聚合型本体发泡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404A (zh) 一种活性硅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37115A (zh) 一种高韧性高耐热氰酸酯树脂体系及制备方法
CN108360252A (zh) 一种高强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CN113185806A (zh) 一种聚酰亚胺微球改性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03366B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环氧模塑料的硅微粉表面改性方法
CN113861362B (zh) 一种快速固化同时增韧苯并噁嗪树脂的方法
CN109385045B (zh) 一种中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11375359A (zh) 单分散核壳结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橡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84667A (zh) 一种改性微晶纤维素增强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745A (zh) 一种高硬度高强度液态模压硅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416383A (zh) 柔性线型高分子及无机纳米颗粒复合改性的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1910B (zh) 基于环氧树脂的高刚度高阻尼自愈合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25977B (zh) 低温固化邻苯二甲腈型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的制备方法
Chin et al. Thermo-mechanical and light transmittance of silica diffusant filled epoxy compo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