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8912A -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8912A
CN112958912A CN202110265101.1A CN202110265101A CN112958912A CN 112958912 A CN112958912 A CN 112958912A CN 202110265101 A CN202110265101 A CN 202110265101A CN 112958912 A CN112958912 A CN 112958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ory
fitting
group
pressing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51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海生
王峰
陈佳斌
薛文
周俊杰
周俊雄
杜义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51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8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8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8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安装架、旋转平台以及旋转载具;旋转载具包括可转动设于旋转平台上的转盘,设于所述转盘上的第二安装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用于承载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承载台;所述焊接夹具还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令所述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端部紧密接合;纠偏组件包括第一压紧组、第二压紧组以及第一移送组;第一压紧组沿第一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于所述承载台,第二压紧组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第一移送组沿第三方向驱动所述承载台移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工件侧焊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保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组装,为了保证连接稳定性,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一些端盖与壳体的焊接过程需采用侧边焊接,端盖与壳体端部连接后,对其二者连接处即整体的侧边位置进行焊接,从而令二者连接于一体;在焊接过程中,端盖与壳体之间若无法保证平整的连接,出现偏倚,端盖与壳体之间连接歪斜等现象则会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工件侧焊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保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接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架、固定设于第一安装架上的旋转平台,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上的旋转载具;
所述旋转载具包括可转动设于所述旋转平台上的转盘,设于所述转盘上的第二安装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用于承载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承载台;
所述焊接夹具还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令所述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端部紧密接合;
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第一压紧组、第二压紧组以及第一移送组;
所述第一压紧组沿第一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于所述承载台,所述第二压紧组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所述第一移送组沿第三方向驱动所述承载台移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被放置于承载台上后,第一压紧组沿第一方向按压在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上,从而实现其与承载台之间的相对固定,第二压紧组沿第二方向从侧边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从而令其同时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压力从而令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实现纠偏对位,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端部在按压后对位整齐,第一移送组沿第三方向推动整个承载台移动,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相互靠拢挤压,从而实现紧密接合,采用该方式自动实现了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纠偏,令起对位整齐,有效提升后续的焊接质量,提升产品质量。
优选的,在所述转动组件设有第三安装架,在所述第三安装架上沿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于第三方向的移动路径设有第一基准板;
在所述承载台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压紧组的按压方向一侧设有第二基准板;
其中,所述第二压紧组令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基准板,所述第一移送组带动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沿第三方向移动并令所述第二配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基准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压紧组沿第二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在受到第二压紧组的压力后向第二基准板靠拢,且其接触面与第二基准板贴齐,完成纠偏过程;第一移送组带动承载台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二配件一端抵靠于第一基准板上,另一端与第一配件端部对齐,并在第一移送组的驱动下,第二配件向第一配件靠拢,从而完成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拼接,以完成后续精准的侧边焊接过程。
优选的,于所述第二基准板上沿第二方向贯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衔接处对应的第一避让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基准板在实现纠偏作用的同时,其上开设的第一避让位可令焊接机构或焊接激光穿过,对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的连接处侧边进行焊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台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凹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承载台上的第一凹槽提供足够的空间可供外部的转移机构伸入,形成一避空位,从而令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可平整的放置于承载台上,保证产品移送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组包括两组,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连接处上方,以及在所述第一配件远离所述连接处的一端的上方;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组第一压紧组分设于待拼接产品的两端,有效保证产品与承载台表面之间的贴合,保证在该平面上的平整,实现该平面上的纠偏;设于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连接处上方的第一压紧组则可覆盖连接处,保证连接处在其他方向受力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在该按压平面上的平整度,从而保证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接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组包括第一按压驱动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按压驱动组动力端的按压板;
其中设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连接处上方的按压板形成有第二避让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于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上方的按压板,在覆盖连接处的同时,其上开设的第二避让位可供焊接机构或焊接激光伸入,对连接处侧边进行点焊,保证连接稳固以及实现纠偏的同时,完成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送组包括沿第三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滑轨以及第一移送驱动组;
所述承载台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且与所述第一移送驱动组的驱动端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移送组的驱动端与承载台连接,带动承载台沿着滑轨滑动,从而实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在第三方向上的并拢。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紧组包括第二按压驱动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按压驱动组驱动端的侧压板;所述第二按压驱动组驱动所述侧压板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按压驱动组驱动侧压板沿第二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令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与第二基准板贴齐,从而实现在该按压平面上的纠偏过程。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紧组包括两组,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连接处的侧边,以及所述第一配件远离所述连接处的侧边;
其中设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连接处侧边的侧压板形成有第四避让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组第二压紧组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可令产品受力更加均匀,纠偏效果更好,侧压板上开设的第四避让位可供焊接机构或焊接激光伸入实现焊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产品纠偏方法,所述产品纠偏方法为利用上述所述焊接夹具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并令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紧密接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放置于承载台上,第一压紧组沿第一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
S2:第二压紧组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并令所述第一配件和/或第二配件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二基准板上;
S3:第一移送组沿第三方向带动所述承载台移动,所述第二配件相对于其与第一配件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基准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结局了现有技术中侧焊难度较大,精度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待焊接产品通过焊接夹具进行固定,并对其连接配件之间连接处进行纠偏,保证连接配件之间连接的平整度,避免了连接配件未进行纠偏直接焊接,连接处间隙不一,焊接质量差,配件连接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旋转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旋转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旋转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纠偏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0、第一安装架;11、旋转平台;111、转盘;112、旋转驱动组;12、旋转载具;13、第二安装架;14、第三安装架;141、第一基准板;142、压力传感器;143、第三避让位;144、第五避让位;20、纠偏组件;30、第一压紧组;31、第一按压驱动组;32、按压板;321、第二避让位;40、第二压紧组;41、第二按压驱动组;42、侧压板;421、第四避让位;50、第一移送组;51、第一移送驱动组;52、滑轨;53、滑块;60、承载台;61、第二基准板;611、第一避让位;62、第一凹槽;6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组装,为了保证连接稳定性,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一些端盖与壳体的焊接过程需采用侧边焊接,端盖与壳体端部连接后,对其二者连接处即整体的侧边位置进行焊接,从而令二者连接于一体;在焊接过程中,端盖与壳体之间若无法保证平整的连接,出现偏倚,端盖与壳体之间连接歪斜等现象则会影响产品质量;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夹具,用于夹持固定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可拼接于一体,且于其拼接处进行侧边点焊;
具体的,焊接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架10、固定设于第一安装架10上的旋转平台11,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旋转平台11上的旋转载具12;
具体的,旋转载具12包括可转动设于所述旋转平台11上的转盘111,设于转盘111上的第二安装架13,以及设于第二安装架13上用于承载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承载台60;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拼接成待焊接产品;
请参见图1-2,在第一安装架10上设有旋转驱动组112,旋转驱动组112驱动旋转平台11上的转盘11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安装架13以及承载台60转动,置于承载台60上,故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待焊接产品转动,从而对多个位置进行点焊。
进一步的,旋转驱动组112可为旋转电机,其可通过齿轮等传动机构带动转盘111转动。
具体的,焊接夹具还包括纠偏组件20,纠偏组件20令所述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端部紧密接合;
进一步的,纠偏组件20包括第一压紧组30、第二压紧组40以及第一移送组50;第一压紧组30沿第一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于承载台60,第二压紧组40沿第二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第一移送组50沿第三方向驱动承载台60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待焊接产品被转移机构放置于承载台60上,第一压紧组30沿第一方向按压在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上,从而实现其与承载台60之间的相对固定,第二压紧组40沿第二方向从侧边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从而令其同时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压力从而令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实现纠偏对位,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端部在按压后对位整齐,第一移送组50沿第三方向推动整个承载台60移动,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相互靠拢挤压,从而实现紧密接合,采用该方式自动实现了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纠偏,令起对位整齐,有效提升后续的焊接质量,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的,请参见图5-6,在转动组件设有第三安装架14,在第三安装架14上沿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于第三方向的移动路径设有第一基准板141;
在承载台60上相对于第二压紧组40的按压方向一侧设有第二基准板61;
其中,第二压紧组40令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基准板61,第一移送组50带动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沿第三方向移动并令第二配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基准板141;
具体工作原理为:第二压紧组40沿第二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在受到第二压紧组40的压力后向第二基准板61靠拢,且其接触面与第二基准板61贴齐,完成纠偏过程;第一移送组50带动承载台60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二配件一端抵靠于第一基准板141上,另一端与第一配件端部对齐,并在第一移送组50的驱动下,第二配件向第一配件靠拢,从而完成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拼接,以完成后续精准的侧边焊接过程。
具体的,请参见图5-6,在第一基准板14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42,压力传感器142可有效防止第一移送组50沿第三方向过度推入,对产品造成损坏的现象。
具体的,请参见图9,于第二基准板61上沿第二方向贯穿形成有与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衔接处对应的第一避让位611;第二基准板61在实现纠偏作用的同时,其上开设的第一避让位611可令焊接机构或焊接激光穿过,对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的连接处侧边进行焊接。
为了方便移送机构将待焊接产品放置于承载台60上,以及将焊接完成后的产品进行转移,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9,承载台60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凹槽62;移送机构可通过第一凹槽62沿第三方向伸入承载台60,以此将待焊接产品放置于承载台60上或承接已完成焊接的产品;,承载台60上的第一凹槽62提供足够的空间可供外部的转移机构伸入,形成一避空位,从而令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可平整的放置于承载台60上,保证产品移送的质量。
在纠偏组件进行纠偏时,待焊接产品与承载台之间会发生一定的相对位移,该过程可能会对产品造成一定磨损,为了降低其磨损程度,保证产品质量,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9,在承载台上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承载台上的第二凹槽的设置降低了待焊接产品与承载台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其发生相对滑动时,可减少一定的磨损程度,保证产品质量。
具体的,请参见图3-4,第一压紧组30包括两组,且分别设于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连接处上方,以及在第一配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的上方;
在上述方案中,两组第一压紧组30分设于待拼接产品的两端,有效保证产品与承载台60表面之间的贴合,保证在该平面上的平整,实现该平面上的纠偏;设于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连接处上方的第一压紧组30则可覆盖连接处,保证连接处在其他方向受力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在该按压平面上的平整度,从而保证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的接合效果。
具体的,请参见图5-7,第一压紧组30包括第一按压驱动组31以及设于第一按压驱动组31动力端的按压板32;
其中设于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连接处上方的按压板32形成有第二避让位321;设于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上方的按压板32,在覆盖连接处的同时,其上开设的第二避让位321可供焊接机构或焊接激光伸入,对连接处侧边进行点焊,保证连接稳固以及实现纠偏的同时,完成焊接;
具体的,请参见图4和图8,第一移送组50包括沿第三方向设于第二支架上的滑轨52以及第一移送驱动组51;承载台60滑动设于所述滑轨52上,且与第一移送驱动组51的驱动端连接;
进一步的,滑轨52上滑动设置有滑块53,承载台60与滑轨52固定连接,第一移送驱动组51推动承载台60沿第三方向往返移动,通过滑块53和滑轨52的滑动配合实现流畅运作;
具体的,请参见图3和图5,第二压紧组40包括第二按压驱动组41,以及设于第二按压驱动组41驱动端的侧压板42;第二按压驱动组41驱动侧压板42沿第二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第二按压驱动组41驱动侧压板42沿第二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令第一配件和/或第二配件与第二基准板61贴齐,从而实现在该按压平面上的纠偏过程。
进一步的,第二压紧组40包括两组,且分别设于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连接处的侧边,以及第一配件远离所述连接处的侧边;
其中设于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连接处侧边的侧压板42形成有第四避让位421;
在上述方案中,两组第二压紧组40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可令产品受力更加均匀,纠偏效果更好,侧压板42上开设的第三避让位143可供焊接机构或焊接激光伸入实现焊接。
请参见图5,第三安装架14沿第二方向贯穿形成有第五避让位144,沿第三方向贯穿形成有第三避让位143,焊接激光沿第二方向通过第五避让位144穿过第三安装架14,沿第三方向通过第三避让位143穿过第三安装架14。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为C1方向,第二方向为C2方向,第三方向为C3方向,且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避让位可为避让孔或避让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产品纠偏方法,该方法利用上述焊接夹具夹持固定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并令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紧密接合;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放置于承载台60上,第一压紧组30沿第一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
第一压紧组30沿第一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时,不仅对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起到固定作用,令其与承载台60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也完成了水平面上的纠偏,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底面与承载台60上表面贴合,整体呈平直状态。
S2:第二压紧组40沿第二方向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并令第一配件和/或第二配件紧密贴合于第二基准板61上;
第一压紧组30完成了水平面上的纠偏后,第二压紧组40从侧边按压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此时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同时受到两个方向上的按压力,第一方向上的按压力以承载台60的上表面为基准,第二方向上的按压力以第二基准板61为基准,如此即可保证待焊接产品达到预设的纠偏效果,即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之间连接端的平齐。
S3:第一移送组50沿第三方向带动承载台60移动,第二配件相对于其与第一配件的端部抵接于第一基准板141上。
在第一压紧组30与第二压紧组40配合下,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接口平齐,此时第一移送组50带动承载台60沿第三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配件、第二配件与承载台60保持相对固定,故也带动其一起沿第三方向移动,此时第二配件相对于其连接端的另一端会抵接于第一基准板141,并无法继续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一配件则会像第二配件靠拢,以此实现二者的整齐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驱动组可包括驱动气缸、驱动电机等驱动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焊接夹具,用于夹持固定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架(10)、固定设于第一安装架(10)上的旋转平台(11),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11)上的旋转载具(12);
所述旋转载具(12)包括可转动设于所述旋转平台(11)上的转盘(111),设于所述转盘(111)上的第二安装架(1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13)上用于承载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承载台(60);
所述焊接夹具还包括纠偏组件(20),所述纠偏组件(20)令所述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端部紧密接合;
所述纠偏组件(20)包括第一压紧组(30)、第二压紧组(40)以及第一移送组(50);
所述第一压紧组(30)沿第一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于所述承载台(60),所述第二压紧组(40)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所述第一移送组(50)沿第三方向驱动所述承载台(6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组件设有第三安装架(14),在所述第三安装架(14)上沿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于第三方向的移动路径设有第一基准板(141);
在所述承载台(60)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压紧组(40)的按压方向一侧设有第二基准板(61);
其中,所述第二压紧组(40)令所述第一配件和/或第二配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基准板(61),所述第一移送组(50)带动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沿第三方向移动并令所述第二配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基准板(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基准板(61)上沿第二方向贯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衔接处对应的第一避让位(6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60)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凹槽(6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30)包括两组,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配件与第二配件的连接处上方,以及在所述第一配件远离所述连接处的一端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30)包括第一按压驱动组(3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按压驱动组(31)动力端的按压板(32);
其中设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连接处上方的按压板(32)形成有第二避让位(3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送组(50)包括沿第三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滑轨(52)以及第一移送驱动组(51);
所述承载台(60)滑动设于所述滑轨(52)上,且与所述第一移送驱动组(51)的驱动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组(40)包括第二按压驱动组(4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按压驱动组(41)驱动端的侧压板(42);所述第二按压驱动组(41)驱动所述侧压板(42)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组(40)包括两组,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的连接处的侧边,以及所述第一配件远离所述连接处的侧边;
其中设于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连接处侧边的侧压板(42)形成有第四避让位(421)。
10.一种产品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纠偏方法为利用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焊接夹具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并令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紧密接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放置于承载台(60)上,第一压紧组(30)沿第一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
S2:第二压紧组(40)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并令所述第一配件和/或第二配件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二基准板(61)上;
S3:第一移送组(50)沿第三方向带动所述承载台(60)移动,所述第二配件相对于其与第一配件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基准板(141)上。
CN202110265101.1A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Pending CN112958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5101.1A CN112958912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5101.1A CN112958912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8912A true CN112958912A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77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5101.1A Pending CN112958912A (zh) 2021-03-10 2021-03-10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89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3451A (zh) * 2022-04-22 2022-08-0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9595U (zh) * 2011-06-28 2012-02-01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储油罐焊接定位装置
CN202317454U (zh) * 2011-11-15 2012-07-11 深圳市光大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动力电池焊接夹具
US20160016267A1 (en) * 2014-07-18 2016-01-21 Lincoln Global, Inc. Tank welding fixture
CN106271326A (zh) * 2016-09-23 2017-01-04 苏州哈工易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除污装置的机器人焊接夹具
CN207522002U (zh) * 2017-10-17 2018-06-22 杭州广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灭火器罐自动化生产线
CN210188946U (zh) * 2019-08-01 2020-03-27 马鞍山市雷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缝钢管焊接装置
CN111375978A (zh) * 2020-04-22 2020-07-0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管环焊缝焊接自动变位装置
CN112139736A (zh) * 2020-09-18 2020-12-2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焊接夹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9595U (zh) * 2011-06-28 2012-02-01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储油罐焊接定位装置
CN202317454U (zh) * 2011-11-15 2012-07-11 深圳市光大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动力电池焊接夹具
US20160016267A1 (en) * 2014-07-18 2016-01-21 Lincoln Global, Inc. Tank welding fixture
CN106271326A (zh) * 2016-09-23 2017-01-04 苏州哈工易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除污装置的机器人焊接夹具
CN207522002U (zh) * 2017-10-17 2018-06-22 杭州广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灭火器罐自动化生产线
CN210188946U (zh) * 2019-08-01 2020-03-27 马鞍山市雷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缝钢管焊接装置
CN111375978A (zh) * 2020-04-22 2020-07-0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管环焊缝焊接自动变位装置
CN112139736A (zh) * 2020-09-18 2020-12-2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焊接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3451A (zh) * 2022-04-22 2022-08-0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8912A (zh) 一种焊接夹具及产品纠偏方法
KR20040020324A (ko) 박판접합용 고정장치
CN113910622A (zh) 多轴联动包边装置
JP2005224028A (ja)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接合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9756085U (zh) 一种膜片自动贴合机
CN205281068U (zh) 一种对位机构及背光源组装治具
CN212191864U (zh) 汽车顶盖焊接夹具
CN207982661U (zh) 一种直角焊接辅助器
CN219259027U (zh) 自动换卷撕胶接带机构
CN217799943U (zh) 一种脚手板用焊接夹持工装
CN216151401U (zh) 一种数据线加工用自动化焊接设备
CN117141808A (zh) 电芯承载夹持装置
CN211003800U (zh) 接带装置
CN108500537A (zh) 一种直角焊接辅助器
JP4594882B2 (ja) 摩擦攪拌接合装置および摩擦攪拌接合方法
CN210254866U (zh) 板件搅拌摩擦焊压紧臂及固定工装
CN218487450U (zh) 一种摩擦焊接夹具
CN108608150B (zh) 铰链焊接工装
CN210451549U (zh) 板件搅拌摩擦焊固定工装
CN208628802U (zh) 自动贴合装置
CN217890057U (zh) 一种逆变器焊接治具
CN219703966U (zh) 鳞板对接机
CN217571497U (zh) 一种用于挖机裙架c型梁组件拼点的工装
CN220127838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用夹紧工装
CN215941273U (zh) 一种数控折弯机模具快速拆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