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5520B -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5520B
CN112935520B CN202110188948.4A CN202110188948A CN112935520B CN 112935520 B CN112935520 B CN 112935520B CN 202110188948 A CN202110188948 A CN 202110188948A CN 112935520 B CN112935520 B CN 1129355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processing
stirring
anode
aluminum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89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35520A (zh
Inventor
熊汉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1889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5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5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5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35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5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23K20/12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using a non-consumable tool, e.g. friction stir wel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81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labs; for bill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0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magnes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2F1/047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of alloys with magnes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技术与低温退火结合的加工方法,直接将铸态铝合金板材加工成组织均匀、致密性高、含有超细晶粒组织的阳极材料。本发明利用搅拌摩擦加工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使合金中的晶粒细化,第二相回溶且分布更加弥散均匀,晶界数量更多、长度更长,从而增强铝合金材料的放电活性。随后,低温退火处理消除搅拌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并降低位错密度,有效减少自腐蚀的损耗,从而提高铝阳极的电流效率。使用该加工方法可省去了传统铝阳极合金在加工过程中均匀化处理,简化多道次塑性变形过程以及避免反复的热塑性变形过程中铝阳极组织的不均匀性,减少了加工时间并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属于化学电源新型阳极材料加工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具有质量轻,理论容量大、电位负、在中性和碱性的电解液中均可以实现放电等特点,可作为空气电池和海水电池的阳极。在碱性的电解液中放电时,由于铝阳极易在碱液中溶解,从而影响铝阳极的电流效率;在酸性的电解液中放电时,由于氧化铝自身的稳定性较高,从而容易产生钝化或极化现象,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放电活性和放电的稳定性等。根据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如“铝空气电池阳极、空气阴极及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功能材料,2020,51,443(08):64-71”等文献,通过合金元素调配,可作为铝阳极的有Al-Ga、Al-In、Al-Sn、Al-Ga-In、Al-Mg-Sn-Ga、Al-Mg-Sn-Ga-Zn和Al-Mg-Sn-Ga-Mn合金等,通过不同合金元素微量添加,通过协同作用提高铝基体的放电性能。专利CN201010124355.3《一种海水动力电池用铝阳极材料》,通过同时添加Hg和Ga元素来协调降低阳极表面的极化效果,促进放电活性提高。专利CN201910623159.1《铝空气电池用Al-Ga-In-Sn-Bi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910846064.6《铝空气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铝空气电池》及CN201811399038.5《一种空气电池用铝合金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空气电池》公开的同样采用合金元素的调配从而改进铝阳极的放电性能。
进一步,专利CN202010629608.6公开了《一种铝空气电池铝阳极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铝空气电池铝阳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稀土Ce、结合冷轧和退火工艺,改善放电性能。专利CN201610676480.2公开了《铝合金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稀土元素添加,同时还进行了超声波搅拌改进铸态合金锭的组织。在提高铝阳极活性的基础上,利用稀土元素对晶粒的细化作用,使铝阳极表面腐蚀更均匀,从而提高电流效率。专利CN201910111437.5公开了《铝空气电池铝阳极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Al-Ti-B、Al-Ti-C等细化剂,通过熔炼铸造的方法,可实现工业化大批量铝阳极细晶材料的制备。专利CN201910574176.0公开了《一种废铝易拉罐制备铝阳极材料方法及应用》,通过重新熔炼废铝及精炼可获得铝空电池的阳极材料。专利CN201810897780.2公开了《一种多孔铝阳极及铝空气电池》,通过高孔隙铝的泡沫铝作为阳极,达到增加单位放电面积,改善利用率和功率的效果。专利CN201410477744.2公开了《一种含稀土非晶/纳米晶铝阳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铝空气电池》,利用快速冷却的方法制备非晶或纳米的铝阳极薄带。专利CN201910375520.3公开了《一种高比容量铝空气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方法直接纺丝在金属铝表面,具有孔隙率高和比表面积大的优点,可以有效抑制铝空气电池中铝阳极的腐蚀现象,降低腐蚀速率,提高铝阳极利用率,提高电池容量。专利CN201910135586.5公开了《增材制造铝空气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均匀化处理、轧制变形、固溶、淬火和时效处理得到,制备得到的铝阳极材料晶粒细化明细,晶粒尺寸均匀,组织更加致密。专利CN201410244365.9公开《一种新型铝-空气燃料电池阳极材料Al-Sn-Bi-Mn加工方法》先通过粉末冶金途径制备Al-Sn-Bi-Mn合金坯料,然后通过进一步挤压和轧制加工出阳极板材。根据这些报道,微量的合金元素添加和加工方法改进的是提升铝合金阳极放电性能主要手段。然而,这些手段,成本高、工艺复杂流程长。
铝阳极在放电过程中,通常是铝失去电子形成Al3+离子,并以Al(OH)3或Al(OH)- 4的形式存在,阳极上的铝元素发生电化学溶解反应。在中性电解液中,由于溶液溶解铝基体的能力较弱,生成的Al(OH)3和Al(OH)- 4很容易覆盖在铝阳极表面,导致阳极表面的反应产物逐渐堆积增多。这些产物自身的导电性能很差,就成为放电过程中阻碍离子和电子交换传递的阻力,即电池的内部的电阻逐渐增大。在碱性电解液中,由于溶液溶解铝基体的能力较强,不仅是放电反应会生成的Al(OH)3和Al(OH)- 4,且铝阳极的自腐蚀反应同样会生成Al(OH)3和Al(OH)- 4。虽然铝阳极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放电性能,但大量的放电和腐蚀产物产生,也会有部分反应产物残留在铝阳极表面导致放电过程中的电池内部电阻逐渐增大。此外,碱性溶液溶解铝基体能力较强,还可能使部分未发生放电的铝基体随周围腐蚀裂痕加剧而脱离,严重影响阳极使用效率。因此,减少放电和腐蚀产物在表面堆积可使更多的铝基体参与放电反应,提升铝阳极放电时对外输出电压和工作的稳定性,且更多铝基体参与放电反应有助于提高阳极使用效率。铝阳极表面反应产物的脱落通常与块状大小、溶液的性质、自腐蚀反应析氢量及重力作用等有关。其中,反应产物块状大小与铝基体自身缺陷有关,如位错和晶界。位错密度的增大会导致基体的自腐蚀反应加重,而晶界数量的增多有助于电化学反应更加活跃。铝合金塑性变形细化晶粒的同时,可以大大增加晶界的数量和长度,从而为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接触通道。由于晶界数量和长度增加可对放电和腐蚀产物进行物理分割,形成产物层自身的裂纹,从而达到减小产物块状尺寸的目的。另外,由于产物块状尺寸减小,电解液与铝基体接触机会增大,可以使更多的铝基参与放电反应,而不是未参与反应就随晶界处的严重腐蚀而脱落,这也可以提高铝阳极放电使用率。
传统的均匀化退火后和塑性变形使铝阳极中的部分合金元素回溶,晶粒细化,但是像轧制和挤压这类带有方向性的塑性变形增加晶界数量和长度的能力有限,且呈现一定的方向性。特别是铝阳极合金,由于内部的第二相数量较少,传统的加工很难实现弥散化分布的效果,对放电能力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搅拌摩擦加工对铸态的铝合金材料进行加工,随后进行退火处理,制备出高性能的含超细晶粒的铝阳极材料。本发明的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均匀退火处理、挤压及多道次轧制的工序。同时,通过本发明的工艺,由于在搅拌过程受转动的周向力和压下力的作用,合金中微量的第二相分散更弥散,晶界数量和长度更大,放电性能得到改进和提升。
铝具有良好的塑性加工性能,通过大塑性变形可以制备出含有微小晶粒、超细晶粒及纳米晶粒的铝合金型材。所以,可以采用大变形技术加工铝合金阳极,获得含有超细晶铝阳极。
搅拌摩擦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大塑性变形技术,可通过局部加工改善材料的微观组织,实现合金材料的组织成分均匀化和致密化,能极大程度的改善铸态组织的微观缺陷,且不影响其合金形状和尺寸,加工深度方便可调。与此同时,由于搅拌过程中的高速旋转使合金材料产生大量的热,可使网状的铸态合金相破碎,部分合金元素回溶、微观组织被重新填充,制备出几百纳米甚至更细小晶粒的铝合金。
更重要的是,本发明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使合金元素回溶、使微量的合金相分布更加弥散,并增加晶界数量和长度,从而提升放电性能。本发明中通过对铸态的铝合金阳极板材进行反复加工,直至铸态板材所有部位都受到搅拌力的作用,使其发生局部塑性流变,从而改进铸态板材的组织缺陷,消除气孔、缩松、缩孔等缺陷,使铸态合金相破碎或回溶,从而提高组织均匀性和致密性。随后,通过退火处理,使合金板材发生静态回复和再结晶,获得超细小再结晶晶粒的板料。其中,晶界数量和长度增加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搅拌加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破碎的晶粒,并使板材储存了大量的内能;另一方面,退火条件下极易发生回复和再结晶,但搅拌过程中第二相的破碎会对再结晶长大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使细小的晶粒得到更多的保留,从而获得更多的晶界数量和长度。
本发明可根据铝阳极尺寸要求,选择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加工,只要选择适当的搅拌针的直径、长度、转速和前进速度,从而制备出具有超细晶粒的铝合金阳极板材。
在发明中,需要根据加工板材的厚度,适当的选择搅拌针的直径、长度、同时匹配加工路径以及搅拌头的转速和前进速度,制备出不同厚度具有超细晶粒铝合金阳极板材,使内部晶界数量和长度增多,从而提高铝阳极材料的放电活性。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在于直接将铸态铝合金加工成高性能铝阳极,或者对铝合金板材料进行二次改进加工,改善组织及放电性能。应用本方法可省去铝合金铸锭均匀化处理工艺和轧制变形过程,以及改进传统塑性变形过程中合金粗大晶粒组织难以调控的问题,节省加工时间,可应用于海水电池和空气电池的铝合金阳极材料。
本发明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铝合金材料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再进行退火,即得铝合金阳极材料;所述搅拌摩擦加工的路径为:将搅拌针沿铝合金材料的长度或宽度的方向直线走完全程,完成一次搅拌摩擦加工;然后再将搅拌头平行偏移一段距离,进行下一次搅拌摩擦加工,直至处理区域覆盖整块材料。
在本发明中,加工方向可以是长度方向也可以是宽度方向,为了保证加工阳极材料性能的稳定,同种批次加工合金选择的加工方向要求保证统一。使高速旋转的搅拌针随合金块的长度或宽度方向进行直线加工,从一端到另一端完成一道次加工;在平行位置选择第二次加工路线。
发明人发现,对铝合金材料在同一方向上进行反复加工,更有利于增加晶界的数量与长度,提升铝合金的放电性能。
优选的方案,所述铝合金材料为铸态铝合金或铝合金经过塑性变形后的板料。
铸态铝合金是指传统铸造条件具有粗大晶粒和第二相枝晶偏析的铝阳极合金,铝合金板料是指粉末冶金条件下和热轧、热挤压条件下具有粗晶和偏析的铝合金板料。
在本发明中,对铝合金没有过多限制,应包括所有可以用于海水电池和空气电池的铝阳极合金材料。
优选的方案,所述铝阳极合金材料选自纯铝、Al-Ga、Al-In、Al-Sn、Al-Ga-In、Al-Mg-Sn-Ga、Al-Mg-Sn-Ga-Zn、Al-Mg-Sn-Ga-Mn、Al-Mg-Sn-Ga-In、Al-Mg-In、Al-Mg-Sn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铝阳极合金材料选自Al-Mg-Sn-Ga-In、Al-Mg-Sn-Ga、Al-Mg-In、Al-Mg-Sn的至少一种。
通过本发明的加工方法都可以使铸态的合金组织获得改善,消除组织缺陷,制备出含有超细晶粒、超微和纳米晶粒的阳极材料。
优选的方案,所述铝合金材料的厚度为4~20mm,表面粗糙度为1.6~12.5μm,优选为6.3μm。
优选的方案,所述铝合金材料经铣面、表面碱洗、酸洗处理,然后再由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所述酸洗所用的酸溶液pH值为4~6;所述碱溶液的pH值为7~8.5。在发明中,对于所用酸、碱溶液不作限制,如可用硝酸、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均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本发明要求对铸态铝合金进行切块,厚度为4~20mm,对板材厚度方向表面进行铣面,使其达到一定的光滑度,同时去除表面的氧化夹层和铸造缺陷,使所用铝合金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为1.6~12.5μm,优选为6.3μm。再对铝合金材料表面进行弱碱弱酸清洗,进一步去除其表面氧化层和油脂类杂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用搅拌摩擦加工的工具为带搅拌针的搅拌头,所选择搅拌针形状不做具体要求,如凸轮型、圆柱型、圆锥型均可。但同一批次材料为了满足性能统一,要求选用同一种搅拌针。
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所用搅拌头中,搅拌针的长度为板材厚度的85%~98%。
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搅拌针压入铝合金材料的深度在铝合金材料厚度的85%以上,且小于或等于铝合金材料厚度的9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搅拌针在高速状态完全压入板料后,可保证板料不被搅拌针刺穿,且轴肩与板材要刚好接触,但轴肩与板材不产生接触压力。
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针的直径为板材厚度的85%~100%。
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000~5000r/min,前进速度为50~300mm/min。
进一步的优选,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Sn-Ga-In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2500~4000r/min,前进速度为100~250mm/min。
进一步的优选,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Sn-Ga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500-3500r/min,前进速度为60~200mm/min。
进一步的优选,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In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500~2500r/min,前进速度为80~120mm/min。
进一步的优选,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Sn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000-3000r/min,前进速度为80~180mm/min。
根据不同的铝合金材料的性能,将旋转速度与前进速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最终所得的铝合金阳极性能最优。
优选的方案,将搅拌头平行偏移的距离为0~D,优选为1/2D;进行下一次搅拌摩擦加工。
在本发明中,在平行位置选择第二次加工路线,加工路线与第一次距离控制0~D之间,其中D为搅拌针的直径,即每道次中心线之间相隔0~D,重复所述搅拌摩擦加工过程,直到该方向上所有的合金基体都完成加工,可实现材料组织结构的致密化、均匀化和细晶化,增加晶界的数量与长度。
优选的方案,每次搅拌摩擦加工还包括在同一加工路径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操作。
发明人发现,在同一加工路径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操作,更有利于增加晶界的数量与长度,提升铝合金的放电性能。为了保证加工阳极材料性能的稳定性,同种批次加工合金选择的加工反复次数要求保证统一。
优选的方案,所述退火的温度为150~350℃,退火的时间为1~4h。
本发明中,使用低温去应力退火,消除搅拌摩擦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集中,降低位错密度,弱化搅拌过程中的随机织构,获得均匀细化的等轴晶粒组织,从而增加晶界的数量和长度,提高放电活性,减少未参与放电的铝基损失,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搅拌摩擦加工路线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加工的铝阳极的晶粒组织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加工的铝阳极的微观合金相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加工的铝阳极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合金的材料的放电性能检测利用自主装的空气电池。其中,空气电极的催化层主要物质为石墨与催化剂MnO2,比例为1:2;搅拌加工的铝合金材料为放电阳极;电解液分别使用2mol/L氯化钠溶液和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全电池测试,在电流20mA/cm2的条件下恒流放电测试,通过放电时的电压和电流效率评价搅拌加工后阳极的放电性能。
实施例1
采用铸态Al-0.5Mg-0.08Sn-0.05Ga-0.05In(wt.%,质量百分比)合金为原料,切割成100mm×80mm×8mm板材,通过表面铣面加工,使粗糙度6.3μm。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清洗除去表面油脂和氧化层,再使用0.0001mol/L的盐酸清洗表面,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将干燥后的合金板材固定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选用转速为3000r/min,前进速度为150mm/min,轴肩为19mm,搅拌针直径为8mm,压入深度为7.8mm,倾斜角为2.5°。加工过程如图1所示,沿长度方向,即X方向,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相邻两次加中心线间距为4mm,直至板材沿X方向上全部被搅拌摩擦加工。随后,在200℃条件下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2小时。经本方法实例加工和热处理后,合金板材的晶粒组织如图2所示,具有均匀的细小晶粒,且组织致密,无明显的缩松、缩孔及夹渣物;微观合金相分布如图3所示,第二相呈现细小弥散的分布在;在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时,显示具有纳米级的超细晶粒,如图4所示。通过恒流放电测试,在电流20mA/cm2条件下放电,碱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720V,电流效率53.3%;中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310V,电流效率83.1%。
实例2
采用铸态Al-0.5Mg-0.08Sn-0.05Ga(wt.%,质量百分比)合金为原料,切割成80mm×80mm×6mm板材,通过表面铣面加工,使粗糙度3.2μm。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清洗除去表面油脂和氧化层,再使用0.0001mol/L的盐酸清洗表面,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将干燥后的合金板材固定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选用转速为2000r/min,前进速度为120mm/min,轴肩为17mm,搅拌针直径为6mm,压入深度为5.8mm,倾斜角为2.5°。加工过程与图1类似,沿长度方向,即X方向,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相邻两次加工中心线间距为3mm,直至板材沿X方向上全部被搅拌摩擦加工。随后,在200℃条件下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3小时。通过恒流放电测试,在电流20mA/cm2条件下放电,碱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730V,电流效率48.5%;中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210V,电流效率79.2%。
实施例3
采用铸态Al-0.5Mg-0.08Sn(wt.%,质量百分比)合金为原料,切割成80mm×80mm×6mm板材,通过表面铣面加工,使粗糙度6.3μm。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清洗除去表面油脂和氧化层,再使用0.0001mol/L的盐酸清洗表面,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通过螺栓将干燥后的合金板材固定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选用转速为2000r/min,前进速度为100mm/min,轴肩为14mm,搅拌针直径为6mm,压入深度为5.8mm,倾斜角为2.5°。加工过程与图1类似,沿长度方向,即X方向,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相邻两次加工中心线间距为3mm,直至板材沿X方向上全部被搅拌摩擦加工。随后,在200℃条件下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3小时。通过恒流放电测试,在电流20mA/cm2条件下放电,碱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650V,电流效率50.3%;中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152V,电流效率84.5%。
实施例4
采用铸态Al-0.5wt.%Mg-0.05In(wt.%,质量百分比)合金为原料,切割成80mm×80mm×6mm板材,通过表面铣面加工,使粗糙度Ra=3.2。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清洗除去表面油脂和氧化层,再使用0.0001mol/L的盐酸清洗表面,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通过螺栓将干燥后的合金板材固定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选用转速为2000r/min,前进速度为100mm/min,轴肩为14mm,搅拌针直径为6mm,压入深度为5.8mm,倾斜角为2.5°。加工过程与图1类似,沿长度方向,即X方向,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相邻两次加工中心线间距为3mm,直至板材沿X方向上全部被搅拌摩擦加工。随后,在200℃条件下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2小时。通过恒流放电测试,在电流20mA/cm2条件下放电,碱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645V,电流效率49.3%;中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172V,电流效率84.0%。
实施例5
采用铸态Al-0.5Mg-0.08Sn-0.05Ga-0.05In合金为原料,切割成100mm×80mm×8mm板材,通过表面铣面加工,使粗糙度6.3μm。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清洗除去表面油脂和氧化层,再使用0.0001mol/L的盐酸清洗表面,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通过螺栓将干燥后的合金板材固定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选用转速为3000r/min,前进速度为150mm/min,轴肩为19mm,搅拌针直径为8mm,压入深度为7.8mm,倾斜角为2.5°。加工过程如图1所示,沿长度方向,即X方向,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相邻两次加中心线间距为4mm,但在同一加工路线上加工两次,直至板材沿X方向上全部被搅拌摩擦加工。随后,在200℃条件下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2小时。通过恒流放电测试,在电流20mA/cm2条件下放电,碱性电解中电压为-1.745V,电流效率54.8%;中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334V,电流效率84.2%。
对比例1
采用铸态Al-0.5Mg-0.08Sn-0.05Ga-0.05In合金为原料,切割成100mm×80mm×8mm板材,通过表面铣面加工,使粗糙度6.3μm。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清洗除去表面油脂和氧化层,再使用0.0001mol/L的盐酸清洗表面,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将干燥后的合金板材固定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选用转速为500r/min,前进速度为280mm/min,轴肩为19mm,搅拌针直径为8mm,压入深度为7.8mm,倾斜角为2.5°。加工过程如图1所示,沿长度方向,即X方向,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相邻两次加中心线间距为10mm,直至板材沿X方向上全部被搅拌摩擦加工。随后,在400℃条件下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6小时。通过恒流放电测试,在电流20mA/cm2条件下放电,碱性电解中电压为-1.600V,电流效率47.5%;中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150V,电流效率78.5%。
对比例2
采用铸态Al-0.5Mg-0.08Sn合金为原料,切割成100mm×80mm×8mm板材,通过表面铣面加工,使粗糙度6.3μm。使用0.01mol/L氢氧化钠清洗除去表面油脂和氧化层,再使用0.0001mol/L的盐酸清洗表面,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将干燥后的合金板材固定在搅拌摩擦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选用转速为500r/min,前进速度为200mm/min,轴肩为19mm,搅拌针直径为8mm,压入深度为5.8mm,倾斜角为2.5°。加工过程如图1所示,沿长度方向,即X方向,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相邻两次加中心线间距为10mm,直至板材沿X方向上全部被搅拌摩擦加工。随后,在400℃条件下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6小时。通过恒流放电测试,在电流20mA/cm2条件下放电,碱性电解中电压为-1.570V,电流效率47.6%;中性电解中电压可以达到-1.060V,电流效率78.2%。

Claims (6)

1.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铝合金材料进行搅拌摩擦加工,再进行退火,即得铝合金阳极材料,所述搅拌摩擦加工的路径为:将搅拌针沿铝合金材料的长度或宽度的方向直线走完全程,完成一次搅拌摩擦加工,然后再将搅拌头平行偏移一段距离,进行下一次搅拌摩擦加工,直至处理区域覆盖整块阳极材料;
所述铝合金材料的厚度为4-20mm,表面粗糙度为1.6-12.5μm;
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000~5000r/min,前进速度为50~300mm/min;
每次搅拌摩擦加工还包括在同一加工路径进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阳极材料选自纯铝、Al-Ga、Al-In、Al-Sn、Al-Ga-In、Al-Mg-Sn-Ga、Al-Mg-Sn-Ga-Zn、Al-Mg-Sn-Ga-Mn、Al-Mg-Sn-Ga-In、Al-Mg-In、Al-Mg-Sn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所用搅拌头中,搅拌针的长度为板材厚度的85%~98%;所述搅拌针的直径为板材厚度的85%~100%;
所述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搅拌针压入铝合金材料的深度在铝合金板料厚度的85%以上,且小于或者等于铝合金材料厚度的9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Sn-Ga-In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2500~4000r/min,前进速度为100~250mm/min;
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Sn-Ga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500~3500r/min,前进速度为60~200mm/min;
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In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500~2500r/min,前进速度为80~120mm/min;
当铝合金材料为Al-Mg-Sn时,所述搅拌摩擦加工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000~3000r/min,前进速度为80~180m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搅拌头平行偏移的距离为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温度为150~350℃,退火的时间为1~4h。
CN202110188948.4A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Active CN112935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8948.4A CN112935520B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8948.4A CN112935520B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5520A CN112935520A (zh) 2021-06-11
CN112935520B true CN11293552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244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8948.4A Active CN112935520B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55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5615A (zh) * 2022-05-24 2022-08-30 天津大学 机械搅拌制备具有高密度位错的铜电极及用于电化学析氢反应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6522A1 (ja) * 2004-07-09 2006-01-19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材
CN104985393B (zh) * 2015-06-10 2017-04-12 东北大学 一种改善7050‑t7451铝合金厚板机械性能的加工方法
CN105385820A (zh) * 2015-12-25 2016-03-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一种中厚板合金材料的晶粒细化方法
CN106378527A (zh) * 2016-09-28 2017-02-0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抑制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异常晶粒长大的方法
CN108570634B (zh) * 2018-07-24 2020-12-0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制备高强高导铝合金的塑性变形加工方法
CN109735731A (zh) * 2019-03-01 2019-05-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超细晶高强铝合金的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5520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70C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84788B (zh) 铝空气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铝空气电池
CN108642327B (zh) 一种铝空气电池用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031953A (ko) 리튬이온전지 3d다공성 실리카계 복합 음극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5060300A1 (ja) 電極集電体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935520B (zh) 一种提高铝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JP2011249175A (ja) マグネシウム電池用電極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電極材料を用いた電極を用いる電池
CN111755662B (zh) 一种多元复合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8354A (zh) 一种电积锌用铅合金阳极材料及其轧制方法
Zheng et al.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induced el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commercial Al for Al-air battery
CN113005377B (zh) 一种提高镁阳极放电性能的加工方法
JP5791720B2 (ja) 電極集電体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1073872A1 (fr) Batterie rechargeable
JPWO2013018164A1 (ja) 電極集電体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3125565A1 (ja) 電極集電体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73370A (ja)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用チタン系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Wu et al.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l-Mg-Sn-based anodes for Al-air batteries
CN101623699B (zh) 鱼雷电池阳极镁合金板生产方法
CN104846417A (zh) 一种Ni/CeO2复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9860638B (zh) 一种纳米多孔Ag2Al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947120A (zh) 熔盐预处理的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1694001B (zh) 电解二氧化锰用Ti-Mn渗层钛阳极极板的制备方法
Zohrevand et al. recent advances using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battery materials
CN114737036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用高塑性钛合金超薄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9904437A (zh) 增材制造铝空气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