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655A - 隔热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隔热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655A
CN112912655A CN201980069100.0A CN201980069100A CN112912655A CN 112912655 A CN112912655 A CN 112912655A CN 201980069100 A CN201980069100 A CN 201980069100A CN 112912655 A CN112912655 A CN 112912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insulating member
sealing region
outer cover
cor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91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2655B (zh
Inventor
上田智史
大井雄登
桥谷直树
高井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12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2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6Arrangements using an air layer or vacuum
    • F16L59/065Arrangements using an air layer or vacuum using vacu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10Insulation, e.g. vacuum or aerogel insulation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隔热构件。隔热构件(1)具备芯材(2)和将该芯材(2)保持在内部的袋状的外包材料(3)。外包材料(3)的内部与外包材料(3)的外部相比被减压。外包材料(3)包括以包围芯材(2)的方式配置的密封区域(30)和沿着作为该密封区域(30)的一部分的最终密封区域(8)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6)。如上所述,通过在隔热构件(1)中形成辅助密封区域(6),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隔热构件(1)。

Description

隔热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由袋状的外包材料和芯材构成的隔热构件,该袋状的外包材料由层压膜等构成,该芯材在被减压的状态下密封于该外包材料的内部。作为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例如在由层压膜等构成的袋状的外包材料的内部配置干燥后的芯材,在将外包材料的内部减压至大致真空状态的状态下对该外包材料的开口部进行热熔敷而密闭密封(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580315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803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在对外包材料的开口部进行密封时,有时在该密封部处构成外包材料的膜会成为局部弯折的状态。这是因为,由于将外包材料相对于用于对外包材料进行热熔敷的密封机进行定位时的位置偏移、对外包材料的内部进行减压时的气体的流动、密封机的动作等各种原因,使得外包材料中被密封的部分产生位置偏移、褶皱等。
在像这样密封部的膜处于弯折的状态的情况下,该弯折的部分处的膜的熔敷变得不充分,有时在密封后空气会进入外包材料的内部。由于这样的空气的进入,外包材料的内部的真空度下降,结果产生隔热构件的隔热性能下降或者隔热构件自身发生膨胀/变形这样的问题,存在隔热构件的可靠性下降的情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隔热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依照本公开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处理对象物的工序;对处理对象物中的外包材料的内部进行减压的工序;以及形成最终密封区域的工序。在准备处理对象物的工序中,准备包括形成有开口部的袋状的外包材料和配置于该外包材料的内部的芯材的处理对象物。在形成最终密封区域的工序中,在外包材料的内部被减压的状态下,在外包材料中沿着开口部以将外包材料的内部与外包材料的外部划分开的方式形成最终密封区域。在外包材料中预先形成有沿着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的区域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的状态下,实施形成最终密封区域的工序。
依照本公开的隔热构件具备芯材和将该芯材保持在内部的袋状的外包材料。外包材料的内部与外包材料的外部相比被减压。外包材料包括以包围芯材的方式配置的密封区域和沿着该密封区域的一部分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内容,通过形成辅助密封区域,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隔热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隔热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线段II-II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隔热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线段IX-IX处的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2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图2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有时各构成要素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隔热构件的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隔热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线段II-II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图3所示的隔热构件1是真空隔热材料,具备芯材2、将该芯材2保持在内部的袋状的外包材料3、以及配置在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吸附剂4。芯材2例如是玻璃纤维的集合体。外包材料3的内部与外包材料3的外部相比被减压。外包材料3的内部例如减压至几Pa左右。外包材料3包括以包围芯材2的方式配置的密封区域30和沿着作为该密封区域30的一部分的最终密封区域8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6。外包材料3的内部被密封区域30气密地密封。
在上述隔热构件1中,在外包材料3中,辅助密封区域6配置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密封区域30由第一密封区域3aa和最终密封区域8构成。辅助密封区域6通过第二密封区域3ab与密封区域30连接。在外包材料3中,在位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的区域形成有开口部7。辅助密封区域6配置成在沿着作为密封区域30的一部分的最终密封区域8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夹着开口部7。
芯材2例如也可以通过堆叠多个玻璃纤维的集合体而构成。通过这样由玻璃纤维等纤维的集合体构成芯材2,能够抑制由芯材2自身的热传导导致的热的泄漏。特别是,作为上述的纤维的集合体,优选使用内部的空间的比例大、在外包材料3的内部被真空化后也能够维持该空间的纤维的集合体。如图2和图3所示,芯材2被外包材料3包覆。芯材2在外包材料3的内部减压至几Pa左右的状态(以下,也称为真空状态)下,通过外包材料3被大气压压缩。收纳于外包材料3之前的状态的芯材2的厚度与使外包材料3的内部为真空状态的情况下的芯材2的厚度相比相对较大。例如,收纳于外包材料3之前的状态下的芯材2的厚度在该芯材2被预备压缩的情况下为使外包材料3的内部为真空状态的情况下的芯材2的厚度的同等以上且几倍以下。另外,在该芯材未被预备压缩的情况下,收纳于外包材料3之前的芯材2的厚度为使外包材料3的内部为真空状态的情况下的芯材2的厚度的几倍以上且几十倍以下。
外包材料3也可以通过将具有阻气性的膜5a和膜5b加工成袋状而构成。在膜5a和膜5b中,芯材2的周围的相互的配合面构成通过热熔敷而固接的密封区域30。膜5a和膜5b通过该密封区域30而成为袋状。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膜5a和膜5b统称为膜5。膜5例如可以由具有多层结构的层压膜构成。例如,膜5也可以是将作为通过加热进行热熔敷的热熔敷层的树脂膜和作为防止气体透过的阻气层的金属膜层叠而成的多层膜体。
吸附剂4与芯材2一起收纳在外包材料3内。吸附剂4例如也可以由透气性好的袋和插入到该袋的内部的氧化钙等构成。吸附剂4主要吸附外包材料3内的水分。吸附剂4也可以由对水分以外的其他气体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构成。吸附剂4也可以包含多种物质,该多种物质包括上述那样的吸附水分的物质和吸附其他气体的物质。吸附剂4可以如图2所示配置在芯材2的内部,但也可以配置在芯材2与外包材料3之间。吸附剂4的数量可以如图2所示为1个,但也可以为2个以上的多个。
此外,第一密封区域3aa沿着膜5a和膜5b的外周配置,并且以包围芯材2的3个方向的方式配置。最终密封区域8位于芯材2中未被第一密封区域3aa包围的1个方向,以将第一密封区域3aa的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配置。从最终密封区域8的端部观察时,在与第一密封区域3aa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密封区域3ab。第二密封区域3ab沿着膜5a和膜5b的外周延伸。辅助密封区域6与第二密封区域3ab连接。辅助密封区域6沿着膜5a和膜5b的1边配置,该膜5a和膜5b的1边沿着最终密封区域8的延伸方向延伸。以被2个辅助密封区域6夹着的方式配置有开口部7。开口部7是在膜5a和膜5b的外周部中的形成有辅助密封区域6的一边中,膜5a与膜5b未相互固接的区域。
此外,密封区域30以及第二密封区域3ab是在构成外包材料3的膜5a和膜5b中,隔着该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空间而相向的部分紧贴并固定的区域。通过该密封区域30,配置有芯材2的外包材料3的内部与外包材料3的外部被气密地划分。另外,辅助密封区域6是沿着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区域,隔着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空间而相向的膜5a和膜5b的一部分紧贴并固定的区域。上述的密封区域30、第二密封区域3ab和辅助密封区域6例如是通过热熔敷而将膜5a与膜5b固接的区域。此外,作为使膜5a与膜5b固接的方法,能够采用任意的方法。
<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和图6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示意图。参照图4~图7,说明图1所示的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
如图4所示,在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实施外包材料3的制作工序(S10)。具体而言,将要成为外包材料3的膜5a和膜5b(参照图2)加工成袋状,制作如图5所示的外包材料3。如图5所示,在外包材料3中,在将矩形形状的膜5a和膜5b层叠的状态下,对该膜5a和膜5b的3边的周缘部进行热熔敷,从而形成初始密封区域3a。另外,同时对膜5a和膜5b的剩余的1边的两端部进行热熔敷,从而形成辅助密封区域6。位于2个辅助密封区域6之间的膜5a和膜5b的一边的部分成为未固接的开口部7。外包材料3的内部与外部经由开口部7相连。
接着,实施芯材的插入工序(S20)。在该工序(S20)中,如图6所示,经由开口部7向外包材料3的内部插入芯材2。
接着,实施干燥工序(S30)。在该工序(S30)中,将由外包材料3和收纳在该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芯材2构成的对象物投入干燥炉内。如上所述,外包材料3由周缘部的一部分被初始密封区域3a以及辅助密封区域6密封的膜5a和膜5b构成。此时,干燥炉内的加热温度设定为比构成膜5a和膜5b的各层的构成材料的熔点中最低的熔点低10℃~20℃左右的温度。由此,防止膜5a和膜5b在干燥炉内熔融。
在该工序(S30)中,将收纳在外包材料3中的芯材2投入干燥炉后,将外包材料3和芯材2在干燥炉内保持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左右。干燥炉的内部被加热至上述的加热温度,因此,能够使外包材料3和芯材2干燥。结果,能够使吸附于构成外包材料3的膜5的表面及芯材2的水分等从该外包材料3和芯材2脱离。此外,若在外包材料3的内部吸附于膜5的表面及芯材2的水分脱离,则经由开口部7向外包材料3的外部排出该水分。因此,能够抑制如后所述在外包材料3的内部被减压至真空状态的状态下对外包材料3进行密封的真空包装工序后,在外包材料3内水分等气体从芯材2等脱离。即,能够抑制因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气体分子的运动导致的热传递。结果,能够抑制隔热构件1的隔热性降低。
接着,实施将对象物设置于真空容器内的工序(S40)。在该工序(S40)中,将由外包材料3和芯材2构成的对象物从干燥炉取出。然后,将该对象物设置于真空容器内。
接着,实施吸附剂的插入工序(S50)。在该工序(S50)中,在将对象物设置于真空容器内之后,经由开口部7向外包材料3内插入吸附剂4。吸附剂4可以配置在芯材2的内部,但也可以配置在芯材2与外包材料3的内表面的交界部。
接着,实施定位工序(S60)。在该工序(S60)中,决定熔敷密封机22相对于对象物的相对配置。如图7所示,熔敷密封机22配置成在辅助密封区域6与芯材2之间夹着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参照图3)的区域。
接着,实施减压工序(S70),在该工序(S70)中,对真空容器的内部进行减压。随着真空容器20内被减压,外包材料3内的空气也经由开口部7从真空容器内排出。真空容器的内部被减压至实施后述的密封工序(S80)的压力。该压力例如为几Pa左右。
接着,实施密封工序(S80)。在该工序(S80)中,如上所述,在真空容器内被充分减压的状态下,使用设置于真空容器内的熔敷密封机22,对构成外包材料3的膜5a、膜5b进行热熔敷,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由此进行密封。最终密封区域8如图3所示形成在辅助密封区域6与芯材2之间的位置。结果,外包材料3的内部在真空状态下被密封。
之后,将真空容器向大气开放,从真空容器中取出形成有最终密封区域8的对象物。通过以上那样的工序制造了隔热构件1。
<作用效果>
依照本公开的隔热构件1具备芯材2和将该芯材2保持在内部的袋状的外包材料3。外包材料3的内部与外包材料3的外部相比被减压。外包材料3包括以包围芯材2的方式配置的密封区域30和沿着作为该密封区域30的一部分的最终密封区域8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6。
在上述隔热构件1中,在外包材料3中,辅助密封区域6配置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在外包材料3中,在位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的区域形成有开口部7。辅助密封区域6配置成在沿着作为密封区域30的一部分的最终密封区域8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夹着开口部7。
在该情况下,通过在隔热构件1的制造时预先形成辅助密封区域6,能够抑制在上述的容易地构成密封区域30的最终密封区域8形成时该辅助密封区域6的附近的外包材料3的膜5产生位置偏移、褶皱。因此,能够抑制在最终密封区域8中产生不良部分。结果,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隔热构件1。
依照本公开的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处理对象物的工序即外包材料的制作工序(S10)以及芯材的插入工序(S20)、对处理对象物中的外包材料3的内部进行减压的工序即减压工序(S70)、以及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工序即密封工序(S80)。在准备处理对象物的工序中,准备包括形成有开口部7的袋状的外包材料3和配置于该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芯材2的处理对象物。在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密封工序(S80)中,在外包材料3的内部被减压的状态下,在外包材料3中沿着开口部7以将外包材料3的内部与外包材料3的外部划分开的方式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密封工序(S80)在外包材料3中预先形成有沿着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区域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6的状态下实施。
在上述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之前形成辅助密封区域6。该辅助密封区域6在将芯材2投入外包材料3内之前形成,因此,能够在膜5a与膜5b紧贴的状态下形成该辅助密封区域6。因此,能够在没有膜5a和膜5b的偏移的状态下形成辅助密封区域6。由此,在膜5a和膜5b中,通过辅助密封区域6来限制图6所示的箭头50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因此,对于最终密封区域8,也能够在抑制了膜5a和膜5b的偏移的状态下进行热熔敷。特别是位于辅助密封区域6附近的最终密封区域8的两端部的位移被强力限制。因此,能够抑制在该最终密封区域8的两端部产生不良情况。通过这样的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最终密封区域8的可靠性。
在此,图8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隔热构件101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的线段IX-IX处的放大剖视示意图。图8和图9所示的作为比较例的隔热构件101具备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隔热构件1相同的结构,但不同点在于未形成辅助密封区域6。由于未形成该辅助密封区域6,因此,在使膜105a、105b熔敷而形成最终密封区域的情况下,有时会因膜105a的位置偏移、褶皱等而形成在膜105a的一部分弯折的状态下熔敷而成的弯折部120。在这样的弯折部120处,密封变得不充分,空气有可能经由该弯折部120进入隔热构件101的内部。这样的空气的进入成为隔热构件101的隔热特性变差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依照本公开的隔热构件1中,在外包材料3中沿着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区域预先形成有辅助密封区域6,因此,能够通过该辅助密封区域6约束应要形成该最终密封区域8的区域的外包材料3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在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区域的外包材料3中产生褶皱、位置偏移。结果,能够降低在最终密封区域8中被密封的外包材料3的膜5成为局部弯折的状态而使密封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抑制空气从密封不充分的区域进入外包材料3的内部而使隔热构件1的隔热性能下降、或者隔热构件1发生变形的不良情况的产生。即,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隔热构件1。
在上述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中,辅助密封区域6配置成在沿着最终密封区域8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夹着开口部7。在该情况下,在接近开口部7的位置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另外,在外包材料3中,开口部7与最终密封区域8之间的区域经由该开口部7与外包材料3的外部相连,因此,无法作为配置芯材2的内部区域利用。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在接近开口部7的位置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能够减小如上述那样无法作为内部区域利用的部分的尺寸。结果,无需使外包材料3的尺寸相对于芯材2的尺寸过大,能够抑制隔热构件1的制造成本的增大。
实施方式2
<隔热构件的结构>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0所示的隔热构件1具备基本上与图1~图3所示的隔热构件1相同的结构,但辅助密封区域6与最终密封区域8的相对配置与图1~图3所示的隔热构件1不同。在图10所示的隔热构件1中,辅助密封区域6在外包材料3中配置于芯材2与作为密封区域30的一部分的最终密封区域8之间。辅助密封区域6形成为从第一密封区域3aa中与芯材2相向的区域和与最终密封区域8重叠的区域之间向最终密封区域8的延伸方向突出。
<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示意图。使用图11对图10所示的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0所示的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图4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相同。但是,在图4的外包材料的制作工序(S10)中准备的外包材料3中,如图10所示,辅助密封区域6在外包材料3中配置于配置芯材2的区域与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区域之间。
之后,与实施方式1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实施工序(S20)~工序(S50)。然后,在工序(S60)中,如图11所示,相对于对象物对熔敷密封机22进行定位,该对象物由外包材料3和收纳在该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芯材2构成。如图11所示,熔敷密封机22配置成夹着外包材料3中从辅助密封区域6观察时与配置有芯材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区域。如图11所示,被熔敷密封机22夹着的区域、也就是说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外包材料3的区域中,膜5a和膜5b以平坦的状态重叠。
之后,通过实施图4的工序(S70)以及工序(S80),能够得到图10所示的隔热构件1。
<作用效果>
在上述隔热构件1中,由于形成有辅助密封区域6,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隔热构件1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中,辅助密封区域6在外包材料3中配置于芯材2与应要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区域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辅助密封区域6来固定以夹着芯材2的方式配置的外包材料3的膜5a和膜5b。而且,在从辅助密封区域6观察时与芯材2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区域中,通过形成辅助密封区域6而成为上述膜5a与膜5b层叠的状态。因此,在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膜5a与膜5b的位置对齐。
以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如图7所示,膜5a和膜5b在芯材2与辅助密封区域6之间倾斜。以夹着该倾斜的区域的方式配置有熔敷密封机22。因此,在实施最终的密封工序(S80)时,也就是说熔敷密封机22闭合时,熔敷密封机22与如上述那样倾斜的膜5a和膜5b接触。然后,熔敷密封机22以使这些膜5a和膜5b相互面接触的方式进行按压而使其变形。此时,可考虑膜5a和膜5b产生形变而在最终密封区域8产生褶皱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通过辅助密封区域6约束膜5a和膜5b,从而从辅助密封区域6观察时周缘部侧的膜5a、膜5b处于以平面状紧贴的状态。由于能够在这样的层叠成平面状的状态的膜5a和膜5b的部分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因此,能够抑制在该最终密封区域8中产生褶皱等,能够提高该最终密封区域8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3
<隔热构件的结构>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2所示的隔热构件1具备基本上与图1~图3所示的隔热构件1相同的结构,但位于辅助密封区域6之间的开口部7的结构与图1~图3所示的隔热构件1不同。在图12所示的隔热构件1中,通过切掉外包材料3的外周的一部分而形成有开口部7。开口部7是在俯视观察时外包材料3的外周的一部分凹陷成矩形形状的区域,在该凹陷的区域的内周侧,构成外包材料3的两张膜不固接而能够开闭。
<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2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4~图16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17和图18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图19和图20是用于说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参照图13至图20,说明图12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13所示,实施构件的准备工序(S110)。在该工序(S110)中,如图14所示,在进行压缩的冲压机中配置芯材2,并且以夹着芯材2的方式配置膜5a和膜5b。冲压机包括冲压部11A和冲压部11B,该冲压部11A和冲压部11B成为对配置有膜5的芯材2进行压缩的部分。具体而言,在冲压部11B上配置膜5b。在膜5b上配置芯材2。在芯材2上配置膜5a。冲压部11A配置在冲压部11B上。冲压部11A能够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相对于冲压部11B相对移动。以包围冲压部11A、11B的方式配置有熔敷密封机10a、10b。
膜5a和膜5b由未图示的张力维持装置保持而无松弛地成为平面状。如图14所示,芯材2的下表面与膜5b的上表面抵接。芯材2的上表面与膜5a的下表面抵接。这样,在被膜5a和膜5b夹入的状态下设置在冲压部11B上。此外,在该冲压部11B上设置有膜5a和膜5b的状态下,膜5a和膜5b的周缘部不与芯材2抵接。
接着,实施压缩工序(S120)。在该工序(S120)中,通过使冲压机工作,使冲压部11A朝向冲压部11B相对移动,如图15所示对被膜5a和膜5b夹入的状态的芯材2进行压缩。此时,对膜5a、膜5b以及芯材2进行压缩,直至芯材2的厚度达到与要制造的隔热构件1的厚度的设定值同等程度的厚度为止。
接着,实施第一次密封工序(S130)。在该工序(S130)中,如图15所示,使用熔敷密封机10a、10b,对成为外包材料3的膜5a和膜5b的周缘部的整周进行加热以及加压。结果,膜5a和膜5b在将芯材2保持在内部的状态下,外周被热熔敷。结果,膜5a和膜5b成为外周部被熔敷而成为初始密封区域3a的袋状的外包材料3(参照图16)。此外,上述工序(S120)和工序(S130)可以同时实施,也可以在实施了工序(S120)之后实施工序(S130)。
接着,实施压缩解除工序(S140)。在该工序(S140)中,解除冲压机对外包材料3以及芯材2的压缩。即使在压缩解除后,芯材2的体积在某种程度上有所膨胀(复原),但其压缩状态得以维持。这是基于以下的理由。即,外包材料3内部的体积在芯材2的复原力的作用下增加,外包材料3内部的气压下降。然后,当外包材料3外部的大气压与外包材料3内部的压力的压差和芯材2的复原力平衡时,芯材2的复原停止。
接着,实施将对象物设置于真空容器内的工序(S150)。在该工序(S150)中,如图16所示,将由芯材2和在内部配置有该芯材2的上述外包材料3构成的对象物配置在真空容器20的内部。此时,对象物插入到设置于真空容器20内的一对限制板21之间。限制板21以预先决定的间隔配置,以便容易插入对象物且能够限制后述的切断工序(S160)中的外包材料3切断后的芯材2的厚度的复原。例如,一对限制板21之间的间隔也可以设为对象物的厚度的1.5倍至几倍左右。
接着,实施切断工序(S160)。在该工序(S160)中,将外包材料3在图17所示的切断位置9处切断而开封。结果,如图18所示,在被切断的部分形成开口部7。另外,初始密封区域3a中夹着开口部7的位置的部分成为辅助密封区域6。此时,空气通过开口部7流入外包材料3的内部,芯材2的厚度复原,但通过限制板21限制了芯材2的厚度。
接着,实施吸附剂的插入工序(S170)。在该工序(S170)中,如图19所示,经由开口部7(参照图18)向外包材料3内插入吸附剂4。
接着,实施定位工序(S180)。在该工序(S180)中,如图19所示,将形成有开口部7(参照图18)以及辅助密封区域6的外包材料3的周缘部的边相对于熔敷密封机22进行定位。熔敷密封机22配置在与辅助密封区域6和芯材2之间的膜5a和膜5b的区域相向的位置。
接着,实施减压工序(S190)以及第二次密封工序(S200)。该工序(S190)以及工序(S200)分别与图4所示的减压工序(S70)以及密封工序(S80)相同。即,在工序(S200)中,在辅助密封区域6与芯材2之间的区域中通过熔敷密封机22将膜5a与膜5b熔敷,从而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此外,在第二次密封工序(S200)中通过热熔敷而形成的最终密封区域8如图12所示形成于开口部7与芯材2之间的位置。这样,能够制造图12所示的隔热构件1。
<作用效果>
在上述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准备的工序包括:以夹着芯材2的方式配置应要成为外包材料3的膜5a、5b的工序即构件的准备工序(S110);在该膜5a、5b中包围芯材2的区域形成初始密封区域3a的工序即第一次密封工序(S130);以及通过将包含初始密封区域3a的一部分的膜5a、5b的一部分去除来形成开口部7的工序即切断工序(S160)。辅助密封区域6是与开口部7相邻的初始密封区域3a的一部分。
在该情况下,在外包材料3的内部在形成开口部7之前预先配置有芯材2,因此,无需如经由开口部7将芯材2放入外包材料3的内部的情况那样使开口部7比芯材2大。因此,对于开口部7,能够设为在对外包材料3的内部进行减压时能够使气体流通的程度的大小等而增大隔热构件1的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芯材2以被膜5a和膜5b夹入的状态进行了压缩的状态下,使用熔敷密封机10a、10b对外包材料3的周缘部的整周(4边)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从而进行热熔敷。由此,与在真空容器20内配置外包材料3以及芯材2并进行熔敷的情况相比,芯材2的厚度较薄,在膜5a和膜5b几乎没有松弛的状态下对外包材料3的周缘部进行热熔敷,因此,能够在与在真空容器20内实施热熔敷的情况相比偏移小的状态下形成初始密封区域3a。切除形成有该初始密封区域3a的外包材料3的外周的一边的一部分,形成开口部7。然后,在开口部7与芯材2之间形成有最终密封区域8。因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抑制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情况下的膜5a、5b的偏移的影响,能够形成可靠性高的最终密封区域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不受开口部7的尺寸的制约地将芯材2配置在外包材料3内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高性能的真空隔热材料。
实施方式4
<隔热构件的结构>
图21是实施方式4的隔热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2所示的隔热构件1具备基本上与图1~图3所示的隔热构件1相同的结构,但辅助密封区域6以及开口部的形状与图1~图3所示的隔热构件1不同。在图21所示的隔热构件1中,作为开口部而形成有狭缝19。狭缝19通过在外包材料3的膜上形成切口而形成。另外,辅助密封区域6形成为在外包材料3中形成有狭缝19的一侧的一边延伸。
从不同的观点而言,在外包材料3中,辅助密封区域6配置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在外包材料3中,在位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的区域形成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辅助密封区域6是与密封区域30相连并包围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的外周密封区域40的一部分。外周密封区域40由与密封区域30相连的2个第二密封区域3ab和将该2个第二密封区域3ab连接的辅助密封区域6构成。
<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
图22是用于说明图2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俯视示意图。图2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相同,但切断工序(S160)的内容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不同。即,在图21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切断工序(S160),在图22中虚线所示的切断位置9,通过在外包材料3的一部分形成切口而形成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此外,其他工序与图13所示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相同。
<作用效果>
在上述隔热构件1中,在外包材料3中,辅助密封区域6配置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在外包材料3中,在位于比密封区域30靠外周侧的位置的区域形成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辅助密封区域6是与密封区域30相连并包围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的外周密封区域40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能够得到与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隔热构件1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中,准备的工序包括:以夹着芯材2的方式配置应要成为外包材料3的膜5a、5b的工序即构件的准备工序(S110);在膜5a、5b中包围芯材2的区域形成初始密封区域3a的工序即第一次密封工序(S130);以及在位于初始密封区域3a与芯材2之间的区域中,通过在膜上形成作为切口的狭缝19来形成开口部的工序(切断工序(S160))。辅助密封区域6是从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观察时位于与芯材2相反的一侧的初始密封区域3a的一部分。在形成最终密封区域8的工序即第二次密封工序(S200)中,最终密封区域8形成于位于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与芯材2之间的区域。
在该情况下,为了形成作为开口部的狭缝19,能够使用在膜5a、5b上形成切口这样的简便的方法,因此,与去除膜5a、5b的一部分作为开口部这样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隔热构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降低隔热构件1的制造成本。另外,与实施方式3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隔热构件1。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101隔热构件,2芯材,3外包材料,3a初始密封区域,3aa第一密封区域,3ab第二密封区域,4吸附剂,5、5a、5b、105a膜,6辅助密封区域,7开口部,8最终密封区域,9切断位置,10a、22熔敷密封机,11A、11B冲压部,19狭缝,20真空容器,21限制板,30密封区域,40外周密封区域,50箭头,120弯折部。

Claims (9)

1.一种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准备处理对象物的工序,所述处理对象物包括形成有开口部的袋状的外包材料和配置于所述外包材料的内部的芯材;
对所述处理对象物中的所述外包材料的所述内部进行减压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外包材料的所述内部被减压的状态下,在所述外包材料中沿着所述开口部以将所述外包材料的所述内部与所述外包材料的外部划分开的方式形成最终密封区域的工序,
在所述外包材料中预先形成有沿着应要形成所述最终密封区域的区域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的状态下,实施形成所述最终密封区域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辅助密封区域配置成在沿着所述最终密封区域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夹着所述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辅助密封区域在所述外包材料中配置于所述芯材与应要形成所述最终密封区域的区域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准备的工序包括:
以夹着所述芯材的方式配置应要成为所述外包材料的膜的工序;
在所述膜中包围所述芯材的区域形成初始密封区域的工序;以及
通过去除包含所述初始密封区域的一部分的所述膜的一部分来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工序,
所述辅助密封区域是与所述开口部相邻的所述初始密封区域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准备的工序包括:
以夹着所述芯材的方式配置应要成为所述外包材料的膜的工序;
在所述膜中包围所述芯材的区域形成初始密封区域的工序;以及
在位于所述初始密封区域与所述芯材之间的区域中,通过在所述膜上形成切口来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工序,
所述辅助密封区域是从所述开口部观察时位于与所述芯材相反的一侧的所述初始密封区域的一部分,
在形成所述最终密封区域的工序中,所述最终密封区域形成在位于所述开口部与所述芯材之间的区域。
6.一种隔热构件,其中,具备:
芯材;以及
袋状的外包材料,其将所述芯材保持在内部,
所述外包材料的所述内部与所述外包材料的外部相比被减压,
所述外包材料包括以包围所述芯材的方式配置的密封区域和沿着所述密封区域的一部分延伸的辅助密封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构件,其中,
所述辅助密封区域在所述外包材料中配置于所述芯材与所述密封区域的一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隔热构件,其中,
在所述外包材料中,所述辅助密封区域配置于比所述密封区域靠外周侧的位置,
在所述外包材料中,在位于比所述密封区域靠外周侧的位置的区域形成开口部,
所述辅助密封区域配置成在沿着所述密封区域的一部分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夹着所述开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隔热构件,其中,
在所述外包材料中,所述辅助密封区域配置于比所述密封区域靠外周侧的位置,
在所述外包材料中,在位于比所述密封区域靠外周侧的位置的区域形成开口部,
所述辅助密封区域是与所述密封区域相连并包围所述开口部的外周密封区域的一部分。
CN201980069100.0A 2018-11-08 2019-11-08 隔热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9126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0314 2018-11-08
JP2018210314 2018-11-08
PCT/JP2019/043964 WO2020096052A1 (ja) 2018-11-08 2019-11-08 断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655A true CN112912655A (zh) 2021-06-04
CN112912655B CN112912655B (zh) 2023-06-30

Family

ID=70612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9100.0A Active CN112912655B (zh) 2018-11-08 2019-11-08 隔热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64912B2 (zh)
CN (1) CN112912655B (zh)
WO (1) WO202009605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4208A1 (en) * 2000-05-30 2004-04-22 Advantek, Inc.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005315310A (ja) * 2004-04-28 2005-11-10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真空断熱パネル及び製造方法
CN102102796A (zh) * 2010-03-12 2011-06-22 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8191A (zh) * 2013-01-28 2014-08-06 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芯材裁边处理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7952A (zh) * 2014-07-09 2016-0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真空隔热材料
JP2018096388A (ja) * 2016-12-08 2018-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断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2875A (ja) * 2009-04-07 2010-10-28 Kurabo Ind Ltd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って作製された真空断熱材
JP2010276171A (ja) * 2009-05-29 2010-12-0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4208A1 (en) * 2000-05-30 2004-04-22 Advantek, Inc.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005315310A (ja) * 2004-04-28 2005-11-10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真空断熱パネル及び製造方法
CN102102796A (zh) * 2010-03-12 2011-06-22 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8191A (zh) * 2013-01-28 2014-08-06 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芯材裁边处理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7952A (zh) * 2014-07-09 2016-0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真空隔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真空隔热材料
JP2018096388A (ja) * 2016-12-08 2018-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断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64912B2 (ja) 2023-04-25
JPWO2020096052A1 (ja) 2021-09-02
CN112912655B (zh) 2023-06-30
WO2020096052A1 (ja) 2020-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70269B2 (ja) 断熱体
WO2015033717A1 (ja) 真空断熱材、断熱箱、及び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
KR20170038788A (ko) 필름 성형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필름 포장체, 필름 성형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필름 포장체의 제조 방법
JP6579740B2 (ja)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
CN112912655A (zh) 隔热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253534B2 (ja)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た真空断熱材
JP2765647B2 (ja) 電界発光灯の製造方法
JP4419400B2 (ja)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
JP5184626B2 (ja) 真空絶縁パネル
JP2018096388A (ja) 断熱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136119A (ja) 高機能材料フィルムの折曲げ装置
JP2018200106A (ja) 断熱体
TWI767409B (zh) 隔熱構件之製造方法、隔熱構件、使用該隔熱構件之冷熱機器以及該冷熱機器之製造方法
CN107975657B (zh) 制造真空绝热板的方法和中间产品
JP6489158B2 (ja) 断熱体
KR102144191B1 (ko) 교체가 용이한 연료전지 스택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983783B2 (ja)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
JP5584100B2 (ja) シート圧着方法及びシート圧着装置
JPH09283928A (ja) セラミック多層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120019984A1 (en) Capacitor
JP6333085B2 (ja) 繊維集合体の成形方法、並びに、繊維集合体、真空断熱材、及び断熱箱の製造方法
WO2018179908A1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窓の製造方法
US9108346B2 (en) Method of forming insulating articles with reduced thickness variation
JP2011185413A (ja) 真空断熱材の製造方法
JPWO2021095391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